CN200997618Y -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7618Y
CN200997618Y CNU200520136644XU CN200520136644U CN200997618Y CN 200997618 Y CN200997618 Y CN 200997618Y CN U200520136644X U CNU200520136644X U CN U200520136644XU CN 200520136644 U CN200520136644 U CN 200520136644U CN 200997618 Y CN200997618 Y CN 2009976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lan
service
network
cellular network
h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1366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梅尔M·沙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76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76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有关蜂巢式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络(WLANs)间互动的装置以及系统,且其中部署有至少一蜂巢式网络、至少一无线局域网络(WLAN)、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首先,一无线传输/接收单元(WTRU)会建立与一WLAN之间的连接,并且建立一存取点(AP)与一信息包数据网关(packet data gateway,PDG)之间的一隧道,而所述PDG进一步建立到达一IP网络的一隧道;接着,所述WTRU会请求通过所述WLAN而递送的一使用者服务,然后,当来自所述AP的信号品质降级至一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就会执行一自所述WLAN至所述蜂巢式网络的交接,在此,与所述蜂巢式网络之间的新连接可以在中断与所述WLAN的现行连接之前或之后建立,或者是,可以同时维持两个连接。

Description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无线通信系统,更特别地是,本实用新型相关于一种在蜂巢式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络(WLANs)间进行互动的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部署有各种不同型态的无线通信网路,例如,WLANs以及蜂巢式网络。一多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WTRU)乃会在多于一种的无线通信网路中支持无线通信,而当所述多模式WTRU的一使用者在不同的网络间漫游、且连续接收服务时,其就必须要执行自一网络至其它网络的交接,举例而言,一无线用户可以在一WLAN以及一第三代(3G)网络之间漫游,而同时能维持将无线服务提供给使用者的连续性,因此,所述WTRU以及所述等网络之间就有协调的需要,以使得所述服务连续性在所述使用者漫游于不同无线网络间时能获得维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于蜂巢式网路及无线局域网路间互动的系统及无线传输/接收单元以用于由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的使用者服务。当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的使用者在不同的网路间漫游、且连续接收服务时,本发明藉由执行无线局域网路至所述蜂巢式网路的交接,能提供并维持将无线服务提供给使用者的连续性。
本发明是相关于一种互动系统,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路、至少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路以及所述无线区域网路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一蜂巢式网路、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所述蜂巢式网路,包括一无线存取网路以及一核心网路,所述核心网路包括一信息包数据闸道,一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以及一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其是架构以建立到达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的一隧道,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进一步建立到达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隧道。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一无线区域网路接口、一用以与所述蜂巢式网路进行通信的蜂巢式接口,以及一交接单元。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用以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通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所述交接单元,用以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至所述蜂巢式网路的一交接,经此,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在交接之后会通过所述蜂巢式网路连续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当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接收所述交接要求时,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被设置以发送一重新定位要求至所述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经此,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在已经执行所述交接之后就会自一呼叫路径移除,且在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以及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之间的所述呼叫路径通过所述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而建立。当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接收所述交接要求时,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被设置以发送一隧道建立要求至所述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经此,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在已经执行所述交接之后仍继续存在于一呼叫路径上,且在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以及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之间的所述呼叫路径是经由所述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以及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而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被设置以在服务指示之后才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所述隧道。