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348A -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33348A CN1933348A CN 200610096716 CN200610096716A CN1933348A CN 1933348 A CN1933348 A CN 1933348A CN 200610096716 CN200610096716 CN 200610096716 CN 200610096716 A CN200610096716 A CN 200610096716A CN 1933348 A CN1933348 A CN 19333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onal amplifier
- power line
- output
- analog
- ampl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是一种用于在电力线中高速传输数据信号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该方法具有HPLM(指宽带高速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器)通信速率≥50Kbps,HPLM直接通信距离≥100米,实现Internet接入。该接收机由电力线耦合器(1)、无源带通滤波器(2)、有源运算放大器(3)、正交解调器(4)、反向比例放大器(5)、有源带通滤波器(6)、集成运算放大器(7)、模数转换器(8)顺序串联组成,电力线耦合器(1)与外部的电力线相接,模数转换器(8)输出接收到的所需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在电力线中高速传输数据信号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属于有线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数字通信接收机有超外差接收机、零中频接收机和低中频接收机等,利用电力线高速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有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等。
1、时分多路复用(TDM)
若媒体能达到的位传输速率超过传输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则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也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而不像FDM那样,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种交叉可以是位一级的,也可以是由字节组成的块或更大的信息组进行交叉。时分多路复用TDM不仅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另外,对于模拟信号,有时可以把时分多路复用和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一个传输系统,可以频分成许多条子通道,每条子通道再利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来细分。在宽带局域网络中可以使用这种混合技术。
由于时分复用(TDMA)更考虑时间上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注意通信中的同步和定时问题,否则会因为时隙的错位和混乱而导致接收端移动台无法正常接收信息。
2、码分多路复用(CDM)
码分多路复用也是一种数字技术,但它是另一种复用信道的方法。即各个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的码型进行通信,因此不同的用户可在同一时间、同一频带复用信道而不会造成干扰。在码分多路复用中,每一比特时间再被分割成m个短的时间间隔,这个短的时间间隔被称为码片。通常m的取值为64或128。每个站使用一个惟一的m位码片序列。作为发送站,当发送数字1时,就发送该码片序列;当发送数字0时,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反码。这样就实现了站点传输码型的惟一性。作为接收站,必须已知发送站的码片序列,才可以从复合信号中将发送站的信号分离出来。例如,A站使用8位码片序列00010011,当A站发送1时,就发送序列00010011,如果A站发送0,则发送序列11101100。为了方便,按照惯例,将码片中的0用-1表示,1用+1表示。因此,A站的码片序列表示为-1-1-1+1-1-1+1+1。
由于码分多路复用中的每一个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型进行通信,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但它采用码片序列传输一位二进制数,增加了带宽。码分多路复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中。CDMA通信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尽善尽美之前,还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3、频分多路复用(FDM)
频分复用是将可用的传输频率范围分为多个较细的频带,每个分细的频带作为一个独立的信道分别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通路。频分复用的特点是:每个用户终端的数据通过专门分配给它的子通路传输,在用户没有数据传输时,别的用户也不能使用。频分复用适合于模拟信号的频分传输,主要用于电话和有线电视(CATV)系统,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应和调制解调技术结合使用。为了防止干扰,各信道之间由保护频带隔离开,保护带是频谱中不使用的部分。
载波电话通信系统是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典型例子,例如,双绞线的带宽可以达到100KHz,每一路话路信号只需300~3KHz,因此,利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根双绞线上同时传输多达24路电话信号。而光缆的采用,则更增加了通信链路的频带宽度,可同时传输上千路电话和数十路电视信号。
4、正交频分复用(OFDM)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众所周知,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是非平坦的,而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尽管总的信道是非平坦的,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于是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OFDM技术有如下优点:
(1)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和单载波调制方式相比,多载波调制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抗无线信道时间弥散的特性,克服多径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循环前缀减小码间干扰。
(2)多载波系统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抵抗力很强,这是因为频率选择性衰落在某一时刻只会影响一定数量的子载波,在系统设计时可以通过交织和前向纠错编码等方法成功地修补在这些子载波上较差的信号。
