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4519A -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4519A
CN1954519A CN 200580015511 CN200580015511A CN1954519A CN 1954519 A CN1954519 A CN 1954519A CN 200580015511 CN200580015511 CN 200580015511 CN 200580015511 A CN200580015511 A CN 200580015511A CN 1954519 A CN1954519 A CN 1954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hannel
bands
frequency sub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155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凯文·L·鲍姆
维贾伊·南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954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4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户站(101-103)通过确定(505)表示用户站与基站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510)生成具有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的接入码,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由该接入码生成(515)接入信号,以及传送(525)该接入信号,以及还通过确定(405)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410)频率子频带集的频率子频带,以及在被选频带子频带上,传送(420)接入信号,接入多载波通信系统(100)。

Description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接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计用于允许远程用户站(SS),诸如蜂窝或无线电话,通过将接入信号发送到基站(BS)来接入网络的机制很关键。接入信号实现重要功能,诸如从BS请求资源分配、提醒BS正尝试进入该网络的SS的存在,以及启动允许BS测量必须始终维护和调整以便确保上行链路资源的无干扰共享的SS的一些参数(例如由传播引起的时间偏差、频率偏差、发射功率等等)的过程。响应于接入消息,将表示如何更新SS的本地时间基准(以及可选地,频率和功率基准)以及什么传输时间表用于该SS的消息发送回SS,以便使来自SS的后续传输与BS更同步,以及基本上与其他SS的调度传输无干扰。
与使用分配给SS的调度资源发送的普通的数据业务不同,通常以自发方式传送该接入信号。因此,该过程通常称为随机接入。有时,该过程也称为测距(ranging),诸如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6标准的目前草稿版本(IEEE P802.16-REVd/D5-2004)中定义的,因为该接入信号能帮助BS测量与SS的传播距离(即其范围),以便能调整其发射定时,以便确保在BS处,使来自所有SS的信号同步(即上行链路时间同步)。在该说明书中,术语“随机接入”、“接入”和“测距”将互换使用来描述这些过程以及由SS传送以便启动该过程的信号。
在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中定义的系统中,不同SS的测距传输有时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每一SS从大的预定测距代码集随机选择测距码,以及该BS依赖该测距码的处理增益,检测和分离在同时传送不同测距码的多个SS。
上述测距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会产生“近-远”问题。假定SS位于小区的边缘以及不具有满足BS用于测距传输所期望的接收信号电平的足够的传输功率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在BS附近执行测距的SS会阻止来自小区边缘SS的测距信号,即使该BS附近的SS使用功率控制来将其信号电平降低到BS所期望的电平。
在代理人的案卷号CML01942M,并同时提交的名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U.S.申请序列号60/582,602中,描述了提高测距信号的可靠性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将信道划分成更窄子频带集,以及通过传送一个子频带上的测距信号,而不是使用整个信道带宽,实现功率集中增益。例如,如果将信道划分成10个子频带,那么在已知SS的小区位置的那些情况下,小区边缘SS的最大功率谱密度能增加10dB。
此外,期望改进测试信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和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用户站,从基站接收的典型的功率谱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含频率子频带的选择、用在用于接入通信系统的用户站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6和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含测距码地选择、用于接入通信系统的用户站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通信系统接入技术前,应观察到本发明主要属于与通过用户站,接入通信系统有关的方法步骤和装置部件的结合。因此,已经通过仅表示属于理解本发明的那些具体细节的附图中的传统符号表示装置部件和方法步骤,如果适当的话,以便不会由于对从在此的描述受益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细节,使该公开内容不清楚。
现在转到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框图。通信系统100包括多个小区106和107(仅示出两个),每个具有基站(BS)104,105。BS104的服务区覆盖多个用户站(SS)101-103,每个能执行至少一种测距功能,在此也称为随机接入功能。例如,SS101可以移出BS104的服务区并进入BS105的服务区,在这一情况下,切换发生,通常包含切换接入。在其他例子中,SS102产生带宽请求,SS103产生“上电”接入请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或OFDM的其他变形,诸如多载波CDMA(MC-CDMA)、多载波直接序列CDMA(MC-DS-CDMA)。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通信系统100能使用任何随机技术,诸如TDMA、FDMA和CDMA,或其组合。
