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8152A -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 Google Patents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8152A
CN1918152A CN 200580004898 CN200580004898A CN1918152A CN 1918152 A CN1918152 A CN 1918152A CN 200580004898 CN200580004898 CN 200580004898 CN 200580004898 A CN200580004898 A CN 200580004898A CN 1918152 A CN1918152 A CN 1918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taxan
compound
group
tum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48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8872C (zh
Inventor
R·A·赫尔顿
P·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1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8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8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87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C10上具有环戊基酯取代基、在C9上具有酮基取代基、在C2上具有羟基取代基、在C3′上具有2-噻吩基取代基且在C3′上具有异丙氧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的紫杉烷。

Description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具有作为抗肿瘤剂功效的新的紫杉烷。
紫杉烷家族的萜类(浆果赤霉素III和通常也称作紫杉醇的紫杉酚是其中的成员)一直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受到极大关注的对象。紫杉酚本身被用作癌症化疗剂,具有宽范围的肿瘤抑制活性。紫杉酚具有2′R,3′S构型和下列结构式:
其中Ac为乙酰基,且Bz为苯甲酰基。
Colin等人在美国专利4,814,470中报导:某些紫杉醇类似物具有比紫杉酚显著更大的活性。这些类似物之一通常被称作多西他赛(Taxotere),具有下列结构式:
Figure A20058000489800052
尽管紫杉酚和多西他赛是有用的化疗剂,但是它们的疗效存在局限性,包括对某些类型的癌症疗效有限和以多种剂量施用时对患者的毒性。因此,仍然需要另外的具有改善的疗效和更小毒性的化疗剂。
发明概述
因此,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中,一个方面提供了作为抗肿瘤剂在毒性和疗效方面比得上紫杉酚和多西他赛的紫杉烷。一般而言,这些紫杉烷在C10上具有环戊基酯取代基,在C9上具有酮基取代基,在C7上具有羟基取代基,在C3′上具有噻吩基取代基,且在C3′上具有异丙氧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
因此,简言之,本发明涉及紫杉烷本身,涉及其前药,涉及包含紫杉烷或前药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组合物,涉及治疗和施用方法,涉及制备包含紫杉烷或前药的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在下文中部分变得显而易见,部分被指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描述了在Panc-1研究中用化合物9091与化合物307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口服q4d×4剂量)。
图2描述了在HT29研究中用化合物9091与化合物307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口服q4d×4剂量)。
图3描述了在HT29研究中用化合物909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60mg/kg的口服单剂量)。
图4描述了在Panc-1研究中用化合物909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60mg/kg和120mg/kg的口服单剂量)。
图5描述了在HT29研究中用静脉内剂量的化合物909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图。
图6描述了在HT29研究中用介质治疗或用q4d×4静脉内剂量的在5%E-95%I-20、含5%ET的盐水和含5%EC的盐水中的化合物9091治疗的小鼠的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E-乙醇;I-英脱利匹特;T-吐温;C-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例如含5%EC的盐水为含5%乙醇和5%聚氧乙烯蓖麻油的盐水)。
图7描述了在Panc-1研究中用静脉内剂量的化合物9091治疗的小鼠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紫杉烷具有下列化学结构:
其中X3为噻吩基,Ac为乙酰基且C7羟基取代基和C10环戊基羰基氧基取代基独立地具有α或β立体化学构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X3为2-噻吩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X3为2-噻吩基且C7羟基取代基和C10环戊基羰基氧基取代基都具有β立体化学构型。
对于包括对紫杉醇(紫杉酚)敏感的和有抗药性的肿瘤系在内的某些肿瘤类型而言,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优于常规使用的紫杉烷类。本发明的化合物不管是口服施用还是静脉内施用均具有相当好的耐受性,以单剂量或多剂量施用均有效且有改善的毒性特性。本发明的化合物在非聚氧乙烯蓖麻油介质中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紫杉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用具有紫杉烷四环核和C13金属氧化物取代基的醇盐处理β-内酰胺,形成在C13上具有β-酰氨基酯取代基的化合物(在Holton的美国专利5,466,834中有更详细的描述),然后除去羟基保护基。所述的β-内酰胺具有以下的结构式(1):
Figure A20058000489800072
其中P2为羟基保护基,X3为噻吩基,X5为异丙氧基羰基,所述的醇盐具有结构式(2):
Figure A20058000489800073
其中M为金属或铵,P7为羟基保护基,R10为环戊基羰基氧基。
结构式(2)的醇盐可以由10-脱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或其衍生物)制备,方法是选择性地保护C7羟基,然后酯化C10羟基,随后用氨基金属盐(metallic amide)进行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用硅烷基选择性地保护10-脱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的C7羟基,例如如Denis等人(J.Am.Chem.Soc.,1988,110,5917)所述。一般而言,硅烷化试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催化量的碱例如碱金属碱组合使用。
或者,紫杉烷的C10羟基可以在不存在碱的情况下被选择性地酰化,例如如Holton等人的PCT专利申请WO 99/09021中所述。可用于选择性酰化紫杉烷的C10羟基的酰化剂包括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芳基酸酐。尽管对于许多酰化剂,紫杉烷的C10羟基的酰化将以足够的速率进行,但是已经发现通过在反应混合物中包含路易斯酸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优选的路易斯酸包括氯化锌、氯化锡、三氯化铈、氯化亚铜、三氯化镧、三氯化镝和三氯化镱。当酰化剂为酸酐时,特别优选氯化锌或三氯化铈。
制备和拆分β-内酰胺原料的方法一般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例如,β-内酰胺可以如Holton的美国专利No.5,430,160(第9栏,第2-50行)或Holton的美国专利No.6,649,632(第7栏,第45行-第8栏,第60行)所述的那样制备,在此将这两篇专利全文引入作为参考。所得的β-内酰胺对映体混合物可以使用脂肪酶或使用例如Patel的美国专利No.5,879,929(第16栏,第1行-第18栏,第27行)或Patel的美国专利No.5,567,614中所述的酶或例如Holton的美国专利No.6,548,293(第3栏,第30-61行)所述的肝匀浆通过立体选择性水解来拆分。例如,美国专利No.6,649,632公开了在β-内酰胺的C4位上具有呋喃基取代基的β-内酰胺的制备。进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改变,可以如这些现有技术的专利中所述的那样或者进一步如实施例1中所公开的那样制备在β-内酰胺的C4位上具有噻吩基取代基的β-内酰胺。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前药形式。一般而言,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或前药是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酯的盐或其它衍生物,当施用于接受者后,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具有抑制性质的活性代谢物或残余物。特别有利的衍生物或前药是当这类化合物被施用于患者时可增加本发明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例如通过使口服施用的化合物更易于吸收入血液中)的那些或者与母体化合物相比增加母体化合物向生物学隔室(例如脑或淋巴系统)递送的那些。药学上可接受的前药包括但不限于用一种或多种以下基团衍生化的本发明的紫杉烷:磷酸根、新戊酰基氧基甲基、乙酰氧基甲基、2-苯并[c]呋喃酮基、2,3-二氢化茚基、甲氧基甲基、甲基吡啶甲磺酸盐、碳酸氢根、盐、膦酰氧基甲基碳酸酯、肉桂酸根、氨基酸、苯甲酰基、酰基、硫芳基、基于聚乙二醇的(polyethylene glycol based)、酯连接的(ester linked)、聚环氧烷、葡聚糖、聚乙烯醇、基于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寡肽、聚谷氨酸、聚氨基酸、2-卤代氮杂芳烃的盐、高极性氢基糖等。在本发明的紫杉烷分子中用于形成前药的合适位置包括但不限于C2′和C7位。各种形式的前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关于这类前药衍生物,参见:(a) Design of Prodrugs,H.Bundgaard编辑(Elsevier,1985)和 Methods in Enzymology,第42卷,第309-396页,K.Widder等人编辑(Acamedic Press,1985);(b) A Textbook of Drug Design and Development,Krosgaard-Larsen和H.Bundgaard编辑,第5章,“前药的设计与应用(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rugs)”,H.Bundgaard撰写,第113-191页(1991);(c)H.Bundgaard,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8,1-38(1992);(d)H.Bundgaard等人,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77,285(1988);和(e)N.Kakeya等人, Chem Phar Bull,32,692(1984)。
