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3661Y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3661Y
CN200983661Y CN 200620121196 CN200620121196U CN200983661Y CN 200983661 Y CN200983661 Y CN 200983661Y CN 200620121196 CN200620121196 CN 200620121196 CN 200620121196 U CN200620121196 U CN 200620121196U CN 200983661 Y CN200983661 Y CN 2009836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per
loud speaker
angle
those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11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文彬
栗田真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MET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LI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211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36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36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36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扬声器包括有一箱体、一喇叭、一连杆、一锤体及至少三支定位件,其中该箱体为一体成形的椭圆形箱体,该喇叭直立配置于该箱体的顶部,而该连杆一端与该喇叭连接,另一端与该锤体连接,且该些定位件则环布于该锤体的侧面上,并与该箱体的内面抵接,藉此该锤体是藉由该连杆而与该喇叭形成一实体连结关系,并利用重力的自然效果来吸收其喇叭振动时的轴向运动能量,以增进其音质的表现。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扬声器,尤指一种可利用重力来改善音质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讯号转换成声音讯号的设备。更进一步的说,扬声器的工作实际上是把一定范围内的音频电功率讯号通过换能方式转变为失真小并具有足够声压的可听声音。
然而,扬声器怕振动,振动即会影响音质,而对扬声器产生影响的振动源一般有有驱动电动机、变压器磁感应、扬声器重放声波等。为了避免振动对器材重放声音的影响,除器材本身采取的避震、吸震措施外,使用各种避震器材也是一种解决方法,经由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材料制作的避震器材通过传导、隔离及吸收音响器材本身、承载体(地面或台面)及声波中某些频率的振动,从而消除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一般而言避震器材大体上有硬质角锥脚钉和软性吸震垫两大类,此二种都能进一步消除振动对音响器材的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避震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使用质地坚实的木柜或金属柜放置器材作承架,即是利用器材本身采取的避震、吸震措施外,另一种便是采用避震器材,例如利用脚钉、吸震垫或其他东西,将器材与承架,以及承架与地面作隔离。但扬声器的声音特点是设计者所赋予,所以并不是每种器材都能适合使用各种避震器材,应视实际情况而定采用何种避震方法。
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扬声器,其内具有与传统避震结构不同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般而言扬声器内的振动系统与避震系统对于扬声器音质的好坏与否是一体二面,有着同样关键的因素,故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一种扬声器,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音质,并可同时适用振动系统及避震系统上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包括有一箱体、一喇叭、一连杆、一锤体及至少三支定位件,其中该箱体为一体成形的椭圆形箱体,该喇叭直立配置于该箱体的顶部,而该连杆一端与该喇叭连接,而另一端与该锤体连接,藉此该锤体是通过该连杆而与该喇叭形成一实体连结关系,并利用重力的自然效果来吸收其喇叭振动时的轴向运动能量,以增进其音质的表现。
此外,该些定位件是环布于该锤体的侧面上,并与该箱体的内面抵接,藉此,即可使锤体自然地定位于箱体内且不会产生摇晃,以避免产生其他不必要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锤体侧面上更环设有至少三个插孔,而该些定位件则分别对应锁固于该些插孔内。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些定位件更包括有一螺柱,藉以用于固定该些定位件于该些插孔内。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箱体内更具有对应该至少三支定位件位置的至少三个定位孔。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些插孔是分别以1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及11点钟位置的排列方式形成于该侧面上。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些插孔是分别以2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及10点钟位置的排列方式形成于该侧面上。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音箱为一体成型的音箱。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些定位件的侧面上具有一止滑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其包括:一箱体;一喇叭,是配置于该箱体内;一连杆,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喇叭上;一锤体,具有一底面及一邻接且环绕于该底面的侧面,其中该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是与该第二端部连接;一定位件组,环布于该侧面上,包括:一第一定位件;一第二定位件;一第三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三定位件及该第一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三夹角。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夹角为60度,该第二夹角为150度,该第三夹角为150度。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夹角为120度,该第二夹角为120度,该第三夹角为120度。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夹角为180度,该第二夹角为45度,该第三夹角为45度。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11点钟位置。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10点钟位置。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9点钟位置。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侧面上更环设有复数个插孔,而该些定位件则分别对应锁固于该些插孔内。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的一端是具有一螺柱,而其另一端则有一尖部。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箱体内具有:一第一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一定位件的位置;一第二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二定位件的位置;一第三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三定位件的位置。
