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2606A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2606A CN1782606A CN 200410093754 CN200410093754A CN1782606A CN 1782606 A CN1782606 A CN 1782606A CN 200410093754 CN200410093754 CN 200410093754 CN 200410093754 A CN200410093754 A CN 200410093754A CN 1782606 A CN1782606 A CN 17826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 mentioned
- cover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热交换器罩形成有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本发明具有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管孔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气、热气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为了给使用者营造清爽的室内环境,通常利用冷媒的制冷回路,加热、冷却空气或净化空气。冷媒的制冷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具构成。
如图4所示,传统空调器室内机的构造,包括底座2、外壳4正面上部面板10、正面下部面板14、左,右吸入格栅16、送风机18、热交换器20。外壳4设在上述底座2后方部的上侧,其前面具有开放结构。正面上部面板10设在上述外壳4的正面上部,其两侧正面中央分别形成有排出口6,左,右排出口8。正面下部面板14位于上述底座2的正面部和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0的中央之间的位置。正面下部面板14和外壳4正面下部之间,形成正面左,右吸入口12。左,右吸入格栅16位于上述底座2的上侧,用于保护正面左,右吸入口。送风机18吹送,通过上述正面中央排出口6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排出的空气。空气通过左,右吸入口12被吸入后,再由送风机18吹送。热交换器20位于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0和外壳4之间,并用于加热/冷却从送风机吹送出的空气。
上述热交换器20的上端向外壳4的上部方向设置,其下端向正面上部外壳10的下部方向倾斜设置。
上述热交换器20有冷媒经过,该热交换器20由来回弯曲的冷媒管和数个片构成,并具有长方体形状。用于促进热传送的冷媒管21,紧密结合贯穿热交换器20。数个片具有一定高度和一定前后幅度。热交换器20连接有冷媒配管21,22。冷媒配管21,22用于排出吸入到冷媒管的冷媒。
上述热交换器20的下端底侧设有排水盘22,该排水盘22连接有延伸的排水管24。排水盘22用于聚集从热交换器20表面落下的冷凝水。为了把聚集的冷凝水排向外部,该排水盘22连接有延伸的排水管24。
驱动空调器的送风机18,通过正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气,被热交换器20冷却/加热。冷却/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正面中央的排出口6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向室内机的前上方吹送。
但是,由于空调器热交换器20的一部分延伸设置在空调器的内部,因此空调器的整体高度增加,并且聚集到热交换器20中央部的空气,会导致空调器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上述空气由送风机18吹送,并聚集到热交换器20的中央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把上述热交换器20分割成数个,并安置在空调器内部的左,右侧。通过以上分割,不但可以降低空调器的整体高度,也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设置热交换器罩,可以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从热交换器的前方或后方漏出。该热交换器罩用于遮盖被分割成数个的热交换器的正面及背面。
上述热交换器罩设在分割成数个的热交换器上,该热交换器罩形成有冷媒配管贯穿孔。为把冷媒配管21,22连接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罩上形成有冷媒配管贯穿孔。在上述条件下,通过该冷媒配管贯穿孔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会发生流失现象。因此使空调器的制冷、制暖气的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可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配管孔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冷、制暖气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热交换器罩形成有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
前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具有突出结构,环抱上述冷媒配管,上述冷媒配管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的外侧延伸。
前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的状态下,让冷媒配管贯穿其中。
前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配管罩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的上述隔热部件遮挡。
前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中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和右侧密封部件;左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右侧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示意图。
图2为具有本发明热交换器封闭装置的空调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A断面图。
图4为空调器正面开放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50:底座 60:外壳
60a,60b:空气吸入口 70:排出口单元
80:送风机 82:风机壳
84:送风扇 100:热交换器
100a,108b:冷媒配管 102,104:热交换部
106,108:热交换器罩 107a:配管贯穿孔
107b:配管罩 90:排出口单元导向
100:热交换器 109:隔热部件
112,114:密封部件 116: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空调器包括底座50、外壳60、排出口单元70。底座50的上侧,设有上部开放的外壳60。外壳60两侧面底部,形成有空气吸入60a,60b。排出口单元70形成有排出口,该排出口通过外壳60上面把空气吹送到室内。
外壳60内侧设有送风机80和热交换器100。送风机80用于把吸入到排出口单元70的空气,通过排出口吹送。空气通过吸入口60a,60b被吸入后,再通过排出口单元70的排出口吹送。热交换器100设在送风机80的下侧,用于加热/冷却从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底座50的上面突出形成有排水盘部110。排水盘部110用于聚集从热交换器落下的冷凝水。
上述热交换器100的上侧设有送风机80。送风机80可以把经过热交换器100并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向外壳60的上方送出。
上述送风机80还包括送风机壳82,送风扇84,送风马达(图中未示),电机座(图中未示)。风机壳82用于设置热交换器100。送风马达(图中未示)位于送风机壳82的内侧。设有旋转轴的送风马达(图中未示),设在送风扇84。电机座(图中未示)固定有送风马达。
上述热交换器100包括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该左侧热交换部102设在外壳60的内部,并分别倾斜配置在外壳60内部的左右侧。该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流入冷媒。为排出流入到上述热交换器的冷媒,该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连接有冷媒配管100a,100b。
上述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之间固定有热交换器罩106,108。该热交换器罩106,108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
上述热交换器罩106,108中的一侧,贯穿有冷媒配管100a,100b的位置,形成有配管贯穿孔107a。贯穿冷媒配管100a,100b是为了使冷媒配管100a,100b向外侧贯穿。
形成有上述配管贯穿孔107a的热交换器罩106,108,安装有配管罩107b。该配管罩107b使上述冷媒配管100a,100b贯穿孔周围,环抱冷媒配管100a,100b的一部分,并遮挡贯穿孔107a。
上述配管罩107b用组装螺栓固定在热交换器罩106,108上。
配管罩107b可环抱的突出形成在冷媒配管100a,100b,该冷媒配管100a,100b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107a的外侧延伸形成。配管罩107b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106,108的状态下,使冷媒配管100a,100b贯穿其中。
