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8273B -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8273B
CN1968273B CN2006101428159A CN200610142815A CN1968273B CN 1968273 B CN1968273 B CN 1968273B CN 2006101428159 A CN2006101428159 A CN 2006101428159A CN 200610142815 A CN200610142815 A CN 200610142815A CN 1968273 B CN1968273 B CN 1968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pv6
business
ipv4
business board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28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8273A (zh
Inventor
李彬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428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68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968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8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8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8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以及重定向模块(3),用以将IPv4业务板(1)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1)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2)上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IPv4业务板接收的报文是否是IPv6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S2;步骤S2: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并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对所述的IPv6报文进行处理。因此,本发明在现有组网的基础上,只需增加若干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就能使现有的IPv4业务板也能平滑支持IPv6业务。减少了网络震荡,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因特网协议版本4(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4简称IPv4)和因特网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简称IPv6)互通技术,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滑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互联网主要是基于IPv4协议的。这一协议的成功促成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对互联网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IPv4的不足逐渐凸现出来。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先兆,比如32位地址空间狭小,IPv4头部处理速度较慢,安全性较差。因此,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IETF)提出使用IPv6来解决IPv4问题,IPv6和IPv4作用大致相同,其采用长度为128字节IP地址的IPv6协议,彻底解决了IPv4地址的不足,并且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IPv6也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采用的核心标准之一。
在IPv6成为主流协议之前,首先使用IPv6协议栈的网络希望能与当前仍被IPv4支撑着的互联网进行正常通信,因此必须开发出IPv4/IPv6互通技术以保证IPv4能够平稳过渡到IPv6。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过渡策略主要包括隧道策略和双栈策略(DualStack Transition Mechanism简称DSTM)。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这种方案解决了IPv6孤岛的通信问题。使用隧道技术转发的报文也是伪IPv6报文(只是在IPv6报头上封装了IPv4头),并不能真正的转发纯粹的IPv6报文。另外这种机制要给每一个IPv6的站点分配一个IPv4地址。这种方法不能解决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随着IPv6站点的增加会很难得到满足,因此这种方法只能用在早期的变迁过程。
双栈策略是指在网络节点中同时具有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这样,它既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4的分组,也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6的分组。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而且加载于其上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又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那么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这就是双协议栈技术的工作机理。对于主机来讲,“双栈”是指其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IPv4封装或者IPv6封装;对于路由器来讲,“双栈”是指在一个路由器设备中维护IPv6和IPv4两套路由协议栈,使得路由器既能与IPv4主机也能与IPv6主机通信,分别支持独立的IPv6和IPv4路由协议,IPv4和IPv6路由信息按照各自的路由协议进行计算,维护不同的路由表。IPv6数据报按照IPv6路由协议得到的路由表转发,IPv4数据报按照IPv4路由协议得到的路由表转发。双栈策略的优点是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网络规划相对简单,同时在IPv6逻辑网络中可以充分发挥IPv6协议的所有优点(如安全性、路由约束、流的支持等方面)。目前,双栈策略存在如下问题:对网元设备的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但支持IPv4路由协议,而且支持IPv6路由协议,这就要求其维护大量的协议和数据。另外,网络升级改造将牵涉到网络中的所有网元设备,投资大、建设周期比较长。虽然,双栈策略存在上述问题,但在IPv4和IPv6长期共存的情况下,它是一条必经之路。
对于IP网络中的网络核心—交换设备,要使它同时支持或实现IPv4和IPv6业务,是摆在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目前市场以及已经使用的交换设备中,分布式三层交换机的业务板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只支持IPv4功能的IPv4业务板,另外一种同时支持IPv4和IPv6功能的IPv4/IPv6业务板。
如果采用只支持IPv4功能的IPv4业务板来实现IPv6业务,只能采用上述的隧道策略,即上面所述的、在早期变迁过程中所采用的对应办法。
