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7663A -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7663A
CN1787663A CN200410089379.4A CN200410089379A CN1787663A CN 1787663 A CN1787663 A CN 1787663A CN 200410089379 A CN200410089379 A CN 200410089379A CN 1787663 A CN1787663 A CN 1787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tact
mobile phone
combine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89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振兴
舒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Nanj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0410089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7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787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7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是将一非接触式IC卡与一移动电话结合在一起,使得该移动电话可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的一射频接口,与一读卡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该非接触式IC卡进行各类交易时,透过该移动电话的至少一人机界面(如:显示屏及键盘),控制及了解每笔交易情况,该非接触式IC卡可使用该移动电话的一电池电源,以有效提高其发送功率及距离,该非接触式IC卡中并设有一用以存储唯一识别码的内存组件,该内存组件与该射频接口直接连接,可在该移动电话经过一检测设备的无线电波有效发射范围时,令该非接触式IC卡发生响应,将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稳定的电压,以将该内存组件所存储的唯一识别码,透过该射频接口,发送到该检测设备,如此,使用者即可根据该检测设备所存储的识别码记录,追纵并寻回失窃的移动电话。

Description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尤指一种可令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结合在一起使用,以实现有效掌控交易信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及协寻失窃移动电话等功能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为适应消费大众的广泛需求,各型芯片卡乃应蕴而生,以期为消费大众带来更迅速、方便与安全的消费环境。芯片卡的外观如名片般大小,易于携带,其中并设有微型芯片,可用以储存数十字节至数十K字节的资料,具有储存资料,甚至执行应用程序的功能,故,近年来,已广泛地被应用至各个领域,如:国民身份卡、信用卡、电子钱包、消费积点的签帐卡、门禁管制卡、数字签章卡、健保卡及电话卡等,一般言,芯片卡的安全性远较传统磁条卡为高。以目前最常见的芯片卡为例,大致可分为下列两种:
1、记忆卡(Memory Card):乃最早的芯片卡,仅具储存数据及简单的逻辑运算能力,由于其上未设微处理器,故无法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故安全性较差,通常被应用于安全需求较低埸合所使用的芯片卡上,如:电话卡、门禁卡及大众捷运卡等。
2、智能卡(Smart Card):具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可执行较复杂的数学运算,如:加解及解密等,因此,功能除较多样化外,亦因可同时进行较复杂的安全机制规画,尚可提升卡片的安全性,其应用以在欧洲最为普遍,如: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葡萄牙、英国等,皆已将智能卡实施于电子钱包系统,故消费者可持卡在大众运输系统、公共电话、超级市场、停车场及加油站等地方进行交易。由于,智能卡具有不可取代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加上数字签章的观念也渐为消费大众所接受,故,近年来,智能卡已被普遍应用于身份证、驾照、健保卡、交通卡及个人数字签章等应用上。
由于GSM移动电话的日益普遍,使得SIM卡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加快了智能卡的普及,在STK规格订定后,智能卡的应用范围从原来单纯的电话功能,扩增了许多,如:线上信息查询、购物、下单、转帐及游戏等额外的功能。此外,由于磁条式信用卡被伪造的情形日益猖獗,促使Visa与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不得不加快将原有磁条卡移植至智能卡的脚步,以减少盗刷的情事,其中Visa推行VSDC(Visa Smart/Debit Card)系统,而MasterCard则推行M/Chip(MasterCardChip Card)系统,相信此一改变将会彻底改变消费者的金融消费习惯。
智能卡依其通讯接口的不同,又可分为接触式IC卡(Contact Card)、非接触式IC卡(Contactless Card)及接触/非接触式IC卡(Dual Interface Card)等三类,其中接触式IC卡采接触式接口,适用于一般用途或安全性较高的应用,反之,非接触式IC卡则采用非接触式接口,适用于需快速传输或卡片阅读机安装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如:大众运输交通卡、停车卡等,而接触/非接触式IC卡则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接口,故亦结合二者的优点。
此外,由于智能卡含有微处理器,除可执行预先储存的卡片操作系统程序,设定资料的存取控管及卡片内外部的认证功能外,其中所安装的EEPROM或是Flash内存,尚可重复读写资料,充份发挥其卡片功能,其软件或是硬件上的数据保护设计,并有效防止伪造或复制,若再透过密码机制,如:DES、RSA、MD5、SHA-1等,更可增加卡片的安全性,令其可进一步采用离线(Off-line)作业,降低网络的通讯成本,而卡片的开放式系统作业平台,亦可将多个卡片的应用集合在同一张卡上,达到真正一卡多用途的目的。
