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7479A -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7479A
CN1767479A CN 200410072466 CN200410072466A CN1767479A CN 1767479 A CN1767479 A CN 1767479A CN 200410072466 CN200410072466 CN 200410072466 CN 200410072466 A CN200410072466 A CN 200410072466A CN 1767479 A CN1767479 A CN 176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quipment
data
stage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24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承冕
李军锡
金勇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724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67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76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7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系统是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而连接所述的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从某一电器设备可以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另一电器设备执行动作的命令代码和执行动作所需的相关因子,而且请求信息是将数据分割成一定大小后而从另一个电器设备上载至某一电器设备的上载请求信息。本发明的系统使用了具有规范通信规格且能对系统内的电器设备进行控制以及监视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从而能够在生活网络控制协议中传送数据统一的若干个基元。另外,系统中的从属设备可以从主控制设备下载一定的数据,并且可根据信息的特点进行单一或者若干个通信循环。

Description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生活网络控制协议的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家庭网络是指连接有各种数字家电的网络,其可使人们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边都可以既方便又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被称之为白色家电的冰箱或者洗衣机等装置都逐渐变成了数字产品,而且随着家电运用体系技术和高速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使数字家电变成了信息家电,从而推动了家庭网络的发展。如表1所示,这种家庭网络可根据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分为数据网络、娱乐网络以及生活网络。
                                    表1
  分类   功能   服务类型
  数据网络   PC和周围设备之间的网络。   数据交换、因特网服务。
  娱乐网络   A/V(音频/视频)设备之间的网络。   音频、视频、服务。
  生活网络   控制家用电器的网络。   家用电器控制、家庭自动化、远程监测、信息服务等。
这里,数据网络是指为使PC和周围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者提供因特网服务而构筑的网络;娱乐网络是为具备音频和视频处理功能的家电设备之间构筑的网络;而生活网络则是为了控制家电和家庭自动化以及远程监测而构筑的网络。其中,家庭网络包括能够控制其它家电的运转或者监视其状态的主控制设备;和利用电器设备的特性或者其它功能,并具有能够响应主控制设备的功能和通知自身状态变化的信息功能的电器设备自动控制装置。本说明书中提及的家用电器不仅包括上述的洗衣机、冰箱等生活网络服务用家用电器,而且还包括用于数据网络服务以及娱乐网络服务的所有家用电器,并且还包括燃气阀门控制装置、自动门装置及电灯等产品。但在这已有技术中,对于家庭网络系统内家用电器的监视命令以及控制命令没有提供规范的通信规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规范的通信规格来控制及监视系统内各电器设备的功能,并且能够传送具有统一的若干个基元的LnCP数据,其从属和/或主控制设备可以上载一定的数据,且能够根据信息的特点进行单一或者若干通信循环的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且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而连接所述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其中,从某一电器设备可以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而该请求信息从某一电器设备的上位层传递到下位层,由此传递到另一个电器设备的下位层,再传递到其上位层,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有表示需要另一电器设备执行动作的命令代码,并包含有执行动作所需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相关因子,而且所述的请求信息是将数据分割成一定大小后而从另一个电器设备上载至某一电器设备的上载请求信息。
