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2620A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2620A CN1832620A CNA2005100520613A CN200510052061A CN1832620A CN 1832620 A CN1832620 A CN 1832620A CN A2005100520613 A CNA2005100520613 A CN A2005100520613A CN 200510052061 A CN200510052061 A CN 200510052061A CN 1832620 A CN1832620 A CN 18326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portable terminal
- network side
- mobile
- mobile 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该方法包含:网络侧为激活请求的每个移动终端分配一个IP地址,并记录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含有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地址查询请求后,网络侧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激活态,则根据网络侧的记录获得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访问第二移动终端。本方法可使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实现互访,移动终端只需要定制终端软件,即可通过手机号码与其它终端进行点对点的通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提供的业务日渐丰富。而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比如,两个相距比较远的便携终端可能存在点对点互相访问的需要,如拷贝一些资料、读取一些信息等,而实现这种目的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只有通过网络来实现手机间的互访。但是,对于现有的通信系统,如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或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都没有提供此类应用的支持,而且,在这些系统中,无论是移动终端还是网络设备,都没有成形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使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点对点的互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该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a.网络侧为激活请求的每个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并保存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b.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含有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地址查询请求后,网络侧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激活态,则根据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得到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c.第一移动终端利用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访问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网络侧为UMTS系统,或全球移动通信GPRS系统,或cdma2000系统,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
所述用户号码为MSISDN,或IMSI号码。
步骤a中所述IP地址是网络侧每次为收到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动态分配的,或预先配置好的。
当网络侧为UMTS系统或GPRS系统时,步骤a中是由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为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的,并且,GGSN将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域名解析系统DNS SERVER保存。
当网络侧为UMTS系统或GPRS系统时,步骤a中是由GGSN为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的,并且,是由GGSN保存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c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e.当网络侧收到每个移动终端去激活的请求时,删该移动终端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网络侧保存用户号码与口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b中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之前,进一步包括:
当网络侧收到来自第一移动终端的域名解析请求后,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口令请求,并且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发送口令后,将该口令与自身保存的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对应的口令相比较,如果一致,执行后续步骤,否则,跳出本流程。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实现互访。并且,移动终端硬件上没有什么变化,只需要定制一个终端软件,即可以通过手机号码与其它终端进行点对点的通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流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是:网络侧为激活请求的每个移动终端分配一个IP地址,并记录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含有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地址查询请求后,网络侧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激活态,则根据网络侧的记录获得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此后,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访问第二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去激活时,网络侧需要删除去激活的移动终端的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这里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具有SIM卡的便携式终端等。上述用户号码可以为MSISDN,也可以是IMSI号码等。
参见图1所示,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侧为激活请求的每个移动终端分配一个IP地址,并记录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步骤102: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含有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地址查询请求后,网络侧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激活态,则将根据步骤101中所述对应关系得到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否则,访问失败。
步骤103:第一移动终端利用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访问第二移动终端。
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各种通信系统中,比如:UMTS系统,或全球移动通信GPRS系统,或cdma2000系统,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下面以手机通过UMTS系统或GPRS系统进行互访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手机互相访问时,需要两个手机都处于激活状态,两个手机可以激活到同一个GGSN,也可以激活到不同的GGSN,如果是不同的GGSN,两个手机之间的数据包就通过两个GGSN进行路由转发。具体的激活过程同3G网络中相同。
