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9102A -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9102A
CN1839102A CN 200580000215 CN200580000215A CN1839102A CN 1839102 A CN1839102 A CN 1839102A CN 200580000215 CN200580000215 CN 200580000215 CN 200580000215 A CN200580000215 A CN 200580000215A CN 1839102 A CN1839102 A CN 1839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entral tube
concentrated water
fresh water
film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02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巢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me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Zhej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800002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39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839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9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是利用浓水与淡水的流向相互交错,浓水轴向流动,淡水径向螺旋流动。实现此方法的相应的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结构为:包括作为电极一极的中心管和与其同心外壳,外壳上设有电极的另一极,以中心管为中心布置有交替分布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将中心管与外壳间的空间分为浓水室和淡水室,淡水室内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以中心管为轴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卷制成一体,所述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形成的膜袋是相对的两端开口的,淡水的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上,出水口设置在中心管上。组件的脱盐能力好,降低结垢可能性的螺旋卷式电除盐器。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除盐器,尤其涉及一种淡水水流设计更有利于 脱盐效果的螺旋卷式电除盐器方法和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用水除盐提纯的水处理的方法中, 较为先进的方法是将 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来制取超纯水, 即电除盐(EDI) 技术。 EDI技术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 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来实现离子的去除或者浓缩。典型的电除 盐装置一般包括正负电极,位于正负电极之间的,交替布置的阴阳离 子交换膜, 以及由阴阳膜所分隔而成的电极室、浓水室和淡水室。要 处理的水进入淡水室,在离子交换树脂和电流的作用下,水中的带电 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方向迁移,带正电荷离子向阴极方向迁移,通 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淡水室进入到浓水室。 同样地,带负电荷的离子向 阳极方向迁移,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淡水室进入到浓水室。进入到浓 水室的离子继续会在原来迁移方向上移动,但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性透过特性, 即阳离子交换膜只容许阳离子通过, 阴离子交换膜只容 许阴离子通过, 所以, 在浓水室中的离子无法再回到淡水室中。这样 就达到了净纯化淡水室中水的目的。
在 EDI组件中,对淡水中各种离子的脱出次序是不同的, 首先是 高价离子脱出,其次是低价易脱出离子被脱出,最后是弱离子化离子 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等被脱除。对各种离子的脱除所需要提供的电 流(密度)也是不同的, 对易脱除离子的脱出所需电流低, 而弱离子 化的难脱除离子的脱出所需的电流则高。所以,优选的组件设计应该 是在淡水进水处的电流相对低,而在淡水出水处的电流相对高, 以有 利于对弱离子化的难脱除离子的脱出。
淡水室中的水在电流的作用下也会发生裂解反应,特别是在水的 纯度较高的 EDI组件出水端处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膜界面,容易 发生水的裂解反应。裂解反应生成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它们对离 子交换树脂起到再生作用。 因此, EDI技术是不用酸碱而实现对离子 交换树脂连续再生的过程。