所述的上载请求信息中包含有所要分割数据的页码字段和分割所述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的相关因子。
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与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的缓冲区大小有关,其根据某一电器设备而设定。
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从使用者接收上载请求,并生成规定数据的请求信息的阶段;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的阶段;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后生成包含有数据响应信息的阶段;和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向某一电器设备传送响应信息的阶段。
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页码字段和用于分割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
所述的页码字段的初始值为‘1’。
所述的响应信息生成阶段还包括:根据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从该数据的最上位字段进行分割的阶段;和生成包含有分割的数据和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的页码字段值的响应信息的阶段。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保存响应信息中包含的分割数据的阶段。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直到从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接收整个数据为止反复地进行响应信息的生成和传送以及保存阶段。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某一电器设备判断所述的传送响应信息中包含的数据和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是否相同的阶段。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相同,则将页码大小增加至一定大小的阶段;生成包含增加后的页码字段和数据大小字段的请求信息阶段;和将所生成的信息传送给另一电器设备的阶段。
所述的响应信息的生成阶段还包括:从当前最后分割的数据开始,根据数据大小的字段值分割的阶段;和生成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的页码字段值的响应信息阶段。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另一电器设备生成包含小于所述数据大小字段值的剩余数据响应信息阶段;和传送所述生成的响应信息阶段。
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在所述判断阶段中包括如果接收的响应信息中包含的分割数据小于所述数据大小字段值时,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结束上载的阶段。
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将服务成功的信息通知使用者的阶段。
所述的处理方法当所述某一电器设备在请求信息的通信循环失败或者从其它电器设备接收NAK—响应信息时,该某一电器设备结束对于所述数据的下载服务。
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将服务失败的信息通知使用者的阶段。
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与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的缓冲区大小有关,其根据某一电器设备而设定。
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向另一电器设备传送缓冲区大小请求信息的阶段;和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将包含缓冲区大小的响应信息传送给某一电器设备的阶段。
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中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其中家庭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且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而连接所述的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其中,从某一电器设备可以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而该请求信息从某一电器设备的上位层传递到下位层,由此传递到另一个电器设备的下位层,再传递到其上位层,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有表示需要另一电器设备执行动作的命令代码,并包含有执行动作所需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相关因子,所述的相关因子包含有所要分割数据的页码字段和分割所述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
