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2013A - 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2013A
CN1942013A CNA2006101599203A CN200610159920A CN1942013A CN 1942013 A CN1942013 A CN 1942013A CN A2006101599203 A CNA2006101599203 A CN A2006101599203A CN 200610159920 A CN200610159920 A CN 200610159920A CN 1942013 A CN1942013 A CN 1942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signal intensity
signal strength
tracking method
position coord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99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大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2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现有的技术是利用用于室外追踪位置系统的GPS卫星检测室内位置,因此存在着追踪位置的准确度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可以与多个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如下几个步骤: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接入点进行连接的步骤;检测从上述访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以一定的时间将上述检测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的步骤;计算与上述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对应的位置坐标的步骤。由此可以利用以往建立的无线通信系统追踪位置,因此存在以低廉的费用可以获得准确地位置检测结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特别是利用如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的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提供室内位置信息的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位置追踪技术是了解位于特定位置的对象物(人或事物)的物理性或地理性位置信息(测位),并提供相应服务的技术。最一般的位置追踪方法有检测物体间的距离差或角度或方位角而检测位置的三角测量法(Triangulation),和利用在特定点可以看到风景的场所分析法(Scene Analysis),还有接近特定位置而知道对象物的接近法(Proximity)。这些方法与提供这些对象物位置信息的媒体和传达这些信息的多种通信技术有着密切联系。
以往一般使用的位置追踪技术是利用卫星通信的技术,检测(绝对位置)从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发送的载波信号位置或追踪(相对位置)载波信号的代码来检测与卫星的距离,从而轻易获取了位置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以军事上的目的而开发的,从发射到2万1千米上空的卫星接收电波,掌握对象物的正确位置的系统。
由装有GPS卫星信号接收器的对象物接收从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所需的时间计算出距离。即,由[信号传播速度(约20万Km/s)×时间]得出距离。此时,只利用卫星信息时,由于卫星围着圆形工作而检测的位置与实际位置间会发生误差。因此为保证其不发生误差在GPS卫星信号接收器中内置有高度精密的表。
利用卫星通信的位置追踪技术是由于应用三角测量法,因此从三个卫星接收位置信息获取对象物的二维位置(纬度,经度)。而且,为了获取更确切的位置追踪利用三个卫星和1个保证时间用卫星,即同时使用四个以上的卫星可追踪三维位置。
利用如上所述的GPS的位置追踪服务是使用卫星,因此不受地域性限制,从而可以提供稳定的服务。但是,在高楼大厦聚集的城市中会发生信号的反射现象,因此会存在位置追踪结果的准确性低下的问题。特别是存在如下问题,在室内由墙或人造物等引起的信号衰减严重会导致无法提供最合适的位置信息。
另外,现在有使用已建立的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追踪位置的方法。即,由终端服务区域的基站和周边基站间的协助而获取终端位置的基于网络的方式;和与基站另外设置有GPS接收器的终端将位置信息以网络传送的基于终端的方式;还有混合其两种方式的混合型(hybrid)方式。利用移动通信的技术无须另外的底层结构(infrastructure),并由于服务领域较广,而采用宏观(macro)位置追踪技术的比较多。
但是,上述利用移动通信网的位置追踪方法只能在基站所在的区域(cell)半径内或可以接收信号的范围内使用,而如同利用GPS的位置追踪方法不适用于微观(micro)位置追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室内构建的无线通信的基于位置追踪方法,使可向外部信号被屏蔽的室内也能提供对象物位置信息。
为解决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中,可以与多个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如下步骤: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接入点进行连接的步骤;检测从上述访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以一定的时间将上述检测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的步骤;计算与上述信号强度(RSSn)的平均值对应的位置坐标的步骤。
可以与多个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如下步骤:各移动终端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接入点的步骤;检测从上述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将上述信号强度以一定时间进行平均的步骤;计算对应于上述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位置坐标的步骤;上述移动终端间交换位置坐标的步骤。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部分:接收发送模块,根据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号;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根据上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的信号强度;处理部,控制上述接收发送模块及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的操作;存储器,保存对各位置坐标的接收信号强度数据,和利用上述数据计算现在的位置坐标的步骤使得可以在上述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在特定位置中接收的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的图表;