本发明的紫杉烷可用于在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中抑制肿瘤生长,优选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施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抗肿瘤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及与之组合的至少一种药学或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载体在本领域中又称为赋形剂、介质、辅剂、助剂或稀释剂,是药学上惰性的、使组合物具有合适的稠度或形式且不减小抗肿瘤化合物的疗效的任何物质。如果当适当地施用于哺乳动物或人时其不产生不良作用、变态反应或其它不希望的反应,则载体是“药学或药理学上可接受的”。
含有本发明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任何常规方式进行配制。适当的剂型取决于所选择的施用途径。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被配制用于任何施用途径,只要通过该途径可以达到靶组织。合适的施用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口服、胃肠外(例如静脉内、动脉内、皮下、直肠、皮下、肌内、眶内、囊内、脊柱内、腹膜内或胸骨内)、局部(鼻、透皮、眼内)、膀胱内、鞘内、肠道、肺、淋巴内、腔内、阴道、经尿道、真皮内、耳、乳房内、口腔、常位(orthotopic)、气管内、病灶内、经皮、内窥镜、透粘膜、舌下和肠内施用。
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众所周知的,基于多种因素对其进行选择:所使用的特定的抗肿瘤化合物和其浓度、稳定性以及预期的生物利用度;用组合物治疗的疾病、障碍或病症;施用对象、其年龄、大小和总体状况;以及施用途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确定合适的载体(参见例如J.G.Nairn,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A.Gennaro编辑),Mack Publishing Co.,Easton,Pa.,(1985),第1492-1517页,将其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所述组合物优选地被配制成片剂、可分散的粉末、丸剂、胶囊剂、软胶囊、胶囊形片剂(caplet)、凝胶剂、脂质体、颗粒剂、溶液、混悬剂、乳剂、糖浆剂、酏剂、含片(troche)、糖衣丸、锭剂或任何其它可口服施用的剂型。用于制备可用于本发明的口服剂型的技术和组合物在下列参考文献中有描述: 7 Modern Pharmaceutics,第9章和第10章(Banker & Rhodes编辑,1979);Lieberman等人,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Tablet(1981);和Ansel, Introduction to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第2版(1976)。
用于口服施用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中的抗肿瘤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固体剂型的合适的载体包括糖、淀粉和其它常规物质,包括乳糖、滑石粉、蔗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琼脂、甘露醇、山梨醇、磷酸钙、碳酸钙、碳酸钠、高岭土、海藻酸、阿拉伯胶、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糖精钠、碳酸镁、西黄蓍胶、微晶纤维素、胶体二氧化硅、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硬脂酸。另外,这类固体剂型可以是无包衣的或者可以通过已知的技术被包衣;例如以延迟崩解和吸收。
本发明的抗肿瘤化合物也可以优选地被配制用于胃肠外施用,例如配制成用于经由静脉内、动脉内、皮下、直肠、皮下、肌内、眶内、囊内、脊柱内、腹膜内或胸骨内途径注射施用。用于胃肠外施用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中的抗肿瘤有效量的抗肿瘤化合物。适用于胃肠外施用的剂型包括溶液剂、混悬剂、分散剂、乳剂或任何其它可胃肠外施用的剂型。用于制备胃肠外剂型的技术和组合物是本领域已知的。
在制备用于口服或胃肠外施用的液体剂型中使用的合适的载体包括非水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极性溶剂例如油、醇、酰胺、酯、醚、酮、烃及其混合物,以及水、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例如DW5)、电解质溶液或任何其它水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液体。
合适的非水性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极性溶剂包括但不限于醇(例如α-甘油缩甲醛(glycerol formal)、β-甘油缩甲醛、1,3-丁二醇、具有2-3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或芳族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己醇、辛醇、戊烯水合物、苄醇、甘油(丙三醇)、乙二醇、己二醇、四氢糠醇、十二醇、十六醇或十八醇,脂肪醇的脂肪酸酯例如聚亚烷基二醇(例如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脱水山梨醇、蔗糖和胆固醇);酰胺(例如二甲基乙酰胺(DMA)、苯甲酸苄酯DMA、二甲基甲酰胺、N-(β-羟基乙基)-乳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_酰胺、2-吡咯烷酮、1-甲基-2-吡咯烷酮或聚乙烯吡咯烷酮);酯(例如,1-甲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乙酸酯如单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和三乙酸甘油酯、脂肪族或芳族酯如辛酸乙酯、油酸烷基酯、苯甲酸苄酯、乙酸苄酯、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酯如单、二或三甘油基柠檬酸酯或酒石酸酯、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碳酸乙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脱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酯、脂肪酸衍生的PEG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酯如单、二或三甘油酯、脂肪酸酯如肉豆蔻酸异丙酯、脂肪酸衍生的PEG酯如PEG-羟基油酸酯和PEG-羟基硬脂酸酯、N-甲基吡咯烷酮、普流罗尼60、聚氧乙烯山梨醇油酸聚酯如聚(乙氧基化的)30-60山梨醇聚(油酸酯)2-4、聚(氧乙烯)15-20单油酸酯、聚(氧乙烯)15-20单12-羟基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15-20单蓖麻醇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酯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和来自ICI Americas,Wilmington,DE的Polysorbate20、40、60或80、聚乙烯吡咯烷酮、亚烷基氧基修饰的脂肪酸酯如聚乙二醇40氢化蓖麻油和聚氧乙基化蓖麻油(例如,CremophorEL溶液或CremophorRH 40溶液)、糖类脂肪酸酯(即单糖(例如,戊糖如核糖、核酮糖、阿拉伯醣、木糖、来苏糖和木酮糖,己醣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山梨糖,丙糖,四糖,庚糖和辛糖)、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海藻糖)或寡聚糖或其混合物与一种或多种C4-C22脂肪酸(例如,饱和脂肪酸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酸、油酸、反油酸、芥酸和亚油酸)的缩合产物),或类固醇酯);具有2-30个碳原子的烷基醚、芳基醚或环状醚(例如,乙醚、四氢呋喃、异山梨醇二甲醚(dimethyl isosorbide)、二甘醇一乙醚);糖原质(glycofurol)(四氢糠醇聚乙二醇醚);具有3-30个碳原子的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具有4-3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烃(例如,苯、环己烷、二氯甲烷、二氧戊环、己烷、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己烷、环丁砜、四氢噻吩砜、四亚甲基亚砜、甲苯、二甲基亚砜(DMSO)或四亚甲基亚砜);矿物油、植物油、动物油、精油或合成来源的油(例如,矿物油如脂肪族或蜡质的烃、芳族烃、脂肪族和芳族混合烃(mixed aliphatic and aromatic based hydrocarbons)和精制石蜡油,植物油如亚麻子油、桐油、红花油、豆油、蓖麻油、棉子油、花生油、菜子油、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玉米油、玉米胚油、芝麻油、桃仁油和花生油以及甘油酯如甘油一酯、甘油二酯或甘油三酯,动物油如鱼油、海产品油、鲸蜡油、鳕鱼肝油、鲆鱼肝油、角鲨烯、角鲨烷和鲨鱼肝油、油酸油(oleic oil)和聚氧乙基化蓖麻油);具有1-30个碳原子和任选地一个以上卤素取代基的烷基或芳基卤化物;二氯甲烷;单乙醇胺;石油醚;三乙醇胺;ω-3-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或二十二碳六烯酸);12-羟基硬脂酸和聚乙二醇的聚乙二醇酯(SolutolHS-15,来自BASF,Ludwigshafen,德国);聚氧乙烯甘油(polyoxyethyleneglycerol);月桂酸钠;油酸钠;或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用于本发明的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众所周知的,可以从以下参考文献中确定: The Chemotherapy Source Book(Williams & Wilkens Publishing), The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Washington,D.C.,和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London,England,1968),Modern Pharmaceutics,(G.Banker等人编辑,第三版)(Marcel Dekker,Inc.,New York,New York,1995),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Goodman & Gilman,McGraw Hill Publishing),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H.Lieberman等人编辑)(Marcel Dekker,Inc.,New York,New York,1980),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Gennaro编辑,第19版)(Mack Publishing,Easton,PA,1995),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24The National Formulary 19,(National Publishing,Philadelphia,PA,2000),A.J.Spiegel等人,以及非水溶剂在胃肠外产品中的用途(Use of Nonaqueous Solvents in Parenteral Products),JOURNAL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52卷,第10期,第917-927页(1963)。