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使用了具有规范的通信规格且能够对该系统内的电器设备进行控制以及监视的控制协议。而且,该系统采用了规定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从而能够在生活网络控制协议中传送数据统一的若干个基元。另外,系统中的从属设备可以从主控制设备下载一定的数据,并且可根据信息的特点进行单一或者若干个通信循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构成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组成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中各层之间的界面组成图。
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中各层之间界面详细组成图。
图5a和图5b为包含各层之间发送数据的基元组成图。
图6a至图6c为请求信息结构实施例图。
图7a至图7c为响应信息结构实施例图。
图8为事件信息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上载服务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附图主要部分标号:
1:家庭网络系统               2:因特网
3:LnCP服务器                 4:客户设备
10:家庭网关                  20~23:网络管理器
30,31:LnCP路由器            40~49:电器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构成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1通过因特网2连接LnCP服务器3,而客户端设备4则通过因特网2连接LnCP服务器3。即,家庭网络系统1可以与LnCP服务器3和/或客户端设备4进行通信。包括因特网2在内的家庭网络系统1外部的网络可根据客户端设备4的种类而添加其它的配件。即,在客户端设备4为电脑时,因特网2需要具备图中未示出的网络服务器;而当客户端设备4为网络电话时,其需要具备图中未示出的无线应用协议服务器。LnCP服务器3可按照规定的登录程序分别与家庭网络系统1以及客户端设备4相连接,然后从客户端设备4接收监视以及控制命令,并将其转换为规定的格式后通过因特网2将该信息传送给家庭网络系统1。而且,LnCP服务器3可从家庭网络系统1中接收具有规定格式的信息,并且能够进行保存或者将其传送给客户端设备4。另外,LnCP服务器3还可将自身保存或者生成的信息传送给家庭网络系统1,即,家庭网络系统1可从所连接的LnCP服务器3上下载所提供的内容。家庭网络系统1包括:用于连接因特网2的家庭网关10、对若干个电器设备40~49进行环境设定并执行管理功能的若干个网络管理器20~23、连接传输媒体的LnCP路由器30,31和/或LnCP连接器35,36以及若干个电器设备40~49。家庭网络系统1内部的网络是由所连接的电器设备40~49以及这些设备共用的传输媒体组成。这种传输媒体利用像RS-485或者低功率RF等数据连接层非标准传送媒体,或者利用电力线或IEEE802.11等标准传送媒体。这种家庭网络系统1内部的网络由与因特网2相互分离的网络构成,即构成利用有线或者无线传送媒体连接而形成的独立型网络。在这里,所述的独立性网络包括物理上连接而逻辑上分离的网络。这种家庭网络系统1包括能够控制其它电器设备40~49的运转或者对其进行监视的主控制设备和具有能够响应主控制设备的请求功能和通知自身状态变化信息的从属设备。主控制设备包括网络管理器20~23,从属设备包括电器设备40~49。但是,网络管理器20~23内存有所要控制的电器设备40~49的信息以及控制代码,由此可利用程序化方式对其进行控制,或者接收LnCP服务器3和/或客户端设备4输入的指令而对其进行控制。另外,如图1所示,在连接了若干个网络管理器20~23之后,为了与其它的网络管理器20~23进行信息交换或者信息共享以及进行相互控制,某些网络管理器20~23必须在作为主控制设备的同时也具有从属设备的作用,即其实际上是一种在物理上为一个设备,但在逻辑上同时执行主控制设备和从属设备功能的混合设备。此外,网络管理器20~23以及电器设备40~49可通过图中示出的电力线网络、RS-485网络或RF网络直接连接成网络,也可以通过LnCP路由器30,31和/或LnCP连接器35,36进行连接。而且,电器设备40~49、LnCP路由器30,31和/或LnCP连接器35,36都登录到网络管理器20~23上,并分别被赋予了唯一的逻辑地址(例如,0x00,0x01),而该逻辑地址与产品代码(例如,空调器为‘0x02’,洗衣机为‘0x01’)能够组合成节点地址而作为设备的标识。例如,可用0x0200(空调器1)、0x0201(空调器2)等节点地址来区分电器设备40~49、LnCP路由器30,31和/或LnCP连接器35,36。另外,还可以使用根据某种规定(相同的产品、产品的设置场所、使用者)来一次性区分一个以上电器设备40~49、LnCP路由器30,31和/或LnCP连接器35,36的群组地址。在所述的群组地址中,被声明的群组地址将地址选项值(下面称之为特征位)设定为1时是指定若干个设备的集群,默认的群组地址将逻辑地址和/或制品代码的所有位值变成‘1’,由此可以指定若干个设备。