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1869A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1869A
CN1801869A CN 200510023225 CN200510023225A CN1801869A CN 1801869 A CN1801869 A CN 1801869A CN 200510023225 CN200510023225 CN 200510023225 CN 200510023225 A CN200510023225 A CN 200510023225A CN 1801869 A CN1801869 A CN 1801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theft
sign indicating
theft
terminal
indicat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232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立华
赵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DAO SOFTWARE Co Ltd H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BODAO SOFTWARE Co Ltd H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DAO SOFTWARE Co Ltd HANGZHOU filed Critical BODAO SOFTWARE Co Ltd HANGZHOU
Priority to CN 2005100232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01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80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1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机时终端读取该终端的SIM/UIM卡的IMSI码;(2)终端将防盗序列号、IMSI码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中心判断是否为第一次开机,如果是,向终端索取报警对象信息、防盗密码;(3)如果不是,中心对接收到的IMSI码及已有的IMSI码进行比对;(4)比对不同时,中心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5)中心检查该防盗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6)如果是,中心在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7)如果不是,向终端发出启用禁用程序信令;同时检索报警对象信息通知失主。实现该防盗方法的系统包括终端、防盗服务中心。本发明能够区分合法更换SIM/UIM卡、失窃信息反馈及时准确、能够及时通知失主。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盗方法以及防盗系统。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得具备无线通信特性的移动通信终端(或称移动电话、手机)可说是目前最常见的通信工具之一,几乎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品。一般地,用户在使用手机前,必须先将用户识别卡(SIM卡或UIM卡)装上才能正常的拨打电话,以及使用电话上的功能。SIM卡主要是用来存储用户所使用的国际移动电话识别码、内码等信息,其中,国际移动电话识别码与密码最为重要,只要有设置密码,即使SIM卡遗失了,也不会被盗用。
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也因此而经常发生手机失窃或使用者大意遗忘或丢失手机的情况。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19289.0,专利名称为移动终端设备自动识别暨增值服务接入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自动识别系统,在开机或特定条件下,可开启发送软件包,该软件包发送指令开启后,自动检测SIM/UIM卡与终端存储单元内上次发送信息的SIM/UIM卡号或终端电话号码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的SIM/UIM卡与上次不同,则软件按照自动方式发送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串码,并将所发送的SIM/UIM卡的信息存储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存储单元中,软件包将该电子串码和SIM/UIM卡号或可包含短信息中心号码的终端用户身份识别码发送给相应的特服号至移动终端服务中心。还存在的缺陷是:1、只能区分当前的SIM/UIM卡与上次的SIM/UIM卡是否一致,如果当前的SIM/UIM卡为合法用户的另一张SIM/UIM卡,则不能区分合法换卡;2、如果检测的SIM/UIM卡与上次不同时,软件按照自动方式发送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串码,不能及时通知失主。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防盗方法不能区分合法换卡、信息反馈不及时准确、不能及时通知失主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区分合法更换SIM/UIM卡、失窃信息反馈及时准确、能够及时通知失主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机时终端读取该移动通信终端的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
(2)、终端将防盗序列号、IMSI码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中心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IMSI码的索引,如果是,执行(3);如果不是,数据库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接收到的IMSI码的初始索引,并向终端发送信令,索取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终端向防盗服务中心发送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防盗服务中心将该信息存入数据库中,结束;
(3)、中心对接收到的IMSI码及数据库中对应该防盗序列号的已有的IMSI码进行比对;
(4)、如果比对相同,终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结束;当比对不同时,中心向终端发出信令,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终端将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到中心;
(5)、中心检查该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
(6)、如果是,中心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终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如果不是,则转入(7);
(7)中心向终端发出信令,终端即启用禁用程序;同时防盗服务中心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进一步,防盗密码设置方法的步骤为:(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提出修改防盗密码的请求;(2)、防盗服务中心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要求用户输入旧密码;(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4)、中心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5)、用户将新密码上传,防盗服务中心执行防盗密码的更新操作。