上述配管罩107b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100a,100b的隔热部件109遮挡。在该隔热部件109遮挡作用下,可以防止冷媒配管的热损失。
为了把冷媒配管100a,100b插入到上述隔热部件109,隔热部件109内侧由中空的泡沫材料等隔热性能好的部件构成为宜。
上述热交换器100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112和右侧密封部件114。左侧密封部件112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102的上端和上述外壳60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114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104上端和上述外壳60的右侧面。
左侧密封部件112和右侧密封部件114用组装螺栓固定在上述热交换器罩106,108上。
左侧密封部件112及右侧密封部件114与上述外壳60相对立的面分别粘贴有隔热材料116。该隔热材料116和配管罩107b一同,防止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从热交换器和外壳之间的缝隙流失。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空调器运转,排出口单元70向上侧移动,并开放。
空调器与上述排出口单元70-同上升,安装在室外机的压缩机开始驱动,送风机80的送风扇也进行旋转。
压缩机驱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交换部有冷媒通过。冷媒顺着冷媒配管100a,100b流出。这时,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可以加热,冷却周围的空气。
上述送风扇84旋转时,空调器外部的空气通过上述空气吸入口60a,60b吸入到外壳的内部。
被吸入的空气中,一部分可能会通过上述热交换器100和外壳60之间的缝隙流失,但左侧密封部件112、右侧密封部件114及隔热材料116会阻止其流失,并可以使吸入的全部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0的热交换部102,104。
经过上述热交换器100热交换部102,104的空气,在与冷媒的热交换作用下,会被加热或冷却。被加热或被冷却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0的左侧热交换部102、右侧热交换部104、热交换器罩106,108内部空间后,被送到热交换器100的上侧。
这时,左侧热交换部102和右侧热交换部104及热交换器106,108的内侧空间的一部分空气,虽然可以通过设有热交换器罩106,108的配管贯穿孔107a流失,但会被配管罩107b阻挡。
如上所述,被送出的空气经过风机壳82后,输送到外壳60的内侧上部,并通过排出口单元70排到外部。
本发明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具有如下效果: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可以防止热损失,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气,制暖性能。并可以提高空调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
Claims (5)
1、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罩和配管罩;
热交换器罩形成有贯穿孔,分别设在热交换器的前,后面;贯穿孔使冷媒配管贯穿热交换器;
配管罩安置在热交换器罩,并用于遮挡上述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管罩具有突出结构,环抱上述冷媒配管,上述冷媒配管通过上述配管贯穿孔的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管罩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其安装在热交换器罩的状态下,让冷媒配管贯穿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管罩的开放部被环抱冷媒配管的上述隔热部件遮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调器热交换器封闭装置还包括左侧密封部件和右侧密封部件;左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左侧热交换部的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左侧面,右侧密封部件用于阻隔右侧热交换部上端和上述外壳的右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37542A CN100360865C (zh) | 2004-11-30 | 2004-11-30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37542A CN100360865C (zh) | 2004-11-30 | 2004-11-30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2606A true CN1782606A (zh) | 2006-06-07 |
CN100360865C CN100360865C (zh) | 2008-01-09 |
Family
ID=3677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9375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0865C (zh) | 2004-11-30 | 2004-11-30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60865C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84027A (en) * | 1990-10-31 | 1994-02-08 | Martin Sr Lendell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
US5228197A (en) * | 1991-01-08 | 1993-07-20 |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 Refrigerant coil fabrication methods |
JP2003083624A (ja) * | 2001-09-12 | 2003-03-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2851947Y (zh) * | 2005-10-21 | 2006-12-27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
2004
- 2004-11-30 CN CNB2004100937542A patent/CN10036086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60865C (zh) | 2008-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74784C (zh) | 用于空调的嵌入式室外机 | |
CN1265158C (zh) | 使用双吸离心式风机的冰箱 | |
CN1633574A (zh) |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 |
CN1320319C (zh) | 嵌入式空调器室外机 | |
CN1888697A (zh) | 一体式空调器的排水结构 | |
CN2851947Y (zh)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
CN102192562A (zh) |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 |
CN1522353A (zh) | 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其安装系统 | |
CN1782606A (zh) | 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封闭装置 | |
CN1707172A (zh) | 窗式空调 | |
CN1884928A (zh) | 空调机及空调机的组装方法 | |
CN1420315A (zh) | 具换气功能的空调器 | |
CN2816644Y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896634A (zh) | 空气调节器的排水槽 | |
CN1904507A (zh) | 空调器室外机的散热结构 | |
CN2833409Y (zh) |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 |
CN1920413A (zh) | 一体型空调器轴流风扇导风罩排风结构 | |
CN2418411Y (zh) | 顶嵌式空调室内机 | |
CN1566794A (zh) | 一体型空调机 | |
CN1233966C (zh) | 分体式空调器热交换器装配结构 | |
CN1920410A (zh) | 窗式空调器降低室内侧噪音装置 | |
CN2669051Y (zh) | 一种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 | |
CN1752645A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231714C (zh) | 空调器放热板 | |
CN1920432A (zh) | 一体型空调器排气引导装置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