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3486A -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3486A
CN1893486A CN 200610091565 CN200610091565A CN1893486A CN 1893486 A CN1893486 A CN 1893486A CN 200610091565 CN200610091565 CN 200610091565 CN 200610091565 A CN200610091565 A CN 200610091565A CN 1893486 A CN1893486 A CN 1893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oice data
switch
information
phon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915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中洋
川口幸子
小笠原伦利
森田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3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3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减轻CTI中的应用程序的负担,容易安装应用程序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该系统设有中间处理部(中间件)和将请求输出给中间处理部的应用程序101,上述中间处理部备有呼叫处理部104、声音数据处理部106、保持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105、以及控制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控制部103,控制部对照足以执行来自应用程序的请求的状态和状态管理部保持的状态,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向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请求进行足够一致的处理。应用程序不管理呼叫连接和声音数据线路的连接状态,而只是经常将同一的声音再生请求和录音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所以能进行所希望的工作。

Description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1801835.1、申请日为2001年4月27日的原案申请的分案申请,该原案的在先申请号为JP00-127815、在先申请日为2000年4月27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话中的通话进行录音并作为数据保存,或者将保存的数据输出给电话进行再生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出了一种用个人计算机控制电话的功能的称为CTI(computer te1ephony integration)的技术,将通话声音全部录音并作为数据保存的声音信箱系统已实用化。在特开平8-32618号公报中记载了这样构成的一种声音信箱系统。
图31表示现有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备有:通过电话网112与电话终端113连接的交换装置108、以及通过LAN连接在该交换装置108上的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备有:监视呼叫连接的呼叫处理部104、处理声音数据的声音数据处理部106、以及在呼叫处理部104、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及声音蓄积部107上具有连接点并控制它们的应用程序101。另外,交换装置108备有:与电话网112连接并进行线路交换的线路交换部111、将呼叫连接信息传输给呼叫处理部104的呼叫控制接口部109、以及将声音数据传输给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的声音接口部110。
在该系统中,应用程序101通过呼叫处理部104及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管理呼叫连接及声音数据线路的连接状态,如果呼叫连接的信息从交换装置108的呼叫控制接口部109发送到呼叫处理部104,则通过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将从声音接口部传输的声音数据取回,将它存储在声音蓄积部107中。
该系统与将记录媒体置于交换装置108内记录声音的迄今为止的方式相比,由于是用LAN传输声音数据,并存储在声音蓄积部107中,所以能记录大量的声音数据。
另外,在该系统中,在电话终端113的使用者给收容在交换装置108中的内线电话的使用者打电话、而内线电话的使用者不在的情况下,假定由与通话对象不同的另一人代理接电话,作为这时的处理流程,首先是代理接电话的人将与打电话者的通话内容全部进行录音,作为声音数据登录在声音蓄积部107中。其次,不在的使用者为了从声音蓄积部107听取该通话内容,从内线电话或电话终端113连接到交换装置108上进行听取。
听取的方法有:在声音蓄积部107中存储的声音数据有多个的情况下,按照声音蓄积部107向交换装置108发送的顺序听取声音数据的方法,以及根据交换装置108发送的声音信息,不在的使用者采用按钮电话操作等方法,选择所希望的声音数据进行听取的方法等。
这样,对应于该声音数据的使用者(以下称担当者)能听取存储在声音蓄积部107中的声音数据。
可是,在现有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由于用应用程序管理的处理复杂、且负荷大,所以存在不容易安装应用程序的问题。
例如,在呼叫连接的管理中,由于不知道何时有呼叫,所以要经常地连续进行呼叫的监视,一旦有呼叫,必须进行对应于该呼叫的处理,但对这样进行的非同步事件的处理与对通常的同步事件的处理、即将按压了按钮或在画面上进行了选择操作作为触发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时的处理相比,前者的应用程序复杂,其制作、安装困难。
另外,在声音数据的处理中,在非压缩的状态下,应用程序在连续通话、经常进行挑选的情况下需要将涉及大约64kbps的声音数据传输给声音蓄积部107,对应用程序来说,长时间地连续地处于高负荷状态。
另外,在现有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在担当者要求提供存储的声音数据的情况下,没有一种能不滞后的选择并提供担当者的地址信息用的方式。
另外,利用连接在电话网上的电话终端或内线电话、或连接在备有数据通信及电话的功能的无线电话网上的复合终端的使用者,在从声音蓄积部等中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中听取所希望的声音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者本身必须根据交换装置发送的声音信息,通过进行按钮电话操作等,选择听取所希望的声音数据,而不能在与连接的同时听取所希望的声音数据。
另外,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一般电话终端不能听声音蓄积部中存储的声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的发明,目的在于减轻CTI中的应用程序的负担,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容易安装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另外提供一种能存储的声音信息无滞后地提供给担当者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呼叫处理部;声音数据处理部;保持上述呼叫处理部及上述声音数据处理部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以及用于控制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控制部,该控制部配置为确定由该状态管理部保持的该呼叫处理部和该声音数据处理部两者的状态是否是与交换装置连接的状态,该连接状态是执行外部的应用程序给定的请求所需的,该控制部还配置为,当所确定的连接状态不是需要的连接状态时,控制该呼叫处理部和/或该声音数据处理部,以便在需要时,建立所需的连接状态。
因此,应用程序不管理呼叫连接和声音数据线路的连接状态、或收发控制等,而只是经常将同一的声音再生请求和录音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中间件),所以能进行所希望的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交换装置有中间处理装置的将信息发送给呼叫处理部的呼叫控制接口、以及将信息发送给上述中间处理部的声音数据处理部的声音接口,上述中间处理装置有声音数据处理部;保持上述呼叫处理部及上述声音数据处理部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以及用于控制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控制部,该控制部配置为确定由该状态管理部保持的该呼叫处理部和该声音数据处理部两者的状态是否是与交换装置连接的状态,该连接状态是执行外部的应用程序给定的请求所需的,该控制部还配置为,当所确定的连接状态不是需要的连接状态时,控制该呼叫处理部和/或该声音数据处理部,以便在需要时,建立所需的连接状态。
因此,能利用备有连接在数据网上的数据通信终端部及连接在电话网上的电话终端部的复合终端,使声音蓄积部中蓄积的声音无滞后地再生。
另外,第三,通过数据网将第一声音数据被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信息通知复合终端后,在该复合终端为了听取该声音数据而连接在交换装置上之前,在新发生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并登录了该声音数据的情况下,保持复合终端的发送者号码和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第一声音数据与第一声音数据登录后登录的声音数据的对应关系。
因此,如果为了从复合终端听取声音数据而连接到交换装置上,就能听取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登录了第一声音数据以后登录的全部声音数据。
另外,第四,声音蓄积装置从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中取得在复合终端为了听取声音数据而连接到交换装置上的工作中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能从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多个声音数据中听取指定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五,声音蓄积装置将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提示给复合终端,复合终端按照指定的顺序从该一览显示中取得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参照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能按照指定的顺序听取想要听取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六,声音蓄积装置将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提示给复合终端,在复合终端从该一览显示中指定的声音数据的个数比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声音数据的个数少的情况下,首先,按照指定的顺序取得复合终端从该一览显示中指定的声音数据,其次取得未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参照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能指定首先想要听取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七,交换装置备有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控制一般电话终端和声音收发装置频繁地进行线路交换的线路交换控制装置
因此,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能听取一般电话终端或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声音数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通话声音蓄积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声音再生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交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声音蓄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通话录音开始请求的格式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声音蓄积通知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再生开始请求的格式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发送者号码存储装置的数据结构
图18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交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声音蓄积通知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再生开始请求的格式
图21是表示第五实施形态的交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声音蓄积通知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第五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第五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图
