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3605B -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3605B
CN1973605B CN 200610048870 CN200610048870A CN1973605B CN 1973605 B CN1973605 B CN 1973605B CN 200610048870 CN200610048870 CN 200610048870 CN 200610048870 A CN200610048870 A CN 200610048870A CN 1973605 B CN1973605 B CN 1973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soil
shed
centimetres
swordleaf drag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488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3605A (zh
Inventor
蔡传涛
王�华
刀祥生
罗媛
刘永铭
刘贵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of CAS filed Critical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6100488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73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973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3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3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36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移苗和肥水管理等步骤。该技术的实施,结束了我国没有剑叶龙血树规模种植的历史,对保护濒危野生珍稀药源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规模推广种植后,对带动当地农民实施产业化生产,推动相关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血竭为珍稀名贵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敛疮、补血之功效,常用于各种血症、心血管疾病及溃疡炎症的治疗,被喻为“和血之圣药”(见《本草纲目》)。血竭最初来源于西域,近代来自东南亚的苏门达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蔡希陶教授在云南南部发现了产生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并通过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开发出国产血竭,称为龙血竭。实验证明国产龙血竭与《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由西域来的血竭(dragon’s blood)最为接近,完全可以作为东南亚进口血竭的国产替代用品。
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为龙舌兰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5米,直径可达140厘米,分枝多,树冠呈伞型,树皮灰白色,光滑。其叶聚生在枝条顶端,相互套迭,叶薄革质,呈剑形。花为顶生疏散的圆锥花序,密被刚毛,小花单生,盛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果实成熟期为7~8月。目前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等地。在自然状态下,剑叶龙血树因雷电、风暴及植食性动物啃食而损伤后,由于微生物的侵入而产生出的防卫性化合物,即为龙血竭。我国现有龙血竭生产企业十余家,以剑叶龙血树含脂木为原料生产的血竭药物多达60多种,年产值达5亿多元。
由于无序的采集和生态植被的人为破坏,我国的野生剑叶龙血树资源越来越少,已成为濒危植物并已列为国家保护物种。目前的生产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国外的野生剑叶龙血树,不仅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且原料供应难以保证,企业生产随时面临着原料枯竭的威胁。因此,如何实现剑叶龙血树的人工栽培,就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
①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按1∶30的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后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7~9厘米,用木板平整,并轻轻压实;
②种子处理:将剑叶龙血树种子,先用40℃~50℃的温水浸泡5~6个小时,再用浓度为10%~15%的多菌灵水溶液浸泡4个小时,捞出后晾干备用;
③播种:2月上旬,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剑叶龙血树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松树叶,并浇透水;在苗床上设置拱棚,并将拱棚四周的拱膜盖严,每隔4~5天揭开拱棚透气,如果发现沙子发白,则浇水保湿;
④苗床管理:3月中旬,种子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此时将松树叶拣尽并加盖遮荫网大棚;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5℃~35℃,湿度为80~90%,温度过高时,立即揭开拱膜通风降温;每周喷洒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一次,防止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⑤移苗:3月下旬,待芽苗长至3~5厘米、有1~2对真叶并初步形成吸收根系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中部沿轴向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后放置于遮荫网大棚内;
⑥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分,移苗后25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肥一次,施肥量为:复合肥6~10粒/袋,普通过磷酸钙3~6克/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防病;待藤的长度达到15~20厘米,即可移栽到大田中。
所述的畦宽1米、高10厘米、长8~10米。
步骤(2)所述的剑叶龙血树种子的采集时间优选为上一年的7~9月份。
所述的拱棚为用地膜做成的高50厘米的半圆拱棚。
所述营养袋的规格为14×18厘米,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的重量配比为:本土∶腐质土∶火土灰∶普通过磷酸钙=2∶1∶1∶0.008。
步骤(5)所述的移苗时间优选在阴雨天或太阳落山后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技术的实施,结束了我国没有剑叶龙血树规模种植的历史,获得优质、持续、稳定的龙血竭药用原料,而且对保护濒危野生珍稀药源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大规模推广种植后,对带动当地农民实施产业化生产,推动相关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龙血竭系列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开拓国际市场,必须要有无公害的、质量稳定的优质绿色药材原料做后盾,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国际市场准入这一技术屏障,而该项目的实施也符合国家GAP要求与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对推动云南现代中药产业化、规模化,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按1∶30的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后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宽1米、高10厘米、长8米的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7厘米,用木板平整,并轻轻压实。将上一年7月份采集的剑叶龙血树种子,先用40℃的温水浸泡5个小时,再用浓度为10%的多菌灵水溶液浸泡4个小时,捞出后晾干备用。2月上旬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松树叶,并浇透水;用地膜做成高50厘米的半圆拱棚,并将拱棚四周的拱膜盖严,每隔4~5天揭开拱棚透气,如果发现沙子发白,就进行浇水。3月中旬,种子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此时将松树叶拣尽并加盖遮荫网大棚;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5℃~30℃,湿度为80%~85%,温度过高,立即将拱膜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洒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一次,防止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发生。3月下旬,待芽苗高度为3~5厘米、有1~2对真叶并初步形成吸收根系时即可分批移苗。选择规格为14×18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的重量配比为:本土∶腐质土∶火土灰∶普通过磷酸钙=2∶1∶1∶0.008。在太阳下山后进行移苗,移苗时先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中部沿轴向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后放置于遮荫网大棚内。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分,移苗后25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肥一次,施肥量为:复合肥每袋6粒,普通过磷酸钙每袋3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防病;待其藤长度达到15~20厘米,即可移栽到大田中,出圃率达到85%以上。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畦长9米。