参考图2,该图表示在SS,从正以约3.7GHz的中心频率,传送在15MHz频带上,具有基本上均匀密度的射频能的BS接收的典型能谱。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时分双工(TDD)通信系统使用包括多个1.25MHz TDD子频带205的频带,每个包括多个TDD。在该帧的下行链路部分期间,该SS测量每一子频带的频率选择信号强度,通常与在每一频带内接收的信号功率有关。接着,当SS准备在TDD帧的上行链路部分中传送测距信号时,最好基于确定具有该TDD帧的下行链路部分中的最高接收功率的子频带,选择用于该上行链路测距传输的最佳子频带(应用链路损耗相互性,甚至在没有RF校准的情况下,频率响应的相对大小在上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帧,在相同频率将是相同的)。由于在多路延迟扩展信道上,该信号强度能在总15MHz频带上达到20dB,该方法能提供在子频带的随机选择上的实际功率增益。
考虑子频带为1.25MHz宽的系统,从图1很清楚,通过所建议的方法(在最坏和最好子频带间为约15dB改进),实际增益是可能的。这种“最好子频带”原理的变形,诸如在最好M个子频带间进行随机选择,选择具有比平均功率更高的子频带,避免K个最坏子频带,以及选择有利的子频带的类似方法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及也能提供大幅增益。
该建议方法可能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多个SS可以测量相同的“最佳子频带”,因此,可能在它们的测距传输中冲突。在此建议的方法不期望相对于随机子频带选择过程,对特定子频带上的冲突数产生任何实质上的负影响,因为用于不同SS的能谱由于它们的不同位置,通常不是非常相关。
参考图3,能谱图表示用于在参考图2所述的相同系统中,仅位于1米远的两个SS的典型测量频率响应或频率选择信号强度。尽管在响应的整个特性间存在一些类似,但在用于仅远离1米的两个不同位置的不同1.25MHz子频带上出现一些峰值,以及在两个相邻子频带306,307中找到用于每个SS的最大峰值。对较大间隔,能期望频率响应变得甚至更不相关,以及信号强度测量能因此改变。
尽管信号强度测量已经描述为用来评价子频带的特性,将意识到能结合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使用的其他频率选择信道特性,或描述为基于其选择最佳或有利子频带的选择的其他特性。例如,接收信号失真的度量可以适合于结合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使用。潜在的可用特性的其他例子包括在每一子频带上测量的信噪比(S/N)、在每一子频带上测量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在每一子频带上测量的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预测误码率、在每一子频带上测量的信道响应、或信号质量的其他度量。由于基于相对于彼此的子频带的质量,选择子频带,在相对意义上,也能使用其他度量。
为降低复杂度,能仅在信道中的总子频带的子集上,进行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测量。同时,即使在特定子频带内,能在用于与OFDM一起使用的实施例的子频带内的子载波的子集上进行测量。
尽管在传统的TDD系统的情况下,描述过本发明的上述描述,还将意识到,通过使用改进的技术,其中基站(BS)测量在多个上行链路子频带上发送到BS的多个初步接入信号的频率选择信道特性,以及BS基于多个频率选择信道特性,识别有利子频带,或BS识别下行链路信号中的频率选择信道特性的值,本发明适合于FDD系统。然后,SS能使用所识别的子频带或由这些值识别子频带,以及使用上行链路接入信号中的所识别的有利子频带。
对测距过程,上述技术也可以由在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窄带模式中操作的SS使用。该过程基本上如下:1)在宽带OFDM系统中定义的下行链路子帧期间,窄带SS在多个子带上“跳跃”,2)SS选择所测量的子频带的最佳,以及3)SS将最佳子频带用于上行链路中的测距传输。
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含频率子频带的选择、用在用于接入通信系统的用户站中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4,已经描述了这些例子。在步骤405,在测试时间间隔期间,在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个内,确定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在步骤410,选择频率子频带集的频率子频带。在步骤415,形成接入信号,以及在步骤420,在衽频率子频带上,传送接入信号。
注意在本发明中,当用在多载波(OFDM)系统中时,在一个实施例中,频率子频带能包括多个相邻或紧密间隔的子载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频率子频带可以包括从OFDM系统中的整个子载波集中选择的任何子载波集。例如,对在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中定义的OFDMA PHY,子信道是不必相邻的子载波集。在本发明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OFDM子信道用作子频带。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是能用来在随机子频带选择和上述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间选择的开关机构。由于在用于子频带的信道特性的测量和被选子频带上的接入信号的传输间通常存在时滞,在时滞期间的大的信道变化会影响子频带选择的精度。例如,SS可以基于在TDD帧的下行链路部分开始时传送的导频序列或前导信号,测量和选择最佳子频带,以及将不传送接入信号,直到在子频带选择后,可以为1毫秒或更多(由TDD帧长度而定)的帧的上行链路部分为止。如果在该时滞期间,在该信道频率响应中存在大的变化,那么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可以在随机子频带选择上提供有效增益。如果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将提供有效增益,通过使用随机子频带选择,而不是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可以降低SS中的处理复杂度。