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3227B - 单极天线 - Google Patents

单极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3227B
CN1913227B CN 200510089485 CN200510089485A CN1913227B CN 1913227 B CN1913227 B CN 1913227B CN 200510089485 CN200510089485 CN 200510089485 CN 200510089485 A CN200510089485 A CN 200510089485A CN 1913227 B CN1913227 B CN 1913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nt body
unipole antenna
substrate
wireless sign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94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3227A (zh
Inventor
陈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0894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13227B/zh
Priority to EP06007138A priority patent/EP1753083A1/en
Publication of CN191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3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32Vertical arrangement of element
    • H01Q9/36Vertical arrangement of element with top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10Telescop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2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 broadside radiating helical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极天线,用以传输一无线讯号,包括一基板、一接地金属、一第一袖状结构、一第二袖状结构、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以及一缆线。上述第一、第二袖状结构形成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接地金属,且分别由接地金属之一侧边朝一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一辐射体形成于基板上,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连接部,上述连接部是邻近基板的边缘;上述第二辐射体与连接部相连接,并大致朝第一方向延伸而凸出于基板边缘;上述缆线连接馈入端,藉以传导无线讯号。本发明的天线能提升频宽,缩小尺寸,还可提升在VHF频段的传输效能,亦可同时涵盖UHF/VHF频段。

Description

单极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单极天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适用于UHF频段以及VHF频段的单极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的逢勃发展以及通讯产品微形化的趋势,一些内嵌式的微型天线因此应运而生,目前较普遍所使用的微型天线有晶片天线(chip antenna)以及平面式天线(planar antenna)等等。一般而言,这些类型的天线均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其中常见的晶片天线如采用共烧陶瓷技术(LTCC)制作的陶瓷晶片天线(ceramicchip antenna),而平面式天线设计亦有很多,例如微带天线(microstripeantenna)、印刷式天线(printed antenna)与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d FAntenna,PIFA)等等,这些天线被广范地应用于GSM、DCS、UMTS、WLAN与蓝芽等无线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无线区域网路卡等等。 
首先请参阅图1,以一现有的平面式单极天线(planar monopole antenna)为例,其主要是由一基板S、一接地金属G、一辐射体R以及一缆线W所组成。上述接地金属G以及辐射体R是设置于基板S的表面S1上,其中辐射体R呈长条形并朝Y轴方向延伸。 
一般而言,上述缆线W是为一同轴缆线,其具有一讯号线W1以及一包覆于讯号线W1外围的接地线W2。如图1所示,在辐射体R下方具有一馈入端RF,上述馈入端RF邻近于上述接地金属G之一侧,并与缆线W中央的讯号线W1相连接,此外接地金属G则与环绕于讯号线W1外围的接地线W2相连接。 
针对一般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而言,传统平面式单极天线的频宽涵盖率大多低于30%,因此其天线的传输与接收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需要在特高频VHF(Very High Frequency)以及超高频UHF(UltraHigh Frequency)频段之间切换时,传统的平面式单极天线由于受到频宽上的限制,因此经常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传统单极天线的上述缺点就成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单极天线,该天线结构能提升频宽,缩小尺寸,还可提升在VHF频段的传输效能,亦可同时涵盖UHF/VHF频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极天线,用以传输一无线讯号,包括一基板、一接地金属、一第一袖状结构、一第二袖状结构、一第一辐射体、一第二辐射体以及一缆线。上述第一、第二袖状结构形成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接地金属,且分别由接地金属之一侧边朝一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一辐射体形成于基板上,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连接部,上述连接部是邻近基板的边缘。上述第二辐射体与连接部相连接,并大致朝第一方向延伸而凸出于基板边缘。上述缆线连接馈入端,藉以传导无线讯号。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辐射体为一可伸缩的导体。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辐射体具有数个段部,且上述各段部是以可活动的方式相互连接,藉以使第二辐射体可沿第一方向伸长或缩短。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辐射体具有两个段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辐射体呈螺旋状,并大致朝第一方向凸出于基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辐射体于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总和是大致等于上述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辐射体于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等于上述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基板具有一凹陷部,上述连接部是位于凹陷部底侧,且第二辐射体位于凹陷部内,并与连接部相连接。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辐射体包括一本体以及两个延伸部,上述本体呈长条状且大致朝第一方向延伸,上述延伸部是连接本体,并对称地设置于本体的两侧。