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1339A -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 Google Patents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1339A
CN1921339A CNA2006101256167A CN200610125616A CN1921339A CN 1921339 A CN1921339 A CN 1921339A CN A2006101256167 A CNA2006101256167 A CN A2006101256167A CN 200610125616 A CN200610125616 A CN 200610125616A CN 1921339 A CN1921339 A CN 1921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ate
user data
sub
district
uplink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56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臼田昌史
尤密斯安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1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用于通过E-DPDCH发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无线网络控制站处,确定仅向第一小区发送E-DPDCH的移动台向所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E-DPDCH;在无线网络控制站处,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向所述移动台通知用于对从第二小区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E-RGCH进行解码的E-RGCH解码信息;在移动台处,在接收到所述E-RGCH解码信息之后,将E-DPDCH发送到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以及在移动台处,根据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对从第二小区发送的E-RGCH进行解码,并且根据通过已解码的E-RGCH通知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来控制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本申请基于2005年8月24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P2005-274653,并要求其优先权;在此引用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速率控制方法以及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用于控制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设置移动台UE和无线基站NodeB之间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时,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考虑用于无线基站Node B的接收的硬件资源(以下称为硬件资源)、上行链路中的无线电资源(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移动台UE的发送功率、移动台UE的传输处理性能、上层应用所需的传输速率等来确定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并且通过第3层(无线电资源控制层)的消息向移动台UE和无线基站Node B二者通知所确定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在此,在无线基站Node B的上层提供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并且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是一种用来控制无线基站Node B和移动台UE的装置。
一般来说,与语音通信或TV通信相比,数据通信常常引起突发的吞吐量。因此,优选的是,快速改变用于数据通信的信道的传输速率。
然而,如图1所示,无线网络控制站RNC通常是整体地控制多个无线基站Node B。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中的处理负担和处理延迟的增大,导致难以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的改变执行快速控制(例如,大约每1到100ms)。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能够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的改变执行快速控制,用于实现该装置以及用于操作网络的成本要明显增加。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通常以从几百毫秒(ms)到几秒的量级来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改变进行控制。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如图2A所示执行突发数据传输时,如图2B所示,通过接受低速度、高延迟以及低传输效率来传输数据,或者如图2C所示,通过为高速通信预留无线电资源来接受处在未占用状态的无线电带宽资源,并且浪费无线基站Node B中的硬件资源。
应当指出,上述无线电带宽资源和硬件资源都适用于图2B和2C中的垂直无线电资源。
因此,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3GPP)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2(3GPP2)已经讨论了一种在无线基站Node B和移动台UE之间在第1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第2层)中高速控制无线电资源的方法,以便有效利用无线电资源。这些讨论或所讨论的功能在后文中被称作“增强上行链路(EUL)”。
参考图3,将描述“增强上行链路”中的软切换(以下称作SHO)功能。
在步骤S2001,移动台UE正在通过小区#10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建立用于传输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数据连接(E-DPDCH)。
在这种情况下,小区#10利用“增强相对速率授权信道(E-RGCH)”向移动台UE发送相对传输速率(例如,Up命令、Down命令,和Don’tcare命令(不关注命令)),以便控制移动台UE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在步骤S2002,当来自小区#20的公共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移动台UE向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发送测量报告。
在步骤S2003,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根据所发送的测量报告,请求小区#20针对移动台UE和小区#20之间的上行链路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同步。
更具体地讲,在步骤S2003,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无线基站#2发送包括SHO参数的SHO设置请求。例如,SHO参数包括用于识别上行链路的无线电链路中的信道配置的信道化代码,用于识别移动台UE的加扰码,和SHO的开始时间。
在步骤S2004,小区#20发送用于指示小区#20已经接收到SHO设置请求的SHO设置响应。
在步骤S2005,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请求移动台UE针对小区#20和移动台UE之间的下行链路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同步。
更具体地讲,在步骤S2005,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移动台UE发送包括SGO参数的SHO设置请求。
在步骤S2006,移动台UE发送用于指示移动台UE已经接收到SHO设置请求的SHO设置响应。