在本发明的开关方面,SS估计在时间周期上,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变化率,确定变化率是否大于可能引起测量用于子频带选择和用于在所选子频带上传送接入信号的特性的时间之间的大的信道变化的阈值,然后,如果确定大的信道变化是可能的,使用随机子频带选择模式,或如果确定大的信道变化是不可能的,那么使用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模式。注意,本发明的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在接入传输中,会增加在该信道上、从SS传送到BS的功率量。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使用该功率增益来改进性能。在该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SS使用由子频带选择提供的至少部分功率增益,降低其发射功率,以便降低功耗、对相同子频带的其他用户的干扰以及增加SS的电池寿命。在另一实施例中,SS使用由子频带选择提供的至少部分功率增益,以便增加BS处,接收接入信号的功率,从而更可能精确地检测BS处的接入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SS设置其发射功率以便在BS实现所需接收电平,以及该设置部分地基于被选子频带的特性(诸如被选子频带上的接收信号功率)。也可以包括其他方面,诸如功率控制校准因子,用于确定发射功率设定值。
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包含测距码的选择,用在用于访问通信系统的用户站中的方法的流程图。这些实施例适合于多种通信系统,包括OFDM、TDD和FDD系统,以及包括至少部分基于由测距码产生的不同测距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s),而不是使用随机选择测距码(因此,测距信号)的传统方法,从由在操作系统中操作的多个SS使用的预定测距码集,选择测距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由该码产生的测距信号的PRPR,排序/分类测距码。例如,测距码可以分成两个集合:一个集合是包含生成具有低于预定阈值的PAPR的测距信号的所有码的“低PAPR”集合,第二集合是包含剩余测距码的“高PAPR”集合。在图5的步骤505,SS确定表示SS离已经选择测距的BS的距离(或路径损耗)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特性仅包含所测量的平均接收信号强度。在另一实施例中,信道特性仅包括SS和BS间的测量路径损耗。基本上在整个BS发射信号带宽上做出这些测量,或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频率选择子频带选择方面,能在子频带集上进行。当SS在小区边缘附近(即信道特性满足表示这一位置的标准)以及没有用于“高PAPR”测距信号的正确传输可用的足够的功率时,将从“低PAPR”集合选择测距码,以及通过降低功率放大器补偿,可以提高测距信号发射功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具有相应的多个估计距离有关的多个测距码集,能精炼该选择。更通常,SS使用执行该选择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生成具有PAPR的测距信号(接入信号)的测距码(接入码),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关系是PAPR与为该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征而确定的单一值的单一增加关系。
然后,SS在步骤515,由接入码生成接入信号,以及在步骤525,传送该接入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520,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设置由SS发射的接入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在这些实施例中,发射功率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关系可以是发射功率与由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而确定的单一值的单一增加关系。例如,当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由平均接收信号强度组成,发射功率可以具有由平均接收信号强度而定,对应于两个BS与SS距离估计的两个值(例如高和低)。
在具有代理人的案卷号CML01942M并同时提交,名为“Method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的U.S.申请序列号60/582,602中所述的OFDM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由GCL序列(每一序列为一个“测距码”)产生的148测距信号的PAPRs在2.39和6.29dB间,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最佳32个测距码描述为用来生成测距码(最佳32个码导致从2.39至3.46dB的PAPR)。尽管这对用于许多系统结构的其他传统方法提供基本改进(BS的成功测距信号解码的较高概率),通过使用本发明以及允许使用所有148GCL码,而不仅是最佳32,可以进一步改进成功测距信号解码的可能性。这大大地降低两个SS将选择相同子频带中的同一测距码的概率。最佳32个测距码将位于“低PAPR”集中,以及其他剩余116将位于“高PAPR”集中。当SS确定它在BS附近时,将从“高PAPR”集选择其测距码。仅需要另外的功率提高的SS(例如小区边缘用户或具有小PA的小电池供电设备)将从“低PAPR”集选择。
参考图6,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选择接入信号的方法,适合于满足参考上述的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的通信系统。在步骤605,希望将测距信号传送到BS的SS确定用于该发射的所需发射功率。这能基于已经在上文提到的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中的定义的过程,其利用所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即,接收信号强度是表示BS和SS间的距离或路径损耗的信道特性)。在步骤610,SS确定它是否具有实现所需发射功率的足够的功率放大器(PA)输出能力,假定从对应于预定接入码集的定义接入码集选择于相对高PAPR测距信号的测距码的一个。例如,如果由该系统中的测距码产生的测距信号的PAPRs的距离为7至11dB,那么可以将10dB的PAPR视为相对高。对该例子,也可以使用当进行接入码的随机选择(由此,随机选择接入信号)时,提供可接受成功的相对高PAPR的另一值,诸如9.5dB、10.5dB或11dB。如果SS能通过相对高的PAPR测距信号,实现所需功率电平,那么如在现有技术中,随机选择测距码。然而,如果SS不能实现所需功率电平,那么SS将在步骤615尝试选择具有比相对高值更低的PAPR测距信号的测距码,以便能增加发射功率来满足或至少接近所需发射功率。在下文中,描述用于选择测距码的特定过程。