当两个手机激活后,其中一个手机A如果要访问另外一个手机B,A需要知道B的IP地址才能访问手机B。该IP地址有可能是静态地址,也有可能是动态地址,目前情况下,IP地址一般是GGSN/DHCP动态分配的地址。而且,当前A只知道B的MSISDN,这时,需要将MSISDN转化为IP地址。此时可以利用域名解析的功能。
在下述实施例中,GGSN需要构造每个手机的域名,每个域名是由手机A的MSISDN和MNC以及MCC构成。因此,MSISDN与域名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如手机的MSISDN为13802111111,该手机对应的域名可以为13802111111.00MNC.460MCC,其中,MNC表示移动网络代码,MCC表示移动国家/地区代码,增加后缀00MNC.460MCC的用途是为了在多个运营商的MS之间进行通信。
而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可以保存在DNS SERVER中,也可以保存在GGSN中。对于前一种情况,当手机A想访问手机B时,在两个手机激活后,手机A可以通过软件构造DNS查询命令,命令的参数即是B的域名,GGSN作为手机A的网关,会将该查询命令转发到DNS SERVER中,DNSSERVER中如果保存MS域名与MS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将手机B的IP地址返回给手机A,手机A即可通过一些内置软件访问手机B。对于后一种情况,GGSN收到查询请求后,直接利用自身保存的对应关系获得手机的IP地址即可。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两个手机激活到不同的GGSN从而实现手机互访的过程。其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1:当手机A激活到GGSN1时,GGSN1为手机A分配一个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手机A,同时配置得到手机A的域名,将手机A的域名和该IP地址发送给DNS SERVER保存。
步骤202:当手机B激活到GGSN2时,GGSN2为手机B分配一个IP地址,同时配置得到手机B的域名,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手机B,同时将手机B的域名和该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至DNS SERVER保存。
步骤203:激活态的手机A通过GGSN1向DNS SERVER发送域名查询请求,查询手机B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
步骤204:DNS SERVER确定手机B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并通过GGSN1向手机A返回手机B的IP地址。
步骤205:手机A利用手机B的IP地址访问手机B。
上述实施例中,DNS SERVER中保存着MS域名与MS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IP地址是GGSN/DHCP动态分配的地址,DNS SERVER需要随时更新该地址。因此,需要GGSN在每次处理激活时,得到该MS的IP地址,将该地址通过私有接口发送给DNS SERVER;每次在去活PDP时,GGSN需要通知DNS SERVER删除该MS域名与MS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际操作过程中,GGSN与DNS SERVER可以为独立的物理实体,也可以将DNS SERVER作为GGSN中的一个功能实体实现,即GGSN具有域名解析功能。图3所示即为GGSN与DNS SERVER之间为一个物理实体的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实现手机互访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当手机A激活到GGSN时,GGSN为该手机分配IP地址,同时配置得到手机A的域名,并将手机A的域名与该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
步骤302:当手机B激活到GGSN时,GGSN为手机B分配一个IP地址,同时配置得到手机B的域名,并将手机B的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
步骤303:激活态的手机A向GGSN发送含有手机B的MSISDN的地址解析请求,以请求得到手机B的IP地址。
步骤304:GGSN收到该请求后,根据自身保存的对应关系确定了自身保存了手机B的IP地址,利用手机B的MSISDN获得手机B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手机B。
步骤305:手机A利用手机B的IP地址访问手机B。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每次手机激活时,得到该MS的IP地址,将该MS的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每次在去活PDP时,GGSN需要删除该MS域名与MS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GGSN内置了DNS SERVER这种功能,GGSN保存了该GGSN下的MS域名与MS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而DNS SERVER不做改动。这样,当手机A向DNS SERVER发送DNS查询时,总要经过GGSN,此时GGSN可以进行“拦截”,并分析该消息,如果请求的域名在GGSN可以得到,则GGSN就直接向手机A发送DNS查询响应。这样,省却了GGSN与DNS SERVER之间的消息,功能比较独立。但如果两个手机之间跨GGSN,则GGSN就无法解析域名,还是要通过查询DNS SERVER的方式来实现。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只要知道手机号码,就可以通过域名解析的方式得到该手机的IP地址,从而可以在该用户不知的情况下访问该手机,因此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预先设置用户的口令,如果要获取一个手机的IP地址,必须知道得到该手机IP地址的口令。那么,可以在网络侧,如GGSN中保存MSISDN与口令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个口令可以是MSISDN的用户签约时保存的。因此,当GGSN1收到来自手机A的域名解析请求后,GGSN1可以请求手机A提供该MSISDN对应的口令,GGSN1得到该口令后与自身保存的相比较,一致才执行后续步骤,否则访问失败。当然,采用其它目前已有的鉴权机制也可以保证安全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网络侧为激活请求的每个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并保存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b.当处于激活态的第一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含有第二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的地址查询请求后,网络侧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如果第二移动终端处于激活态,则根据步骤a中所述对应关系得到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c.第一移动终端利用第二移动终端的IP地址访问第二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或cdma2000系统,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号码为移动用户号码MSISDN,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IMSI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IP地址是网络侧每次为收到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动态分配的,或预先配置好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侧为UMTS系统或GPRS系统时,步骤a中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为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的,并且,GGSN将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域名解析系统DNS SERVER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侧为UMTS系统或GPRS系统时,步骤a中是由GGSN为激活请求的移动终端发送一个IP地址的,并且,是由GGSN保存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e.当网络侧收到每个移动终端去激活的请求时,删该移动终端用户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侧保存用户号码与口令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b中判断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激活态之前,进一步包括:
当网络侧收到来自第一移动终端的域名解析请求后,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口令请求,并且收到第一移动终端的发送口令后,将该口令与自身保存的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对应的口令相比较,如果一致,执行后续步骤,否则,跳出本流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5100520613A CN1832620A (zh) | 2005-03-10 | 2005-03-10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5100520613A CN1832620A (zh) | 2005-03-10 | 2005-03-10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2620A true CN1832620A (zh) | 2006-09-13 |
Family
ID=36994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520613A Pending CN1832620A (zh) | 2005-03-10 | 2005-03-10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83262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1732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间信息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61625A (zh) * | 2011-04-26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为视频监控终端注册域名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2162888A1 (zh) * | 2011-06-01 | 2012-12-0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821369A (zh) * | 2012-09-07 | 2012-12-1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服务器、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通信方法 |
CN104301294A (zh) * | 2013-07-19 | 2015-0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dns查询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
2005
- 2005-03-10 CN CNA2005100520613A patent/CN183262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1732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间信息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111732B (zh) * | 2009-12-25 | 2013-12-1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间信息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761625A (zh) * | 2011-04-26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为视频监控终端注册域名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2162888A1 (zh) * | 2011-06-01 | 2012-12-0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821369A (zh) * | 2012-09-07 | 2012-12-1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服务器、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通信方法 |
CN104301294A (zh) * | 2013-07-19 | 2015-0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dns查询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N104301294B (zh) * | 2013-07-19 | 2017-11-2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dns查询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440C (zh) | 认证方法、认证系统和网关设备 | |
US936953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to mobile stations | |
US2020034420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rvice request | |
US7600011B1 (en) | Use of a domain name server to direct web communications to an intermediation platform | |
CN1449218A (zh) | 增强安全性的定位系统 | |
CN1902979A (zh) | 具有家乡网络优先权的网络选择方法和装置 | |
CN1596027A (zh) | 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836390A (zh) | 用于分组数据网络通信系统中的紧急接入的分组过滤 | |
CN1882935A (zh) | 向移动节点提供位置特定的服务 | |
CN1297662A (zh) | 电信系统中安全通信和密钥分配的配置 | |
CN102484649A (zh) | 定位多租户网络中的预订数据 | |
Jan et al. | Enhancing survivability of mobile Internet access using mobile IP with location registers | |
EP1889452B1 (en) | Provision of a service to several separately managed networks | |
US8605736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eterogeneous addressing mapping | |
JPH115531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411293A (zh) | 在移动通信中与分组呼叫冲突无关地处理基于分组的数据 | |
US20030072315A1 (en) | Server, comm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notification method | |
CN196850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系统 | |
CN101631146B (zh) | 一种实现业务平台地址解析的方法及终端 | |
CN1832620A (zh) |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间互访的方法 | |
US6766379B2 (en) | Providing multiple unicast resource records to domain name servers for indication of simultaneously sending multiple unicast messages to different IP destinations that share a common domain name | |
CN100592747C (zh) | 利用用于提供多服务器业务的装置管理呼叫的方法 | |
CN107078941B (zh) | 将ip数据包传输到ip地址的方法、处理装置和移动设备 | |
CN1190036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标识的查询方法及系统 | |
US710335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mobile address schemes using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echniqu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