(3)OFDM可以用FFT算法来实现,采用日益成熟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使系统用简单的混频和积分就能够很好地分离各个子信道,系统实现相对较简单,系统成本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该方法具有HPLM(指宽带高速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器)通信速率≥50Kbps,HPLM直接通信距离≥100米,实现Internet接入。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一种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由电力线耦合器、低通滤波器、运算放大器、正交解调器、比例放大器、带通滤波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其工作机理如下:
1、由电力线耦合器将发射端的信号接收下来,经过低通滤波器、放大器后进入正交解调器;
2、正交解调器将RF中频信号解调为I、Q两路正交模拟基带信号,正交解调器的本振由晶振提供;
3、I、Q两路正交模拟基带信号经过比例放大器进行放大,再经过带通滤波器滤波;
4、将处理过的I、Q两路正交基带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器后用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两路数字信号,供FPGA做后续处理。
本发明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由电力线耦合器、无源带通滤波器、有源运算放大器、正交解调器、反向比例放大器、有源带通滤波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顺序串联组成,电力线耦合器与外部的电力线相接,模数转换器输出接收到的所需信号。
电力线耦合器的输出端“OUT1”接入由陶瓷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IN”,陶瓷滤波器“U300”的输出端“OUT”为无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由运算放大器“U301”组成的有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Vin”,通过电容C308接无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Vout”为有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OUT2”。由正交解调器“U302”组成的正交解调器的输入端“RF”,通过电阻“R331”接有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OUT2”,正交解调器“U302”的两输出端“Iout”、“Qout”分别为正交解调器的两路输出。由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组成反向比例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的两反向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318、R319”接正交解调器的两路输出“Iout、Qout”端,两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反向比例放大器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由第五运算放大器“U305”、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组成的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接反向比例放大器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第五运算放大器的“U305”的“V2D”端与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的“V2D”端分别为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由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组成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分别接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的“OA、OB”端,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的“OA、OB”端及第九运算放大器“U309”第十运算放大器“U310”的两正向输入端共6个端口分别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由模数转换器“U311”组成的模数转换器的“INA、-INA、CMA、INB”、“-INB、CMB”端分别接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模数转换器“U311”的“A1M、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B1M、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共24个端口为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的接收方法接收的步骤为:
1)通过电力线耦合器将中频信号接收下来,
2)将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经过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消除混叠干扰和频带以外的噪声,
3)将上一步得到的信号经过有源运算放大器,该放大器为低噪声放大器,放大输出的结果满足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小于3V,
4)将上一步产生的信号进入正交解调器进行解调,解调出正交的I、Q两路信号,进行匹配滤波,也就是电阻“R331”与电阻“R332”都使用50欧姆进行匹配,
5)将上一步产生的I、Q两路正交信号通过反向比例放大器进行放大,其放大倍数为2,
6)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分别通过有源带通滤波器滤波,有源带通滤波器由两个9阶集成数字滤波器“U305、U306”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带宽为200KHz,
7)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其放大倍数为499/249约为2,将信号放大来满足模数转换器的要求,模数转换器要求信号峰峰值在0至5V之间,
8)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该模数转换器为双路输出,得到需要的两路数字信号。
