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6938A -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6938A
CN1996938A CNA2006100613222A CN200610061322A CN1996938A CN 1996938 A CN1996938 A CN 1996938A CN A2006100613222 A CNA2006100613222 A CN A2006100613222A CN 200610061322 A CN200610061322 A CN 200610061322A CN 1996938 A CN1996938 A CN 1996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gateway
service quality
message
gateway controll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13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毅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0613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969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70144 priority patent/WO20080001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996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6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用于在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服务质量测试,包括步骤: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同时使用会话初始协议信令消息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呼叫;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进行媒体数据包的交互;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或者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收集并上报媒体网关的服务质量测试信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使用SIP信令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网关之间的QoS测试,从而能及时掌握软交换承载网络QoS的波动情况;并据此实时作出业务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交换网络技术领域和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 Networks)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称为会话初始协议,是由IETF(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组织于1999年提出的在IP网络中,特别是在Internet这样一种结构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实时通讯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而所谓的会话(Session),就是指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基于SIP协议的应用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数据,还可以是诸如游戏等应用的数据,应用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SIP请求消息(Request)包含三个元素:请求行、头域、消息体;SIP响应消息(Response)包含三个元素:状态行、头域、消息体。请求行和头域根据业务、地址和协议特征定义了呼叫的本质,消息体独立于SIP协议并且可包含任何内容。
SIP定义了下述信令消息:
INVITE(邀请信令消息):用于邀请用户加入呼叫。
BYE(终止信令消息):用于终止一呼叫上的两个用户之间的呼叫。
OPTIONS(侦测信令消息):用于请求关于服务器能力的信息。
CANCEL:用于取消已经发出但未最终结束的请求;
ACK:用于确认客户机已经接收到对INVITE的最终响应。
REGISTER:用于提供地址解析的映射,让服务器知道其它用户的位置。
INFO(会话信息信令消息):用于会话中会话参加者之间传递各种信息。
下面是几个具体的SIP信令消息的例子:
1、INVITE消息:
INVITE sip:bob@biloxi.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kjshdyff
To:Bob<sip:bob@biloxi.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88sja8x
Max-Forwards:70
Call-ID:987asjd97y7atg
Cseq:986759 INVITE
2、200 OK消息(用于确认INVITE消息):
SIP/2.0 I200 OK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kjshdyff
To:Bob<sip:bob@biloxi.com>;branch=z9hG4bKkjshdyaa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88sja8x
Max-Forwards:70
Call-ID:987asjd97y7atg
Cseq:986759 INVITE
3、ACK消息(用于确认200 OK消息):
ACK sip:bob@biloxi.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kjshdyff
To:Bob<sip:bob@biloxi.com>;tag=99sa0xk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88sja8x
Max-Forwards:70
Call-ID:987asjd97y7atg
Cseq:986759 ACK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SIP信令消息必须包含下面的6个头域:
Via:描述了请求消息经过的路径。
From:说明了请求的来源。
To:说明了请求的接受方。
Max-Forwards:用作限制请求传输到其目的地跳跃的点数或最大转发次数。
Call-ID:用于区分不同会话的唯一标识。
CSeq:用于在同一个会话中区分事务。
H.248协议是2000年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也称MeGaCo,它是在早期的MGCP协议基础上改进而成。H.248/MeGaCo协议是用于连接MGC(Media Gateway Controller,媒体网关控制器)与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的网关控制协议,应用于媒体网关与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及媒体网关控制器与H.248/MeGaCo终端之间,是媒体网关控制器应支持的重要协议。H.248协议定义的连接模型包括终端(termination)和关联(context)两个主要概念。终端是MGW中的逻辑实体,能发送和接收一种或多种媒体,在任何时候,一个终端属于且只能属于一个关联,可以表示时隙、模拟线和RTP(real timeprotocol)流等。终端类型主要有半永久性终端(TDM信道或模拟线等)和临时性终端(如RTP流,用于承载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或各种混合信号)。用属性、事件、信号、统计表示终端特性,为了解决屏蔽终端多样性问题,在协议中引入了包(package)概念,将终端的各种特性参数组合成包。一个关联是一些终端间的联系,它描述终端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媒体混合/交换的参数。消息是协议发送的信息单元,一个消息包含一个消息头和版本号,消息头包含发送者的ID。消息中的事务彼此无关,可以独立处理。协议消息的编码格式为文本格式和二进制格式。MGC必须支持这两种格式,MGW可以支持其中任一种格式。H.248通过Add、Modify、Subtact、Move、AuditValue、AuditCapability、Notify和ServiceChange八个命令完成对终结点和关联之间的操作,从而完成呼叫的建立和释放。当MGW发起呼叫时,MGC建立一个新的关联,并使用Add命令将RTP流和模拟线这两个终端分别添加到关联中,当MGW结束呼叫后,MGC使用Subtract命令将终端从关联中删除,释放资源。用Modify命令可以修改终端的属性和信号参数。另外Move命令用于将一个终端从一个关联移到另一个关联;AuditValue命令,返回终端特性的当前状态;AuditCapabilities命令,返回终端特性的能力集;Notify命令,允许MGW将检测到的事件通知MGC。