移动台UE根据SHO参数从非SHO状态转移到SHO状态。在步骤S2007,移动台变为与小区#10和小区#20一起处在SHO状态。
按照这种方式,被应用了“增强上行链路”的移动台UE在SHO状态中同时与多个小区相连,以便防止通信的中断。
在此,把在移动台UE和无线基站Node B之间建立的无线电链路集合称作移动台UE的“有效集”。
例如,当移动台UE在非SHO状态和SHO状态之间转移时,或者当改变了移动台UE与之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小区时,将更新该有效集。
同时,根据通过E-RGCH从移动台UE发送的相对传输速率来控制E-DPDCH的传输速率。
然而,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当根据移动台UE从非SHO状态转移到SHO状态等来更新有效集时,也不能及时地将用于对在新连接的无线基站Node B(小区)中使用的E-RGCH进行解码的信息通知到移动台UE。
因此,在更新有效集之后,直到向移动台UE通知用于解码E-RGCH的信息为止,不能控制由通过E-RGCH发送到移动台UE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的E-DPDCH的传输速率。
换句话说,存在的问题在于,在更新有效集之后,直到控制E-DPDCH的传输速率为止出现了时间滞后,因此,将浪费上行链路的无线电链路中的无线电资源。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即使当更新有效集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上行链路的无线电链路中的无线电资源。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概括为一种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所述方法包括:在无线网络控制站处,确定仅向第一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所述移动台向所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在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处,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向所述移动台通知用于对由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在所述移动台处,在接收到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之后,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以及在所述移动台处,根据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对从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并且根据通过已解码的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通知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来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所述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概括为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网络控制站,用于控制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仅向第一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所述移动台向所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台开始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之前,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向所述移动台通知用于对由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A至2C是用于解释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的MAC-e功能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的第1层功能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的第1层功能部分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的第1层功能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的MAC-e功能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的操作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
参考图4至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
应当指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被设计用于增大诸如通信容量、通信质量之类的通信性能。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适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W-CDMA”和“CDMA2000”。
在图4的示例中,已经接收到从由无线基站Node B#1控制的小区#3发送的“专用物理信道(以下称作DPCH)”的移动台UE根据DPCH的接收功率来确定无线基站Node B#1中DPCH的传输功率的增大/减小,并且利用TPC命令(例如,Up命令、Down命令)将DPCH的传输功率的增大/减小的结果发送到控制小区#3的无线基站Node B#1。
此外,控制小区#3的无线基站Node B#1利用从移动台UE发送的TPC命令来控制用于传输到移动台UE的DPCH的传输功率。
此外,移动台UE根据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以下称作E-RGCH:增强相对速率授权信道)来控制要发送到小区#3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台UE的总体配置的示例。
如图5所示,移动台UE设置有总线接口11、呼叫处理控制部分12、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3、发射机-接收机部分14,和发射-接收天线15。此外,移动台UE可以包括放大器部分(图5中未示出)。
然而,这些功能不必独立地表现为硬件。即,可以部分或完全集成这些功能,或者可以通过软件过程来进行配置。
在图6中,示出了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3的功能方框图。
如图6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13设置有上层功能部分131、RLC功能部分132、MAC-d功能部分133、MAC-e功能部分134,和第1层功能部分135。
RLC功能部分132作为RLC子层进行工作。第1层功能部分135作为第1层进行工作。
如图7所示,RLC功能部分132将从上层功能部分131接收到的应用程序数据(RLC SDU)划分为预定PDU大小的PDU。然后,RLC功能部分132通过添加用于序列控制处理、重传处理等的RLC报头来产生RLC PDU,以便将RLC PDU传送到MAC-d功能部分133。
这里,作为RLC功能部分132和MAC-d功能部分133之间的桥而工作的管道(pipeline)是“逻辑信道”。根据要发送/接收的内容对逻辑信道进行分类,当执行通信时,可以在一个连接中建立多个逻辑信道。换句话说,当执行通信时,可以逻辑上并行地发送/接收具有不同内容(例如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等)的多个数据。
MAC-d功能部分133多路复用逻辑信道,并添加与逻辑信道的多路复用相关联的MAC-d报头,以便产生MAC-d PDU。将多个MAC-d PDU作为MAC-d流从MAC-d功能部分133传送到MAC-e功能部分134。
MAC-e功能部分134组装作为MAC-d流从MAC-d功能部分133接收到的多个MAC-d PDU,并将MAC-e报头添加到组装的MAC-d PDU,以便产生传送块。然后,MAC-e功能部分134将所产生的传送块通过传送信道传送到第1层功能部分135。
此外,MAC-e功能部分134作为MAC-d功能部分133的低层进行操作,并根据混合ARQ(HARQ)和传输速率控制功能来实现重传控制功能。