电除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医药, 电力及食品领域中 的纯水制备。 电除盐组件有板框式和卷式设计, 其中卷式 EDI组件 又有同心卷式和螺旋卷式之分。
但是, 在现有电除盐装置中, 尤其是在板框式 EDI组件中, 淡 水室和浓水室中的水流一般是同向的或称并流(如图 1所示)。 1是 浓水室, 2为淡水室, 3和 4分别是极水室。 5是浓水进水, 6为淡水 进水。 7是正极, 8是负极。 9和 10分别是极水进水。 11为阳离子 交换膜, 12是阴离子交换膜。 13是浓水出水, 14为淡水出水, 15和 16分别是极水出水。 在组件淡水室填加离子交换材料如离子交换树 脂,浓水室和极水室填加离子交换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或惰性支撑网 格。 在这种设计中, Ca++和 Mg++从淡水室经过阳离子交换膜 11迁移 到浓水室 1中, 按照图 1所示, 这个迁移是在组件的进水端发生的, 当它们进入到浓水室后,在电流的作用下将继续向阴极方向移动,与 此同时它们又会在随水流的作用下向组件的出水端移动。 当 Ca++和 Mg++到达阴离子交换膜 12后,他们无法通过阴离子交换膜 12回到淡 水室 2中, 结果他们会随浓水流出组件。
而另一方面,水裂解反应所产生的部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及 弱电离离子如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也会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到浓 水室,在浓水室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而生成水。但是在阳离子交 换膜 11浓水室侧表面, 由于局部氢离子浓度较高,而呈现出强酸性。 在阴离子交换膜 12浓水室侧表面, 由于局部氢氧根, 碳酸氢根和碳 酸根离子浓度较高,而呈现出强碱性。这个表面层厚度取决与浓水流 动情况, 浓水流动扰动剧烈时, 表面层厚度就薄; 而浓水流动扰动小 时, 表面层厚度就厚。
在现有电除盐装置中,阴离子交换膜浓水室侧靠近组件出水端的 部位, 被阴离子交换膜所阻挡的 Ca++和 Mg++离子将会和氢氧根, 碳 酸氢根和碳酸根结合, 产生沉淀结垢。
Ca+++OH"→ Ca (OH) 2 \ Mg+++OH—— Mg (OH) 2 \
Ca+++C03—→CaC03 \ Mg+++C03——→MgC03 \
Ca+十 +HC03——— Ca(HC03)2 I Mg+++HC03—→ Mg(HC03)2 \ 而且在现有电除盐过程中,一般采用浓水循环的运行工艺, 随着 装置的运行, 浓水中的 Ca++和 Mg++浓度越来越高, 更加剧了结垢的严 重性。结垢不但会影响离子交换膜的正常工作, 同时还会增加浓水流 动阻力, 降低浓水流量。流量降低后, 由于水流速度下降, 使的硬度 离子如 Ca++和 Mg++等不能及时流出浓水室, 也加剧了结垢, 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影响组件的除盐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造成产水 能力降低。
例如, 有中国专利 CN2327675Y , CN2394705Y 和美国专利 USP6, 190, 528B1 专利报道了螺旋卷式电除盐器, 它提供了一种螺旋 卷式的电除盐器的水处理设备,它主要,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绝缘网隔 板制成一特殊的膜袋式浓水流道单元, 并与浓水配集管的侧壁相连 通,每相邻的浓水流道单元之间构成可充填离子交换树脂的淡水流道 单元,然后以浓水配集管为中心卷绕成圆柱体结构,再包以金属电极 和外壳。这样, 淡水流道是和中心浓水配集管方向相同, 浓水流道是 从中心浓水配集管呈螺旋式外延到组件外壳。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 单, 组件密封方式合理, 使用压力高, 可更换离子交换树脂等优点。 但是在此种结构中,淡水流道的各个流道在垂直于组件轴向的截面上 是呈螺旋状的。另外, 在垂直于组件轴向的截面上, 电流密度在各个 位置是不同的, 电流密度的计算如下面公式:
D!=I/S ( 1 ) 式中: D【-电流密度, A/cm2
1-电流, A
S-淡水流道膜面的面积, cm3
显然,在靠近组件中心管处的电流密度高,而靠近组件外壳处则 电流密度低。这样一来, 在垂直于淡水流动方向上的横截面上, 淡水 水流各点处的电流密度是不同的, 在靠近组件中心管处的电流密度 高, 而靠近组件外壳处则电流密度低。 电流密度分布的不均勾, 从而 导致了对淡水脱盐能力的不同,在靠近组件外壳处对淡水的脱盐能力 最弱,越靠近组件中心管处则对淡水的脱盐能力越强,这就使得在装 置的各个断面上的各处, 淡水水质产生了差异。