图25是表示第五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发送者号码存储装置的数据结构
图26是表示第六实施形态的线路交换器的结构框图
图27是表示第六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第六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图
图29是表示第六实施形态的线路交换器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图30是表示第六实施形态的线路交换器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图31是表示现有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形态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形态,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用种种形态实施。
(第一实施形态)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备有:通过电话网112连接在电话终端113上的交换装置108;准备了呼叫处理及声音处理这样的功能的中间处理部(中间件)102;蓄积声音数据的声音蓄积部107;以及使用中间处理部102控制呼叫处理及声音处理的应用程序101。
另外,线路交换装置(简称交换装置)108备有:与电话网112连接进行线路交换的线路交换部111;将呼叫连接信息传输给中间处理部102的呼叫控制接口部109;以及将声音数据传输给中间处理部102的声音接口部110。
另外,中间处理部102备有:与呼叫控制接口部109连接、监视呼叫连接的呼叫处理部104;与声音接口部110连接、处理声音数据的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管理呼叫处理部104及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105;以及参照应用程序101请求的状态和由状态管理部105管理的状态,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请求呼叫处理部104及声音数据处理部106进行足够一致的处理的控制部103。
中间处理部(中间件)102是为了对应用提供比OS更高级且具体的功能而在厂商一侧制作的软件,备有对应于呼叫处理及声音处理这样的状态的功能。应用程序101例如将通话录音的请求、或蓄积声音的再生请求等请求处理的命令输出给中间处理部(中间件)102。中间处理部(中间件)102判断状况,根据状况,进行实现应用程序101的请求用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应用程序101。
图2表示该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结构内交换装置(PBX)8备有:连接在电话网88上的线路连接部86;与电话网87连接、进行交换控制的电话机控制部85;用LAN(以太网)2与个人计算机1联系的CTI接口82;以及控制PBX的全体工作的中央处理部81,CTI接口82有呼叫处理的接口83和声音接口84。该CTI接口82将具有LAN2的口的插件安装在PBX8上。
另一方面,在个人计算机1中安装着与PBX8之间收发呼叫处理的命令的交换机控制部11;将与PBX8的存取变换成应用的命令组的呼叫处理接口12;收发声音处理的命令的声音接口13;中间件14;以及应用程序15。
从PBX8的CTI接口82输出的命令或声音数据作为带有IP地址的IP信息包被输出给LAN2,用交换机控制部11接收呼叫处理的数据,用声音接口13接收与声音与关的数据。
其次,用图1及图3说明利用来自应用程序101的请求,对电话终端113的通话声音进行录音,作为数据蓄积在声音蓄积部107中的功能。
步骤301:应用程序101将通话录音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102的控制部103。
步骤302:控制部103从状态管理部105取得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的状态。
步骤303:根据在步骤302中取得的状态,判断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声音接口部110的连接路径(声音路径)是否已连接,在已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07,在未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304。
步骤304:控制部103指示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的连接。
步骤305:声音接口部110将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的连接结束的旨意通知中间处理部102的声音数据处理部106。
步骤306: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状态管理部105,状态管理部105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控制部103。
步骤307:控制部103指示声音数据处理部106进行通话录音,声音数据处理部10请求线路交换部111通过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发送通话声音数据。
步骤308:线路交换部111通过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将通话声音数据发送给声音数据处理部106。
步骤309: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将通话声音数据蓄积在声音蓄积部107中。
这样,应用程序不管理声音数据的收发控制,只通过发送通话声音的录音请求,就能进行所希望的工作。
其次,用图1及图4说明利用来自应用程序101的请求,使声音蓄积部107蓄积的声音数据在电话终端113中再生的工作。
步骤201:应用程序101将蓄积在声音蓄积部107中的声音数据的再生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102的控制部103。
步骤202:控制部103从状态管理部105取得呼叫处理部的状态。
步骤203:根据在步骤202中取得的状态,判断呼叫是否已连接,在已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07,在未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04。
步骤204:控制部103通过呼叫处理部104及交换装置108的呼叫控制接口部109,指示线路交换部111经由电话网112与电话终端113连接。
步骤205:线路交换部111将经由电话网112与电话终端113的连接结束的旨意通过呼叫控制接口部109通知中间处理部102的呼叫处理部104。
步骤206:呼叫处理部104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状态管理部105,状态管理部105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控制部103。
步骤207:控制部103从状态管理部105取得声音数据处理部106的状态。
步骤208:根据在步骤207中取得的状态,判断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声音接口部110连接路径(声音路径)是否已连接,在已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12,在未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09。
步骤209:控制部103指示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的连接。
步骤210:声音接口部109将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和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的连接结束的旨意通知中间处理部102的声音数据处理部106。
步骤211:声音数据处理部106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状态管理部105,状态管理部105将连接结束的信息通知控制部103。
步骤212:控制部103指示声音数据处理部106输出声音数据,声音数据处理部106从声音蓄积部107取得声音数据,通过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输出给线路交换部111。
步骤213:线路交换部111经由电话网112将声音输出给电话终端113,电话终端113使声音再生。
这样,应用程序不管理呼叫连接和声音数据路径的连接状态,只经常发送同一的声音再生请求,就能进行必要的连接及声音再生。
例如,在电话终端113和收容在交换装置108中的电话终端之间的通话作为声音数据进行录音的情况下,另外,在该声音数据在电话终端113或收容在交换装置108中的电话终端中再生的情况下,应用程序101不考虑电话声音控制系统总体的状态,只向中间处理部102提出通话录音请求、再生请求等即可,能谋求应用程序101的结构简化。
这是因为中间处理部102考虑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总体状态,根据来自应用程序101的请求进行判断,通过状态转移实现连接或声音再生,在将声音数据存储在声音蓄积部107中的处理中,在请求从电话终端113连接到收容在线路交换装置108中的电话终端上时,经由中间处理部102,在应用程序101中进行连接通知,应用程序只向中间处理部102发送通话录音请求,就能实现处理。另外,在使通话录音等蓄积的声音数据再生的处理中,在从电话终端113有信息到达交换装置108时,经由中间处理部102对应用程序101进行信息到达通知,应用程序101只要将再生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102,就能实现处理。另外,在使声音数据再生的处理中,只要从应用程序101向中间处理部发送所希望的电话终端的再生请求,在进行了对电话终端的线路连接处理后,就能进行声音的再生处理。
另外,这里,虽然以通话录音数据为主体,说明了录音或再生的声音数据,但例如即使是被用于IVR(Interactive VoiceResponse:声音自动响应装置)等的声音数据,也能容易地以此类推。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形态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由于备有中间处理部,该中间处理部备有具有与应用程序的连接点的控制部、呼叫处理部、声音数据处理部、以及保持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所以应用程序不管理收发控制和声音路径的连接状态等,只发送请求,就能进行必要的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了单一的应用程序的工作,但如图5所示,即使在有多个应用程序101、401、而且设有总括多个应用程序的呼叫处理请求的呼叫处理总括部407的系统中,也能应用本发明。在此情况下,多个声音数据处理部106、406不通过呼叫处理总括部407,而直接与声音接口部110连接,声音接口部110直接接收来自多个声音数据处理部106、406的请求。
由于这样做,所以能避免不能用呼叫处理总括部407处理大量的声音数据的事态,各个应用程序能进行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工作。
(第二实施形态)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说明从电话声音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使担当者知道蓄积了声音数据的结构。
如图6所示,该电话声音控制系统备有利用来自应用程序101的请求,将信息通知因特网502的信息通知部501。另外,担当者持有复合终端503,该复合终端503有与因特网502连接的网络终端部504、以及与电话网112连接的电话终端部505。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形态(图1)相同。
另外,因特网502是第二实施形态的一例,即使不是能进行数据通信的专用线路的数据网也可以。
在该系统中,例如,如果顾客通过交换装置108打电话,便将该内容蓄积在声音蓄积部107中,用网络将蓄积了声音的旨意通知该担当者的复合终端503。担当者如果通过电话网112给交换装置108打电话,便根据该发送者号码,特定适用的声音数据,使该声音再生。
图7表示该系统的工作。
步骤601:应用程序101指定担当者的复合终端503的URL,请求信息通知部501,将包括连接交换装置108用的电话号码信息的声音蓄积通知信息以电子邮件或万唯网页的形式通知因特网502。
步骤602:信息通知部501经由因特网502,将信息通知复合终端503的网络终端部504。
步骤603:网络终端部504将接收的连接交换装置108用的电话号码信息通知电话终端部505。
步骤604:电话终端部505经由电话网112连接交换装置108。
步骤605:线路交换部111将与复合终端503连接的旨意、以及信息到达时取得的复合终端503的电话终端部505的发送者号码通过呼叫控制接口部109、中间处理部102的呼叫处理部104、以及控制部103通知应用程序101。
步骤606:应用程序101根据接收的发送者号码,特定在步骤601中进行了通知的复合终端,向中间处理部102的控制部103请求适合该复合终端的声音数据的再生。
步骤607:控制部103指示声音数据处理部106输出声音数据,声音数据处理部106从声音蓄积部107取得声音数据,通过交换装置108的声音接口部110,发送给线路交换部111。
步骤608:线路交换部111经由电话网112,将声音输出给复合终端503的电话终端部505,电话终端部505使声音再生。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形态的系统中,声音数据被蓄积在声音蓄积部后,用网络将该旨意传输给担当者的复合终端,信息到达后从复合终端取得发送者号码,根据取得的发送者号码,特定适合的声音数据,使其再生。
因此,担当者不需要进行选择信息的操作,能使所希望的声音在复合终端无滞后地再生。
(第三实施形态)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说明在第二实施形态中说明的系统的更具体的结构。用图8至图17说明第三实施形态。