软交换(Softswitch)网络体系结构是目前颇受推崇的面向网络融合的新一代多媒体业务整体解决方案,具有层次化、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快速开发业务、集中部署业务等特点,可以向用户提供包含PSTN话音、无线话音、基础数据、多媒体数据等各种业务。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使得分组交换网络能够继承原有电路交换网中丰富的业务功能,同时,可以在全网范围内快速提供原有网络难以提供的新型业务。软交换网络中的核心层,即承载网络部分是分组交换网络,主要采用IP承载方式。
IP承载方式的QoS是目前电信业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SIP作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协议体系,虽然定义了一系列保障IP承载方式下QoS的规范,但只能保障某单一呼叫过程的进行,无法用于测试并监控整个软交换承载网络的QoS,并根据软交换承载网络的QoS情况做出实时的业务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QoS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无法使用SIP信令消息控制软交换承载网络的QoS测试,无法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QoS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在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服务质量测试时包括步骤:
A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同时使用会话初始协议信令消息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呼叫,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分别对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进行响应;
A2、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
A3、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进行媒体数据包的交互;
A4、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或者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收集并上报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的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1包括步骤:
B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创建消息,请求第一媒体网关建立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第一媒体网关返回创建应答消息;
B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邀请信令消息。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2包括步骤: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创建消息,第二媒体网关返回创建应答消息。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3包括步骤:
C1、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给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响应信令消息;
C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修改消息,下发第二媒体网关地址信息,请求第一媒体网关建立承载,第一媒体网关返回修改响应消息;
C3、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确认响应信令消息;
C4、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之间进行实时的媒体数据包交互。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4包括步骤:
D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查询信令消息或者会话信息信令消息,请求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D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与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分别向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发送审计消息,请求查询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分别使用审计响应消息向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与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D3、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给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响应信令消息,其中携带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网管设备上报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在创建消息中使用描述符定义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事件。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在创建消息中使用信号器描述符定义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事件。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在审计消息中携带用于传递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统计报文数据结构,审计响应消息中携带填写了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统计报文数据结构。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在邀请信令消息中携带用于在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传递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扩展包。
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中:邀请信令消息的路由中转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器重新构造并发送新的邀请信令消息来完成。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使用SIP信令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网关之间的QoS测试,从而能及时掌握软交换承载网络QoS的波动情况;并据此实时作出业务调整。
附图说明
本发明包括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软交换承载网络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QoS测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软交换承载网络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QoS测试时包含具体的信令消息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软交换承载网络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QoS测试过程中使用INVITE和18X间进行offer/answer协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软交换承载网络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QoS测试过程中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器进行路由中转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在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服务质量测试时,