优选的溶剂包括那些已知稳定抗肿瘤化合物的溶剂,例如富含甘油三酯的油,例如红花油、豆油或其混合物,以及亚烷基氧基修饰的脂肪酸酯如聚乙二醇40氢化蓖麻油和聚氧乙基化蓖麻油(例如,CremophorEL溶液或CremophorRH 40溶液)。可商购获得的富含甘油三酯的油包括Intralipid乳化豆油(Kabi-Pharmacia Inc.,Stockholm,Sweden)、Nutralipid乳剂(McGaw,Irvine,California)、LiposynII 20%乳剂(每毫升溶液中含有100mg红花油、100mg豆油、12mg卵磷脂和25mg甘油的20%的脂肪乳溶液;Abbott Laboratories,Chicago,Illinois)、LiposynIII 20%乳剂(每毫升溶液中含有100mg红花油、100mg豆油、12mg卵磷脂和25mg甘油的20%的脂肪乳溶液;Abbott Laboratories,Chicago,Illinois)、基于总脂肪酸含量以重量计含有25%至100%二十二碳六烯酰基的天然或合成的甘油衍生物(Dhasco(来自Martek Biosciences Corp.,Columbia,MD)、DHA Maguro(来自Daito Enterprises,Los Angeles,CA)、Soyacal和Travemulsion。乙醇是用于溶解所述抗肿瘤化合物以形成溶液、乳剂等的优选溶剂。
为了制药工业中众所周知的多种目的,可以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包含另外的次要组分。这些组分大多将赋予这样的性质:增加抗肿瘤化合物在施用部位的滞留、保护组合物的稳定性、控制pH、有助于将抗肿瘤化合物制成药物剂型的加工等。这些组分中的每一种各自存在的量优选为总组合物的小于约15重量%,更优选为小于约5重量%,最优选为总组合物的小于约0.5重量%。如制剂领域中众所周知的那样,一些组分例如填充剂或稀释剂可以占总组合物的至多90重量%。这类添加剂包括预防紫杉烷再沉淀的防冻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或乳化剂(例如卵磷脂、聚山梨酯-80、普流罗尼60、聚氧乙烯硬脂酸酯和聚乙氧基化蓖麻油)、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微生物防腐剂(例如苄醇、苯酚、间甲酚、氯丁醇、山梨酸、硫柳汞和对羟基苯甲酸酯)、调节pH的物质或缓冲剂(例如酸、碱、乙酸钠、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调节摩尔渗透压浓度的物质(例如甘油)、增稠剂(例如单硬脂酸铝、硬脂酸、十六醇、十八醇、瓜尔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三硬脂精、十六烷基蜡酯(cetyl wax esters)、聚乙二醇)、着色剂、染料、助流剂、非挥发性聚硅氧烷(例如环甲基硅酮)、粘土(例如膨润土)、胶粘剂、膨胀剂(bulking agent)、矫味剂、甜味剂、吸附剂、填充剂(例如,糖如乳糖、蔗糖、甘露醇或山梨醇、纤维素或磷酸钙)、稀释剂(例如水、盐水、电解质溶液)、粘合剂(例如,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明胶、西黄蓍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糖类、聚合物、阿拉伯胶)、崩解剂(例如,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羧甲基淀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琼脂、海藻酸或其盐例如藻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或交聚维酮)、润滑剂(例如,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或其盐如硬脂酸镁或聚乙二醇)、包衣剂(例如包含阿拉伯胶、滑石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普胶、聚乙二醇或二氧化钛的浓糖溶液)以及抗氧化剂(例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葡萄糖、酚类和苯硫酚)。
通过这些途径进行的剂型施用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这取决于例如患者的生理条件、施用目的是治疗还是预防以及从业人员已知的和可估计的其它因素。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施用剂量和施用方案可以由治疗癌症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应当理解的是,抗肿瘤化合物的剂量将取决于接受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重、伴随治疗的类型(如果存在的话)、治疗的频率、所需疗效的性质。对于任何施用方式而言,递送的抗肿瘤化合物的实际量以及达到本文所述的有益效果所必需的给药方案还将部分取决于诸如抗肿瘤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所治疗的障碍、所需的治疗剂量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其它因素等因素。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施用于动物、特别是人的剂量应当在合理的时间段中足以对动物产生所需的治疗响应。优选地,无论是口服施用还是通过另一种途径施用,抗肿瘤化合物的有效量是当通过该途径施用时将产生所需的治疗响应的任何量。优选地,用于口服施用的组合物用这样的方式制备,在一个或多个口服制剂中的单剂量含有至少2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或至少50、100、150、200、300、400或50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其中人的平均体表面积为1.8m2。优选地,用于口服施用的组合物的单剂量含有约20至约60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更优选约25至约400mg/m2,甚至更优选约40至约300mg/m2,甚至更优选约50至约200mg/m2。优选地,用于胃肠外施用的组合物周这样的方式制备,单剂量含有至少2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或至少40、50、100、150、200、300、400或50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优选地,在一个或多个胃肠外制剂中的单剂量含有约20至约500mg抗肿瘤化合物/m2患者体表面积,更优选约40至约400mg/m2,甚至更优选约60至约350mg/m2。但是,剂量可以根据给药方案而变化,可以根据所需的治疗效果对给药方案进行调整。应当注意的是,本文所提供的有效剂量的范围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而是代表优选的剂量范围。最优选的剂量将根据个体施用对象而调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过多实验即可理解和确定之。
抗肿瘤化合物在液体药物组合物中的浓度优选为约0.01mg至约10mg/mL组合物,更优选为约0.1mg至约7mg/mL,甚至更优选为约0.5mg至约5mg/mL,最优选为约1.5mg至约4mg/ml。在一个实施方案中,9091在该剂型中的浓度为2至4mg/mL。一般优选较低的浓度,因为抗肿瘤化合物多数在溶液中以低浓度溶解。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抗肿瘤化合物在用于口服施用的固体药物组合物中的浓度优选为约5重量%至约50重量%,更优选约8重量%至约40重量%,最优选约10重量%至约30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口服施用的溶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抗肿瘤化合物溶解在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能溶解所述化合物的溶剂(例如乙醇或聚乙二醇)中,形成溶液。在搅拌的同时向溶液中加入适当体积的载体(其为表面活性剂,例如CremophorEL溶液、聚山梨酯80、Solutol HS15或Vitamin E TPGS),形成用于口服施用于患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溶液。例如,所得的组合物可以含有至多约10%乙醇和/或至多约10%表面活性剂,更典型地,浓度为约5-10体积%的乙醇,等体积的表面活性剂以及80-90体积%的蒸馏水。为了口味的目的,可以用稀樱桃或覆盆子糖浆代替一部分蒸馏水,优选余量为水的约10-30%的糖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9091在该剂型中的浓度为2至4mg/mL。如果需要,可以将这类溶液配制成含有最小量乙醇或不含乙醇,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当在口服剂型中以某些浓度施用时乙醇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学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溶液包含约5%乙醇,约5%选自聚山梨酯80(例如Tween 80)、聚乙氧基化蓖麻油(例如Cremophor)及其混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以及约90%蒸馏水。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口服施用的粉末或片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抗肿瘤化合物溶解在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能溶解所述化合物的溶剂(例如乙醇或聚乙二醇)中,形成溶液。当将溶液在真空下干燥时任选地溶剂能被蒸发。在干燥之前可向溶液中加入另外的载体,例如CremophorEL溶液。将所得的溶液在真空下干燥,得到玻璃状物。然后将该玻璃状物与粘合剂混合形成粉末。可以将粉末与填充剂或其它常规的压片物质混合,并加工成用于口服施用于患者的片剂。还可以将粉末加入到任何上文所述的液体载体中以形成用于口服施用的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用于胃肠外施用的乳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抗肿瘤化合物溶解在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能溶解所述化合物的溶剂(例如乙醇或聚乙二醇)中以形成溶液。在搅拌的同时向溶液中加入适当体积的载体(其为脂肪乳,如LiposynII、LiposynIII或Intralipid乳剂),形成用于胃肠外施用于患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乳剂。例如,所得的组合物可以含有至多约10%的乙醇和/或约90%以上的载体(脂肪乳),更典型地,浓度为约5-10体积%乙醇和约90-95体积%载体(脂肪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9091在给药溶液中的浓度为约1-2mg/mL。典型地,脂肪乳含有约10%至约20%脂肪,优选约20%脂肪。如果需要,这类乳剂可以被配制成含有最少量的乙醇或Cremophor溶液或者不含乙醇或Cremophor溶液,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当在胃肠外剂型中以某些浓度被施用时乙醇或Cremophor溶液会导致不良的生理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乳剂包含约5%乙醇和约95%的脂肪乳(例如Intralipid 20%、Liposyn II 20%或其混合物)。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得的组合物不含已知可导致不良生理作用的物质,例如聚乙氧基化蓖麻油(例如Cremophor)和聚山梨酯80(例如Tween 80)。