如图8所示,该系统备有:表示公众的有线电话网的公众有线网1101;连接在公众有线网1101上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表示公众的无线电话网的公众无线网1103;连接在公众无线网1103上的携带电话终端1104;连接在公众有线网1101上的交换装置1105;连接在交换装置1105上的内线电话终端1106;连接在交换装置1105上、进行声音的蓄积或再生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以及通过公众无线网1103、与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数据通信用的路由器1108。
1109是公众有线网1101和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通信路径,1110是公众有线网1101和交换装置1105的通信路径。作为通信路径1109及1110,作为例子能举出例如模拟线路、ISDN线路等。1111是公众无线网1103和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1111能进行声音通信及数据通信这样两种通信,作为所使用的通信规定,能举出例如社团法人电波产业协会的RCR STD-27(数字方式汽车电话系统标准规格)中记载的通信规定。
1112是公众有线网1101和公众无线网1103的通信路径,1113是公众无线网1103和路由器1108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1113除了专用线以外,也可以是例如因特网等。在通信路径1113是因特网的情况下,实际上有时通过公众有线网1101进行数据通信,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如果利用路由器1108与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数据通信、以及利用交换装置1105与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声音通信,则都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出于容易说明的目的,在本发明中,假设通过通信路径1111、公众无线网1103、以及通信路径1113,进行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路由器1108的数据通信,并假设通过通信路径1111、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2、公众有线网1101、以及通信路径1110,进行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的声音通信,就此进行说明。
1114是交换装置1105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信路径。作为通信路径1114能举出电话线路作为例子,但可以是以太网。1115是交换装置1105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1115能举出以太网作为例子。1116是声音蓄积装置1107和路由器1108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1116能举出以太网作为例子。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将通信路径1115和1116分开来记载,但在由以太网构成的情况下,通信路径可以共用,不难以此类推。
另外,第二实施形态(图6)中的复合终端503是本实施形态的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一种形态。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由第二实施形态的中间处理部102、声音蓄积部107、以及作为构成要素包括应用程序101的个人计算机构成。
其次,用图9说明交换装置1105的详细结构。如图9所示,交换装置1105备有:线路交换器1201,该线路交换器1201对通过通信路径1110的公众有线网1101进行线路交换控制,以及对通过通信路径1114的内线电话终端1106进行线路交换控制;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该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在有来自公众有线网1101、或来自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信息时,检测发送者号码,以便将发送者的发送者号码输出到交换装置1105的外部;交换装置通信器1205,该交换装置通信器1205进行这样的控制,即交换装置1105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例如按照以太网中的TCP/IP通信方式或UDP/IP通信方式等,通过通信路径1115进行通信用的控制;声音收发器1204,该声音收发器1204进行这样的处理,即为了将用线路交换器1201进行了交换处理的声音流通过通信路径1115输出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而进行声音的信息包化的处理,或者进行将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发送的被信息包化了的声音数据变换成输出给线路交换器1201用的形式的处理等;对多个频道的声音数据进行混频的声音混频器1203;以及对交换装置1105总体进行控制的总体控制器1206。声音混频器1203对发话者和受话者的声音进行混频。另外,总体控制器1206与线路交换器1201、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声音混频器1203、声音收发器1204、以及交换装置通信器1205连接,控制各个器件。
另外,用图10说明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详细结构。如图10所示,声音蓄积装置1107备有: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该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控制通过通信路径1115与交换装置1105进行的通信、以及控制通过通信路径1116与路由器1108进行的通信;声音蓄积器1302,该声音蓄积器1302进行蓄积从交换装置1105通过通信路径1115输入的声音数据用的控制;实际上将在声音蓄积器1302中被蓄积控制的声音数据存储起来的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蓄积通知器1304,该蓄积通知器1304将声音被蓄积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信息通知(以下将蓄积通知器生成的该通知称为“声音蓄积通知”)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管理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声音蓄积通知和来自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所通知的发送者号码的对应关系的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以及为了通过交换装置1105使声音在电话终端中再生,进行将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声音数据输出给交换装置1105用的控制的声音再生器。另外,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和交换装置1105或发送程序1081进行以下控制,例如在以太网中的TDP/IP通信或UDP/IP通信等通信方式中通过通信路径1115或1116进行通信用的控制。另外,本实施形态的路由器1108、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及蓄积通知器1304对应于第二实施形态的信息通知部501。
以下,用图11至图17说明该实施形态的系统的工作情况。图11是表示该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图12及图13是表示该系统的工作的信号图。
如图11中的步骤1401所示,在本系统中,最初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线路连接处理。步骤1401中的处理成为对应于图12中的1501及1502的处理。另外,图12中用虚线表示的1503不是信号,而是表示声音数据的存取。它与在后面的说明中给出的1504相同。
1501集中记载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发送的、直至与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构成连接状态的信号。实际上,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通过通信路径1109、公众有线网1101、通信路径1110,与交换装置1105之间收发例如呼叫设定或呼叫设定确认等呼叫设定信息,另外,在交换装置1105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还进行信号的存取,可是,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则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所以在该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只是简单地说明。
另外,在本工作过程中,在交换装置1105中进行这样的工作:由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线路交换器1201中从公众有线网接收的信息中存储的发送者电话号码的工作。由于本工作的实现方法容易以此类推,所以说明从略。
如1502所示,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则通过交换装置1105的线路交换器1201,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进行声音的收发,能进行通话。
其次,如图11中的步骤1402所示,在本系统中进行将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进行的通话内容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处理。步骤1402的处理对应于图12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503及1504。
如1503所示,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则通话录音开始请求被从交换装置1105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实际上,本通话录音开始请求是在交换装置1105中的线路交换器1201中,总体控制器1206检测到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已呈连接状态,总体控制器1206通过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发送的请求。
该通话录音开始请求是例如图14所示格式的信息,由表示信息是通话录音开始请求的通话录音开始请求识别符1701、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电话号码的发送者电话号码1702、表示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电话号码的收信者电话号码1703、以及附加信息1704构成。作为附加信息1704例如作为例能举出连接开始时间等。
另外,1702中存储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发送者号码成为在图11中的步骤1401的工作中,通过总体控制器1206取得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到的发送者号码,存储在通话录音开始请求中的号码。
如1504所示,在交换装置1105中,发送了通话录音开始请求1503后,将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的声音数据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实际上,该过程能这样实现:将在线路交换器1201中通过通话路径1110输入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声音流、以及通过通话路径1114输入的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声音流输出给声音混频器1205,声音混频器1205将输入的两个声音流经过混频后的声音流输出给声音收发器1204,声音收发器1204将输入的声音流信息包化后,通过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输出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
这时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工作如下。通话录音开始请求1503通过通信路径1115及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被输入声音蓄积器1302中。另外,1504所示的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的声音数据也通过相同的路径被输入声音蓄积器1302中。因此,在声音蓄积器1302中,进行将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的声音数据与存储在通话录音开始请求1503中的发送者号码、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电话号码、附加信息一起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处理。连续地进行以上的处理,直至图11中的步骤1403的处理开始位置。
另外,稍后将详细说明1504所示的从交换装置1105到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声音数据的发送工作。