美国专利 USP5, 376,253提供了一种螺旋卷式结构的电除盐装置, 在该设计中,淡水和浓水皆采用径向进水方式, 即淡水和浓水从组件 外壳处进水, 以并流方式呈螺旋式在组件中心电极处出水。在此结构 中, 淡水进水处的电流密度底, 而出水处的电流密度高, 这对弱离子 化的难脱除离子的脱出是很有利的。 但是, 在该专利中浓水和淡水 流向是呈并流平行的, 因此在浓水室中,特别是在浓水出水端处容易 结垢, 对淡水进水的硬度要求严格。另外, 在该设计中淡水和浓水的 进水和出水都是由进水分布管和集水管来完成, 由于结构方面的限 制, 特别是中心管处的限制, 该结构一般只能有一对淡水和浓水室, 即只有一条阴阳离子交换膜袋旋转到底,使得只能增加轴向长度来保 证装置产水量,这样或是使得组件产水量受到限制,或是使得淡水和 浓水的压力降过高。还有, 在此设计中, 淡水室的离子交换树脂也不 可以更换, 使得其使用范围有限而操作成本提高。最后, 该组件制造 工艺复杂, 难于维护和更换部件, 因此组件制造成本高。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组件的脱盐能力好, 降低结 垢可能性的螺旋卷式电除盐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流密度分 布不均, 产水质量低, 组件容易结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 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是利用浓水与淡水的流向相互交 错, 浓水轴向流动, 淡水径向螺旋流动。实现此方法的相应的螺旋卷 式电除盐器的结构为: 包括作为电极一极的中心管和与其同心外壳, 外壳上设有电极的另一极,以中心管为中心布置有交替分布的若干阴 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将中心管与外壳间的空间分为浓水 室和淡水室,淡水室内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形 成一个膜袋, 以中心管为轴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卷制成一体,所述的 阴阳离子交换膜形成的膜袋是相对的两端开口的,淡水的进水口设置 在外壳上, 出水口设置在中心管上。淡水由外壳的进口流入, 此处的 电流密度是最低,而在这里从淡水中脱除的离子首先是高价易脱除离 子,脱除这类离子所需的电流也较低。当淡水沿螺旋方式向中心管方 向流动时,所接受的电流密度也不断增高, 同时脱除淡水中的离子所 需的电流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 在靠近组件中心管区域, 淡水中需要 去除的离子主要是弱离子化的难脱除的阴离子,如碳酸氢根离子,碳 酸根离子和有机硅离子等,要脱除这些离子需要的很高的电流,而此 时在那里的电流密度也达到了最高值,正好满足了对难脱除离子的去 除要求。淡水水流由外向内的流动方式,使作用于淡水的电流由低到 高不断增加, 这刚好满足了对其中的离子脱除时所需要的电流要求, 从而增强了组件的脱盐能力,提高组件的电能效率,使组件的性能和 能耗都达到优化。淡水是径向螺旋的流向, 浓水则是轴向的流向, 两 股水流形成交叉形式, 减小了 Ca++和 Mg++离子和浓水室出水段处的 氢氧根,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相遇的机会,从而降低了浓水室结垢的可 能性。
作为优选, 所述的膜袋为径向方向开口, 轴向方向封闭,膜袋外 为浓水室, 膜袋内为淡水室, 膜袋的开口分隔为若干个, 所述的中心 管为中空的一体的直通管道, 中心管上分布有若干与之对应的开口, 开口与淡水流道单元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膜袋两端开口之间是直通的,若干个膜袋的靠 近外壳端的开口并接在一起, 与外壳上的淡水进水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管上套接有布水板,布水板外设有镂空的 支撑板; 支撑板的内侧与膜袋一端开口相对的位置设有淡水进水口, 支撑板的外侧的外壳上设有浓水进水口,浓水出水口设置在外壳轴向 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 所述的膜袋为轴向方向开口, 径向方向封闭,膜袋外 为淡水室, 膜袋内为浓水室, 所述的中心管一端为浓水进水口, 一端 为淡水出水口, 中心管浓水进水口一侧封闭。
作为优选,在中心管浓水进水口处设有浓水布水装置,所述的浓 水布水装置为在中心管的浓水进水口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浓水布 水孔, 浓水布水孔连接有布水通道, 布水通道上设有若干通孔, 布水 通道连接有布水室,布水室两侧设有布水板和阻隔板,所述的布水板 靠近膜袋侧, 布水板和阻隔板均套接在中心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隔板外设有淡水进水通道,淡水进水通道连 接到外壳侧的圆周方向的淡水进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淡水室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密封条,其上设有填 充孔, 填充孔上连接有密封塞。
作为优选, 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极水出水口。
因此,本发明具有根据原水流经电除盐器各个断面时的实际脱盐 情况, 充分利用了电除盐器内外侧电流密度不同的特点,使得电流和 离子脱除的要求相一致, 具有结构合理, 布置科学, 水流阻力较小, 实现原水的深度脱盐,尤其是弱电解质的脱除大大提高,提高了产水 的质量, 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等优点。
同时由于采用了淡水和浓水的错流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结垢的可 能性,从而提高了产水量和离子交换性能,而且淡水进水的硬度也可 以相对的提高, 延长了电除盐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是卷式电除盐器并流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膜袋内为淡水室的整 体视图。