用于胃肠外施用的溶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抗肿瘤化合物溶解在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能溶解所述化合物的溶剂(例如乙醇或聚乙二醇)中以形成溶液。在搅拌的同时向溶液中加入适当体积的载体(其为表面活性剂,例如Cremophor溶液、聚山梨酯80或Solutol HS15),形成用于胃肠外施用于患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溶液。例如,所得的组合物可以含有至多约10%乙醇和/或至多约10%表面活性剂,更典型地,浓度为约5-10体积%的乙醇,等体积的表面活性剂以及80-90体积%的盐水。如果需要,这类溶液可以被配制成含有最少量的乙醇或Cremophor溶液或者不含乙醇或Cremophor溶液,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当在胃肠外剂型中以某些浓度被施用时乙醇或Cremophor溶液会导致不良的生理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溶液包含约5%乙醇、约5%聚山梨酯80(例如Tween 80)或聚乙氧基化蓖麻油(例如Cremophor)以及约90%盐水(0.9%氯化钠)。为了最小化或消除潜在的不良作用(例如超敏反应),接受该实施方案的患者优选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或任何另一种本领域已知的可最小化或消除这些不良作用的物质进行预治疗。
其它合适的胃肠外剂型包括脂质体。脂质体一般为双亲性化合物的球形或类球形群集体或聚集体,其包含脂类化合物,典型地是一个或多个同心层形式,例如单层或双层。脂质体可以用离子或非离子性脂类配制。用非离子性脂类配制的脂质体也称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囊(noisome)。关于脂质体的参考文献包括:(a) Liposomes Second Edition:A Practical Approach,V.Torchillin和V.Weissig编辑,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b)M.Malmstein, Surfactants and Polymers in Drug Delivery,MarcelDekker Inc.,2002;和(c)Muller等人, Emulsions and Nanosuspension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oorly Soluble Drugs,Medpharm Scientific Publishers,1998。
如果需要,用于口服或胃肠外施用的上述乳剂或溶液可以用IV袋、小瓶或其它常规容器以浓的形式进行包装,并且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在使用前用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液体例如盐水稀释以形成可接受的紫杉烷浓度。
本文所用的术语“羟基保护基”和“羟基保护基团”表示能够保护游离羟基的基团(“被保护的羟基”),在需要保护的反应完成后,其可以被除去而不干扰分子的其它部分。各种羟基保护基及其合成可以在T.W.Greene的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1981或Fieser & Fieser中找到。举例性的羟基保护基包括甲氧基甲基、1-乙氧基乙基、苄氧基甲基、(β-三甲基硅烷基乙氧基)甲基、四氢吡喃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叔丁基(二苯基)硅烷基、三烷基硅烷基、三氯甲氧基羰基和2,2,2-三氯乙氧基甲基。
本文中所用的“Ac”意指乙酰基;“Bz”意指苯甲酰基;“TES”意指三乙基硅烷基;“TMS”意指三甲基硅烷基;“LAH”意指氢化铝锂;“10-DAB”意指10-脱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THF”意指四氢呋喃;“DMAP”意指4-二甲基氨基吡啶;“LHMDS”意指六甲基二硅烷基氨基锂;“TESCl”意指氯化三乙基硅烷;“cPtc-Cl”意指环戊烷甲酰氯;“DMF”意指N,N-二甲基甲酰胺;“MOP”意指2-甲氧基丙烯;“iProc”意指N-异丙氧基羰基;“iProc-Cl”意指氯甲酸异丙酯;且“LDA”意指二异丙基氨基锂。
下列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化合物9091的制备
10-DAB的保护和酰化为SIT310。使用下列方法,先后用氯化三乙基硅烷(TESCl)保护10-DAB的C7-羟基和用环戊烷甲酰氯(cPtc-Cl)酰化其C10-羟基,生成SIT310。
优选地,对于每1g 10-DAB,反应在6mL DMF中进行,为澄清溶液(10-DAB在22℃下可以以约5mL/g溶解在DMF中,但是当冷却至0-5℃时将会沉淀)。在室温下将DMAP加入到10-DAB在DMF中的溶液中会帮助其溶解。优选地,用无水溶剂和反应物处于惰性氮气氛下。水会以1∶2的比例消耗氯化三乙基硅烷。
向处于惰性氮气氛下的配有磁力搅拌、内部温度探针和加料漏斗的烘箱干燥的1-L的带夹套的三颈圆底烧瓶(RBF)中加入10-DAB(54.46g,0.100mol)、DMAP(36.60g,0.300mol)和无水DMF(330mL)。将混合物(0.3M)在22℃下进行搅拌,得到澄清的浅黄色溶液。用循环冷却器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反应器内部温度为0-5℃。
7-TES保护:在加料漏斗中放入TESCl(17.6mL,0.105mol,1.05eq)。当反应器内部温度<5℃时,开始滴加TESCl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内部温度<5℃(加入时间20-30分钟)。加入15mL TESCl后,DMAP-HCl盐开始沉淀。加入完成后,将反应在0-5℃下搅拌2.5小时。TLC监测(3∶1,EtOAc∶庚烷)表明与7-TES-10-DAB产物(Rf=0.65)相比有少量原料(Rf=0.20)。反应混合物的HNMR取样表明,根据C10甲醇质子共振积分,原料量是产物的2.5%。加入另外的TESCl(0.45mL,0.0027mol),将混合物在0-5℃下进行搅拌。2小时后,HNMR取样表明存在<1%的原料10-DAB、约1.2%的7,13-双硅烷基化的副产物(将反应搅拌过夜没有进一步的变化)。
10-cPtc形成:在加料漏斗中放入环戊烷甲酰氯(12.76mL,0.105mol),历经30分钟滴加至反应烧瓶中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内部温度<10℃。加入完成后,将混合物在15-22℃下搅拌12小时。对反应混合物的TLC监测表明约95%转化为极性较小的产物。反应混合物的HNMR取样表明,根据C10甲醇质子共振积分,相对于产物,残留有4.5%的中间体7-TES-10-DAB。加入另外的cPtc-Cl(0.55mL,0.0045mol),将混合物搅拌4.5小时。TLC监测(1∶1,EtOAc∶庚烷)表明完全转化为产物,开始后处理。
后处理:将反应混合物历经5分钟逐渐倾入到含有1.5L冰冷的水的快速搅拌着的3-L烧瓶中,形成稠厚的白色沉淀。搅拌15分钟后,通过中号多孔玻璃布氏漏斗(medium frit Buchner funnel)真空过滤收集沉淀。将滤饼用纯水充分洗涤。TLC表明水滤液中没有产物,弃去。将滤饼溶解在乙酸乙酯(300mL)中,收集到真空过滤烧瓶中。将漏斗用乙酸乙酯(100mL)洗涤到乙酸乙酯滤液中。将滤液转移到2-L的分液漏斗中,用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100mL)和盐水(1×50mL)洗涤。将有机层用MgSO4(30g)干燥1小时。过滤除去MgSO4,用乙酸乙酯洗涤到滤液中。通过在40℃下旋转蒸发将滤液浓缩至~100mL。将剩余的乙酸乙酯用乙腈(500mL)交换。将混合物进一步浓缩,直至在旋转烧瓶中残留的约375mL乙腈中观察到有晶体形成。停止浓缩,加入50mL乙腈以帮助晶体的搅拌。然后将溶液冷却至-20℃达1小时,同时在旋转蒸发器上旋转。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晶体。将滤饼用-20℃的冷乙腈(150mL)和环境温度的庚烷(200mL)洗涤。在22℃、高真空(<0.1mmHg)下干燥晶体过夜至恒重(59.90g,79.3%)。Mp:241-243℃,97.5% HPLC纯度。KF:0.96%w/w水。晶体的HNMR谱确证为SIT310的结构。[α]D 20=-43.5(MeOH,2.07)。
将乙腈滤液在旋转蒸发下浓缩至~100mL,得到第二批晶体。
先后进行SIT302的保护和N-酰化-转化为SIT304。使用下列方法,先后用2-甲氧基丙烯(MOP)保护SIT302的羟基和用氯甲酸异丙酯(iProc-Cl)引入N-异丙氧基羰基(iProc)基团,得到SIT304。
优选地,下列反应在无水条件下和在氮惰性气氛下的溶剂中进行。玻璃仪器和设备用三乙胺碱洗涤并充分干燥。在>0℃的温度下、在痕量酸的存在下MOP容易地聚合。在-25℃、<15mL THF/g的浓度下,SIT302会沉淀。
MOP保护:向在氮气氛下进行磁力搅拌的配有0.5-L加料漏斗和低温探针的干燥的2-L RBF中加入SIT302(36.0g,0.213mol)和THF(540mL),得到澄清的浅黄色溶液。将该溶液冷却至-25℃,然后放入pTsOH单水合物(1.8g,9.4mmol)。在加料漏斗中放入MOP(23.5mL,0.245mol)。反应器温度达到-25℃后,滴加MOP,滴加速度应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20℃(15分钟)。加入完成后,用2∶1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的TLC监测表明有~15% SIT302(Rf=0.2)残留。历经5分钟滴加另外的MOP(5mL,0.052mol)以完成向极性较小的MOP保护的SIT302(Rf=0.5)的转化。在-25℃下用三乙胺(108mL,0.775mol)淬灭缩酮形成反应。
N-酰化:在MOP保护反应被淬灭后,将DMAP(3.24g,0.0265mol)加入到反应烧瓶中,升温至环境温度。将加料漏斗在氮气流下干燥,装入iProc-Cl(245mL,1.0M在甲苯中,0.245moI)。反应器温度为22℃后,开始滴加氯甲酸酯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低于28℃。在30分钟内完成加入,得到白色三乙基氯化铵沉淀。在环境温度下搅拌1小时后,用1∶1乙酸乙酯∶庚烷洗脱的TLC监测表明~90%转化,残留10% MOP-SIT302。向反应中加入另外的iProc-Cl(40mL,0.04mol)。在22℃下搅拌2.5小时后,TLC显示完全转化为极性较小的产物,开始后处理。
