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0388Y - 自练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练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60388Y CN200960388Y CN 200620123836 CN200620123836U CN200960388Y CN 200960388 Y CN200960388 Y CN 200960388Y CN 200620123836 CN200620123836 CN 200620123836 CN 200620123836 U CN200620123836 U CN 200620123836U CN 200960388 Y CN200960388 Y CN 20096038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
- housing
- rope
- elastic
- r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高速击打、快速回弹、弹性绳寿命长、不缠绳、不结扣、能快速收放和自锁弹性绳、并能随时随地固定、使用安全的自练球装置。它包括:壳体、绕线轮、绕线轮驱动机构、弹性绳、弹性球;弹性绳两端分别与弹性球和绕线轮中心柱相连接,绕线轮轴转动连接在壳体上。该装置结构小巧,可用于网球、壁球,棒球,垒球,弹力球,橄榄球等多种弹性球的自我练习中,实用价值大,有利于多种球类运动的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器械,尤其是适合于弹性球用的球类单人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两人或多人一组的对抗型球类运动,如网球、壁球、棒球、垒球、弹力球、羽毛球、乒乓球、蓝球、橄榄球、足球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但这些球类运动的开展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1、场地,球类运动要求场地平整且占地面积大;2、有对手,从事这项运动还要求有合适的对手;3、是捡球频繁,费时、费体力。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推出了一种只适用于网球的网球陪练器,其构造是:在普通球的布制毛织物上切两个1厘米长的切口,切口距离1.5厘米,一条横向固定带从两个切口穿过,带中心约1.5厘米长凸起在布制毛织物上,形成一个可以拴弹力绳的耳环,横向固定带两侧涂胶后粘在球胆上,布制毛织物再粘压在横向固定带及球胆上。使用时将弹力绳一端系在球的耳环上另一端系在一个重物上,将球抛起再用球拍打出去,球飞出以后会拉伸弹力绳,然后在弹力绳的作用下被拉回并抛起,人们再将球打出去,如此往复即可。但这种网球练习器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弹力绳不仅长而且重,阻滞力大,回球速度慢,网球回球和起跳要带动弹力绳一起运动和起跳,由于弹力绳重,使网球回球不高,回球无力,反应迟钝,回球速度远小于击球速度,达不到提高球技的目的;2、弹力绳长、强度小、当加大打击力度时,只需几过回合,弹力绳就断裂,需要停下来接弹力绳;3、球在运动中弹力绳易缠绕和结死扣,需要经常停下来解开弹力绳的死结;4、这种网球练习器收线时只能将弹力绳简单的捆在一起,弹力绳难以系紧,经常会自动散开,打球前解开弹力绳时要非常小心,否则弹力绳缠在一起就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解开,所以这种装置收绳和放绳都要花费不少时间。5、这种网球练习器无法固定在地面上,所以每次打球前都还要找其他辅助的装置如砖头、沙袋等,这不仅浪费时间,还较易发生伤脚、扭伤腰等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高速击打、快速回弹、弹性绳寿命长、不缠绕、不结扣、弹性绳能快速收放和自锁、装置能随时随地固定、使用安全的自练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练球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绕线轮,一绕线轮驱动机构,一弹性绳,一弹性球,绕线轮通过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内,弹性绳一端连接在绕线轮中心柱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球上,绕线轮驱动机构通过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外侧。所述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摇臂、手柄,绕线轮轴穿过壳体两侧的孔,与壳体两侧的孔转动连接,绕线轮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与摇臂一端铰连,该摇臂另一端连接手柄。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的限位孔。
采用上述方案,收球时,手柄朝上,转动手柄带动摇臂驱动绕线轮转动,使弹性绳有序卷入绕线轮内,当弹性绳全部卷入绕线轮内,将手柄翻转180度,手柄朝下插入壳体上的限位孔内,绕线轮不能转动,弹性绳、弹性球均被锁定。当需要打球时,将手柄向上翻转180度,手柄拨出壳体上的限位孔,使手柄向上,拉动弹性绳,弹性绳从绕线轮内被放出;由于弹性球通过弹性绳连接在绕线轮中心柱上,绕线轮通过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内,从而使弹性球经过弹性绳拴在壳体上,壳体通过刚性爪固定在地上,这样击打弹性球,由于弹力绳的一端被固定,这样弹性球在弹力绳的作用下,迅速反弹回来,再打球,再反弹,从而实现单人连续打球的目的。