其次,如图11中的步骤1403所示,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的线路切断处理。步骤1403的处理对应于图12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505及1506。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或内线电话终端1106进行挂机工作等、进行线路切断工作,则如1505所示,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交换装置1105、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进行切断信息或释放信息等信息的收发。在本发明中,由于进行切断处理即可,所以详细说明从略。
如1506所示,如果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的线路切断处理,通话录音停止请求便从交换装置1105输出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实际上,在交换装置1105的线路交换器1201中,总体控制器1206检测到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已呈切断状态后,总体控制器1206通过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另外,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声音蓄积器1302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输入通话录音停止请求1506,在步骤1402中停止声音数据向进行过处理的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的存储处理。另外,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将识别被存储的声音数据用的信息ID发送给声音蓄积器1302。如果使用本信息D,则通过步骤1402的处理,能取出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声音数据。
其次,如图11中的步骤1404所示,本系统进行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声音蓄积通知的处理。步骤1404的处理成为对应于图12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507及1508的处理。
如1507所示,如果图11中的步骤1403的处理结束,则声音蓄积通知被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发送给路由器1108。以下,详细说明。如果图11中的步骤1403的处理结束,则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声音蓄积器1302将成为声音蓄积结束了的旨意的通知的声音蓄积结束通知输出给蓄积通知器1304。在本声音蓄积结束通知中存储着原先记载的信息ID。蓄积通知器1304生成声音蓄积通知,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6,将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路由器1108。作为声音蓄积通知例如作为例能举出由电子信箱进行的通知。图15是表示在电子信箱的情况下声音蓄积通知存储的信息内容的示意图。如1801所示,作为发送方地址存储着将电子信箱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用的电子信箱地址。如1802所示,作为正文存储着听取声音数据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如1803所示,作为正文的附加信息例如作为例能举出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发送者电话号码、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电话号码、录音开始时间等。如果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结束,则蓄积通知器1304接着将例如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子信箱地址等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以及信息ID通知给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
如1508所示,路由器1108经由通信路径1113、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1,将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在声音蓄积通知是电子信箱的情况下,实际上,例如通过设置在公众无线网1104中的电子信箱服务器,将电子信箱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声音蓄积通知从路由器1108到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过程不特别限定,所以这里不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中的步骤1405所示,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如果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判断是否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实际上,使用者在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时,如果不进行任何工作,就不转移到步骤1406,此后,如果再次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线路连接,则再次进行从步骤1401到步骤1404的处理。
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图11中的步骤1406所示的来自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在3次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后,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即3次反复进行了从步骤1401到步骤1404的处理后,以转移到步骤1406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步骤1406的处理成为对应于图13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601的处理。
如1601所示,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来自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图15中的1802所示的听取声音数据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中发送的处理。本发送处理有这样的方法: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输入蓄积通知中存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或者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画面上显示发送方电话号码,通过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键操作,选择该发送方电话号码,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自动地进行发送工作,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如果能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对发送方电话号码进行发送工作,都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在交换装置1105中,用线路交换器1201输入1601所示的信号,在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中检测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号码。
如图11中的步骤1407所示,本系统如果有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对听取声音数据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发来的信息,便进行交换装置1105和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连接处理。步骤1407所示的处理成为对应于图13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602的处理。
如1602所示,如果收到了通过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处理生成的1601,则交换装置1105通过通话路径1111、公众无线网1103、通话路径1112、公众有线网1101、以及通话路径1110,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进行形成声音通话路径用的信号的收发。关于1602所示的信号,在本发明中,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就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所以关于该工作不进行特别限定。
如图11中的步骤1408所示,本系统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时,便进行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到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声音再生处理。步骤1408的处理成为对应于图13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603的处理。另外,图13中从用虚线表示的1604到1606不是信号,而是表示声音数据的存取。
如1603所示,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则交换装置1105将再生开始请求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该再生开始请求实际上成为在总体控制器1206中检测到线路交换器1201中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已呈连接状态,从总体控制器1206通过交换装置通信器1205输出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请求。
本再生开始请求是例如图16所示格式的信息,信息由表示作为再生开始请求的再生开始请求识别符1901、成为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话号码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1902、以及附加信息1903构成。作为附加信息1903例如能举出开始时间等。另外,1902中存储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号码成为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7的处理中,总体控制器1206取得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的发送者号码,存储在再生开始请求中。
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通过通话路径1115、声音蓄积装置1301,将再生开始请求输入声音再生器1306中。在声音再生器1306中,将存储在再生开始请求1902中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输出给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成为再生对象的声音数据的信息ID。以下,用图17详细说明工作情况。图17是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中管理的信息之一例。在2001所示的字段中管理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话号码。在2002所示的字段中管理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例如将电子信箱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用的电子信箱地址。在2003中管理信息ID。首先,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4的处理中,如果在蓄积通知器1304中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结束,接着,便将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子信箱地址等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以及信息ID通知后记载在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中,但这时,存储在2003中的信息ID是被通知的信息。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由于在进行听取工作之前,以3次发送声音蓄积通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所以存储在2003中的信息ID为3个。以下记载为信息ID1、信息ID2、信息ID3。
