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3034A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3034A
CN1863034A CN 200610023968 CN200610023968A CN1863034A CN 1863034 A CN1863034 A CN 1863034A CN 200610023968 CN200610023968 CN 200610023968 CN 200610023968 A CN200610023968 A CN 200610023968A CN 1863034 A CN1863034 A CN 1863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transmission
sends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239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3034B (zh
Inventor
吴玉忠
张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239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63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863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3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使得HARQ重传时可以根据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调整发送的数据量以减小对系统的干扰。本发明中,HARQ重传时,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减小,则将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后分多次发送。

Description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信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变性,对这种时变特性,自适应会给系统性能的改善带来很大的好处。链路自适应可以有很多技术,比如功率控制、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简称“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等。
HARQ技术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在第5版(Release 5,简称“R5”)中引入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3GPP在第6版(Release 6,简称“R6”)中引入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HSDPA和HSUPA分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提高下行和上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是R5/R6相对99版/第4版(R99/R4)的主要突破,利用HSDPA和HSUPA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业务的高吞吐量、小延迟和高峰值数据速率等性能。HSDPA和HSUPA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应用。
HARQ结合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Correction Coding,简称“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ARQ”)。FEC通过向待传输的数据中添加必要的纠错冗余信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保护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但在数据的错误超出了纠错码的容错范围时,单纯的FEC技术将无法保证有效的数据传输,这时需要ARQ通过重传来应对出错。HARQ将FEC和ARQ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FEC设法纠正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图样;如果FEC不能纠正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全部错误时,则由接收端请求发送端重传数据。HARQ由于同时具有纠错和出错重传机制,可以显著改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能够通过出错重传适应信道的动态变化。
对于无法正确译码的数据,HARQ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将其丢弃,等待重传;第二种是将其存储,并和后续的重传数据合并后再次译码。第二种方式由于可以充分利用无法正确译码的数据携带的信息,因此其译码性能要好于第一种方式。在HSDPA和HSUPA中,接收错误的数据包不会被丢弃,而是被存储起来与后续的重传数据合并后译码。HSDPA和HSUPA中HARQ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当接收端译码错误需要重传时,发送端HARQ重传数据的选择也有多种方案。重传数据可以和前一次发送数据的简单重复;也可以不是前一次数据的简单重复,而具有不同的增量冗余信息。
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自干扰性,需要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以减小用户间的干扰,由于数据发送速率和发射功率具有正比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数据发送速率越大则需要的发射功率越大,因此HARQ传送的数据发送速率在某个时刻可能会变大或是变小。对于HARQ来说,如果允许的发送速率变小的情况发生在新数据初次发送时,HARQ会按照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发送,并不存在问题;但如果允许的发送速率变小的情况发生在重传时,则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发送速率控制。
现有技术方案中,HARQ重传时保持原有的数据发送速率。
该方案是一种简化的方案,不管HARQ重传时允许的发送速率是否改变,均按照前一次发送时的发送速率进行发送,这种方案具有实现简单的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减小,现有技术方案的HARQ重传会给系统带来较大干扰。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方案在HARQ重传时,即使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减小,也仍保持原有的数据发送速率,而发送速率的提高意味着发送功率的增大,因此会给系统带来较大干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使得HARQ重传时可以根据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调整发送的数据量以减小对系统的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时发送端判断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是否降低,如果是则将所述重传数据分段为至少两个数据段,否则直接发送所述重传数据;
B发送端将所述数据段重复后分别发送;
C接收端将所述数据段解重复后和所述重传数据中对应的数据段合并。
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数据段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分段实现所述步骤A中所述重传数据的分段;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码片速率确定所述码片流分段的大小。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进行递归分段直至每段码片流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将所述数据段作为整体进行重复,重复后如果超过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发送端还发送当前传送的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位置的指示;所述步骤C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指示确定所述重传数据中对应的数据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包含: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和接收端重传子系统,
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用于在当前允许发送速率降低时,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将所述数据段重复后分别发送;
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段解重复,将该数据段和已存储的所述重传数据合并。
其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发送的每个所述数据段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进行分段实现对所述重传数据的分段;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码片速率确定所述数据段的大小。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码片流进行递归分段直至每段码片流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数据段作为整体进行重复,重复后如果超过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发送数据存储模块、重传控制模块、数据分段模块、速率匹配模块和发送接口模块;所述发送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分段模块、所述速率匹配模块和所述发送接口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重传控制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段模块连接;
