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765A - 设定一致的方法和系统及使用其的技术、驱动装置和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设定一致的方法和系统及使用其的技术、驱动装置和飞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1765A CN1951765A CNA2006101486845A CN200610148684A CN1951765A CN 1951765 A CN1951765 A CN 1951765A CN A2006101486845 A CNA2006101486845 A CN A2006101486845A CN 200610148684 A CN200610148684 A CN 200610148684A CN 1951765 A CN1951765 A CN 19517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 upstream element
- angle
- downstream components
- mechan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136 polysorb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IWEDIXLBFLAXBO-UHFFFAOYSA-N dicamba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l)C=CC(Cl)=C1C(O)=O IWEDIXLBFLAX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13 extrap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12—Rotor drives
- B64C27/14—Direct drive between power plant and rotor hub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08—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 F16D11/1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actuated by moving a non-rotating part axially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为了实现自动设定一致,需要以下部件:机械张紧装置,其布置成大体上沿着接近装置(13)的驱动轴线(X)、但是方向相反地作用在上游元件(9)上;用于限制元件(9)与机械角度引导件转动的装置(37);和通过相对基准件(20)滑动以相对于下游元件(10)改变上游元件(9)相位的移相器装置(47),该基准件在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转动中是静止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在用于传递转动的连接内彼此接合的障碍件,且本发明一般涉及在障碍件连接在一起之前使障碍件设定一致。
更特别地,用于连接在一起的障碍件是在驱动元件上的突出部分的形式,所述突出部分用于与从动元件的凹入部分相匹配,反之亦然。
通过使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接近从而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彼此接合来执行连接。
背景技术
简单而言,在折叠直升机的主支架和推进旋翼的桨叶的情况下描述本发明,折叠直升机的主支架和推进旋翼的桨叶引发定位桨叶方位角的问题。
这是本发明从属于其中的领域,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和全部方面并不限于这个特定领域。
相反,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其他有助于使障碍件能够设定一致的领域,所述障碍件在用于传递转动的连接内连接在一起。
即,下面解释一般如何折叠直升机的主驱动旋翼的桨叶。
文献“Aérospatiale;Super Puma AS332;Instruction Manual;21:Optional Equipment;Issue 1994”披露了折叠桨叶的目的是减小直升机的整体尺寸,同时减少其迎风面。
在此文献中,一起行动的三个操作人员组成团队以手动执行折叠。这需要5分钟到7分钟。
首先,主旋翼必须放置成其桨叶安放在预定的方位角位置,然后使用旋翼制动器。
此后,解除将使桨叶处于工作位置的锁定。然后使用手柄杆(或操作杆)人工移动桨叶(每一个桨叶围绕其与旋翼桨毂之间的铰链轴枢转)。
最后,将处于折叠位置的桨叶固定到直升机机身上。文件FR2861689中也提到了这个主题。
下面参考与自动折叠直升机主旋翼的桨叶有关的各种文献。
文件FR 1587156描述了用于折叠变形飞行器桨叶的驱动。由两个电动机中的一个或另一个驱动两个输出轴,同时线性连接器的两个输出操作旋翼桨片的锁定机构。
文献GB781356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液压机构。响应于用于将桨叶锁定在飞行位置的装置,所述液压机构使操作桨叶折叠的活塞缩回。
文献GB1036028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机构,所述机构中,电动机安装成与桨叶铰链相切。
文献GB1059638描述了用于折叠直升机旋翼的桨叶的机构。电动机安装在铰链上,所述铰链使桨叶能够在其飞行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摆动。
还提及到几个与在旋翼飞行器内的主传动齿轮箱(MTG)相关的文献,所述主传动齿轮箱在飞行器的动力单元和主旋翼之间。
文献FR2402123描述了能够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这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锥齿轮箱形式的齿轮装置,并且这种动力传递装置安装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
文献FR2670553描述了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设计成被放置在驱动轴和从动的两个组件之间。可有选择地驱动第一组件,而第二组件可以由驱动轴或第一组件连续驱动。
在直升机上,装置首先将动力传递到旋翼,其必须能够被驱动转动,其次传递到辅助装备,如泵或交流发电机。当直升机的发动机没有工作时,也必须能够驱动辅助装置。
下面,自动折叠桨叶的目的将得到更好的理解。
该操作是复杂而且需要小心的。特别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折叠的成功率必须是100%。
也可以理解为,折叠所涉及的组件要满足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重量、尺寸、环境、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
当桨叶标引(预定的方位角位置)也最好为自动的时候,还有很多额外的实际困难。
目前,少数使用的自动标引的方法常常会引起可靠性、尺寸过大和机上重量的问题。
理论上,通过现有的主变速箱而得到高效率的高度集成的自动标引的方法应当可以通过。
为此,原则上应当能够将输出端的驱动元件通过标引致动器连接到位于主变速箱的输入端的从动元件上。
接下来,以这种方式连接到变速箱的驱动元件将转动旋翼直到桨叶达到折叠所需要的方位角位置。
通常,通过上述类型的障碍件,可以由连接器形成该连接。
但是,实际上,当需要满足的条件非常严格时(例如重量、尺寸、环境、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通过障碍件的这种连接器会引起很多问题。
这特别适用于将直升机桨叶标引机构的突出和凹入部分设定一致,其会引起一些仍然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而且,特别是由于这些问题,所以实践中通常最好是手动或者通过手摇曲柄型外部致动器调整方位角。
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主旋翼的某些位置,由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突出部分(阳部分)及凹入部分(阴部分)大体上分别面对另一个,所以接合接近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接近的障碍是,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阳部分互相靠紧。这样做出任何强制接合的尝试就会损坏连接器。
其次,如果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阳部分部分重叠但是其角度偏差足以进行强制配合,则会损坏这些部分的接触输入面。
在后面的情况下,这就使得自动标引桨叶的方位角位置变得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方法是,斜切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突出和凹入部分的接触输入面(即端件)。
然而,发现由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斜面之间的平面部分(基本上与转轴垂直延伸)在输出侧(如致动器)和输入侧(如MTG)上接触,在实践中会出现实现接合仍然不可能的情形。
对于这个问题,另一种方法是暂时松开旋翼制动器,以使变速箱的传动装置可以转动一些,到达相对角度位置,其中在该位置能在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凹入和突出部分之间可以形成配合。
然而,这需要直接手动干涉或其它再激活(如,变速箱的,手摇曲柄的连接的),而这会违背了快速自动地标引桨叶的方位角位置的目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例如在刮风的情况下,任何旋翼的放松都会对飞行器、其环境或附近的人员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而且通过这样小的转动,特别是在再激活情况下能否成功也值得怀疑。虽然其确实能够排除一种阻碍情况,但是也不能保证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新的相对位置更适于连接。
为了避免在接合期间元件的连接所用的阳部分一直彼此面对,类似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电动机驱动的致动器的驱动元件转得慢一点。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用异步电动机驱动致动器,则为达到该目的,电动机的起动会很突然。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会损害到阳部分的接触输入面,例如是由在与轴向接合力结合的转动的作用下的敲击所引起的。