如1604所示,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如果接收到再生开始请求1603,则从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取得从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的存储在字段2003中的信息ID1的声音数据,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5,输出给交换装置1105。在交换装置1105中,将由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接收的声音数据通过声音收发器1204、线路交换器1201、通信路径1110,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从公众有线网1101通过通信路径1112、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1,将声音数据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于是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能听到通过前面图11中的步骤1402所示的处理而记录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
如1605所示,如果信息ID1的再生结束,则接着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开始信息ID2的再生处理。另外,如1606所示,如果信息ID2的再生结束,则再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开始信息ID3的再生处理。该信息ID2及信息ID3的再生工作与信息ID1相同。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图13所示的1604中的声音数据的发送方法。在本发明中,交换装置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及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适合于通信路径1115能传输的速度,而且在有再发送控制功能的通信规定中,具有能在交换装置1105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另外,通信路径1115是10Mbps的以太网,作为交换装置1105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之间的声音数据的通信规定利用TCP/IP,以从交换装置1105通过通信路径1110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的声音流的传输速度为64kbps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声音再生器1306从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取得的信息ID1的声音数据从声音再生器1306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5,被输入交换装置通信器1115。这时,由于在10Mbps的作为以太网的通信路径1115中决定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通过通信路径1115向交换装置1105的发送,所以发送开始时,以超过64kbps的传输速度发送。由于从交换装置1105通过通信路径1110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的声音流的传输速度为64kbps,所以通过上述通信路径1115的通信此后利用TCP/IP的通信规定控制,变成正常的传输速度。
这样,在本发明中,作为通信路径1115的通信规定即使利用TCP/IP,在图13所示的1604中的声音数据的发送处理中,也能从声音再生器1306发送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存储的声音数据,所以能在声音再生器1306中准备经常发送的声音数据,因此即使使通信路径1115的传输速度比从交换装置1105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的传输速度快,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也不会发生声音数据的丢失等,能保证蓄积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的声音品质。
另外,由于通信路径1115的传输速度比从交换装置1105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的传输速度快,所以例如即使脉冲串式的通话路径1115的传输速度下降,或者在交换装置通信器1115和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之间即使发生再发送控制,也能利用预先由交换装置1105的交换装置通信器1115接收后存储起来的数据,将从交换装置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的声音流的传输速度维持在64kbps,而且不丢失声音数据。
另外,图11中的步骤1402所示的通话内容的记录处理中的图12中的1504也与上述相同,能通过TCP/IP通信,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发送,所以能进行由于通话路径1115中的脉冲串式的传输速度下降、或者由于声音数据的丢失而进行的再控制,关于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能使声音品质不劣化地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
在备有以上结构的该实施形态的系统中,能获得以下的效果。第一,由于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保存着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号码和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由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生成的声音数据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6被连接起来时,即使不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特殊的指定,也能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听取由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生成的声音数据。
第二,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与交换装置1105连接之前,由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发生数次生成的声音数据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时,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由于保存着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号码和存储在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中的多个声音数据的对应关系,所以携带电话终端1104连接在交换装置1105上时,能连续地听取到此为止未进行听取工作的全部声音数据。
第三,由于交换装置和声音蓄积装置用TCP/IP通信规定进行通信,而且用适合于通话路径1115的传输速度的速度进行声音数据的收发,所以在通信路径1115中发生了声音数据的丢失时能进行再发送控制,而且由于即使通话路径1115的传输速度脉冲串式地下降,也能用已经发送的数据进行声音的再生处理,所以不会发生声音品质的劣化。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虽然经常将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听取的声音数据作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但这能容易地以此类推,能从交换装置1105推广到能通话的任意的电话终端之间的通话。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2的处理过程中,虽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通话录音开始请求,但这是在步骤1401的处理中,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有信息到达交换装置1105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表示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有信息到达交换装置1105的信息到达通知,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的连接通知,收到了连接通知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交换装置1105输出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的声音数据的请求、即输出通话内容发送请求,根据在交换装置1105中接收的通话内容发送请求,将表示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的声音数据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从而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2中能进行与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声音蓄积开始请求同样的工作。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2的处理过程中,虽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再生开始请求,但这是在步骤1406的处理中,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有信息到达交换装置1105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表示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有信息到达交换装置1105的信息到达通知,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交换装置1105输出作为使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呈线路连接状态的请求的连接请求,输入了连接请求的交换装置1105使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呈连接状态,当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呈连接状态时,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表示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已呈连接状态的连接通知,收到了连接通知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交换装置1105输出了成为将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发送的声音数据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请求的声音数据发送请求后,通过发送声音数据,能进行与图11所示的步骤1408中的从交换装置1105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再生开始请求同样的工作。
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2的处理及步骤1408的处理中,由于采取以上说明的方式,所以在交换装置1105中,只要实现向声音蓄积装置1107发送线路状态变化的通知、以及来自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线路控制请求,就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关于蓄积通知器1304将蓄积通知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时对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地址的决定方法、以及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地址和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有这样的方式:在蓄积通知器1304中备有用户接口功能、从声音蓄积装置1302接收到了声音蓄积结束通知时,利用用户接口功能输入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使用者、或在蓄积通知器1304中进行管理等有各种方式,能容易地以此类推。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如图13中的1606至1608所示,虽然使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连续地再生,但在交换装置1105或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设置PB信号检测装置,通过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输出PB,能进行再生的信息的序号的变更或跳跃工作。
另外,在该实施形态中,作为蓄积通知虽然说明了电子邮件的情况,但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之间,通过通话路径1111、公众无线网1103、通话路径1113、路由器1108、通话路径1116,形成信息包通信路径,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对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信息包通信,也能实现蓄积通知。