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MAC-e功能部分134设置有多路复用部分134a、E-TFC选择部分134b,和HARQ处理部分134c。
多路复用部分134a根据从E-TFC选择部分134b通知的“增强传送格式指示符(E-TFI)”,对作为MAC-d流从MAC-d功能部分133接收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执行多路复用处理,以便产生要通过传送信道(E-DCH)传输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送块)。然后,多路复用部分134a将所产生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送块)发送到HARQ处理部分134c。
下文中,将作为MAC-d流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表示为“上行链路用户数据(MAC-d流)”,并且把要通过传送信道(E-DCH)传输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表示为“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
E-TFI是一种传送格式的标识符,所述传送格式是用于按TTI在传送信道(E-DCH)上提供传送块的格式,将E-TFI添加到MAC-e报头。
多路复用部分134a根据从E-TFC选择部分134b通知的E-TFI来确定要应用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数据块的大小,并向HARQ处理部分134c通知所确定的传输数据块的大小。
此外,当多路复用部分134a接收到作为MAC-d流来自MAC-d功能部分133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时,多路复用部分134a向E-TFC选择部分134b通知用于选择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送格式的E-TFC选择信息。
这里,E-TFC选择信息包括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数据大小和优先等级等。
HARQ处理部分134c基于从第1层功能部分135通知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ACK/NACK,根据“N信道停止和等待(N-SAW)协议”来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进行重传控制处理。
此外,HARQ处理部分134c向第1层功能部分135发送从多路复用部分134a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和用于HARQ处理的HARQ信息(例如,重传的数目等)。
E-TFC选择部分134b通过选择要应用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的传送格式(E-TF)来确定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
具体地讲,E-TFC选择部分134b根据调度信息、MAC-d PDU中的数据量、无线基站Node B的硬件资源条件等,确定应当执行还是停止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
接收来自无线基站Node B的调度信息(例如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和相对传输速率),从MAC-d功能部分133传送MAC-d PDU中的数据量(例如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数据大小),并且在MAC-e功能部分134中控制无线基站Node B的硬件资源的条件。
例如,E-TFC选择部分134b存储与传送格式相关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根据来自第1层功能部分135的调度信息来更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并且向第1层功能部分135和多路复用部分134a通知用于识别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更新传输速率相关的传送格式的E-TFI。
这里,当E-TFC选择部分134b通过E-AGCH接收到来自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的、作为调度信息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时,E-TFC选择部分134b将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改变为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
此外,当E-TFC选择部分134b通过E-RGCH接收到来自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的、作为调度信息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Down命令或Don’t care命令(不关注命令))时,E-TFC选择部分134b在接收相对传输速率的定时,根据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将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增大/减小预定速率。
在本说明书中,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可以是能够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传输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速率、用于传输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数据块大小(TBS)、“E-DPDCH”的传输功率,或“E-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之间的传输功率比(传输功率偏移量)。
如图9所示,第1层功能部分135设置有传输信道编码部分135a、物理信道映射部分135b、DPDCH发送部分135c、DPCCH发送部分(未示出)、E-DPDCH发送部分135d、E-DPCCH发送部分135e、E-HICH接收部分135f、E-RGCH接收部分135g、E-AGCH接收部分135h、物理信道解映射部分135j和DPCH接收部分135i。
如图10所示,传输信道编码部分135a设置有FEC(前向纠错)编码部分135a1和传输速率匹配部分135a2。
如图10所示,FEC编码部分135a1针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即,从MAC-e功能部分134发送的传送块,执行纠错编码处理。
此外,如图10所示,传输速率匹配部分135a2针对已经执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传送块,执行“重复”(比特的重复)和“穿孔(比特跳跃(bit skipping))处理”,以便与物理信道中的传输容量相匹配。
物理信道映射部分135b将来自传输信道编码部分135a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与E-DPDCH进行配对,并且将来自传输信道编码部分135a的E-TFI和HARQ信息与E-DPCCH进行配对。
DPDCH发送部分135c针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执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的发送处理。DPDCH用于发送由移动台UE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
这里,上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包括测量报告,用于报告从小区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的传输功率。
E-DPDCH发送部分135d执行E-DPDCH的发送处理。
E-DPCCH发送部分135e执行E-DPCCH的发送处理。
E-HICH接收部分135f接收从小区(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发送的“E-DCH HARQ肯定应答指示符信道(E-HICH)”。
E-RGCH接收部分135g接收从小区(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发送的E-RGCH。