所述的扬声器,其中该些定位件的侧面上具有一止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出的扬声器,可以利用重力的自然效果来吸收其喇叭振动时的轴向运动能量,以改善音质,并可同时适用振动系统及避震系统上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喇叭、连杆、锤体及定位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喇叭、连杆、锤体及定位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锤体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定位件第一种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定位件第二种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尖端部的定位件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定位件第三种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   箱体             101            扬声口
105  第一定位孔       107            第二定位孔
109  第三定位孔       20             喇叭
30   连杆             301            第一端部
302  第二端部         40             锤体
401  底面             402            侧面
403  插孔             50             定位件
501  螺柱             502            止滑部
91   第一定位件       92             第二定位件
93   第三定位件       911、921、931  尖端部
A    第一夹角         B              第二夹角
C  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首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及喇叭、连杆、锤体及定位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扬声器,包括有一箱体10、一喇叭20、一连杆30、一锤体40及至少三支定位件50,其中于本实施例中该箱体10为一体成形的箱体,且其径向截面是以一概呈椭圆形的较佳实施态样展现,但该箱体10仍可为其他形式,例如传统的矩形体;而于该箱体10的顶部位置具有一扬声口101,该喇叭20是直立配置于该箱体10内,且该喇叭20开口的扬声方向是面向于该扬声口101,而该连杆30,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301及一第二端部302,以下并请共同参阅图2B、图3A、图3B,如图2B所示,其中该第一端部301是与该喇叭20连接,而该第二端部302便与该锤体40连接,该锤体40是具有一底面401及一邻接且环绕于该底面401的侧面402,而该锤体40与该第二端部302的连接处,更具体地说便是该底面401的中心位置处,如此一来,该锤体40是藉由该连杆30而与该喇叭20形成一实体连结关系。
此外,该些定位件50于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实施态样为至少三支,每一该定位件50是包括有一螺柱501及一止滑部502,该螺柱501是位于该定位件50的一端,而该止滑部502则以“纹路”的形式形成于该定位件50的侧面上。
又,该些定位件50是环布于该侧面402上,且该侧面402上更具有至少三个插孔403,如图3B所示,该些插孔403是分别以1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及11点钟位置的排列方式形成于该侧面402上,该些定位件50即分别插置于该些插孔403内,且藉由该些螺柱501与该些插孔403锁合,以使该些定位件50可确实环布于该锤体40的侧面402上。除此之外,该箱体10的内侧面对应该些定位件50的位置处,具有相对应的至少三个定位孔102,如图3A所示,并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该些定位件50亦分别接抵于该些定位孔102内,藉以提供该些定位件50更准确的定位位置及固定效果,且再藉由该些螺柱501与该些插孔403,可使该些定位件50进行微调,经由旋动该些定位件50,可让该些定位件50能更确实地抵紧于该些定位孔102内,且该些定位件50上的止滑部502,可让使用者更易于旋动该些定位件50,此外,该喇叭20、连杆30均为防磁的设计。
当扬声器运作时,喇叭会有一收一扩的振动节奏,而这样的动作会推动周围的空气,即造成了声波(气流),并产生了声音,由于喇叭的振动动作是为一轴向运动,且要尽量避免其产生径向运动,故传统的喇叭上均有定心支片的设计,然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喇叭20是采直立配置,可利用重力的自然效果来吸收其轴向运动的能量,故本实用新型锤体40即是针对此点的设计,藉由锤体40的重力,可有效吸收该喇叭20振动时的轴向运动能量,以增进其音质的表现,进一步亦可限制该喇叭20径向的运动,避免与箱体10磨擦而而产生不必要的噪音。此外,藉由该些定位件50的设计,可使锤体40自然地定位于箱体10内且不会产生摇晃,更可增加锤体40吸收轴向运动能量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定位件配置更包括有数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A,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定位件第二种配置方式示意图;为方便说明本图示中的定位件标号将重新定义,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是具有一定位件组,其包括有一第一定位件91、一第二定位件92、一第三定位件93,其中该第一定位件91是位于该锤体40侧面的10点钟位置,且该第一定位件91及第二定位件92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该第二定位件92及第三定位件93间具有一第二夹角B,该第三定位件93及该第一定位件91间具有一第三夹角C,而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A为120度,该第二夹角B为120度,该第三夹角C为120度。
又,该箱体10的内侧面对应于该第一定位件91、一第二定位件92、一第三定位件93处,亦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为便于说明该些定位孔的编号亦重新定义,一第一定位孔105,是对应于该第一定位件91的位置;一第二定位孔107,是对应于该第二定位件92的位置,以及一第三定位孔109,是对应于该第三定位件93,此外,该第一定位件91、该第二定位件92、该第三定位件93分别与该第一定位孔105、该第二定位孔107、该第三定位孔109接抵的一端形成有尖端部911、921、931,因为音箱10为一椭圆形,故其内部亦具有弧度,藉由该些尖端部911、921、931,可使该第一定位件91、该第二定位件92、该第三定位件93更准确的抵接于音箱10内的第一定位孔105、该第二定位孔107及该第三位孔109内。
藉此配置亦可将锤体40固定,使该锤体不致偏离轴心位置,且关于尖端部的详细图示请共同参阅图5B,该图示是以该第一定位件91为例绘制出该尖端部911的形态。
另,请参阅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定位件第三种配置方式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A为180度,该第二夹角B为45度,该第三夹角C为45度,而该第一定位件91是位于该锤体40侧面的9点钟位置,利用此一配置方式亦可达到固定锤体40位置的目的。
此外,除了上述的配置外,该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第三夹角C更可分别为60度、150度、150度,且该第一定位件91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11点钟位置(此实施方式未图示)。
当然,前述该些利用角度的配置方式,其亦可配合不同的第一定位件91的起始位置,例如该第一夹角、该第二夹角及该第三夹角均为120度时,该第一定位件91的位置可于11点钟位置或12点钟位置(此部分未图示)。因此,产品设计人员可依不同的产品特性,依不同需求搭配设计使用。