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延伸部的尾部是朝第一方向延伸。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延伸部的尾部是朝向第一方向的反向延伸。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延伸部是连接于本体中间位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延伸部呈L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延伸部具有齿状结构,并且是对称地设置于本体的两侧。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本体与上述延伸部其中之一者的长度总和大致等于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基板具有一凹陷部,且第二辐射体是位于凹陷部内并与连接部相连接。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本体具有一凹槽,对应于上述凹陷部,且连接部是位于凹槽底侧,第二辐射体位于凹槽内并与连接部相连接。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缆线是为一同轴缆线,具有一讯号线以及一接地线,且接地线是包覆于讯号线外围,其中接地金属连接接地线,且馈入端连接讯号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接地线连接接地金属的位置与讯号线连接馈入端的位置是位于不同的平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辐射体与上述第一、第二袖状结构是位于不同的平面。 
本发明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在平面式单极天线上形成两个对称的袖状结构,并可通过印刷电路的制作方式使得辐射体与袖状结构之间产生电容交互作用,藉以达到提升频宽的效果,然而亦可视需要变化辐射体的几何形状进而缩小尺寸。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第一辐射体外侧延伸出一第二辐射体,并使第二辐射体凸出于基板边缘,藉此可提升在VHF频段(170-230MHz)的传输效能,亦可提供一同时涵盖UHF/VHF频段的天线结构。此外,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其他不同工作频率的无线讯号传输(例如GSM频段)。由于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单极天线具有更佳的效能,尤其可同时涵盖UHF/VHF两种频段讯号的传输与接收,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字视频广播(DVB)装置(例如数字电视)当中。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平面式单极天线的示意图; 
图2A、2B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图2A中的天线在频率100~900MHz范围内所呈现的电压驻波比(VSWR)示意图; 
图3B是表示图2B中的天线在频率100~900MHz范围内所呈现的电压驻波比(VSWR)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的符号说明: 
G-接地金属 
G′-侧边 
G1-第一袖状结构 
G2-第二袖状结构 
H-凹陷部 
h-凹槽 
R-辐射体 
R1-第一辐射体 
R11-本体 
R12、R13-延伸部 
R2、R2′-第二辐射体 
R21-第一段部 
R22-第二段部 
R23-第三段部 
RC-连接部 
RF馈入端 
S-基板 
S1-表面 
W-缆线 
W1-讯号线 
W2-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A、2B,该二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单极天线可用以作为一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无线讯号传输,其主要是包括一基板S、一接地金属G、一第一袖状结构(sleeve)G1、一第二袖状结构G2、一第一辐射体R1、一第二辐射体R2以及一缆线W。上述接地金属G以及第一辐射体R1是形成于基板S的表面S1,其中第一辐射体R1位于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之间,并朝一第一方向(Y轴方向)延伸。特别地是,上述第二辐射体R2是为一可沿Y轴方向伸缩的导体,其中第二辐射体R2与第一辐射体R1末端的一连接部RC相连接,该连接部RC是邻近基板S边缘,且上述第二辐射体R2凸出于基板S。 
如图2A所示,上述第一辐射体R1是呈长条形并具有一馈入端RF,上述馈入端RF是邻近于接地金属G的一侧边G′,且侧边G′是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的缆线W是为一同轴缆线,具有一讯号线W1以及一接地线W2,上述接地线W2是包覆于讯号线W1外围,讯号线W1连接于第一辐射体R1下方的馈入端RF,而接地线W2则与接地金属G电性连接。 
上述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是平行地设置于表面S1上,分别由侧边G′的两端分别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延伸,且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的长度大致相等。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基板S可为一FR4基板(Flame Retardant Type 4),上述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则与接地金属G一体成形,并可通过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的制作方式形成于上述基板S的表面S1上。 
特别地是,当第二辐射体R2尚未被拉伸时,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于Y轴方向上的总长度L4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且大致等于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的长度L1、L2以及上述侧边G′长度L3(亦即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之间距)的总和,亦即L4=L1+L2+L3。如此一来,本 发明可通过第一辐射体R1和袖状结构G1、G2之间产生电容交互作用,进而可较传统的单极天线具有更大的频宽。 
接着请参阅图2B,当欲使用在VHF频段的无线讯号传输时,仅需将第二辐射体R2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拉长,并使得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的总长度延伸为L4′,其中L4′>L4,其中长度L4′大致等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或者,亦可调整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的总长度,使其大致等于GSM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以利于GSM频段的无线讯号传输。 
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辐射体R2主要是由一第一段部R21、一第二段部R22以及一第三段部R23所组成,且各个段部之间是以可活动的方式相互连接,藉以方便使用者调整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由于第二辐射体R2被拉伸时可使得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的总长度增加,因此可有效提升在VHF频段传输与接收效率。此外,亦可视不同的设计需求将第二辐射体R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部所组成,同样可具有上述功效。 
