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6038A -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6038A
CN1946038A CN 200610145438 CN200610145438A CN1946038A CN 1946038 A CN1946038 A CN 1946038A CN 200610145438 CN200610145438 CN 200610145438 CN 200610145438 A CN200610145438 A CN 200610145438A CN 1946038 A CN1946038 A CN 1946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tandem connection
connection monitor
monitor
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454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158C (zh
Inventor
阎君
张波
陈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1454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1158C/zh
Publication of CN1946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1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1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设备上,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网络节点设备按照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包括:配置下发模块,下发针对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配置参数;监视控制模块,接收配置下发模块发送的配置参数,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管理配置,设置配置后的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监视模块,按照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Description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领域,特别是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网络设备及已铺设好的光纤,组成多个子网,在每个子网内部,网络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故障定位可由运营商自己完全负责。但为了获得更大的覆盖范围,需要将多个不同的运营商的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网络来为用户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端到端的用户业务,可能会经过多个不同的运营商的子网传送。此时,就需要有某种机制能够分清不同运营商各自子网的质量情况。
为了能够评价不同运营商子网的网络质量,提出了串联连接监视(TCM)的概念,实现对子网的监视,可用于对端到端业务在不同子网中相应的传输路径上的传送质量情况进行监视。
TCM的实现原理是在光信道数据单元(ODU)帧的格式中增加一部分开销,在传输的源端重写这些开销,在宿端提取监视这些开销,根据开销产生相应缺陷,从而能够进行连续性(continuity)监视、连接性(connectivity)监视及信号质量(signal quality)监视等。
光传送网络(OTN)的帧的格式如图1所示,共4行3824列,形成一个基于字节的块状帧结构,其中17至3824列为净荷区,包含的是业务信号,1至16列为开销部分,插入的TCM开销就位于1至14列中。在OTN的光信道数据单元(ODU)层定义了6级TCM开销,也就是在一条端到端业务传送路径上最多可以监视六个子网,其中,TCM6开销位于第二行的5-7列,TCM5位于第二行的8-10列,TCM4位于第二行的11-13列,TCM3位于第三行的1-3列,TCM2位于第三行的4-6列,TCM1位于第三行的7-9列,TCM1至TCM6各占3字节。
其中,每个级别的TCM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字节是路径踪迹标识(TTI),用于监视传输路径是否正确,源端在该字段中插入能够唯一标识自身的国家代码、运营商编码及接入点编码,在宿端会预先配置接收数据的源端标识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与实际传输得到的TTI相同,则表明传输路径正确,否则会向网管上报踪迹标识符失配(TIM)缺陷的告警信息,同时回插反向缺陷指示(BDI),并下插告警指示信息(AIS),该下插功能用户可选;第二字节是比特间插偶校验(BIP8),用于对净荷区的业务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进行校验,源端会在该字节中插入欲传送数据的校验值,宿端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校验值,并对两个校验值进行比较,相同则表明接收正确,否则向网管发出告警信息,回插反向误码指示(BEI),回插的值为出现误码的比特违例数目;在第三字节中,1-4比特是BEI,表明远端出现了误码;第五比特是BDI,为1时表明远端有缺陷告警;6-8比特为状态(STAT)字段,值为000时,表明检测到了串联连接丢失(LTC)的缺陷,即源端没有对该级别的TCM进行正常的初始化,要回插BDI,值为101时,表明锁定信号(LCK),一般用于运营商的管理目的,该锁定信号表示不允许用户使用相关净荷,回插BDI并下插AIS,值为111时,表明插入AIS,用于压制下游的缺陷告警,值为110时,表明检测到了开放连接指示(OCI)缺陷,即检测到净荷区没有承载业务信号,并要回插BDI,下插AIS。
目前,TCM的使用接口是提供给用户的,由用户决定TCM的分配与使用,否则TCM的所有开销字段都置0。在网络节点设备上进行功能设置,即根据TCM级别和模式在帧结构的相应字段设置TCM开销,可设置某方向的TCM的级别和模式,对收发两个方向的业务TCM要分别设置,即对于每个节点,可设置源方向为某级别某模式,可设置宿方向为某级别某模式。
对于发送数据的源方向,有操作(OPERATIONAL)模式和透明(TRANSPARENT)模式。当把某级别TCM设置为OPERATIONAL模式,则对这个级别的TCM进行重写处理,比如插入TTI、BIP8、BEI、BDI等开销;把某级别TCM设置为TRANSPARENT模式,则对这个级别的TCM不进行处理。
对于接收数据的宿方向,有OPERATIONAL模式、TRANSPARENT模式和监视(MONITOR)模式。当把某级别TCM设置为OPERATIONAL模式,则对这个级别的TCM进行监视处理,比如提取监视BIP8、BEI、BDI、TTI等开销,产生相应缺陷,并进行后续行动的处理,如AIS的产生;把某级别TCM设置为MONITOR模式,则对这个级别的TCM进行监视处理,比如提取监视BIP8、BEI、BDI、TTI等开销,产生相应缺陷,但不进行后续行动的处理;把某级别TCM设置为TRANSPARENT模式,则对这个级别的TCM不进行处理。对于双向的业务需要对每个方向的TCM分别设置。
当要对某一级别的TCM进行监视处理时,必须将该级别TCM的源宿节点从TRANSPARENT模式更改为OPERATIONAL模式或MONITOR模式。所述非介入监视,是指不破坏信号本身所进行的监视,仅仅利用监视的结果进行相应处理,与TCM宿节点的最大区别在于,非介入监视即使检测出缺陷也不会回传BDI和BEI,不会下插AIS。
目前,对于TCM的处理存在以下的缺点:
首先,如图2所示,其中有一条端到端业务的路径,经过的节点包括ABCDEF,把该业务命名为业务1,对于业务1的TCM分配为:TCM1为B→D,中间节点为C,TCM2为C→E,中间节点为D。假设在TCM2域中要锁定信号,即在C节点插入TCM2的LCK。这样的话,就会在D节点检测到TCM1_LCK,而在E节点会检测到TCM2_AIS。这是因为,D节点检测到TCM1_LCK后,会下插AIS,于是所有的TCM字段全被置1,从而导致E节点只能检测到AIS,却无法获知是哪个节点发生了缺陷,以及发生了什么缺陷。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现有技术无法反馈下插AIS的原因,导致即使获知发生了缺陷,却无法明确该缺陷的类型及定位发生缺陷的位置,从而降低了TCM对网络质量监视的准确度。