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被设置以在一来自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的要求之后才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所述隧道。所述的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包含所述交接要求中隧道终点的辨识。所述的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辨识所述交接要求中的使用者身份、无线电资源、频率通道以及优先次序。所述的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在已经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连接之后终结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连接。所述的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同时维持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连接以及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连接。
一种互动系统,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路、至少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路以及所述无线区域网路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一蜂巢式网路、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所述蜂巢式网路,包括一无线存取网路以及一核心网路。所述核心网路包括一信息包数据闸道,一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以及一闸道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援节点。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其是架构以建立到达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的一隧道,而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进一步建立到达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隧道。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一无线区域网路接口、一用以与所述蜂巢式网路进行通信的蜂巢式接口以及一交接单元。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用以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透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而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所述交接单元用以在与达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经由起始一交接弯曲会话(handover bending session)来恢复所中断的会话以及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至所述蜂巢式网路的一交接,经此,在所述交接之后,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透过所述蜂巢式网路而连续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所述交接单元被设置以完成经由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而起始的所述蜂巢式网路的所述交接。所述交接单元被设置以完成经由一使用者而起始的所述蜂巢式网路的所述交接。
一种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路、至少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路以及所述无线区域网路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一无线区域网路接口、一用以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一连接的蜂巢式接口,以及一交接单元。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用以建立与一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一连接,且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在建立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与一信息包数据闸道之间的一隧道之后,透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其中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进一步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与一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一隧道。所述交接单元用以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至所述蜂巢式网路的一交接,经此,在交接之后,可透过所述蜂巢式网路而连续提供所述使用者服务。所述的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中所述交接单元被设置以辨识所述交接要求中的隧道终点、使用者身份、无线电资源、频率通道以及优先次序。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在已经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一连接之后终止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一连接。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被设置以同时维持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一连接以及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一连接。
一种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路、至少一无线区域网路、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路以及所述无线区域网路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一无线区域网路接口、一用以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路之间的一连接的蜂巢式接口;以及一交接单元。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用以建立与一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一连接,且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在建立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与一信息包数据闸道之间的一隧道之后,透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其中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进一步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闸道与一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一隧道。所述交接单元,用以在与所述无线区域网路之间的连接中断时起始一交接弯曲会话来恢复所中断的会话,以及用以经由透过所述无线区域网路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至所述蜂巢式网路的一交接,经此,在所述交接之后,可透过所述蜂巢式网路而提供所述使用者服务。所述交接单元被设置以完成经由所述无线区域网路而起始的所述蜂巢式网路的所述交接。所述交接单元被设置以完成经由一使用者而起始的所述蜂巢式网路的所述交接。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UMTS-WLAN架构的一方块图;
