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7257B -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7257B
CN1987257B CN200510122585A CN200510122585A CN1987257B CN 1987257 B CN1987257 B CN 1987257B CN 200510122585 A CN200510122585 A CN 200510122585A CN 200510122585 A CN200510122585 A CN 200510122585A CN 1987257 B CN1987257 B CN 1987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doo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hydraul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2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7257A (zh
Inventor
金柱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22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7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987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7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7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72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包括:判断上述压缩机的液压缩状态与否的液压缩判断步骤;判断向上述多个室内机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供给的流量是否不足的流量不足判断步骤;当判断为液压缩状态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开启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并向上述室内机迅速供给流量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通过本发明可向室内机迅速供给冷媒,从而可始终保持向上述室内机供给一定的流量,并由此使制暖性能保持一定。

Description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特别是,当不是压缩机的液压缩状态,并且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不足时,将开启控制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对室内进行制冷操作或制暖操作的装置,最近,一个室外机上连接多个室内机的复合式空调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上述复合式空调器中包含有:室外机,包含有压缩机、四方阀、室外热交换机、室外电子膨胀阀;室内机,安装有多个,并包含有室内电子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机;冷媒配管,用于连接上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使冷媒在上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进行传送。
上述压缩机与室内机的负载所对应的进行操作。
在进行制冷操作时,上述四方阀将冷媒的流路调节为制冷模式,使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流动到室外热交换机中;在进行制暖操作时,上述四方阀将冷媒的流路调节为制暖模式,使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流动到室内热交换机中。
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通过调节其开启程度,而控制压缩机的过热度。
并且,上述室内电子膨胀阀通过调节其开启程度,而控制室内机的过冷却度。
在上述复合式空调器中,在进行制冷操作时,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将通过四方阀流动到室外热交换机中,并在通过上述室外热交换机时,向周围放出热量并得到冷凝,上述冷凝的冷媒通过室外电子膨胀阀后,将通过上述冷媒配管流动到室内机中。接着,流动到室内机的冷媒将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进行膨胀,并在通过室内热交换机时,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进行蒸发,随后,将通过上述冷媒配管流动到室外机中,上述流动到室外机的冷媒将被吸入到压缩机,并得到压缩,随后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循环操作,此时,室内机将作为制冷装置使用。
相反,在上述复合式空调器中,在进行制暖操作时,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引导到四方阀,并通过上述冷媒配管流动到室内热交换机中,并在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机时,向室内空气放出热量并得到冷凝,上述冷凝的冷媒通过室内电子膨胀阀进行膨胀,并将通过上述冷媒配管流动到室外机中。接着,上述流动到室外机的冷媒,将通过室外电子膨胀阀再次得到膨胀,并在通过室外热交换机时,吸收周围的热量进行蒸发,上述蒸发的冷媒将被吸入到压缩机,并得到压缩,随后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循环操作,此时,室内机将作为制暖装置使用。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复合式空调器中,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距离越远,即,冷媒配管的长度越长,其冷/制暖能力将相应降低,并且,在冷媒量不足的情况下将更为严重。当室外机无法向室内机供给一定的冷媒流量的情况下,复合式空调器的冷/制暖能力将会根据温度条件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此外,虽然室内机进行过冷却控制操作,但实际上向上述室内机供给冷媒流量的是上述室外机。在室外机向室内机供给的冷媒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将很难检测出流量供给的不足与否情况,从而导致降低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在本发明中,室外机始终向室内机供给一定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性能保持一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在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器中,在设置有压缩机、四方阀、室外热交换机、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室外机上,连接有设置室内电子膨胀阀、室内热交换机的室内机,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判断上述压缩机的液压缩状态与否的液压缩判断步骤;判断向上述多个室内机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供给的流量是否不足的流量不足判断步骤;当判断为液压缩状态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开启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并向上述室内机迅速供给流量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
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中,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正常的情况下,将执行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液压缩判断步骤中包含有:将上述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和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的冷凝温度差与液压缩判断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当上述温度差为液压缩判断设定值以内时,将判断为液压缩状态的判断步骤。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不足判断步骤中包含有:对上述多个室内机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配管温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步骤;将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传送给上述室外机的传送步骤;上述室外机中计算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的平均值的计算步骤;将上述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的冷凝温度和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的平均值的温度差与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在上述温度差为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以上时,将判断为向室内机供给的流量处于不足状态的判断步骤。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判断步骤中,当上述温度差为流量供给设定值以内时,将判断为处于正常操作状态。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中,将使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处于最大开启状态。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在本发明中,判断出压缩机液压缩状态与否,以及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不足与否。当判断为压缩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供给不足时,将开启控制室外电子膨胀阀,并向室内机迅速供给冷媒,从而可始终向室内机供给一定的冷媒流量,并使其制暖性能保持一定。
并且,在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中,利用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的冷凝温度和室内机的配管温度加重平均值,判断出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不足情况,从而可提高对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不足与否进行判断的准确度.
