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830A -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3830A
CN1773830A CNA2004100904002A CN200410090400A CN1773830A CN 1773830 A CN1773830 A CN 1773830A CN A2004100904002 A CNA2004100904002 A CN A2004100904002A CN 200410090400 A CN200410090400 A CN 200410090400A CN 1773830 A CN1773830 A CN 1773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witch
circuit
switching de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04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1699C (zh
Inventor
李至章
李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da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B2004100904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1699C/zh
Publication of CN177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16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169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适用于将直流输入源转换为交流输出源。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包括升压模组、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其中升压模组包括电压移转电路与电压推升电路。电压移转电路与电压推升电路接收由直流输入源所得的输入电压,且电压移转电路输出其所接收的输入直流电压,而电压推升电路则在电压移转电路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不足交流输出源所需时进行运作,以提高由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直流电压。直流/交流转换模组,接收由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并转换所接收的电压为所要输出的交流输出源。

Description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习知技术中应用在大范围输入电压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架构,如图1所示,此直流/交流转换装置100包括第一级升压电路102、第二级直流/直流转换器104、以及第三级直流/交流转换器106。
其中第一级升压电路102由直流输入源108、电感110、晶体管开关112、二极管114以及电容116所组成。第一级升压电路102是经由晶体管开关112作脉冲宽度调变而达到推升至输出端所需的电压大小以及稳压的作用。
第二级直流/直流转换器104连接于第一级升压电路102的输出端。其包括一次侧控制电路152、电压转换装置126以及二次侧控制电路154。
第二级直流/直流转换器104是接收由第一级升压电路102所推升的直流电压源并且经由一次侧控制电路152中晶体管开关118、120、122以及124的导通或关闭,是将第一级升压电路102所输出的电压值传送至电压转换装置126的一次侧。并且经由电压转换装置126将所接收的电压传送至由二极管128、130、132、134组成的整流器中,再将所接收的电压传输至由电感136以及电容138所组成的滤波器并且输出至第三级直流/交流转换器106。
接着第三级直流/交流转换器106是耦接于第二级直流/直流转换器104的输出端。是由晶体管开关140、142、144、146、电感148以及电容150所组成。是经由晶体管开关140、142、144以及146的切换动作以及由电感148与电容150所组成的滤波器将所接收的直流电压源转换成为交流电压源输出至负载端。
在现有习知技术中大范围输入电压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使用上,必须将输入的直流电压源经由第一级的电压推升电路升压至最大值并且稳压,然后传输到第二级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做转换。再经由电压转换装置传输到第三级直流/交流转换器,将所接收的直流电源转换成为交流电源,供应负载所需的交流源。
综合以上所述,在现有习知技术中大范围输入电压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使用上,有以下的缺点:
1、不论输出端所需的交流输出源是高电压还是低电压,在第一级的升压电路中都必须将输入直流源推升至最高电压。如此一来,元件就必须在高电压的状况下切换操作,因此将造成能量的浪费。
2、因其需要经过三级架构的转换,造成能量转换间的损失变大而转换效率不佳。
3、且需采用两组大储能电容使成本提高不符合经济上的考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将输入直流电压调整成刚好符合输出所需电压,可以有效减少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在切换时的损失,并省略大储能电容的使用,达到减少成本以及提高转换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适用于将一直流输入源转换为一交流输出源,其包括:一升压模组,该升压模组包括一电压移转电路与一电压推升电路,该电压移转电路与该电压推升电路接收由该直流输入源所得的一输入电压,且该电压移转电路输出该输入电压,而该电压推升电路则在该电压移转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不足该交流输出源所需时进行运作,以推升由该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以及一直流/交流转换模组,接收由该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并转换所接收的电压为所要输出的该交流输出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压移转电路包括:一开关,该开关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直流输入源的一端,该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耦接至一电容的一端,该直流输入源的另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电容的另一端。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开关包括二极管。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压推升电路包括:一电感,该电感的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直流输入源的一端;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电感的另一端;一电容,该电容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该直流输入源的另一端之间;以及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该电感与该第一开关之间,另一端则电性耦接于该电容与该直流输入源之间。