所述发送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重传数据;
所述重传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允许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决定当前发送的所述数据段的大小及起止位置并生成重传控制信号和信令;
所述数据分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传控制信号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分段;
所述速率匹配模块用于使用重复方式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段匹配到物理信道的容量;
所述发送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速率匹配模块的输出转换到在信道中承载的信号并发送。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接收接口模块、解速率匹配模块、解数据分段模块、重传合并模块和接收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接收接口模块、所述解速率匹配模块、所述解数据分段模块、所述重传合并模块和所述接收数据存储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接收接口模块用于从所述信道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响应处理的数据;
所述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于进行解重复操作恢复所述数据段;
所述解数据分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计算当前接收到的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起止位置;
所述重传合并模块用于完成当前接收的数据段和已存储的所述重传数据的合并;
所述接收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之前传送的所述重传数据和所述重传合并模块输出的合并后的数据。
此外在所述系统中,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和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间通过信令交互指示所述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位置。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HARQ重传时,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减小,则将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后分多次发送。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
首先,本发明方案根据当前允许的发送数据量调整重传时的发送速率,避免了重传需要的功率大于允许使用的功率的情况,因此可以降低HARQ重传造成的系统干扰;
第二,由于基于CDMA的移动通信系统是自干扰系统,本发明方案可以降低系统干扰有效地增加系统容量;
第三,本发明方案重传时由于数据量的减少,不会需要额外的功率或信道资源,因此不会引入额外的空口资源开销,因此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HSDPA和HSUPA中HARQ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HARQ中数据发送的流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HARQ中重传数据发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方案的核心在于,HARQ重传如果发生在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降低时,则将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后分多次发送,否则保持原有的数据发送速率。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HARQ重传时判断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是否降低,如果是则将待重传的数据分为每段均小于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的多个数据段;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段重复到码片速率W后发送;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完成发送端的逆过程并实现数据合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和接收端重传子系统组成的HARQ中重传数据发送系统。发送端重传子系统用于根据当前允许发送速率和需要重传的数据量,决定重传的数据段大小,选取重传的数据段通过重复将其匹配到物理信道容量并发送,同时,发送端重传子系统还通过信令通知接收端重传子系统当前发送的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来说明。
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HARQ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流程如图2所示。为了更容易理解,该流程中还增加了重传判断的步骤。该较佳实施方式HARQ重传时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降低,则将需要重传的数据对应的码片流分段并重复。
首先,进入步骤210,初始化发送指针并记录初次发送的数据量和码片流信息。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发送指针的初始化值指向初次发送的码片流头部,即为初次发送的第一个码片的地址。在WCDMA系统中,初次发送的数据量可以通过增强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Enhanced 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简称“E-TFCI”)获取。
接着,进入步骤220,判断初次发送的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80,否则进入步骤230。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判断初次发送的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为了步骤的清晰,流程中省略了接收端译码反馈的步骤,这并不影响对本发明的理解。
在步骤230,判断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等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40,否则进入步骤250。可以理解,如果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大于等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重传时若按照初次传送的数据量发送,在当前允许使用的功率或无线资源下完全可以完成;如果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小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重传时若按照初次传送的数据量发送,则需要大于当前系统要求的功率或无线资源,此时会给系统带来额外的干扰。
在步骤240中,重传初次发送的码片信息。由于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大于等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该步骤中,直接重传初次发送的码片流即可。其中,初次发送的码片流在步骤210中已经被记录。
在步骤250中,在初次发送的码片流中从发送指针位置开始选取部分码片进行重复后发送。其中,选取的码片个数可以通过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和初次发送的数据量的比例获取。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步骤选取的码片数量最多为floor(DATAnxt/DATAfirst*W),在发送最后一部分码片时,选取的码片数量为发送指针到码片的尾部之间的码片数据。其中,DATAnxt表示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DATAfirst表示初次发送的数据量;W表示码片速率;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和物理信道承载的码片速率匹配,需要将选取的码片重复到码片速率,重复的方案可以有多种,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将选取的码片作为整体进行重复,最后一次重复的码片数据如果超过总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例如,若选取码片共三个,分别为abc,需要重复至8个码片以实现码片速率的匹配,则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重复后的码片为abcabcab。
接着进入步骤260,将发送指针调整为当前选取发送的初次发送码片的尾部。其中,该步骤调整的指针即指向了下一次需要重传的码片的起始位置。
接着进入步骤270,判断初次发送的码片是否重传完毕,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80,否则返回步骤250。其中,如果发送指针指向的位置为初次发送的码片流的尾部,则说明初次发送的码片流重传完毕。