更进一步,修改报警对象信息方法的步骤为:(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提出修改报警对象信息的请求;(2)、防盗服务中心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4)、中心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5)、用户将新报警对象信息上传,防盗服务中心执行报警对象信息的更新操作。
在防盗服务中心,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建立一对多索引,比对时,中心对接收到的IMSI码与数据库中已有的多个IMSI码逐一比对。
移动终端与防盗服务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一切非语音的传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SMS、EMS、MMS、USSD、WEB、WAP等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通知失主的方式为拨话方式或短信息方式。
一种实现所述的防盗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所述的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正常通讯;所述的终端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开机时读取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传输单元,用于在开机时将IMSI码、防盗序列号传送至防盗服务中心;所述的防盗系统还包括一防盗服务中心,所述的防盗服务中心包括:一索引单元,用于关联防盗序列号、IMSI码、防盗密码和报警对象信息;一比对单元,用于在索引单元判断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已有的IMSI码的索引后,比对接收到的IMSI码与已有的IMSI码;一密码单元,用于在比对单元比对不符时,要求终端输入预设的该防盗密码,检查该输入的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一IMSI码备案单元,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正确时,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一报警服务单元,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错误或未能于既定时间输入该正确防盗密码时,向终端发送启用禁用程序的信令,同时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进一步,防盗服务中心还包括一防盗密码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正确后将用户上传的新密码更新原有密码。
再进一步,防盗服务中心还包括一报警对象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与防盗密码一致后将用户上传的新报警对象信息更新原有报警对象信息。
所述的索引单元中,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为一对多索引。
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当SIM/UIM卡比对不正确时,在输入正确的防盗密码后,可以更新防盗服务中心中的已有的SIM卡的IMSI码,允许合法换卡;2、防盗服务中心在收到报警信号后通过失窃通知信息及时通知失主,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在第一时间报警;3、反馈过程自动进行,且防盗服务中心可锁定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功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盗方法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盗系统的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机时终端1读取该移动通信终端的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
(2)、终端1将防盗序列号、IMSI码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2,中心2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IMSI码的索引,如果是,执行(3);如果不是,数据库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接收到的IMSI码的初始索引,并向终端1发送信令,索取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终端1向防盗服务中心2发送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防盗服务中心2将该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中心2发送信令通知终端1防盗功能已启用,且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结束;
(3)、中心2对接收到的IMSI码及数据库中对应该防盗序列号的已有的IMSI码进行比对;
(4)、当该IMSI码及该已有的IMSI码不同时,中心2向终端发出信令,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终端1将用户输入防盗密码发送到中心2;
(5)、中心2检查该防盗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
(6)、如果是,中心2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如果不是,则转入(7);
(7)中心2向终端1发出信令,终端1即启用禁用程序;同时防盗服务中心2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防盗密码设置方法的步骤为:(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2提出修改防盗密码的请求;(2)、防盗服务中心2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1要求用户输入旧密码;(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2;(4)、中心2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5)、用户将新密码上传,防盗服务中心2执行防盗密码的更新操作。
修改报警对象信息方法的步骤为:(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2提出修改报警对象信息的请求;(2)、防盗服务中心2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1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2;(4)、中心2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5)、用户将新报警对象信息上传,防盗服务中心2执行报警对象信息的更新操作。
在防盗服务中心2,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建立一对多索引。
移动终端1与防盗服务中心2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一切非语音的传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SMS、EMS、MMS、USSD、WEB、WAP等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通知失主的方式为拨话方式或短信息方式。