当SS需要选择具有低PAPR测距信号的测距码时,该选择需要以不完全确定性的方式完成,因为我们不希望两个SS总是正好偏爱同一测距码(例如,在整个码组合中,具有最低PAPR信号的测距码)。同时,我们不希望使SS估计每一可能测距码信号的PAPR,除非SS选择这样做。因此,用于识别和选择具有低PAPR测距信号的测距码的建议方法是可升级的,以及提供无确定性码选择:
只要需要选择新测距码,SS能从初始集随机选择Nr码,以便产生第一测距码子集。然后,SS从第一子集识别具有最低PAPR测距码信号的Nrs<Nr码以及将它们放在第二子集中(例如,当初始集中的代码数为100和300间时,用于选择的方法为Nrs=(floor(0.1*Nr)+floor((0.03*Nr)^2)+1)。最后,SS能从第二子集随机选择一个测距码。上述过程能用于初始测距、定期测距或带宽请求。测距信号PAPR值通常在7-11dB间,以便通过本发明,存在几dB的可能增益。
参考图7,流程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适合于802.16系统的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希望将测距码传送到BS的SS确定用于该传输的所需发射功率,以及随机选择测距码,称为第一测距码。所需发射功率能基于利用所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即,接收信号强度是表示BS和SS间的距离的信道特性),已经在802.16系统规范中定义的过程。然后SS确定它是否具有当使用第一测距码,发射测距信号时,实现所需发射功率的足够的功率放大器(PA)输出功率(例如基于测距信号的PAPR以及PA的输出能力)。如果SS能实现所需功率电平,那么选择和使用第一测距码。然而,如果SS不能实现所需功率电平,那么SS将尝试选择具有比第一测距码更低的PAPR测距信号的另一测距码,以便能增加发射功率来满足或至少更接近所需发射功率。用于选择另一测距码的过程实质上与用在大小Nrs和Nr的第一和第二测距码集上的所述过程相同。另外,SS可以重复地进行另外的随机测距码选择,直到当前被选测距码具有用于SS实现或至少更接近所需发射功率的足够低的PAPR测距信号为止。这些另外的实施例能概括为由用户站使用的方法,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在步骤705(图7),确定用于将接入信号传输到基站的所需发射功率。在步骤710,从接入码集选择第一接入码。在步骤715基于第一接入码,做出有关用户站的发射功率放大器是否具有实现用于接入信号的所需发射功率的足够的功率输出能力的确定。当确定为否定时,在步骤720,选择至少第二接入码,尝试提供具有低于基于第一接入信号,该接入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
通过参考图5所述的本发明的测距码选择实施例实现的功率增益(即在BS接收的测距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比由参考图1-4所述的本发明的频率子频带选择实施例实现的功率增益更不显著。例如,对测距码选择实施例,该功率增益可以为约3dB。然而,测距码选择实施例比频带子频带选择实施例应用更宽,因为测距码选择实施例甚至能用在不使用测距信道上的子频带的通信系统,诸如满足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的通信系统中。在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中,测距码的PAPR从7.2dB改变到11.23dB(变化4dB),以及50%的码具有低于8.5dB的PAPR。因此,满足IEEE802.16标准的当前草稿版本的通信系统能从所述的测距码选择方法受益。在能使用本发明的子频带选择和测距码选择实施例的一些系统中,能实现比由本发明的任一类型实现的更多好处。
尽管信号强度度量已经描述为用来确定SS与BS的距离的信道特性,将意识到结合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能使用其他信道特性,或作为替代特性。例如,所接收的信号失真的度量可以适合于结合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使用。
在一些系统中,诸如上述OFDM系统,测距码与能用来分析以便生成低PAPR的测距波形的数学序列有关。在其他系统中,测距信号可以不与易于分析的数学序列有关,以及可以在时域中分析测距信号以便确定PAPRs。在该实例中,根据它们的PAPR,直接编码或排序波形,以及步骤510的测距码(接入码)的选择与波形选择同步,以及在步骤515,由测距码生成波形仅仅是由测距码识别波形的动作。
尽管本发明包含用于通信系统接入的方法,但通过较小改进,也可以应用于由BS分配和促进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形。用于这种情形的一个例子是使用本发明来实现SS应答成功或不成功接收先前从BS发送到SS的消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删除测距码可以对应于一些信息,例如成功接收的指示器。对选择测距码的实施例,信息能与不同PAPR类有关的多个测距码集的每一个中的测距码关联。
将意识到在此所述的基站和用户站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传统的处理器和控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结合某些非处理器电路,实现一些、大部分或全部在此所述的基站和用户站的功能的唯一存储程序指令组成。非处理器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接收机、无线电发射机、信号驱动器、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和用户输入设备。同样地,这些功能可以解释为执行通信系统的接入的方法步骤。另外,一些或所有功能能由不存储程序指令的状态机实现,其中,每一功能或某些功能的一些组合可以实现为定制逻辑。当然,能使用两个方法的组合。因此,在此已经描述了用于这些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在上文的说明书中,参考具体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及其好处和优点。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背离如在下文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做出各种改进和改变。因此,说明书和附图视为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意义,以及所有这些改进期望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好处、优点、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可以产生任何好处、优点或能想到或变得更明显的解决方案的任何元件不视为任何一个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需要、或必要特征或元件。