在该阶段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虽然本发明描述的是关于通过障碍件(例如,使用互补凹槽)形成的连接,且连接通过轴向滑动发生,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延伸到其它形式的通过障碍件的连接,和其它模式的方法。
发明内容
特别地,本发明设法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其它方面,其提出一种在连接前使障碍件设置成一致的方法,特别地,该方法能够:
·完全自动;
·操作简单而且可靠;
·确保成功率为100%;
·机身重量较轻、紧凑、可靠并且耐用;
·不对环境产生不可接受的冲击或者危害;
·满足应用的标准及要求;和
·高度集成。
为此,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非永久性连接内,通过被设置用于将转动在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之间传递的障碍件,在凸起部分和互补凹入部分(反之亦然)连接在一起之前将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设置为一致的方法。
该方法限定有:
·尝试连接步骤,包括互补部分的接近阶段,和大体上将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的突出部分相互对准的情况下的尝试故障阶段;
·在故障阶段中,通过执行在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之间的面对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相对转动操作,将角度设定为一致的步骤;和
·一旦上游元件的部分基本与下游元件的互补部分大体上一致,则进行实际接合动作传递连接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限定有自动设定一致的至少一个步骤,包括:
·在故障阶段中,机械张紧阶段是大体上沿着与接近阶段相同的轴线,但是方向相反地将张紧作用在上游元件上;
·强制上游元件随由张紧阶段驱动的至少一个机械角度引导件转动的阶段;
·在张紧阶段驱动下相对于下游元件改变上游元件相位的阶段,其是由角度引导元件的操作引起的,其中相对于基准件强制该元件与上游元件一起转动,该基准件相对于上游元件的转动是静止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限定有接近阶段和/或机械张紧阶段,以通过轴向滑动和/或径向滑动和/或围绕枢轴反转至少部分实现该方法。
例如,完全通过轴向滑动实现所述接近阶段,以使机械张紧阶段在与接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实现轻微力量的轴向推动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力量超过预定力量阈值时在接近阶段期间对上游元件上产生的力量的限制操作,或者预定的超时时间段,均会引起尝试连接步骤中的故障阶段,该故障阶段引起接近电动机的起动方向的反向。
例如,预定的超时时间段是大约0.5秒(s)到5秒的持续时间,且从接近步骤开始时算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颠倒电动机的起动方向实施机械张紧阶段,所述电动机为在尝试连接步骤中接近互补部分的阶段所共有。
例如,该接近阶段是轴向的,并且通过机械转换来自共有的接近电动机的枢转运动的操作来实现,所述机械转换操作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的旋转运动的传递相符合(且可能是同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张紧阶段通过克服机械终止力得到执行,该机械终止力在设定一致阶段步骤期间存储,以便在复位步骤期间释放。
例如,张紧阶段是轴向的,和/或通过弹性变形操作(如弯曲弹簧等)存储机械终止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上游元件局部挤压引导件的操作,至少可以部分实现设定一致步骤中的转动限制阶段,例如,从而所述局部挤压操作导致上游元件对于引导件的摩擦力,所述摩擦力适于临时防止上游元件和引导件,在来自机械张紧阶段的驱动或可选地来自机械终止力的驱动下,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
N:是将要接合的突出部分或凹入部分的数量:
E:是非零整数,例如等于1;且
R:预定角度引导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提供了自动复位步骤:
·互锁机械角度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的阶段,至少部分是在相移阶段之后的,特别是在角度引导操作之后,例如通过上游元件的推力在向外方向上将销径向插入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之间,此锁定阶段由机械张紧阶段机械地驱动;
·在机械张紧阶段的结束行程操作后,至少部分地在角度引导操作后,张紧结束行程操作会产生新的接近阶段;和
·在所述新的接近行程阶段期间,具有中断限制上游元件与引导件的转动的不同操作,及中断锁定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的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检测最大张紧位置的操作的结果,张紧结束行程操作导致新的接近阶段。
例如,所述新的接近阶段是轴向的,且通过经由互补障碍件的可反转机械系统转换源自共有的接近电动机的枢转运动的操作实现,所述转换系统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的旋转运动(B)的传递相符合,并可能是同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断锁定操作开始会导致释放机械终止力,并在机械终止力的作用下,导致引导件返回在静止的基准件对面的延伸的座支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规定至少重复设定一致步骤,直到互补的突出部分和凹入部分对应,之后进行实际连接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中上游元件是驱动元件,而下游元件是从动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进行实际连接步骤,就开始通过由障碍件形成的非永久连接在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之间传递转动。
例如,通过齿轮传动阶段在不同于接近电动机的主电动机的作用下传递转动,在与上游元件的转动配合操作之后和/或松开用于防止下游元件移动的制动器之后,该齿轮传动阶段开始。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系统,在连接之前,通过障碍件形成的非永久连接,将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的突出部分与互补的凹入部分设定一致,反之亦然,其中该障碍件在所述上游和下游元件之间传递转动。
该系统包括:
·尝试连接组件,其具有使互补部分接近的装置,和在上游元件的突出部分大体上与下游元件的突出部分对准的情况下用于揭示尝试故障的装置;
·将角度设定一致的组件,其连接到故障揭示装置,以能够起动用于驱动上游元件和下游元件的面对部分之间相对转动的至少一个元件;和
·实际接合组件,其用于实际接合运动传递连接、并布置成当上游元件的突出和凹入部分与下游元件的互补部分大体上一致时,连接上游元件的突出和凹入部分与下游元件的互补部分。
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设定一致的组件是自动的,并且包括:
·机械张紧装置,其被设置成在起动故障揭示装置时动作,以便大体上沿着接近装置的驱动轴、但是方向相反地对上游元件进行张紧;
·限制上游元件与至少一个机械角度引导件转动的装置,其与张紧装置配合以实现所述限制;
·在张紧装置驱动下改变上游元件相对于下游元件的每一个相位的装置,其具有引导元件的角度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适于相对于基准件滑动以改变所述相位,该基准件在相对于下游元件的转动中是静止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适于执行上述的设定一致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限定有尝试连接组件的接近装置,所述接近装置布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轴向滑动和/或径向滑动和/或围绕枢轴反转保证上游元件相对于下游元件的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近装置仅仅通过上游元件在壳体中的轴向滑动引起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移,该壳体刚性地固定到静止的基准件上,轻微力推进装置布置成使上游元件轴向滑动,但是方向与接近轴向滑动方向相反。
在一个示例中,接近装置至少包括:
·由设定一致组件和轴向接合组件共用的接近电动机;
·用于将共用电动机的枢转运动机械地转换为上游元件的轴向滑动的元件,所述机械转换元件也布置成允许上游元件将转动传递到下游元件,并可能同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转换元件至少包括:
·主轴,其在其输入端功能性地连接到接近电动机上,并且具有输出蜗杆;
·中间斜齿轮变速箱和/或减速组件,例如,其首先具有中间轴,该中间轴具有与主轴输出蜗杆接合的驱动齿环、和输出中间蜗杆,其次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用于引导中间扇形齿轮的转动,该扇形齿轮具有与中间蜗杆配合的输入,该输出轴引导偏心扇形齿轮的转动;和
·上游元件的传动杆,该传动杆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周边肩部,该周边肩部设置成适于与中间组件的偏心扇形齿轮啮合,从而通过给周边肩部施加推力,所述中间组件内的转动引起上游元件的轴向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揭示装置由力限制器控制,当超过预定阈值的力值时,该力限制器限制接近装置产生的作用在上游元件上的力,从而使接近电动机的起动方向颠倒。
在另一实施例中,故障揭示装置由开始起动接近装置和检测到运动传递连接的实际接合之间的超时控制。
例如,力限制器元件包括超时和/或功能性地连接到用于检测超过力值的预定阈值的力值的元件,所述检测元件,例如集成在接近电动机内的传感器,被布置成对作用力限制进行初使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一致组件的转动限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局部挤压器元件,其用于将上游元件挤压到引导件上。