一种实现所述的防盗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所述的终端1包括:通信单元3,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正常通讯;所述的终端还包括:读取单元5,用于开机时读取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以及预设的防盗密码;传输单元4,用于将防盗序列号、IMSI码传送至防盗服务中心2;所述的防盗系统还包括一防盗服务中心2,所述的防盗服务中心2包括:一索引单元6,用于关联防盗序列号,IMSI码,防盗密码和报警对象信息;一比对单元8,用于在初始索引单元判断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已有的IMSI码的索引,比对接收到的IMSI码与已有的IMSI码;一密码单元9,用于在比对单元比对不符时,要求终端1输入预设的该防盗密码,中心2检查该输入的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一IMSI码备案单元10,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正确时,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一报警服务单元,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错误时,向终端1发送启用禁用程序的信令,同时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该防盗系统的防盗服务中心2还包括一防盗密码设置单元7,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原有密码,判断上传的密码正确后将用户上传的新密码更新原有密码。防盗服务中心2还包括一报警对象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与防盗密码一致后将用户上传的新报警对象信息更新原有报警对象信息。在索引单元6中,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为一对多索引。报警服务单元11的通知单元为拨话装置或传送短消息装置。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本发明所述的防盗装置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设置过程为:每次开机时,终端1读取SIM/UIM卡中的IMSI码和出厂时存储于终端的防盗序列号,并将该IMSI码以及该防盗序列号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2(以下称为”中心”)。中心2查看是否已经对该防盗序列号建立索引,会出现两种情况:
(1)、如果索引没有建立,数据库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接收到的IMSI码的初始索引,中心2要求用户输入报警对象信息、防盗密码,该报警对象信息其实是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其作用是:当手机失窃时,服务中心2可以根据该信息及时通知失主;防盗密码是为了合法更换SIM/UIM卡而设置。用户输入报警对象信息、防盗密码,并由终端1将该信息发送至中心2,中心2将报警对象信息、防盗密码与该终端的防盗序列号、IMSI码的索引关联,同时中心2发送信令通知终端1“防盗功能已启用”,由此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状态。此时,终端1完成防盗功能初始化的过程,且防盗功能已启用,结束。
(2)、如果索引已经建立,则在服务中心2比对当前的IMSI码与该防盗序列号对应索引中的IMSI码,假设该索引中关联有n个IMSI码,(n为自然数),则将该接收到的IMSI码与该n个IMSI码逐一比对,此时有两者情况出现:
(2.1)如果n个IMSI码中有一个与当前的IMSI相同,则表明当前的用户是该终端的合法用户,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模式,结束;
(2.2)n个IMSI码中任何一个都与当前的IMSI码不相同,中心2发送信令到终端1提示用户输入防盗密码,用户输入密码并由终端1发送该密码到中心2,中心2将该密码与预设的防盗密码比对,中心2检查该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如果是,即该用户输入的密码于既定时间内输入并且正确,则中心2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结束;如果不是,即该用户没有在既定的时间内输入正确的密码,则中心2向终端1发送信令,终端1收到该信令后启动禁用程序,同时,防盗服务中心2在数据库中检索报警对象信息,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失主,结束。
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1以手机为例,防盗的流程为:
(1)、每次手机重新开机,手机1就会把读取的SIM/UIM卡中的IMSI、防盗序列号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2;
(2)、中心2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IMSI码的索引,如果不是,则判断该手机为第一次使用,数据库建立该该防盗序列号与接受到的IMSI码的初始索引,并向终端1发送信令,索取报警对象信息;终端1向防盗服务中心2发送报警对象信息,防盗服务中心2将该信息存入数据库中;
(3)、中心2的数据库中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IMSI码的索引,检查当前的IMSI码与已有的IMSI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手机1进入正常使用的状态,若不一致,说明当前的SIM/UIM卡与数据库中对应该防盗序列号的SIM/UIM卡不一样,手机1就会提示用户输入防盗密码,并启动定时器,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A)如果密码正确,中心2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终端1进入正常使用状态,服务中心2返回信息提示用户“服务中心已备案”。
(B)如果密码连续3次不正确,或者在某一限定时间内没有输入正确密码,则说明该手机1被盗,中心2向终端1发出信令,终端1即启用禁用程序,即手机自动启动一条DISABLE指令,导致手机进入DISABLE状态,在此状态下,用户不能用该手机实现手机几乎所有的功能。同时防盗服务中心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手机菜单中还设置一条“修改防盗密码指令”,用户可以使用这条指令并结合旧密码来设置新的防盗密码。防盗密码存储在防盗服务中心2,如果用户忘记密码,可以凭借某种方式取回密码,例如发送用户身份证传真到中心确认用户身份等方式。用户在发送信息给服务中心2时,需要引入差错控制,如果接受到的信息不正确,需要重发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手机菜单中还设置一条“修改报警对象信息”,用户可以使用这条指令并结合防盗密码设置新的报警对象信息。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2提出修改请求,中心2接到请求后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用以确认用户身份,中心判断用户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允许修改,等用户向新报警对象信息上传后,中心2执行报警对象信息更新操作。

Claims (12)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机时终端读取该移动通信终端的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
(2)、终端将防盗序列号、IMSI码发送到防盗服务中心,中心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IMSI码的索引,如果是,执行(3);如果不是,数据库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接收到的IMSI码的初始索引,并向终端发送信令,索取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终端向防盗服务中心发送防盗密码、报警对象信息,防盗服务中心将该信息存入数据库中,结束;