接收机前端提供了从天线直至基带处理器的信号通道,通常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下行变换器组成。可以存在两个下行变换器(在超外差式接收机中),其中一个用于将信号变换至IF,之后信号进行滤波,并下行变换至采、样基带位置或其附近。其他的接收机结构类似于零中频(零IF或ZIF)接收机,都只具有一个下行变换器,这里数据将直接变换至基带。本发明采用一个下行变换器。接收机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必须以较低的工作功率实现所要求的灵敏度、互调和寄生抑制要求。接收机的带通滤波器是消除有害干扰和噪声的第一道防线,该滤波器必须能够达到每个带宽所需的截断门限。典型的LNA具有约为1dB的噪声系数以及约20dB的增益,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增益和噪声以获得最佳解决方案。LNA设定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因为LNA是接收机最前沿的器件之一。由于信号具有较高的PAVR,LNA还必须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来消除失真。接收机的下行变换器在保证功耗最少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噪声系数。寄生空闲动态范围(SFDR)是测量混频器部分线性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与二阶和三阶互调分量,即IP2和IP3直接相关。模数转换器(ADC)是可能导致新系统中断的关键器件。与ADC有关的系统问题包括是否采用过采样、信号的PAVR、带宽和采样率。5MHz带宽信号的典型采样率为20MHz,如果使用IF采样,那么孔径不确定性或信号抖动必须足够小,从而抑制误差。基带信号处理器件包括ASIC、DSP、微控制器和FPGA。本发明使用了DSP和FPGA两种器件。
有益效果:零中频接收机不需要高Q值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单片集成,受到广泛的重视,其结构较超外差接收机简单许多。
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与互为正交的两路本振信号混频,分别产生同相和正交两路基带信号。由于本振信号频率与射频信号频率相同,因此混频后直接产生基带信号,而信道选择和增益调整在基带上进行,由芯片上的低通滤波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完成。
下变频过程中不需经过中频,且镜像频率即是射频信号本身,不存在镜像频率干扰,原超外差结构中的镜像抑制滤波器及中频滤波器均可省略。这样取消了外部元件,有利于系统的单片集成,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系统所需的电路模块及外部节点数减少,降低了接收机所需的功耗并减少射频信号受外部干扰的机会。
本发明的最终效果
(1)HPLM通信速率 56Kbps
(2)HPLM直接通信距离 100米
(3)实现Internet接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源带通滤波器和有源运算放大器的电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交解调器和反向比例放大器的电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有源带通滤波器的电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数模转换器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器件中要有:
中文名称————电路图中的编号————元件的型号
·模数转换器 U311 ADS2806
·正交解调器: U302 MIQA-10D
·运算放大器: U301 LMH6502
·运算放大器 U303 TL071
·运算放大器 U304 TL071
·运算放大器 U309 TL071
·运算放大器 U310 TL071
·运算放大器 U305 LTC1562-2
·运算放大器 U306 LTC1562-2
·运算放大器 U307 OPA2681
·运算放大器 U308 OPA2681
本发明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由电力线耦合器1、无源带通滤波器2、有源运算放大器3、正交解调器4、反向比例放大器5、有源带通滤波器6、集成运算放大器7、模数转换器8顺序串联组成,电力线耦合器1与外部的电力线相接,模数转换器8输出接收到的所需信号。
电力线耦合器1的输出端“OUT1”接入由陶瓷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入端“IN”,陶瓷滤波器“U300”的输出端“OUT”为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出端。由运算放大器“U301”组成的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入端“+Vin”,通过电容C308接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出端“OUT”,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Vout”为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OUT2”。
由正交解调器“U302”组成的正交解调器4的输入端“RF”,通过电阻“R331”接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OUT2”,正交解调器“U302”的两输出端“Iout”、“Qout”分别为正交解调器4的两路输出。
由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组成反向比例放大器5,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的两反向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318、R319”接正交解调器4的两路输出“Iout、Qout”端,两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反向比例放大器5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
由第五运算放大器“U305”、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组成的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输入端分别接反向比例放大器5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第五运算放大器的“U305”的“V2D”端与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的“V2D”端分别为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由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组成的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入端分别接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的“OA、OB”端,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的“OA、OB”端及第九运算放大器“U309”第十运算放大器“U310”的两正向输入端共6个端口分别为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由模数转换器“U311”组成的模数转换器8的“INA、-INA、CMA、INB”、“-INB、CMB”端分别接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模数转换器“U311”的“A1M、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B1M、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共24个端口为数模转换器8的输出端。