如果采用同时支持IPv4和IPv6功能的IPv4/IPv6业务板,则可采用上述的双栈策略。但是,目前现有的组网形式中的分布式三层交换机内一般只包含支持IPv4功能的IPv4业务板,在不改变现有组网的情况下支持IPv6业务时,如果使用双栈策略,只能将现有网络中需要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机中的所有IPv4业务板,升级更换为IPv4/IPv6的业务板,由此产生的投资费用大增。而且,升级更换后,用对原有系统进行大量调整,后期工作量巨大,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现有业务的正常开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平滑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在不改变现有组网的情况下,能让不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在实现IPv4业务的同时也能实现IPv6业务,使现有网络和设备能平滑地升级到IPv6,既保护了用户的经济利益,也保证了网络的稳定。
按照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适用于具有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以及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该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IPv4业务板接收的报文是否是IPv6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S2;步骤S2: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并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
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为IPv4/IPv6或IPv6业务板。
按照上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3:当步骤S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在IPv4业务板上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
所述的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在IPv4业务板上对收到的IPv6业务报文,通过识别IPv6虚接口MAC地址,进行环回组端口的匹配;步骤S22:根据匹配出的环回组端口,将所述的IPv6报文在IPv4业务板上进行二层转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所述的报文从环回组端口送出去,从环回组端口收进来。
所述的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还可以是通过配置访问控制列表与其子规则完成。
所述的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3: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判断所述的报文是否为需转发的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24;否则,接收所述的报文;步骤S24:判断所需转发的报文出端口是否在IPv4业务板上,如果是,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26;步骤S25:在IPv4/IPv6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将报文送到业务环回组端口,业务环组端口接收所述的报文,并通过桥方式将所述的报文发送到IPv4业务板后,再将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出端口;或者,在IPv4业务板上直接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再将所述的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的出端口;步骤S26: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再将该报文送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的出端口。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它包括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以及,重定向模块,用以将IPv4业务板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进行处理。
按照上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定向模块设置在IPv4业务板中或者独立于IPv4业务板而单独设置。所述IPv6报文的重定向是通过配置在虚接口MAC地址或访问控制列表与其子规则完成的。所述的虚接口MAC地址包括IPv4虚接口MAC地址和IPv6虚接口MAC地址。所述的IPv6虚接口MAC地址为一条特殊的静态MAC表项,其中,MAC表项的出端口设为环回组端口。所述的环回组端口由多个聚合端口组成。
按照上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所应用的交换设备,其进一步的特征还在于:它还包括转发封装模块,其通过总线与所述的IPv4业务板和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相连,用以将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的IPv6转发报文进行封装,并通过所述的IPv4业务板或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的出接口发送出去。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针对现有组网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平滑支持IPv6业务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只需在交换机中增加若干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例如IPv4/IPv6或IPv6业务板),就能使现有的IPv4业务板也能支持IPv6业务。这个发明无需用户更换原有单板,减少了用户的投资成本,保护了用户的最大利益,这个发明也无需改变现有的组网形式,减少了网络震荡,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在IPv4/IPv6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的结构及报文流向示意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交换设备的第一种报文封装方法的报文流向示意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交换设备的第二种报文封装方法的报文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
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IP网络的交换设备中,例如,可应用于交换机和/或路由器中,只要所述交换设备中包含有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和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例如IPv4/IPv6或IPv6业务板),在本实施例中,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为IPv4/IPv6业务板。其中,所述的交换机可以是分布式交换机,比如,分布式二层交换机、分布式三层交换机或分布式四层交换机。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从该图中可看出,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判断IPv4业务板接收的报文是否是IPv6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S2,否则,执行步骤S3。因为,当前在IP网络上传输的报文只有IPv4和IPv6两种报文,所以该步骤判断的结果不是IPv6报文就是IPv4报文。不同的报文应送到不同的业务板进行处理。