图2是通过一WLAN而存取以3G为基础的服务的程序的信号发送图式;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第一实施例,一互动程序的一信号发送图式;
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另一选择,一替代互动程序的一信号发送图式;
图5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第二实施例,一互动程序的一信号发送图式;
图6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一另一选择,一替代互动程序的一信号发送图式;以及
图7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第三实施例,一互动程序的一信号发送图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以所描绘的图式做为参考而进行叙述,其中,相同的符号在全文里代表相同的组件。
当于之后提到时,所述专门用语″WTRU″即包括,但不限于,一使用者设备,一移动站台,一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一呼叫器,或是能够在一无线环境中操作的任何型态的装置。另外,当于之后提到时,所述专门用语″节点B″以及″AP″即是包括,但不限于,一基地台,一位置控制器,或是在一无线环境中的任何型态的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以维持服务连续性以及一WLAN与一蜂巢式网络间的无缝交接的方法,其所使用的步骤则是包括,建立所述蜂巢式网络的连接,执行一交接,以及中断所述使用者以及所述WLAN之间的连接。在此,应所述要注意的是,所述蜂巢式网络可以是任何型态的蜂巢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一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cdma2000,以及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所述WLAN可以是任何型态的WLAN,包括,但不限于,一IEEE 802.x网络。
图1为一UMTS-WLAN互动网络100的一方块图。WLANs 130a,130b(例如,WLAN热点(hot spots))是部署于所述UMTS 110的覆盖区域之中,每一个WLAN 130a,130b会包括至少一AP 132a,132b,以用于无线存取,而所述AP 132a,132b则是会连接至一存取路由器(AR)134,以用于存取外部的网络,例如,一IP网络140(例如,网际网络)、或是一通过所述WLAN热点而用于以3G为基础的服务的蜂巢式核心网络120。
基地台112是加以部署在所述UMTS覆盖区域之中,以用于存取UMTS网络,其中,所述基地台112乃会被连接至一连接至所述蜂巢式核心网络120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14。
所述蜂巢式核心网络120会包括一利用电路切换的核心网络(未显示)以及一利用信息包切换的核心网络(显示于图1中)。所述利用信息包切换的核心网络120则是会包括一SGSN 122,一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AA)服务器124,一归属位置缓存器(homelocation register,HLR)/归属用户缓存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126,一GGSN 128,一PDG 129,以及一WLAN存取网关(WLAN access gateway,WAG)121。
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通过WLAN而存取以3G作为基础之服务的程序200在此进行解释。现在,一WTRU 102位在所述WLAN热点120a的一服务区域之中,且所述WTRU 102会通过主动或被动扫瞄的方式来获取所述WLAN热点130a的系统信息(步骤202),而在一主动扫瞄之中,所述WTRU 102会发送一探针要求至所述AP 132a,然后,所述AP 132a会发送一探针响应,以响应所述探针要求(步骤202a、202b),并且,所述WTRU 102可以接收来自多于一个AP的信标(beacons),不过,在此状况下,所述WTRU通常会选择具有最强信号的AP。另外,在被动扫瞄之中,所述WTRU 102则是会听从周期地传输自所述AP 132a的信标(步骤202c)。
在获取所述系统信息之后,乃会执行WLAN连结以及认证程序。所述WTRU102会发送一连结要求信息至所述所选择的AP 132a(步骤204),并且,所述AP 132a会发送一连结响应信息至所述WTRU 102(步骤206),此时,一连结就会被建立,并且,会执行WLAN认证程序(步骤208)。
接着,所述WTRU 102会经由与所述UMTS网络之间的注册而起始署名及服务认证程序(subscription and service authentication procedures),进而通过所述WLAN 130a而接收以UMTS作为基础之服务(步骤210),所述WLAN130a会分辨所述WTRU 102所提供的网络存取Id(Network Access Id,NAI),所述AR 134会使用所述NAI,以在所述UMTS核心网络120之中将AAA信息路由发送至所述相关的AAA服务器124,所述AR 134会触发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认证密钥同意(authentication key agreement,AKA)认证,并将信息分程传递至一UMTS AAA服务器124,一旦所述WTRU 102接收一认证成功信息时,所述WTRU 102就会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来接收一IP地址,并接着起始通过所述WAG 121之与所述PDG 129的一隧道建立,所述WTRU 102会建构一完全合格网域名称(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FQDN),并会为了来自一网域名称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142的所述PDG 129执行一DNS询问(步骤212),所述WTRU 102会在DNS询问响应中选择来自所述已接收列表的一PDG,并会在所述已选择PDG 129以及所述WTRU102之间建立一端对端隧道(步骤214)。
图3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互动程序300的一信号发送图式。依照所述第一实施例,一到达所述UMTS网络的新连接乃会在中断所述到达所述WLAN热点的当前连接前先行建立(亦即,先接后切(make before break)),然后,当在图2的步骤214中建立所述隧道时,所述WTRU就会指示一应用程序,例如,IP网上传输话音(voice over IP,VoIP)服务,并且,所述隧道会是为了此特定的应用程序而加以建立。所述隧道乃是经由所述WTRU 102发送一要求至所述AP 132a(步骤302a)以及所述AP 132a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302b)而加以建立,在所述WTRU 102以及所述PDG 129之间的所述隧道已经建立之后,所述WTRU 102就会请求所述所指示的服务(步骤302)。
