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2592Y -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2592Y
CN200962592Y CNU2005200472259U CN200520047225U CN200962592Y CN 200962592 Y CN200962592 Y CN 200962592Y CN U2005200472259 U CNU2005200472259 U CN U2005200472259U CN 200520047225 U CN200520047225 U CN 200520047225U CN 200962592 Y CN200962592 Y CN 2009625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power
time slot
modul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47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延山
谢一宁
冉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anp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m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m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m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047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6259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25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25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对于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的辅时隙,根据其当前的发射功率、开环功率参数和主时隙接收到的有效的TPC命令综合设置其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本实用新型能在充分利用主时隙的有效功控信息的同时,兼顾功率控制在各个时隙上的独立性,并且可以选取不同参数来调整这两个因素在功率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达到更加灵活可靠的功率控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简单,不仅避免了辅时隙功率的较大波动,也降低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Description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在不连续发射(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简称DTX)状态下的功率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包括对通信质量和业务种类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正是为了满足该要求而被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全球通用、系统综合作为基本出发点,并试图建立一个全球的移动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蜂窝、无绳、寻呼、集群、移动数据、移动卫星、空中和海上等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提供与固定电信网的业务兼容、质量相当的多种话音和非话音业务,进行袖珍个人终端的全球漫游,从而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进行通信的理想。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关键的是无线电传输技术(RTT)。1998年国际电信联盟所征集的RTT候选提案:除6个卫星接口技术方案外,地面无线接口技术有10个方案,被分为两大类:CDMA与TDMA,其中CDMA占主导地位。在CDMA技术中,国际电信联盟目前共接受了3种标准,即欧洲和日本的W-CDMA、美国的CDMA 2000和中国的TD-SCDMA标准。
与其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相比,TD-SCDMA采用了许多独有的先进技术,并且在技术、经济两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联合检测(JointDetection)等技术,频谱利用率高,能够解决高人口密度地区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并在互联网浏览等非对称移动数据和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业务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和其他CDMA系统用一样,TD-SCDMA也是一种码分多址多用户移动系统,多个用户在相同频率下通过不同的二进制码序列通过扩频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这样任何一个用户的信息传送都会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对其他用户来说都是一种噪声干扰。因此每个用户的信息传送功率都要做到即保证自己信息传送的质量又要尽量降低对其他用户的干扰,TD-SCDMA采用的功率控制、速率匹配和不连续发射(DTX)技术为这些目的做出了贡献。
按照3GPP规范TS 25.221(Release 4)和TS 25.224(Release 4)有关定义,在TD-SCDMA系统中:
使用速率匹配以完全填满资源单元,因为有时只有部分填充数据。在执行完速率匹配和复用之后,如果一个资源单元中不发射任何数据,则该资源单元完全从发射中丢弃,除非特殊突发(Special Bursts)将在这个资源单元中发送。这对于只分配了一个资源单元,而没有任何数据需要发射的情况也适用。
特殊突发的时隙格式与高层提供的数据所使用的突发相同。特殊突发用任意比特模式填充,如果应用内环功率控制则包含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和功率控制命令(TPC)比特,并且在定义为承载TFCI的物理信道上针对每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单独发射。特殊突发的TFCI用比特“0”填满。特殊突发的发射功率与被替代的承载TFCI的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的物理信道的功率相同。
当链路建立后高层没有传输块提供给任何给定CCTrCH用于发射时,需要在发射中止的第一个分配的帧内发射一个特殊突发。包括第一帧在内,如果有一个特殊突发时期(SBP)的连续时期,其中没有高层提供的传输模块,则需要生成另一个特殊突发,并在下一个可能的帧中发射。这一模式必须持续到高层为CCTrCH提供传输模块为止。特殊突发时期(SBP)需要由高层提供。