另外,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具有16个节点的网络拓朴图,该网络中存在一个端到端业务,该业务从节点A经EFGHL到节点P,如图3中粗线所示。在该网络中包含两个域,BCFG属于域1,FGHJKL属于域2。在该端到端路径上,设置了两个级别的TCM,TCM1的使用范围是FG,TCM2的使用范围是FGHL。假设在该网络中设置了子网连接/子层(SNC/S)保护,即在两个节点间用主备两条路径传输数据,在源接点向主备两条路径双发数据并生成TCM开销,在宿节点根据两条路径的TCM监视发现的缺陷情况选收数据,如果主路径发生了缺陷,则接收采纳备路径的数据,并采用备路径进行随后的传输,反之亦然,这种方法称为SNC/S保护倒换。
在图3中,F和G间的主备路径分别为FG和FBCG,F和L间的主备路径分别为FGHL和FJKL,并且TIM下插AIS的功能被用户配置为禁止。这样,F节点同时作为TCM1和TCM2的源,假如F节点的处理顺序为先TCM1,后TCM2,TCM1在交叉连接前实现,TCM2在交叉连接后实现,而交叉单元的错连导致F节点发出的3条业务中,原本应该送到B节点方向和G节点方向的ODU业务被连接到其它方向,仅仅J节点方向的ODU业务是正确的,然后再经过TCM2的源功能。这样的结果就是,J节点方向的业务是正常的,它的TCM2开销的处理也都是正常的。G节点方向和B节点方向的业务是错误的,TCM1开销也没有进行初始化处理,TCM2开销进行了正常的处理。这时在G节点会发现主备两条业务都有TCM1的LTC告警,就是说主备的信号质量情况是一样的,不进行倒换。同时在G节点主备都会检测到TIM告警,不过TIM下插AIS功能被禁止,所以在G节点不向下游插入任何信号指示。这时候在L节点会发现FGHL和FJKL两条路径的TCM2都是正常的,还是不进行倒换。但事实上,这时候只有备用通道的FJKL方向的业务是好的,应该选用备用通道的业务的。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在G节点是否根据LTC自动下插AIS,用户是不可配置的,无法控制TCM的执行。
另外,对于不同级别TCM功能间关系以及与交叉连接关系的设置,如哪些TCM在交叉连接前实现,哪些在交叉连接后实现,哪些TCM影响其它TCM或受到其它TCM的影响,都会导致不同的TCM监视范围以及不同的保护倒换处理结果,而其中有的结果是正确的,是用户希望得到的,另一些结果是错误的,应该尽量避免,但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进行设置或更改不同级别TCM功能间关系以及与交叉连接关系的接口,用户无法按照自身需要进行相应设置,也造成了现有TCM网络监视的不可控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网络质量监视的准确度和可控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
在网络节点设备上,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配置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所述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网络节点设备按照所述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包括:
配置下发模块,用于下发针对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配置参数;
监视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下发模块发送的配置参数,按照该参数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配置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所述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
监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本发明扩展了故障类型和故障定位(FTFL)的故障指示码(Faultindication code),用于指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IS的下插,避免了检测到AIS,却无法获知是哪个节点发生了缺陷,以及发生了什么缺陷的问题;本发明还通过使能的先后顺序决定执行顺序,实现了同一节点不同级别TCM宿间的影响关系的可配置,即先使能的为服务层,后使能的为客户层,避免了错误的影响关系导致的错误的TCM监视结果并由此导致错误的保护倒换的发生;本发明还实现了各个级别的TCM的位置关系的可配置,即TCM位于ODU交叉单元前还是交叉单元后,从而可以准确的定位监视的位置。此外,本发明还实现了LTC、LCK及OCI是否下插AIS的可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实际的网络状况来进行相应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光信道传输单元帧的格式;
图2为背景技术中一个端到端业务的结构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一个具有16个节点的网络拓朴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实现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网络拓朴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扩展了故障类型和故障定位(FTFL)的故障指示码(Faultindication code),用于指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IS的下插;还通过使能的先后顺序决定执行顺序,实现了同一节点不同级别TCM宿间的影响关系的可配置,即先使能的为服务层,后使能的为客户层;还实现了各个级别的TCM的位置关系的可配置,即TCM位于ODU交叉单元前还是交叉单元后,从而可以准确的定位监视的位置。此外,本发明还实现了LTC、LCK及OCI是否下插AIS的可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实际的网络状况来进行相应配置。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实施例中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选择一个ODU层的端到端业务,该业务可以为单向的也可以为双向的。对于每个已选的业务,都可对其进行配置后,使用TCM进行质量监视。
步骤402、进行TCM的级别区间配置。
指定应用的TCM级别,最多可以有6个级别,以及各级别TCM的源宿节点。对于双向业务,级别区间的配置可以同时应用于双向。该步骤是为了监视不同网络域的网络质量,业务经过的每个网络域可对应一个TCM级别。
步骤403、各级别TCM的使用方式配置。
包括:配置是否对后续的业务路径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这里的维护信号指的是AIS,配置是否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配置是否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配置LCK缺陷是否下插AIS,及OCI缺陷是否下插AIS。
所述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都是指信号发生了缺陷,当发生了TIM缺陷、LTC缺陷、LCK缺陷、AIS缺陷、OCI缺陷及服务层信号失效缺陷时,称该信号发生了信号失效,对于通过BIP8检测出的传输误码,如果该误码超过门限值,则称该信号发生了信号劣化。
当进行了使用方式配置后,后续的TCM监视的执行过程具体包括:如果配置了对后续业务路径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则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监视到缺陷的发生时,执行维护信号AIS的下插;如果配置了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则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监视到缺陷的发生时,将信号失效信息传递到按照执行顺序排列的后续级别的TCM;如果配置了把信号失效信息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则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监视到缺陷的发生时,由交叉单元执行保护倒换;如果配置了LCK缺陷和/或OCI缺陷下插AIS,则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监视到LCK缺陷和/或OCI缺陷的发生时,执行AIS的下插。