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采用会话初始协议信令消息进行信息交互,而媒体网关控制器与媒体网关之间采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可以是H.248协议、MGCP协议)进行信息交互,包括步骤: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同时使用会话初始协议信令消息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呼叫;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进行媒体数据包的交互;、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或者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收集并上报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的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图1和图2是本发明软交换承载网络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QoS测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完整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1:MGC A(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收到网管设备QoS测试指示;
步骤2:MGC A使用H.248协议中的ADD消息(创建消息)请求MGW A(第一媒体网关)建立进行QoS测试的IP承载,MGW A返回ADDREPLY(创建响应消息)响应;
步骤3:MGC A发送SIP协议INVITE信令消息(邀请信令消息)到MGC B(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建立呼叫,其中INVITE携带SDP(会话描述协议)包以及QOST扩展包,QOST扩展包用来指示本呼叫是一个QoS测试呼叫;
步骤4:MGC B回SIP协议100信令消息(临时响应信令消息),确认收到INVITE信令消息;
步骤5:MGC B解析收到的INVITE信令消息携带的SDP包及QOST扩展包,对端要求必须支持QOST扩展包,从而确认为建立一个进行QoS测试的呼叫;若MGC B不支持QOST扩展包,向MGC A发送SIP协议415信令消息进行拒绝;若MGC B支持QOST扩展包,则使用ADD消息请求MGW B(第二媒体网关)建立进行QoS测试的IP承载,MGW B返回ADD REPLY响应;
步骤6:MGC B给MGC A返回200 OK消息(响应信令消息);
步骤7:MGC A使用H.248协议中的MOD消息(修改消息)给MGWA下发远端MGW B地址信息,请求MGW A建立承载,MGW A返回MOD REPLY(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8:MGC A给MGC B回ACK(确认响应信令消息),对收到的200 OK进行确认;此时,MGW A呼叫建立成功,MGW A与MGW B之间进行实时的媒体数据包交互;
步骤9:MGC A收到网管设备查询QoS测试信息指示;
步骤10:MGC A向MGC B发送请求(可以是SIP协议OPTION信令消息(查询信令消息),也可以是SIP协议INFO信令消息(会话信息信令消息)),携带QOST包,请求MGC B返回QoS测试信息;
步骤11:MGC A、MGC B分别使用H.248协议中的AUDITVALUE(审计消息)向MGW A和MGW B查询QoS测试信息,MGW A和MGW B使用AUDIT VALUE ACK(审计响应消息)返回QoS测试信息;
步骤12:MGC B给MGC A返回200 OK信令消息,其中携带QOST扩展包,内容为MGW B的QoS测试信息;MGC A向网管设备上报QoS测试信息;
步骤13:网管设备指示MGC A释放对MGW B的呼叫;
步骤14:MGC A向MGC B发送SIP协议BYE信令消息(终止信令消息),携带QOST扩展包,请求MGC B返回QoS测试信息;
步骤15:MGC A向MGW A发送H.248协议中的SUB消息(移除消息),MGC B向MGW B发送SUB消息,请求MGW A和MGW B释放承载,并返回QoS测试信息;MGW A和MGW B分别使用H.248协议中的SUB REPLY消息(移除响应消息)向MGC A和MGC B返回QoS测试信息;
步骤16:MGC B返回200 OK,其中携带QOST扩展包,内容为MGW B的QoS测试信息;
步骤17:MGC A向网管设备上报QoS测试信息。
上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完整实施例,下面再进一步说明当中对H.248协议消息和SIP信令消息的使用和扩展情况:
在步骤2和步骤5中ADD消息使用SIGNAL(信号器)描述符,增加一个包用于下发表示进行QoS测试的事件(QOST事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扩展其他包用来下发QOST事件。
SIGNAL描述符的具体格式如下:
Basic QOS Test Packet
      Packet ID:bqt[临时定义为0X00A1.注:needs to be registered
with IANA]
       Vertion:1
       Extends:none
   This Packet defined signals for QOS test in IP network
Properties:
      none
Events:
       none
Signals:
    QOS test
    Signal ID:qt 0X0001
    SignalType:On/Off
    Duration:not appliable
    Additional Parameters:none
Statistics:
        None
Procedures:(参见图1流程描述)
在步骤11中MGC A和MGC B下发AUDIT VALUE请求时携带统计报文数据结构(Statistics);
Statistics的格式如下:
Statistics{rtp/ps=,    ;packets sent
            nt/os=,    ;octets sent
            rtp/pr=,   ;packets received
            nt/or=,    ;octets received
            rtp/pl=,   ;%packet loss
            rtp/jit=,  ;时延抖动的当前统计值
            rtp/delay=,;环路时延的当前统计值
            nt/dur=     ;milisecond,呼叫当前持续时间
           }
MGW A和MGW B在AUDIT VALUE ACK中使用Statistics携带QoS测试信息,例如:
Statistics{rtp/ps=1200, ;packets sent
    nt/os=62300,        ;octets sent
    rtp/pr=700,         ;packets received
    nt/or=45100,        ;octets received
    rtp/pl=0.2,         ;%packet loss
    rtp/jit=20,         ;时延抖动的当前统计值
    rtp/delay=40,       ;环路时延的当前统计值
    nt/dur=40000         ;milisecond,呼叫当前持续时间
   }
在步骤15中MGC A和MGC B在SUB消息中携带Statistics,MGWA和MGW B在SUB REPLY中使用Statistics携带QoS测试信息。
上面的实施例当中SIP协议INVITE信令消息携带SDP(会话描述协议)包和QOST(服务质量测试)扩展包,用于在MGC A和MGC B之间传递信息,下面是具体的INVITE信令消息实施例:
INVITE sip:carol@chicago.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Max-Forwards:70
To:<sip:carol@chicago.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ontact:<sip:alice@pc33.atlanta.com>
Allow:INVITE,ACK,CANCEL,OPTIONS,BYE,INFO,UPDATE,PRACK
Content-Length:445
Content-Type:multipart/mixed;boundary=ssboundary
--ssboundary
Content-Length:242
Content-Type:application/sdp
(SDP body,SDP包)
--ssboundary
Content-Length:32
Content-Type:application/qost;
Content-disposition:signal;handling=require;
(QOST body,QOST扩展包)
后续,需要使用SIP信令查询对端MGC的QoS测试信息,可以使用
OPTIONS:
OPTIONS sip:carol@chicago.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Max-Forwards:70
To:<sip:carol@chicago.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Seq:101 OPTIONS