步骤S2: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并在IPv4/IPv6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如下所述,该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的步骤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实现。
步骤S3;在IPv4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在IPv4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属于现有技术的范畴,这里就不进行冗述。
具体地说,步骤S2中的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也就是IPv6入报文的处理方法,即IPv4业务板上收到的IPv6报文的处理流程,具体说明如下。
参见图4所示的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的结构及报文流向,其中,箭头线表示报文流向。报文进来后,首先在IPv4业务板上区分出是普通IPv4报文还是IPv6报文,然后将IPv6报文经交换网重定向到IPv6业务板的业务环回组,报文从环回组端口送出去,然后从环回组端口收进来,接着由IPv4/IPv6业务板进行正常的报文处理流程。业务环回组是指将设备上的一个端口或一组端口聚合起来设置为自环通道,用于支持设备实现一种或多种业务。在图4中,在IPv4/IPv6业务板下面的惰圆环表示业务环回组。业务环回组是一种特殊的聚合,此聚合具有一个或多个业务属性。业务环回端口可以在一块业务板上,也可以在多个业务板上。多个端口组成业务环回组,可以进行负载分担,保证了流量的稳定。
将IPv6业务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步骤S2)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配置在虚接口MAC地址或访问控制列表与其子规则完成的。下面以通过虚接口MAC地址识别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进行IPv6业务报文前,在IPv4业务板上对需在IPv4业务板上接收的IPv6业务报文设置虚接口MAC地址;其中,虚接口MAC地址包括IPv4虚接口MAC地址和IPv6虚接口MAC地址。即将虚接口MAC人为的区分为IPv4虚接口MAC和IPv6虚接口MAC,这样在回复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简称ARP)请求报文时,源MAC地址填写IPv4虚接口MAC地址,在回复邻居发现(NeighbourhoodDiscovery简称ND)请求报文时,源MAC地址填写IPv6接口MAC地址。并且,在IPv4业务板上将IPv6虚接口MAC设置为一条特殊的静态MAC表项,MAC表项的出端口设为环回组,如果环回组是多端口,出端口设为聚合组号,如果环回组是单端口,出端口设为物理端口号。
由此可以得知,所述步骤S2可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请参见图2,在步骤S21,在IPv4业务板上对收到的IPv6业务报文,通过识别IPv6虚接口MAC地址,进行环回组端口的匹配。对于收到的IPv6业务报文,如果其目的MAC地址为IPv6接口MAC(即特殊的静态MAC表项),则表示该IPv6报文匹配到了这条特殊的静态MAC表项,这样,报文就可以开始进行二层转发处理。
步骤S22,根据匹配出的环回组端口,将所述的IPv6报文在IPv4业务板上进行二层转发到IPv4/IPv6业务板,该报文是从环回组端口送出去的,然后又从环回组端口收进来,接下来再由IPv4/IPv6业务板进行正常的报文处理流程。
请参阅图3详细描述在IPv4/IPv6业务板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的步骤,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3:在IPv4/IPv6业务板上判断所述的报文是否为需转发的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24;否则,接收所述的报文;
步骤S24:判断所需转发的报文出端口是否在IPv4业务板上,如果是,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26;
步骤S25:在IPv4/IPv6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将报文送到业务环回组端口,业务环组端口接收所述的报文,并通过桥方式将所述的报文发送到IPv4业务板后,再将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出端口;或者,在IPv4业务板上直接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再将所述的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的出端口。
步骤S26:在IPv4/IPv6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再将该报文送到的IPv4/IPv6业务板出端口。
也就是说,如果判断出IPv6报文是进行三层转发的IPv6报文时,就需进行重新封装转发。在转发前,需确定该IPv6报文的出接口是在IPv4业务板上还是在IPv4/IPv6业务板上。如果在IPv4/IPv6业务板上,则在IPv4/IPv6业务板上完成报文的封装然后将报文送到IPv4/IPv6业务板上的出端口;如果在IPv4业务板上,则有两种方法进行报文的封装:一种是在IPv4/IPv6业务板完成三层转发,然后通过桥方式发送到IPv4业务板,在IPv4业务板上直接完成报文的封装并出端口,如图5所示。另一种是先在IPv4/IPv6业务板上完成报文的封装,将报文送到业务环回组端口,接着从业务环组端口收到该报文,然后通过桥方式将报文发送到IPv4业务板,最后将报文送到出端口,如图6所示。
下面结合图4-6对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交换设备的业务板只支持IPv4,缺乏支持IPv6新业务的能力,本发明的要点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投资,在不改变现有组网情况下,在现有三层交换机中增加一块或多块支持IPv6功能或同时支持IPv4/IPv6功能的业务板,将不支持IPv6业务的IPv4业务板上的业务流量转发到支持这些业务的IPv6业务板的报文入方向进行处理,从而使该三层交换机中的IPv4业务板也能支持IPv6业务,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以同时支持IPv4/IPv6功能的业务板为例说明。
具体地,参见图4-6,本发明的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它包括:一块支持IPv4功能的IPv4业务板1;一块同时支持IPv4和IPv6功能的IPv4/IPv6业务板2;以及重定向模块3,用以将IPv4业务板1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经交换网4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2上进行处理。当然,按照本发明的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支持IPv4功能的IPv4业务板1和/或多个同时支持IPv4和IPv6功能的IPv4/IPv6业务板2。
图4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IPv6业务的分布式交换设备的结构及报文流向图。
图4中显示了IPv4业务板1和IPv4/IPv6业务板2混插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硬件结构。IPv4业务板1和IPv4/IPv6业务板2是通过交换网3进行桥接的。交换网3位于交换机的背板或后板上,实际上是一个I/O总结矩阵。