在所述应用程序的指示之后,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选择是,一要求会被发送至所述PDG 129,以用于建立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150的连接,以用于分配所述WTRU 102的代理呼叫状态控制功能(Proxy Call State Control Function,P-CSCF)、或是会话起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代理,而另一个选择则是,一要求会被发送至所述PDG 129,以用于建立所述隧道并等待所述WTRU 102要求一到达所述IMS 150的连接,并且所述SIP代理的分配、或所述P-CSCF乃会在所述连接要求之后执行,在此由于所述第一个选择将会在建立所述呼叫时保留额外的延迟,因此其为较佳的选择,然而,所述第二个选择也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实施。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步骤304乃会指示用以建立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IMS 150间的连接,例如,SIP注册,P-CSCF分配,以及服务CSCF(S-CSCF)分配,的所述等步骤,其中,一CSCF乃是一种特殊型态的SIP服务器,其乃是用以处理在一IMS网络中的SIP信号发送信息包,一P-CSCF为首先接触所述WTRU的一SIP代理,以及一S-CSCF为所述信号发送平面的一特定节点。
当所述WTRU 102远离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时,正如图1中所示,一自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至所述UMTS网络110的交接就会被启始,而依照此实施例,一到达所述UMTS网络10的新连接则是会在中断所述到达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的既存连接之前先行加以建立。
请再次参阅图3,经由接下来的步骤306-310,所述WTRU 102乃会建立一到达所述GGSN 128的连接,正如箭号305所指示。首先,所述WTRU 102会建立一无线存取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RAB),以到达一节点B 112(步骤306),并且,会请求依附一3GPP系统(步骤308),接着,所述WTRU 102会经由建立一信息包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上下文而请求3GPP IP连接(步骤310),而当所述WTRU 102设立一PDP上下文时,所述WTRU102就会选择一存取点,并且,一存取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会加以决定,其中,所述APN乃是被用于一DNS询问,最终,此程序会提供服务所述存取点之所述GGSN 128的一IP地址,然后,在步骤312,所述WTRU 102会通过SIP注册而请求3GPP IMS连接,此时,在所述GGSN 128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连接亦会加以建立,正如箭号312a所指示。
一旦到达所述UMTS网络10的连接被建立之后,一用于中断所述到达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的程序就会被启始。所述WTRU 102会发送一交接要求至所述AP 132a(步骤314),其中,所述交接要求乃会辨识隧道终点,使用者ID,无线电资源,频率信道,优先次序,或是类似者,接着,所述AP 132a会发送一3GPP重先定位要求至所述PDG 129(步骤316),在此,关于所述3GPP重新定位要求的选择有两种,所述PDG 129可以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之连接已经被终止之后自所述呼叫路径上移除,或者,所述PDG 129可以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之连接已经被终止之后仍然维持在所述呼叫路径之上。图3举例说明所述第一种选择,至于所述第二种选择则是会以图4做为参考而于之后进行解释。
在图3中所显示之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PDG 129乃会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的连接被终止之后自所述呼叫路径被移除。所述PDG 129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GGSN 128,并且,所述GGSN128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IMS 150(步骤318,320),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GGSN 128之间的所述隧道将仅会维持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之连接存在的期间,然后,在所述GGSN 128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一新连接就会被建立,并且,流量会直接自所述IMS 150递送至所述WTRU 102现在所连接的所述GGSN 128。
所述IMS 150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GGSN 128,而所述GGSN 128则是会将所述响应向前递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322,324),并且,所述PDG129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AP 132a(步骤326),然后,所述AP 132a会在发送一交接完成信息至所述WTRU 102之后释放资源(步骤328),所述GGSN 128亦会发送所述交接完成信息(亦即,HO完成),以将资源经由所述SGSN 122而分配至所述节点B 112(步骤330,332),接着,所述节点B 112会将所述交接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WTRU 102(步骤334),并且,来自所述IMS150的所述等服务接着会通过所述UMTS网络110而加以提供(亦即,自所述IMS 150,经由所述GGSN 128、所述SGSN 122、以及所述节点B 112而到达所述WTRU 102,正如箭号336a-336c所指示)(步骤336,338)。
图4为所述第一实施例之一替代程序400的信号发送图标。程序400类似于程序300,除了所述PDG 129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40a的连接被终止之后仍然会保留在所述呼叫路径上之外。所述PDG 129在所述交接之后,将会处于所述呼叫路径的中间,并且,所述交接乃是经由将在所述P-CSCF中之所述信号发送路径自所述PDG 129切换朝向所述GGSN 128而加以执行。
步骤402-416相同于相对应的步骤302-316,且将不在此重复叙述。在接收来自所述AP 132a的所述重新定位要求之后,所述PDG 129乃会发送一隧道建立要求至所述GGSN 128,并且,所述GGSN 128会以一隧道建立响应做出响应,此时,一隧道会建立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GGSN 128之间。然后,所述GGSN 128会通过所述PDG 129而建立到达所述IMS 150的所述SIP连接(步骤422,424),所述PDG129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AP 132a(步骤426),接着,所述AP 132a会在发送完一交接完成信息至所述WTRU 102之后释放出所述等资源(步骤428),再者,所述GGSN 128亦会发送所述交接完成信息,以用于将资源经由所述SGSN 122而分配至所述节点B 112(步骤430,432),然后,所述节点B 112将所述交接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WTRU 102(步骤434),而来自所述IMS150的所述等服务则是接着会通过所述UMTS网络110而加以提供(亦即,自所述IMS 150,经由所述PDG 129、所述GGSN 128、所述SGSN 122、以及所述节点B 112而到达所述WTRU 102,正如箭号436a-436c所指示)(步骤436)。
图5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第二实施例之一互动程序500的一信号发送图标。依照所述第二实施例,所述WTRU 102可以同时维持多个会话,并且,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的既存连接并不会在所述交接完成之后被移除,也就是,两个连接是同时获得维持,而且,所述应用程序会自一个网络转移至其它(亦即,″同时″)。