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开关包括二极管。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开关包括晶体管。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更包括:一回授模组,该回授模组根据该直流/交流转换模组的输出与一预设值的差异,决定该电压推升电路所需提供的电压值。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包括:一电压转换装置,具有一一次侧与一二次侧,该电压转换装置依照该一次侧提供的电压值以决定该二次侧所提供的电压值;一一次侧控制电路,电性耦接于该升压模组与该一次侧之间,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具有多个开关,并根据该些开关的导通与否,控制将由该升压模组所接收的电压转送至该一次侧;一二次侧控制电路,电性耦接于该二次侧,并将从该二次侧所接收的电压转换为所要输出的该交流输出源。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开关与一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其中一端相电性耦接并电性耦接至该一次侧的一端,且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该升压电路的两输出端;以及一第三开关与一第四开关,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其中一端相电性耦接并电性耦接至该一次侧的另一端,且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该升压电路的两输出端。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回授模组包括:一第一误差补偿器,该第一误差补偿器比较该直流/交流转换模组的输出与该预设值,输出一第一误差补偿信号;一第一比较器,该第一比较器比较一第一锯齿波与该第一误差补偿信号,输出一第一比较信号;以及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根据该第一比较信号产生输出波以控制该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开关的动作。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更包括:一峰值保持器,接收该第一锯齿波,并保持该第一锯齿波的峰值;一第一减法器,输出将该第一比较信号减去该峰值保持器所输出的信号值之后所得的一减法结果;一第二比较器,比较该减法结果与一第二锯齿波,输出一第二比较信号;以及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根据该第二比较信号产生输出波以控制该电压推升电路的操作。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开关分别包括一晶体管。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路包括全桥整流器。
前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路包括半桥整流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此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包括升压模组、直流/交流转换模组以及回授模组。其中升压模组由电压移转电路与电压推升电路所组成。电压移转电路与电压推升电路用来接收由直流输入源所输入的直流电压,且电压移转电路是将所接收的输入直流电压,直接输出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
而电压推升电路则在电压移转电路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不足交流输出源所需时进行运作,以推升由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接收由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并转换所接收的直流电压为所要输出的交流输出源。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上述电压移转电路包括二极管,此二极管一端电性耦接至直流输入源的一端,二极管的另一端电性耦接至电容的一端。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上述回授模组是根据直流/交流转换模组的输出与预设值的差异,决定电压推升电路所需提供的电压值。
本发明中因采用电压转移电路,所以当输入直流电压足以供应输出的交流源时,电压推升电路保持不动作。此时输入的直流电压经由电压移转电路传输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当输入直流电压不足以供应输出的交流源时,则电压推升电路开始动作,将输入直流电压调整成刚好符合输出所需电压。可以有效减少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在切换时的损失,并省略大储能电容的使用,以达到减少成本以及提高转换效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在切换时的损失,并省略大储能电容的使用,以达到减少成本以及提高转换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能够将输入直流电压调整成刚好符合输出所需电压,可以有效减少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在切换时的损失,并省略大储能电容的使用,达到减少成本以及提高转换效率。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现有习知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图2A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图2B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中直流输入源经由电压推升电路升压后,在储能电容端所量测的输出电压波形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中输出电压与二次侧控制电路中第一晶体管开关、第二晶体管开关的切换波形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回授模组方块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中二次侧控制电路可替换的线路。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中一次侧控制电路可替换的线路。
100/200: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102:第一级升压电路
202:升压模组                    104:第二级直流/直流转换器
106:第三级直流/交流转换器        204:直流/交流转换模组
108、258:直流输入源
110、136、148、224、226、254:电感
114、128、130、132、134:二极管
218、220、222、242、244、246、248:二极管
116、138、150、232、256:电容
112、118、120、122、124、140、142、144、146:晶体管开关
126、210:电压转换装置            152、212:一次侧控制电路
154、214:二次侧控制电路          206:电压推升电路