图3是表示根据距离的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的衰减的图表;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构建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系统所必要的数据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库构建方法所形成的数据库的例示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数据库方法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构成图。
附图的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移动通信终端              110:发送接收模块
120:处理器                    130:信号强度检测模块
140:存储器                    141:数据库
142:杂音过滤模块                143:平均过滤模块
144:演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说明中,由于大家公知的功能或构造的具体说明中不必要的详细说明会导致本发明的发明点不清楚,因此在此不在详细说明。
对屋顶、墙或人造物等障碍物妨碍接收根据GPS卫星的信号的室内也要提供位置信息,而本发明使用最近被普遍化的无线局域网支持位置追踪服务。
利用GPS的位置追踪方法在室外可提供位置准确性较高的位置信息,而在室内由于可视卫星的不足和接收信号的微弱无法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而且,发明人根据最近无线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移动终端鉴于在室内容易接近无线局域网的优点,而体现使用无线局域网的室内位置追踪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位置追踪方法,可无线通信的笔记本电脑、PDA、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与接入点(AP:Access Point)无线连接,检测从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通过上述检测,移动终端可以计算由信号衰减所引起的信号传送距离。
移动终端利用接收的信号强度计算位置的方法可以如下的计算位置方法,使用以往的路径损失模式计算接入点和移动终端间的距离后用三角测量法计算位置的方法。而且,特定建筑物上设定多个位置坐标后,将在各位置坐标上的接收信号强度以查阅表(look-up table)形式的数据库构建,利用基于位置服务时可以使用,将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上述数据库进行对比追踪位置的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处理器及其构成。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系统的概略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位置追踪系统由多个接入点,和通过无线局域网接收从各自的接入点发送的信号的移动终端构成。上述移动终端以接入点为中心,在一定距离(通过无线通信可以连接的热点(hot spot)区域)内可以接收信号。
为了无线通信可以使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或ISM(Industrial,Scientificand Medical)频带的无线频率,由于它的传播领域广,也可以在多层以上的建筑物内使用。
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为了利用无线局域网信号,首先要确定此信号是稳定的。无线局域网信号在敞开的空间中可到达150-200m的范围,在半封闭的空间中具有50m的有效距离。此时,使用在位置追踪系统的信号可区分根据距离的衰减,因此无线局域网信号在20-25m以内的距离上有效。
参照图2,可知无线局域网信号一天内的强度变化。一般,从接入点发送的无线局域网信号透过墙与墙、层与层之间其强度衰减。而且,人也能够成为信号强度衰减的要素,因此即使在相同场所比人来来往往较多的白天而晚上的信号更为稳定。因此,观察了24小时内无线局域网信号的强度变化,确定出为提供位置追踪服务是很稳定的。
本发明是与接入点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方法,说明使用路径损失模式的方法和使用数据库的方法,首先对使用路径损失模式的方法进行说明。
移动终端检测接收信号强度后,为决定从移动终端到接入点的距离利用以下如同数学式1的路径损失模式。为获取较准确的距离值,可以将接收信号中除去杂音或一定时间以上接收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的值带入到数学式1中。
数学式1:P(r)[dBm]=P(r0)[dBm]-10αlog(r/r0),
其中,P(r)表示根据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dBm),r表示接入点与移动终端间的距离(m),r0表示从接入点的基准距离(m),P(r0)表示从基准点的信号强度(dBm),α表示路径损失率。
实际上信号是随着距离的远离而被衰减,其可以通过参照图3所示的根据距离的信号衰减图表被确认。
要检测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P(r),将P(r)带入到上述数学式1就可以计算出接入点与移动终端间的距离r。而且,从三个以上的接入点接收信号就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决定移动终端的位置。
其中三角测量法是以简单的几何学上的技术为前提,即已知三角形的一边的长度(例如,底边)和两角,就可得知两边的长度。在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点看距离较远的对象物就可得知其对象物距离这两点有多远。因此,检测底边即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边,其角度及从两个观测点到对象物之间的距离即可。
另外,室内存在多种信号衰减要素时,由于很难适用一般的模式,因此使用利用数据库的方法。以下详细说明利用数据库的位置追踪方法。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无线通信的基于位置系统所必要的数据库的构建。参照附图,首先移动终端执行设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坐标的步骤(见步骤S1)。位置坐标可设置为X坐标及Y坐标,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的输入装置输入用户本身所在的实际位置坐标值。
设定位置坐标后,移动终端通过天线接收从接入点(AP)发送的信号(见步骤S2)检测其信号强度(见步骤S3)。移动终端从多个接入点可以接收信号的前提下,区分接收的信号是从哪个接入点发送的并进行检测。
移动终端为了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SNR:Signal-to-noise ratio),执行消除杂音的SNR滤波步骤(见步骤S4),并将杂音消除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见步骤S5)。在某一时刻以接收的信号强度构建数据库的情况下,其位置信息的准确度降低,因此将一定时间内接收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并使用。
根据上述程序,事先设定的位置坐标的信号强度已确定就形成使其位置坐标和信号强度对应的数据库(见步骤S6)。
图5是根据图4的程序所形成的数据库例示图,如图所示,将X坐标(X1,X2,X3,...),Y坐标(Y1,Y2,Y3,...)及与从第1,2,3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RSS1,RSS2,RSS3)对应的值由查阅表构成。此时,X坐标及Y坐标是为了表示移动终端所在的二维空间,将其二维空间以格的形式区分并检测每交点的X,Y坐标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且,使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相应X,Y坐标对应的形成数据库。例如,(X1,Y1,RSS1,RSS2,RSS3),(X2,Y2,RSS1,RSS2,RSS3)等将成为一套的位置坐标比接收信号强度的值。