所述弹性绳或为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而成,或为轻高强力绳、转环和高弹力绳串联而成,轻高强力绳的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体与弹性球连接在一起,轻高强力绳另一端与高弹力绳的一端相连,高弹力绳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绕线轮中心柱连接,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绳长的比例为0.5比1到10比1之间,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一起的长度在2至30米之间。
采用该方案,首先增长了弹性绳的使用寿命,由于弹性绳是用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而成,高弹力绳长度一般只有弹性绳总长度的五分之二,轻高强力绳直径不到高弹力绳直径十分之一就能提供比高弹力绳更大的拉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拉断,因此弹性绳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高弹力绳的使用寿命,由于高弹力绳的长度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因此弹性绳使用寿命就提高到了原来的三倍。其次提高了球的回弹速度,用质轻而且光滑的轻高强力绳代替三分之二的高弹力绳直接与球相连,减少了与球一起快速运动的绳的重量,减少了球绳与地面和空气的阻力,使球回弹更快,回弹更高。再次,当球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时,高弹力绳根部的运动速度仍为零,因此弹性绳根部附近的运动速度对球的运动速度影响较小,但加粗根部的高弹力绳,却为球提供了更大的回弹力,使球回弹更快,并能显著延长高弹力绳的使用寿命。
所述弹性球上有一用于连接弹性绳的连接体,弹性球或为网球,或为壁球,或为棒球,或为垒球,或为皮球,或为弹力球,或为毽球,或为橄榄球,或为蓝球,或为足球等弹性球。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的限位孔,壳体底部设有刚性爪,刚性爪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并伸出壳体底部0.5到10公分;刚性爪最典型的结构为一倒置的钢性钉,钢性钉安装在壳体底部,钉帽向下。
这种刚性爪建立了弹性球回弹力的基础。壳体上的刚性爪深入地下,使壳体紧扣地面不能向前移动,由于钉帽向下,钉帽沿插入地面的侧壁,使壳体不能上跳,壳体受拉力作用时,立即拉伸弹力绳,作用时间不会延迟,而采用沙袋或其它重物受力后有一定的延迟,这种延迟导致弹性球上的回弹力减少,使弹性球速度变慢。
所述壳体上还包括有轴承,绕线轮轴穿过绕线轮中心柱的轴向孔,并安装在壳体的轴承内。由于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的轴承内,使绕线轮转动更灵活。
所述壳体还包括一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其中最典型的制动机构为一弧形滑块,该弧形滑块一端嵌设于壳体内,另一端上凸于壳体外侧的开口处,设于壳体内侧弧形滑块的内弧面与绕线轮的外轮廓相匹配,弧形滑块的内弧面上设置有阻尼弹性体。按动该制动机构,弧形滑块的内弧面压在绕线轮的外轮廓上,使绕线轮不转动,使弹性绳被锁定。
绕线轮中心柱上,与该柱的轴向孔垂直方向上设有孔,一铆钉穿过该孔,与该孔形成间隙配合,铆钉帽大于该孔内径,高弹力绳的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该铆钉连接。也可以采用另一方案,绕线轮中心柱上,与该柱的轴向孔垂直方向上,设有孔,转环的一端固定或连接到该孔上,转环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高弹力绳的一端连接。
将转环串接在弹性绳中,或是在垂直于绕线轮中心柱的轴向方向上开有孔,在该孔内安装铆钉或转环,将弹力绳连接在铆钉或转环上,这几种方式都使弹性球运动中弹性绳缠绕和结死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所述的刚性爪的一端设有一孔,壳体底部设有一轴,壳体底部的轴与刚性爪的孔铰连,壳体底部于刚性爪处设有一坑,这样刚性爪既可打开,也可收折于该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转动绕线轮手柄,弹性绳即能快速有序的收藏在壳体内,将手柄向下插入壳体上的定位孔,就能锁定弹性绳和弹性球;将手柄向上翻转180度,拉动弹性绳,弹性绳即可有序地从绕线轮内被放出;击打弹性球,弹性球在弹力绳的作用下,迅速反弹回来,再打球,再反弹,从而实现单人连续打球的目的。
弹性绳采用轻高强力绳与弹力绳串接而成的方案,使弹性绳重量轻,强度高,寿命长、回球速度快,弹性好,跳得高。
刚性爪为弹性球提供了回弹力的源泉,使壳体可随时随地固定在地面上,弹性绳或绕线轮中心柱上的转环使弹性球在运动中弹力绳缠绕和结死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种刚性壳体,重量只有几百克,因而便于携带和使用。壳体的轴与刚性爪的孔铰连,使刚性爪易于收放。
这种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网球、壁球、棒球、垒球、皮球、弹力球、毽球、橄榄球、蓝球、足球等弹性球的单人练习中。