闭环功率控制利用层1的TPC符号。在总共80dB的动态范围内,功率控制步长可以取值1,2,3dB。网络侧用信令通知终端上行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
闭环功率控制可以基于信干比(SIR)进行。基站侧需要估计接收到的上行信道信干比SIRest。然后,基站按下列规则生成并发射TPC命令:如果SIRest>SIRtarget,则要发射的TPC命令设置为“down”;如果SIRest<SIRtarget,则要发射的TPC命令设置为“up”;其中,SIRtarget是目标信干比。
在用户终端,当收到的TPC命令判决为“down”时,移动终端发射功率减小一个功率控制步长;而如果TPC命令判决为“up”时,移动终端发射功率升高一个功率控制步长。一个高层外环对目标信干比(SIR)进行调整。这一方案可以实现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
当在两个相应的下行TPC命令之间没有相关的上行数据发射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应该忽略接收到的TPC命令。下个时隙/CCTrCH对的发射功率应该如初始传输使用开环控制进行设置。
在经过速率匹配后,没有被填充的资源单元将不被发射。这意味着,若用户终端被分配了多个时隙的资源,而实际传输的数据率很低时,将导致只有部分时隙被发射,而其他时隙未被发射,则这些未被发射的时隙就处于不连续发射状态。
将多个被分配的时隙中,只有部分时隙被发射的过程称为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进而将完全没有数据发射而导致发射的暂停或发射特殊突发(Special Bursts)的过程称为完全不连续发射(Full DTX)。
如图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该系统是由多个小区1001-100N(100)构成的,其中每个小区内各有一个基站(Base Station)1011-101N(101),同时在该小区服务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的用户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简写为UE)1021-102K(102)。每一个用户终端设备102通过与所属服务小区100内的基站101保持连接,来完成与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用户终端设备102和基站101之间进行通信的信道,其方向无论是从终端设备102到基站101或者从基站101到终端设备102,都可能工作于不连续发射(DTX)状态,前者被称为上行不连续发射,后者被称为下行不连续发射。
如图2所示,为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该结构是根据3G合作项目(3GPP)规范TS 25.221(Release 4)中的低码片速率时分双工(LCR-TDD)模式(1.28Mcps)中给出的。TD-SCDMA系统的码片速率为1.28Mcps,每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200的长度是10ms,且划分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子帧2010、2011(201),每个子帧的长度为5ms,即6400个码片。其中,每个TD-SCDMA系统中的子帧201又可以分为7个时隙(TS0~TS6)2020-2026,两个导频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PTS)203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205,以及一个保护间隔(Guard)204。进一步的,TS0时隙2020被用来承载系统广播信道以及其它可能的下行业务信道;而TS1~TS6时隙2021-2026则被用来承载上、下行业务信道。上行导频时隙(UpPTS)205和下行导频时隙DwPTS时隙203分别被用来建立初始的上、下行同步。TS0~TS6时隙2020-2026长度均为0.675ms或864个码片,其中包含两段长均为352码片的数据段Data Part1(208)和Data Part2(210),以及中间的一段长为144码片的训练序列——中导码(Midamble)序列209。Midamble序列在TD-SCDMA有重要意义,包括小区标识、信道估计和同步(包括频率同步)等模块都要用到它。DwPTS时隙203包含32码片的保护间隔211、以及一个长为64码片的下行同步码(SYNC-DL)码字206,它的作用是小区标识和建立初始同步;而UpPTS时隙包含一个长为128码片的上行同步码(SYNC-UL)码字207,用户终端设备利用它进行有关上行接入过程。在TS1~TS6时隙2021-2026之间有一个Switching Point(转换点)212。当上下行比例是3∶3时,Switching Point(转换点)212位于TS3~TS4时隙2023-2024之间,此时,用户终端所使用的上行专用业务信道被分配在TS1~TS3时隙2021-2023中,下行则通常分配在TS4~TS6时隙2024-2026中。
功率控制的方法是TD-SCDMA系统设计中的重点之一。一方面,由于用户终端设备要保证即使面临较恶劣的信道环境,例如,当用户处于小区边缘、或者处于阴影区时,它和基站之间的信息也要可靠地进行传输,因此要求基站和用户终端要采用足够高的功率进行发射;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对其他用户或其他小区的干扰,为了节省能源,又要求基站和用户终端采用尽量小的功率、尽量少地进行发射。特别地,即使在完全不连续发射和部分不连续发射的状态下,也要求快速可靠的功率控制。
如图3所示,有S+1个无线帧3000-300S,其系统帧号(SFN)从0到S,每个无线帧300又分成两个子帧301,其子帧号分别是0和1;假设下行在每个子帧301发送了两个TPC符号,在一个子帧中接收到的TPC命令序号302分别是0和1;而这两个TPC命令又分别控制着一个上行时隙,并将被控上行时隙序号303分别设为0和1,这两个时隙被分配给同一个用户终端。经过速率匹配之后,一个子帧中并非所有的上行时隙都一定发射,当实际数据数量很低时,将有部分时隙不进行发射,在图3中用发射标识304来标示实际发射的上行时隙。系统帧号SFN从0到S3000-300S所对应的时隙序列为3050-3004S+3。由图3可见,从系统帧1号3001开始,被控上行时隙序号303为1的时隙未进行发射,一直持续到系统帧号S300S恢复,而被控上行时隙序号303为0的时隙则一直处于发射状态;因此,这是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DTX)的情况。
为叙述方便,在分配给用户终端的多个时隙中,把第一个时隙定义为主时隙,把其他所有时隙定义为辅时隙。以图3为例,主时隙被控上行时隙序号303等于0的时隙,而其他时隙既为辅时隙。