并且,在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中,即使室内机的流量处于不足状态,在压缩机处于液压缩状态时,将室外电子膨胀阀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操作,从而在进行制暖操作时,可防止室外电子膨胀阀的频繁开启控制,而导致的发生压缩机受到损坏或降低制暖性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器的简单立体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
1,2,3,4:室内机         21:室外机
30,40:冷媒配管           51:室内热交换机
54:室内电子膨胀阀         62,63:压缩机
65:四方阀                 66: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
70:室外热交换机           74:室外电子膨胀阀
120:室外机控制部          122:室内热交换机温度传感器
124: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    S: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器的简单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式空调器中包含有:安装在建筑物的室内的多个室内机1~4;多个室外机21;用于连接上述多个室内机1~4和多个室外机21的冷媒配管30、40。
在上述多个室外机21中,根据上述多个室内机1~4中所需的冷/制暖容量而决定压缩机(未图示)的驱动个数。
图2是采用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图。
如图2所示,上述各个室内机1~4中包含有:室内热交换机51,使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送风机52,安装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1的附近位置,并用于循环室内空气;室内电子膨胀阀54(LEV:Linear expansionvalve),在进行制冷操作时,使向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1流动的冷媒进行膨胀,从而控制上述室内机1~4的过冷却度。
其中,上述室内机1~4之间并联连接有冷媒配管30、40。
此外,上述室外机21中包含有:储液器61,使上述室内机1~4供给的冷媒中只允许通过气态冷媒;压缩机62、63,从上述储液器61供给到气态冷媒,并对其进行压缩;四方阀65,与上述压缩机62、63连接,并用于选择压缩冷媒的流路;室外热交换机70,使上述四方阀65供给的冷媒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送风机72,安装于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的附近位置,并用于向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吹送室外空气.