例如,一块截头圆锥板,其具有从上游元件的传动杆径向突出的咬合凹槽,并且布置成适于轴向挤压到引导件的截头圆锥腔中,所述腔的形状与板的形状大体上互补,所述腔限定被设计成与张紧装置配合的前座支,并且所述腔可用柔软或易伸展的材料例如铝进行覆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腔布置成反抗用于产生机械终止力的元件的作用,所述机械终止力在复位期间被释放。
例如,所述元件通过弯曲产生弹性变形,并且是弹簧等的形式。所述力产生元件通常轴向安装在引导件的后座支和静止的基准件的前座支之间,该前座支例如是脱开针板(或退耦针板)(plate of decouplingneedles)。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器装置的角度引导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局部滑道的元件,该形成局部滑道的元件布置成与形成引导感触器的至少一个元件配合,以便感知静止的基准件。
例如,滑道形成元件包括彼此对角线相对的至少一对倾斜椭圆狭槽,同时感触器形成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横向指状物,该指状物径向突出到所述一对狭槽的每一个狭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游元件具有32个例如凹槽等的突出部分,角度引导件的每一个椭圆狭槽以幅度
角度数的引导角倾斜,所述幅度
角度数大约是0.5°到10°,特别是在0.5°到5°,例如大体上1.5°到2.5°的范围内。
其中:
N:是将要接合的突出部分和凹入部分的数量;
E:是非零整数,如等于1;且
R:预定角度引导系数。
例如,引导角度幅度
具有一个角度值,所述角度值在度数上大约对应于用于接合的突出或凹入部分的大体上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覆盖的角度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自动复位组件,该自动复位组件至少包括:
·锁定装置,其用于互锁机械角度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
·结束行程检测器元件,其与机械张紧装置共用并被布置成起动接近装置;
·用于中断上游元件和引导件的转动限制的装置;
·用于中断引导件和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锁定的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动复位组件的互锁装置功能性地连接到机械张紧装置,以通过径向向外插入可缩回的销形成轮进行机械锁定。
例如,互锁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可缩回轮,它们被安装以成角间隔地移动,所述角间隔有规律地分布在机械引导件的周边凹部的圆周周围,且每一个可缩回轮均与径向推进器、特别是球状的推进器连接。
每一个径向推进器均可滑动地安装在引导件中的径向孔中,并且适于被上游元件的后端件唇部径向向外推动,从而径向向外移动,由此对应的可缩回轮可在以下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位置,其中,可缩回轮既在周边凹部内又与基准件接合;和
·另一位置,其中,引导件可以相对于基准件自由枢转,其中轮子位于凹部的外面且被对应的径向推进器挤压到基准件的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规定上游元件为驱动元件,而下游元件为从动元件,所述上游元件在自由连接端包括具有斜切前端的、凹槽形式的突出和凹入部分。
例如,上游元件限定传动杆,该传动杆在靠近其自由连接端连续地受到用于占据轴向间隙的装置施加的向后载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主电动机,其适于通过例如行星齿轮系的减速齿轮脱开装置驱动下游元件转动,所述脱开装置的在其输入端功能性地连接到异步电动机的输出构件。
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转动驱动技术,其使用连接到下游元件的上游元件,并且是适于执行上述设定一致方法和/或使用上述设定一致系统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该技术用于自动标引旋翼飞行器的旋翼的桨叶的方位角位置,其中:
·在设定一致步骤期间,应用防止支撑桨叶的旋翼移动的制动器,并且在尝试连接步骤和实际接合步骤期间也可能应用制动器;且
·在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期间实际接合步骤之后释放该制动器,所述元件被功能性地固定到飞行器的主变速箱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技术还提出下述:
·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之前,请求释放制动器的状态,并随后确认制动器被释放;
·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直到通过转动旋翼使桨叶处于预定方位角位置的步骤;和
·请求应用旋翼制动器的状态,并随后确认旋翼制动器被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应用/释放制动器的这些状态以及对制动器被应用/释放的确认,至少部分地例如根据信息作用(as a function ofinformation)特别是可视信息被手动地执行,所述可视信息由控制面板提供并适于由专门的控制器确认,且所述控制面板也是专用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应用/释放制动器的这些状态以及对制动器被应用/释放的确认,至少部分地例如借助请求和确认信息的复用网络被自动执行,以避免在飞行器飞行时对旋翼进行制动的任何危险。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通过连接到下游元件的上游元件提供转动驱动,该装置是适于执行上述设定一致方法,和/或适于使用上述设定一致系统,和/或适于使上述驱动技术得以实施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该装置布置成提供对旋翼飞行器的旋翼的桨叶的方位角位置的自动标引,且该装置是自动的,并特别包括:
·制动器,其适于防止旋翼移动,并可以是电动制动器;
·显示面板,其用于显示关于自动标引的指令、信息和确认的状态;
·控制器,其专用于自动标引状态;和
·复用网络,其用于传送关于控制状态步骤和信息的请求及确认的信息以及关于自动标引的确认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例如直升机的旋翼飞行器,其是适于实施上述设定一致方法,和/或使用上述设定一致系统,和/或使上述技术得以实施,和/或使用上述驱动装置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该飞行器包括:主变速箱,其具有设定一致系统的自动连接承窝;制动器,其防止用于支撑主桨叶的旋翼移动,并可以是电动制动器;和控制桨叶折叠状态的手动和/或自动装置,其位于驾驶员座舱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以非限定方式给出并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水平旋翼飞行器,特别是直升机的上方沿轴向透视的剖视图,其前端或“鼻子”朝左并且后端或“尾巴”朝右;
图2是从上方轴向透视的示意简图,其详细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驱动装置和设定一致系统;
图3是从下游元件的凹入端件侧的轴向透视的局部示意图,该凹入端件与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驱动装置连接,其中端件设置有斜槽(chamferedgrooves);
图4是图3中具有斜槽的端件的轴向后端部的局部横向正视图,其中简要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相位移的引导幅度的最大和最小示范值;
图5是轴向剖视的局部正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动驱动装置和设定一致系统,特别是其中能够看出主驱动装置、行星连接装置、结束行程检测器元件和占据轴向间隙的装置;
图6到15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定一致系统的轴向剖视图,其中偶数图(6-8-10-12-14)是平面图,奇数图(7-9-11-13-15)是正视图,处于下面的相应状态或操作中:
图6和7是在相位移之前上游元件的传动杆的后轴向进入期间;
图8和9是在传动杆的角度相位移的轴向进入和引导期间,同时在限制转动后锁定;
图10和11是在未锁定之前,转动限制被中止之后,传动杆的轴向接近期间;
图12和13是在未锁定和复位期间;
图14和15中是在轴向接近行程的末尾,复位结束后,将引导件挤压到静止的基准件的前座支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示出了三个互相正交的方向。
所谓的垂直方向Z对应于所述结构的高或厚:相对于其的术语是上/下或底部/顶部。为简单起见,有时称该垂直方向Z为垂直。
另一方向X,是轴向方向,对应于所述结构的长或是主尺寸。相对于其的术语是前/后(前是与X相反的方向)。为简单起见,有时称该轴向方向X为水平。
再一方向Y,是横向方向,对应于所述结构的宽或侧向尺寸。相对于其的术语是“侧面”。为简单起见,有时也称该横向方向Y为水平。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整个水平旋翼飞行器。特别是,飞行器1是直升机。
方向X和Y一起限定了一个所谓的主(X,Y)平面,其中典型地限定飞行器1的支撑多边形和着陆平面。
如上所述,折叠直升机1的主支撑和推进旋翼3的桨叶2会产生用设定一致系统5将主变速箱(MTG)4设定一致的问题,其中该设定一致系统是旋翼3的驱动装置6的一部分并且专用于该目的。
另外,图1的飞行器具有反扭矩旋翼7,其也连接到变速箱4并且设置有桨叶2。与主旋翼3相似,旋翼7由推进单元(未示出)以正常的操作驱动,例如该推进单元具有一个或多个涡轮机。
该装置在本质上与推进单元不同,但是与该单元相似其也功能性地连接到变速箱(MTG)4上。
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为了折叠桨叶2,最初旋翼3的桨叶2必须处于预定的方位角,且接合制动器8以防止旋翼3移动。
不过,为了达到折叠桨叶2所要求的方位角,需要将变速箱(MTG)4与装置6连接起来,这就需要至少将下面的部件彼此设定为一致:
·驱动装置6(从而该系统5)的上游元件9;和
·变速箱4的下游元件10。
在飞行器1上,该连接不是永久的(是暂时的),通过障碍件形成连接,设计该障碍件使其能够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之间传递转动(如图2中的箭头B所示)。