后处理: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1饱和碳酸氢钠∶盐水的混合物(300mL),剧烈搅拌1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转移到2-L分液漏斗中,使各层分离。放出下面的水层并弃去。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两次(2×100mL),在搅拌下用MgSO4(15g)干燥1小时。过滤除去MgSO4,用乙酸乙酯洗涤滤饼以确保产物的完全回收(TLC)。将滤液转移至3-L的蒸发容器中,在40℃下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成油状物以除去甲苯和THF溶剂。在旋转蒸发器的蒸发烧瓶中将该粘稠的油状物溶解在乙酸乙酯(500mL)中,在良好的搅拌下历经10分钟向该蒸发烧瓶中加入庚烷(1500mL)。将澄清溶液进一步在真空下浓缩。在除去约350mL溶剂混合物后,开始形成晶体,停止真空浓缩。通过在22℃下连续旋转1小时、然后在0℃下旋转1小时将混合物冷却。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晶体,将滤饼用冷庚烷(150mL)洗涤。在高真空(0.1mmHg)、环境温度下干燥产物至恒重(51.52g,0.157mol,73.7%)。将滤液浓缩至约200mL体积以生成第二批晶体。冷却至0℃达1小时后,通过真空过滤收集第二批晶体,用庚烷(~50mL)洗涤并干燥至恒重(10.25g,0.031mol,14.7%)。在用TLC监测两批晶体表明具有相似的纯度后,将其合并(61.52g,88.4%)。Mp:74-75℃,99.4% HPLC纯度。KF:1.48%w/w水。晶体的HNMR谱确证了SIT304的结构。[α]D 20=+3.6(MeOH,0.93)。将其贮存在<-20℃的处于氮气氛下的用三乙胺洗涤过的烧瓶中。
SIT310锂醇盐偶联-转化为SIT312。使用下列方法,将SIT310和SIT304偶联,生成SIT312。
反应对湿气敏感。优选地,反应在惰性氮气氛、无水反应器和溶剂中进行。二异丙基氨基锂(LDA)碱应当是在使用前新鲜制备的。
LDA制备:向处于氮气氛下的配有磁力搅拌和内温温度探针的烘箱干燥的250mL RBF中加入二异丙基胺(13.1mL,92.98mmol)和THF(26mL)。将混合物冷却至-45℃,滴加新鲜滴定的n-BuLi溶液(54mL,1.62M,85.83mmol)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40℃。在历经30分钟滴加完成后,将冷却浴在使用前升温至0-5℃。
偶联反应:向处于氮气氛下的配有磁力搅拌和内部温度探针的烘箱干燥的1-L RBF中加入SIT310(54.0g,71.525mmol)、SIT304(28.1g,85.83mmol)和THF(325mL,0.22M)。将混合物冷却至-45℃。在加料漏斗中放入新鲜制备的LDA,历经30分钟滴加到反应烧瓶中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40℃。加入后,将反应器温度升至-20℃,并在搅拌下保持该温度达1.5小时。TLC监测反应(1∶3/EtOAc∶Hept)表明有~10% SIT31(Rf=0.25)、~90%产物SIT312,没有原料SIT304残留。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固体形式的另外的SIT304(2.8g,8.56mmol)。在-20℃下搅拌1.5小时后,TLC分析显示反应完全,开始后处理。
后处理:向在-20℃下的反应烧瓶中加入1∶1饱和碳酸氢钠和盐水的混合物(100mL)以淬灭反应。将反应烧瓶升温至环境温度,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以帮助分层。放出水相并弃去。将有机层用盐水(50mL)再洗涤一次,用MgSO4(30g)干燥。过滤除去MgSO4,将滤饼用乙酸乙酯(100mL)洗涤到滤液中。通过真空下旋转蒸发浓缩滤液至约150mL体积。将残余的溶剂用异丙醇(500mL)交换。进一步浓缩至体积约350-400mL后,开始形成晶体,停止浓缩。在搅拌下将混合物冷却至0℃达1小时。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晶体,用预先冷却的0℃的异丙醇(200mL)洗涤,在高真空(0.1mmHg)下干燥至恒重(73.58g,68.0mmol,95.0%)。晶体的HNMR谱确证了SIT312的结构。MP:137-140℃,HPLC纯度95.4%。其在HPLC制备条件下不稳定,在分析中失去2′-MOP保护(0.83%)。
先后将SIT312脱保护-转化为9091。使用下列方法,先后在酸性条件下除去SIT312的MOP和TES保护基,生成9091。
向配有磁力搅拌、内部温度探针和加料漏斗的带夹套的1-L RBF中放入SIT312(70.0g,64.67mmol)和THF(350mL,0.185M)。用循环浴将混合物冷却至0℃。向加料漏斗中放入甲酸(96%,175mL,4.45mol)。历经30分钟滴加甲酸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10℃。在甲酸加入完成后,在加料漏斗中放入1.0M HCl(87.5mL,87.5mmol)。历经15分钟进行HCl的滴加以控制放热并保持反应器温度<10℃。在加入后,反应混合物的TLC(1∶1EtOAc∶Hept)表明立即失去MOP保护基,得到与SIT312(Rf=0.7)相比极性更大的产物(Rf=0.65)。将混合物在8-10℃下进行搅拌。9小时后,TLC表明>95%转化为极性更大的产物以及约2-3%副产物(Rf=0.55)和~1%Rf=0.65的中间体,开始后处理。
后处理:将反应用乙酸乙酯(1L)稀释,转移至3-L的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涤两次(2×500ml),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两次(2×100mL)。测定有机层的pH为8,将其用盐水洗涤两次(2×100mL)。通过TLC分析监测水相表明没有产物。将有机层用Na2SO4(100g)干燥1小时。将Na2SO4用Whatman No.1滤纸靠重力过滤除去,用乙酸乙酯洗涤滤饼以确保产物的完全回收。通过在真空下旋转蒸发浓缩滤液,得到泡沫状物(65.59g)。泡沫状物的HNMR谱确证了9091的结构以及三乙基硅烷基化的副产物。
重结晶:将泡沫状物溶解在乙酸乙酯(280mL)中,在搅拌下升温至50℃。历经15分钟逐渐加入庚烷(455mL)以保持澄清溶液。将混合物逐渐冷却至环境温度。在22℃下1小时后,引入晶种,5分钟内出现晶体形成。将混合物在0℃水浴中冷却1小时,随后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晶体,用0℃的冷1∶4 EtOAc∶庚烷混合物(200mL)洗涤滤饼。在环境温度和高真空(<0.1mmHg)下干燥3小时后,得到57.23g(预期57.23g)白色粉末。HPLC分析通过面积/面积积分表明纯度为96.8%,杂质1.2%。在50℃下将白色粉末再次溶解在乙酸乙酯(225mL)中。在轻轻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庚烷(320mL)以保持澄清溶液。加入完成后,将混合物冷却至22℃,在5分钟内自发形成晶体。在22℃下10小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0℃。在0℃下1小时后,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晶体,用0℃的冷1∶4 EtOAc∶庚烷混合物(200mL)洗涤滤饼。晶体的HPLC分析表明纯度水平为98.5%。将该白色粉末在50℃和高真空(0.1mmHg)下干燥2天至恒重(40.58g,45.3mmol,70.0%)。MP:159-161℃,98.5% HPLC纯度。1HNMR和13CNMR谱确证了9091的结构。[α]D 20=-43.1(MeOH,0.91)。
将第一次重结晶的母液浓缩,得到15.0g蜡状物。将其用庚烷(200mL)研磨,得到约7g自由流动的粉末。将该粉末用硅胶快速柱色谱法纯化,用1∶1乙酸乙酯∶庚烷洗脱。合并含有9091的级分,在真空下旋转蒸发进行浓缩,得到5.84g 9091。合并含有杂质的级分,得到0.55g白色固体,HNMR谱确证为7-甲酰氧基-9091。
浓缩第二次重结晶的母液,得到4.50g物质。将其与5.84g第一个母液的色谱法纯化的9091合并,得到10.34g(17.8%)。
            化合物9091的1HNMR数据(CDCl3)
            化合物9091的1H和13C化学位移
  No   质子   ppm   峰形(J,Hz)   碳   ppm
  1   H-10′   1.10   d(6.19)   C19   9.541
  2   CH3-16   1.15   s   C18   14.829
  3   H-11′   1.16   d(6.19)   C10′   21.833
  4   CH3-17   1.26   s   C16′   21.955
  5   2H-24′,25′   1.63   m   C20′   22.581
  6   CH3-19   1.68   s   C22′   25.816
  7   OH-1   1.74   s   C11′   25.877
  8   2H-24′,25′   1.76   m   C17   26.831
  9   CH3-18   1.86   d(0.94)   C24′,25′   29.593
  10   H-6β   1.89   m   C23′,26′   30.356
  11   2H-23′,26′   1.93   m   C6   35.545
  12   2H-23′,26′   2.02   m(6.64)   C15   43.206
  13   H-14α   2.30   ddd(15.30,9.12)   C14   43.732
  14   CH3-20′   2.39   s   C3   45.685
  15   H-6α   2.54   ddd(14.04,9.57,6.57)   C3′   53.026
  16   H-14β   2.56   dd(15.30,4.11)   C8   58.626
  17   H-22′   2.92   m(7.36,6.85)   C9′   69.057
  18   OH-2′   3.44   d(5.47)   C7   72.216
  19   H-3   3.83   d(6.98)   C13   72.429
  20   H-20β   4.18   d(8.48)   C2′   73.421
  21   H-20α   4.31   d(8.48)   C2   75.001
  22   H-7α   4.42   M(10.52,4.29)   C10   75.176
  23   H-2′   4.66   dd(5.47,2.24)   C20   76.481
  No   质子   ppm   峰形(J,Hz)   碳   ppm
  24   H-9′   4.78   bm(6.19)   C1   79.129
  25   H-5   4.95   bd(9.57,1.88)   C4   81.181
  26   H-N   5.39   d(9.47)   C5   84.462
  27   H-3′   5.55   dd(9.47,2.24)   C7′   125.460
  28   H-2   5.67   d(6.98)   C5′   125.544
  29   H-13β   6.27   ddd(9.12,4.11,0.94)   C6′   127.039
  30   H-10α   6.28   s   C15′,17′   128.664
  31   H-6′   7.01   dd(4.03,5.13)   C13′   129.115
  32   H-5′   7.10   dd(4.03,1.15)   C14′,18′   130.213
  33   H-7′   7.29   .dd(5.13,J:1.15)   C16′   133.342
  34   2H-15′,17′   7.50   dd(7.44,7.12)   C11   133.655
  35   H-16′   7.61   dd,(7.44,5.62)   C4′   141.277
  36   2H-18′,14′   8.12   d(8.59)   C12   141.804
  37   C8′   155.469
  38   C12′   167.067
  39   C20′   170.264