在现有技术中,各个时隙上的功率控制是独立进行的,在两个相应的下行TPC命令之间没有相关的上行数据发射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应该忽略接收到的TPC命令,并且在恢复发射时使用开环功率控制。以图3为例,系统帧S号300S子帧号301为0时,被控上行时隙3054S+1的发射功率使用开环进行设置,而被控上行时隙3054S的发射功率则由闭环控制进行设置。这意味着,属于同一个用户终端两个时隙,主时隙采用闭环,而辅时隙采用开环功率控制。很显然,主时隙的有效TPC命令信息,没有被辅时隙充分利用。按现有系统的设计,即使系统帧号S300S只是略大于1,亦即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DTX)状态只是持续几帧,不连续发射的辅时隙恢复发射时也要采取开环方式设置功率,这无疑会带来较大的功率波动。另一方面,由于此时控制辅时隙的TPC命令是无效的,辅时隙也可以完全依据主时隙的TPC命令调整功率,但这又会失去时隙之间功率控制的独立性。尤其是当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辅时隙完全依据主时隙的功控方式调整功率,会出现移动终端所设置的发射功率并不能实际满足本时隙的功率要求的情况。
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情况下,如何既充分地利用主时隙有效的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又保证各个时隙之间功率控制的独立性,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能够在充分利用主时隙的有效功控信息的同时,兼顾功率控制在各个时隙上的独立性;并且可以选取不同参数来调整这两个因素在功率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达到更加灵活可靠的功率控制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包括:开环功率控制模块,根据信道结构参数、路径损耗L_PCCPCH以及PRX_Des信号计算出开环发射功率P_Open,同时产生初始发射功率参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根据TPC_Stepsize信号、接收到的TPC命令以及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内环发射功率结果P_Inner;同时接收来自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的初始发射功率参数;突发构造模块,根据上层提供的数据流构造专用物理信道突发;将扩频因子等信道结构参数发送给开环功率控制模块;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根据TPC_Stepsize信号、接收到的TPC命令、开环功率控制模块计算得到的开环功率P_Open、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辅时隙的发射功率P_Partial,其设置P_Partial的方法为所计算的辅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短,P_Partial的调整受到主时隙功率控制命令的影响越大,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越小;当所计算的辅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长,其下一子帧发射功率的调整受到主时隙功率控制命令的影响越小,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越大;发射状态检测模块,根据时隙的发射状态控制内环功率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根据突发构造的时隙信息判断各个时隙的发射状态,若工作在完全不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P_Open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P_Inner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P_Partial到该模块的输出P;动态范围控制模块,接收发射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出P;根据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和最小上行发射功率来限制专用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范围,并据此生成TPC_Gain控制信号;以及功率放大模块,接收所述TPC_Gain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用于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在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功率控制的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不仅充分利用了在主时隙获得的有效的闭环功率控制信息,也保证了各个时隙功率控制的相对独立性。不仅避免了辅时隙功率的较大波动,同时也降低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该装置包括上层信令模块,该模块分别与所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将TPC_Stepsize信号发送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
所述上层信令模块与所述动态范围控制模块相连,发送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和最小上行发射功率信号给动态范围控制模块。
所述上层信令模块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将获取的PRX_Des信号发送至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该装置包括测量模块,该模块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发送测得的路径损耗L_PCCPCH信号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的时间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TD-SCDMA系统中在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TD-SCDMA系统用户设备在上行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4和图5,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以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TD-SCDMA系统用户设备在上行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一个变量R,其取值范围为[0,1];并获取当前业务分配给用户终端的一个帧中的“上行时隙/CCTrCH对”U的个数M;分别初始化数组D和数组C,其长度都是M;分别初始化变量i和j;
步骤2、判断M是否大于1,若M≤1,则直接执行步骤3;若M>1,则执行步骤2.1:初始化一个长度为M-1,所有元素的值均为1的一维数组S,然后再执行步骤3;
步骤3、按规范的规定,对所述的M个上行时隙/CCTrCH对分别设置初始发射功率Pi,其中i=1,2,……,M-1,M;