能够通过此连接传递转动B的障碍件是分别属于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的互补的突出和凹入部分11,反之亦然。
如图4所示,在给定的实施例中,这些互补的部分11是凹槽形式,并具有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
可以看出,存在一个问题,在旋翼3的特定位置中,不可能形成接合,因为元件9(驱动元件)和元件10(从动元件)的突出部分11A(阳部)大体上是对准的(同样的它们的凹入部分11B(阴部)也是大体上对准的)。
如果元件9和元件10的部分11A彼此紧靠,则该接近就会受阻(或阻塞),例如在必须借助手动标引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的情况下,这通常会使实现接合变得困难而且浪费时间。
如果必须确保标引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是自动的,则这种受阻的接近会使其无法实现。
对于这种情况,实际中通用的是:
·尝试进行连接的步骤(12),包括互补部分11接近的阶段(13),和如果元件9的突出部分11A与所要配合的另一元件10的突出部分11A大体上对准的情况下表示尝试故障的阶段(14);
·如果出现故障阶段(14),则进行步骤(15),即,通过执行至少一个使面对的部分11A之间相对转动的操作(16),将角度设定为一致;和
·当元件9的互补部分11与另一元件10的互补部分大体上一致时,进行动作传递连接的实际接合步骤(17)。
这是人们用十字形螺丝起子拧紧或松开相应螺丝钉的操作原理。
下面将带着上面提到的问题,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体实施例。
因此,设定一致的系统5特别包括(图2)尝试连接(涉及尝试连接步骤12)的组件12,其利用装置13接近互补部分11;和显示尝试故障或超时的装置14,这表示元件9的突出部分11A与元件10的突出部分11A大体上对准,也就是接合失败。
装置13使元件9在图10到15中的从右到左的轴向方向上的接近位移为D。
在图5到15中,附图标记15表示设定角度一致的组件,并且其形成系统5的一部分。
组件15连接到故障揭示装置14上,以使其能够起动用于执行面对部分11之间的相对转动的元件16。
而且,实际与该连接接合的组件17被布置成确保元件9的互补部分11与将要连接在一起的元件10的部分11大体上一致。
为简单起见,可以理解的是,同样的附图标记在适当的情况下表示下列内容:
·方法步骤与系统的功能组件;
·方法阶段与系统的功能装置;和
·方法操作与系统的功能元件。
在本发明中,设定一致的组件15是自动的。
组件15首先包括机械张紧装置21,在起动故障装置14时,其布置成沿着大体上相同的轴线(在该情况下是轴X)在元件9上施加张紧力C(图6和7),因此由接近装置13驱动所述元件9,但是在相反方向(在图6和7中是从左到右)。
在没有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接近D的装置13和/或施加张紧力C的装置21,布置成使元件9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元件10移动,通过:
·在部分11的周边径向滑动;和/或
·围绕枢轴反转。
但是,在所提到的附图中,接近装置13完全以轴向(X轴)滑动产生位移D。
在装置6的壳体19中引导元件9的接近滑动D,该装置6具有刚性固定在其上的静止的基准件20。
在相同线路上,可以看到,轻微力推动装置21布置成使元件9轴向滑动,但是方向与接近轴向滑动D的方向相反。
为简单起见,在附图中,元件9的张紧和推动均用C表示,因为装置21进行的推动是张紧的结果。类似的,由于同样的原因,张紧装置C和推进装置是可交换的用附图标记21表示。例如,比较图6和8,容易看出,使组件12沿着X轴更紧凑的推动力是张紧C的结果。换言之,张紧C的影响会使元件9在壳体19中沿着轴X从左到右滑动,如图6和7所示。该移动将元件推动到壳体19中,称作“推进”。
在图2和图5的示例中,接近装置13概括地包括:
·与设定一致组件15和轴向接合组件17共用的接近驱动装置22,在这种情况下为电动机;和
·将来自电动机22的转动机械地转换为上游元件9的轴向滑动的元件23。
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转换元件23也布置成能够使用于设定一致的上游元件9转动(虽然没有介绍,但甚至可能是同时的)。
在该实施例中,按驱动顺序,转换元件23包括下列元件:
·主轴24,其输入端功能性连接到电动机22上,其输出通过蜗杆25传递;
·提供斜齿轮变速箱和/或减速传动装置的中间组件,包括具有与蜗杆25啮合的驱动齿环27的中间轴26,引导中间扇形齿轮30转动的输出中间蜗杆28和输出轴29,该扇形齿轮从中间蜗杆28接收输入驱动,而输出轴引导偏心扇形齿轮31的转动;和
·上游元件9的传动杆32,其设置有周边肩部33,所述周边肩部33设置成与中间组件的偏心部分31啮合,从而中间组件的转动导致通过推动肩部33使传动杆32轴向滑动。
为此,肩部33是轴向间隔开并且位于周边。它们形成脊和沟槽的轴向交替,所述沟槽具有大体上环状的底部。从而这些肩部33可以通过部分31及相关的元件传动杆32的张紧C和推进或移动D,从而形成装置21和装置13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装置14由超时计时器(timeout)35控制,所述超时计时器35适于颠倒接近电动机22的方向,并且在例如大约5秒(s)到6秒的预定超时时间段的尾段起动。
为了避免非接合情况下的任何堵塞,限制器元件34动作以限制穿透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类似的限制器元件34控制故障装置14,例如该限制器元件34集成在(或装在)接近电动机22内。
超过预定的力的阈值时,限制器元件34起动以颠倒接近电动机22的起动方向,可能是在预定超时时间段的尾段起动。
例如,限制器元件34与用于检测力值并且适于确定该力是否大于预定的力的阈值的元件36功能性连接。
例如,检测器元件36是集成在电动机22中的传感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元件36包括响应于移动D的微型触点开关,并且所述微型触点开关适于通过在结束接近行程位置检测到离开而在超时时间段没有检测到到达来确定接近是否未能终止。
下面描述用于限制引导件38与元件9转动的装置37,其中该引导件38用于机械角度引导,且在图5到15中一般是套管的形式。
在图10到15中,由于杆32与引导件38脱开,所以装置37是不活动的。
相反地,在图6到9中,由于杆32被强制与引导件38一起转动,所以装置37是可以活动的。
引导件38布置成与张紧装置21配合以便获得转动限制。
在该实施例中,组件15的转动限制装置37包括整体用标记39表示的元件,其用于将上游元件9局部压在引导件38上(元件39涉及一个局部挤压操作39)。虽然功能上不同,但是在该实施例中挤压器元件39与提供张紧C的元件21一致。
更详细地,转动限制装置37包括在杆32旁边的截头圆锥板40。在该实施例中,板40具有从元件9的传动杆32径向突出的咬合凹槽41。
板40适于受到对引导件38中的腔42(图14和15)的上述轴向挤压,该腔42也是截头圆锥形的。
凹槽41试图便于固定,从而将板40和腔42之间的转动合为一体。
腔42的内部上覆盖有例如环形式的、由诸如铝的延性材料44制成(图14和15)的构件。结果,借助适当的彼此握紧,板40和腔42之间的固定发生。
仍然参考图14和15,装置37的此截头圆锥腔42在形状上与板40大体上互补,且其背面43限定了与张紧装置21接合的前座支装置。
仍然是在该实施例中,截头圆锥体腔42布置成反抗用于产生终止力的元件45的作用,如下面解释地所述终止力在组件12的复位期间被释放。
元件45产生的终止力是机械的并且是轴向的,与接近C方向相反。
在该实施例中,元件45通过弯曲产生弹性变形,假设其是螺旋弹簧的形式。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元件45轴向安装在引导件38的后座支43和静止的基准件20的前座支46之间,在该实施例中,前座支46是脱开针板(或退耦针板)的形式。形成座支46的针板可以使基准件20不承受任何扭矩,该扭矩可能由元件45的弹簧传递及产生。
上述动作及功能性连接提供了移相器装置(整体用标记47表示),用于改变元件9相对于元件10的相位(装置47涉及相移阶段47)。
在图6到15中,可以看出,移相器装置47特别包括集成在引导件38内的角度引导元件48,从而使它们一起形成单个零件。
元件48适于沿着静止的基准件20的专用构件滑动,具有来自张紧C的轴向分量(X)和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合成转动分量。
该合成构件可以进行上游元件9的相移转动。
在附图中,引导件38,由此移相器装置47的角度引导元件48包括一对形成局部滑道的元件49,该滑道布置成与构成感触器(或触头)的单个元件50配合。
构成引导感触器的元件50是专用于改变静止的基准件20的相位的构件。
在该示例中,形成滑道的元件49形成一对彼此对角线相对的倾斜的椭圆形狭槽。
构成感触器的元件50具有径向突出到狭槽49中每一个内的横向指针(或指状物)。
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上游元件9具有32个突出部分11A,并且此情况下它们构成凹槽。
每一个椭圆形狭槽49以大体上1.5°至2.5°的
度的数量级的引导幅度倾斜。
提出下面的技术,以便使引导幅度
在度数上与角度值是同样的数量级,所述角度值大体上被用于接合的突出部分11A(或凹入部分11B)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占用。
其中:
N:是将要被接合的突出部分或凹入部分的数量;
E:是非零的整数,例如等于1;且
R:预定角度引导系数。
假定相移是如上所述的情况,下面将描述使设定一致系统能够复位的
实施例。
保证以下是适当的:在所述上游元件9轴向返回到适当的位置的同时,上游元件9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相移(例如在逆时针方向)的幅度
没有变小。
换言之,在此轴向返回期间保证以下是适当的:上游元件9在与相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例如顺时针)相对于下游元件10不转动。
在图5到l5中,复位是自动进行的,并且由用总标号5l表示的组件执行。
对于其它功能(特别是,设定一致及驱动),可以理解的是,所示的实施例通过将它们用于多个目的以及有时是以不同的方式(例如,张紧时向后及接近时向前)使用它们,从而试图尽可能多地共用装置6的构件。
特别地,自动复位组件51使用如下部件:
·装置52,用于使角度引导件38与静止的基准件20的转动互锁;
·结束行程检测器元件36,其与机械张紧装置21共同使用,并且其也布置成起动位移装置13;
·结束对上游元件和引导件的转动的限制的装置;和
·装置53,一旦执行复位,其就结束装置52对引导件38和静止的基准件20的锁定。
尽管施加相反的功能,但是本示例中的组件51的锁定装置52和解锁装置53还是尽可能多地共用构件。
在图6到15的实施例中,组件51的互锁装置52功能性地连接到机械张紧装置21,以便通过在向外或离心方向上径向插入轮子54的操作E机械传递想要的锁定(见图13),从而形成可缩回锁定。
在该示例中,装置52包括四个可缩回轮子54,以等角间隔可移动地安装在引导元件48的周边凹部55的圆周周围(可移动地安装以在向外的方向上执行径向插入操作E或在相反的方向上向内移动执行解锁)。
