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0511A -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0511A
CN1980511A CNA2005101021167A CN200510102116A CN1980511A CN 1980511 A CN1980511 A CN 1980511A CN A2005101021167 A CNA2005101021167 A CN A2005101021167A CN 200510102116 A CN200510102116 A CN 200510102116A CN 1980511 A CN1980511 A CN 1980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input
backlight
resistance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21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0511B (zh
Inventor
周通
颜怀柱
乐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02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80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98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0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05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开路保护电路,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包括一第一检测电路、一第二检测电路、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一控制开关、一第一输入电路及一第二输入电路。该第一、第二检测电路分别包括第一、第二背光灯管和第一、第二检测输出端。该第一、第二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分别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一、第二检测输出端。该第一输入电路包括一二极管,该二极管的负极作为第一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一检测输出端。该第二输入电路包括一输入电阻,该输入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该电流采样端,该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二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二检测输出端。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特别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低耗电和辐射少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分子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需借助一背光模组发光来实现图像显示,通常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灯管和一调节该多个背光灯管工作电流的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当一背光灯管工作出现意外,造成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的输出负载开路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需要一背光开路保护电路使其停止工作。
请参考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的示意图。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包括四个背光灯开路检测电路110、一输入电路130、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和一控制开关170。
该背光灯开路检测电路110包括一背光灯管111和一检测输出端112。
该输入电路130包括四个二极管131、四个偏置电阻132、四个滤波电容135、一第一晶体管1331、一第二晶体管1332、一第三晶体管1333、一第四晶体管1334和四个偏置电阻132。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漏极接地,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二晶体管1332的漏极,该第二晶体管1332的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三晶体管1333的漏极,该第三晶体管1333的源极电连接到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漏极,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源极是该输入电路130的输出端。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通过一偏置电阻132和一滤波电容135并联接地,一个二极管131的负极电连接到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该二极管131的正极作是该输入电路130的一输入端。该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的栅极连接结构与该第一晶体管1331的栅极连接相同。该四个二极管131的正极分别作为该输入电路130的四个输入端。
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包括一电流采样端151,当该电流采样端151被下拉成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停止工作。
该控制开关170包括一第五晶体管171和一限流电阻172,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漏极接地,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源极电连接到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的电流采样端151,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和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源极同时通过该限流电阻172电连接到一电源(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的一引脚)。
正常工作时,该四个背光灯开路检测电路110的检测输出端112均输出四个高电压信号。该四个高电压信号经过该四个二极管131使得该第一晶体管1331、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均开启,则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源极被下拉成低电压,因此该第五晶体管171关闭。
当任意一背光灯开路检测电路110检测到背光灯管111是开路时,该背光灯开路检测电路110的检测输出端11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该低电压信号经过该二极管131使得该使得该第一晶体管1331、第二晶体管1332、第三晶体管1333和第四晶体管1334之一关闭,由于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和该第四晶体管1334的源极同时通过该限流电阻172电连接到一电源。因此该第五晶体管171的栅极是高电压,则该第五晶体管171开启,于是连接在该第五晶体管171源极上的该电流采样端151被下拉成低电压,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150停止工作,实现背光开路保护功能。
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100中,该输入电路13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晶体管1331、1332、1333、1334四个晶体管,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如果采用的背光灯管增多时,该输入电路130包括的晶体管也需要相应增加,进一步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一种背光开路保护电路,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包括一第一检测电路、一第二检测电路、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一控制开关、一第一输入电路及一第二输入电路。该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一第一背光灯管、一第一取样电阻和一第一检测输出端。该第二检测电路包括一第二背光灯管、一第二取样电阻和一第二检测输出端。该第一、第二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分别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一、第二检测输出端。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包括一电流采样端,当该电流采样端被拉为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停止工作。该控制开关包括一晶体管、一限流电阻和一电源,该晶体管的漏极接地,该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到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的电流采样端,该晶体管的栅极经由该限流电阻电连接到该电源。该第一输入电路包括一二极管和一电容,该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到该晶体管的栅极,该二极管的负极经由该电容接地,该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该第一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一检测输出端。该第二输入电路包括一输入电阻,该输入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该电流采样端,该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二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二检测输出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背光开路保护电路中的输入电路没有晶体管。即使增加背光灯管,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也不需要增加晶体管。因此,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200包括一第一检测电路210、一第二检测电路220、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一控制开关270、一第一输入电路230和一第二输入电路240。