步骤4、设置Di=0,其中i=1,2,……,M-1,M;若上行时隙/CCTrCH对Ui上有数据需要发送,则按所设定的初始发射功率Pi发射数据,并且相应的将Di设置为1;
步骤5、判断D1是否等于1,即判断主时隙是否发射数据:
步骤5.1、若D1≠1,则按规范要求执行DTX流程,其中包括按规范要求在最低序号的物理信道发射特殊突发(Special Bursts),以及在恢复发射数据时执行开环功率控制过程,即采用开环方式设置恢复发射时各个上行时隙/CCTrCH对U的功率,然后返回执行步骤4;
步骤5.2、若D1=1,则接收并解析相应时隙对应的下行TPC命令:若TPC为“up”,则令Ci=1,若TPC为“down”,则令Ci=-1;
步骤6、按闭环功率控制设置主时隙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P1=P1+C1×TPC_Stepsize,其中,TPC_Stepsize是系统所配置的功率控制步长;
步骤7、判断M是否大于1,若是,则表明存在辅时隙,执行步骤7.1:设置j=1,并执行步骤8;若否,则表明不存在辅时隙,并返回执行步骤4;
步骤8、判断D1+j是否等于1,即判断该辅时隙是否发射了数据:
步骤8.1、若是,即表明该发射了数据的时隙未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按闭环功率控制过程,设置这一时隙在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即P1+j=P1+j+C1+j×TPC_Stepsize,并设置Sj=1;
步骤8.2、若否,即表明该未发射数据的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首先根据开环过程,计算恢复发射时的初始功率P_Open:P_Open=PRX_Des+L_PCCPCH,其中,PRX_Des是基站接收机期望的接收功率,通过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L_PCCPCH是根据测量所估计出的路径损耗;然后综合该辅时隙的当前发射功率P1+j、开环功率参数P_Open和主时隙接收到的有效的TPC命令C1,设置这一时隙在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即P1+j=Sj×(P1+j+C1×TPC_Stepsize)+(1-Sj)×P_Open;并设置Sj=Sj×R;
步骤9、设置j=j+1,并判断j+1是否大于M,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8;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4。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辅时隙当前发射功率、开环功率参数和主时隙接收到的有效的TPC命令综合设置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辅时隙的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该时隙若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短,则其下一子帧功率的调整受到主时隙TPC命令的影响就越大,而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就越小;若该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长,则其下一子帧功率的调整受到主时隙TPC命令的影响就越小,而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就越大。因此本实施例的步骤8中,参数Sj用于调整开环参数和主时隙TPC命令影响的权重比例,且随着当前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此外,当辅时隙数目大于1并且一个帧中的“上行时隙/CCTrCH对”U中至少有2个时隙处于连续发射状态的情况下,也可参考时间上最靠近该时隙的被控时隙有效的TPC命令来设置该时隙在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而非仅仅参考主时隙的TPC命令。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8.2,也可以如下设置该时隙在下一子帧的发射功率:P1+j=Sj×(P1+j+Ct×TPC_Stepsize)+(1-Sj)×P_Open,并设置Sj=Sj×R,其中,t的取值范围是1≤t<1+j,且在Dt=1的条件下取t的最大值。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应用于TD-SCDMA系统基站在下行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步骤与用户终端在上行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方法雷同,只是相应的在基站端执行下行操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TD-SCDMA系统用户设备在上行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模块结构,包括测量模块500、上层信令模块501、开环功率控制模块502、内环功率控制模块503、突发构造模块504、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505、发射状态检测模块506、动态范围控制模块507、功率放大模块508等;
突发构造模块504根据上层提供的数据流构造专用物理信道突发;
开环功率控制模块502根据从突发构造模块504获得的扩频因子等信道结构参数、测量模块500测得的路径损耗L_PCCPCH以及上层信令模块501获取的PRX_Des计算出开环发射功率P_Open,同时为内环功率控制模块503提供初始发射功率参数;
内环功率控制模块503根据上层信令模块501获取的TPC_Stepsize、接收到的TPC命令以及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内环发射功率结果P_Inner;其初始发射功率由开环功率控制模块502提供;内环功率控制模块503的工作状态由发射状态检测模块506进行控制;
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505根据上层信令模块501获取的TPC_Stepsize、接收到的TPC命令(取用其主时隙的TPC命令)、开环功率控制模块502计算得到的开环功率P_Open、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辅时隙的发射功率P_Partial,其设置P_Partial的方法为所计算的辅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短,P_Partial的调整受到主时隙功率控制命令的影响越大,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越小;当所计算的辅时隙处于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的时间越长,其下一子帧发射功率的调整受到主时隙功率控制命令的影响越小,受到开环功率控制的影响越大;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505的工作状态由发射状态检测模块506进行控制;