(第四实施形态)
在第四实施形态的系统中,携带电话终端的使用者选择进行听取的声音数据。
第四实施形态的系统的总体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8)相同。
其次,用图18说明交换装置1105的详细结构。该交换装置1105新备有使用者指定信息检测器2101,另外,总体控制器2102还控制使用者指定信息检测器2101,这一点与第三实施形态(图9)不同。使用者指定信息检测器2101在从公众有线网1101或内线电话终端1106有信息到达、而由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到发送者号码时,在包含除此以外的信息时,由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启动,检测该信息。
另外,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详细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10)相比没有变化。
另外,第四实施形态的系统的基本工作与第三实施形态相同,能用图11~图13表示。
图11中的步骤1401~1403的工作与第三实施形态相同。
图19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4中为了使携带电话终端1104知道蓄积结束而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的声音蓄积通知,例如,在电子邮件的情况下,表示存储的信息内容的示意图。2201是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电子邮件用的电子信箱地址。2202存储听取声音数据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另外,在2203中存储特定声音数据用的信息ID,在2204中作为正文的附加信息,例如存储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发送者电话号码、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电话号码、录音开始时间等。
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蓄积通知器1304在步骤1404中生成图19所示的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路由器1108,另外,将例如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子信箱地址等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以及信息ID通知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
路由器1108将该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图12中的1508)。
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如果接收到声音蓄积通知,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判断是否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图11中的步骤1405)。实际上,当使用者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时,如果不进行任何工作,则在图11所示的步骤1406中不转移,然后,如果再次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线路连接,则能再次进行从步骤1401至1404的处理。
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图11中的步骤1406所示的来自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接收了3次声音蓄积通知后,对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步骤1406所示的处理成为与图13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601对应的处理。
如1601所示,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进行用手动方式从电子邮件指定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听取用发送方电话号码2202、以及信息ID2203的处理。
例如,在公众有线网1101是ISDN的情况下,利用UUI(使用者使用者信息),发送时能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将信息ID通知该交换系统。
UUI是在使用者之间的通信中能自由利用的区域,是在ISDN线路的D频道(控制频道)中流动的呼叫设定信息的128位的空闲区域。因此,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将信息ID指定给UUI,如果作为呼叫设定信息发送给交换装置1105,则交换装置1105与信息到达的同时能接收在UUI中设定的信息ID。
另外,除了UUI以外,在使用者独自的方式中利用呼叫设定信息的子地址,能在该区域中通过指定信息ID来实现。
在子地址的某些方法中,在发送UUI的情况下,在呼叫设定信息中除了接收方电话号码以外,使用者能输入UUI、子地址等某些信息、这里为信息ID的机构附加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在交换装置1105一侧,如果有能接收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机构,则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使用UUI、子地址的次序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其详细说明从略。
另外,除了UUI、子地址以外,如上所述,使用者从携带电话终端1105输入信息ID等信息,发送给交换装置1105,交换装置1105接收该信息,如果有进行分析的机构,则使用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
交换装置1105用线路交换器1201输入1601所示的信息到达信号,在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中检测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发送者号码,另外,由于附带信息ID,所以用使用者指定信息检测器2101检测信息ID。
图11中的步骤1407是与第三实施形态同样的处理。
如图11中的步骤1408所示,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呈连接状态,则本系统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至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与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指定的信息I D一致的声音的再生处理。步骤1408的处理对应于图13所示的信号图中的1603至1606的处理。另外,在图13中用虚线表示的1604至1606不是信号,而是表示声音数据的存取。
如1603所示,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则总体控制器2102对此进行判断,交换装置1105将再生开始请求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该再生开始请求例如是图20所示格式的信息,信息由表示是再生开始请求的再生开始请求识别符2301、成为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话号码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2302、信息ID2303、附加信息2304构成。作为附加信息2304,作为例子能举出例如开始时间等。
输入了该再生开始请求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声音再生器1306将存储在再生开始请求2302中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以及存储在2303中的信息ID输出给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成为再生对象的声音数据。
以下,用图17详细地说明工作情况。图17是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管理的信息。在该实施形态中,由于在进行听取工作之前,以3次发送声音蓄积通知的情况为例,所以存储在2003中的信息ID为信息ID1、信息ID2、信息ID3共3个。
如1604所示,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如果接收到再生开始请求1603,则从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取得从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的存储在字段2003中的信息ID1~3和再生开始请求的信息ID2303进行比较而一致的信息ID的声音数据,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5,输出给交换装置1105。交换装置1105将接收的声音数据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从公众有线网1101通过通信路径1112、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1,将声音数据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于是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能听到通过前面图11中的步骤1402所示的处理而记录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
另外,使声音再生的顺序也可以与本实施形态同样地用手动方法,以便能输入多个信息ID,按照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输入的顺序使多个声音信息再生。另外,在按照信息ID3、ID2、ID1的顺序输入的情况下,使用者能按照该顺序听到声音数据。另外,也可以从指定的声音数据开始再生,其次使未指定的其余的声音数据再生。例如,在指定了信息ID2的情况下,使用者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听取:最初是相对于信息ID2的声音数据,其次是信息ID1、信息ID3。
这样,在该实施形态的系统中,携带电话终端的使用者根据声音蓄积通知(图19)的信息ID和正文附加信息,能进行听取的声音数据,或指定听取的顺序。
另外,通过在声音蓄积通知的正文附加信息的内容和供给信息ID的方法方面下工夫,携带电话终端的使用者能容易地进行声音数据的选择。
(第五实施形态)
在第五实施形态的系统中,将蓄积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提示给携带电话终端的使用者,使用者从其中选择进行听取的声音数据。
第五实施形态的系统的总体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8)相同。但是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带有浏览功能。另外,交换装置1105的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9)相同。
其次,用图21说明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详细结构。该声音蓄积装置1107新增设了输入输出器2401及画面蓄积器2402,这一点与第三实施形态(图10)不同。
输入输出器2401对从携带终端1104通过通信路径1116、经由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行由该输入指示的工作,还进行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并通过1116,将该工作的结果发回携带终端1104的工作,另外,画面蓄积器2402将输出给携带终端1104用的画面样板信息蓄积起来。
例如,图21意味着带有WWW(WorldWideWeb)伺服功能的声音蓄积装置1107,是在声音蓄积装置中附加了这样的功能:利用从携带终端1104经由通信路径1116、即因特网输入的信息,选择画面样板,获得包含在其中的信息,与所选择的画面样板一起输出给携带终端1104进行显示。
图23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系统工作的流程图。另外图12及图24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系统工作的信号图。图23中的步骤2601~2604的工作与第三实施形态(图11)中的步骤1401~1404的工作相同。
图22是在步骤2604中为了使携带电话终端1104知道蓄积结束而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输出的声音蓄积通知,例如在电子邮件的情况下,表示存储的信息内容的示意图。2501是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电子邮件用的电子信箱地址。2502存储听取声音数据用的发送方电话号码。另外,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信息的一览显示用的地址、例如URL存储在2503中,在2504中作为正文的附加信息存储着例如一般电话终端1102的发送者电话号码、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电话号码、录音开始时间、声音数据概要等。