在步骤280中,接收端进行译码或合并译码。该步骤中,接收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信令消息获得接收数据的信息,决定是否以及如何使用软合并。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接收端首先判断接收到的是否是新数据,如果是则直接译码并记录接收到的由E-TFCI指示的数据量并设置接收指针为接收数据头部;如果不是则进行HARQ软合并。由于在本发明重传的数据量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初始发送的数据量,因此进行HARQ软合并的方式也有两种:如果接收到的由E-TFCI指示的重传数据量等于初始发送的数据量,则直接进行HARQ软合并;如果接收到的由E-TFCI指示的重传数据量小于初始发送的数据量,则接收端按照发送端的逆过程完成解重复后,根据信令的指示将接收数据合并到HARQ软合并buffer内接收数据的对应位置。
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分段时选取的码片数量根据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初次发送的数据量以及码片速率得出,可以理解,对码片流进行分段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码片流按照1/2的比例递归分段,直到分段后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允许发送的数据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现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HARQ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的组成如图3所示。
HARQ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由发送端重传子系统10和接收端重传子系统20组成,发送端重传子系统10和接收端重传子系统20之间通过信道连接。
发送端重传子系统10用于根据当前允许发送速率和需要重传的数据量,决定重传的数据段大小,选取重传的数据段通过重复将其匹配到物理信道的容量并发送,同时发送端重传子系统10还通过信令通知接收端重传子系统当前发送的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位置。
接收端重传子系统20完成发送端重传子系统10处理的逆过程,用于将接收到的重传数据段解速率匹配,并根据信令指示的该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位置将其和已存储的接收数据中相应的数据段进行合并。
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发送端重传子系统由以下子模块组成:发送数据存储模块11,重传控制模块12,数据分段模块13,速率匹配模块14和发送接口模块15。
其中,发送数据存储模块11用于存储前次发送的数据,也即重传数据。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发送数据存储模块11存储的是前次发送的码片流。
重传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和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决定重传数据分段的起止位置并生成重传控制信号和信令。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传送的数据量大于等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重传数据不需要分段;如果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传送的数据量小于初次发送的数据量,则对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后分多次发送。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重传数据分段后,每段数据选取的码片数量最多为floor(DATAnxt/DATAfirst*W),在发送最后一部分码片时,选取的码片数量为发送指针到码片的尾部之间的码片数据。其中,DATAnxt表示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DATAfirst表示初次发送的数据量,W表示码片速率,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需要说明的是,分段的方式并不限于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方式,例如,还可以使用1/2递归分段的方式进行分段,直至分段后的每个重传数据段均小于当前允许发送的数据量。
数据分段模块13用于根据重传控制信号对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其中,重传控制信号由重传控制模块12生成,指示了当前重传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起止位置,数据分段模块13从发送数据存储模块中截取该段数据进行发送。
速率匹配模块14用于使用重复方式将接收到的重传数据段匹配到物理信道的容量。其中,重复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将选取的数据段作为整体进行重复,最后一次重复后,如果超过总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例如,若选取码片共三个,分别为abc,需要重复至8个码片以实现码片速率的匹配,则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重复后的码片为abcabcab。
发送接口模块15用于将速率匹配模块的输出转换到在信道中承载的信号并发送。其中,该模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接收端重传子系统由以下子模块组成:接收接口模块21、解速率匹配模块22、解数据分段模块23、重传合并模块24和接收数据存储模块25。
其中,接收接口模块21用于从信道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HARQ处理的数据。在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HARQ处理的数据为码片流。
解速率匹配模块22完成速率匹配模块13的逆过程,用于进行解重复操作恢复重传数据段。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充分利用重复数据的信息,在解重复时,可以将相同数据的重复数据进行平均或加权合并。
解数据分段模块23完成数据分段模块12的逆过程,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令计算当前接收到的重传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起止位置。其中,该步骤计算重传数据段在重传数据中的起止位置是为了实现合并。
重传合并模块24用于完成当前接收的重传数据段和之前存储数据的合并。其中,合并可以充分利用接收数据的信息,提高译码正确概率。
接收数据存储模块25用于存储接收数据和合并后的数据。其中,该模块一般为接收端在存储器中开辟的一块缓冲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分段针对码片流进行,但可以理解,数据的分段并不限于通过对码片流的分段来实现,例如,在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方式中,数据的分段就针对未扩频前的原始数据进行,这并不影响本发明实质。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时发送端判断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是否降低,如果是则将所述重传数据分段为至少两个数据段,否则直接发送所述重传数据;
B发送端将所述数据段重复后分别发送;
C接收端将所述数据段解重复后和所述重传数据中对应的数据段合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数据段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分段实现所述步骤A中所述重传数据的分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码片速率确定所述码片流分段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进行递归分段直至每段码片流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段作为整体进行重复,重复后如果超过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发送端还发送当前传送的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位置的指示;所述步骤C中,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指示确定所述重传数据中对应的数据段。
8.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和接收端重传子系统,
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用于在当前允许发送速率降低时,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分段,将所述数据段重复后分别发送;
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段解重复,将该数据段和已存储的所述重传数据合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发送的每个所述数据段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码片流进行分段实现对所述重传数据的分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码片速率确定所述数据段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码片流进行递归分段直至每段码片流的数据量小于等于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将所述数据段作为整体进行重复,重复后如果超过当前允许的发送速率下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则从尾部进行截断。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发送数据存储模块、重传控制模块、数据分段模块、速率匹配模块和发送接口模块;所述发送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分段模块、所述速率匹配模块和所述发送接口模块依次连接,所述重传控制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段模块连接;