具体过程如下:
1、电力线耦合器将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U300),该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消除混叠干扰和频带以外的噪声。
2、低通滤波后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MH6502)的放大,因为要求低噪声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方式,所以需要控制中频信号的大小。本发明中限制放大输出的信号峰峰值为3V。
3、将2产生的信号进入正交解调器(MIQA-10D)解调,解调出正交的I、Q两路信号,由于本振信号频率与射频信号频率相同,因此解调后直接产生基带信号,这里同样需要抑制本振泄露,设计中进行匹配滤波。
4、将3产生的I、Q两路正交信号通过比例放大器进行放大,该比例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TL071和电阻R318、R320组成,其放大倍数为2。
5、将4产生的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滤波,该带通滤波器由9阶集成数字滤波器(LTC156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带宽为200KHz,因为本发明中传输信号的带宽为200KHz。
6、将5产生的信号通过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该集成运算放大器由运算放大器OPA2806、TL071剂外围电路组成,目的就是将信号放大来满足模数转换器的要求。本发明中模数转换器要求信号峰峰值在0至5V之间。
7、将6产生的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S2806)进行模数转换,产生两路数字信号,再经过去循环前缀、FFT、并串转换得到最终所需的信号。
接收的步骤为:
1)通过电力线耦合器1将中频信号接收下来,
2)将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经过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2,消除混叠干扰和频带以外的噪声,
3)将上一步得到的信号经过有源运算放大器3,该放大器为低噪声放大器,放大输出的结果满足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小于3V,
4)将上一步产生的信号进入正交解调器4进行解调,解调出正交的I、Q两路信号,进行匹配滤波,也就是电阻“R331”与电阻“R332”都使用50欧姆进行匹配,
5)将上一步产生的I、Q两路正交信号通过反向比例放大器5进行放大,其放大倍数为2,
6)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分别通过有源带通滤波器6滤波,有源带通滤波器(6)由两个9阶集成数字滤波器“U305、U306”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带宽为200KHz,
7)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集成运算放大器7放大,其放大倍数为499/249约为2,将信号放大来满足模数转换器的要求,模数转换器要求信号峰峰值在0至5V之间,
8)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8进行模数转换,该模数转换器为双路输出,得到需要的两路数字信号。
接收端解调过程:
(1)信道输出波形是r(t)=x(t)*h(t)+n(t),式中h(t)是信道的冲激响应,*表示卷积。若考虑信道弥散覆盖v+1个信号样值,且v<<N。在离散情况下,接收序列r(n)=h(n)*x(n)+n(n),其中h(n),0≤n≤v,x(n),-M≤n≤N-1,当M>v-1时,接收信号无码间干扰,同时我们兴趣集中在{rn}的0≤n≤N-1的样值,{rn}的头v个样值被舍弃;
(2)采用N点DFT解调恢复发送序列;
(4)对于采用相干解调的方案,还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的步骤。在将数据传输到检测器和译码器之前,估计和补偿信道因子{Hk}是很简单的。训练信号可以在接收机中测量{Hk},该训练序列由在每个子载波(或未调制子载波)上已知的已调制序列组成。
Claims (9)
1.一种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由电力线耦合器(1)、无源带通滤波器(2)、有源运算放大器(3)、正交解调器(4)、反向比例放大器(5)、有源带通滤波器(6)、集成运算放大器(7)、模数转换器(8)顺序串联组成,电力线耦合器(1)与外部的电力线相接,模数转换器(8)输出接收到的所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电力线耦合器(1)的输出端“OUT1”接入由陶瓷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入端“IN”,陶瓷滤波器“U300”的输出端“OUT”为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运算放大器“U301”组成的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入端“+Vin”,通过电容C308接无源带通滤波器(2)的输出端“OUT”,运算放大器“U301”的输出端“Vout”为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OU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正交解调器“U302”组成的正交解调器(4)的输入端“RF”,通过电阻“R331”接有源运算放大器(3)的输出端“OUT2”,正交解调器“U302”的两输出端“Iout”、“Qout”分别为正交解调器(4)的两路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组成反向比例放大器(5),第三运算放大器“U303”、第四运算放大器“U304”的两反向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318、R319”接正交解调器(4)的两路输出“Iout、Qout”端,两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反向比例放大器(5)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五运算放大器“U305”、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组成的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输入端分别接反向比例放大器(5)的两路输出“OUT3、OUT4”端,第五运算放大器的“U305”的“V2D”端与第六运算放大器“U306”的“V2D”端分别为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组成的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入端分别接有源带通滤波器(6)的两输出端“OUT5、OUT6”端,第七运算放大器“U307”的“OA、OB”端,第八运算放大器“U308”的“OA、OB”端及第九运算放大器“U309”第十运算放大器“U310”的两正向输入端共6个端口分别为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由模数转换器“U311”组成的模数转换器(8)的“INA、-INA、CMA、INB”、“-INB、CMB”端分别接集成运算放大器(7)的输出端“OUT7、OUT8、OUT9、OUT10、OUT11、OUT12”端,模数转换器“U311”的“A1M、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B1M、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共24个端口为数模转换器(8)的输出端。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系统中的零中频接收机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接收的步骤为:
1)通过电力线耦合器(1)将中频信号接收下来,
2)将接收到的中频信号经过滤波器“U300”组成的无源带通滤波器(2),消除混叠干扰和频带以外的噪声,
3)将上一步得到的信号经过有源运算放大器(3),该放大器为低噪声放大器,放大输出的结果满足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小于3V,
4)将上一步产生的信号进入正交解调器(4)进行解调,解调出正交的I、Q两路信号,进行匹配滤波,也就是电阻“R331”与电阻“R332”都使用50欧姆进行匹配,
5)将上一步产生的I、Q两路正交信号通过反向比例放大器(5)进行放大,其放大倍数为2,
6)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分别通过有源带通滤波器(6)滤波,有源带通滤波器(6)由两个9阶集成数字滤波器“U305、U306”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带宽为200KHz,
7)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集成运算放大器(7)放大,其放大倍数为499/249约为2,将信号放大来满足模数转换器的要求,模数转换器要求信号峰峰值在0至5V之间,
8)将上一步产生的两路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8)进行模数转换,该模数转换器为双路输出,得到需要的两路数字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96716 CN1933348A (zh) | 2006-10-10 | 2006-10-10 |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10096716 CN1933348A (zh) | 2006-10-10 | 2006-10-10 |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3348A true CN1933348A (zh) | 2007-03-21 |
Family
ID=3787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96716 Pending CN1933348A (zh) | 2006-10-10 | 2006-10-10 |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33348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6101A (zh) * | 2010-12-27 | 2011-04-06 | 东莞市华业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 |
CN102136853A (zh) * | 2011-02-11 | 2011-07-27 | 杭州百富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Plc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及cca检测装置和方法 |
WO2011109963A1 (zh) * | 2010-03-10 | 2011-09-15 |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控制器以及电力线载波信号接收处理方法、装置 |
CN101667986B (zh) * | 2009-09-24 | 2012-01-11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基带解调芯片电路 |
CN102598403A (zh) * | 2009-10-30 | 2012-07-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表面通信装置 |
CN102739243A (zh) * | 2012-06-29 | 2012-10-17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低相位噪音锁相介质振荡器 |
CN103036595A (zh) * | 2012-12-07 | 2013-04-10 | 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场强覆盖方法 |
CN102118338B (zh) * | 2009-12-31 | 2013-08-07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120307A (zh) * | 2018-08-07 | 2019-01-01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及其带通匹配耦合器 |
CN112994744A (zh) * | 2020-12-25 | 2021-06-18 |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通信能力的双模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644924A (zh) * | 2021-01-26 | 2021-11-12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10kv中压载波系统的信号接收电路 |
-
2006
- 2006-10-10 CN CN 200610096716 patent/CN193334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7986B (zh) * | 2009-09-24 | 2012-01-11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基带解调芯片电路 |
US9070962B2 (en) | 2009-10-30 | 2015-06-30 | Nec Corporation | Surface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598403B (zh) * | 2009-10-30 | 2014-12-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表面通信装置 |
CN102598403A (zh) * | 2009-10-30 | 2012-07-1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表面通信装置 |
CN102118338B (zh) * | 2009-12-31 | 2013-08-07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电力载波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11109963A1 (zh) * | 2010-03-10 | 2011-09-15 |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控制器以及电力线载波信号接收处理方法、装置 |