在步骤2604中,蓄积通知器1304生成图22所示的声音蓄积通知,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6,将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路由器1108,另外,将符合的声音数据的信息ID通知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
如图12中的1508所示,在路由器1108中,经由通信路径1113、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1,将声音蓄积通知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在声音蓄积通知是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实际上,例如通过设置在公众无线网1103中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但在本发明中,从路由器1108至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声音蓄积通知的过程不特别限定,所以这里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3中的步骤2605所示,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如果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判断是否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实际上,当使用者收到了声音蓄积通知时,如果不进行任何工作,则在步骤2606中不转移,然后,如果再次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线路连接,则能再次进行从步骤2601至2604的处理。
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图23中的步骤2606,利用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浏览功能,获得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一览,进行再生的声音数据的选择,通过步骤2607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发送处理。
在以下的说明中,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接收了3次声音蓄积通知后,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时,就是说反复3次进行了从步骤2601至2604的处理后,以转移到步骤2606以后的处理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步骤2606所示的处理成为与图24所示的信号图中的2701~2703对应的处理。
在开始进行声音数据的听取处理的情况下,首先如2701所示,利用附加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的浏览功能,指定进行声音蓄积通知的2503的声音数据一览显示的URL。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从通信路径1116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输入输出器2401接收URL,获得与其一致的画面样板,这里从画面蓄积器2402获得声音数据一览显示,在声音数据一览显示中包含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中存储的信息,另外,通过与其相反的路径、即从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过通信路径1116,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这与图24中的信号2702相对应。
其次,如2703所示,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从在2702中获得的声音数据一览显示中依次选择想要听取的声音数据。该选择从通信路径1116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输入到声音蓄积装置1107的输入输出器2401中,登录在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中。
图25是在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中进行管理的信息的一例。2801~2803是在声音蓄积通知发送后从蓄积通知器1304进行通知的信息,2801是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话号码,2802是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声音蓄积通知的发送方的信息,例如是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发送电子邮件用的电子信箱地址,2803管理信息ID。2804管理在上述的图23所示的步骤2606的处理中输入的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想听取的声音数据的顺序。
另外,图24中的2701~2703的详细的实现方法是WWW中众所周知的技术,能容易地以此类推,所以不谈详细情况。
其次,如步骤2607所示,为了听取声音数据而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对发送者电话号码进行发送处理。步骤2607的处理对应于信号2704。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本发送处理与用图13中的1601说明的相同,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输入存储在声音蓄积通知中的发送者电话号码,或者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画面上显示发送者电话号码,通过进行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键操作,选择该发送方电话号码,如果能从携带电话终端1104对发送者电话号码进行发送工作,就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在交换装置1105中用线路交换器1201接收2704所示的信息,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携带电话号码1104的发送者号码。
图23中的步骤2608对应于图24中的信号2705,是与第三实施形态中的图11的步骤1407相同的处理。
如图23中的步骤2609所示,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呈连接状态,则本系统按照用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浏览功能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指定的声音数据的顺序进行再生处理。步骤2609所示的处理对应于图24所示的信号图中的2706至2709。另外,在图24中用虚线表示的2707至2709不是信号,而是表示声音数据的存取。
如2706所示,如果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呈连接状态,则交换装置1105将再生开始请求发送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实际上,在线路交换器1201中用总体控制器1206检测携带电话终端1104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已呈连接状态,便从总体控制器1206通过交换装置通信器1205,将该再生开始请求输出给声音蓄积装置1107。再生开始请求例如与第三实施形态相同,是图16所示的格式信息,由1901中的表示信息是再生开始请求的识别符、1902中的成为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电话号码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1903中的附加信息构成。作为用1903表示的附加信息,作为例子能举出例如开始时间等。
另外,在1902中设定的携带电话发送者号码在图23所示的步骤2608的处理中成为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到的发送者号码而被存储在再生开始请求中。
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通过通话路径1115、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声音再生器1306从交换装置1105接收再生开始请求。声音再生器1306将存储在再生开始请求2302中的携带电话终端发送者电话号码输出给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成为再生对象的声音数据。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进行听取工作之前,以3次发送声音蓄积通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所以存储在2003中的信息ID为3个。以下记作信息ID1、信息ID2、信息ID3。
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如果接收到再生开始请求1603,则按照从发送者号码存储器1305取得的存储在字段2804中的信息ID1~3的听取顺序,声音再生器1306从声音存储管理器1303取得声音数据,通过声音蓄积装置通信器1301、通信路径1115,输出给交换装置1105。
交换装置1105中,将由交换装置通信器1203接收的声音数据通过声音收发器1204、线路交换器1110、通信路径1110,输出给公众有线网1101。从公众有线网1101通过通信路径1112、公众无线网1103、通信路径1111,将声音数据发送给携带电话终端1104,于是在携带电话终端1104中能听到通过前面图23中的步骤2602所示的处理而记录的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内容。
在图25所示的2804中,例如,如果按照信息ID2、信息ID3、信息ID1指定听取顺序,则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能按照该顺序听取声音数据。
另外,在图23所示的步骤2606的处理中,如上所述,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使用者利用浏览器,从声音蓄积通知内的URL上显示的画面上,可以任意地指定使声音数据再生的顺序,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也可以只再生使用者指定的声音数据,还可以采用指定的声音数据按照指定的顺序、除此以外适当地再生的方式等。
附加信息2504输入方法有多种,如第三实施形态所示,蓄积通知器1304具有用户借口功能,与从声音蓄积器1302收到了声音蓄积结束通知的同时,将该旨意通知声音蓄积装置的使用者,使用者以此为契机,利用用户借口功能通过手动输入通话的概要等,能容易地以此类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3中的步骤2606~2607所示,使用者利用携带电话终端1104的浏览器,指定声音数据的再生顺序后,进行发送处理,但在步骤2606中对指定声音数据的再生顺序这件事进行触发,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向携带电话终端1104进行发送工作,也可以用声音再生器1306向使用者输出声音数据。
(第六实施形态)
在第六实施形态的系统中,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在一般电话终端能听取蓄积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声音数据。
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8)相同,另外,交换装置1105的结构与第三实施形态(图9)相同。如图26所示,该交换装置的线路交换器1201备有:将来自其他要素的声音输入一般电话终端的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入器2901;将声音从一般电话终端输出给其他要素的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出器2902;将来自其他要素的声音输入内线电话终端的内线电话终端声音输入器2903;将声音从内线电话终端输出给其他要素的内线电话终端声音输出器2904;将来自其他要素的声音输入声音收发器1204的声音收发输入器2905;将声音从声音收发器1204输出给其他要素的声音收发输出器2906;以及使从2901至2906所示的输入输出用的器件互相连接的线路交换控制器2907。
以下,用图27至图30说明第六实施形态的系统的工作情况。图27是表示该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图28是表示该系统的工作的信号图。图29及图30是表示该系统的线路交换控制器2907的控制状态的图。
如图27中的步骤3001所示,本系统最初进行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线路连接处理。步骤3001所示的处理对应于图28所示的信号图中的3101。
3101集中记载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发送的、直至与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构成连接状态的信号。实际上,从一般电话终端1102通过通信路径1109、公众有线网1101、通信路径1110,与交换装置1105之间收发例如呼叫设定或呼叫设定确认等呼叫设定信息,在交换装置1105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之间还进行信号的存取。可是,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呈连接状态,则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所以在该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只是简单地说明。另外,在本工作的过程中,在交换装置1105中,在线路交换器1201中进行用发送者号码检测器1202检测存储在从公众有线网接收的信息中的发送者电话号码的工作。本工作的实现方法也能容易地类推,所以省略说明。