  40   C1′   172.187
  41   C21′   176.865
  42   C9   203.746
                    实施例2
     通过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性
将400个细胞(HCT116人结肠癌,来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接种于含有2.7mL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00单位青霉素/mL和100g链霉素/mL的改良的McCoy 5a培养基)的60mm培养皿中。将细胞在CO2培养箱中于37℃下温育5小时,附着在培养皿的底部。将本发明的化合物以终浓度的10倍新鲜混合到培养基中,然后取0.3mL该储备液,加入到在培养皿中的2.7mL培养基中。然后将细胞与药物一起在37℃下温育72小时。在温育结束时,滗出含药的培养基,将培养皿用4mL Hank平衡盐溶液(HBSS)洗涤,加入5mL新鲜培养基,将培养皿放回培养箱中进行集落形成。温育7天后,使用集落计数器对细胞集落进行计数。计算细胞生存率,测定每个供试化合物的IC50(产生50%集落形成抑制的药物浓度)。
使用vM46(有抗药性的人结肠癌HCT116变体,由California PacificMedical Center,CA的Li-Xi博士提供)进行相同的评价。使用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化)试验以类似方式进行DLD-1(有抗药性的人结肠癌,来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评价。
  化合物   体外IC50(nM)HCT116   体外IC50(nM)VM46   体外IC50(nM)MTT:DLD-1
  紫杉醇   2.1   20.0   10.1
  多西他赛   0.6   6.7   9.1
  9091   0.6   1.9   1.5
                       实施例3
                  9091的口服疗效评价
用获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的人胰腺肿瘤异种移植物Panc-1评价9091的疗效。用于该研究的肿瘤被维持在无胸腺的裸鼠上。将肿瘤碎片(1mm3)皮下植入到每个供试小鼠的右胁。每周两次对肿瘤进行监测,然后,当其大小达到200-400mm3、平均250-300mm3时每天一次进行监测。在研究的第1天,将动物分为肿瘤大小为171.5-320.0mm3且组平均肿瘤大小为212.6-216.0mm3的治疗组。用以下公式计算以mm3为单位的肿瘤大小:
其中w为以mm计的肿瘤宽度,I为以mm计的肿瘤长度。假设1mg相当于1mm3肿瘤体积来估算肿瘤重量。将小鼠以每组六只小鼠进行分组,按照表1A和1B的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治疗均为口服施用,第1天施用一次(qd×1)。第2组和第3组分别接受120和60mg/kg的化合物9091。在所有组中,给药体积为0.6mL/20g小鼠,按照每只动物的体重依比例确定。当每只动物的肿瘤达到预设终点大小(1200mm3)时对其实施安乐死。通过以下方程计算每只小鼠达到终点的时间(TTE):
Figure A20058000489800291
其中TTE以天数表示,终点体积以mm3表示,b为截距,m为通过log-转换的肿瘤生长数据集的线性回归得到的线的斜率。所述数据集包括超过研究终点体积的第一次观察结果和达到终点体积之前相邻进行的三个连续观察结果。未达到终点的动物被给定TTE值,其等于研究的最后一天(59天)。被分类为TR(治疗相关性)死亡或NTRM(非治疗相关性转移)死亡的动物被给定TTE值,其等于死亡的那天。被分类为NTR(非治疗相关性)死亡的动物从TTE计算中排除。从肿瘤生长延迟(TGD)确定治疗疗效,其被定义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值TTE的增长:
TGD=T-C,
以天数表示,或为对照组中值TTE的百分比:
% TGD = T - C C × 100
其中:
T=治疗组的中值TTE,
C=对照组的中值TTE
治疗可导致动物的肿瘤部分消退(PR)或完全消退(CR)。在PR响应中,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肿瘤体积为第1天体积的50%或更小,且这三次测定中的一次或多次等于或大于13.5mm3。在CR响应中,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肿瘤体积小于13.5mm3。在研究终止时具有CR响应的动物被另外分类为长期无肿瘤存活者(LTTFS)。
关于毒性,在第1-5天每天对动物进行称重,然后每周称重两次,直至研究完成。频繁对小鼠进行检查以确定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副作用的明显迹象。在小鼠中癌症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MTD)的可接受的毒性通过NCI被定义为在试验期间组平均体重(BW)损失小于20%,且在10只受治疗的动物中有不超过一例发生毒性死亡。采用时序检验(log rank test)分析药物治疗组和介质治疗对照组的TTE值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用时序检验对除了NTR死亡的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的数据进行分析。在P=0.05的情况下进行双侧统计学分析。组中值肿瘤生长曲线显示中值肿瘤体积(MTV)是时间的函数。当动物由于肿瘤大小或TR死亡退出研究时,对该动物记录的最终肿瘤体积被包括在用于计算随后的时间点的中值体积的数据中。如果在治疗组中发生了一例以上的死亡,则该组的肿瘤生长曲线在第二例死亡时被截止。
第2组和第3组分别接受120和60mg/kg的化合物9091。第2组和第3组均出现212% TGD和高度显著的抗肿瘤活性(P<0.001)。对于每组的六只小鼠,MTV分别为56和148mm3。在2组中,9091产生3个PR响应和3个LTTFS。在3组中,9091产生5个PR响应和1个LTTFS。化合物9091在120和60mg/kg两个剂量下均产生100%的存活率和6个消退响应:这些治疗分别产生3个和1个LTTFS,并分别导致10.7%和5.5%的组平均BW损失。
以下的表1A和1B含有所述数据:
                            Panc-1研究的治疗响应总结
                                      表1A
n   治疗方案1   中值TTE T-C %TGD
  药物   mg/kg   途径   时间表
1 6   含5%EC的盐水 口服 qd×1 18.9 --- ---
  2   6   9091   120   口服   qd×1   59.0   40.1   212%
  3   6   9091   60   口服   qd×1   59.0   40.1   212%
TTE-达到终点的时间(天),1200mg
T-C-治疗组与对照组TTE(天)之间的差异,%TGD=[(T-C)/C]
n-小鼠数
5% EC-5%乙醇+5% Cremophor
                                   表1B
  组  荷瘤中值(n),第59天   PR数   CR数  LTTES数   最大%BW损失;天   TR数  NTR数
  1   ---(0)   0   0   0   -   0   0
  2   56(6)   3   3   3   -10.7%;第10天   0   0
  3   148(6)   5   1   1   -5.5%;第10天   0   0
CR-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没有明显的肿瘤
PR-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肿瘤消退至初始大小的<=50%
LTTES-长期无肿瘤存活者,在研究结束时被分类为CR的动物时序检验相当于Mantel-Haenszel检验;与第1组相比,ns=不显著,*-p<0.05,**-p<0.01,***-p<0.001
TR-治疗相关性死亡
NTR-非治疗相关性死亡
                       实施例4
                 9091的静脉内疗效评价
用人胰腺肿瘤异种移植物Panc-1评价9091的抗肿瘤活性。将人Panc-1胰腺癌维持在无胸腺裸鼠中。将肿瘤碎片(1mm3)皮下植入到每个供试小鼠的右肋。每周两次对肿瘤进行监测,然后,当其大小达到200-400mm3、平均250-300mm3时每天一次进行监测。在研究的第1天,将动物分为肿瘤大小为171.5-486.0mm3且组平均肿瘤大小为269.7-275.0mm3的6只小鼠的组。将小鼠分组,每组含有6只小鼠,按照表2A和2B中的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治疗均静脉内施用。对照组1的小鼠接受乙醇5%和Liposyn II 95%介质,在1天施用一次(qd×1)。第2组每隔一天×5接受20mg/kg的9091。第3组以q4d×4接受30mg/kg的9091。第4组和第5组分别以qd×1接受120和60mg/kg的9091。对于qd×1的给药方案,给药体积为0.5ml/20g体重,对于qod×5或q4d×4的给药时间表,给药体积为0.3ml/20g体重。给药体积以每只动物的体重依比例确定。在第1天以单剂量对第1组给予介质(qd×1)。在6只用介质治疗的小鼠中有5只生长到1200-mm3的终点体积,中值TTE为15.8天。没有消退响应。存在1只56-天的存活者,这表明每组均存在有一只肿瘤移植物植入有些不令人满意的潜在背景水平。
第2组以qod×5接受20mg/kg的9091。第3组以q4d×4接受30mg/kg的9091。第4组和第5组分别以qd×1接受120和60mg/kg的9091。在第2组中,有5只TR死亡,其不能进行治疗疗效的评价。第4组中有2只小鼠死与NTR原因。第3-5组各出现254%的TGD。这一结果在第3组和第5组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第4组具有显著性(P<0.05)。在第3-5组中没有肿瘤达到终点体积;6只小鼠的MTv分别为40、58和126mm3。在第3组中,记录到5个PR响应和1个LTTFS。在第4组和第5组的每个组中,记录到6个PR响应。在q4d×4 30mg/kg的方案中9091最有效。该治疗产生了5个PR响应和1个LTTFS,同时导致~13%的最大组平均BW损失。120和60mg/kg的单剂量各产生了6个PR响应,同时分别导致~8%和~5%的组平均BW损失。这三种9091治疗各产生6个研究结束存活者,MTV分别为40、58和126mm3
                         表2:Panc-1研究的治疗响应总结
                                        表2A
n   治疗方案1   中值TTE T-C %TGD
  药物   mg/kg   途径   时间表
  1   6   介质   IV   qd×1   15.8   -   ---
  2   6   9091   20   IV   qod×5   10.0   -   -
  3   6   9091   30   IV   q4d×4   56.0   40.2   254%
  4   6   9091   120   IV   qd×1   56.0   40.2   254%
  5   6   9091   60   IV   qd×5   56.0   40.2   254%
TTE-达到终点的时间(天),1200mg
T-C-治疗组与对照组TTE(天)之间的差异,%TGD=[(T-C)/C]
n-小鼠数
                                       表2B
  组  荷瘤中值(n),第56天   PR数   CR数  LTTES数   时序检验显著性   最大%BW损失;天   TR数   NTR数
  1   320(1)   0   0   0   -   -   0   0
  2   108(1)   1   0   0   -   -15.7%;第10天   5   0
  3   40.25(6)   5   1   1   p<0.01   -13.2%;第10天   0   0