上述两种业务板的硬件混插完成后,用重定向模块3实现将IPv4业务板1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1转到IPv4/IPv6业务板2上进行处理,重定向模块3可以由交换机中的CPU(中央处理器)实现,也可由专用的硬件来实现。重定向模块3通过总线控制所述的IPv4业务板1和IPv4/IPv6业务板2之间IPv6报文的转向。在图2中,重定向模块3设置在IPv4业务板1中,即重定向模块3可以由IPv4业务板1中CPU实现。当然,重定向模块3也可独立于IPv4业务板1而单独设置,比如在IPv4业务板1上或IPv4业务板1之后,单独设置一个重定向模块板。
此外,交换机中的CPU还实现了转发封装模块的功能,转发封装模块通过总线与所述的IPv4业务板1和IPv4/IPv6业务板2相连,用以将重定向到IPv4/IPv6业务板上的IPv6转发报文进行重新封装,并通过所述的IPv4业务板或IPv4/IPv6业务板的出接口发送出去。即报文封装是在出业务板上实现的。
对于IPv6报文,如果出接口在IPv4业务板1上,可以在IPv4/IPv6业务板2上封装,然后再重定向到IPv4业务板1,如图6所示。当然,也可以在IPv4板1上的出接口上直接完成报文的封装,如图5所示。并且IPv4业务板1和IPv4/IPv6业务板2分别都具有各自的CPU。如果在IPv4/IPv6业务板2上封装,则上述转发封装模块的功能由IPv4/IPv6业务板2上的CPU完成。如果在IPv4业务板1上封装,则上述转发封装模块的功能由IPv4业务板1上的CPU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着重强调的是在IPv4业务板上接收到IPv6报文时,由于无法处理相应的业务,需要重定向到IPv4/IPv6或IPv6业务板上进行处理的方法。反过来说,如果在IPv6业务板上接收到IPv4报文,由于现有的IPv6业务板和IPv4/IPv6业务板均可以对IPv4业务进行处理,所以可以直接在该业务板上处理IPv4业务,若存在无法处理的情况,也可以将相应的IPv4业务重定向到支持IPv4功能的业务板上处理。
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适用于具有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和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的交换设备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判断IPv4业务板接收的报文是否是IPv6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S2;
步骤S2: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并在所述的业务板上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所述的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IPv4业务板上对收到的IPv6业务报文,通过识别IPv6虚接口MAC地址,进行环回组端口的匹配;
步骤S22:根据匹配出的环回组端口,将所述的IPv6报文在IPv4业务板上进行二层转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所述的报文从环回组端口送出去,从环回组端口收进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为IPv4/IPv6或IPv6业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当步骤S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在IPv4业务板上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
在IPv4业务板上对需在IPv4业务板上接收的IPv6业务报文设置虚接口MAC地址;其中,虚接口MAC地址包括IPv4虚接口MAC地址和IPv6虚接口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Pv6虚接口MAC地址为一条MAC地址表项,其中,MAC地址表项的出端口设为环回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是通过配置访问控制列表与其子规则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对所述的报文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3: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判断所述的报文是否为需转发的报文,如果是,执行步骤24;否则,接收所述的报文;
步骤S24:判断所需转发的报文出端口是否在IPv4业务板上,如果是,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26;
步骤S25: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将报文送到业务环回组端口,业务环组端口接收所述的报文,并通过桥方式将所述的报文发送到IPv4业务板后,再将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出端口;或者,在IPv4业务板上直接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后,再将所述的报文送到IPv4业务板的出端口;
步骤S26:在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完成所述报文的封装,再将该报文送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的出端口。
8.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它包括至少一块IPv4业务板(1);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至少一块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2);以及
重定向模块(3),用以将IPv4业务板(1)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1)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2)上进行处理;所述的将IPv4业务板接收的IPv6报文从IPv4业务板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具体包括:在IPv4业务板上对收到的IPv6业务报文,通过识别IPv6虚接口MAC地址,进行环回组端口的匹配;根据匹配出的环回组端口,将所述的IPv6报文在IPv4业务板上进行二层转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所述的报文从环回组端口送出去,从环回组端口收进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为IPv4/IPv6或IPv6业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定向模块(3)设置在IPv4业务板(1)中或者独立于IPv4业务板(1)而单独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Pv6报文的重定向是通过配置虚接口MAC地址或访问控制列表与其子规则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接口MAC地址包括IPv4虚接口MAC地址和IPv6虚接口MAC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Pv6虚接口MAC地址为一条MAC地址表项,其中,MAC地址表项的出端口设为环回组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回组端口由多个聚合端口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支持IPv6业务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发封装模块,其通过总线与所述的IPv4业务板和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相连,用以将重定向到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上的IPv6转发报文进行封装,并通过所述的IPv4业务板或支持IPv6业务的业务板的出接口发送出去。