而且,对于每个可缩回轮子54,均设置有径向推进器56,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推进器56是球形且是用于轮子的向内定向推力装置(弹簧,......)。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轮子54都被引导在静止的基准件20的适当壳体中径向滑动。在引导元件48内的径向孔内引导每一个球推进器56,所述径向孔向与基准件20的适当的壳体彼此对准的外部开口并朝内部开口到引导元件48的轴向镗孔内。
在元件48的轴向镗孔内,元件9的杆32的轴端可以自由轴向滑动。杆32的轴向端设置有也可称为后端件的端件唇部57,即,其位于杆32右侧,并且其外径与镗孔内径互补(忽略间隙)。在唇部57的前面,也就是左侧,杆32设置有止片,其使推进器56能够径向向内移动。
被安装成在引导件38的径向镗孔内滑动(E)的每一个推进器56适于由上游元件9的后端件的唇部57径向向外推动,从而径向向外移动。
由此对应的可缩回轮子54可以在以下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位置(图6到11),其中轮子54既在元件48的周边凹部55内又与静止的基准件20接合;和
·另一位置,即在向外方向上径向插入的操作E以后,元件48能够相对于基准件20自由枢转的位置(即解锁位置,图12至15),其中轮子54位于凹部55的外面且被对应的推进器56挤压到基准件20的内壁58上。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假定在设定一致的装置6和系统5中上游元件9是驱动元件。
由此能够清楚地理解的是,该构件与飞行器1的变速箱4(MTG)接合,以调节桨叶2的方位角。然而,还要描述为此目的提供驱动力的装置6的构件。在图中,装置6由主驱动电动机59构成。
下游元件10通过元件9正是连接到此主动电动机59上以便被驱动。
为连接目的,下游元件10和上游元件9中的每一个的各自的自由端60(如图3和4中能够详细看到的)设置有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所述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是具有斜切前端61的凹槽的形式。
对于元件9,应该观察到的是,传动杆32在靠近其自由连接端处连续地受到来自用于占据轴向间隙(X轴)的装置62的向后推力(图5)。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装置6从而系统5被布置成主电动机59连接到上游元件9,并由此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连接在一起的同时,连接到下游元件10,以致然后通过也被称作脱开装置的减速传动装置63驱动下游元件10转动。
图2和5中特别能够看到传动装置63。这些装置包括行星齿轮系64,所述行星齿轮系64的输入端功能性地连接到主电动机59的输出端大齿轮65上,在此情形下主电动机59是异步电动机。
在该实施例中,从前到后沿轴向(沿着X轴从左到右)行进,传动杆32包括:构成端件的连接凹槽11;通过传动装置63驱动上游元件9的扇形;肩部33;板40;和后端件唇部57,所述后端件唇部57接合和释放形成复位销的轮子54。
随着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大部分硬件,下面解释技术,一旦下游元件10和下游元件9连接在一起,藉此技术上游元件9驱动下游元件10转动。
为此目的,上述用于设定一致系统5实际上被用作装置6。
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定性实施例中,该技术用于能够自动标引水平旋翼1的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
在这些这实施例中,流程如下。
在设定一致的步骤5之前,特别是在尝试连接步骤12和实际连接步骤17期间使用制动器8,其能够防止旋翼3的移动。
但是,在实际连接步骤17之后释放制动器8,同时将转动B从上游元件9传递到下游元件10,所述元件功能性地固定到飞行器1的主变速箱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在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之前,请求释放制动器8的状态,随后确认该制动器8被释放;
·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直到在主电动机59的驱动下,通过旋翼3转动使桨叶2处于预定方位角位置的步骤5;和
·请求使用旋翼制动器8的状态,随后确认旋翼制动器8被使用。
在特定的飞行器1中,制动装置8的请求使用和/或释放,以及那些状态的确认由例如飞行员或飞行工程师手动执行。
为此目的,且在图1的示例中,与用于启动(使用/释放)和/或确认的请求有关的信息是可视的且通过控制面板66提供给飞行员。
这些对启动(使用/释放)和/或确认的请求能够通过控制器67被确认,所述控制器67如同面板66一样是专用的。典型地面板66和控制器67位于飞行器1的驾驶舱68中。
在另一个执行中,这些请求使用/释放制动器8的状态,和这些状态的确认,至少部分地自动执行。
在这种示例中,飞行器1通常包括复用(或复制)网络(duplicatednetwork)(图5中的标记69),其传递请求和确认信息,以避免当飞行器1飞行时,对旋翼3进行制动的任何危险。
不管桨叶8是手动使用的还是自动使用的,适当的是,飞行器1具有控制桨叶2折叠的装置70。典型地,如图1所示,当手动启动制动器8时,控制器70通常位于驾驶舱68中。相反的,如果自动启动制动器8,则控制器70是自动的并且通常位于飞行器1中的其它位置,如在处理器单元中。
从而可以很好地理解驱动装置6是怎样实现上述驱动技术的。
当需要自动标引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时,装置6特别包括和/或与下列部件功能性连接:
·制动器8,所述制动器8用于防止旋翼3移动,例如所述制动器8是电动式的;
·面板66,所述面板66用于显示与自动标引有关的控制、信息和确认的状态;
·控制器67,所述控制器67专用于自动标引状态;和
·复用网络69,在适当的情况下,所述复用网络69用于输送控制状态步骤的请求和确认。
简言之,假定图6到15是按在设定一致过程中的时间顺序排列的,该方法的示例可以概括如下。
从图6和7的位置开始,操作是通过在张紧方向C上沿着X轴缩回杆32而开始的。然后可以看到构成能传递力的部件的弹簧45并没有弯曲,而且形成引导件的套管38挤压到座支43上。形成感触器的元件50在轴向上位于形成滑道元件49的斜面(或坡道)的后端。
在图8和9中,可以看出,相移阶段47发生在杆32的缩回行程的末期。也在此时形成销的轮子54落下,也就是锁定阶段52。弹簧45完全弯曲。现在,形成感触器的元件50轴向位于形成滑道元件49的斜面的前端(与图6和7中的位置相反)。也可以看出,板40连接到腔42,以执行限制阶段37。
图10和11显示了接近阶段13,其与解锁阶段53的开始一致,在向内返回之前,球形推进器56与唇部57轴向对准。在腔42的新的移动D之后,抽出板40,以执行限制结束阶段37。
在图12和13中,接近阶段13继续,可以看出随着轮子54向外移动E阶段53发生。这些阶段(13、53)构成了复位步骤51。从而确保在轴向返回期间,在相位移方向47相反的方向上不会发生转动。
在图14和15中,可以看出在接近阶段13的末期,球形推进器56越过唇部57并完全向内缩回。弹簧45完全弯曲,形成传感器的元件36可以检测到杆32的前座支的位置。
除了示例中特定的飞行器1,根据本发明的设定一致的方法还可以进行下列常见的选择。
回到飞行器1的示例,由设定一致的系统5执行的方法至少包括设定一致的步骤5,所述步骤5是自动的,并且包括:
·在故障阶段14中,机械张紧阶段21大体上沿着与接近阶段13中相同的轴线将张紧作用C施加到上游元件上,但是方向相反;
·在张紧阶段的驱动下,借助至少一个进行角度引导的机械元件限制元件9的转动位置的阶段37;和
·在张紧阶段的驱动下,相对于下游元件10改变上游元件9的相位的阶段47,其是通过角度引导操作(48-49)引起的,通过施加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转动,将该角度引导操作施加到限制转动的机械元件上,从而使上游元件9紧靠到静止基准件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限定有至少部分地通过轴向滑动和/或径向滑动和/或围绕枢轴反转实现接近阶段13和/或机械张紧阶段21。
例如,以轴向滑动完全执行此接近阶段13,从而在轴向(X轴)与接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执行轻微力推进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尝试连接步骤失败时,在预定超时时间段(如5秒到6秒)的最后触发故障阶段14,从而使进行接近的电动机22倒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故障阶段14是由力限制操作34产生的,所述力限制操作34用于限制被接近阶段施加到上游元件上的力,从而,当力超过力的预定阈值时,该力限制操作34使接近电动机22的驱动方向颠倒。
在该实施例中,故障阶段也可以发生在预定超时时间段的最后。
作为预定超时时间段的示例,从接近阶段的开始启动,超时计时器可以具有约5秒至6秒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电动机22的驱动方向颠倒而进行机械张紧阶段21,所述电动机22与连接尝试步骤中的使互补部分接近的阶段13共有。
例如,接近阶段13是轴向的,并且通过机械转换产生自共有接近电动机22的枢转运动的操作23达到,所述机械转换操作23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9到下游元件10上的旋转运动的传递B相符合,甚至可能是同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克服机械终止力(元件45)进行张紧阶段21,该力是在设定一致步骤15期间被存储,然后在复位步骤5l期间被释放。
例如,张紧阶段21是轴向的,和/或由弹性变形操作(如弯曲弹簧45等)存储机械终止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上游元件9局部挤压到引导件38上的操作39至少部分地实现设定一致步骤15的转动限制阶段37。此局部挤压操作39导致上游元件9相对引导件38的摩擦,所述摩擦在机械张紧阶段的作用下并可能在机械终止力的影响下,适于暂时防止上游元件9和引导件38相对彼此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引导件38相对于基准件20的局部滑动可以至少部分实现相移阶段47的角度引导操作39。
其中:
N:是将要接合的凸出部分或凹入部分的数量;
E:是非零的整数,如等于1;且
R:预定角度引导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限定有自动复位步骤51,所述自动复位步骤51包括:
·互锁机械角度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的阶段52,至少部分是在相移阶段之后的,特别是在角度引导操作之后,例如通过在向外方向上径向插入由上游元件向外推且在机械件和静止的基准件之间起作用的销,此锁定阶段由机械张紧阶段机械地引起;