此外,E-RGCH接收部分135g接收用于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E-AGCH接收部分135h接收从小区(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发送的E-AGCH。
DPCH接收部分135i执行从小区发送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接收处理。
这里,DPCH包括“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
物理信道解映射部分135j提取在由E-RGCH接收部分135g接收的E-RGCH中所包括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即,Up命令/Down命令/Don’t care命令(不关注命令)),以便将所提取的调度信息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134。
更具体地讲,物理信道解映射部分135j对由E-RGCH接收部分135g接收到的E-RGCH解码,并提取通过已解码的E-RGCH通知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即,Up命令/Down命令/Don’t care命令(不关注命令)),以便将所提取的相对传输速率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134。
此外,物理信道解映射部分135j提取在由E-AGCH接收部分135h接收到的E-AGCH中所包括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以便将所提取的调度信息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134。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Node B的功能方框的配置示例。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Node B设置有HWY接口21、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放大器部分24、发射-接收天线25以及呼叫处理控制部分26。
HWY接口21接收从位于无线基站Node B的上层的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发送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以便将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
此外,HWY接口21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向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发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
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对下行链路用户数据执行诸如信道编码处理、扩频处理之类的第1层处理,以便将包括下行链路用户数据的基带信号发送到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对从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获取的基带信号执行诸如解扩处理、RAKE组合处理、纠错解码处理之类的第1层处理,以便将所获取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到HWY接口21。
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把从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获取的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此外,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把从放大器部分24获取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放大器部分24放大从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获取的射频信号,以便将放大的射频信号通过发射-接收天线25发送到移动台UE。
此外,放大器部分24放大由发射-接收天线25接收到的信号,以便将放大的信号发送到发射机-接收机部分23。
呼叫处理控制部分26向/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发送/接收呼叫处理控制信号,并执行无线基站Node B中各项功能的条件控制的处理、在第3层中分配硬件资源等。
图12是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的功能方框图。
如图12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分22设置有第1层功能部分221,和MAC-e功能部分222。
如图13所示,第1层功能部分221设置有DPD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a、DPDCH解码部分221b、DPCCH解扩-RAKE组合部分(未示出)、DPCCH解码部分(未示出)、E-DPC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c、E-DPCCH解码部分221d、E-DPD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e、缓冲器221f、重解扩部分221g、HARQ缓冲器221h、纠错解码部分221i、传输信道编码部分221j、物理信道映射部分221k、E-HICH发送部分221l、E-AGCH发送部分221m、E-RGCH发送部分221n和DPCH发送部分221o。
然而,这些功能不必独立地表现为硬件。即,可以部分或完全集成这些功能,或者可以通过软件过程来配置。
DPD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a对DPDCH执行解扩处理和RAKE组合处理。
DPDCH解码部分221b根据来自DPD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a的输出来对从移动台UE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进行解码,以便将已解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222。
这里,上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包括测量报告,用于报告从移动台UE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
E-DPC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c对E-DPCCH执行解扩处理和RAKE组合处理。
E-DPCCH解码部分221d根据来自E-DPC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c的输出来对用于确定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的E-TFCI(或“增强传送格式和资源指示符(E-TFRI)”)进行解码,以便将已解码的E-TFCI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222。
E-DPDCH解扩RAKE组合部分221e利用与E-DPDCH能够使用的最大速率相对应的扩频因子(最小扩频因子)和多重码的数目对E-DPDCH执行解扩处理,以便将已解扩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器221f中。通过利用上述扩频因子和多重码的数目执行解扩处理,无线基站Node B能够保留资源,因此,无线基站Node B能够接收多达移动台UE可使用的最大速率(比特率)的上行链路数据。
重解扩部分221g利用从MAC-e功能部分222通知的扩频因子和多重码的数目,对存储在HARQ缓冲器221h中的数据执行重解扩处理,以便将重解扩的数据存储在HARQ缓冲器221h中。
纠错解码部分221i根据从MAC-e功能部分222通知的编码速率,对存储在缓冲器221f中的数据执行纠错解码处理,以便将所获取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发送到MAC-e功能部分222。
传输信道编码部分221j对从MAC-e功能部分222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ACK/NACK和调度信息执行所需的编码处理。
物理信道映射部分221k将从传输信道编码部分221j获取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ACK/NACK与E-HICH进行配对,将从传输信道编码部分221j获取的调度信息(绝对传输速率)与E-AGCH进行配对,并且将从传输信道编码部分221j获取的调度信息(相对传输速率)与E-RGCH进行配对。