在所述WTRU 102以及所述PDG 129之间的所述隧道已经被建立之后,所述WTRU 102乃会请求一服务,例如,VoIP呼叫服务(步骤502),所述WTRU102会发送一要求至所述AP 132a(步骤502a),以及所述AP 132a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502b),而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步骤504则是会指示用以建立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IMS150之间之所述连接,例如,SIP注册,P-CSCF之分配,以及S-CSCF之分配的步骤。
所述WTRU 102会同时地建立一到达所述UMTS网络110的额外连接,而所述WTRU 102则是经由接下来的步骤506-510而建立一如箭号505所指示之到达所述GGSN 128的连接。所述WTRU 102会建立一到达一节点B 112的RAB(步骤506),并且,会请求依附一3GPP系统(步骤508),接着,所述WTRU112会经由建立一PDP上下文而请求3GPP IP连接(步骤510),当所述WTRU 102会设立一PDP上下文时,所述WTRU 102乃会选择一存取点,并且,一APN会受到决定,而所述APN则是会被用在一DNS询问之中。最终,此程序会提供所述用以服务所述存取点之GGSN 128的一IP地址,接着,在步骤512,所述WTRU102会通过SIP注册而请求3GPP IMS连接,此时,在所述GGSN 128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连接亦会被建立,如箭号512a所指示。
当所述WTRU 102远离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时,正如图1中所示,所述应用程序乃会在不中断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的既存连接的情形下,自所述WLAN被转移至所述UMTS网络110,所述WTRU102会发送一交接要求至所述AP132a(步骤514),所述交接要求会辨识隧道终点,使用者ID,无线电资源,频率信道,优先次序,或是类似者,然后,所述AP 132a会发送一3GPP重新定位要求至所述PDG 129(步骤516),正如之前有关所述第一实施例以及其替代的叙述,所述PDG 129可以在所述连接被切换至所述UMTS之后自所述呼叫路径移除,或者亦可以仍然保留在所述呼叫路径之上。图5举例说明所述第一种选择,至于所述第二种选择则是会以图6做为参考而于之后进行解释。
所述PDG 129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GGSN 128,并且,所述GGSN 128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IMS 150(步骤518,520),所述PDG 129会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之连接已经被切换之后从所述呼叫路径被移除。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GGSN 128之间的所述隧道仅会维持一特定的间隔,然后,在所述GGSN 128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一新连接就会被建立,并且,流量会直接自所述IMS 150被递送至所述WTRU 102所连接的所述GGSN 128。
所述IMS 150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GGSN 128,而所述GGSN 128则是会将所述响应向前递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522,524),并且,所述PDG129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AP 132a(步骤526),然后,所述AP 132a会在发送一交接完成信息至所述WTRU 102之后释放资源(步骤528),所述GGSN 128亦会发送所述交接完成信息,以将资源经由所述SGSN 122而分配至所述节点B 112(步骤530,532),接着,所述节点B 112会将所述交接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WTRU 102(步骤534),并且,来自所述IMS 150的所述等服务接着会通过所述UMTS网络110而加以提供(亦即,自所述IMS 150,经由所述GGSN 128、所述SGSN 122、以及所述节点B 112而到达所述WTRU 102,正如箭号536a-536c所指示)(步骤536,538)。
图6为所述第二实施例之一替代程序600的信号发送图标。程序600类似于程序500,除了所述PDG 129在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的连接已被切换之后仍然会保留在所述呼叫路径上之外。所述PDG 129在所述交接之后,将会处于所述呼叫路径的中间。
步骤602-616相同于相对应的步骤502-516,且将不在此重复叙述。在接收来自所述AP 132a的所述重新定位要求之后,所述PDG 129乃会发送一隧道建立要求至所述GGSN 128,并且,所述GGSN 128会以一隧道建立响应做出响应(步骤618,620),此时,一隧道乃会建立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GGSN 128之间。然后,所述GGSN 128会通过所述PDG 129而建立到达所述IMS150的所述SIP连接(步骤622,624),所述PDG129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至所述AP 132a(步骤626),接着,所述AP 132a会在发送完一交接完成信息至所述WTRU 102之后释放出所述等资源(步骤628),再者,所述GGSN 128亦会发送所述交接完成信息,以用于将资源经由所述SGSN 122而分配至所述节点B 112(步骤630,632),然后,所述节点B 112将所述交接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WTRU 102(步骤634),而来自所述IMS150的所述等服务则是接着会通过所述UMTS网络而加以提供(亦即,自所述IMS 150,经由所述PDG 129、所述GGSN 128、所述SGSN 122、以及所述节点B 112而到达所述WTRU 102,正如箭号636a-636c所指示)(步骤636)。
图7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第三实施例之一互动程序700的一信号发送图标。依照所述第三实施例,所述到达所述WLAN 130a的既存连接会在交接至所述UMTS网络11之前即先行被移除(亦即,″先切断后连接(break before make)″。在所述WTRU 102以及所述PDG 129之间的所述隧道已经被建立之后,所述WTRU 102乃会请求所述指示的服务(步骤702),而为了请求所述已指示之服务,所述WTRU 102则是会发送一要求至所述AP 132a(步骤702a),以及所述AP 132a会将所述要求向前递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702b),并且,在所述PDG 129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步骤704乃会指示用以建立所述PDG129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之连接,例如,SIP注册,P-CSCF之分配,以及S-CSCF之分配,的步骤。
当所述WTRU 102自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移除时,如图1所示,自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至所述UMTS网络110的交接乃会加以执行,而依照此实施例,一到达所述UMTS网络110的新连接则是会在所述到达所述当前WLAN热点130a之既存连接被中断之后(例如,信号遗失)才加以建立。
当来自所述AP 132a的信号遗失时(步骤706),所述WTRU可以起始到达所述UMTS系统的交接,或者,二者择一地,所述WLAN可以起始所述交接,而由于所述WLAN乃是连接至所述PDG 129,因此所述WLAN可以起始到达所述目标UMTS系统的交接,另外,当所述信号遗失被侦测到时,所述AP 132a乃会发送一信息(一重新定位要求)至所述PDG 129(步骤708),接着,所述会话乃会维持一特定的间隔(步骤710)。