·然后是与机械张紧阶段的行程终止相关的操作50,至少部分地在角度引导操作后,张紧结束行程操作50会产生新的接近阶段;和
·在所述新的接近行程阶段13,具有中断限制上游元件9与引导件38的转动的不同操作,及中断锁定52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的阶段53。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最大张紧位置的操作36之后,张紧结束行程操作在方向D上引起新的接近阶段。
例如,此新的接近阶段13是轴向的(X轴)且通过操作23达到,所述操作23是通过互补障碍件的可反转机械系统(24至31和33)转换源自共有的接近电动机22的枢转运动,此转换系统(24至31和33)可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9到下游元件10上的旋转运动B的传递相符合,并可能是同时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释放机械终止力开始中断锁定的操作,在机械终止力的影响下,使引导件38回复到靠着基准件20的延伸的座支位置4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规定至少一个设定一致的步骤15,其被重复直到互补的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一致,之后进行实际连接步骤1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限定上游元件将作为驱动元件,而下游元件是从动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进行实际连接步骤17,就开始通过由障碍件形成的非永久连接将转动B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
例如,在与接近电动机22不同的主电动机59的影响下通过减速传动脱开阶段63进行转动B的传递,其中该脱开阶段通过使下游元件与上游元件一起转动的接合操作(及接合元件)传递驱动。
Claims (36)
1、一种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之间、借助于所述元件(9、10)的互补的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形式的障碍件传递旋转运动(B)的非永久性连接中,在连接所述互补部分之前使互补部分设定一致的方法,所述方法限定有尝试连接步骤(12),所述尝试连接步骤(12)包括:使互补部分(11A、11B)接近的接近阶段(13)和在元件(9)的突出部分(11A)与将与它连接的另一个元件(10)的突出部分(11A)大体上彼此对准的情况下的尝试失败阶段(14);在失败阶段(14)的情况下,通过执行面对部分(11A)之间的至少一个相对转动操作(16)而设定角度一致的步骤(15);以及一旦元件(9)的互补部分(11)大体上与另一个元件(10)的互补部分(11)一致,运动传递连接就实际接合的步骤(17);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设定一致步骤(15)是自动的,并且包括:
·在故障阶段(14)情况下,机械张紧阶段(21)大体上沿着与接近阶段(13)相同的轴线(X),但是方向相反地将张紧作用(C)施加到上游元件(9)上;
·在张紧阶段(21)驱动下,强制上游元件(9)随着至少一个机械角度引导件(38)转动的阶段(37);
·在张紧阶段(21)驱动下,相对于下游元件(10)改变上游元件(9)相位的阶段(47),这是由在角度上引导引导件(38)的操作(48-49)引起的,其中相对于基准件(20)限制所述引导件(38)与上游元件一起转动,所述基准件相对于上游元件(9)的转动是静止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限定有接近阶段(13)和/或机械张紧阶段(21),通过轴向滑动和/或径向滑动和/或围绕枢轴反转至少部分地实现所述接近阶段(13)和/或机械张紧阶段(21),例如,完全通过轴向滑动实现所述接近阶段(13),以使机械张紧阶段(21)在与接近方向(D)相反的方向上实现轻微力量的轴向(X轴)推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限定有尝试连接步骤(12)中的故障阶段(14),超时和/或当力的值超过力的值的预定阈值时在接近阶段期间(13)对上游元件(9)上产生的力的限制操作(34),均引起所述尝试连接步骤(12)中的故障阶段(14),在预定超时时间段的结尾、或当检测到力的值大于力的值的预定阈值时,所述故障阶段(14)引起接近电动机(22)的起动方向的颠倒,所述预定超时时间段大约是5秒到6秒的持续时间,所述持续时间从接近阶段(13)的开始时算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颠倒电动机(22)的起动方向实施机械张紧阶段(21),所述电动机(22)为在尝试连接步骤中接近互补部分的阶段(13)所共有,从而所述接近阶段(13)是轴向的,并且通过机械转换来自共有的接近电动机(22)的枢转运动的操作(23)来实现,所述机械转换操作(23)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9)到下游元件(10)的旋转运动(B)的传递相符合,且可能是同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张紧阶段(21)通过克服机械终止力(45)得到执行,所述机械终止力(45)在设定一致阶段步骤(45)期间存储,以便在复位步骤(51)期间释放,从而所述张紧阶段(21)是轴向的,和/或通过弹性变形操作例如弯曲弹簧(45)等存储机械终止力。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游元件(9)局部挤压引导件(38)的操作(39),至少部分地实现设定一致步骤(15)中的转动限制阶段(37),从而所述局部挤压操作(39)导致上游元件(9)对于引导件(38)的摩擦力,所述摩擦力适于临时防止上游元件(9)和引导件(38),在来自机械张紧阶段(21)或来自机械终止力的驱动下,相对于彼此移动(9-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引导件(38)相对于静止的基准件(20)的相对局部滑动,至少部分地实现相移阶段(47)的角度引导操作(39)。
9、根据权利要求6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角度引导操作(39)限定有自动复位步骤(51),所述自动复位步骤(51)包括:
·互锁机械角度引导件(38)与静止的基准件(20)的转动的阶段(52),至少部分是在相移阶段(47)之后的,特别是在角度引导操作(48、49)之后,例如通过上游元件(9)的推力在向外方向上将销(54)径向插入引导件(38)与静止的基准件(20)之间,此锁定阶段(52)由机械张紧阶段(21)机械地驱动;
·在机械张紧阶段的结束行程操作(50)后,至少部分地在角度引导操作后,张紧结束行程操作(50)指向新的接近阶段(13);和
·在所述新的接近阶段(13),具有中断限制上游元件(9)与引导件(38)的转动的不同操作(37),以及中断锁定(52)引导件(38)与静止的基准件(20)的转动的阶段(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检测最大张紧位置的操作(36)的结果,张紧结束行程操作指向新的接近阶段(13),例如,通过经由互补障碍件的可反转机械系统(24-31;33)转换源自共有的接近电动机(22)的枢转运动的操作(23)实现,所述转换系统与通过连接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的将旋转运动(B)的传递相符合,并可能是同时的。
11、根据权利要求6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断锁定(52)操作(53)开始会导致释放机械终止力,并在机械终止力的作用下,导致引导件(38)返回在静止的基准件(20)对面的伸展的座支位置(43)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规定至少重复设定一致步骤(15),直到互补的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对应,之后进行实际连接步骤(17)。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上游元件(9)是驱动元件,而下游元件(10)是从动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进行实际连接步骤(17),就开始通过障碍件形成的非永久连接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之间传递旋转运动(B),例如,从而通过齿轮传动阶段(63)在不同于接近电动机(22)的主电动机(59)的作用下传递旋转运动(B),在与上游元件(9)的转动配合操作之后和/或松开用于防止下游元件(10)移动的制动器(8)之后,该齿轮传动阶段开始。
15、一种在上游元件(9)和下游元件(10)之间、借助于所述元件(9、10)的互补的突出部分(11A)和凹入部分(11B)形式的障碍件、用于传递旋转运动(B)的非永久性连接中,在将所述互补部分连接在一起之前用于使互补部分设定一致的系统(5),所述系统(5)包括:尝试连接组件(12),所述尝试连接组件(12)具有使互补部分(11A、11B)接近的装置(13),和在上游元件的突出部分(11A)大体上与下游元件的突出部分(11A)对准的情况下用于揭示尝试故障的装置(14),将角度设定一致的组件(15),所述角度设定一致组件(15)连接到故障揭示装置(14),以能够起动用于驱动上游元件(9)与下游元件(10)的面对部分(11)之间相对转动的至少一个元件(48-49),以及实际接合组件(17),所述实际接合组件(17)用于实际接合运动传递连接、并布置成当上游元件(9)的突出和凹入部分(11)与下游元件(10)的互补部分大体上一致时,连接上游元件(9)的突出和凹入部分(11)与下游元件(10)的互补部分;
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设定一致组件(15)是自动的并且包括:
·机械张紧装置(21),所述机械张紧装置(21)被设置成在起动故障揭示装置(14)时动作,以便大体上沿着接近装置(13)的驱动轴(X)、但是方向相反地对上游元件进行张紧;
·用于限制上游元件与至少一个机械角度引导件(38)转动的装置(37),所述转动限制装置(37)与张紧装置配合以实现所述限制;和
·在张紧装置驱动下改变上游元件相对于下游元件的每一个相位的装置(47),所述变相装置(47)具有引导件(38)的角度引导元件(48、49),所述引导元件(48、49)适于相对于基准件(20)滑动以改变所述相位,该基准件(20)在相对于下游元件(10)的转动中是静止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5)在于该系统适于执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该系统(5)限定有尝试连接组件的接近装置(13),所述接近装置(13)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地通过轴向滑动和/或径向滑动和/或围绕枢轴反转保证上游元件相对于下游元件的位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5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装置(13)完全通过上游元件在壳体(19)中的轴向滑动引起上游元件与下游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移,所述壳体(19)刚性地固定到静止的基准件(20)上,提供轻微力推进效果的张紧装置布置成使上游元件轴向滑动,但是方向与接近轴向滑动方向相反,所述接近装置例如至少包括:
·由设定一致组件和轴向接合组件共用的接近电动机(22);
·用于将共用电动机的枢转运动机械地转换为上游元件的轴向滑动的元件(23),所述机械转换元件(23)也布置成能够允许上游元件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下游元件,并可能是同时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转换元件(23)至少包括:
·主轴(24),所述主轴(24)的输入连接到接近电动机(22),并且具有输出蜗杆(25);
·中间斜齿轮变速箱和/或减速组件,例如,所述中间斜齿轮变速箱和/或减速组件首先具有中间轴(26),该中间轴(26)具有与主轴(24)的输出蜗杆(25)接合的驱动齿环(27)、和输出中间蜗杆(28),其次具有输出轴(29),该输出轴用于引导中间扇形齿轮(30)的转动,该扇形齿轮(30)具有与中间蜗杆(28)配合的输入端,该输出轴(29)引导偏心扇形齿轮(31)转动;和
·上游元件(9)的传动杆(32),该传动杆(32)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周边肩部(33),该周边肩部(33)设置成适于与中间组件的偏心扇形齿轮啮合(31),从而通过给周边肩部(33)施加推力,所述中间组件内的转动引起上游元件的轴向滑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5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揭示装置由超时和/或力限制器(34)控制。
21、根据权利要求15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设定一致组件(15)的转动限制装置(37)包括至少一个局部挤压器元件(39),所述局部挤压器元件(39)用于将上游元件(9)挤压到引导件(38)上,例如,一块截头圆锥板(40),所述截头圆锥板(40)具有从上游元件(9)的传动杆(32)径向突出的咬合凹槽(41),并且布置成适于轴向挤压(39)到引导件(38)的截头圆锥腔(42)中,所述腔(42)的形状与板(40)的形状大体上互补,所述腔(42)限定被设计成与张紧装置(21)配合的前座支(43),并且所述腔(42)可选择地用柔软或易伸展的材料(44)例如铝进行覆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该腔(42)布置成反抗用于产生机械终止力的元件(45)的作用,所述机械终止力在复位期间(51)被释放,例如,所述元件(45)通过弯曲产生弹性变形、并且是弹簧等的形式,所述力产生元件(45)通常轴向安装在引导件(38)的后座支(43)和静止的基准件(20)的前座支(46)之间,该前座支(46)例如是脱开针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5到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移相器装置(47)的角度引导件(38)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局部滑道的元件(48;49),该形成局部滑道的元件(48;49)布置成与形成引导感触器的至少一个元件(50)配合,以便感知静止的基准件(20),例如,滑道形成元件(48;49)包括彼此对角线相对的至少一对倾斜椭圆狭槽(49),同时感触器形成元件(50)具有至少一个横向指状物,该指状物径向突出到所述一对狭槽的每一个狭槽(49)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上游元件(9)具有32个例如凹槽等的突出部分(11A),角度引导件(38)的每一个椭圆狭槽(49)以幅度
角度数的引导角倾斜,所述幅度
角度数大约是0.5°到10°,特别是在0.5°到5°,大体上是1.5°到2.5°的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15到2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该系统(5)包括自动复位组件(51),该自动复位组件(51)至少包括:
·锁定装置(52),所述锁定装置(52)用于互锁机械角度引导件与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
·结束行程检测器元件(36),所述结束行程检测器元件(36)与机械张紧装置共用并被布置成起动接近装置;
·用于中断上游元件和引导件的转动限制的装置(37);
·用于中断引导件和静止的基准件的转动锁定(52)的装置(53)。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自动复位组件的互锁装置(52)功能性地连接到机械张紧装置,以通过径向向外插入可缩回的销形成轮(54)进行机械锁定,例如,互锁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可缩回轮,它们被安装以成角间隔地移动,所述角间隔有规律地分布在机械引导件的周边凹部(55)的圆周周围,且每一个可缩回轮(54)均与径向推进器(56)、特别是球状的推进器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径向推进器(56)可滑动地安装在引导件(38)中的径向孔中,并且适于被上游元件的后端件唇部(57)径向向外推动(E),从而径向向外移动,由此对应的可缩回轮(54)可在以下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位置,其中,可缩回轮既在周边凹部(55)内又与基准件(20)接合;和
·另一位置,其中,引导件(38)相对于基准件(20)自由枢转,其中轮子(54)位于凹部(55)的外面且被对应的径向推进器(56)挤压到基准件(20)的内壁(58)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5到2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该系统(5)限定有上游元件(9)为驱动元件,而下游元件(10)为从动元件,所述上游元件(9)在自由连接端(60)包括具有斜切前端(61)的、凹槽形式的突出和凹入部分(11A、11B),例如,从而上游元件(9)限定传动杆(32),该传动杆(32)靠近它的自由连接端连续地受到由用于占据轴向间隙的装置(62)施加的向后载荷。
30、根据权利要15到2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5),其特征在于,该系统(5)包括主电动机(59),所述主电动机(59)适于通过例如行星齿轮系(64)的减速传动脱开装置(63)来驱动下游元件转动,所述脱开装置(63)的输入功能性地连接到异步电动机的输出构件(65)。
31、一种通过与下游元件(10)连接的上游元件(9)传递转动驱动(B)的技术,所述技术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技术能够自动标引旋翼飞行器(1)的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其中:
·适于在设定一致步骤(15)期间防止支撑桨叶的旋翼(3)移动的制动器(8),并且在尝试连接步骤和实际接合步骤期间也可能应用制动器;且
·在将旋转运动(B)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期间实际接合步骤(17)之后释放该制动器(8),所述元件被功能性地固定到飞行器的主变速箱(4)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进一步限定有:
·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之前,请求释放制动器(8)的状态,并随后确认制动器(8)被释放;
·将转动从上游元件传递到下游元件,直到通过转动旋翼(3)使桨叶(2)处于预定方位角位置的步骤;和
·请求应用制动器(8)的状态,并随后确认制动器(8)被应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请求应用/释放制动器的这些状态以及对制动器(8)被应用/释放的确认,至少部分地例如根据信息功能特别是可视信息被手动地执行,所述可视信息由控制面板(66)提供并适于由专门的控制器(67)确认,且所述控制面板(66)也是专用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请求应用/释放制动器的这些状态以及对制动器(8)被应用/释放的确认,至少部分地例如借助请求和确认信息的复用网络(69)被自动执行,以避免在飞行器飞行时对旋翼进行制动的任何危险。
35、一种通过连接到下游元件(10)的上游元件(9)提供转动驱动的装置(6),该装置(6)执行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方法,和/或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到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系统,和/或使根据权利要求31到3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技术得以实施,其特征在于,该装置(6)布置成提供对旋翼飞行器(1)的桨叶(2)的方位角位置的自动标引,且该装置(6)是自动的,并至少包括:
·制动器(8),所述制动器(8)适于防止支撑桨叶的旋翼(3)移动,并可以是电动制动器;
·显示面板(66),所述显示面板(66)用于显示关于自动标引的指令、信息和确认的状态;
·控制器(67),所述控制器(67)专用于自动标引状态;和
·复用网络(69),所述复用网络(69)用于传送关于控制状态步骤和信息的请求及确认的信息以及关于自动标引的确认的信息。
36、一种例如直升机的旋翼飞行器,所述旋翼飞行器是适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方法和/或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到3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定一致系统,和/或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1到34中任一项所述的技术,和/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驱动装置(6)的类型,该飞行器(1)包括主变速箱(4),所述主变速箱(4)具有设定一致系统(5)的自动连接承窝;制动器(8),所述制动器(8)防止用于支撑主桨叶(2)的旋翼(3)移动,并例如是电动制动器;和控制桨叶折叠状态的手动和/或自动装置(70),该装置(70)位于驾驶员座舱(68)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508549A FR2889724B1 (fr) | 2005-08-12 | 2005-08-12 | Procede et systeme de mise en coincidence, methode et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et aeronef. |