当使能了对后续业务路径进行AIS下插的情况下,通过FTFL把插入AIS的原因表示出来。在FTFL的Fault indication code中,增加表示AIS插入原因及所属级别的字段。FTFL位于图1所示帧结构中的第2行第14列。扩展后的FTFL如下表所示:
  bits 1234   bits 5678
  0000   OCh   0000   没有故障
  0001   SM   0001   信号失效
  0010   PM   0010   信号劣化
  0011   TCM1   0011   ODUk(T)-TIM
  0100   TCM2   0100   ODUk(T)-LTC
  0101   TCM3   0101   ODUk(T)-LCK
  0110   TCM4   0110   ODUk(T)-OCI
  0111   TCM5   0111   ODUk(T)-AIS
  1000   TCM6   1000   OTUk-TIM
  1001-1111   保留   1001   OTUk-AIS
  1010   OTUk-LOF
  1011   OTUk-LOM
  1100   OCh-LOS
  1101-1111   保留
                      表1
扩展后的FTFL,增加了导致下插AIS的原因,如TIM、LTC、OCI等,也增加了不同级别TCM的标识,表示AIS下插是哪个层次进行的。
FTFL的比特1-4表示监视级别,可以称为级别参数,其取值分别为端到端通道监视、段监视、光信道监视和1至6级TCM监视,取0000表示光信道(OCh)监视,0001表示段监视(SM),0010表示通道监视(PM);比特5-8表示故障类型,可以称为故障类型参数,其取值给出了导致AIS下插的故障根源。对于比特1-4表示的每一个监视级别,均可对应比特5-8表示的特定故障类型指示,比特5-8中,0000、0001和0010主要用于前向兼容,其定义与未扩展前的FTFL含义保持一致,0011至1100表示的故障类型更为细化,但不会与0001同时存在。
此外,由于本发明对FTFL进行扩展后,不仅仅能够指示TCM监视的缺陷类型,还可以表明端到端通道监视、段监视、光信道监视的缺陷类型,因此,在扩展后的故障类型参数中也增加了对于端到端通道监视、段监视、光信道监视的缺陷类型的标识。例如,扩展后的FTFL增加了导致AIS下插的OTU(光信道传送单元)层、OCh层的故障根因,其中OCh-LOS是OCh层信号丢失缺陷,OTUk-LOF是OTU层帧丢失缺陷,OTUk-LOM是OTU层复帧丢失缺陷,OTUk-TIM是OTU层踪迹标识符失配缺陷。
扩展后的FTFL便于运营商迅速定位问题根源,能够将其作为不同运营商TCM之间发生影响后的参考依据。
当扩展了FTFL后,后续的TCM监视执行过程具体包括: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检测到缺陷后,在下插AIS的同时,将缺陷类型的标识及所属级别的标识写入FTFL。
当插入AIS后,可通过FTFL辅助,在宿端提取开销时就能够发现是哪个级别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AIS插入。
对于双向业务,需要对每个方向都进行使用方式的配置,两个方向可以不同。
步骤404、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按照用户的需要,在已配置TCM应用的级别区间内选择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的节点。所述非介入监视,是指不破坏信号本身所进行的监视,仅仅利用监视的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如用于保护倒换,例如在图3当中的H节点进行的监视为非介入监视。非介入监视与TCM宿节点的区别在于,非介入监视即使检测出缺陷也不会回传BDI和BEI,不会下插AIS,另外,路径信号失效信息仅仅会送到连接功能,不会送到其他层次的终端/适配功能。
当然,如果用户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则可以不配置,直接执行下一步。对于双向业务,可对每个方向分别进行配置,两个方向可以不同。
在配置了非介入监视的节点上,网络节点设备上的线路单元进行非介入监视,并上报监视到的缺陷及告警信息。
步骤405、对各级别的TCM配置进行确认。
用户确认前述的各级别TCM配置后,系统校验用户的配置与之前已经配置的其他级别的TCM是否有冲突,例如用户设置某一域内的TCM的级别为TCM1,但在该业务中,TCM1已经设置为另一域中的TCM级别,此时就发生了冲突;系统还要校验非介入监视的配置与相应级别是否合适,即对于该级别的TCM,系统是否能够在设置了非介入监视的节点上进行非介入监视。如果校验通过,则执行步骤406,否则重新执行步骤402。
步骤406、配置各级别的TCM与交叉连接的关系,即配置各级别TCM位于交叉连接前还是交叉连接后。
配置各级别TCM的源功能和宿功能位于ODUk交叉单元前还是交叉单元后。
当配置了各级别的TCM与交叉连接的关系后,在执行TCM监视时,先监视交叉连接前的级别,再监视交叉连接后的级别。当位于交叉连接前时,该级别TCM不对ODUk交叉单元进行监视,位于交叉连接后时,则进行监视。
步骤407、进行各级别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了TCM的源节点,则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的属性,如应发的TTI配置,其中包含源节点的国家代码、运营商编码及接入点编码。对于应用了TCM的宿节点,则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包括接收路径的期望值,BIP8误码门限值的配置。
对于在步骤403配置了对后续业务路径进行AIS的下插,或者配置了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或者配置了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的应用方式,则提示用户另外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当设置了TIM后继行动使能,则TIM缺陷和LTC缺陷可作为AIS的下插条件,TIM和LTC也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设置了TIM后续行动禁止,则TIM缺陷和LTC缺陷不作为AIS的下插条件,同时也不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
可选的,也可以设置LTC的下插不受TIM后继行动使能的限制,而是通过LTC独有的LTC后继行动使能的限制来决定其是否作为AIS下插的条件,以及保护倒换的条件,而TIM后继行动使能仅用于控制TIM缺陷作为AIS的下插条件和保护倒换的条件。
对于区间内的进行非介入监视的网络节点,则提示用户配置该节点的接收方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误码门限值的配置,另外提示用户配置TIM是否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设置和LTC是否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设置。
对于双向业务,可对每个方向分别进行上面的配置,两个方向可以不同。
当进行了TCM的管理配置后,后续的TCM监视过程具体包括:
如果配置了发送方及接收方属性,则发送方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相应的源节点插入相应开销,接收方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提取并监视所述开销,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配置了TIM的后继行动使能,则网络节点设备中的支路单元或线路单元在检测到TIM缺陷和/或LTC缺陷后,进行维护信号AIS的下插和保护倒换。
可选地,当设置了LTC的下插不受TIM后继行动使能的限制时,LTC缺陷单独作为维护信号下插的条件,而不必在TIM后继行动使能后,才作为维护信号下插条件。
步骤408、判断在该业务上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2,进行另外一个TCM级别的配置;否则执行步骤409。
步骤409、进行各级别TCM的使能。
选择对已配置的各级别TCM进行使能或禁止。具体包括配置TCM源功能使能或禁止及宿功能使能或禁止,当配置了TCM源功能使能,则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执行光信道数据单元串联连接监视路径终端源功能及光信道数据单元串联连接监视到光信道数据单元适配源功能;当配置了TCM宿功能使能,则执行光信道数据单元串接连接监视路径终端宿功能及光信道数据单元串接连接监视到光信道数据单元适配宿功能。