其中,上述室外机21中安装的压缩机62、63包括:可改变冷媒的压缩容量的反相压缩机62,以及冷媒的压缩容量保持一定的定速压缩机63。
上述室外机21的反相压缩机62及定速压缩机63通过冷媒配管30、40并联连接,并根据上述室内机1~4的操作容量总和,以预设定的组合进行驱动。
此外,连接上述压缩机62、63和上述四方阀65的配管上安装有机油分离器64,上述机油分离器64将连接于上述压缩机62、63的吸入侧。
并且,上述机油分离器64和上述压缩机62、63之间安装有: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66,用于检测上述压缩机62、63中排出的冷媒的温度;压缩机排出压力传感器67,用于检测上述压缩机62、63中排出的冷媒的压力。
特别是,上述机油分离器64从上述压缩机62、63排出的冷媒中分离出机油,上述分离出的机油将通过连接上述机油分离器64和压缩机62、63的吸入侧配管之间的机油回收管68,以及安装在上述机油回收管68的毛细管69供给到上述压缩机62、63中,从而使上述压缩机62、63的内部保持适当量的机油。
此外,用于将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中排出的冷媒引导到上述室内机1~4的冷媒配管30中包含有:室外电子膨胀阀74(LEV:Linear expansion valve),在进行制暖操作时,使冷媒进行膨胀,并控制压缩机的过热度;旁通流路(bypass)75,用于旁通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止回阀(check valve)76,在上述旁通流路75中进行制暖操作时,用于堵住上述旁通流路75。
其中,在进行制冷操作时,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将被完全开启,使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中冷凝的冷媒不进行膨胀而直接通过;但在进行制暖操作时,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将以既定的大小开启,使室内热交换机51中冷凝的冷媒在流入到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之前,将膨胀为喷雾状态的液体。
并且,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可安装1个,也可并联连接安装多个。
并且,用于将上述室外热交换机70中排出的冷媒引导到上述室内机1~4的冷媒配管30上安装有:过冷却装置80,在进行制冷操作时,用于对向上述室内热交换机51流动的冷媒进行冷却;液体注射装置90,用于降低上述压缩机62、63的温度;烘干机(drier)110,用于去除上述冷媒配管30内部的湿气。
附图2中提示出的图面符号120是室外机控制部,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与室内机1~4进行通信,并用于对上述压缩机62、63和四方阀65、室外电子膨胀阀74等进行控制。
附图2中提示出的图面符号122是室内热交换机温度传感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温度传感器122用于检测上述室内机1~4的室内热交换机51的温度。
附图2中提示出的图面符号124是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上述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124用于检测上述室内机1~4的室内配管温度。
附图2中提示出的S是用于连接上述室内机1~4和室外机21的连接配线,从而使上述室内机1~4和室外机21之间进行数据传送操作。
下面,将参照附图2,对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操作过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首先,当上述复合式空调器进行制冷操作时,上述室外机21将上述四方阀65切换为制冷模式,同时对各室内机1~4的操作与否进行判断,计算出上述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4所需的制冷负载的量,并判断出总制冷用量。
接着,根据上述室内机1~4中所需的总制冷负载用量,使上述反相压缩机62和定速压缩机63以预设定的顺序进行驱动。
相反,当上述复合式空调器进行制暖操作时,上述室外机21将上述四方阀65切换为制暖模式,同时对各室内机1~4的操作与否进行判断,计算出上述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4所需的制暖负载的量,并判断出总制暖用量。
接着,根据上述室内机1~4中所需的总制暖负载用量,使上述反相压缩机62和定速压缩机63以预设定的顺序进行驱动。
并且,上述室外机21还判断出压缩机的液压缩与否状态,以及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流量不足与否状态,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或关闭控制操作。
图3是本发明中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中,在进行制暖操作的过程中,将执行如图3所示的判断压缩机62、63的液压缩与否状态的液压缩判断步骤(S1、S2)。
室外机控制部120将执行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66输出的压缩机62、63的排出温度(A1)和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的室内热交换机温度传感器122输出的室内热交换机51的冷凝温度(A2)的温度差(A3)与液压缩判断设定值(T1,例如10℃)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
在上述比较步骤后将执行判断步骤,在上述温度差(A3)为液压缩判断设定值(T1)以内时,将判断为液压缩状态;当上述温度差(A3)为液压缩判断设定值(T1)以上时,则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
并且,还将进行流量不足判断步骤(S3),判断出向多个室内机1~4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供给的流量是否不足。
在上述多个室内机1、2、3、4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中安装的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124将执行检测配管温度(A4)的检测步骤。
接着,上述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124将执行传送步骤,将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A4)传送到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中。
此外,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执行计算步骤,计算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的加重平均值(A5)。
其中,上述加重平均值(A5)是上述室内配管温度传感器124以既定间隔(例如,3秒)向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传送的多个配管温度的平均值。
并且,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还执行比较步骤,将上述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1的室内热交换机温度传感器122输出的室内热交换机51的冷凝温度(A2)和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A4)的加重平均值(A5)的温度差(A6)与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T2,例如8℃)进行比较。
当上述温度差(A6)为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T2)以上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将判断为向室内机供给的流量不足;当上述温度差(A6)为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T2)以内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则判断为上述室内机正常进行操作。
此外,在上述液压缩判断步骤(S2)中判断的结果,当判断为液压缩状态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将执行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S2、S4),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操作。
相反,在上述液压缩判断步骤(S2)中判断的结果,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将根据上述流量不足判断步骤(S3)的判断结果而决定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的控制。
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不足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将执行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S2、S3、S5),并向上述室内机迅速供给不足的冷媒流量。