然后,所述WTRU 102会经由接下来的步骤712-718而建立一到达所述GGSN 128的连接,正如箭号711所指示。所述WTRU 102会建立到达一节点B 112的一RAB(步骤712),并且,会请求依附一3GPP系统(步骤714),接着,所述WTRU 102会经由建立一PDP上下文而请求3GPP IP连接(步骤716),而当所述WTRU 103设立一PDP上下文时,所述WTRU 102则是会选择一存取点,且会决定出一APN,其中,所述APN乃是要用于一DSN询问。最终,此程序乃会提供所述用以服务所述存取点之GGSN 182的一IP地址,然后,在步骤718,所述WTRU 102会通过SIP注册而请求3GPP IMS连接,此时,在所述GGSN 128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的所述连接亦会被建立,正如箭号718a所指示。
然后,一交接弯曲会话(handover bending session)会被起始(步骤720),所述WTRU102会发送相关于所述既存会话的信息至所述IMS 150(亦即,SIP服务器),所述信息包括会话/服务辨识,来源以及终止IP地址,一利用所述新的接触信息(亦即,当前IP地址)而将所述流量改向至所述UMTS系统的要求,或是类似者,接着,所述IMS 150会更新所述呼叫/会话的新路由,而所述IMS 150则是会建立所述新会话的一新P-CSCF以及S-CDCF。
然后,所述IMS 150会将一交接要求通知,伴随着关于所述会话以及所述呼叫/会话已经改向与先前保留之资源应所述被释放之指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PDG 129(步骤722),并且,所述PDG 129会发送一重新定位响应,伴随着所述会话信息以及WTRU身份(步骤724),至所述AP 132a,接着,所述AP132a会释放为了所述WTRU102而分配得资源,所述会话会在所述WTRU 102以及所述IMS 150之间恢复(步骤726a-626d),并且,使用者所请求的服务会经由所述GGSN 128、所述SGSN 122、以及所述节点B 112而自所述IMS 150提供至所述WTRU 102。
所述PDG 129可以指示一到达所述IMS 150的交接,或者,二者择一地,所述WTRU 102可以所述到达所述IMS 150的交接,且提供所述旧的连接信息。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等特征以及组件在较佳实施例中乃是以特殊的结合进行叙述,但是,每一个特征或组件都可以在不需要所述等较佳实施例之其它特征以及组件的情形下单独使用、或者是可以与本实用新型之其它特征及组件进行各式结合或不进行结合。

Claims (6)

1.一种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系统,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络、至少一无线局域网络、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络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络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
一蜂巢式网络,包括一无线存取网络以及一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包括一信息包数据网关、一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以及一网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
一无线局域网络,其是架构以建立到达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的一隧道,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进一步建立到达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隧道;以及
一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
一无线局域网络接口,用以与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
一蜂巢式接口,用以与所述蜂巢式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一交接单元,用以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至所述蜂巢式网络的一交接,经此,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在交接之后会通过所述蜂巢式网络连续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被设置以在服务指示之后才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所述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包网关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被设置以在一来自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的要求之后才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以及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所述隧道。
4.一种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系统,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络、至少一无线局域网络、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络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络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
一蜂巢式网络,包括一无线存取网络以及一核心网络,所述核心网络包括一信息包数据网关,一服务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以及一网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支持节点;
一无线局域网络,其是架构以建立到达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的一隧道,而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进一步建立到达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隧道;以及
一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
一无线局域网络接口,用以与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而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
一蜂巢式接口,用以与所述蜂巢式网络进行通信;以及
一交接单元,用以在与达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连接中断时,经由起始一交接弯曲会话来恢复所中断的会话以及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至所述蜂巢式网络的一交接,经此,在所述交接之后,所述无线传输/接收单元通过所述蜂巢式网络而连续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
5.一种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络、至少一无线局域网络、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络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络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