在本发明中,各级别TCM使能的顺序共有3种,第一种是按照挂接到ODU交叉单元上的顺序依次执行各级别TCM,即在一个节点使用了多个级别TCM的情况下,先使能的先执行。因为各级别TCM配置完成后,都要挂接到ODU交叉单元上,该方法就是以挂接的顺序作为执行顺序。第二种是按照模式切换的顺序依次执行。因为只有在把某级别TCM从TRANSPARENT模式更改为OPERATIONAL模式或MONITOR模式的情况下,才能执行该TCM,所以这种方法就是将某级别TCM从TRANSPARENT模式切换到OPERATIONAL模式或MONITOR模式时,立即执行该级别TCM。第三种是按照使用范围来进行使能执行,例如可以设置使用范围小的TCM先使能执行,即在一个节点使用了多个级别TCM的情况下,以图2为例,假如TCM2的监视区间为CD,此时,D节点终结两个级别的TCM,因为TCM2的监视范围小,所以先使能执行TCM2。
在本发明中,由使能来决定的执行顺序是为了明确不同级别TCM间的服务层和客户层关系,先执行的为服务层,也就是配置不同级别TCM间的影响关系,服务层影响客户层。例如,配置TCM1为服务层,TCM2为客户层,如果TCM1监视到缺陷需要下插AIS,则会向TCM2中下插AIS,而如果配置TCM1为客户层,TCM2为服务层,如果TCM1监视到缺陷需要下插AIS,则下插的AIS不会影响到TCM2。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客户服务关系,例如可以设置TCM1为TCM2的服务层,而TCM2又为TCM3的服务层。对于没有设置影响关系的TCM,则不会发生AIS在TCM层间的传递。
如果不明确不同级别TCM间的服务层客户层关系,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关系产生不同的监视结果,依然以图2所示网络为例,假如把该图中的D节点和E节点合并为一个节点H,当TCM1为服务层时,假设在C节点设置LCK,在H节点先执行TCM1,则TCM1检测到LCK缺陷,并根据该缺陷下插AIS,然后执行TCM2,TCM2检测到AIS;而当设置TCM2为服务层时,假设还在C节点设置LCK,在H节点先执行TCM2,则TCM2检测到LCK缺陷,并根据该缺陷下插AIS,然后执行TCM1,TCM1检测到AIS。可见,不同的服务层客户层设置会产生不同的监视结果,如果不事先完成该设置,就会导致监视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按照本发明的方案,先使能执行的为服务层,后使能执行的为客户层,设置TCM1作服务层,TCM2作客户层,即TCM1影响TCM2,就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发生。
图5为本实施例中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结构图,包括:
配置下发模块50,用于下发针对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配置参数;
监视控制模块51,用于接收配置下发模块50发送的配置参数,按照该参数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设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
监视模块52,用于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
ODU交叉单元53,用于完成ODU层信号的交叉连接功能。
所述监视模块52位于线路单元和/或支路单元中,在图5中并未画出。该装置必须包括至少一个线路单元54,线路单元中包含所述监视模块52,该装置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支路单元55,在具有支路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监视模块可以设置于支路单元中。
线路单元54用于接收ODU交叉单元发送过来的信号,按照监视控制模块51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适配及插入开销;并用于按照监视控制模决51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对信号进行解适配并终结开销后发送给ODU交叉单元;
支路单元55用于接收客户侧发送过来的信号,按照监视控制模块51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适配及插入开销后发送给OUD交叉单元;并用于按照监视控制模块51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接收ODU交叉单元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解适配并终结开销后发送给客户侧。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波单元56,用于将多波长信号分为多个光信道信号发送给多个线路单元;
合波单元57,用于将多个线路单元的多个光信道信号合并到一起发送给一根光纤传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图6所示的网络为例,具体说明使用TCM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
在图6中,从A到P共16个节点,椭圆形框起来的部分表示该部分属于某个域,该域一般指某一运营商,也可以是任何一部分用户希望划分出来能够单独进行信号质量监视的网络范围。本实施例包含的3个域为:域I包括节点BCDFGH,域II包括FGHJKL,域III包括GHKL。其中,业务1从节点A经节点E,F,G,H,L,最后到节点P,如图中粗实线所示,业务2是一个双向的业务,一个方向从节点A经节点B,F,J,N,O,最后到节点P,另一个方向从节点P经节点O,N,J,F,B,最后到节点A,如图中短虚线所示,业务3从节点M经节点I,J,K,G,C,最后到节点D,如图中长虚线所示。
对于业务1,TCM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0、选择业务1。
步骤1、完成业务1在域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1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1经过域I的区间是FGH,所以这里配置TCM1应用于区间FGH。
步骤1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1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业务1在域I内不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14、用户确认以上配置,系统校验通过。
步骤15、配置F节点TCM1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H节点TCM1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1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1的源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1的宿节点H,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等;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在步骤13中没有配置对于域I内进行非介入监视,所以不必进行非介入监视相关的配置。
步骤1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是,于是执行步骤2。
步骤2、完成业务1在域I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20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1经过域II的区间是FGHL,所以这里配置TCM1应用于区间FGHL。
步骤20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20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业务1在域II内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配置。
步骤204、用户确认以上配置,系统进行校验,校验不通过。因为TCM1已经应用于区间FGH,不能同时应用于与FGH重叠的区间FGHL。提示用户TCM1已经使用,无法再应用于FGHL区间,执行步骤211。
步骤21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1经过域II的区间是FGHL,所以这里配置TCM2应用于区间FGHL。