接着请参阅图3A、3B,该二图是分别表示图2A、2B中的天线在频率100~900MHz范围内所呈现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示意图;一般而言,在业界现有的的标准规范中,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必须小于3方能满足性能上的要求。如图3A所示,当第二辐射体R2未被拉伸时,天线主要可接收的讯号范围(亦即VSWR<3的频带)是落在400-860MHz之间,并可完全涵盖UHF频段(460-860MHz);再请参阅图3B,当第二辐射体R2被拉长时,天线主要可接收的讯号范围(VSWR<3的频带)是产生变化并且可同时涵盖UHF频段(460-860MHz)以及VHF频段(170-230MHz)两个频带。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第二辐射体R2的长度增加,天线在UHF频段(460-860MHz)的效能虽会略受影响,但仍可符合VSWR<3的规范要求,然而通过拉长第二辐射体R2可具有同时接收UHF以及VHF频段的功能,因此本发明不必针对不同频段分别设置不同的天线。如前所述,本发明仅需适当地调整第二辐射体R2的长度即可同时传输或接收UHF与VHF频段的讯号,因此不仅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同时可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接着再请参阅图4,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辐射体R2′是为一螺旋状的导体,用以取代上述可伸缩的第二辐射体R2(如图2A、2B所示)。于图4中,第二辐射体R2′是连接于第一辐射体R1末端的一连接部RC,并大致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凸出于基板S边缘。特别地是,上述第一辐射体R1的长度L5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且亦大致等于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的长度加上侧边G′长度(亦即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的间距)的总和。 
如图4所示,由于在设置第二辐射体R2′的后,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L5′是较第一辐射体R1的长度L5更长,因此可具有如同图2B中将第二辐射体R2拉伸的效果,并可有利于UHF频段(460-860MHz)与VHF频段(170-230MHz)的讯号传输。尤其是,上述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的总长度L5′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其中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旋转半径与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作调整。 
如前所述,利用使第二辐射体R2′形成一螺旋状结构,因此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远小于第二辐射体R2′展开后的实际长度,从而可大幅地缩短天线在Y轴方向的尺寸,藉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接着请参阅图5,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更进一步地缩短天线整体结构在Y轴方向的尺寸,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辐射体R1是包括一本体R11以及两个对称的延伸部R12、R13;如图5所示,上述延伸部R12、R13分别是呈倒L形和倒反L形,连接于本体R11末端并且对称地设置于本体R11的两侧,其中延伸部R12、R13的尾部是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的反向延伸。尤其是,上述本体R11加上任一延伸部R12或延伸部R13的长度总和L6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此外,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L6′则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其中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旋转半径与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做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辐射体R1主要是通过几何形状的改变以达到缩小尺寸的效果,其中L形的延伸部R13末端是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的反向延伸,藉此可有效地缩短第一辐射体R1在Y轴方向的长度,进而可缩减基板S的尺寸,同时可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再请参阅图6,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的基板S中央设有一凹陷部H,此外在第一辐射体R1的本体R11中央则形成一凹槽h,上述凹槽h是对应于上述凹陷部H。如上所述,本体R11加上任一延伸部R12或延伸部R13的长度总和L7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 的四分之一;此外,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L7′则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其中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旋转半径与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作调整。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辐射体R2′是设置于凹陷部H内,并与位在凹槽h底侧的连接部RC相连接,如此一来可有效缩短天线整体结构在Y轴方向的长度。 
接着再请参阅图7,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与上述第三实施例(图5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R12、R13分别是呈L形和反L形,分别由本体R11中间位置向外延伸,并且对称地设置于本体R11两侧,其中延伸部R12、R13的尾部是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延伸。然而,上述延伸部R12、R13亦可依不同的设计需求而连接于本体R11上的不同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本体R11加上任一延伸部R12或延伸部R13的长度总和L8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此外,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L8′则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其中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旋转半径与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做调整。 