一无线局域网络接口,用以建立与一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一连接,且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在建立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与一信息包数据网关之间的一隧道之后,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其中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进一步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与一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一隧道;
一蜂巢式接口,用以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络之间的一连接;以及
一交接单元,用以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至所述蜂巢式网络的一交接,经此,在交接之后,可通过所述蜂巢式网络而连续提供所述使用者服务。
6.一种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在包含至少一蜂巢式网络、至少一无线局域网络、以及一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一无线通信系统中,为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所提供的一使用者服务而于所述蜂巢式网络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络间进行互动,其特征是所述双模式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括:
一无线局域网络接口,用以建立与一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一连接,且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口请求一使用者服务,并在建立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与一信息包数据网关之间的一隧道之后,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接收所述使用者服务,其中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进一步建立所述信息包数据网关与一IP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一隧道;
一蜂巢式接口,用以建立与所述蜂巢式网络之间的一连接;以及
一交接单元,用以在与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连接中断时起始一交接弯曲会话来恢复所中断的会话,以及用以经由通过所述无线局域网络发送一交接要求而执行自所述无线局域网络至所述蜂巢式网络的一交接,经此,在所述交接之后,可通过所述蜂巢式网络而提供所述使用者服务。
CNU200520136644XU 2004-12-09 2005-12-09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761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00-02-22
US63467904P 2004-12-09 2004-12-09
US60/634,679 2004-1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7618Y true CN200997618Y (zh) 2007-12-26

Family

ID=3899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24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2830B (zh) 2004-12-09 2005-12-09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互连方法及系统
CNU20052013664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7618Y (zh) 2004-12-09 2005-12-09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24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2830B (zh) 2004-12-09 2005-12-09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互连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142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0972B1 (ko) * 2006-09-28 2012-05-03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신 링크 품질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645814B (zh) * 2008-08-04 2012-05-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接入移动核心网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1147B1 (en) * 1999-04-01 2004-03-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rged packet service and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US20030139180A1 (en) * 2002-01-24 2003-07-24 Mcintosh Chris P. Private cellular network with a public network interface and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exten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2830A (zh) 2008-03-12
CN101142830B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2569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of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0601590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 transfer acro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MXPA05001847A (es) Tecnica para un intercambio continuo de un usuario de una terminal movil desde una red de telefonia inalambrica a una red de area local inalambrica.
CN200997618Y (zh) 蜂巢式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络互动装置及系统
AU20122052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of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KR200412435Y1 (ko) 셀룰라 네트워크들과 무선 랜을 인터워킹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AU20172039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of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