Contact:<sip:alice@pc33.atlanta.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0
SIP/2.0 200 OK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received=192.0.2.4
To:<sip:carol@chicago.com>;tag=93810874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Seq:101 OPTIONS
Contact:<sip:carol@chicago.com>
Contact:<mailto:carol@chicago.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Type: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32
(QOST body)
也可以使用INFO方法:
INFO sip:carol@chicago.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Max-Forwards:70
To:<sip:carol@chicago.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Seq:102 INFO
Contact:<sip:alice@pc33.atlanta.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0
SIP/2.0 200 OK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received=192.0.2.4
To:<sip:carol@chicago.com>;tag=93810874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Seq:102 INFO
Contact:<sip:carol@chicago.com>
Contact:<mailto:carol@chicago.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Type: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32
(QOST body)
呼叫释放时使用BYE请求查询测试信息:
BYE sip:carol@chicago.com SIP/2.0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Max-Forwards:70
To:<sip:carol@chicago.com>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10
CSeq:103 BYE
Contact:<sip:alice@pc33.atlanta.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0
SIP/2.0 200 OK
Via:SIP/2.0/UDP pc33.atlanta.com;branch=z9hG4bKhjhs8ass877
;received=192.0.2.4
To:<sip:carol@chicago.com>;tag=93810874
From:Alice<sip:alice@atlanta.com>;tag=1928301774
Call-ID:a84b4c76e667l0
CSeq:103 BYE
Contact:<sip:carol@chicago.com>
Contact:<mailto:carol@chicago.com>
Accept:application/qost
Content-Type:application/qost
Content-Length:32
(QOST body)
QOST扩展包的格式:
Struct QosTestBody{
           unsigned int PacketSent,    ;packets sent
    unsigned int OctetSent,     ;octets sent
    unsigned int PacketRecv,    ;packets received
    unsigned int OctetRecv,     ;octets received
    unsigned char PacketLoss,   ;%packet loss
    unsigned char Spare[3],
    unsigned int Jitter,        ;时延抖动的当前统计值
    unsigned int Delay,         ;环路时延的当前统计值
    unsigned int Duration        ;milisecond,呼叫当前持续时间
}
发起QoS测试信息呼叫的MGC需要按照QOST扩展包格式,使用MIME方法进行打包处理,后续在查询QoS测试信息时需要按照该格式,使用MIME方法来打包QoS测试信息。
在实施例中不但可以使用INVITE信令消息和200信令消息完成两个MGC之间的SDP协商,也可以按照RFC3261定义的各种模式进行SDP协商,图3给出了使用INVITE信令消息和18X(临时响应信令消息系列)当中的183信令消息进行SDP协商的流程。
在本发明中SIP协议INVITE信令消息的路由中转可以通过实现路由功能的MGC重新构造并发送INVITE信令消息来实现,图4给出了这种情形的流程图。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软交换承载网络中两个媒体网关之间进行服务质量测试,包括步骤:
A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同时使用会话初始协议信令消息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呼叫,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分别对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进行响应;
A2、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请求消息;
A3、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进行媒体数据包的交互;
A4、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或者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收集并上报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的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包括步骤:
B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创建消息,请求第一媒体网关建立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承载,第一媒体网关返回创建应答消息;
B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邀请信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包括步骤: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发送创建消息,第二媒体网关返回创建应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包括步骤:
C1、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给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响应信令消息;
C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一媒体网关发送修改消息,下发第二媒体网关地址信息,请求第一媒体网关建立承载,第一媒体网关返回修改响应消息;
C3、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确认响应信令消息;
C4、第一媒体网关与第二媒体网关之间进行实时的媒体数据包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包括步骤:
D1、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查询信令消息或者会话信息信令消息,请求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D2、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与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分别向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发送审计消息,请求查询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第一媒体网关和第二媒体网关分别使用审计响应消息向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与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D3、第二媒体网关控制器给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返回响应信令消息,其中携带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第一媒体网关控制器向网管设备上报服务质量测试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消息中使用描述符定义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消息中使用信号器描述符定义进行服务质量测试的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审计消息中携带用于传递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统计报文数据结构,审计响应消息中携带填写了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统计报文数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邀请信令消息中携带用于在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传递服务质量测试信息的扩展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邀请信令消息的路由中转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器重新构造并发送新的邀请信令消息来完成。
CNA2006100613222A 2006-06-23 2006-06-23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Pending CN1996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13222A CN1996938A (zh) 2006-06-23 2006-06-23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PCT/CN2007/070144 WO2008000183A1 (fr) 2006-06-23 2007-06-20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qualité de service de réseaux à commutateur logici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13222A CN1996938A (zh) 2006-06-23 2006-06-23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6938A true CN1996938A (zh) 2007-07-11

Family

ID=3825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13222A Pending CN1996938A (zh) 2006-06-23 2006-06-23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96938A (zh)
WO (1) WO20080001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55B (zh) * 2007-10-19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网络的服务质量测量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011B (zh) * 2018-05-07 2021-07-02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 基于专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网关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6524B1 (en) * 2000-10-06 2010-09-14 O'connell David Monitor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s
CN100464538C (zh) * 2003-05-21 2009-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媒体网关进行自动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58301C (zh) * 2004-06-18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0372320C (zh) * 2006-01-1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业务质量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955B (zh) * 2007-10-19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网络的服务质量测量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0183A1 (fr) 2008-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8068B2 (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based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intelligent network messaging
CN101026616B (zh)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交互式媒体会话建立方法
JP5363461B2 (ja) グループ呼機能の問い合わせ
CN101119299A (zh) 导通媒体流的方法、导通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KR20070105886A (ko)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 네트워크에서단말의 성능 정보를 전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501518A (zh) 在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1369906B (zh) 一种会议业务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1114985B (zh) 编解码转换系统及方法
EP1436963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lecting a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of resources of media gateway functions
CN101453349A (zh) 一种处理实时流媒体协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87302B (zh) 呼叫建立方法
CN1996938A (zh) 一种监控软交换承载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WO2009121284A1 (zh) 一种提供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及网关
Parthasarathy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er
Patil et 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N100401692C (zh) 分组语音网络的监听方法
CN100446602C (zh) 一种传输手机按键信息的方法
CN101741871B (zh) 会议中隔离或重接isdn用户的方法、系统和接入节点
KR100907612B1 (ko) 아이피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세션 종료 후의 과금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954585A (zh) 通信系统、对话控制装置以及转送控制装置
WO2008017269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transférer les informations d&#39;application utilisateur-utilisateur
CN101800948B (zh) 实现呼叫转向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273605A (zh) 在级联的连接转移中建立多媒体连接的方法
CN101047718B (zh) 实现媒体协商的系统、方法及服务器
EP1672867A1 (en) Method to the fast and reliable transfer of large amount of data between mobile radio users involved in a SIP s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