以网球为例,经过无数次的实际使用表明,采用这种自练球装置后,在网球回球球速提高到市售的网球练习器回球速度三倍以上,布制毛织物70%被磨损后,网球仍可以继续使用。网球、弹力绳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三倍以上,球每分钟可以打十次以上,一人可以连续击打半个小时而不掉球,不需要经常停下来解绳扣和检球。虽是一人打球,完全可以当作是两个水平完全对等的高水平的人在开战。
因此这种自练球装置方案易行,工艺简单、受力状态科学,携带使用方便,可用于多种球类,有利于人们锻炼身体,以及球类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自练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有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的自练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壳体上安装有轴承的自练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的自练球装置包括:一壳体(1),一绕线轮(2),一绕线轮驱动机构(3),一弹性绳(4),一弹性球(5),绕线轮(2)通过绕线轮轴(21)安装在壳体(1)内,弹性绳(4)一端连接在绕线轮中心柱(23)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球(5)上,绕线轮驱动机构(3)通过绕线轮轴(21)安装在壳体(1)外侧。
图1的绕线轮(2)为工字轮,包括绕线轮轴(21)、绕线轮片(22),绕线轮中心柱(23),绕线轮轴(21)穿过绕线轮中心柱(23)的轴向孔分别安装在壳体(1)两侧的轴安装孔(12),(13)上,与绕线轮中心柱(23)轴向孔垂直方向上,设有一孔(25)和一个铆钉(24),铆钉(24)穿过孔(25),并形成间隙配合,铆钉(24)帽大于孔(25)内径。
当然也可以在与绕线轮中心柱(23)轴向孔垂直方向上,设有一孔(25),转环的一端固定或连接到该孔上,转环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高弹力绳的一端连接。
图1的绕线轮驱动机构(3)包括摇臂(32)、手柄(31);绕线轮轴(21)穿过壳体(1)两侧的孔(12)、(13),与壳体(1)两侧的孔(12)、(13)转动连接,绕线轮轴(21)的一端穿出壳体(1)的轴安装孔(12)与摇臂(32)一端铰连,摇臂(32)另一端连接手柄(31);在壳体(1)上与手柄(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11)。
图1的弹性绳(4)为高弹力绳(41)、转环(42)、轻高强力绳(43)串接而成,轻高强力绳(43)的一端通过连接体(51)与弹性球(5)连接在一起,这里连接体(51)为一固定带;轻高强力绳(43)连在转环(42)的一端,转环(42)的另一端连接在高弹力绳(41)的一端,高弹力绳(41)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体连接在铆钉(24)上,轻高强力绳(43)与高弹力绳(41)绳长的比例为4比2,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一起的长度为6米。
改变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绳长的比例和绳长及弹力绳的粗细,可以调节弹性球回球速度。通常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绳长的比例为0.5比1到10比1之间,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一起的长度在2至30米之间。
在图1的壳体(1)底部设有刚性钉(14),刚性钉(14)固定在壳体(1)的底部,并伸出壳体(1)底部1公分,钉帽向下,刚性钉(14)的上端设有一孔(15),壳体(1)底部设有一轴(16),壳体(1)的轴(16)与刚性钉(14)的孔(15)铰连,壳体(1)底部于刚性钉(14)处设有一坑(17)。这样刚性钉(14)既可打开,也可收藏于壳体(1)内。
这种自练球装置,可以快速有序的收放和锁定弹性绳,采用轻高强力绳与弹力绳串接而成的弹性绳方案,使弹性绳重量轻,强度高,寿命长,回球速度快,转环使弹性绳缠绕和结死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依靠壳体底部的刚性爪,能锁定壳体,使之打球时不会向前移动,能轻易的实现单人连续打球的目的,整个装置只有几百克,因而便于携带和使用。
以网球为例,采用该练习器后网球回弹球速提高到目前市场上的网球练习器的三倍,布制毛织物7%被磨损后,球仍可以继续使用,球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三倍以上,球每分钟可以来回打十次以上,一人可以连续击打近半个小时而不掉球,弹性绳不缠绕,不结死扣。虽是一人打球,完全可以当作是两个水平完全对等的人在开战,享受到棋缝对手的互博乐趣。
这种装置中的弹性球可以是网球、壁球、棒球、垒球、皮球、弹力球、毽球、橄榄球、蓝球、足球等各种弹性球。
实施例2
图2是装有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6)的自练球装置,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与图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该装置是既可以依靠制动机构(6)来实现弹性绳(4)的收放,也可以象图1那样依靠手柄(31)插入定位孔(11)来锁住弹性绳(4)。图2中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6)为一弧形滑块(61),该弧形滑块一端嵌设于壳体(1)内,另一端上凸于壳体外侧的开口处,设于壳体(1)内弧形滑块的内弧面(62)与绕线轮(3)的外轮廓相匹配,弧形滑块的内弧面(62)上设置有阻尼弹性体(63)。当按下弧形滑块(61)时,设置在弧形滑块内弧面(62)上的阻尼弹性体(63)压在绕线轮(3)的外轮廓上,使绕线轮(3)不转动,弹性绳(4)被锁定。