再请参阅图8,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是结合上述第四、五实施例的设计概念,在基板S中央设置一凹陷部H,同时在第一辐射体R1本体R11中央形成一凹槽h,上述凹槽h是对应于上述凹陷部H。其中,上述第二辐射体R2′是设置于凹陷部H内,并与位在凹槽h底侧的连接部RC相连接,此外延伸部R12、R13的尾部则朝第一方向(Y轴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本体R11加上任一延伸部R12或延伸部R13的长度总和L9′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此外,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L9′则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其中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旋转半径与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作调整。本实施例藉由将第二辐射体R2′设置于凹陷部H内,可大幅地缩短天线整体结构在Y轴方向的长度,藉以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接着请参阅图9,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结构是采取微带天线(microsttip antenna)的馈入方式,其中延伸部R12、R13皆具有齿状结构,并且对称地设置于本体R11的两侧。如图9所示,接地金属G以及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是与第一辐射体R1分别位在Z轴方向上的不同平面,例如可将接地金属G以及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设置于第一辐射体R1的反面。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线W(未图示)内部的讯号线W1(未图示)是连接于第一辐射体R1下方的馈入端RF,而接地线W2(未图示)则与另一面的接地金属G电性连接。 
再请参阅图10,该图是表示本发明中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亦可采用共平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CPW)的馈入方式,其中部分接地金属G与第一辐射体R1皆设置于基板S的表面S1上而形成共平面结构,此外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则与另一部分的接地金属G设置于Z轴方向上的另一平面上;例如可将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设置于第一辐射体R1的反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袖状结构G1、G2以及接地金属G是电性导通,其中上述导线W(未图示)内部的讯号线W1(未图示)是连接于第一辐射体R1下方的馈入端RF,而接地线W2(未图示)则与位在同一平面的接地金属G电性连接。 
第9、10图所示的单极天线结构中,上述本体R11加上任一延伸部R12或延伸部R13展开后的长度总和是大致等于U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此外,第一、第二辐射体R1、R2′在Y轴方向的总长度则是对应于VHF频段中一特定无线讯号的波长。如前所述,第二辐射体R2′在Y轴方向的长度设计可根据第二辐射体R2′的螺旋半径以及与第二辐射体R2′展开后的实际长度而作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是在平面式单极天线上形成两个对称的袖状结构,并可通过印刷电路的制作方式使得辐射体与袖状结构之间产生电容交互作用,藉以达到提升频宽的效果,然而亦可视需要变化辐射体的几何形状进而缩小尺寸。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第一辐射体外侧延伸出一第二辐射体,并使第二辐射体凸出于基板边缘(可选择性地采用图2B所示的伸缩结构或者图4-10图中的螺旋状结构),藉此可提升在VHF频段(170-230MHz)的传输效能,亦可提供一同时涵盖UHF/VHF频段的天线结构。此外,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其他不同工作频率的无线讯号传输(例如GSM频段)。由于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单极天线具有更佳的效能,尤其可同时涵盖UHF/VHF两种频段讯号的传输与接收,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字视频广播(DVB)装置(例如数字电视)当中。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单极天线,用以传输一无线讯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接地金属,形成于该基板上;
一第一袖状结构,形成于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其中该第一袖状结构是由该接地金属的一侧边朝一第一方向延伸;
一第二袖状结构,形成于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其中该第二袖状结构是由该接地金属的该侧边朝该第一方向延伸;
一第一辐射体,形成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辐射体具有一馈入端以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邻近该基板边缘;
一第二辐射体,与该连接部相连接,并大致朝该第一方向延伸而凸出于该基板边缘;以及
一缆线,连接该接地金属与该馈入端,藉以传导该无线讯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该第一袖状结构、第二袖状结构与该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之间产生电容交互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为一可伸缩的导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具有数个段部,且该些段部是以可活动的方式相互连接,藉以使该第二辐射体可沿该第一方向伸长或缩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具有两个段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辐射体呈螺旋状,并大致朝该第一方向凸出于该基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辐射体于该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总和是大致等于该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于该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等于该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凹陷部,该连接部是位于该凹陷部底侧,且该第二辐射体位于该凹陷部内,并与该连接部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包括一本体以及两个延伸部,该本体呈长条状且大致朝该第一方向延伸,该些延伸部连接该本体,并对称地设置于该本体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部分别大致呈L形和反L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部的尾部是朝该第一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部的尾部是朝向该第一方向的反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部是连接于该本体中间位置。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部具有齿状结构,并对称地设置于该本体的两侧。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该些延伸部其中之一者的长度总和大致等于该无线讯号波长的四分之一。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凹陷部,该第二辐射体是位于该凹陷部内并与该连接部相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凹槽,对应于该凹陷部,且该连接部是位于该凹槽底侧,该第二辐射体是设置于该凹槽内并与该连接部相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缆线具有一讯号线以及一接地线,且该接地线是包覆于该讯号线外围,该接地金属连接该接地线,且该馈入端连接该讯号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线连接该接地金属的位置与该讯号线连接该馈入端的位置是位于不同的平面。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体与该第一、第二袖状结构是位于不同的平面。