发射状态检测模块506根据突发构造504的时隙信息判断各个时隙的发射状态,若工作在完全不连续发射(Full DTX)状态,则选通P_Open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P_Inner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部分不连续发射(Partial DTX)状态,则选通P_Partial到该模块的输出P;该模块同时还根据时隙的发射状态来控制内环功率控制模块503和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505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发射状态检测模块506的输出P被输入到动态范围控制模块507,该模块根据上层信令模块501所提供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和最小上行发射功率来限制专用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范围,并据此生成输出TPC_Gain,来控制功率放大模块508,进而调整专用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用于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在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不仅充分利用了在主时隙获得的有效的闭环功率控制信息,也保证了各个时隙功率控制的相对独立性。不仅避免了辅时隙功率的较大波动,也降低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上面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附的权利要求将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Claims (5)

1、一种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用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环功率控制模块,根据信道结构参数、路径损耗L_PCCPCH以及基站接收机期望的接收功率PRX_Des信号计算出开环发射功率P_Open,同时产生初始发射功率参数;
内环功率控制模块,根据系统配置的功率控制步长TPC_Stepsize信号、接收到的功率控制TPC命令以及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内环发射功率结果P_Inner;同时接收来自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的初始发射功率参数;
突发构造模块,根据上层提供的数据流构造专用物理信道突发;将扩频因子等信道结构参数发送给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根据系统配置的功率控制步长TPC_Stepsize信号、接收到的功率控制TPC命令、开环功率控制模块计算得到的开环功率P_Open、当前发送功率P计算得到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下辅时隙的发射功率P_Partial;
发射状态检测模块,根据时隙的发射状态控制内环功率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根据突发构造的时隙信息判断各个时隙的发射状态,若工作在完全不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开环功率P_Open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内环发射功率P_Inner到该模块的输出P;若工作在部分不连续发射状态,则选通辅时隙的发射功率P_Partial到该模块的输出P;
动态范围控制模块,接收发射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出P;根据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和最小上行发射功率来限制专用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范围,并据此生成TPC_Gain控制信号;以及
功率放大模块,接收所述TPC_Gain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层信令模块,该模块分别与所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将系统配置的功率控制步长TPC_Stepsize信号发送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部分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信令模块与所述动态范围控制模块相连,发送最大上行发射功率和最小上行发射功率信号给动态范围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信令模块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将获取的基站接收机期望的接收功率PRX_Des信号发送至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测量模块,该模块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相连,发送测得的路径损耗L_PCCPCH信号到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CNU2005200472259U 2005-12-05 2005-12-05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259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472259U CN200962592Y (zh) 2005-12-05 2005-12-05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472259U CN200962592Y (zh) 2005-12-05 2005-12-05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2592Y true CN200962592Y (zh) 2007-10-17

Family