参照图6说明使用上述数据库追踪位置的方法。图上所示的接收器(移动终端)检测从各第一接入点(AP1)、第二接入点(AP2)、第三接入点(AP3)接收的信号强度(RSS1,RSS2,RSS3)。此时,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强度根据检测点的环境其值会有所不同,因此为得到可信赖的准确值要经过平均事先设定的充分时间内接收的信号强度的过程。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平均接收的信号强度而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movingaverage filter)。移动平均滤波器将以先入先出方式输入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例如要把3个信号强度进行平均时,按顺序输入1-2-3就平均1-2-3的信号,之后要是输入1-2-3-4就先把输入的1信号值删除再把2-3-4进行平均的方式。即,求最近输入的n个(上述例中n是三个)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在相同位置上接收的信号时,如果接收信号的移动终端所在的室内环境中添加障碍物或人增多,则接收的信号强度会相对减弱,因此为了减小对环境变化的误差求一定时间内检测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在构建有用于位置信息提供的数据库的前提下,将实际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上述数据库进行对比而执行寻找移动终端所处位置的模式匹配算法(patternmatching algorithm)。以模式匹配算法将时间接收信号强度与数据库进行比较时,利用欧几里得距离(Euclidean Distance)的误差Dk,使接近其Dk最小的数据库。Dk可以用数学式2计算。
数学式2:
D k = Q i = 1 n ( RSS i - RSS ′ ik ) 2
&lang; P x , P y &rang; = Q i = 1 n ( 1 D i ) < x i , y i > Q i = 1 n ( 1 D i )
为了确定本发明的准确性我们在实际建筑物中进行了试验。移动终端的位置是用根据图4的程序构建的数据库而计算得出的。为了给大家看多种结果,我们在周边噪声(noise)及空间安排结构不同的室内环境下做了多种试验。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下午1点至下午3点在噪音较强的第一检测环境中进行了试验。在第一检测环境的15个位置坐标(数据库点)中比较实际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数据库时,可以确定Dk在最小位置的坐标和实际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间的距离差(误差)。在15个位置坐标中移动终端推定的位置坐标的误差与实际位置仅有平均1.867m之差。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下午4点到下午6点在中度噪音的第二检测环境的15个位置坐标中,显示移动终端推定的位置坐标和实际位置坐标间的误差。上述移动终端推定的位置坐标的误差平均是2.367m。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检测环境及检测结果的图,表示下午7点到下午10点在轻度噪音的第三检测环境中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的图表表示在15个位置坐标中移动终端推定的位置坐标和实际位置坐标间的误差,其误差平均是1.267m。
通过上述图7至图9可以确认,空间安排结构及噪音环境不同的第一检测环境至第三检测环境中,移动终端推定的位置坐标和实际位置坐标间之差由于比为了区分空间的分区间隔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移动终端接收从多个接入点发送的信号并检测接收信号强度(RSS1,RSS2,RSS3,...)(见步骤S11)。上述移动终端可作为可以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智能手机等便携用终端。室内虽然有多个接入点,但是移动终端无法从所有接入点接收信号,只能通过无线局域网从形成自身所属的热点(hot spot)区域的接入点接收信号。
上述RSS1,RSS2及RSS3是各自从第一、二、三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移动终端只接收与RSS1,RSS2及RSS3相应的信号时,其移动终端位于第一、二、三接入点的热点(hot spot)区域。
其次,上述移动终端为了提高接收信号强度的检测值的准确性会经过杂音消除步骤(见步骤S12)及平均滤波(average filtering)步骤(见步骤S13)。如果将某一时刻接收的信号强度定为其点的信号强度时其准确性会降低,因此将一定时间内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RSS1,RSS2,RSS3,..)按照各自的接入点区分并进行平均。
其次,将经过上述移动平均滤波步骤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值进行比较(见步骤S14)。此时,将预先对从各个接入点检测出的信号强度的检测值进行数据库化并构建后,将跟踪(tracking)最为接近的数据库。检测位置前需要构建数据库的操作,为提高数据库的准确性选择多个接入点为易。
上述数据库是由以下形式构成,使移动终端从各个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RSS1,RSS2,RSS3等)与其移动终端所要位置的空间位置坐标(X,Y坐标值)相对应。
为了比较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值,可以使用模式匹配算法。例如,平均滤波步骤以后的RSS1是-52dBm,RSS2是-55dBm,RSS3是-50dBm时,在数据库中寻找使数据库的RSS1,RSS2,RSS3与上述检测的-52dBm,-55dBm,-50dBm的欧几里得距离误差(Dk)最小的RSS1,RSS2及RSS3模式。求欧几里得距离误差的方法是使用上述数学式2。
在数据库中寻找根据模式匹配算法使欧几里得距离误差最小的接收信号强度,就可求知与其接收信号强度对应的位置坐标(X,Y坐标)(见步骤S15)。基于预先构建的数据库推定的位置虽然不是与实际位置完全一致,但通过试验获取的结果(如图7至图9)与实际位置推定的位置距离差不是很大。
最后,上述移动终端将推定的位置以视觉或听觉方式通知给用户(见步骤S16)。即,显示在用户画面或通过扬声器以语音方式通知位置。
根据本发明用户不仅可以掌握上述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坐标,而且还可以掌握与另外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的相对距离。此时,第二移动终端要如同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位置推定程序。
第一移动终端为被提供对与第二移动终端的距离信息,首先第一移动终端通过图10的程序执行推定自身位置坐标的操作的同时,向第二移动终端请求位置信息。
随之,第二移动终端以与第一移动终端相同的方式推定本身的位置坐标后,通过接入点给上述第一移动终端传送位置坐标。此时,第一移动终端可以简单地向用户只通知第二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还可根据用户请求计算自身位置坐标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间的距离并通知给用户其结果。