(3)、中心对接收到的IMSI码及数据库中对应该防盗序列号的已有的IMSI码进行比对;
(4)、如果比对相同,终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结束;当比对不同时,中心向终端发出信令,要求用户输入密码,终端将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到中心;
(5)、中心检查该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
(6)、如果是,中心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终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结束;如果不是,则转入(7);
(7)中心向终端发出信令,终端即启用禁用程序;同时防盗服务中心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盗密码设置方法的步骤为:
(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提出修改防盗密码的请求;
(2)、防盗服务中心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要求用户输入旧密码;
(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
(4)、中心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
(5)、用户将新密码上传,防盗服务中心执行防盗密码的更新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改报警对象信息方法的步骤为:
(1)、用户向防盗服务中心提出修改报警对象信息的请求;
(2)、防盗服务中心接收该请求后,发信令至终端要求用户输入防盗密码;
(3)、用户输入密码并上传至服务中心;
(4)、中心判断上传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允许修改;否则不允许修改;
(5)、用户将新报警对象信息上传,防盗服务中心执行报警对象信息的更新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盗服务中心,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建立一对多索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与防盗服务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一切非语音的传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SMS、EMS、MMS、USSD、WEB、WAP等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知失主的方式为拨话方式或短信息方式。
8、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所述的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正常通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终端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开机时读取SIM/UIM卡的IMSI码、防盗序列号;
传输单元,用于在开机时将IMSI码、防盗序列号传送至防盗服务中心;
所述的防盗系统还包括一防盗服务中心,所述的防盗服务中心包括:
一索引单元,用于关联防盗序列号、IMSI码、防盗密码和报警对象信息;
一比对单元,用于在索引单元判断已建立该防盗序列号与已有的IMSI码的索引,比对接收到的IMSI码与已有的IMSI码;
一密码单元,用于在比对单元比对不符时,要求终端输入预设的该防盗密码,检查该输入的密码是否于既定时间内输入以及是否正确;
一IMSI码备案单元,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正确时,在数据库的防盗序列号索引中增加当前的IMSI码;
一报警服务单元,用于在IMSI码比对不符,且防盗密码输入错误或未能于既定时间输入该正确防盗密码时,向终端发送启用禁用程序的信令,同时检索报警对象信息数据库,通知失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防盗服务中心还包括一防盗密码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正确后将用户上传的新密码更新原有密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防盗服务中心还包括一报警对象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请求和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与防盗密码一致后将用户上传的新报警对象信息更新原有报警对象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索引单元中,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与多个IMSI码之间为一对多索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序列号为出厂序列号或IMEI码或厂家为防盗目的设置的专用序列号。
CN 200510023225 2005-01-06 2005-01-06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Pending CN1801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3225 CN1801869A (zh) 2005-01-06 2005-01-06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23225 CN1801869A (zh) 2005-01-06 2005-01-06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1869A true CN1801869A (zh) 2006-07-12

Family

ID=3681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23225 Pending CN1801869A (zh) 2005-01-06 2005-01-06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01869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806A (zh) * 2009-12-29 2010-08-11 闻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锁定sim卡的方法
CN101969493A (zh) * 2010-10-28 2011-02-09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2387498A (zh) * 2010-08-27 2012-03-21 苏州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2932741A (zh) * 2012-11-20 2013-02-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CN103188668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4219317A (zh) * 2014-09-15 2014-12-17 浙江云微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定位的移动终端防盗追踪路由器、系统、方法