在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中,为了通过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尽可能迅速的供给冷媒,将使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开启既定值以上,其最好是完全开启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
此外,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正常时,上述室外机控制部120将执行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S2、S3、S4),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74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操作。

Claims (5)

1.一种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在上述复合式空调器中,在设置有压缩机、四方阀、室外热交换机、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室外机上,连接有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有室内电子膨胀阀、室内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上述压缩机的液压缩状态与否的液压缩判断步骤;
判断向上述多个室内机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供给的流量是否不足的流量不足判断步骤;
当判断为液压缩状态时,对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进行压缩机过热度控制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
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控制开启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并向上述室内机迅速供给流量的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液压缩判断步骤中包含有:
将上述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的冷凝温度的温度差与液压缩判断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
当上述温度差为液压缩判断设定值以内时,将判断为液压缩状态的判断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不足判断步骤中包含有:
对上述多个室内机中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配管温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步骤;
将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传送给上述室外机的传送步骤;
上述室外机中计算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的平均值的计算步骤;
将上述进行操作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的冷凝温度与上述检测出的配管温度的平均值的温度差与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步骤;
在上述温度差为流量不足判断设定值以上时,将判断为向室内机供给的流量处于不足状态的判断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中,当判断为不是液压缩状态,并判断为流量供给正常的情况下,将执行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压缩机过热度控制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步骤中,将使上述室外电子膨胀阀处于最大开启状态。
CN200510122585A 2005-12-22 2005-12-22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7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2585A CN1987257B (zh) 2005-12-22 2005-12-22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22585A CN1987257B (zh) 2005-12-22 2005-12-22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257A CN1987257A (zh) 2007-06-27
CN1987257B true CN1987257B (zh) 2010-05-05

Family

ID=3818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2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7257B (zh) 2005-12-22 2005-12-22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725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345A (zh) * 2002-08-22 2004-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多机空调器及用于控制其室外机风扇的操作方法
CN1477355A (zh) * 2003-07-10 2004-02-25 上海交通大学 轿车空调蒸发器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345A (zh) * 2002-08-22 2004-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多机空调器及用于控制其室外机风扇的操作方法
CN1477355A (zh) * 2003-07-10 2004-02-25 上海交通大学 轿车空调蒸发器制冷剂流量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27259A 2000.08.15
JP特开2001-12808A 2001.01.19
JP特开2002-61979A 2002.02.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257A (zh) 200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9093B (zh) 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US7730729B2 (en) Refrigerating machine
CN102042648A (zh) 热回收式多联空调机组
US7721559B2 (en)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949210B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JP497877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344502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A2567304A1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refrigerant quantity judging mode
CN103542606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0808237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ving a cooling mode and a free-cooling mode
CN101307964B (zh) 制冷循环装置
US6843425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640856B1 (ko)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255757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0535550C (zh)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JPH0533263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705515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
CN100398918C (zh) 发动机驱动式空气调节机
CN110608545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987257B (zh) 复合式空调器的制暖操作方法
KR100953193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 방법
KR20070038287A (ko) 용량 가변형 응축기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0588882C (zh) 复合式空调器的液压缩防止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316466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165600U (zh) 单冷型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