就目前普遍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而言,虽其具有传输速度较高及电路结构简单的优点,但,由于其内建存储器容量有限,不可能将较多的信息存储在同一张IC卡上,因此造成消费者必需随身携带多张不同功能的IC卡,故难以实现一卡多用途的目的。另,就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移动电话而言,其上的数据传输一般使用USB连接、红外传输及蓝牙等三种传输接口,其中USB传输接口需要相关硬件支持,主要用于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间的连接,红外传输接口则速度慢,且对环境要求极高,蓝牙传输接口所需的电路较为复杂,且造价较高。
近年来,非接触式IC卡及移动电话虽在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携带多张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卡片却造成不少麻烦,而缺少易于查询的唯一识别标志,亦导致移动电话失窃后,极难追回的窘境。故,如何令该二装置结合在一起使用,令二者相辅相成,在移动电话上实现“一卡通”的目的,以有效掌控消费信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及协寻失窃移动电话等的功能,即为本发明在此亟欲探讨及有效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令使用者可将一非接触式IC卡与一移动电话结合在一起使用,以预先在移动电话中储存各种信息,如:公共交通、餐饮及购物等与消费卡(如:信用卡、现金卡及签帐卡等)有关信息,令其在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进行各类交易时,不需携带多张不同的消费卡,仅需透过该移动电话的至少一人机接口(如:显示屏和键盘),即可控制及了解该非接触式IC卡的每一笔消费情况,该非接触式IC卡则可利用该移动电话的内存空间,存储更多信息,以实现一卡通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该移动电话可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的一射频接口,与一读卡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令该非接触式IC卡在原有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尚可使用该移动电话的电池电源,以有效增加该非接触式IC卡的发送功率及最大距离。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该非接触式IC卡中增设一用以储存唯一识别码的内存组件,该内存组件与该射频接口直接连接,以在该移动电话经过一检测设备的无线电波有效发射范围时,可令该非接触式IC卡发生响应,将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稳定的电压,以自动将该内存组件所存储的唯一识别码,透过该射频接口,发送到该检测设备,以在各个检测设备上留下踪迹,故一旦移动电话失窃后,使用者即可根据该唯一识别码所留下的踪迹,快速寻回失窃的移动电话。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形状、构造、设计原理及其功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列举若干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是使用者以非接触式IC卡透过读卡器进行刷卡消费时,其间电路方块的运作示意图;
图3是移动电话遗失或遭窃时,移动电话、非接触式IC卡及检测设备间电路方块的运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参阅图1所示,是将一非接触式IC卡1与一移动电话2结合在一起,使得该移动电话2可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1的一射频接口11,与一读卡器3(如图2所示)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以在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1进行各类交易时,使用者可透过该移动电话2的至少一人机界面22(如:显示屏及键盘),控制及了解每笔交易情况,该非接触式IC卡1可使用该移动电话2的一电池电源(图中未示),以有效提高其发送功率及距离,该非接触式IC卡1中并设有一用以存储唯一识别码的内存组件14,该内存组件14与该射频接口11直接连接,可在该移动电话2经过一检测设备的无线电波有效发射范围时,令该非接触式IC卡1发生响应,将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稳定的电压,以提供该非接触式IC卡1所需的电源,将该内存组件14所存储的唯一识别码,透过该射频接口11,发送到该检测设备,如此,使用者即可根据该检测设备所存储的识别码记录,追纵并寻回失窃的移动电话。
在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中,复参阅图1所示,该非接触式IC卡1(亦可称的IC卡子系统)包括一控制单元10,用以操控该非接触式IC卡1内各电子组件,令各该电子组件得以正常运作;该射频接口11与该控制单元10相连接,用以将该控制单元10传来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射频信息,或将所接收到的射频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再传送予该控制单元10;一天线12,与该射频接口11相连接,用以将该射频接口11传来的射频信息传送出去,或将所接收到的射频信息,传送予该射频接口11;一随机存取内存13,与该控制单元10相连接,用以存储正常运作所需的信息;该内存组件14与该射频接口11相连接,用以存储唯一的识别码,在该实施例中,该内存组件14可为一只读存储器;及一整流稳压电路15,该整流稳压电路15可利用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产生稳定的电压源,提供该非接触式IC卡1内各电子组件使用,令各该电子组件得以正常运作。该移动电话2则包括一中央处理单元20,用以操控该移动电话2内各电子组件,令其得以正常运作;一内存单元21,与该中央处理单元20相连接,其中包含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及闪存(Flash Memory)等,用以存储正常运作所需的信息;至少一人机界面22,各该人机界面22泛指所有可用以与该中央处理单元20相连接,以供使用者输入信息的界面,如:键盘及手写输入装置等,或将信息输出供使用者读取的界面,如:液晶显示屏及打印装置等。在本发明中,当使用者将该非接触式IC卡1与该移动电话2结合在一起使用时,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及内存组件14将分别与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相连接,以令该移动电话2可控制及了解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每一笔交易情况,并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射频接口11,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并与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相连接,使得该非接触式IC卡1可读取使用者在该移动电话2中预先储存的各种信息,如:公共交通、餐饮及购物等与消费卡(如:信用卡、现金卡及签帐卡等)有关的信息,令使用者在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1进行各类交易时,不需携带多张不同的消费卡,即可顺利完成。