图 3是本发明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浓淡水通道的剖视图。 图 4是本发明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膜袋内为浓水室的整 体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膜袋内为浓水室的浓 水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膜袋内为浓水室的淡 水室密封的示意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法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
实施例 1: 如附图 2所示, 螺旋卷式电除盐器以中心管 17为轴 心, 中心管 17为工程塑料管, 表面复合钛涂钌薄板, 以其作为电极 的阴极, 外壳 18作为阳电极, 两电极设置有直流电源; 以中心管 17 为中心分布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将 中心管 17与外壳间的空间分为浓水室 1和淡水室 2, 淡水室 2内填 充有离子交换树脂,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形成一个膜袋,其内填充有 绝缘网隔板,膜袋外也设置有绝缘网隔板, 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绝缘网 隔板是交替布置的, 以中心管 17为轴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与网隔板 卷制成一体,在阴阳离子膜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集水板和布水板。膜袋 内是淡水室 2, 膜袋外为浓水室 1, 膜袋的轴向方向上是密闭的, 径 向方向上膜袋两侧直通, 膜袋的开口是在径向方向上, 一端与外壳 8上的进水口相接, 一端与中心管 17的出水口相接。 在外壳 18上 端集水板外侧设有浓水出水口 13, 外壳下端布水板外侧设有浓水进 水口 5, 外壳下端布水板内侧与阴阳离子交换膜袋的开口相接处设有 淡水进水口 6, 淡水的流经膜袋内后, 由中心管 17流出。
淡水由外壳侧的进水口 6流入,经阴阳离子交换膜袋螺旋流至中 心管 17的出口, 很好的利用了外部电流密度较弱, 首先脱去强电离 子, 当淡水流入靠近中心管附近时, 由于内部的电流密度较强, 正好 适合脱去弱电离子,本发明很好的利用了卷式电除盐器的内外圈密度 差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适合卷式电除盐器的离子脱除过程的设计。
同时, 浓水是从膜袋外轴向流动, 浓水与淡水的流向基本成 90 ° 夹角,从而有效降低结垢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产水量和离子交换 性能, 延长了电除盐器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 3)。
实施例 2: 如附图 4所示, 螺旋卷式电除盐器以中心管 17为轴 心, 中心管 17为工程塑料管, 表面复合钛涂钌薄板, 以其作为电极 的阴极, 外壳 18作为阳电极, 两电极设置有直流电源; 以中心管 17 为中心分布有交替布置的 6对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将 中心管 17与外壳 18间的空间分为浓水室 1和淡水室 2, 淡水室 2内 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形成一个膜袋,膜袋的数 目为膜袋为直通的, 其开口方向为轴向, 径向封口, 膜袋内为浓水室 1, 其厚度为 1. 5mm, 膜袋外为淡水室 2, 浓水室 1内填充有惰性结构 材料如网格, 淡水室 2内填充有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其厚度为 5mm, 以中心管 17为轴心,将其呈螺旋状卷制成个圆柱体。如附图 3所示, 中心管 17 ·的一端为浓水进水口 5, 一端为淡水的出水口 14, 在浓水 进水 5口与淡水出水口 14间设有两块隔板,将中心管 17隔成一个中 空的直通的空心管;在浓水进水口 5设有浓水布水装置,浓水布水装 置为在中心管 17浓水进水口 5的圆周方向呈辐射状设有 8个浓水布 水孔 19, 布水孔 19上连接有布水通道 20, 布水通道 20的浓水流入 布水室, 通过布水板 21流入浓水室 1, 由于膜袋是直通的轴向开口, 且淡水室 2的轴向上设有密封条, 浓水流经布水板 21后只能进入浓 水室 1, 浓水直接轴向流动, 在膜袋上方流出, 通过外壳 18上的浓 水出水口 13流出电除盐器;如附图 5所示,淡水从外壳 18的进水口 6流入,遇到布水室另一侧的阻隔板 22,水流流入到外壳侧的周向的 淡水进水口 6, 淡水由外壳 18侧螺旋流入中心管 17侧, 由于膜袋是 径向封闭的, 通过设置在中心管 17上的淡水收集装置收集淡水, 所 述的淡水收集装置是在淡水出水口的中心管上均布有淡水收集孔 23, 淡水通过此孔收集经电除盐器除盐后的淡水, 淡水通过中心管 17流 出, 淡水室 2的两端采用密封条封闭, 其上设有填充孔, 填充孔上连 接有密封螺钉 24,通过填充孔来实现离子交换树脂的装填或更换(如 附图 6); 在外壳 18侧设有极水收集装置, 收集后通过设在外壳上的 极水出水口 25流出电除盐器外。
淡水由外壳 18侧的进水口 6流入, 经阴阳离子交换膜螺旋流至 中心管 17的淡水出水口 14。浓水沿组件轴向从组件下方向上方流动。 浓水与淡水的流向呈 90° 夹角, 形成了错流流动方式 (如附图 3)。