2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讯号是为一VHF频段的无线讯号。
2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无线讯号是为一UHF频段的无线讯号。
CN 200510089485 2005-08-10 2005-08-10 单极天线 Active CN1913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9485 CN1913227B (zh) 2005-08-10 2005-08-10 单极天线
EP06007138A EP1753083A1 (en) 2005-08-10 2006-04-04 Monopole antenna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9485 CN1913227B (zh) 2005-08-10 2005-08-10 单极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227A CN1913227A (zh) 2007-02-14
CN1913227B true CN1913227B (zh) 2013-07-03

Family

ID=3668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89485 Active CN1913227B (zh) 2005-08-10 2005-08-10 单极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753083A1 (zh)
CN (1) CN1913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055A (zh) * 2009-11-04 2011-05-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天线的方法
WO2017082977A1 (en) * 2015-11-11 2017-05-18 Voxx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mni-directional television antenna with wifi reception capability
CN105932395A (zh) * 2016-05-31 2016-09-07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两用式手机天线
CN106887667B (zh) * 2017-04-26 2020-06-1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10416685B (zh) 2018-04-28 2021-05-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1834B2 (ja) * 1990-09-12 1997-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05751A (en) * 1946-09-27 1950-05-02 John T Bolljahn Broad band antenna
JP2502426B2 (ja) * 1991-11-08 1996-05-29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広帯域極超短波用アンテナ
US5861859A (en) * 1994-06-28 1999-01-19 Sony Corporation Antenna assembly and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GB2323476B (en) * 1997-03-20 2002-01-16 David Ganeshmoorthy Communication antenna and equipment
JP3328159B2 (ja) * 1997-05-07 2002-09-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のアンテナ構造
US5949383A (en) * 1997-10-20 1999-09-07 Ericsson Inc. Compact antenna structures including baluns
US6081242A (en) * 1998-06-16 2000-06-27 Galtronics U.S.A., Inc. Antenna matching circuit
EP1289051A4 (en) * 2000-06-01 2005-0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NTENNA ELEMENT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KR20020022484A (ko) * 2000-09-20 2002-03-27 윤종용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내장형 이중대역 안테나 구현장치 및휩 안테나 연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1834B2 (ja) * 1990-09-12 1997-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53083A1 (en) 2007-02-14
CN1913227A (zh) 200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2739B2 (en) Monopole antennas
US6734826B1 (en) Multi-band antenna
US6765539B1 (en) Planar multiple band omni radiation pattern antenna
US7193566B2 (en) Planar monopole antennas
CN101162801B (zh) 双频天线及使用该双频天线的多输入输出天线
EP1387433A1 (en) Broad-band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20100033401A1 (en) Multi-band ceiling antenna
US20050237244A1 (en) Compact RF antenna
US6801168B1 (en) Planar double L-shaped antenna of dual frequency
CN101246988B (zh) 一种超宽频短路偶极天线
CN1913227B (zh) 单极天线
EP1717902A1 (en) Planar monopole antennas
US6850192B2 (en) Planar L-shaped antenna of dual frequency
KR100899293B1 (ko) 이중공진에 의한 광대역 안테나
CN101662069A (zh) 环形天线
EP2226898A1 (en) Circuit board folded dipole with integral balun and transformer
US8797215B2 (en) Wire antenna
WO2017184051A1 (en) A multi-band wlan antenna device
CN107658557A (zh) 一种小型化三维多频微带天线
US8040283B2 (en) Dual band antenna
US6980172B2 (en) Multi-band cable antenna
KR101077139B1 (ko) 자성 유전체 블럭을 이용한 초단파용 내장형 안테나
CN219575944U (zh) 双频无线局域网偶极子天线
US20080180350A1 (en) Broadband antenna
KR100419898B1 (ko) 판형 듀얼 밴드 안테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