根据该实施例,由于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包含有一个容量较大的内存,故使用者可预先在该内存单元21中储存各种与消费卡有关的信息,以在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1进行消费时,可共享该内存单元21中储存之各种信息,并透过该移动电话2的人机界面22控制及了解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每一笔消费情况。当使用者以该非接触式IC卡1透过一读卡器3进行刷卡消费时,参阅图2所示,其间的操作及处理流程将如下述:
(101)首先,该读卡器3向该非接触式IC卡1发送一操作认证码;
(102)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在接收到该操作认证码后,即至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中,搜寻该操作认证码;
(103)待搜寻到该操作认证码后,该非接触式IC卡1即发送一确认信号给该读卡器3;
(104)该读卡器3开始进行交易信息的读写操作,若使用者进行大额消费,该读卡器3在判断出相关发卡银行欲针对使用者身份进行确认时,该读卡器3即发送一身份确认的操作信号至该非接触式IC卡1;
(105)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在接收到该身份确认的操作信号后,即将该操作信号传送到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
(106)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驱动该人机界面22(如:液晶显示屏),将发卡银行欲确认的身份资料,显示在该人机界面22上;
(107)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在读取到使用者透过该人机界面22(如:键盘)输入的身份资料后,即依序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1及该读卡器3,将其发送给发卡银行,进行身份确认;
(108)待发卡银行确认无误后,该读卡器3即继续开始进行交易信息的读写操作。
如此,使用者在使用该非接触式IC卡1及该移动电话2进行各类消费操作时,由于该非接触式IC卡1可共享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中储存的各种信息,故使用者不需携带多张不同的消费卡,仅需透过该移动电话2的该等人机界面22(如:液晶显示屏和键盘),即可控制及了解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每一笔消费情况,轻易实现一卡通的目标。
另,在该实施例中,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可利用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射频接口11,与该读卡器3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复参阅图2所示,其间的数据处理流程,在发送数据时,将如下述:
(200)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在读取到使用者透过该人机界面22(如:键盘)输入的数据发送命令时,即将数据发送到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
(201)此时,该非接触式IC卡1的控制单元10发送一请求信号到该读卡器3的一数据接收设备30;
(202)该数据接收设备30在接收到该请求信号后,即发送一确认信号到该非接触式IC卡1;
(203)待该非接触式IC卡1接收到该确认信号后,即直接至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读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编码及调变,再透过该射频接口11,将数据发送出去。
若在接收数据时,则其间的数据处理流程,将如下述:
(204)该读卡器3的一数据发送设备31将发送一发送请求信号到该非接触式IC卡1;
(205)该非接触式IC卡1在接收到该发送请求信号后,即将该发送请求信号传送给该移动电话2的中央处理单元20;
(206)待该移动电话2接收到该发送请求信号后,该中央处理单元20即驱动该人机界面22(如:显示屏),将该发送请求信号显示出来,供使用者确认;
(207)该移动电话2在读取到使用者透过该人机界面22(如:键盘)输入的确认信号后,即经由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射频接口11,将该确认信号发送出去;
(208)该数据发送设备31接收到该确认信号后,即开始对该非接触式IC卡1传送数据;
(209)该非接触式IC卡1在接收到该数据发送设备31传来的数据后,将对该数据进行解调和译码,并将该数据存入该移动电话2的内存单元21。
此外,有鉴于目前移动电话2遗失及失窃的情事,非常严重,发明人乃在本发明中加入一可用以协寻移动电话2的机制,该机制主要根据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公共场合,已装设或即将装设的门禁辨识装置,如:机场、车站的安检门及商场、超市的磁检测门等,并以此作为检测设备,与警方的保安系统联网,执行门禁安全辨识及保全。故在人口稠密之都会地区所发生的移动电话2失窃案件,即可透过前述的保安系统联网,迅速完成寻回移动电话2的任务。本发明的作法是在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内存组件14中储存了唯一的识别码,该识别码是与该移动电话2的识别码相对应,且不可更改,若强制更改将造成该内存组件14永久损伤,导致该移动电话2的开机认证无法通过,而不能开机,必需透过专业人员重新更换该内存组件14加以解决。当一使用者的移动电话2遗失或失窃时,该非接触式IC卡1可透过下列处理流程,与都市中不断发出无线电波的前述检测设备,迅速取得连系,参阅图3所示,顺利达成协寻移动电话2的任务:
(300)各该检测设备4不断发送出无线电波;
(301)当与该非接触式IC卡1相结合的该移动电话2经过该检测设备4的有效发射范围时,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天线12将发生响应,令该整流稳压电路15根据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产生稳定的电压,提供该非接触式IC卡1正常运作所需的电源;
(302)该非接触式IC卡1即透过该射频接口11将该内存组件14中所存的唯一识别码,发送到各该检测设备4。
如此,一旦使用者的移动电话2遗失或遭窃,仅需将该识别码通知警方,警方即可透过与其保全系统联网中的各该检测设备4,来搜寻该识别码,追踪并找回该移动电话2。另,由于该非接触式IC卡1的天线12可根据各该检测设备4发送出的无线电波,产生感应电流,并经该整流稳压电路15整流稳压后,供该非接触式IC卡1使用,故即使该移动电话2关机,该非接触式IC卡1在经过各该检测设备4的有效发射范围时,依旧可自动将该识别码发送出来,因此,即使窃贼侥幸逃脱,只要该移动电话2被放置在设有各该检测设备4的场所,仍然可以被轻易找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一非接触式IC卡与一移动电话结合在一起;
在该移动电话的一内存组件单元内,预先储存各种与消费卡有关的信息;
该移动电话可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的一射频接口,与一读卡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透过该移动电话的至少一人机界面,控制及了解该非接触式IC卡的每笔交易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接触式IC卡可使用该移动电话的一电池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接触式IC卡中设有一用以存储唯一识别码的内存组件,该内存组件与该射频接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该移动电话在经过一检测设备的无线电波有效发射范围时,该非接触式IC卡可将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稳定的电压源,供该非接触式IC卡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话在经过一检测设备的无线电波有效发射范围时,该非接触式IC卡可利用该电压源,将该内存组件所存储的唯一识别码,透过该射频接口,发送到该检测设备。
6、一种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装置,包括:
一非接触式IC卡,包含一控制单元,系用以操控该非接触式IC卡内各电子组件;一射频接口,与该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以将该控制单元传来的信息,转换成射频信息,或将所接收到的射频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再传送予该控制单元;一随机存取内存,与该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以存储正常运作所需的信息;及一整流稳压电路,可利用所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产生稳定的电压源,提供该非接触式IC卡内各电子组件正常运作所需的电压源;
一移动电话,包含一中央处理单元,用以操控该移动电话内各电子组件;一内存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用以存储正常运作所需的信息;至少一人机界面,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供使用者输入信息,或将信息输出供使用者读取;
当该非接触式IC卡与该移动电话结合在一起使用时,该非接触式IC卡的控制单元及内存组件系分别与该移动电话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使得该中央处理单元可透过该非接触式IC卡的射频接口,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该非接触式IC卡的控制单元并与该移动电话的内存单元相连接,使得该非接触式IC卡可读取使用者在该移动电话中预先储存的各种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存单元包含静态随机存取内存及闪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接触式IC卡还包含一内存组件,该内存组件与该射频接口相连接,用以存储唯一的识别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接触式IC卡还包含一天线,该天线与该射频接口相连接,用以将该射频接口传来的射频信息传送出去,或将所接收到的射频信息,传送予该射频接口。
CN200410089379.4A 2004-12-10 2004-12-10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787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89379.4A CN1787663A (zh) 2004-12-10 2004-12-10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89379.4A CN1787663A (zh) 2004-12-10 2004-12-10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7663A true CN1787663A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9379.4A Pending CN1787663A (zh) 2004-12-10 2004-12-10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766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939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低频磁通信的射频通信接入方法
CN102271013A (zh) * 2010-06-01 2011-12-07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支持电子钱包功能的移动装置
CN101925199B (zh) * 2009-06-12 2012-11-21 上海锦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距功能和开放平台的射频卡