步骤21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21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区间内G节点对TCM2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214、用户对以上配置进行确认,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215、配置F节点TCM2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后执行,配置L节点TCM2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21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2的源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2的宿节点L,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等;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对于对TCM2进行非介入监视的节点G,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配置等;另外提示用户配置是否把TIM作为保护倒换条件,配置是否把LTC作为保护倒换条件。
步骤21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是,于是执行步骤3。
步骤3、完成业务1在域II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3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1经过域III的区间是GHL,所以这里配置TCM3应用于区间GHL。
步骤32、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3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业务1在域III内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34、用户确认以上配置,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35、配置G节点TCM3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L节点TCM3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3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3的源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3的宿节点H,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在步骤3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因此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步骤3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否,执行步骤4。
步骤4、进行TCM使能。
按照使能顺序执行相应TCM功能。使能应用于区间FGH的TCM1,先挂接F节点的TCM1的源功能到交叉矩阵,再挂接H节点的TCM1的宿功能到交叉矩阵;使能应用于区间FGHL的TCM2,先挂接F节点的TCM2的源功能到交叉矩阵,再挂接L节点的TCM2的宿功能到交叉矩阵;使能应用于区间GHL的TCM3,先挂接G节点的TCM3的源功能到交叉矩阵,再挂接L节点的TCM3的宿功能到交叉矩阵。
步骤5、结束。
按照以上配置,对于业务1,F节点同时开始使用2级TCM,执行顺序为先处理TCM1,再到ODU1交叉,再处理TCM2;L节点同时开始使用2级TCM,执行顺序为先处理TCM2,再处理TCM3,再到ODU1交叉。
对于业务2,TCM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0、选择业务2。
步骤1、完成业务2在域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1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2经过域I的区间是BF,所以这里配置TCM1应用于区间BF。业务2是双向业务,区间配置应用于双向,也就是说,对于A到P方向,TCM1应用于区间BF,对于P到A方向,TCM1应用于区间FB。
步骤1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A到P方向和P到A方向,都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1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区间内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14、用户对以上配置进行确认,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15、对于A到P方向,配置B节点TCM1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F节点TCM1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对于P到A方向,配置F节点TCM1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B节点TCM1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16、进行TCM管理配置。
在A到P方向上,对于应用TCM1的源节点B,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1的宿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1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在P到A方向上,对于应用TCM1的源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1的宿节点B,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1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步骤1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是,于是执行步骤2。
步骤2、完成业务2在域I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2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2经过域II的区间是FJ,所以这里配置TCM2应用于区间FJ。业务2是双向业务,区间配置应用于双向。就是说对于A到P方向,TCM2应用于区间FJ,对于P到A方向,TCM1应用于区间JF。
步骤2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对于A到P方向和P到A方向,都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2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区间内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24、用户对以上配置进行确认,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25、对于A到P方向,配置F节点TCM2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J节点TCM2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对于P到A方向,配置J节点TCM2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配置F节点TCM2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26、进行TCM管理配置。
在A到P方向上,对于应用TCM2的源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2的宿节点J,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2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在P到A方向上,对于应用TCM2的源节点J,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2的宿节点F,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2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步骤2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否,执行步骤3。