特别是,被声明的群组地址将成为集群代码。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组成图。本发明提供的家庭网络系统1可根据图2中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在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和电器设备40~49间进行通信。由此,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和电器设备40~49可根据所述的LnCP进行网络通信。如图2所示,LnCP执行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以及电器设备40~49的固有功能,其包括为了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操作以及监视而能够提供与应用层60之间界面功能的应用软件50;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服务,可将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或者命令转换为信息并传送给下层的应用层60;能够给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以及电器设备40~49提供可靠性较高的网络连接的网络层70;能够提供连接共用传输媒体的控制功能的数据连接层80;能够提供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以及电器设备40~49之间连接的物理界面和将所要传送的位规格化的物理层90;以及能够设定物理层90以及其它各层中使用的节点参数,并进行管理的参数管理层100。具体地说,所述的应用软件50还包括具有节点参数和对连接在网络上的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以及电器设备40~49进行管理功能的网络管理附属层51。即,所述的网络管理附属层51具有能够执行设定节点变量值或改变节点变量的管理功能和当使用LnCP的设备作为主控制设备时构筑网络及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络管理功能。而且,在网络管理器20~23、LnCP路由器30,31、LnCP连接器35,36以及电器设备40~49利用电力线和IEEE802.111以及无线形式等非独立型媒体(例如,LnCP包含电力线通信PLC协议和/或无线协议时)构成网络时,网络层70还包括能够执行逻辑区分各个特定网络的家庭代码设定、管理以及处理等功能的家庭代码控制附属层71。所述的家庭代码控制附属层71在使用RS-485等独立型传输媒体构成网络从而在物理上区别于其它特定网络时将不包括在LnCP中。所述的家庭代码是由4字节任意值或使用者设定的值构成。
图3a、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中各层之间的界面组成图。图3a表示当物理层90连接在非独立型传输媒体上时各层之间的界面,而图3b则表示物理层90连接在独立型传输媒体上时各层之间的界面。家庭网络系统1可在从上层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加上各所在层要求的标题和结尾信息而传送给下层。如图3a、图3b所示,APDU(应用层PDU)是在应用层60和网络层70之间传递的数据,NPDU(网络层PDU)是在网络层70和数据连接层80或者家庭代码控制附属层71之间传递的数据,HCNPDU(家庭代码控制下层PDU)是在网络层70(更准确地说是家庭代码控制附属层71)和数据连接层80之间传递的数据,而数据连接层80和物理层90之间则以数据帧为单位形成界面。
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提供的生活网络控制协议栈中各层之间界面详细组成图。其中,图4a为应用层中的APDU结构。其中,AL字段为表示APDU长度(从AL到信息字段的长度)的字段,其最小值为4,而最大值为77。AHL字段为表示APDU标题长度(从AL到ALO的长度)的字段,不扩展时其为3字节,并可以扩展到7字节。在LnCP中,为了信息的保密化和应用协议的变更等,可以将APDU标题长度扩展到7字节。ALO(应用层选顶)字段为表示信息包扩展的字段,例如设定为‘0’时,在含有其它值的情况下可忽略信息字段。信息字段是处理使用者的控制信息或事件信息的字段,根据ALO字段包含的值,其组成有所不同。图4b为网络层70中的NPDU结构。图4c为NPDU中的NLC详细结构。其中,SLP为表示信息包开始的字段,其具有0x02值。DA和SA字段为所要传送的信息包接收者和发送者的逻辑地址字段,分别由16位构成。这里,最高位的1位为表示群组地址的标记,其后的7位表示产品的种类(产品代码),最后的8位是区分若干个相同的网络管理器20~23和电器设备40~49的逻辑地址。PL字段为表示所要传送的NPDU整个长度的字段,其最小值为12字节,而最大值可达到100字节。SP字段是对所要传送的信息赋予传送顺序的字段,其由3位构成,而各种信息的优先顺序参见表2。当从属设备根据主控制设备的请求而进行响应时,其将依照从主控制设备接收到的请求信息的优先顺序。NHL字段为用于NPDU标题(从SLP到NLC字段)
                            表2
  优先顺序   值   应用层
  高   0   -发送紧急信息时。
1   -发送一般信息时。-发送联机状态或者脱机状态变化的事件信息时。
标准 2   -发送构筑网络的信息时。-发送一般事件信息时。
  低   3   -依据下载或者上传原理进行数据传送时。