该第一检测电路210包括一第一背光灯管211、一第一取样电阻213和一第一检测输出端212,该第一检测输出端212经由该第一取样电阻213接地,当该第一检测电路210检测到该第一背光灯管211为开路时,其第一检测输出端21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第二检测电路220包括一第二背光灯管221、一第二取样电阻223和一第二检测输出端222,该第二检测输出端222经由该第二取样电阻223接地,当该第二检测电路220检测到该第二背光灯管221为开路时,其第二检测输出端22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包括一电流采样端251,当该电流采样端251被拉为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停止工作。
该控制开关270包括一晶体管271、一限流电阻272和一电源,该晶体管271的漏极接地,该晶体管271的源极电连接到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的电流采样端251,该晶体管271的栅极经由该限流电阻272电连接到该电源。该电源为一5V的直流电源。
该第一输入电路230包括一二极管231和一电容232,该二极管231的正极电连接到该晶体管271的栅极,该二极管231的负极经由该电容232接地,该二极管231的负极作为该第一输入电路230的第一输入端233并连接到该第一检测输出端212。该电容232的大小为0.022uF。
该第二输入电路240包括一输入电阻241,该输入电阻241的一端连接到该电流采样端251,该输入电阻241的另一端作为第二输入端并连接到该第二检测输入端222。
本实施方式中该二极管231的用型号为SN4148。该输入电阻241的电阻值是3.9KΩ。该晶体管271是PNP型晶体管。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的型号是OZ9910G,该第一、第二取样电阻213、223的电阻值是560Ω。该限流电阻272的大小是10KΩ。该第一、第二背光灯管211、221是冷阴极射线管。
正常工作时,该二检测电路210、220的二检测输出端212、222分别输出约3.6V的高电压。一高电压信号经由该第一输入电路230的该二极管231驱动该PNP型晶体管271的栅极,使该晶体管271关闭。另一高电压信号经由该第二输入电路240施加至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的该电流采样端251。
当第一检测电路210检测到背光灯管211为开路时,该检测输出端21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约0.067V。该低电压信号可经由该二极管231使得该晶体管271开启,于是连接到该晶体管271源极上的该电流采样端251被拉为低电压,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停止工作,实现背光开路保护功能。
当第二检测电路220检测到背光灯管221为开路时,该检测输出端22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约0.067V。该低电压信号经由该第二输入电路240直接将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的电流采样端251下拉为低电压,使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250停止工作,实现背光开路保护功能。
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200中的第一、第二输入电路230、240没有晶体管。且即使增加背光灯管,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200也不需要增加晶体管。因此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2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请参考图3,是本发明背光开路保护电路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300包括一第一检测电路310、一第二检测电路320、一第三检测电路380、一第四检测电路390、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一控制开关370、一第一输入电路330和一第二输入电路340。
该第一检测电路310包括一第一背光灯管311、一第一取样电阻313和一第一检测输出端312,该第一检测输出端312经由该第一取样电阻313接地,当该第一检测电路310检测到该第一背光灯管311为开路时,其第一检测输出端31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第二检测电路320包括一第二背光灯管321、一第二取样电阻323和一第二检测输出端322,该第二检测输出端322经由该第二取样电阻323接地,当该第二检测电路320检测到该第二背光灯管321为开路时,其第二检测输出端32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第三检测电路380包括一第三背光灯管381、一第三取样电阻383和一第三检测输出端382,该第三检测输出端382经由该第三取样电阻383接地,当该第三检测电路380检测到该第三背光灯管381为开路时,其第三检测输出端38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第四检测电路390包括一第四背光灯管391、一第四取样电阻393和一第四检测输出端392,该第四检测输出端392经由该第四取样电阻393接地,当该第四检测电路390检测到该第四背光灯管391为开路时,其第四检测输出端392产生一低电压信号。
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包括一电流采样端351,当该电流采样端351被拉为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停止工作。
该控制开关370包括一晶体管371、一限流电阻372和一电源,该晶体管371的漏极接地,该晶体管371的源极电连接到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的电流采样端351,该晶体管371的栅极经由该限流电阻372电连接到该电源。该电源为一5V的直流电源。
该第一输入电路330包括两个二极管331和两个电容332,每一二极管331的正极电连接到该晶体管371的栅极,每一二极管331的负极经由一电容332接地。一二极管331的负极作为该第一输入电路330的第一输入端并连接到该第一检测输出端312。另一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该第一输入电路330的第二输入端并连接到该第二检测输出端322。
该第二输入电路340包括二输入电阻341、342,该输入电阻341的一端连接到该电流采样端351,该输入电阻341的另一端作为第三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三检测输入端382。该输入电阻342的一端连接到该电流采样端351,该输入电阻342的另一端作为第四输入端并电连接到该第四检测输入端392。
正常工作时,该四检测电路310、320、380、390的四个检测输出端312、322、382、392均输出高电压信号,约3.6V。该检测输出端312、322输出的二高电压信号经由该二极管331驱动使该晶体管371关闭。该检测输出端382、392输出的二高电压信号经由该第二输入电路340施加至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的该电流采样端351。
当第一、第二检测电路310、320检测到背光灯管311、321为开路时,该检测输出端312、322分别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该低电压信号可经由该二极管331使得该晶体管371开启,于是连接在该晶体管371源极上的该电流采样端351被拉为低电压,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停止工作。
当第三、第四检测电路380、390检测到背光灯管381、391为开路时,该检测输出端382、392分别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该低电压信号经由该第二输入电路340直接将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的电流采样端351下拉为低电压,使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350停止工作,实现背光开路保护功能。
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300中的第一、第二输入电路330、340没有晶体管,即使增加背光灯管,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300也不需要增加晶体管。因此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3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另外,上述背光开路保护电路200、300中的检测电路210、220、310、320、380、390还可以检测背光灯管211、221、311、321、381、391对地短路的状态,并分别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检测输出端212、222、312、322、382、392。