进一步理解到使用相关术语,如果有的话,诸如第一和第二、顶和底等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实体或动作分开,而不必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动作的任何实际的这些关系或顺序。
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包括”、“组成”或其任何变形打算覆盖非穷举包括,以便包括元件列表的过程、方法、工艺或装置不包括仅那些元件而是可以包括未清楚列出或这些过程、方法、工艺或装置固有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集合”是指非空集合(即用于在此定义的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元)。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另一”定义为至少第二或更多。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定义为组成。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程序”定义为设计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的指令序列。“程序”或“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子全程、函数、过程、对象方法、对象实现、可执行应用、小应用程序、小服务程序、源代码、对象代码、共享库/动态加载库和/或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的其他指令序列。

Claims (10)

1.一种由用户站使用的方法,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包括:
确定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
基于该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频率子频带集的频率子频带;
形成接入信号;以及
在被选频率子频带上传送该接入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变化率;
当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变化率大于阈值时,随机选择频率子频带集的频率子频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表示该用户站与基站的距离的频率子频带集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
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生成具有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的接入码;以及
由该接入码生成接入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由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确定的发射信号功率,传送该接入码。
5.一种由用户站使用,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表示该用户站与基站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
使用该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生成具有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的接入码;
由该接入码生成接入信号;以及
传送该接入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的关系是PAPR与由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而定的距离估计的单一减少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由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确定的发射信号功率,传送该接入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在频率子频带集的每一个内的频率子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
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特性,选择频率子频带集的频率子频带;以及
在被选频率子频带上传送接入信号。
9.一种由用户站使用,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将接入信号传输到基站的所需发射功率;
确定该用户站的发射功率放大器是否具有足够的功率输出能力来实现用于具有在所定义的接入信号集的峰值平均率的范围内,相对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的所需发射功率;以及
当所述确定为否定时,尝试选择生成具有低于该相对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的接入码。
10.一种由用户站使用、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将接入信号传输到基站的所需发射功率;
从接入码集中选择第一接入码;
基于第一接入码,确定该用户站的发射功率放大器是否具有实现用于接入信号的所需发射功率的足够功率输出能力;以及
当该确定为否定时,基于该第一接入信号,至少选择第二接入码,尝试提供具有低于该接入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接入信号。
CN 200580015511 2004-06-24 2005-06-09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954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8249304P 2004-06-24 2004-06-24
US60/582,493 2004-06-24
US11/004,358 2004-1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4519A true CN1954519A (zh) 2007-04-25

Family