淡水在淡水室中流动过程中,作用于其上的电流的电流密度是不 同的, 在淡水流入口区域即靠近组件外壳处, 电流密度较低; 随着淡 水以螺旋方式向中心管方向流动,作用于其上的电流的电流密度也不 断提高; 当淡水流到靠近中心管区域时,作用于其上的电流的电流密 度达到最高。这种电流密度的变化,与淡水中需脱除离子的脱除次序 正相匹配, 在淡水进水区域, 首先是高价易去除离子被脱除, 此过程 所需要的电流密度也较低;在淡水流到靠近出口区域时,淡水中待去 除离子为弱电离的难脱除离子,脱除这些离子所需要的电流密度也较 高。本发明中的卷式电除盐器正是利用了这种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的 特点,提高了组件的脱盐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对弱电离的难脱除离子 的脱除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 降低了能耗。 另外, 由 于淡水和浓水的流动是以错流方式进行,从而有效降低了在浓水室中 的结垢可能性,从而放宽了组件对淡水进水硬度的要求,也延长了电 除盐器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组件的操作费用。
实施例 3: 使用实施例 2中的卷式电除盐器进行脱盐测试, 以在 USP6,190,528B1 中提出的卷式电除盐器作为对比测试组件。 有关测 试条件如下, 测试结果如表 1所示。
淡水产水流量 2M3/hr
淡水进水电导 40 S/cm
淡水进水温度 25°C
浓水电导 400- 45(^S/cm
淡水进水 H 6. 2
回收率 90%
表 1 脱盐测试结果
组件号 电压, V 电流, A 淡水产水电阻率, ΜΩ. cm 实施例 2 93. 5 5. 0 17. 6
对比组件 96. 0 8. 0 11. 6 实施例 4: 使用实施例 2和 USP6,190,528B1中提出的卷式电除 盐器进行硅脱除测试。 测试条件如下, 测试结果如表 2所示。
淡水产水流量 2M3/hr 淡水进水电导 25 S/cm 淡水进水温度 25°C 浓水电导 400-450 S/cm 淡水进水 pH 8.0 回收率
Figure IMGF000015_0001
表 2 有机硅脱除测试结果
组件号 电压,ν 电流, A 进水硅浓 产水 电 阻 硅 脱 除 度, ppb 率, ΜΩ. cm
实施例 2 58.0 6.0 253 18.0 96.2 对比组件 60.0 6.0 249 17.9 82.4 实施例 2 59.5 6.0 478 17.9 95.1 对比组件 60.0 6.0 480 17.7 79.3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其特征在于:浓水与淡 水的流向相互交错, 浓水轴向流动, 淡水径向螺旋流动。
    2.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包括作为电极一极的中心管(17) 和与其同心外壳(18), 外壳(18) 上设有电极的另一极, 以中心管
    ( 17)为中心布置有交替分布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 由阴阳离子交 换膜将中心管(17) 与外壳 (18) 间的空间分为浓水室(1 )和淡水 室 (2), 淡水室(2) 内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 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 形成一个膜袋,以中心管(17)为轴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卷制成一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阴阳离子交换膜形成的膜袋是相对的两端幵口 的, 淡水的进水口 (5)设置在外壳 (18)上, 出水口 (13) 设置在 中心管 (17)上。 '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膜袋为径向方向开口,轴向方向封闭,膜袋外为浓水室( 1 ), 膜袋内为淡水室(2),膜袋的开口分隔为若干个,所述的中心管(17) 为中空的一体的直通管道, 中心管(17)上分布有若干与之对应的开 口, 开口与淡水流道单元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膜袋为轴向方向开口,径向方向封闭,膜袋外为淡水室 (2), 膜袋内为浓水室(1 ), 所述的中心管 (17)—端为浓水进水口 (5), 一端为淡水出水口 ( 14), 中心管 ( 17 ) 浓水进水口 (5)—侧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膜袋两端开口之间是直通的,若千个膜袋的靠近外壳
    ( 18) 端的开口并接在一起, 与外壳 (18)上的淡水进水口 (6) 相 连。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中心管 ( 17) 上套接有布水板 (21 ), 布水板 (21 ) 外 设有缕空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内侧与膜袋一端开口相对的位置设有淡 水进水口 (6), 支撑板的外侧的外壳 (18)上设有浓水进水口 (5), 浓水出水口 (13) 设置在外壳(18)轴向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 2或 4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 征在于: 在中心管 (17) 浓水进水口 (5) 处设有浓水布水装置, 所 述的浓水布水装置为在中心管(17 ) 的浓水进水口 (5) 的圆周方向 设有若干个浓水布水孔(19 ),浓水布水孔( 19 )连接有布水通道( 20 ), 布水通道(20)上设有若干通孔, 布水通道连接有布水室, 布水室两 侧设有布水板(21 )和阻隔板(22), 所述的布水板靠近膜袋侧, 布 水板(21 )和阻隔板(22)均套接在中心管 (17)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隔板(22)外设有淡水进水通道, 淡水进水通道连接到外壳