此时,第一移动终端为有效的向用户通知与对方移动终端的距离,可以使用距离越近其提示音音量越强或震动强度越强的方式。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包括如下部分:发送接收模块110,通过无线局域网与接入点发送接收信号;信号强度检测模块130,检测根据发送接收模块110接收的信号强度。另外,上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数据库141,在特定位置接收的信号强度与相应位置坐标结构化并进行保存;存储器140,存储以下步骤根据上述处理器120可执行的指令142、143、144,其步骤包括:消除接收的信号噪音;平均消除一定时间内接收的噪音的信号强度;在上述数据库中检索与平均的信号强度相应的位置坐标的步骤。另外还包括处理器120,与上述构成要素110、130、140联动并控制移动终端100全部操作。
本发明的位置推定方法基于利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进行说明的,还可以使用超宽带无线通信(UWB:Ultra-wideband)。UWB是在短距离区间内以低功率通过较宽的波谱(spectrum)频率为了传送更多的数字数据的无线技术,它无须具有调制解调功能,具有较低的功率密度,而且功率消耗小,可体现为低价通信装置。由于其透射性较好,可以透过建筑物内的墙或非金属隔板,也可以在阴影区域掌握人或事物的位置,因此适合于室内位置确认。
而且,UWB可确保比蓝牙的100m还远十倍的1km的可通信距离,因此以为了推定室内位置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代替无线局域网使用。
如上详细说明,本发明由于使用目前已构建的为了无线通信的底层结构,存在可以有效地体现室内测位系统的优点。
而且,由于使用无线局域网、超宽带通信等无线通信可进行根据本发明的位置推定,因此存在比使用GPS卫星进行室内测位的情况更能够减小误差的效果。

Claims (21)

1.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与多个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以无线通信方式与接入点进行连接的步骤;
检测从所述访问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以一定的时间将所述检测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的步骤;
计算与所述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对应的位置坐标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是无线局域网通信或超宽带无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包括,区分发送所述已接收信号的接入点并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包括,根据路径损失模式计算,其路径损失模式设计为使移动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随着与接入点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对多个位置的接收信号强度数据的步骤;
将所述移动终端实际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数据进行比较,在所述数据中寻找具有与实际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最接近值的位置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空间中指定多个位置坐标的步骤;
在所述各个位置坐标上检测从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以一定时间将所述检测的信号强度进行平均的步骤;
构建数据库的步骤,使所述位置坐标与在其位置坐标的接收信号强度平均值相对应的数据库;
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对比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杂音的杂音消除滤波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步骤根据移动平均滤波被执行,其移动平均滤波是平均最近输入的n个接收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以查阅表形式形成,所述查阅表的变量是由X坐标及Y坐标的位置坐标,和在各位置坐标上从各个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以查阅表形式形成,构成所述查阅表的位置坐标是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空间地面以一定间隔区分为格形式后指定为其格的交点。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收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数据库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欧几里得距离误差的步骤;
以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推定使所述欧几里得距离误差最小的位置坐标的步骤。
12.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可以与多个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各移动终端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接入点的步骤;
检测从所述接入点接收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将所述检测的信号强度以一定时间进行平均的步骤;
计算对应于所述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的位置坐标的步骤;
所述移动终端间交换位置坐标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从另外移动终端接收位置坐标的移动终端将接收的位置坐标向用户通知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步骤,将所述位置坐标显示在画面上进行通知或以语音方式进行通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从另外移动终端接收位置坐标的移动终端将自身的位置坐标和接收的位置坐标间的距离进行计算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的移动终端用根据所述计算的距离调节的音量来通知用户与另外终端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位置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的移动终端用根据所述计算的距离调节的振动强度来通知用户与另外终端间的距离。
1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支持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下部分:
接收发送模块,根据无线通信接收发送信号;
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根据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的信号强度;
处理部,控制所述接收发送模块及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的操作;