CN101957934B (zh) * 2009-08-13 2012-11-21 上海锦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测距和射频无线通讯的分离式智能卡
US8929805B2 (en) 2007-10-30 2015-01-06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N105488555A (zh) * 2007-05-09 2016-04-13 英赛瑟库尔公司 智能卡装置中的功率管理及定时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8555A (zh) * 2007-05-09 2016-04-13 英赛瑟库尔公司 智能卡装置中的功率管理及定时
CN105488555B (zh) * 2007-05-09 2024-03-15 伦巴士公司 智能卡装置中的功率管理及定时
US8929805B2 (en) 2007-10-30 2015-01-06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N101925199B (zh) * 2009-06-12 2012-11-21 上海锦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距功能和开放平台的射频卡
CN101957934B (zh) * 2009-08-13 2012-11-21 上海锦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测距和射频无线通讯的分离式智能卡
CN102236939A (zh) * 2010-05-05 2011-11-09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低频磁通信的射频通信接入方法
WO2011137600A1 (zh) * 2010-05-05 2011-11-10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低频磁通信的射频通信接入方法
CN102236939B (zh) * 2010-05-05 2012-12-2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低频磁通信的射频通信接入方法
US8615083B2 (en) 2010-05-05 2013-12-24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ccessing to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with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ion
CN102271013A (zh) * 2010-06-01 2011-12-07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支持电子钱包功能的移动装置
CN102271013B (zh) * 2010-06-01 2014-12-10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支持电子钱包功能的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11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a mobile phone with a contactless IC card
US20190220719A1 (en) Dynamic transaction card power management
US7890371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US8387859B2 (en) Financial transaction system
US200302256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transactions using a payment card with account information encoded in bar code
US20080017703A1 (en) Smart card capable of process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 messag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in
WO2008070642A3 (en) Bank issued contactless payment card used in transit fare collection
US20090210942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a security token
CN102932333A (zh) 一种移动支付的安全设备、系统和方法
WO2007003301A1 (en) Universal smart card
CN1904923A (zh) 用于实现空中圈存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120199A3 (en) Method of authorising a transaction between a computer and a remote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improved security
CN102611551A (zh) 物理认证方法、装置及动态口令牌
CN201622584U (zh) 一种电子识别与信息读写装置
CN1773528A (zh) 带无线射频通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及配套的外围处理装置
CN101964072A (zh) 数字化集成非接触式id卡及其集成方法
US9805222B2 (en) RFID reader discipline
CN101035336A (zh) 一种带射频电子标签的手机装置
CN106385320B (zh) 基于puf和数字签名的rfid防伪装置和验伪方法
CN101710437A (zh) 一种移动数据终端
US9978056B2 (en) Smart card having multiple payment instruments
CN101727683B (zh) 公交ic卡身份识别认证系统
CN1787663A (zh) 将移动电话和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55565B (zh) 一种可远程更改芯片中非易失性内存储值的智能卡及其储值更改方法
CN101101633A (zh) 一种电子标签扫描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