步骤3、进行TCM使能。
按照使能顺序执行相应TCM。在A到P方向上,挂接应用于区间BF的TCM1到交叉矩阵,挂接应用于区间FJ的TCM2到交叉矩阵;在P到A方向上,挂接应用于区间FB的TCM1到交叉矩阵,挂接应用于区间JF的TCM2到交叉矩阵。
步骤4、结束。
对于业务3,TCM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0、选择业务3。
步骤1、完成业务3在域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1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3经过域I的区间是GCD,所以这里配置TCM1应用于区间GCD。
步骤1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和OCI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1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区间内C节点对TCM1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14、用户对以上配置进行确认,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15、配置G节点TCM1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后执行,配置D节点TCM1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1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1的源节点G,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1的宿节点D,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对于使能了对TCM1进行非介入监视的C节点,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提示用户配置TIM缺陷是否作为保护倒换条件,提示用户配置LTC缺陷是否作为保护倒换条件。
步骤1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是,于是执行步骤2。
步骤2、完成业务3在域I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2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3经过域II的区间是JKG,所以这里配置TCM2应用于区间JKG。
步骤2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和OCI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2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业务3在域II中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24、用户确认以上配置,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25、配置J节点TCM2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后执行,配置G节点TCM2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2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2的源节点J,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2的宿节点G,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2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因此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步骤2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是,执行步骤3。
步骤3、完成业务3在域III中的配置。包括:
步骤31、进行TCM级别区间配置。
因为希望监视信号通过域III时候的信号质量情况,而业务3经过域III的区间是KG,所以这里配置TCM3应用于区间KG。
步骤32、进行TCM使用方式配置。
配置对后续ODUk路径进行维护信号(AIS)下插的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使能,配置把TCM的信号失效和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条件使能,配置LCK和OCI作为插入AIS的条件。
步骤33、进行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配置业务3在域III内不需要进行非介入监视。
步骤34、用户确认以上配置,系统进行校验,校验通过。
步骤35、配置K节点TCM3的源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后执行,配置G节点TCM3的宿功能在交叉连接之前执行。
步骤36、进行TCM管理配置。
对于应用TCM3的源节点K,提示用户配置发送方面的属性,如应发TTI配置等。对于应用TCM3的宿节点G,提示用户配置接收方面的属性,如应收TTI配置,BIP8门限值配置。另外还要配置TIM后继行动使能设置和LTC后续行动使能设置。
由于步骤33中没有配置对于区间内进行非介入监视,不必进行相关的配置。
步骤37、判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使用TCM进行信号监视的区间,否,执行步骤4。
步骤4、进行各级别TCM使能。
对于同一节点终结多个级别TCM的情况,按照使用范围的大小来决定执行顺序,本实施例采用使用范围小的先使能执行。在业务3中,一个节点终结多个TCM的情况只有节点G,它是TCM2和TCM3的宿节点,因为TCM3的范围小,所以先使能TCM3,再使能TCM2,导致先执行TCM3,再执行TCM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网络节点设备上,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配置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所述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网络节点设备按照所述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进行对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级别区间配置、使用方式配置及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
则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在已配置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源宿节点上,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并对设置了非介入监视的网络节点设备进行非介入串联连接监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方式配置具体包括:对于已进行级别区间配置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配置是否对该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后续路径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则所述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允许对后续路径进行维护信号下插,则对该级别区间进行串联连接监视时,根据检测到的缺陷执行维护信号的下插;