E-HICH发送部分221l执行E-HICH的发送处理。
E-AGCH发送部分221m执行E-AGCH的发送处理。
E-RGCH发送部分221n执行E-RGCH的发送处理。
DPCH发送部分221o对从无线基站Node B发送的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PCH)”执行发送处理。
如图14所示,MAC-e功能部分222设置有HARQ处理部分222a、接收处理命令部分222b、调度部分222c和多路分解部分222d。
HARQ处理部分222a接收从第1层功能部分221接收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和HARQ信息,以便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执行HARQ处理。
此外,HARQ处理部分222a向第1层功能部分221通知示出了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执行接收处理的结果的ACK/NACK(针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
此外,HARQ处理部分222a在每一次处理中向调度部分222c通知ACK/NACK(针对上行链路用户数据)。
接收处理命令部分222b向重解扩部分221g和HARQ缓冲器221h通知由从第1层功能部分221中的E-DPCCH解码部分221d接收到的每一个TTI处的E-TFCI指定的每一个移动台UE的传送格式的扩频因子和多重码数目。然后,接收处理命令部分222b向纠错解码部分221i通知编码速率。
调度部分222c根据从第1层功能部分221中的E-DPCCH解码部分221b接收到的每一个TTI处的E-TFCI、从HARQ处理部分222a接收到的每一次处理的ACK/NACK、干扰电平等,来改变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或相对传输速率。
此外,调度部分222c向第1层功能部分221通知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绝对传输速率或相对传输速率,作为调度信息。
多路分解部分222d对从HARQ处理部分222a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E-DCH和DCH)”执行多路分解处理,以便将所获取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到HWY接口21。
这里,上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包括测量报告,用于报告从移动台UE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是一种位于无线基站Node B的上层的装置,并且控制无线基站Node B和移动台UE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设置有交换接口31、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功能部分32、MAC层功能部分33、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无线基站接口35以及呼叫处理控制部分36。
交换接口31是一种与交换局1的接口,用于把从交换局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发到LLC层功能部分32,把从LLC层功能部分3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发到交换局1。
LLC层功能部分32执行LLC子层处理,例如诸如序列模式号之类的报头或报尾的组合处理。
LLC层功能部分32还在执行LLC子层处理之后,将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交换接口31,并且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MAC层功能部分33。
MAC层功能部分33执行诸如优先级控制处理或报头添加处理之类的MAC层处理。
MAC层功能部分33还在执行MAC层处理之后,将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LLC层功能部分33,并且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接口35(或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
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对语音信号或实时图像信号执行媒体信号处理。
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还在执行媒体信号处理之后,将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MAC层功能部分33,并且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接口35。
无线基站接口35是一种与无线基站Node B的接口。无线基站接口35把从无线基站Node B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发到MAC层功能部分3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并且把从MAC层功能部分3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分34)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发到无线基站Node B。
呼叫处理控制部分36通过第3层信令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处理、信道建立和释放处理。这里,无线电资源控制包括呼叫容许控制、切换控制等。
此外,呼叫处理控制部分36根据上述测量报告等,确定移动台UE在SHO状态和非SHO状态之间进行转移。
此外,呼叫处理控制部分36根据移动台UE在SHO状态和非SHO状态之间转移的上述确定,向移动台UE发送用于解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参考图1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的操作。
更具体地讲,描述其中移动台UE基于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从非SHO状态转移到SHO状态的示例。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中,根据除上述情况以外的预定条件来改变有效集,以便改变与移动台UE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小区、或减小与移动台UE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小区的数目。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Node B控制一个或多个小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区包括无线基站Node B的功能。
这里,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链路指示了移动台UE和小区之间的DPCH或E-DPDCH。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移动台UE正在仅与一个小区建立无线电链路的状态称为“非SHO状态”,而将移动台UE正在与多个小区建立无线电链路的状态称作“SHO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同一个无线基站Node B来控制小区#10和小区#20二者,或由不同的无线基站Node B来控制小区#10和小区#20中的每一个。
如图16所示,在步骤S1001,移动台UE正在通过小区#10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建立用于传输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数据连接。
在步骤S1002,当来自小区#20的公共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移动台UE向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发送测量报告。
在步骤S1003,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小区#20发送SHO设置请求,以请求小区#20针对移动台UE和小区#20之间的上行链路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同步。