CN2006101428159A 2006-10-26 2006-10-26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Active CN1968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28159A CN1968273B (zh) 2006-10-26 2006-10-26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28159A CN1968273B (zh) 2006-10-26 2006-10-26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8273A CN1968273A (zh) 2007-05-23
CN1968273B true CN1968273B (zh) 2010-08-18

Family

ID=3807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28159A Active CN1968273B (zh) 2006-10-26 2006-10-26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68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654B (zh) * 2010-08-17 2014-06-18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路由器及在IPv4路由器上实现IPv6报文穿越的方法
CN102025796B (zh) * 2010-11-23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ac地址更新方法及装置、组播方法及装置
CN102801628A (zh) * 2012-08-20 2012-11-28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gre隧道中的数据转发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376A (zh) * 2003-08-20 2005-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混合地址转换路由器
CN1716954A (zh) * 2005-05-27 2006-01-04 清华大学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CN1809032A (zh) * 2006-02-20 2006-07-26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接入控制层地址的动态学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376A (zh) * 2003-08-20 2005-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混合地址转换路由器
CN1716954A (zh) * 2005-05-27 2006-01-04 清华大学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CN1809032A (zh) * 2006-02-20 2006-07-26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接入控制层地址的动态学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8273A (zh)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196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remote network concurrently with a tethered device accessing the remote network
CN10316687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US6718387B1 (en) Reallocating address spaces of a plurality of servers using a load balancing policy and a multicast channel
CN100466629C (zh) 一种网络设备和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报文转发方法
US6157649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data streams that terminate at different termination units using virtual tunneling
JP5373625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ル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591048C (zh) 网络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以及第三层交换设备
CN101702679B (zh)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报文处理方法及交换设备
CN100420220C (zh) 二层隧道协议网络服务器及其隧道建立方法
PL1813088T3 (pl) Sposób oraz system trasowania w sieciach komunikacyjnych między pierwszym węzłem a drugim węzłem
KR101128677B1 (ko) 모바일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제어 플레인에 대한 부하 밸런싱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07569B (zh) Nat业务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8767A (zh) 一种基于nat的数据路由方法及其装置
TW201110622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efficiency-based packet classification
CN110224929A (zh) 基于dpdk的链路聚合接口的数据包转发方法
BR0003643A (pt) Equipamento, método e sistema para transferência de comunicação de voz em um ambiente de rede para a transmissão de dados por pacotes para um serviço móvel
CN107302806A (zh) 一种多模基站共享传输线路的方法和多模基站
JP2010028422A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CN102546428A (zh) 基于DHCPv6侦听的IPv6报文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968273B (zh)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CN102437966A (zh) 基于二层dhcp snooping三层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02291305A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02123080B (zh) 数据转发装置和线卡板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2255816A (zh) 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1035082B (zh) 分片报文重组方法及接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