  4   57.5(6)   6   0   0   p<0.05   -7.8%;第7天   0   2
  5   126(6)   6   0   0   p<0.01   -4.9%;第7天   0   0
CR-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没有明显的肿瘤
PR-在研究期间连续三次测定肿瘤消退至初始大小的<=50%
LTTES-长期无肿瘤存活者,在研究结束时被分类为CR的动物时序检验相当于Mantel-Haenszel检验;与第1组相比,ns=不显著,*-p<0.05,**-p<0.01,***-p<0.001
TR-治疗相关性死亡
NTR-非治疗相关性死亡
                      实施例5
        用HT29异种移植物进行的9091的疗效研究
按照与实施例3和4中所述的关于Panc-1异种移植物类似的口服和静脉内施用方案,还用HT29(获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Manassas,VA的人结肠癌)异种移植物对化合物9091进行了评价。结果总结在表3和表4中。
表3A:
使用化合物9091进行的HT29研究的方案设计
  组   n  治疗方案1
药物 mg/kg 途径 时间表
  1   6  含5%EC的盐水   口服   qd×4
  18   6  9091   15   口服   q4d×4
  19   6  9091   30   口服   q4d×4
  20   6  9091   45   口服   q4d×4
  21   6  9091   60   口服   q4d×4
表3B:
使用化合物9091进行的HT29研究的治疗响应总结
n   方案1   达到1.0g的MDS   最大%BW   #死亡a
  药物   mg/kg   途径   时间表   ±SEM(n)   损失;天   TR   NTR
1 6   含5%EC的盐水 口服 qd×1   16.5±1.5(6) - 0 0
18 6 9091 15 口服 q4d×4   24.4±1.4(6) - 0 0
19 6 9091 30 口服 q4d×4 25.6±(1)   -11.3%;第21天 0 0
20 6 9091 45 口服 q4d×4 ±(0)   -22.6%;第17天 0 0
  21   6   9091   60 口服   q4d×4   ±(0)   -28.1%;第17天 4 0
n-小鼠数
5%EC-5%乙醇和5%聚氧乙烯蓖麻油
表4A:
使用化合物9091(IV)进行的HT29研究的方案设计
n   治疗方案1
  药物   mg/kg   途径   时间表
  1   6   无治疗   静脉内
  2   6   介质   静脉内   Q4d×4
  3   6   介质   静脉内   Q4d×4
  4   6   介质   静脉内   Q4d×4
  5   6   9091   120   静脉内   QD×1
  6   6   9091   60   静脉内   QD×1
  7   6   9091   120   静脉内   QD×1
  8   6   9091   60   静脉内   QD×1
  9   6   9091   120   静脉内   QD×1
  10   6   9091   60   静脉内   QD×1
  14   6   9091   30   静脉内   Q4d×4
  15   6   9091   20   静脉内   Q4d×4
  16   6   9091   30   静脉内   Q4d×4
  17   6   9091   20   静脉内   Q4d×4
  18   6   9091   30   静脉内   Q4d×4
  19   6   9091   20   静脉内   Q4D×4
表4B:
使用化合物9091进行的HT29研究的治疗响应总结
N   方案1   方案2   达到1.0g的MDS   最大%BW   #死亡a
  药物   mg/kg   药物   mg/kg   ±SEM(n)   损失;天   TR   NTR
1 6   无治疗 16.1 ± 3.0 (10) - 0 1
  2   6   介质   5%E-95%I-20   0.3   21.9   ±   4.0   -   0   0
3 6 介质   含5% ET的盐水 0.3 18.4 ± 3.6 - 0 0
4 6 介质   含5% EC的盐水 0.3 20.4 ± 2.9 - 0 0
5 6 9091 120 5%E-95%I-20 0.5×2 ±   -11.8%;第10天 0 0
6 6 9091 60 5%E-95%I-20 0.5 51.9 ± 0.0   -8.9%;第7天 0 0
7 6 9091 120   含5% ET的盐水 0.5×2 ±   -23.7%;第10天 5 0
8 6 9091 60   含5% ET的盐水 0.5 51.8 ±   -4.9%;第7天 0 0
9 6 9091 120   含5% EC的盐水 0.5×2 ±   -16.6%;第14天 0 0
10 6 9091 60   含5% EC的盐水 0.5 46.0 ±   -8.2%;第10天 0 0
14 6 9091 30 5%E-95%I-20 0.3 ±   -15.6%;第17天 0 0
15 6 9091 20 5%E-95%I-20 0.3 ±   -17.8%;天17 0 0
16 6 9091 30   含5% ET的盐水 0.3 ±   -18.3%;第17天 0 0
17 6 9091 20   含5% ET的盐水 0.3 ±   -14.4%;第14天 0 0
18 6 9091 30   含5% EC的盐水 0.3 ±   -22.7%;第21天 0 0
19 6 9091 20   含5% EC的盐水 0.3 ±   -9.9%;第14天 0 0
  a#死亡:TR(治疗相关性的);NTR(非治疗相关性的);
化合物9091在小鼠异种移植物中的评价的图示结果在图1-7中给出。
                                实施例6
                          大鼠的体内毒性评价
用250-300g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毒性评价,每个剂量组使用3只大鼠。一个研究由供试化合物的3个剂量组(即静脉内施用3mg/kg、9mg/kg和12mg/kg;15mg/kg、30mg/kg和40mg/kg)和1个对照组构成。在第4天和第10天观察动物,并收集临床化学数据。在第11天将大鼠实施安乐死,安乐死后切下神经并固定以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下所述对每只大鼠进行评分,给予整合所有参数的最终毒性评分。对死亡的大鼠给定评分为0。以下表5给出了关于各毒性参数如何对所述评分作出贡献的标准。大部分参数对总的可能评分130贡献正值。对于体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考虑恢复。如果参数没有显示出恢复,则从总数中减去-5。总评分除以13使其进入0至10的尺度。关于神经毒性评分,-10表示发现了轴突变性损伤,0表示没有损伤。
表5.大鼠毒性评分的标准
  观察   评分
  恢复2周
神经毒性   N(0)  Y(1-4)   N   Y
  0  -10
体重损失   ≥20%  ≥15%   ≥10%   <10%
  0  5   10   20   -5   0
WBC减少   ≥50%  ≥25%   ≥10%   <10%
  0  5   10   20   -5   0
  血小板减少   ≥75%  ≥50%   ≥25%   <25%
  0  5   10   20   -5   0
AST升高   ≥2×cont.  ≥1.5×cont   ≥1.25×cont   <1.25×cont
  0  5   10   20
ALT升高   ≥2×cont.  ≥1.5×cont   ≥1.25×cont   <1.25×cont
  0  5   10   20
BUN升高   ≥2×cont.  ≥1.5×cont   ≥1.25×cont   <1.25×cont
  0  5   10   20
  水/松弛腹泻   N  Y
  5  0
  血/粘液腹泻   N  Y
  5  0
最高评分(每只大鼠)=130;    组评分=3只大鼠的平均值/13
Avg=3只大鼠的平均值;       Wt Avg=(∑(剂量×组评分))/24
cont-对照
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ALT-丙氨酸转氨酶;
PTL-血小板:                 BUN-血尿氮
WBC-白细胞
化合物9091的口服给药大鼠毒性研究的数据样本在表6中给出。
                       表6.大鼠毒性评分的样品输入;口服给药研究
  R=恢复   化合物9091
  剂量/大鼠   神经毒性 BW R WBC R AST ALT BUN PTL R   L/WDia   B/MDia 总分
  高剂量40mg/kg
  大鼠1   0   -5   0   0   20   20   20   5   0   0   0   60   60
  大鼠2   -10   0   0   0   0   20   20   10   20   -5   0   0   65   55
  大鼠3   -10   0   -5   0   0   20   20   20   20   0   0   0   65   65
  AVE   60   180   4.62
  中剂量30mg/kg   0
  0
  0
  大鼠1   5   0   0   0   20   20   20   20   0   0   0   85   85
  大鼠2   10   0   5   0   20   20   20   20   0   0   0   95   95
  大鼠3   -10   10   0   0   0   20   20   20   20   0   0   0   80   80
  AVE   86.7   260   6.67
  低剂量15mg/kg   0
  0
  大鼠1   20   0   5   0   20   20   20   20   0   0   5   110   110
  大鼠2   -10   10   0   0   0   20   20   20   20   0   0   5   85   85
  大鼠3   20   0   0   0   20   20   20   10   0   0   5   95   95
  AVE   96.7   290   7.44
从对大鼠口服和两个静脉内给药方案的完整研究中得到的评分总结在以下的表7中,并与以前公开的类似化合物3071进行了比较。化合物3071的结构可以在实施例9中找到。
           表7.化合物9091的大鼠研究的毒性评分(与3071比较)
  毒性评分
 化合物/剂量-->   3mg   9mg   12mg   平均值   称重平均值
 静脉内3071   7.7   6   3.2   5.6   4.8
 静脉内9091   9   7.1   7.8   7.9   7.7
 静脉内9091   9.5   8.1   6.8   8.1   7.6
 化合物   15mg   30mg   40mg   平均值   称重平均值
 口服3071   6.2   5.1   1.5   4.3   3.6
 口服9091   7.4   6.7   4.6   6.2   5.8
                       实施例7
          用小鼠异种移植物研究的体内疗效评价
为了简化对小鼠异种移植物研究的解释,疗效评分来自以上实施例4和5所述的小鼠异种移植物研究。
评分=10*(TWd1-TWdn)/TWd1,其中
      TWd1=第1天的肿瘤重量
      TWDn=第10天或更晚的最低肿瘤重量
因此,完全消退的最佳评分为10。化合物9091的结果总结在表8a和8b中,并且与同类物3071和3102的值进行了比较。
表8A:
在60和120mg/kg的单剂量口服小鼠异种移植物研究中9091与3071的疗效比较
  化合物   肿瘤   剂量   评分
  3071   Panc-1   60   5.8
  3071   Panc-1   120   7.3
  3071   HT29   60   6.3
  3071   HT29   120   7.5
  9091   Panc-1   60   8.3
  9091   Panc-1   120   9.1
  9091   HT29   60   4.3
  9091   HT29   120   8.7
表8B.