更具体地讲,在步骤S1003,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无线基站NodeB#2发送包括SHO参数的SHO设置请求。例如,SHO参数包括SHO的开始时间,用于识别上行链路的无线电链路的信道配置的信道化代码,和用于识别移动台UE的加扰码。
在步骤S1004,小区#20发送用于指示小区#20已经接收到SHO设置请求的SHO设置响应。
在步骤S1005,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请求移动台UE针对小区#20和移动台UE之间的下行链路建立无线电链路的同步。
更具体地讲,在步骤S1005,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移动台UE发送包括SHO参数的SHO设置请求。例如,SHO参数包括用于识别上行链路的无线电链路的信道配置的信道化代码,用于识别移动台UE的加扰码,和E-RGCH信息。
在步骤S1006,移动台UE发送用于指示移动台UE已经接收到SHO设置请求的SHO设置响应。
移动台UE根据SHO参数从非SHO状态转移到SHO状态。在步骤S1007,移动台变为与小区#10和小区#20一起处在SHO状态。
按照这种方式,在移动台UE进入SHO状态之前,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移动台UE和无线基站Node B通知用于解码“E-RGCH”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移动台进入SHO状态之前,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向移动台通知用于对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更新有效集时也能够快速传输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其他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中不限于这里所示出以及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总体概念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2)

1.一种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所述方法包括:
在无线网络控制站处,确定仅向第一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所述移动台向所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在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处,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向所述移动台通知用于对由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在所述移动台处,在接收到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之后,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以及
在所述移动台处,根据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对从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并且根据通过已解码的所述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通知的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来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所述传输速率。
2.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网络控制站,用于控制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仅向第一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所述移动台向所述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台开始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之前,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向所述移动台通知用于对由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的相对传输速率控制信道解码信息。
CNA2006101256167A 2005-08-24 2006-08-24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Pending CN19213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4653 2005-08-24
JP2005274653A JP4527641B2 (ja) 2005-08-24 2005-08-24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1339A true CN1921339A (zh) 2007-02-28

Family

ID=37495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256167A Pending CN1921339A (zh) 2005-08-24 2006-08-24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359056B2 (zh)
EP (2) EP2009854B1 (zh)
JP (1) JP4527641B2 (zh)
CN (1) CN1921339A (zh)
AT (2) ATE409380T1 (zh)
BR (1) BRPI0605262B1 (zh)
DE (2) DE602006014218D1 (zh)
RU (1) RU2351099C2 (zh)
TW (1) TWI3188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7820A1 (zh) * 2008-02-04 2009-08-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解调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9557B2 (ja) * 2005-08-24 2011-10-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データの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CN101855934A (zh) * 2007-09-12 2010-10-06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US9288024B2 (en) 2007-09-12 2016-03-15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signaling using time-frequency resources
KR101156811B1 (ko) * 2007-10-25 2012-06-20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Cell―fach 상태에서 강화된 mac―e/es 자원을 관리하고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64831A2 (en) * 2008-12-01 2010-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chanism in a layered protocol wireless network
JP4969682B2 (ja) * 2010-12-09 201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SG11201908803XA (en) 2017-04-11 2019-10-30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cool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261500A (en) 1999-06-24 2001-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evaluated handover assisted by both mobile and base-stations