综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其顶面具有一扬声口;
一喇叭,是配置于该箱体内,且该喇叭的扬声方向是面向于该扬声口;
一连杆,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喇叭上;
一锤体,具有一底面及一邻接且环绕于该底面的侧面,其中该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是与该第二端部连接;
至少三支定位件,是环布于该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上更环设有至少三个插孔,而该些定位件则分别对应锁固于该些插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件更包括有一螺柱,藉以用于固定该些定位件于该些插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更具有对应该至少三支定位件位置的至少三个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些插孔是分别以1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及11点钟位置的排列方式形成于该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些插孔是分别以2点钟位置、6点钟位置及10点钟位置的排列方式形成于该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音箱为一体成型的音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件的侧面上具有一止滑部。
9、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
一喇叭,是配置于该箱体内;
一连杆,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喇叭上;
一锤体,具有一底面及一邻接且环绕于该底面的侧面,其中该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是与该第二端部连接;
一定位件组,环布于该侧面上,包括:
一第一定位件;
一第二定位件;
一第三定位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三定位件及该第一定位件间具有一第三夹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为60度,该第二夹角为150度,该第三夹角为150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为120度,该第二夹角为120度,该第三夹角为120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为180度,该第二夹角为45度,该第三夹角为45度。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11点钟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10点钟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是位于该锤体侧面的9点钟位置。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上更环设有复数个插孔,而该些定位件则分别对应锁固于该些插孔内。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第三定位件的一端是具有一螺柱,而其另一端则有一尖部。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内具有:
一第一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一定位件的位置;
一第二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二定位件的位置;
一第三定位孔,是对应于该第三定位件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件的侧面上具有一止滑部。
CN 200620121196 2006-07-25 2006-07-25 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36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1196 CN200983661Y (zh) 2006-07-25 2006-07-25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1196 CN200983661Y (zh) 2006-07-25 2006-07-25 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3661Y true CN200983661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1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11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3661Y (zh) 2006-07-25 2006-07-25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366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8770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耳机
CN100342751C (zh) 视频显示设备的扬声器装置的多重减震装置
CN208063392U (zh) 一种音响用减震支架
CN1184641C (zh) 用于盘片播放器的动态减振器和包括其的记录/或再现装置
CN1977564A (zh) 包括多个同轴布置的振动膜的声换能器
CN1834848A (zh) 笔记本电脑的低音扬声器安装结构
CN204795558U (zh) 音箱用被动低频辐射器
CN200983661Y (zh) 扬声器
CN1697966A (zh) 噪音降低装置
CN116112843A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扩展音箱
CN105721991A (zh) 扬声器
CN203912179U (zh) 一种喇叭
CN1592495A (zh) 扬声器
CN212970069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喇叭
CN2792068Y (zh) 耳塞式耳机
CN2735697Y (zh) 活塞式平面扬声器及其扬声板结构
CN107155151A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高抗震性的便携式音响
CN1296791C (zh) 动态吸振装置及采用该动态吸振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CN216868870U (zh) 一种新型降噪型空气源热泵
CN215486731U (zh) 一种基于环保用风机减震装置
CN219780363U (zh) 一种新型的嵌入式扬声器
CN204559858U (zh) 具有减振结构的音响
CN216414498U (zh) 一种低音垫基板
CN213638109U (zh) 一种新型具有减震功能的音响设备
CN211457322U (zh) 一种家用智能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PAN ME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MING SCIE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6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620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east linen 1-7-3 second BLDG.4F Watanabe, zip:

Patentee after: Japan MET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aiwan Taipei City Neihu district Chinese Gangqian road 187, 10 floor, zip code:

Patentee before: Li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