208:电压移转电路                 216:回授模组
228、250、234:第一晶体管开关
230、252、236:第二晶体管开关
240:第三晶体管开关               238:第四晶体管开关
302:控制器一                     304:控制器二
306:回授讯号                        308:参考讯号
310:第一误差补偿器                  312:第一误差补偿信号
314:第一锯齿波                      316:第一比较器
318:第一比较信号                    320: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
334: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         322:峰值保持器
324:第一减法器                      326:第二锯齿波
328:减法结果                        330:第二比较器
332:第二比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A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电路图。此直流/交流转换装置200包括升压模组202、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以及回授模组216。
在本实施例升压模组202中,包含电压移转电路208与电压推升电路206。其中电压推升电路206包括电感224与226、二极管开关218与220、电容232以及第一晶体管开关228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30,是为两组电压推升电路。
其中,电感224与226的一端是耦接至直流输入源258的正端,另一端分别耦接到二极管218与220的一端。第一晶体管开关228的一端耦接到电感224与二极管218之间,另一端则连接于电容232与直流输入源258之间。
而电容232连接在二极管218与220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源258的另一端之间。第二晶体管开关230的一端连接于电感226与二极管220之间,另一端则连接在电容232与直流输入源258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推升电路206亦可将电感224、二极管218以及第一晶体管开关228除去,仅使用由电感226、二极管220以及第二晶体管开关230所组成的电压推升电路,亦可达到与两组电压推升电路一样的目的,将直流输出源推升至输出端所需的电压大小以及稳压的作用。
电压移转电路208包括二极管222,此二极管222的一端连接到直流输入源258的正端,另一端则连接到电容23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经由电压移转电路208传输后足以供应输出端所需的电压时,在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中,一次侧电路212中的晶体管开关234、236、238以及240开始作脉冲宽度调变切换,所以此时电压推升电路206是不动作的。而升压模组202利用电压转移电路208中的二极管222直接将所输入的直流输入源作为输出电源输出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作直流/交流的转换,转换成输出所需的交流电压。
当输入的直流输入源258经由电压移转电路208转换后恰好足以供应输出端所需的电压时,在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中,一次侧电路212中的晶体管开关234、236、238以及240维持在最大的责任周期。
所以此时电压推升电路206不动作。而升压模组202利用电压转移电路208中的二极管222,继续将所输入的直流输入源258作为输出电源,输出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中作直流/交流的转换成为输出所需的交流电压。
当电压推升电路206在输出的绝对电压大于输入的直流输入源258经由电压转移电路208所能提供时,表示输出的直流电压经由转换后不足以供应输出端所需的电压。此时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的一次侧电路212中晶体管开关234、236、238以及240维持在最大的责任周期。则第一晶体管开关228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30开始切换作脉冲宽度调变。将直流输入源258经由电压推升电路206升压至输出所需的电压值,其中图2B是为直流输入源经由电压推升电路206升压后,在电容232一输出端所量测到的输出电压波形图。
在本实施例中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包括电压转换装置210、一次侧控制电路212、二次侧控制电路214。其中,电压转换装置210具有一次侧与二次侧绕组并依照一次侧提供的电压值以决定二次侧所输出的电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一次侧控制电路212是电性耦接于升压模组202与电压转换装置210一次侧之间,其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开关234、第二晶体管开关236、第三晶体管开关238以及第四晶体管开关240。
请参阅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中输出电压与二次侧控制电路中第一晶体管开关、第二晶体管开关的切换波形图。其中,第一晶体管开关234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36其中一端相耦接并耦接至电压转换装置210一次侧的一端,且第一晶体管开关234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36的另一端分别耦接至升压电路202的两输出端。而第三晶体管开关238与第四晶体管开关240其中一端相耦接并耦接至电压转换装置210一次侧的另一端,且第三晶体管开关238与第四晶体管开关240的另一端亦分别耦接至升压电路202的两输出端,上述的一侧控制电路212的线路可替换成直流/直流转换器,亦可达成类似的功效,如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侧控制电路214是电性耦接于电压转换装置210二次侧,以接收从电压转换装置210二次侧所输出的电压,并且转换为输出所需的交流输出源,上述的二次侧控制电路214线路可替换成图5中的线路,亦可达成相同的功效。
在上述的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中,是利用一次侧控制电路212中的晶体管开关做脉冲宽度调变,使得由升压模组202所输出的直流电压可以传输到电压转换装置210的一次侧。并经由电压转换装置210的绕组传输到二次侧控制电路214中。并且透过由二极管242、244、246以及248所组成的整流电路与第一晶体管开关250、第二晶体管开关252来做直流/交流的转换。
当输出的交流电压为正半周时,使第一晶体管开关250导通。当输出的交流电压为负半周时,使第二晶体管开关252导通,并且第一晶体管开关250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52的切换频率与输出的电压频率相同。并透过由电感254与电容256所组成的滤波器,以输出负载所需的交流电源。