与图1实施例不同的是,图2实施例中,高弹力绳(41)直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绕线轮中心柱(23)上,没有在绕线轮中心柱(23)上开孔,刚性爪(14)倾斜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其余结构与图1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
实施例3
图3是壳体(1)上安装有轴承(7)的自练球装置,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与图1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壳体(1)上安装有轴承(71)、(72),绕线轮轴(21)穿过壳体(1)两侧的轴承(71)、(72),与壳体(1)两侧的轴承(71)、(72)转动连接,绕线轮轴(21)的一端穿出壳体(1)的轴承(71)与摇臂(32)一端铰连,该摇臂(32)另一端连接手柄(31);在壳体(1)与手柄(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11)。由于绕线轮轴(21)是在轴承内转动,因而转动更灵活。其余结构与图1同,不再重复。
本实用新型自练球装置不只拘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如将摇臂变成可伸缩或可收折的结构;手柄变成可转折的结构;刚性爪不止一个;刚性爪不是钢钉,刚性爪倾斜安装;制动机构采用其它形式;弹性球为网球、棒球、垒球等其它各种弹性球;高弹力绳为橡胶绳、乳胶绳、乳胶管或橡胶条等等,都是常规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化,亦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练球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绕线轮;
一绕线轮驱动机构;
一弹性绳;
一弹性球;
绕线轮通过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内,弹性绳一端连接在绕线轮中心柱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球上,绕线轮驱动机构通过绕线轮轴安装在壳体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摇臂、手柄,绕线轮轴穿过壳体两侧的孔,与壳体两侧的孔转动连接,绕线轮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与摇臂一端铰连,该摇臂另一端连接手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或为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而成,或为轻高强力绳、转环和高弹力绳串联而成,轻高强力绳的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体与弹性球连接在一起,轻高强力绳另一端与高弹力绳的一端相连,高弹力绳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绕线轮中心柱连接,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绳长的比例为0.5比1到10比1之间,轻高强力绳与高弹力绳串接一起的长度在2至30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上有一用于连接弹性绳的连接体,弹性球或为网球,或为壁球,或为棒球,或为垒球,或为皮球,或为弹力球,或为毽球,或为橄榄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的限位孔,壳体底部设有刚性爪,刚性爪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并伸出壳体底部0.5到10公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包括有轴承,绕线轮轴穿过绕线轮中心柱的轴向孔,并安装在壳体的轴承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一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绕线轮转动的制动机构为一弧形滑块,该弧形滑块一端嵌设于壳体内,另一端上凸于壳体外侧的开口处,设于壳体内侧弧形滑块的内弧面与绕线轮的外轮廓相匹配,弧形滑块的内弧面上设置有阻尼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轮中心柱上,与该柱的轴向孔垂直方向上设有孔,一铆钉穿过该孔,与该孔形成间隙配合,铆钉帽大于该孔内径,高弹力绳的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该铆钉连接,或一转环的一端固定或连接到该孔上,转环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高弹力绳的一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练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爪的一端设有一孔,壳体底部设有一轴,壳体底部的轴与刚性爪的孔铰连,壳体底部于刚性爪处设有一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3836 CN200960388Y (zh) | 2006-07-13 | 2006-07-13 | 自练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3836 CN200960388Y (zh) | 2006-07-13 | 2006-07-13 | 自练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60388Y true CN200960388Y (zh) | 2007-10-17 |