    ( 18)侧的圆周方向的淡水进水口 (6)。'
    9.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淡水室(2)的轴向方向上设有密封条, 其上设有填充孔, 填充孔上连接有密封塞。
    10.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或 4所述的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 (18)上设有极水出水口 (25)。
CN 200580000215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Pending CN1839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80000215 CN1839102A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80000215 CN1839102A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9102A true CN1839102A (zh) 2006-09-27

Family

ID=3860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00215 Pending CN1839102A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391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576A (zh) * 2010-06-03 2010-09-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海水电滤脱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576A (zh) * 2010-06-03 2010-09-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海水电滤脱盐方法及装置
CN101817576B (zh) * 2010-06-03 2013-06-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海水电滤脱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277526A (ja) 電気脱イオン化装置及びモジュール
CN104495991B (zh) 一种基于流动式电极的高效膜电容去离子阵列
CN104556315B (zh) 一种膜堆和电脱盐组件
CN101696069B (zh) 污水的超深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80074A (zh) 一种失效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装置
CN205367830U (zh) 一种家用纯水机用电渗析器
CN202808446U (zh) 环流式电吸附液体净化装置
CN1769196A (zh) 折返式电除盐器
CN1824610A (zh) 错流设计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
CN203095682U (zh) 一种卷式电除盐器
CN2773058Y (zh) 一种卷式电除盐器组件
CN1839102A (zh) 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器的电除盐方法和结构
CN1184005A (zh) 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方法及装置
WO2006089460A1 (fr) Procede de desalinisation electrique et dispositif de desalinisation electrique a enroulement en spirale
CN2773057Y (zh) 螺旋卷式电除盐器
CN207330597U (zh) 一种连续电除盐水处理设备
CN104797339B (zh) 电化学分离装置
KR20130072761A (ko) 필터 장치 및 상기 필터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KR20130027678A (ko) 이온교환수지필터 모듈
CN206173053U (zh) 结合阳离子选择透过膜的电化学除硬度与杀菌水处理装置
CN214210073U (zh) 一种双极膜组件、双极膜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4031844U (zh) 一种适用于热电厂化学废水的电容膜吸附结构
CN219363431U (zh) 一种利用电容去离子强化分离膜脱盐的纳滤组件及装置
CN2277985Y (zh) 离子交换纯水处理器
CN204644024U (zh)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