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0331Y - 多向操控按键 - Google Patents

多向操控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0331Y
CN200990331Y CN 200620148180 CN200620148180U CN200990331Y CN 200990331 Y CN200990331 Y CN 200990331Y CN 200620148180 CN200620148180 CN 200620148180 CN 200620148180 U CN200620148180 U CN 200620148180U CN 200990331 Y CN200990331 Y CN 20099033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rol piece
electrically connect
metal clips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81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资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tek Corp filed Critical Altek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481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9033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033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033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操控按键,用以执行一电子装置的多种预设功能,其包括有一八边形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一控制件、多个设置于壳体内壁上的电性连结部、以及多个分别覆盖于每一电性连结部上方的金属弹片,控制件通过使用者的推抵,而可于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上移动,并与其中一电性连结部电性接触,以执行对应的预设功能。

Description

多向操控按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向操控按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消费级电子产品,如数字相机(Digital StillCamera,DSC)、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电子产品,其通常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控制按键、或是具有多方向操控功能的五向键游戏杆(joystick)与五向按键(5-way switch),以做为电子装置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及向下按压的执行功能,致使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上的光标随着使用者的操纵选择而对应产生位移。
图1A、图1B、及图1C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多向触压按键的立体及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多向触压按键包括有一设有五个凹槽20的底座10、五个接点30、五个金属弹片40、一具有控制件60的控制盘50、及一设有开口80的上盖70,其中接点30及金属弹片40依序装设于底座10的凹槽20中,而上盖70盖设于底座10上,且控制件60穿设过上盖70的开口80而露出于外,以便于使用者操控,而控制盘50覆盖于设有金属弹片40及接点30的凹槽20上。当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操作控制件60,即带动控制盘50向下按压并抵靠金属弹片40,而与对应的接点30电性接触,以输出相对应的信号。
为了容纳多个独立设置的控制按键,或是现有的多向触压按键,以及现有的按键结构向下按压动作时所需的活动行程,致使电子装置所需的设计空间过大,导致体积无法减缩,并不符合目前对电子装置轻薄的要求。
此外,现有的多向触压按键于操作过程中,由于金属弹片与接点都设置于操控盘下方的凹槽中,因此使用者于控制按压操控盘时,必须针对底座的不同凹槽位置,施以不同角度的向下按压力道,以对凹槽内的金属弹片进行抵压,而控制件为了配合电子装置的整体外观,露出于外的控制件仅有一小部分,若是使用者施加至控制件的力道及按压角度不当的话,将使得欲按压的金属弹片无法准确地与接点电性接触,甚至是产生误压至别的金属弹片的误动作。
另外,现有的五向按键于操控显示屏幕的光标时,仅具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位移,于执行影像预览功能时,其显示画面仅能以90度进行直线的位移,如此将导致画面的移动上过于缓慢,并不足以因应目前对电子装置必须具备简洁快速操作的接口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向操控按键,借以改良现有技术的多向触压按键的体积过于庞大,使用者于操作时容易产生误触,以及操控方向性不足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包括有一壳体、一控制件、九组电性连结部、以及九个金属弹片,其中壳体具有一八边形的底座,及竖立于底座周缘的八个侧壁,以形成一八边形的容置空间,而控制件以水平摆动的关系活动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九个电性连结部与金属弹片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与底座上,并且相互对应,各个电性连结部分别具有一接点及自接点延伸形成的一接脚,控制件通过使用者的推抵,而选择性地与任一金属弹片相互抵靠,并电性接触于对应的接点,以使相对应的电性连结部通过接脚输出一预设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将多个电性连结部分别设置于八边形壳体的各个侧壁上,控制件通过使用者的推抵,而于水平方向上进行摆动或是上下移动,以与对应的接点相互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不仅提供直线移动的方向按键,还提供使用者45度角的位移操控,且控制件的动作明确,以避免使用者因不当的下压动作而产生误动作,且控制件于水平方向上进行抵压,使得动作行程缩短,致使操控按键的体积将更加微型化。
以上的关于本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动作状态的上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于动作状态的上视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于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于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壳体    20:凹槽
30:接点40:金属弹片
50:控制盘                      60:控制件
70:上盖                        80:开口
100:多向操控按键               110:壳体
111:底座                       112、113、114、115:侧壁
116、117、118、119:侧壁        120:控制件
121:抵靠部                     122:按压部
131:中央电性连结部             1311:中央接点
1312:中央接脚                  132、133、134、135:电性连结部
136、137、138、139:电性连结部  1321、1331、1341、1351:接点
1361、1371、1381、1391:接点    1322、1332、1342、1352:接脚
1362、1372、1382、1392:接脚    141:中央金属弹片
142、143、144、145:金属弹片    146、147、148、149:金属弹片
150:固定件    200: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多向操控按键,装设于一电子装置上,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数字相机、PDA、MP3 player等通过按键开关输入执行信号的消费级电子产品,而在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将以数字相机做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2至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上视图、及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多向操控按键100包括有一壳体110、一控制件120、八组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以及八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其中壳体110具有一八边形的底座111,并于底座111的侧边周缘竖立有八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且各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的两端相互邻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具有一开口,而控制件120设置于壳体110的开口位置处,并可于容置空间中以水平于底座111的关系自由地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与各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以对应的关系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各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上,且各个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分别具有一设置于各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内壁上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1321,及自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延伸至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外侧的接脚1322、1332、1342、1352、1362、1372、1382、1392,且各个接脚1322、1332、1342、1352、1362、1372、1382、1392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图中未示),以将预设信号输出至电子装置,而各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覆盖于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之上。
如图2至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100还包括有一设有容置孔的固定件150,用以套设于控制件120上,并且固定于壳体110的开口处,使得部份的控制件120露出于外,以方便使用者对控制件120进行操控,而容置孔的尺寸略大于控制件120的尺寸,以限制控制件120于容置空间中的一定范围内以平行于底座111方向进行摆动。控制件120相对于各个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的侧边上,分别设有一抵靠部121,以选择性地抵靠各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并与相对应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电性接触。