和/或,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方式配置具体包括:配置是否把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则所述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缺陷的发生时,将信号失效信息传递到按照执行顺序排列的后续级别的串联连接监视;
和/或,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方式配置具体包括:配置是否把信号失效及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则所述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把信号失效及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缺陷的发生时,执行保护倒换;
和/或,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方式配置具体包括:配置是否把锁定信号缺陷作为下插维护信号的条件;则所述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把锁定信号缺陷作为下插维护信号的条件,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锁定信号缺陷时,执行维护信号的下插;
和/或,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方式配置具体包括:是否把开放连接指示缺陷作为下插维护信号的条件;则所述按照已配置的使用方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把开放连接指示缺陷作为下插维护信号的条件,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开放连接指示缺陷时,执行维护信号的下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了对后续路径进行维护信号下插时,则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扩展故障类型和故障定位的故障指示码,在所述故障指示码中设置级别参数及故障类型参数,用所述级别参数的不同取值标识不同串联连接监视级别,用所述故障类型参数的不同取值标识踪迹标识符失配缺陷、串联连接丢失缺陷、锁定信号缺陷、开放连接指示缺陷及告警指示信号缺陷;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网络节点设备在检测到缺陷后,将该缺陷类型的标识写入所述故障类型参数,将该缺陷所属的串联连接监视级别的标识写入所述级别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的区间内非介入监视配置具体包括:在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区间内,设置进行非介入监视的网络节点;
所述进行非介入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设置了非介入监视的网络节点设备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并上报监视到的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具体包括:设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位于交叉连接前或交叉连接后;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设置位于交叉连接前时,网络节点设备在执行该级别串联连接监视时,不对所述交叉连接进行监视;当设置位于交叉连接后时,网络节点设备在执行该级别该级别串联连接监视时,对所述交叉连接进行监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具体包括:对于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源节点,配置发送方的属性,对于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宿节点,配置接收方的属性;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配置了发送方及接收方属性后,网络节点设备在相应的源节点插入开销,在接收方提取并监视所述开销,检查是否存在缺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了对后续路径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或配置了把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或配置了把信号失效及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
则所述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具体包括:设置踪迹标识符失配的后继行动使能或禁止;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设置了踪迹标识符失配的后继行动使能,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踪迹标识符失配缺陷和/或串联连接丢失缺陷时,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并执行保护倒换;当设置了踪迹标识符失配的后继行动禁止,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踪迹标识符失配缺陷和/或串联连接丢失缺陷时,不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也不执行保护倒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了对后续路径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或配置了把信号失效信息在不同层次间传递,或配置了把信号失效及信号劣化信息作为保护倒换的条件,
则所述进行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具体包括:设置踪迹标识符失配的后继行动使能或禁止,和/或,设置串联连接丢失缺陷的后继行动使能或禁止;
所述进行串联连接监视具体包括:当设置了踪迹标识符失配的后继行动使能,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踪迹标识符失配缺陷时,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并执行保护倒换;当设置了串联连接丢失缺陷的后继行动使能,则网络节点设备在监视到串联连接丢失缺陷时,进行维护信号的下插,并执行保护倒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具体包括:
把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挂接到交叉连接上的顺序设置为所述执行顺序;
或,把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进行模式切换的顺序设置为所述执行顺序;
或,按照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使用范围对其进行使能,把使能顺序设置为所述执行顺序。
11、一种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下发模块,用于下发针对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配置参数;
监视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配置下发模块发送的配置参数,按照该参数配置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并配置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与交叉连接的位置关系,进行所述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管理配置,设置所述配置后的各级别串联连接监视的执行顺序;
监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串联连接监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模块设置于线路单元中,则,所述线路单元用于接收交叉连接发送过来的信号,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适配及插入开销;并用于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对信号进行解适配并终结开销后发送给交叉连接;