扩展的字段,在不进行扩展时为9字节,最大可以扩展到16字节。PV字段为表示采用版本的1字节字段,上位的4位是版本字段,下位的4位是副版本字段,版本和副版本分别用16进制表示。NPT字段为在网络层中区分信息包种类的4位字段,LnCP包括请求信息包、响应信息包和通知信息包,主控制设备的NPT字段需要设定为请求信息包或通知信息包,而从属设备的NPT字段则需要设定为响应信息包或通知信息包。TC字段为在网络层中发生通信故障而没能成功发送请求信息包或者响应信息包时,为了重发请求信息包或为了提高通知信息包的传送效率而反复发送的2位字段。接收者可利用TC字段值检测重复信息。PN字段为由2位构成的信息包号字段,在从属设备中其与TC字段一起用于检测重复信息包,而在主控制设备中用于处理若干个通信循环。APDU字段为应用层60和网络层70之间传递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其最小值为0字节,而最大值为88字节。CRC字段是对接收到的信息包(从SLP到APDU)中的错误进行冗余检验的16位字段。ELP字段为表示信息包结尾的字段,其具有0x03值。如果接收完由信息包长度字段所规定长度的数据后没有检测出ELP字段的话,则视为信息包错误。图4d为家庭代码控制附属层71中的HCNPDU结构。如图4d所示,NPDU上位部分上还包括家庭代码(HC)字段。所述的家庭代码字段由4字节组成,并在可以传递信息包的线路上具有唯一的值。图4e为数据连接层80的帧结构。LnCP数据连接层中帧的标题以及结尾根据传输媒体有所不同,当数据连接层80使用非标准传输媒体时,帧的标题以及结尾为空字段。而当使用标准传输媒体时,则依据协议规定。NPDU字段为上位网络层70传送的数据单元,而HCNPDU为物理层90使用电力线或IEEE 802.111等非独立传输媒体时使用的4字节家庭代码加上NPDU前部形成的数据单元。数据连接层80对NPDU和HCNPDU的处理不进行区分。图4f为物理层90的帧结构。LnCP的物理层90具有收发传输媒体物理信号的功能,其可以使用RS-485或低功率RF等非标准传输媒体。在使用LnCP的家庭网络系统1中,为使网络管理器20~23以及电器设备40~49与RS-485或者LnCP路由器30,31或LnCP连接器35,36间形成界面,可以利用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和传输器)帧结构和RS-232的信号电平。UART在设备之间利用串联总线进行连接时能在通信线路中控制位信号的流动。如图4f所示,在LnCP中,可将上层发出的信息包变成10位大小的UART帧单位传递给传输媒体。UART帧由1位的起始位、8位的数据位以及1位的停止位构成,但不使用校验位。UART帧从起始位开始传递,最后传递停止位。在使用LnCP的家庭网络系统1中,利用UART时不使用附加的帧标题和帧结尾。
下面对于上述层中使用的节点参数进行说明。表3中示出了节点变量的数据类型。
                            表3
  标记   数据类型   说明
  char   signed char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1字节。
  uchar   unsigned char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1字节。
  int   signed int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2字节。
  uint   unsigned int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2字节。
  long   signed long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4字节。
  ulong   unsigned long  在没有定义数据长度时为4字节。
  string   string  最后字节是NULL的文字列数据。
  FILE   -  具有文件结构的数据。
首先,应用层60利用使用者通过应用软件50传递的数据和命令生成信息和APDU并将其传给下位的网络层70,并解释从下位网络层70接收到的APDU并上传给应用软件50。应用层60中使用的节点变量如表4所示。
                          表4
  名称  形态   说明
  结构请求信息的传送间隔 constant uint Tpluged   导通电源后从网络层70得到逻辑地址,当其值为0x00时,直到地址被指定为止,以Tpluged时间(秒)间隔连续发送结构请求信息(ConfigurationReq)。
  事件信息的传送间隔  uint NP_Tj   网络层70的逻辑地址不是0x00时,将连接网络的状态以Tj(秒)间隔连续发送事件信息。
  缓冲区的大小  uchar NP_BufferSize   可以装载信息的缓冲区大小(单位是字节数)。
  服务时限  const uintSvcTimeOut   使用者要求所需服务后的待机时间(秒)。
通信循环控制 uchar CycleControl   从网络层70接收APDU,当应用层60存在还未完成的通信循环时,表示为RCV_DISABLED(0),忽略从网络层70接收的APDU。所述通信循环处理结束后,处于待机状态时表示为RCV_ENABLED(1),对于从网络层70接收的APDU进行处理。