US8649468B2 (en) | 2010-03-10 | 2014-02-11 | Qingdao Eastsof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Micro-controll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line carrier signal reception |
CN102006101A (zh) * | 2010-12-27 | 2011-04-06 | 东莞市华业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 |
CN102006101B (zh) * | 2010-12-27 | 2014-04-16 | 东莞市华业新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 |
CN102136853B (zh) * | 2011-02-11 | 2013-08-28 | 兆讯恒达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Plc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及cca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02136853A (zh) * | 2011-02-11 | 2011-07-27 | 杭州百富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Plc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及cca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102739243A (zh) * | 2012-06-29 | 2012-10-17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低相位噪音锁相介质振荡器 |
CN103036595A (zh) * | 2012-12-07 | 2013-04-10 | 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场强覆盖方法 |
CN103036595B (zh) * | 2012-12-07 | 2015-07-08 | 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场强覆盖装置及方法 |
CN109120307A (zh) * | 2018-08-07 | 2019-01-01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及其带通匹配耦合器 |
CN109120307B (zh) * | 2018-08-07 | 2021-06-22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及其带通匹配耦合器 |
CN112994744A (zh) * | 2020-12-25 | 2021-06-18 |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通信能力的双模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994744B (zh) * | 2020-12-25 | 2022-06-14 |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通信能力的双模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644924A (zh) * | 2021-01-26 | 2021-11-12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10kv中压载波系统的信号接收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33348A (zh) |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及接收方法 | |
CN104601513B (zh) | 用于低功率无线网络中通信的方法和布置 | |
CN1158825C (zh) | 一种在通信信道上发送数据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
CN1547818A (zh) |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 |
EP2504940B1 (en) |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 |
US20070230328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unit | |
CN104735017B (zh) | 一种非正交多载波数字调制与解调方法及装置 | |
EP2299776B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284317C (zh) | Ofdm发送和接收设备 | |
KR100470401B1 (ko) | 그룹화 최유도 검출을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050237923A1 (en) | Multi-bank OFDM high data rate extensions | |
JP2011525758A (ja) | マルチバンド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接続(ofdma)通信システム中の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 |
CN102202028A (zh) | 离散频谱条件的认知高速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 |
TW200818796A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frequency domain spreading to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ignals | |
US20140003547A1 (en) | Orthogonal signal demodulation | |
US11824652B1 (en) | Physical layer preamble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Pepe et al. | 60-GHz transceivers for wireless HD uncompressed video communication in nano-era CMOS technology | |
CN112567702B (zh) | Ofdm信道估计 | |
US20050232139A1 (en) | Dual length block codes for multi-band OFDM | |
CN102263739A (zh) | 一种数字广播无线信号抗噪声传输方法 | |
US7333528B1 (en) | Multiuser DSSS-OFDM multiband for ultra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 |
CN106487731A (zh) |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混合载波调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6027146A (zh) | 一种dco-ofdm直流偏置和子载波功率的优化方法 | |
KR101158173B1 (ko) | 멀티 캐리어 통신 장치 | |
CN102780510B (zh) | 区块混合多址接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