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7124Y -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 Google Patents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7124Y
CN200947124Y CN 200620003371 CN200620003371U CN200947124Y CN 200947124 Y CN200947124 Y CN 200947124Y CN 200620003371 CN200620003371 CN 200620003371 CN 200620003371 U CN200620003371 U CN 200620003371U CN 200947124 Y CN200947124 Y CN 2009471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improves light
light
glow
light g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33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杞良
廖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033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71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71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71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供光线经由该入光面至出光面而通过该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还包含:至少一微结构层,设置于该入光面或出光面的一面上,该至少一微结构层具有多个分开的微区域,该多个分开的微区域形成一用以改变该光学元件的透光率的预定图案,可使通过微结构层的光通量衰减,而达到减少或消除明暗不均的辉线的功能,该微结构层可实施于诸如光扩散膜片、扩散板、聚光片等光学元件上。

Description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诸如光扩散膜片、扩散板、聚光片等等光学元件,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将光线遮蔽、反射、扩散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已有技术,光扩散片1具有透明基片2、于基片2的一表面设置的扩散层2a、于基片2该表面的相对表面设置的抗静电层2b,光线由抗静电层2b面向基片2的表面的相对面(入光面)进入,通过基片2,再由扩散层2a面向基片2的表面的相对面(出光面)射出,通过光扩散片1的光线因扩散层2a的结构而产生均匀散射现象。
当光扩散片1应用于背光模组时,由于背光模组实际设计与结构运用上的需要,使得光线会产生干涉现象,而导致光扩散片1出光面的出光均匀度并非全然一致,形成明暗带(即辉线),尤其以应用于供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使用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中最为严重,然目前尚无相关技术可克服此问题。
又如图2所示的已有技术,于光扩散片3的扩散层2a(或抗静电层2b)边缘的无效发光区印刷一带状黑色遮蔽层2c,用以遮蔽或减少背光模组边缘处的漏光及明暗带。但此种做法对于发生在有效发光区域的明暗带无法改善,且仅有遮蔽功能,无法控制其光线通过量,亦无法将光线反射回原始光通路进行再利用,使整体发光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在光学元件呈现明暗不均(辉线)的任何区域(可视区域及不可视区域)的上或下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微结构层,使通过微结构层的光通量衰减,而达到减少或消除明暗不均(辉线)的改善功能,该微结构层可实施于诸如光扩散膜片、扩散板、聚光片等等光学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可将光线部分反射回原始光通路再次利用,可提升光学元件的整体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上的微结构层具有透光性,当光线通过该微结构层时,将产生漫射现象,进而使该区域的发光于各视野角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供光线经由该入光面至出光面而通过该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还包含:
至少一微结构层,设置于该入光面或出光面的一面上,该至少一微结构层具有多个分开的微区域,该多个分开的微区域形成一预定图案,用以改变该光学元件的透光率,藉以改善光线辉线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至少一微结构层可设置在光学元件呈现明暗不均(辉线)的任何区域(可视区域及不可视区域)的上或下表面上,使通过微结构层的光通量衰减,而达到减少或消除明暗不均(辉线)的改善功能,该微结构层可实施于诸如光扩散膜片、扩散板、聚光片等等光学元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可将光线部分反射回原始光通路再次利用,可提升光学元件的整体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上的微结构层具有透光性,当光线通过该微结构层时,将产生漫射现象,进而使该区域的发光于各视野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光扩散片的示意结构图;
图2为习知具有边缘遮蔽层的光扩散片的示意结构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扩散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扩散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目的、功能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被了解,下文将本实用新型以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A、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扩散片4包含基片2、于基片2的一表面设置的扩散层2a、于基片2该表面的相对表面设置的抗静电层2b、于抗静电层2b面向基片2的表面的相对面(入光面)设置的微结构层2d,或者微结构层2d可设置于扩散层2a面向基片2的表面的相对面(出光面)。
微结构层2d是依据实际辉线发生的区域而设置,其具有由下至上排成多列的多个微区域2e,各微区域形状为圆形且大小相同,各列微区域中相邻微区域间的间距以及相邻两列微区域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变化,形成疏密度逐渐变化的一特定图案。
因此,通过改变多个微区域2e排列的疏密度,使得微结构层2d具有相当的透光率,可改变光线的通过量,使该区域的透光率改变,来控制辉线区域的光线分布,而达到减少或消除辉线的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目的。以类似方式,通过改变多个微区域2e的透明度亦可达成相同目的。
微结构层2d可设置在光学元件呈现明暗不均(辉线)的任何区域(可视区域及不可视区域)的上或下表面上。
多个微区域2e可利用不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抗紫外线油墨实施网点印刷(dot printing)来形成,或利用包含但不仅限于聚碳酸酯(PC)的半透明材料,经由涂布(coating)、真空蒸镀或离子溅镀等等加工方式来形成。
其次,由于微结构层2d并非整体为黑色遮蔽物质,光线在通过时会产生部分反射,使光线重新回到原始的光通路中重新利用,可提升光扩散片4的整体发光效率,而且当光线通过由多个微区域2e形成的微结构层2d时会产生漫射现象,进而使该区域的发光于各视野角更加均匀。
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扩散片5,其与图3A、3B主要差异在于,微结构层2f具有由左至右排成多列的多个微区域2g,各微区域形状为方形,且各列中各微区域的大小由左至右逐渐变小,各列微区域中相邻微区域间的间距以及相邻两列微区域间的间距自左而右逐渐变化,形成疏密度逐渐变化的一特定图案,藉此使该区域的透光率改变,来控制辉线区域的光线分布,即可达到减少或消除辉线的改善目的。
前述微结构层2d或2f亦可应用于其他光学元件,例如聚光片。一般聚光片结构类似于前述光扩散片,主要包含一基片及一聚光层,聚光层设于该基片的一表面,与该表面相对的另一基片表面做为入光面,聚光层面向该基片的表面的相对表面做为出光面,当聚光片是偏光式聚光片时,前述微结构层可设置于出光面或入光面的一面上,当聚光片是棱镜式聚光片时,前述微结构层是设置于入光面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的较佳实例详细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各种更动及修改。