US20040114555A1 (en) * 2001-10-04 2004-06-17 Takahiro Hayashi Radio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32117B1 (ko) 2002-02-17 2008-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7493132B2 (en) * 2003-02-14 2009-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rate selection
US8489949B2 (en) 2003-08-05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grant,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commands
ATE431059T1 (de) * 2003-08-25 2009-05-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Erweiterte aufwärtsstreckenbetrieb bei soft- weiterreichung
KR100933123B1 (ko) * 2003-11-07 2009-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레이트 스케쥴링 장치및 방법
JP2005274653A (ja) 2004-03-23 2005-10-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71816B1 (ko) * 2004-04-02 2011-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패킷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업링크 패킷 스케쥴링 방법
JP2005328525A (ja) * 2004-05-04 2005-1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上りリンクパケット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ー端末機の最適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セル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060006725A (ko) * 2004-07-16 2006-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채널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자율전송을 위한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013466A (ko) * 2004-08-07 2006-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EP1691566B1 (en) * 2005-02-09 2007-12-05 NTT DoCoMo INC. Up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US8588802B2 (en) * 2005-02-14 2013-11-19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JP4326535B2 (ja) * 2005-02-14 2009-09-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7486954B2 (en) * 2005-03-25 2009-02-03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load sharing between in-cell and soft handoff us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7820A1 (zh) * 2008-02-04 2009-08-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解调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8319B1 (en) 2008-09-24
ATE409380T1 (de) 2008-10-15
EP2009854B1 (en) 2010-05-05
RU2351099C2 (ru) 2009-03-27
RU2006130598A (ru) 2008-02-27
TW200718131A (en) 2007-05-01
BRPI0605262B1 (pt) 2019-05-07
ATE467325T1 (de) 2010-05-15
EP1758319A1 (en) 2007-02-28
EP2009854A2 (en) 2008-12-31
TWI318839B (en) 2009-12-21
DE602006002853D1 (de) 2008-11-06
DE602006014218D1 (de) 2010-06-17
EP2009854A3 (en) 2009-01-21
US8359056B2 (en) 2013-01-22
BRPI0605262A (pt) 2008-04-22
US20070049322A1 (en) 2007-03-01
JP2007060604A (ja) 2007-03-08
EP1758319B9 (en) 2009-03-04
JP4527641B2 (ja)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1336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921337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941671A (zh) 传输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921349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921338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929330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921351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921335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84221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829111A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925366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台
CN1835617A (zh) 移动台、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829346A (zh) 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
CN1921339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819482A (zh) 发送/接收上行发送功率偏移和功率电平的设备
CN186080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053194A (zh) 用于数据传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优化
CN1829388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929329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01069449A (zh) 依赖于调度模式的数据传送
CN1842217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788444A (zh)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822701A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站
CN101053272A (zh) 在软移交期间的有效热噪声增量控制
CN1791249A (zh)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