ID=3805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15511 Pending CN1954519A (zh) 2004-06-24 2005-06-09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5451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711B (zh) * 2007-07-06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增强上行接入系统的调度信息上报方法
CN101374013B (zh) * 2007-08-22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频域信号预处理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3493409A (zh) * 2011-04-14 2014-01-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技术
CN111869290A (zh) * 2018-02-09 2020-10-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非正交dmrs配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0711B (zh) * 2007-07-06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增强上行接入系统的调度信息上报方法
CN101374013B (zh) * 2007-08-22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频域信号预处理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3493409A (zh) * 2011-04-14 2014-01-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技术
CN103493409B (zh) * 2011-04-14 2015-09-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技术
CN111869290A (zh) * 2018-02-09 2020-10-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非正交dmrs配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6143B1 (ko) 무선 멀티-캐리어 통신 시스템을 액세스하는 방법
EP233076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sub-channel
CN101370227B (zh) 确定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接收质量
CN107079455B (zh) 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免执照频带的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101139127B1 (ko) Tdd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스케쥴링되지 않은 주파수 도메인 전송
US84377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145715A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伝達構成
RU2344548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лосовым подканалом с адаптивной модуляцией и кодированием (амк)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с ортогонально-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CN102783165B (zh) 蜂巢式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频率复用的干扰测量机制
CN101729104B (zh) 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
CN10234215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8483038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998247A (zh) 用于多载波无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809874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esting wireless networks
JP201251607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可能なスペクトルを検知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heng et al.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OFDMA systems
EP2048903A2 (en) Combin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hibiting-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CN102714867A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上调度用户的系统和方法
CN1954519A (zh) 用于接入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US797872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KR101226044B1 (ko) 멀티캐리어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20120003985A1 (en) Co-channe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femtocell networks
CN111385865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0141801A (ja) 送信装置及び基地局並びに送信方法
CN112492696B (zh) 通信系统的上行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