FR0508549 | 2005-08-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1765A true CN1951765A (zh) | 2007-04-25 |
CN100522742C CN100522742C (zh) | 2009-08-05 |
Family
ID=3617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486845A Active CN100522742C (zh) | 2005-08-12 | 2006-08-11 | 设定一致的方法和系统及使用其的技术、驱动装置和飞行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31737B2 (zh) |
EP (1) | EP1752672B1 (zh) |
CN (1) | CN100522742C (zh) |
AU (1) | AU2006203480B9 (zh) |
FR (1) | FR2889724B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4103A (zh) * | 2013-12-17 | 2016-02-10 | 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旋翼机传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18419B1 (en) * | 2013-06-27 | 2017-04-12 |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 A rotatable assembly |
TWI495547B (zh) * | 2013-08-26 | 2015-08-11 | Kabo Tool Co | 電子套筒 |
US10421537B2 (en) * | 2016-07-06 | 2019-09-24 |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 Locking mechanisms for tail rotor drive disconnect couplings |
US11975825B2 (en) | 2020-11-23 | 2024-05-07 |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 Spline with expendable spherical alignment hea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02271A (en) * | 1938-04-25 | 1940-05-28 | Hydraulic Coupling Patents Ltd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US2880810A (en) * | 1955-03-03 | 1959-04-07 | United Aircraft Corp | Blade positioner |
US3187868A (en) * | 1961-05-31 | 1965-06-08 | Sundstrand Corp |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US4157135A (en) * | 1977-11-21 | 1979-06-05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Clutch lock-up mechanism |
IT1293676B1 (it) * | 1997-08-01 | 1999-03-08 | Finmeccanica Spa | Innesto rilasciabile per una linea di trasmissione del moto ad un rotore di coda di un elicottero. |
DE10225886C1 (de) * | 2002-06-11 | 2003-12-18 | Daimler Chrysler Ag | Motorprüfstand und geeignete Kupplungseinrichtung |
-
2005
- 2005-08-12 FR FR0508549A patent/FR2889724B1/fr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8-03 EP EP06016229A patent/EP1752672B1/fr active Active
- 2006-08-11 AU AU2006203480A patent/AU2006203480B9/en active Active
- 2006-08-11 US US11/502,542 patent/US7631737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8-11 CN CNB2006101486845A patent/CN100522742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4103A (zh) * | 2013-12-17 | 2016-02-10 | 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旋翼机传动装置 |
CN105314103B (zh) * | 2013-12-17 | 2017-07-25 |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 旋翼机传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22742C (zh) | 2009-08-05 |
US7631737B2 (en) | 2009-12-15 |
EP1752672A1 (fr) | 2007-02-14 |
AU2006203480B2 (en) | 2011-09-22 |
AU2006203480B9 (en) | 2011-10-27 |
US20070036649A1 (en) | 2007-02-15 |
FR2889724B1 (fr) | 2008-02-15 |
EP1752672B1 (fr) | 2010-10-13 |
AU2006203480A1 (en) | 2007-03-01 |
FR2889724A1 (fr) | 2007-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22742C (zh) | 设定一致的方法和系统及使用其的技术、驱动装置和飞行器 | |
CN104309798B (zh) |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表面的驱动系统 | |
US10654378B2 (en) | Actuator and cabin seat comprising such an actuator | |
EP3093233B1 (en) | Folding wing tip and rotating locking device | |
CA2379257C (en) | Tiltrotor conversion actuator system | |
US6030177A (en) | Drive system for a variable diameter tilt rotor | |
EP3677503B1 (en) | Actuator assembly for moving an aircraft wing tip device | |
US9630708B2 (en) | Aircraft landing gear wheel-drive system | |
US10364022B2 (en) | Aircraft landing gear assembly | |
US3499511A (en) | Torque responsive roller clutch | |
DE102010026980A1 (de) | Kupplungsanordnungen für ein elektrisch verstellbares Getriebe | |
CN100436260C (zh) | 应用于无人机弹射系统的锁定机构及无人机锁定方法 | |
CN102398676A (zh) | 设有推进装置的旋翼飞行器及由所述飞行器所应用的方法 | |
CN102232039A (zh) | 用于起落架的多功能机电装置 | |
CN103419928A (zh) | 一体化扭矩限制器/无倒退装置 | |
EP3539869B1 (en) | Clutch arrangement for a roadable aircraft | |
US11009078B2 (en) | Compressible driveshaft | |
EP2473405A2 (de) | Tragschrauber | |
CN103362971A (zh) | 耐卡塞促动器分离器 | |
US9193438B2 (en) |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a manual flight control member and a trim actuator of an aircraft | |
DE102013108250B4 (de) | Aufprall-Absorption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 |
CN102548844A (zh) | 包括配合轮联接件的飞行器油门控制装置 | |
EP1321359A2 (en) | Differential torque limiter | |
US3667575A (en) | Double acting free wheel | |
US10843789B2 (en) | Selectively engageable aircraft driveshaft using friction plat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AIRBUS HELICOPTER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EUROPE ELEVATOR CO.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French Patentee after: EUROCOPTER FRANCE Patentee after: Artus Company Address before: French Patentee before: Eurocopter S. A. Patentee before: Artus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