CN104317668A (zh) * 2014-11-18 2015-01-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中恶意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4852888A (zh) * 2014-02-17 2015-08-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静态认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3746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安全管理的方法、终端、平台以及系统
CN105335147A (zh) * 2014-08-11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98025A (zh) * 2015-12-29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被盗移动终端的寻找方法及装置
CN107613493A (zh) * 2017-08-02 2018-01-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防盗的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756883A (zh) * 2017-11-06 2019-05-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号码使用权限检验方法、检验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806A (zh) * 2009-12-29 2010-08-11 闻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锁定sim卡的方法
CN102387498A (zh) * 2010-08-27 2012-03-21 苏州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1969493A (zh) * 2010-10-28 2011-02-09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3188668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3188668B (zh) * 2011-12-27 2017-02-08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的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2932741A (zh) * 2012-11-20 2013-02-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追踪方法及防盗追踪手机
CN104852888B (zh) * 2014-02-17 2019-04-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静态认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52888A (zh) * 2014-02-17 2015-08-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静态认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3746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安全管理的方法、终端、平台以及系统
CN105323746B (zh) * 2014-06-20 2019-01-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安全管理的方法、终端、平台以及系统
CN105335147A (zh) * 2014-08-11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19317A (zh) * 2014-09-15 2014-12-17 浙江云微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定位的移动终端防盗追踪路由器、系统、方法
CN104317668A (zh) * 2014-11-18 2015-01-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中恶意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898025A (zh) * 2015-12-29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被盗移动终端的寻找方法及装置
CN107613493A (zh) * 2017-08-02 2018-01-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防盗的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756883A (zh) * 2017-11-06 2019-05-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号码使用权限检验方法、检验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186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方法及其防盗系统
CN1302682C (zh) 用于对使用历史信息进行管理的移动式通信终端和方法
US7570941B2 (en) Method enabling detection of stol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thereof
CN1285235C (zh) 应用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5030C (zh) 检查用户设备的接入权
CN1150790C (zh) 电子装置和个人信息管理方法
EP1596622A2 (en) Over the air locking of user identity modules for mobile telephones
CN1254986C (zh) 具有可拆卸数据存储器的用户站的用户系统
CN101068408B (zh) 多待机终端自注册的方法、终端、服务器
CN1864429A (zh) 用于注册移动设备和管理移动设备的网络和方法
NO309120B1 (no) Celledelt mobilt radiotelefonsystem og fremgangsmÕte for automatisk identifisering av en valgt mobiltelefon
US2006000919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nauthorized use verification system
CN1655643A (zh) 设置移动通信终端使用限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767681A (zh) 双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及自动识别卡并选择驱动模式的方法
CN1305258C (zh) 用于通信网的数据库维护方法和系统
CN1887008A (zh) 用于检测移动站的装置信息的方法和网络
CN1183202A (zh) 用户设备接入权的检验
CN103037062A (zh) 骚扰电话拦截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0409720C (zh) 实现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
CN1860813A (zh) 检测装置信息的方法以及移动电信网
CN102917425A (zh) 运营商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980459B (zh) 一种网络侧实现信息销毁的方法
JP2000184447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クローン端末検出方法
CN1130942C (zh) 授权接入网络的方法,和相关的移动无线系统与简化电话
CN1323501A (zh) 检测无线电网中欺骗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