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畦长10米。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畦内细沙的厚度为8厘米。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畦内细沙的厚度为9厘米。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剑叶龙血树种子的采集时间为上一年的8月份。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剑叶龙血树种子的采集时间为上一年的9月份。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采集的剑叶龙血树种子,先用45℃的温水浸泡5个小时。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采集的剑叶龙血树种子,先用50℃的温水浸泡6个小时。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浸泡种子的多菌灵水溶液的浓度为15%。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控制拱棚内温度为30℃~35℃,湿度为85%~90%。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每袋施复合肥8粒,普通过磷酸钙4.5克。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每袋施复合肥10粒,普通过磷酸钙6克。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选择阴雨天进行移苗。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喷洒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防病。

Claims (6)

1.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顺序的步骤:
(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按1∶30的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后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7~9厘米,用木板平整,并轻轻压实;
(2)种子处理:将剑叶龙血树种子,先用40℃~50℃的温水浸泡5~6个小时,再用浓度为10%~15%的多菌灵水溶液浸泡4个小时,捞出后晾干备用;
(3)播种:2月上旬,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剑叶龙血树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压种子,种子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2厘米的细沙,细沙上再铺一层松树叶,并浇透水;在苗床上设置拱棚,并将拱棚四周的拱膜盖严,每隔4~5天揭开拱棚透气,如果发现沙子发白,则浇水保湿;
(4)苗床管理:3月中旬,种子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此时将松树叶拣尽并加盖遮荫网大棚;控制拱棚内温度为25℃~35℃,湿度为80~90%,温度过高时,立即将拱膜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洒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一次,防止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5)移苗:3月下旬,待芽苗高度为3~5厘米、有1~2对真叶并初步形成吸收根系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中部沿轴向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后放置于遮荫网大棚内;
(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分,移苗后25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肥一次,施肥量为:复合肥6~10粒/袋,普通过磷酸钙3~6克/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重量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防病;待藤的长度达到15~2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畦宽1米、高10厘米、长8~1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剑叶龙血树种子的采集时间为7~9月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棚为用地膜做成的高50厘米的半圆拱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袋的规格为14×18厘米,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的重量配比为:本土∶腐质土∶火土灰∶普通过磷酸钙=2∶1∶1∶0.0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叶龙血树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移苗时间在阴雨天或太阳落山后进行。
CN 200610048870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3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8870 CN1973605B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48870 CN1973605B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3605A CN1973605A (zh) 2007-06-06
CN1973605B true CN1973605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12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4887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3605B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73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3047B (zh) * 2010-03-01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南美油藤的育苗方法
CN103004413B (zh) * 2012-12-11 2014-06-04 普洱淞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龙血树露根速生栽培方法
CN103548694B (zh) * 2013-11-04 2015-04-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4472362B (zh) * 2014-12-05 2016-03-30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一种剑叶龙血树愈伤组织诱导及防褐化的方法
CN106034946A (zh) * 2016-06-29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景东翅子树的种子繁育方法
CN111567307A (zh) * 2020-06-11 2020-08-25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龙血树种子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付东标 等.不同基质对龙血树生长的影响.广东园林 1.1993,(7),全文.
刘付东标 等.不同基质对龙血树生长的影响.广东园林 1.1993,(7),全文. *
紫菱.龙血树栽培管理技术.农村实用技术 7.2005,(7),全文.
紫菱.龙血树栽培管理技术.农村实用技术 7.2005,(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3605A (zh)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6397B (zh) 白芨直播育苗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5638025B (zh) 一种团花育苗的方法
CN111727823B (zh) 一种沙氏鹿茸草规模化种苗培育的方法
CN102498781B (zh) 一种鹿茸草种子萌发及育苗的方法
CN1973605B (zh) 一种剑叶龙血树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4686166A (zh) 一种改良农田栽培油茶树的方法
CN109496724B (zh) 一种一点红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7371720A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高效栽培方法
CN106508347A (zh) 当归的培育方法
CN105284324A (zh) 一种花期长的百合的种植方法
CN106386343A (zh) 一种红千层的育苗方法
CN1899019A (zh) 一种催吐萝芙木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12868498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轻基质
CN112021168A (zh) 一种用稻草绳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方法
CN104396485A (zh) 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
CN111657084A (zh) 一种北乌头种子的育苗方法
CN114586596B (zh) 一种中国特有观赏植物荔波杜鹃种子繁育方法
CN110393053A (zh) 促进白及种子室外萌发的方法
CN106538331B (zh) 一种黑果枸杞组培苗的炼苗方法
CN109463198A (zh)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CN107926518A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
CN113079914A (zh) 一种山苍子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13455335A (zh) 一种沉香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07801618A (zh) 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