图5A及图5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执行动作的上视图及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推抵部分露出于壳体110外的控制件120时,控制件120将根据使用者向右推抵的方向,而产生水平方向的向右摆动,并通过抵靠部121的抵靠而按压至其中一金属弹片145,以令金属弹片145与对应的接点1351相互电性接触,以使相对应的电性连结部135通过接脚1352输出一预设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图5A及图5B所揭露的执行动作示意图,是以控制件120向右摆动的动作,令其中一电性连结部135输出预设信号做为实施例的说明,而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于八个水平方向(即上、下、左、右、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的操控上都为相同动作,并不仅限定为向右推抵摆动的动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所输出至电子装置的预设信号,分别代表向左上移动、向上移动、向右上移动、向右移动、向右下移动、向下移动、向左下移动、及向左移动的动作,熟悉该项技术者也可将各电性连结部的预设信号变化设计为任何现有按键结构所代表的预设功能,并不以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例为限。
图6至图8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多向操控按键100包括有一壳体110、一控制件120、八组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以及八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其中壳体110具有一八边形的底座111,并于底座111的侧边周缘竖立有八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且各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的两端相互邻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具有一开口,而控制件120设置于壳体110的开口位置,并可于容置空间中以水平于底座111的关系自由地摆动。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还包括有一中央电性连结部131及一中央金属弹片141,且各个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与各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以对应的关系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各个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上,而中央电性连结部131与中央金属弹片141以对应的关系设置于壳体110的底座111上,且中央电性连结部131与各个电性连结部132、133、134、135、136、137、138、139,分别具有一设置于底座111上的中央接点1311与设置于各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内壁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以及自中央接点1311延伸的中央接脚1312与自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延伸至侧壁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外侧的接脚1322、1332、1342、1352、1362、1372、1382、1392,而各个接脚1312、1322、1332、1342、1352、1362、1372、1382、1392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图中未示),以将预设信号输出至电子装置,且各个金属弹片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覆盖于各接点1311、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之上。
如图6至图8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100还包括有一设有容置孔的固定件150,用以套设于控制件120上,并且固定于壳体110的开口处,使得部份的控制件120露出于外,以便于使用者对控制件120进行操控,而容置孔的尺寸略大于控制件120的尺寸大小,以限制控制件120于容置空间中的一定范围内以平行于底座111方向进行摆动。而控制件120相对于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的各侧边上,分别设有一抵靠部121,以选择性地抵靠各个金属弹片142、143、144、145、146、147、148、149,并与相对应的接点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电性接触;控制件120相对于中央接点1311的底侧设置有一按压部122,使用者可选择性地通过按压部122而按压至中央金属弹片141,并与中央接点1311电性接触。
图9A、图9B、及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执行动作的示意图。如图9A及图9B所示,当使用者推抵部分露出于壳体110外的控制件120时,控制件120将根据使用者向右推抵的方向,而产生水平方向的向右摆动,并通过抵靠部121的抵靠而按压至其中一金属弹片145,以令金属弹片145与对应的接点1351相互电性接触,以使相对应的电性连结部135通过接脚1352输出一预设信号;如图10所示,当使用者施力按压露出于壳体110外的控制件120时,控制件120将产生垂直于底座111方向的位移,并通过按压部1 22而选择性地按压抵靠于中央金属弹片141,使得中央金属弹片141与对应的中央接点1311相互电性接触,以使中央电性连结部131通过中央接脚1312输出一预设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图9A至图10所揭露的执行动作示意图,以控制件120向右摆动,并令其中一电性连结部135输出预设信号做为实施例的说明,而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于九个方向(即上、下、左、右、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的水平方向,及垂直移动)的操控上都为相同动作,并不仅限定为向右推抵摆动的动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电性连结部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所输出至电子装置的预设信号,分别代表执行、向左上移动、向上移动、向右上移动、向右移动、向右下移动、向下移动、向左下移动、以及向左移动的动作,熟悉该项技术者也可将各电性连结部的预设信号变化设计为任何现有按键结构所代表的预设功能,并不以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例为限。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数字相机的平面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操控按键100于数字相机200的影像浏览操控上,能够以不同的八个方向,即上、下、左、右、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等方向进行数字相机200的影像的位移,使用者不仅可对显示屏幕的影像执行直线方向的移动,还可执行45度角的斜线位移功能,以方便使用者可快速并简洁地将画面转移至欲观看的部份,并且使用者更可垂直施力按压多向操控按键100,以产生一执行功能的动作。
与现有的多向触压按键相较,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多向操控按键不仅可进行直线方向的位移操控,还可以45度角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多向操控按键具备更多的操控方向性。此外,通过控制件水平方向的摆动,以电性接触于电性连结部,并输出对应的预设信号,以使多向操控按键于动作上更为明确,如此将可避免现有技术的多向按键因力道或是按压角度不当,进而导致误动作的产生,且控制件以水平方向进行按压,其动作行程更为缩短,致使多向操控按键的体积可更加微型化。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向操控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壳体,其具有一八边形底座,以及竖立于该八边形底座周缘的八个侧壁,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开口;
一控制件,可于该容置空间中摆动;
八电性连结部,每一该电性连结部分别对应设置于一该侧壁上,且每一该电性连结部分别具有一位于一该侧壁内壁的接点及自该接点延伸出该侧壁外壁的一接脚;以及
八金属弹片,每一该金属弹片分别对应设置于一该侧壁上,通过该控制件的摆动,而选择性地抵靠于任一该金属弹片,并与对应的该接点电性接触,以使通过相对应的该接脚输出一预设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操控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控制件上且固定于该壳体,该控制件露出于该固定件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操控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相对于该接点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抵靠部,该抵靠部选择性地抵靠于该金属弹片,且与该接点电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操控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八边形底座上的中央电性连结部,及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中央金属弹片,该中央电性连结部具有一中央接点及自该中央接点延伸的一中央接脚,且该中央金属弹片通过该控制件的按压,选择性地与该中央接点电性接触,该中央电性连结部通过该中央接脚输出另一预设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操控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下侧设有一按压部,该按压部选择性地按压该中央金属弹片,且与该中央接点电性接触。
CN 200620148180 2006-11-29 2006-11-29 多向操控按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033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8180 CN200990331Y (zh) 2006-11-29 2006-11-29 多向操控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8180 CN200990331Y (zh) 2006-11-29 2006-11-29 多向操控按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0331Y true CN200990331Y (zh) 2007-12-12