和/或,所述监视模块设置于线路单元中,则,所述支路单元用于接收客户侧发送过来的信号,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进行适配及插入开销后发送给交叉连接;并用于按照所述监视控制模块完成的配置及确定的执行顺序接收交叉连接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解适配并终结开销后发送给客户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监视网络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分波单元,用于将多波长信号分为多个光信道信号发送给多个线路单元;
合波单元,用于将多个线路单元的多个光信道信号合并到一起发送给一根光纤传送。
CN 200610145438 2006-11-15 2006-11-15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15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45438 CN100571158C (zh) 2006-11-15 2006-11-15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45438 CN100571158C (zh) 2006-11-15 2006-11-15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038A true CN1946038A (zh) 2007-04-11
CN100571158C CN100571158C (zh) 2009-12-16

Family

ID=3804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454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158C (zh) 2006-11-15 2006-11-15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1158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3377A1 (zh) * 2008-07-10 2010-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节点工作模式自动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54389A (zh) * 2010-02-05 2012-10-24 思科技术公司 分发以太网告警指示信号信息
WO2014000499A1 (zh) * 2012-06-26 2014-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网连接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74421A (zh) * 2018-11-20 2019-01-25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一种传输otn网络端到端电路故障自动定位的方法
CN113890669A (zh) * 2020-07-03 2022-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获取传输网络业务信号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3377A1 (zh) * 2008-07-10 2010-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节点工作模式自动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54389A (zh) * 2010-02-05 2012-10-24 思科技术公司 分发以太网告警指示信号信息
CN102754389B (zh) * 2010-02-05 2015-08-05 思科技术公司 分发以太网告警指示信号信息
WO2014000499A1 (zh) * 2012-06-26 2014-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网连接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74421A (zh) * 2018-11-20 2019-01-25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一种传输otn网络端到端电路故障自动定位的方法
CN109274421B (zh) * 2018-11-20 2022-03-01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一种传输otn网络端到端电路故障自动定位的方法
CN113890669A (zh) * 2020-07-03 2022-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获取传输网络业务信号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90669B (zh) * 2020-07-03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获取传输网络业务信号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1158C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2111A (zh) 路由设计方法
CN101056184A (zh) 网络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182674C (zh) 用于异构光通信网络的操作、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CN1151616C (zh) 波分多路复用通信网络监控系统和终端站
CN1241371C (zh) 网络中的路由选择装置和路由选择方法
CN1437356A (zh) 在一个通信网络中建立不同的故障恢复类型的路径的方法
CN101061672A (zh) 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基站控制装置和无线局域网基站装置
CN1946038A (zh) 监视网络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866922A (zh) 一种以太网中的控制系统和数据报文传输方法
CN1416247A (zh) 用于连接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方法和路由器
CN1132881A (zh) 交换机适配器、计算机和数据交换方法
CN1433639A (zh) 通过有线电视系统的返回路径发送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757210A (zh) 用于在光网络上传输分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618223A (zh) 弹性多业务环
CN1080105A (zh) 一种分布控制方法及实现自动保护转换的机械装置
CN1770703A (zh) 通路监视系统及通信网络系统
CN1551652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949766A (zh) 在环网上采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分配标签、计算路由距离,以及实现备份倒换的方法
CN1747468A (zh) Ngn网络传送层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898981A (zh) 用于处理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宏分集的装置和方法
CN1859369A (zh) 实现网络连接服务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946012A (zh) 光传送网信号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345142A (zh) 混合速率光通信网络中的电路
CN1747606A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852153A (zh)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故障/告警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