ID=3879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4722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2592Y (zh) 2005-12-05 2005-12-05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62592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6346A1 (zh) * 2009-09-02 2011-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对移动台进行功率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CN101447810B (zh) * 2007-11-26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7018561A (zh) * 2017-04-24 2017-08-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050305A (zh) * 2014-08-07 2020-04-21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通信装置、方法和集成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810B (zh) * 2007-11-26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1026346A1 (zh) * 2009-09-02 2011-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对移动台进行功率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CN111050305A (zh) * 2014-08-07 2020-04-21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通信装置、方法和集成电路
CN111050305B (zh) * 2014-08-07 2023-07-28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通信装置、方法和集成电路
CN107018561A (zh) * 2017-04-24 2017-08-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功率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4120B1 (ko) 가변 레이트 게이트된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에너지를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0338887C (zh) 控制选通发送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0385822C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206876C (zh) 定义无线电信系统中测量间隙的方法及相关的系统和设备
CN101841893B (zh)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传送用户设备特定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US806440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multi-carrier forward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36925A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886905A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用于支持下行链路联合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Ovesjo et al. FRAMES multiple access mode 2-wideband CDMA
CN1174559C (zh) 一种成帧方法及其同步的无线系统
CN200962592Y (zh) 不连续发射状态功率控制的装置
CN1777058B (zh) 不连续发射状态下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330192C (zh) Td-scdma系统中直放站获取转换点的方法
CN100561892C (zh) 时分双工hsdpa时的下行专用物理信道分配方法
CN101399587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发射方法和装置
CN101364972B (zh) 一种无线帧传输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149121A (zh) 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检测非连续发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346550A (zh) 使用户台同步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1478327B (zh) 一种上行码道传输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5174A (zh) 一种提升系统容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768547A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83630B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帧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691555A (zh)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减少上行同步信道干扰的方法
CN102573041B (zh) Hspa+系统定时同步保持方法
CN101383811B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帧结构及其帧接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519

Pledge (preservation): Preservation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090519

Pledge (preservation): Preservation registr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XUANPU INDUSTRY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IMING INFORMATION SCIE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9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04

Address after: D neighborhood, Xhenzhuang industrial district, Shanghai, 20110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uanpu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anghai city Xhenzhuang Industrial Zone No. 18 road, Shanghai, zip code: 201108

Patentee before: Kaim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