图29表示本处理结束时刻的线路交换控制器的控制状态。在该状态下,由3201所示的连接路径连接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入器2901和内线电话终端声音输出器2904,由3202所示的连接路径连接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出器2902和内线电话终端声音输入器2903。
其次,如图27中的步骤3002所示,本交换系统在交换装置1105中进行声音传输路径的切换,使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两者的声音传输路径呈连接状态。3002所示的处理成为与图28所示的信号图中的3102对应的处理。实际上在本处理过程中,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进行控制用的信息的收发,但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声音蓄积装置1107两者的声音传输路径呈连接状态,则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所以在本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只限于简单的说明。
图30表示本处理结束时刻的线路交换控制器的控制状态。在该状态下,由3301所示的连接路径连接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入器2901和声音收发输出器2906,由3202所示的连接路径连接一般电话终端声音输出器2902和声音收发输入器2905。
其次,如图27中的步骤3003所示,本交换系统进行从声音蓄积装置1107至一般电话终端1104的声音再生处理。步骤3003所示的处理成为与图28所示的信号图中的3103对应的处理。另外,在图28中用虚线表示的3103不是信号,而是表示声音数据的存取。
其次,如图27中的步骤3004所示,本交换系统在交换装置1105中进行声音传输路径的切换,再使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两者的声音传输路径呈连接状态。步骤3004所示的处理成为与图28所示的信号图中的3104对应的处理。实际上在本处理过程中,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和交换装置1105之间进行控制用的信息的收发,但如果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两者的声音传输路径呈连接状态,则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所以在本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只限于简单的说明。
本处理结束时刻的线路交换控制器的控制状态返回在图29中已经说明过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系统中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过程中,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能听取蓄积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和内线电话终端1106的通话过程中,虽然在一般电话终端1102能听取蓄积在声音蓄积装置1107中的声音数据,但这能容易地以此类推,能从交换装置1105推广到能通话的任意的电话终端之间的通话。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所说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的术语作为包含“交换系统”的术语使用。另外,称为“声音信箱”、“声音对数系统”等的系统也包含在该“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本发明能适用于各种DTI系统。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本发明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中,第一,设有中间处理部、以及将请求输出给中间处理部的应用程序,上述中间处理部备有:呼叫处理部、声音数据处理部、保持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状态的状态管理部、以及控制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的控制部,中间处理部的控制部对照足以执行来自应用程序的请求的状态和状态管理部保持的状态,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向呼叫处理部及声音数据处理部请求进行足够一致的处理。
因此,应用程序不管理呼叫连接和声音数据线路的连接状态、或收发控制等,而只是经常将同一的声音再生请求和录音请求发送给中间处理部(中间件),所以能进行所希望的工作。
另外,第二,设有:备有连接在数据网上的数据通信终端部及连接在电话网上的电话终端部的复合终端、将数据通知数据网的信息通知部、在来自电话网的信息到达时取得发送者号码的交换装置的线路交换部、存储通过交换装置接收的声音数据的声音蓄积部、以及控制声音蓄积部的声音数据的蓄积及读出的应用程序,信息通知部将应用程序请求的信息通知数据网,通知数据网后取得了信息的复合终端通过电话网向交换装置请求声音数据时,将线路交换部取得的发送者号码作为选择条件,选择并提供声音蓄积部中蓄积的声音数据。
因此,能利用备有连接在数据网上的数据通信终端部及连接在电话网上的电话终端部的复合终端,使声音蓄积部中蓄积的声音无滞后地再生。
另外,第三,通过数据网将第一声音数据被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信息通知复合终端后,在该复合终端为了听取该声音数据而连接在交换装置上之前,在新发生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并登录了该声音数据的情况下,保持复合终端的发送者号码和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第一声音数据与第一声音数据登录后登录的声音数据的对应关系。
因此,如果为了从复合终端听取声音数据而连接到交换装置上,就能听取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第一声音数据、以及登录了第一声音数据以后登录的全部声音数据。
另外,第四,声音蓄积装置从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中取得在复合终端为了听取声音数据而连接到交换装置上的工作中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能从存储在声音蓄积装置中的多个声音数据中听取指定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五,声音蓄积装置将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提示给复合终端,复合终端按照指定的顺序从该一览显示中取得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参照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能按照指定的顺序听取想要听取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六,声音蓄积装置将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提示给复合终端,在复合终端从该一览显示中指定的声音数据的个数比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声音数据的个数少的情况下,首先,按照指定的顺序取得复合终端从该一览显示中指定的声音数据,其次取得未指定的声音数据,发送给交换装置。
因此,复合终端的使用者参照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多个声音数据的一览显示,能指定首先想要听取的声音数据。
另外,第七,交换装置备有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控制一般电话终端和声音收发装置频繁地进行线路交换的线路交换控制装置
因此,在一般电话终端和内线电话终端的通话过程中,能听取一般电话终端或声音蓄积装置中存储的声音数据。

Claims (2)

1.一种电话声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备有:
交换装置,该交换装置具有用于输入和输出电话终端之间的通话生成的声音数据的声音收发器;以及在来自复合终端的呼叫到达时,检测与电话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连接的上述复合终端的发送者号码的发送者号码检测器;以及
声音蓄积装置,该声音蓄积装置具有接收来自上述交换装置的上述声音数据的声音蓄积器;存储上述声音蓄积器接收的上述声音数据的声音存储管理器;保持上述复合终端的发送者号码和存储在上述声音存储管理器中的声音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发送者号码存储器;用于发送蓄积通知给上述复合终端的蓄积通知器,该通知中表示上述声音数据已经存储的信息与启动与上述交换装置的连接的其他信息一起被存储;以及一旦已经接收上述蓄积通知的上述复合终端和上述发送者号码检测器连接起来时,根据从上述发送者号码检测器获得的发送者号码,取得存储在上述存储管理器中的上述声音数据,发送该声音数据的声音再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声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存储管理器用于为上述声音蓄积器所接收的上述声音数据增加一个信息ID,上述发送者号码存储器包括一个用于保持由上述声音存储管理器所增加的上述信息ID的区域,以便管理上述发送者号码与上述声音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且上述声音再生器用于当从上述交换装置接收再生启动请求时,根据上述发送者号码从上述发送者号码存储器获得上述信息ID后,通过从上述声音存储管理器获得上述声音数据,发送上述声音数据到上述交换装置。
CN 200610091565 2000-04-27 2001-04-27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Pending CN18934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27815 2000-04-27
JP127815/00 2000-04-27
JP202395/00 2000-07-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18351A Division CN1269341C (zh) 2000-04-27 2001-04-27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3486A true CN1893486A (zh) 2007-01-10

Family

ID=3759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91565 Pending CN1893486A (zh) 2000-04-27 2001-04-27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934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884C (zh) 按照消息处理过程处理消息的消息交换装置
CN1914893A (zh) 用Web浏览器统一管理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上的不同类型的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031C (zh)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CN1805442A (zh) Ims网络中具有会聚应用服务器逻辑和网关逻辑的呼叫控制
CN1497898A (zh) 资源管理系统
CN1852362A (zh) 被叫向主叫提供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497932A (zh) 管理个人电话记录的系统和方法
CN1435043A (zh) 呼叫中心运用方法及装置
CN1497931A (zh) 复制和传送电话对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661990A (zh) 协议版本转换器
CN120051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服务器控制程序的存储器媒体
CN1269341C (zh) 中间处理装置及交换装置
CN1394426A (zh) 因特网电话网络系统、网络访问方法及通话装置适配器
CN101060553A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582596A (zh) 电信网络中控制及启用移动电话中高级服务和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和配置
CN1394410A (zh) 网络会议系统和会议文件准备方法以及会议管理服务器和会议文件准备方法
CN1905530A (zh) 组播点播方法及系统
CN1475910A (zh) 程序执行装置
CN1828528A (zh) 统一消息通信状态改变的动态配置
CN1399839A (zh) 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程序设计功能的电话通信设备的分布式通信网络
CN1668044A (zh) 呼叫设备、呼叫控制系统、呼叫管理系统和呼叫控制方法
CN1175867A (zh) 一发信器终端摘机前由此发信器终端对接收器终端的控制
CN101036308A (zh) 在无线终端中显示事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838763A (zh) 可视通信服务器、可视通信程序及可视通信方法
CN1220808A (zh) 智能网络中的外设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