Claims (17)

1、一种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供光线经由该入光面至出光面而通过该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还包含:
至少一微结构层,设置于该入光面或出光面的一面上,该至少一微结构层具有多个分开的微区域,该多个分开的微区域形成一用以改变该光学元件的透光率的预定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预定图案的疏密度是用以改善光线辉线现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各微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各微区域的大小为相同或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各列微区域中相邻微区域间的间距以及相邻两列微区域间的间距自左而右或自下而上逐渐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各微区域是印刷网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网点是由抗紫外线油墨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抗紫外线油墨是不透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抗紫外线油墨是部分透明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各微区域是由半透明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半透明材料是聚碳酸酯。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是光扩散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扩散片包括:
一基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一设于第一表面的扩散层,该扩散层具有面向该第一表面的第三表面,且具有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做为出光面;以及
一设于第二表面的抗静电层,该抗静电层具有面向第二表面的第五表面,且具有与第五表面相对的第六表面做为入光面,
其中至少一微结构层是设置于出光面或入光面的一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是聚光片。
15、如权利要求14的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聚光片包含:
一基片,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做为入光面;以及
一设于第二表面的聚光层,聚光层具有面向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且具有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做为出光面,
其中至少一微结构层是设置于出光面或入光面的一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聚光片是偏光式聚光片,且微结构层是设置于出光面或入光面的一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聚光片是棱镜式取光片,且微结构层是设置于入光面上。
CN 200620003371 2006-01-18 2006-01-18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71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3371 CN200947124Y (zh) 2006-01-18 2006-01-18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3371 CN200947124Y (zh) 2006-01-18 2006-01-18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7124Y true CN200947124Y (zh) 2007-09-12

Family

ID=3873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337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7124Y (zh) 2006-01-18 2006-01-18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712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097B (zh) * 2008-06-13 2011-06-2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18803A (zh) * 2013-01-02 2013-04-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使用该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4019589A (zh) * 2021-11-09 2022-02-08 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衰减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097B (zh) * 2008-06-13 2011-06-2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18803A (zh) * 2013-01-02 2013-04-03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使用该增亮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4019589A (zh) * 2021-11-09 2022-02-08 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衰减片
CN114019589B (zh) * 2021-11-09 2024-03-22 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衰减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6570B2 (en) NVIS compatible backligh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isplay using the same
KR100764368B1 (ko) 광 혼합 성능이 향상된 백 라이트 유니트
US631389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light quantity control portion
US20070165419A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having light reflecting sheet with light diffusing portions
JP2007304553A (ja) プリズムシート、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219117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77856B (zh) 顯示裝置
US20220113591A1 (en)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892341A (zh) 导光板和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KR100869288B1 (ko) 밝기 불균일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광학부재
CN200947124Y (zh)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KR101341972B1 (ko)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838681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021576A (zh) 可改善光线辉线现象的光学元件
KR20090060067A (ko) 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90114078A (ko) 측면 조광형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01093319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10803924U (zh) 一种用于解决亮边现象的反射片结构
KR10181631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240090A (zh) 背光均匀的光学膜片、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080000408A (ko)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72915A (ko)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면광원장치
KR10248993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00073840A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백라이트
US11927849B2 (en) Backlight including rectangular reflectors including rounded corner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back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