所述发送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重传数据;
所述重传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允许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和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决定当前发送的所述数据段的大小及起止位置并生成重传控制信号和信令;
所述数据分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传控制信号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分段;
所述速率匹配模块用于使用重复方式将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段匹配到物理信道的容量;
所述发送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速率匹配模块的输出转换到在信道中承载的信号并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接收接口模块、解速率匹配模块、解数据分段模块、重传合并模块和接收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接收接口模块、所述解速率匹配模块、所述解数据分段模块、所述重传合并模块和所述接收数据存储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接收接口模块用于从所述信道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响应处理的数据;
所述解速率匹配模块用于进行解重复操作恢复所述数据段;
所述解数据分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计算当前接收到的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起止位置;
所述重传合并模块用于完成当前接收的数据段和已存储的所述重传数据的合并;
所述接收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之前传送的所述重传数据和所述重传合并模块输出的合并后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重传子系统和所述接收端重传子系统间通过信令交互指示所述数据段在所述重传数据中的位置。
CN2006100239681A 2006-02-17 2006-02-17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863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39681A CN1863034B (zh) 2006-02-17 2006-02-17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39681A CN1863034B (zh) 2006-02-17 2006-02-17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034A true CN1863034A (zh) 2006-11-15
CN1863034B CN1863034B (zh) 2010-09-08

Family

ID=37390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239681A Active CN1863034B (zh) 2006-02-17 2006-02-17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重传数据发送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630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241A1 (zh) * 2010-07-01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arq数据合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3066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08924048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CN109565374A (zh) * 2016-08-12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r中的urllc的harq分组传输和参数的链接和指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867B1 (en) * 1998-05-14 2001-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link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s
US6359877B1 (en) * 1998-07-21 2002-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overhea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884631B2 (ja) * 2000-01-20 2012-02-29 ノーテル・ネットワークス・リミテッド 可変速度パケット・データ・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でのソフト組合せを備えたハイブリッドarq方式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241A1 (zh) * 2010-07-01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arq数据合并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5374A (zh) * 2016-08-12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r中的urllc的harq分组传输和参数的链接和指示
CN109565374B (zh) * 2016-08-12 2021-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r中的urllc的harq分组传输和参数的链接和指示
CN108633066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08924048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034B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3181C (zh) 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的改进的信令方案
CN1131617C (zh)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无线系统
CN1198421C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数据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设备和方法
KR100885256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97289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645786A (zh)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接收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674715A (zh) 移动通信中执行基于压缩模式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CN1534915A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重发上行链路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756141A (zh) 用于执行自动重发的无线设备
CN1669260A (zh) 检验通信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CN1992579A (zh)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CN1930833A (zh) 控制站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分组通信系统以及分组通信方法
CN101075859A (zh) 用于分组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951053A (zh) 无线通信网中改进的递增冗余操作
CN1864422A (zh) 冗余策略选择方案
KR20050082333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패킷 데이터의 재전송을 위해효율적으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85907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数据重传方法
CN1574687A (zh) 使用多天线分集方案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79814A (zh)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976271A (zh) 用于多载波系统基于加权合并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系统
CN1878050A (zh)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业务重配置方法
CN1830183A (zh) 分组通信装置以及分组通信方法
CN1917411A (zh) 一种实现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79358C (zh)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重传方法及系统
CN101902777B (zh) 一种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及基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