存储器,保存以下步骤在所述处理器中可执行的指令,对多个位置坐标的接收信号强度数据,及利用所述数据推定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保存在由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空间的多个位置坐标及在各位置坐标中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构成的数据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定步骤,在所述数据中检索在所述信号强度推定模块中检测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使欧几里得距离误差最小的接收信号强度的位置坐标。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处理器中可执行的指令:所述发送接收模块在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杂音的步骤;平均已消除所述杂音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CNA2006101599203A 2005-09-27 2006-09-26 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Pending CN19420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90155 2005-09-27
KR1020050090155 2005-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2013A true CN1942013A (zh) 2007-04-04

Family

ID=3795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599203A Pending CN1942013A (zh) 2005-09-27 2006-09-26 一种利用无线通信的位置追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4201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0857A (zh) * 2014-03-12 2014-06-04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搜寻蓝牙设备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539782A (zh) * 2014-12-1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21200A (zh) * 2015-07-27 2015-11-04 北京博阳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位置服务信息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US10849205B2 (en) 2015-10-14 2020-11-24 Current Lighting Solutions, Llc Luminaire having a beacon and a directional antenna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0857A (zh) * 2014-03-12 2014-06-04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搜寻蓝牙设备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539782A (zh) * 2014-12-19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21200A (zh) * 2015-07-27 2015-11-04 北京博阳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位置服务信息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05021200B (zh) * 2015-07-27 2018-06-05 北京博阳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位置服务信息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US10849205B2 (en) 2015-10-14 2020-11-24 Current Lighting Solutions, Llc Luminaire having a beacon and a directional antenn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81599U (zh) 一种基于WiFi和蓝牙的室内融合定位系统
EP3033632B1 (en) 3d sectorized path-loss models for 3d positioning of mobile terminals
Zandbergen Accuracy of iPhone locations: A comparison of assisted GPS, WiFi and cellular positioning
EP1820120B1 (en) Location beacon database and server, method of building location beacon database, and location based service using same
EP2149227B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lo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by using beacon
CN103476109B (zh) 一种室内ap定位方法
CN107360549A (zh) 一种基于蓝牙5的室内定位导航方法
EP2360605A1 (e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a location database
CN105911578A (zh) 超低功耗室内外混合定位系统
US20110176523A1 (en) Managing a location database for network-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CN103068043B (zh) 一种基于wifi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室内精确定位方法
CN102186238B (zh)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066172B (zh) 一种对无线局域网中的ap进行定位的方法
CN103491506A (zh) 基于wlan和wsn的异构网络协同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098782A (zh) 一种基于调频广播的终端定位方法及专用定位装置
KR101597437B1 (ko) 무선신호의 상대적 수신세기 비율정보를 이용한 실내측위시스템 및 방법
CA2786124A1 (en) Hybrid wireless area network (wan)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indoor and outdoor tracking
CN10765547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导航方法及导航系统
CN105180945A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室内运动轨迹重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12003A (zh) 一种短距离搜寻系统和物件搜寻方法
CN111107627A (zh) 多模融合无线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KR101623737B1 (ko) 위치 측위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
CN107396280A (zh) 一种基于rssi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2308998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06028449A (zh) 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