在静脉内单剂量小鼠异种移植物研究中9091与3102的疗效比较
  化合物   肿瘤   剂量   评分
  3102   Panc-1   60   2.6
  3102   Panc-1   120   5.3
  3102   HT29   60   1.3
  3102   HT29   120   5.3
  9091   Panc-1   60   7.7
  9091   Panc-1   120   8.6
  9091   HT29   60   8
  9091   HT29   120   8.7
                         实施例9
                   比较疗效和毒性数据
对于相应于下式的疗效相当的化合物,来自细胞增殖研究的另外的疗效数据以及来自大鼠毒性研究的评分在表9中给出。
Figure A20058000489800411
除了化合物9091以外,表9中所列出的所有化合物均出现在PCT公开WO 01/57032中。
                                表9:毒性数据的比较总结
  化合物   X5   X3   R10   HCT116IC50,nM   VM46IC50,nM   大鼠毒性评分静脉内   大鼠毒性评分口服
  紫杉醇   PhCO   Ph   AcO   2.1   20.0
  多西他赛   tBuOCO   Ph   OH   0.6   6.7
  0843   tBuOCO   2fu   cproCOO   0.24   0.86   0   0
  0854   tBuOCO   2th   cproCOO   0.05   0.09   1   0
  2781   tBuOCO   3fu   cproCOO   0.18   1.91   1   0
  2794   tBuOCO   3th   cproCOO   0.28   2.03
  2802   tBuOCO   2py   cproCOO   0.30   3.32
  2813   tBuOCO   4py   cproCOO   0.05   8.22
  3071   iPrOCO   2th   cproCOO   0.17   1.51   5   4
  3102   iBuOCO   2fu   cproCOO   0.33   1.49   6   6
  3129   iBuOCO   2th   cproCOO   1.53   2.88
  3132   nPrCO   2th   cproCOO   0.37   5.33
  3677   EtOCO   2fu   cproCOO   0.30   18.56
  3853   iPrOCO   2fu   cproCOO   0.08   0.99   1   1
  4051   EtOCO   2th   cproCOO   0.30   1.62   5
  4062   nPrCO   2fu   cproCOO   0.59   7.64
  4665   iBuOCO   3fu   cproCOO   2.13   28.45
  5011   iBuOCO   3th   cproCOO   2.99   8.47
  9091   iPrOCO   2th   cpentCOO   0.63   1.87   8,8   6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9091属于对抗几种肿瘤系有效的一类物质。当与同类物相比较时,证明化合物9091静脉内施用时在大鼠中具有最佳的毒性特性。尽管其在口服大鼠研究中具有较好的毒性特性,但是在口服单剂量异种移植物研究中化合物9091比化合物3071更有效,在60mg/kg和120mg/kg静脉内单剂量异种移植物研究中化合物9091比化合物3102(另一个同类物)有效得多。
因此,化合物9091具有作为供口服和静脉内施用的安全且有效的抗肿瘤物质的潜能。

Claims (36)

1.具有以下结构的紫杉烷:
其中X3为噻吩基,Ac为乙酰基,Bz为苯甲酰基。
2.权利要求1的紫杉烷,其具有以下结构:
Figure A2005800048980002C2
3.权利要求1的紫杉烷,其中C7羟基取代基和C10环戊基羰基氧基取代基都具有β立体化学构型。
4.包含权利要求1的紫杉烷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物组合物。
5.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紫杉烷浓度为约0.01mg/mL至10mg/mL。
6.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用于口服施用的单剂量单位形式,并且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至少2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7.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约25mg至约40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8.权利要求7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约50mg至约20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9.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用于胃肠外施用的单剂量单位形式,并且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至少2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10.权利要求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约40mg至约40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11.权利要求1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剂量单位形式含有约60mg至约350mg紫杉烷/m2患者体表面积。
12.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至多约10%的乙醇。
13.权利要求1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是用于口服施用的组合物。
14.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口服溶液形式。
15.权利要求1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至少约90%的蒸馏水。
16.权利要求1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小于约10%的表面活性剂。
17.权利要求1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聚乙氧基化蓖麻油或其组合。
18.权利要求1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是用于胃肠外施用的组合物。
19.权利要求1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乳剂形式。
20.权利要求1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是通过将乙醇溶液与脂肪乳合并而制得的。
21.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脂肪乳含有约10至约20%的脂肪。
22.权利要求1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为溶液。
23.权利要求2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至少约85%的盐水。
24.权利要求2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小于约10%的表面活性剂。
25.权利要求2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聚乙氧基化蓖麻油或其组合。
26.抑制哺乳动物肿瘤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治疗有效量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紫杉烷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口服施用的。
28.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胃肠外施用的。
29.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哺乳动物用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或其它可最小化由于施用所述药物组合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物质进行预治疗,并且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表面活性剂。
30.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聚乙氧基化蓖麻油或其组合。
31.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结肠癌、卵巢癌或前列腺癌。
32.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为Panc-1胰腺癌或HT-29结肠癌。
33.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对紫杉酚有抗药性。
34.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为人结肠癌。
35.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为VM46人结肠癌。
36.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肿瘤为DLD-1人结肠癌。
CNB2005800048989A 2004-02-13 2005-02-14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8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4475504P 2004-02-13 2004-02-13
US60/544,755 2004-02-13
US60/613,503 2004-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8152A true CN1918152A (zh) 2007-02-21
CN100448872C CN100448872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73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48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872C (zh) 2004-02-13 2005-02-14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8872C (zh)
GT (1) GT200500025A (zh)
UA (1) UA86612C2 (zh)
ZA (1) ZA20060642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1675B1 (fr) * 1986-07-17 1988-09-23 Rhone Poulenc Sante Derives du taxol, leur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CA2100808A1 (en) * 1992-10-01 1994-04-02 Vittorio Farina Deoxy paclitaxels
CA2109861C (en) * 1992-12-04 1999-03-16 Shu-Hui Chen 6,7-modified paclitaxels
MA23823A1 (fr) * 1995-03-27 1996-10-01 Aventis Pharma Sa Nouveaux taxoides, leur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qui les contien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A86612C2 (ru) 2009-05-12
GT200500025A (es) 2005-09-30
CN100448872C (zh) 2009-01-07
ZA200606423B (en) 200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62955A (zh) 作为抗肿瘤剂的c7酯取代的紫杉烷
CN1362876A (zh) C10杂取代的乙酸基紫衫烷抗肿瘤剂
US8242166B2 (en) C(10) ethyl ester and C(10) cyclopropyl ester substituted taxanes
US20060189679A1 (en) C10 cyclopropyl ester substituted taxane compositions
CN101074218A (zh) 三尖杉宁碱衍生物、及其制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186340C (zh) 用作抗肿瘤剂的c10碳酸酯取代的紫杉烷
CN1362957A (zh) 作为抗肿瘤剂的c7杂取代乙酸酯取代的紫杉烷
US8003812B2 (en) C10 cyclopentyl ester substituted taxanes
CN1918152A (zh) C10环戊基酯取代的紫杉烷
CN1362959A (zh) C10氨基甲酰氧基取代的紫衫烷抗肿瘤剂
CN1362956A (zh) C7氨基甲酰氧基取代的紫衫烷抗肿瘤剂
JP2003522170A (ja) 抗腫瘍剤としてのc7カーボネート置換タキサン
CN100491363C (zh) C7酯取代的紫杉烷
US20050209311A1 (en) C7 lactyloxy-substituted taxanes
MXPA06008999A (en) C10 cyclopentyl ester substituted taxanes
CN1491947A (zh) C10碳酸酯取代的紫杉烷
JP2003055361A (ja) C10カーボネート置換タキサ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