Family
ID=3879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238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0388Y (zh) | 2006-07-13 | 2006-07-13 | 自练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60388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3854A (zh) * | 2011-11-07 | 2013-05-08 | 重庆工商大学 | 一种新型拉力健身器 |
CN112190905A (zh) * | 2020-09-30 | 2021-01-08 | 温州医科大学 | 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用训练装置 |
CN112516562A (zh) * | 2020-11-13 | 2021-03-19 | 湖南省嘉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训练用带绳网球组件 |
-
2006
- 2006-07-13 CN CN 200620123836 patent/CN20096038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3854A (zh) * | 2011-11-07 | 2013-05-08 | 重庆工商大学 | 一种新型拉力健身器 |
CN103083854B (zh) * | 2011-11-07 | 2015-09-23 | 重庆工商大学 | 一种拉力健身器 |
CN112190905A (zh) * | 2020-09-30 | 2021-01-08 | 温州医科大学 | 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用训练装置 |
CN112190905B (zh) * | 2020-09-30 | 2021-07-20 | 温州医科大学 | 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用训练装置 |
CN112516562A (zh) * | 2020-11-13 | 2021-03-19 | 湖南省嘉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训练用带绳网球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53848A (en) | Multiple sport practice apparatus | |
US4944513A (en) | Ball batting game apparatus | |
US6514161B1 (en) | Baseball striking practice device | |
US9180333B2 (en) | Strength training aid | |
WO2005070068A2 (en) | Extended-use ball striking training device | |
CN203342315U (zh) | 多功能球类练习架 | |
CN200960388Y (zh) | 自练球装置 | |
CN103007509B (zh) | 乒乓球回球板及其使用方法 | |
KR101647118B1 (ko) | 다기능 배구 연습장치 | |
US20090156374A1 (en) | Chain exerciser and trainer | |
KR200443747Y1 (ko) | 좁은 실내 공간용 라켓 | |
US20110124442A1 (en) | Multiple sport training device | |
KR20150018328A (ko) | 볼 연습기 | |
US20140066230A1 (en) | Tennis Training Apparatus | |
AU2011331897B2 (en) | Sports training device | |
US5088732A (en) | Come back solo tennis | |
CN201082343Y (zh) | 弹性球练习器 | |
RU2823762C1 (ru) |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гре в теннис | |
CN109701238A (zh) | 球类挥击练习器 | |
US20240261655A1 (en) | Solo practice sport training tool | |
CN204910701U (zh) | 一种乒乓球单人单球全方位练习器 | |
CN204767232U (zh) | 训练用网球和网球训练器 | |
CN101862523B (zh) | 手持式乒乓球模拟辅助训练器 | |
CN213965081U (zh) | 一种单人体育训练用排球训练装置 | |
CN221491351U (zh) | 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Wang Xinsh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09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