请参阅图4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的回授模组方块图。在本实施例回授模组216中包括控制器一302与控制器二304。控制器一302中包含第一误差补偿器310、第一比较器316以及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20。其中,第一误差补偿器310是比较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的回授讯号306与参考讯号308,并且输出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至第一比较器316的一输入端。而第一比较器316是比较第一锯齿波314与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并输出第一比较信号318至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20中。
控制器二304包括峰值保持器322、第一减法器324、第二比较器330以及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34。其中,峰值保持器322是接收第一锯齿波314并保持第一锯齿波314的峰值。第一减法器324是接收由第一误差补偿器310所输出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与峰值保持器322所输出的信号值,经由减法运算之后将所得的减法结果328输出至第二比较器330的一输入端。而第二比较器330是比较减法结果328与第二锯齿波326,以输出第二比较信号332至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34中。
在本实施例中,当输入的直流电压足以供应输出端所需的电压时,电压推升电路中的第一晶体管开关228与第二晶体管开关230,根据回授模组216中控制器二304所回授的信号而保持不导通的状态,此时输入的直流电压源经由电压移转电路208传输至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中。并且经由回授模组216中的控制器一302的第一误差补偿器310比较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的回授电流或电压讯号306与参考讯号308后,输出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至第一比较器316的输入端。
而第一比较器316是比较第一锯齿波314与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以输出第一比较信号318至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20。此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20根据第一比较信号318而产生输出波以控制一次侧控制电路212中的晶体管开关234、236、238以及240做脉冲宽度调变。
当输入的直流电压不足以供应输出端所需的交流源时,可经由回授模组216中的第一误差补偿器310比较直流/交流转换模组204的回授电流或电压讯号306与参考讯号308后,输出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至第一比较器316的一输入端
第一比较器316是比较第一锯齿波314与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然后输出第一比较信号318至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20,根据第一比较信号318产生输出波以控制一次侧控制电路212中的晶体管开关234、236、238以及240是维持在最大的责任周期。
而电压推升电路206根据控制器二304中峰值保持器322是接收第一锯齿波314,并保持第一锯齿波314的峰值。第一减法器324是将输出第一误差补偿信号312减去该峰值保持器322所输出的信号值之后所得的减法结果328输出至第二比较器330的一输入端。
第二比较器330是比较减法结果328与第二锯齿波326后,以输出第二比较信号332至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34。此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334根据第二比较信号332产生输出波以控制电压推升电路206的操作,使第一晶体管开关228以及第二晶体管开关230开始切换做脉冲宽度调变,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调整成符合输出端所需要的交流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直流/交流转换装置,适用于将一直流输入源转换为一交流输出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升压模组,该升压模组包括一电压移转电路与一电压推升电路,该电压移转电路与该电压推升电路接收由该直流输入源所得的一输入电压,且该电压移转电路输出该输入电压,而该电压推升电路则在该电压移转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不足该交流输出源所需时进行运作,以推升由该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以及
一直流/交流转换模组,接收由该升压模组所输出的电压,并转换所接收的电压为所要输出的该交流输出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压移转电路包括:
一开关,该开关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直流输入源的一端,该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耦接至一电容的一端,该直流输入源的另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电容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开关包括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压推升电路包括:
一电感,该电感的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直流输入源的一端;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至该电感的另一端;
一电容,该电容电性耦接于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该直流输入源的另一端之间;以及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该电感与该第一开关之间,另一端则电性耦接于该电容与该直流输入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开关包括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开关包括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回授模组,该回授模组根据该直流/交流转换模组的输出与一预设值的差异,决定该电压推升电路所需提供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模组包括:
一电压转换装置,具有一一次侧与一二次侧,该电压转换装置依照该一次侧提供的电压值以决定该二次侧所提供的电压值;
一一次侧控制电路,电性耦接于该升压模组与该一次侧之间,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具有多个开关,并根据该些开关的导通与否,控制将由该升压模组所接收的电压转送至该一次侧;
一二次侧控制电路,电性耦接于该二次侧,并将从该二次侧所接收的电压转换为所要输出的该交流输出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包括:
一第一开关与一第二开关,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其中一端相电性耦接并电性耦接至该一次侧的一端,且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该升压电路的两输出端;以及
一第三开关与一第四开关,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其中一端相电性耦接并电性耦接至该一次侧的另一端,且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电性耦接至该升压电路的两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回授模组包括:
一第一误差补偿器,该第一误差补偿器比较该直流/交流转换模组的输出与该预设值,输出一第一误差补偿信号;
一第一比较器,该第一比较器比较一第一锯齿波与该第一误差补偿信号,输出一第一比较信号;以及
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根据该第一比较信号产生输出波以控制该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开关的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更包括:
一峰值保持器,接收该第一锯齿波,并保持该第一锯齿波的峰值;
一第一减法器,输出将该第一比较信号减去该峰值保持器所输出的信号值之后所得的一减法结果;
一第二比较器,比较该减法结果与一第二锯齿波,输出一第二比较信号;以及
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变波产生器,根据该第二比较信号产生输出波以控制该电压推升电路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开关分别包括一晶体管。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路包括全桥整流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交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次侧控制电路包括半桥整流器。
CNB2004100904002A 2004-11-12 2004-11-12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Active CN10048169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04002A CN100481699C (zh) 2004-11-12 2004-11-12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04002A CN100481699C (zh) 2004-11-12 2004-11-12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3830A true CN1773830A (zh) 2006-05-17
CN100481699C CN100481699C (zh) 2009-04-22

Family

ID=36760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04002A Active CN100481699C (zh) 2004-11-12 2004-11-12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169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511A (zh) * 2011-09-13 2013-03-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变换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10034694A (zh) * 2018-08-07 2019-07-19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511A (zh) * 2011-09-13 2013-03-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变换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001511B (zh) * 2011-09-13 2015-06-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变换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10034694A (zh) * 2018-08-07 2019-07-19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
CN110034694B (zh) * 2018-08-07 2021-05-18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1699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6837A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01039079A (zh) 供应直流电源的装置和方法
CN1930924A (zh) 混合电源系统
CN1825743A (zh)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其同步整流功率开关驱动方法
CN1918782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518200A (zh) 开关式电源装置
CN101060290A (zh) 具有能量钳位电路的电流源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501565A (zh) 正弦波发生电路以及使用该电路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CN1592061A (zh) 推挽式变换器及用于电源供应器、不断电供电系统的方法
CN105406751A (zh) 具有高升压比能力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型z源逆变器电路
CN1746806A (zh) 一次侧控制电源供应器的切换式控制装置
CN1141777C (zh) 一种直流/直流变换方法及其变换器
CN1707932A (zh) 用于车辆的电源装置
CN1521915A (zh) 具有多功能模式的再生能源变流装置
US20120140533A1 (en)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capacitance-convertibng function
CN1659773A (zh) Dc-dc变换器
CN1773830A (zh) 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CN101060282A (zh) 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
CN102548103B (zh) 用于led照明的无电解电容反激式ac/dc转换器
CN1123969A (zh) 工频整流负载电源方法及其装置
CN1692545A (zh) 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785251Y (zh) 具有输出功率限制与低电压保护的切换式控制装置
CN1848595A (zh) 可逆充电式便携装置及其提供可调输出电源的方法
CN101834526B (zh) 电源转换电路及其所适用的便携式供电装置
CN1870412A (zh) 非隔离型直流/交流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