Claims (9)

1.一种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包括:
一第一检测电路,其包括一第一背光灯管、一第一取样电阻及一第一检测输出端,该第一检测输出端经由该第一取样电阻接地,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一检测输出端;
一第二检测电路,其包括一第二背光灯管、一第二取样电阻及一第二检测输出端,该第二检测输出端经由该第二取样电阻接地,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二检测输出端;
一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其包括一电流采样端,当该电流采样端被拉为低电压时,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停止工作;
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晶体管、一限流电阻及一电源,该晶体管的漏极接地,该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至该脉宽调变集成电路的电流采样端,该晶体管的栅极经由该限流电阻电连接至该电源;
一第一输入电路,其包括一二极管及一电容,该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至该晶体管的栅极,该二极管的负极经由该电容接地,该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该第一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并电连接至该第一检测输出端;及
一第二输入电路,其包括一输入电阻,该输入电阻之一端连接至该电流采样端,该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二输入端并电连接至该第二检测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背光开路保护电路进一步包括:
一第三检测电路,其包括一第三背光灯管、一第三取样电阻及一第三检测输出端,该第三检测输出端经由该第三取样电阻接地,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三检测输出端;
一第四检测电路,其包括一第四背光灯管、一第四取样电阻及一第四检测输出端,该第四检测输出端经由该第四取样电阻接地,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背光灯管为开路时产生一低电压信号至该第四检测输出端;
一第三输入电路,其包括一二极管及一电容,该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至该晶体管的栅极,该二极管的负极经由该电容接地,该二极管的负极作为该第三输入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并电连接至该第三检测输出端;及
一第四输入电路,其包括一输入电阻,该输入电阻之一端连接至该电流采样端,该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作为第四输入端并电连接至该第四检测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容的大小是0.022uF。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限流电阻的大小是10KΩ。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是5V的直流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是PNP型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电阻系电阻值是3.9KΩ。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取样电阻均为560Ω。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开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灯管是冷阴极射线管。
CN200510102116A 2005-12-01 2005-12-01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0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02116A CN1980511B (zh) 2005-12-01 2005-12-01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02116A CN1980511B (zh) 2005-12-01 2005-12-01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0511A true CN1980511A (zh) 2007-06-13
CN1980511B CN1980511B (zh) 2010-05-26

Family

ID=3813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2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0511B (zh) 2005-12-01 2005-12-01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805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048B (zh) * 2007-10-10 2010-09-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保护电路
CN101364385B (zh) * 2007-08-10 2010-09-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关控制电路
CN101399007B (zh) * 2007-09-28 2011-09-2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1459333B (zh) * 2007-12-12 2011-12-2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28739T2 (de) * 1995-12-26 2004-04-29 General Electric Co., Fairfield Steuerung und überwachung von dimmbaren vorschaltgeräten mit breitem beleuchtungshub
KR100471161B1 (ko) * 2003-05-28 2005-03-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기 보호기능을 갖는 lcd 패널용 백라이트 인버터
JP2005011681A (ja) * 2003-06-19 2005-01-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冷陰極管の駆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385B (zh) * 2007-08-10 2010-09-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关控制电路
CN101399007B (zh) * 2007-09-28 2011-09-2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1409048B (zh) * 2007-10-10 2010-09-2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保护电路
CN101459333B (zh) * 2007-12-12 2011-12-2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0511B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8135C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TW200826036A (en) Backlight lamp short and broken protection circuit
CN100443994C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10223635A (zh) 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980511B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0529854C (zh) 电源电路和采用该电源电路的液晶显示器
TWI309812B (en) Backlight broken protecting circuit
CN105895041A (zh) 公共电极驱动模块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3325356B (zh) 公共电极的电压调节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0468134C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2916689Y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保护电路
CN102053229A (zh) 电源检测装置
CN200950192Y (zh) 液晶显示器背光保护电路
CN101308630B (zh) 液晶显示器
CN204291474U (zh) Led照明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车辆
CN107481678A (zh) 背光模组的背光驱动电流监测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0516992C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1166388B (zh) 背光灯管短路和开路保护电路
CN101399007B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3529374B (zh) 一种可控硅简易检测板
CN203595796U (zh) Led驱动故障记录装置
CN101459333B (zh) 背光开路保护电路
CN103207320B (zh) 电容检测电路
CN101102635B (zh) 灯管电流反馈及开路保护电路
CN101201477A (zh) 背光灯管开路及短路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Co-patentee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Co-patentee before: Innolux Display Group

Patentee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