Family

ID=3894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81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0331Y (zh) 2006-11-29 2006-11-29 多向操控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9033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585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104156664B (zh) * 2014-08-08 2017-01-04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键罩
CN106657510A (zh) * 2016-11-17 2017-05-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Home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585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101860585B (zh) * 2009-04-08 2013-09-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104156664B (zh) * 2014-08-08 2017-01-04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按键罩
CN106657510A (zh) * 2016-11-17 2017-05-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Home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34387U (zh) 薄膜开关以及具有该薄膜开关的按键与键盘
CN212009526U (zh) 智能控制器
US20070152975A1 (en) Touch screen-type input device
CN102221915B (zh) 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1473288A (zh)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敏键区
CN102902476A (zh) 一种触摸式终端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CN200990331Y (zh) 多向操控按键
CN102298451A (zh) 可改变按键触压力的鼠标装置
CN202600625U (zh) 键盘
CN202261224U (zh) 按键及键盘
CN100474475C (zh) 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
CN202904519U (zh) 一种触摸式终端及其控制电子设备的系统
CN201025600Y (zh) 电性开关
CN205943870U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
CN2932477Y (zh) 一种手机操作和控制系统
CN101017409A (zh) 一种手机操作和控制系统
CN200969304Y (zh) 多向操控按键
CN102036515A (zh) 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CN201984995U (zh) 键帽总成、按键及键盘
CN201449917U (zh) 按键装置
CN102118494A (zh) 一种虚拟键盘显示的手机
CN2932476Y (zh) 一种手持移动终端操作和控制系统
CN102132499B (zh) 可携式终端
CN219320759U (zh) 一种带有多媒体控制功能的无线鼠标
CN203038829U (zh) 薄型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