然后,网络层70执行下述的功能。首先,具有地址管理功能,其能保存自身的地址以及目的地网络管理器20~23或电器设备40~49的地址。这时,可以使用地址中包含的网络管理器20~23或电器设备40~49的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指定集群地址,以支持多点传送以及广播通信。其次,具有控制流量的功能,其能管理通信循环并控制信息包的流动。其次,具有故障控制功能,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信息时将重新发送数据,重发的次数最大为3次。其次,具有事务处理控制功能,其能检测出重复信息,从而可防止信息的重复,并控制同时进行的多路通信循环。最后,具有路由器控制功能,为了在两个独立的传输媒体之间传递信息包,其能够防止LnCP路由器30,31及LnCP连接器35,36之间的无限循环,并能够控制信息包的流动。这种网络层70是以通信循环单元来提供服务。所述的通信循环包括{1-Request,1-Response},{1-Request,Multi-Responses},{1-Notification},{Repeated-Notification}等四种。{1-Request,1-Response}通信循环是一个主控制设备给一个从属设备发送一个请求信息包,从属设备针对上述的请求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包的通信循环。{1-Request,Multi-Responses}通信循环是一个主控制设备向若干个从属设备发出一个请求信息,而各个从属设备一次发出针对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1-Notification}通信循环是设备(主控制设备或从属设备)给一个或若干个设备(主控制设备或从属设备)发送一个通信信息包后结束通信的循环。{Repeated-Notification}通信循环是在{1-Notification}循环通信之中为了确保传输可靠性而反复发送相同的信息包,并停止通信的循环。所述的通信循环和信息包类型以及传送服务(或者是网络层服务)之间的关系如表5所示。
                          表5
  通信循环   信息包类型   传送服务
  {1-request,1-response}   请求信息包—响应信息包   Acknowledged(0)
  {1-request,multi-response}   请求信息包—响应信息包   Acknowledged(0)
  {1-notification}   通知信息包   Non-acknowledged(1)
  {Repeated-notification}   通知信息包   Repeated-notification(2)
对于余下的网络层70、数据连接层80以及物理层90的参数这里不再说明。
图5a和图5b为包含各层之间发送数据的基元组成图。图5a示出了主控制设备的各层之间基元的传递。如图5a所示,首先,应用软件50和应用层60之间的基元使用了UserReq、UserDLReq、UserULReq、ALCompleted、ResUser和EventUser。使用者请求基元(UserReq)是从由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传递的单一通信循环构成的服务请求基元,以用于控制或者监视。所述的使用者请求基元包括表6a中的组成成分。
                            表6a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层60的应用服务代码,是产品代码和命令代码的组合。
  请求信息   RequestMessage*ReqMsg   命令代码和输入因子组成的请求信息。
  请求信息的长度 Uchar ReqMsgLength RequestMessage的字节数据长度。
  接收者地址   uint RcvAddress   需要通信的设备地址。
网络层服务 uchar NLService   网络层70中的传送服务种类:0:Request-response,1:1-notification,2:Repeated-notification.
时限 uint TimeOut   NLService Request-response时,从主控制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后等待响应信息包的时间(ms)。
  服务优先顺序   Uchar SvcPriority   数据连接层80的传送优先顺序。
使用者下载请求(UserDLReq)基元是从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传递的下载服务请求基元,其包括表6b中的组成成分。
                            表6b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层60的应用服务代码,是产品代码和命令代码的组合。
  下载文件   FILE*DownloadFile   包含下载数据的文件。
网络层服务   uchar NLService=0 网络阶70中的传送服务的种类Request-response。
  接收者地址   uint RcvAddress   需要通信的设备的地址。
时限 uint TimeOut   NLService Request-response时,从主控制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后等待响应信息包的时间(ms)。
  服务优先顺序   Uchar SvcPriority   数据连接层80的传送优先顺序。
使用者上载请求(UserULReq)基元是从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传递的上载服务请求基元,其包括图6c中的组成成分。
                          表6c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层60的应用服务代码,是产品代码和命令代码的组合。
请求信息 RequestMessage*ReqMsg   包含命令代码,PageNO以及DataNO输入因子的请求信息。
网络层服务  uchar NLService=0 网络层70中的传送服务的种类Request-response。
  接收者地址  uint RcvAddress   需要通信的设备的地址。
时限 uint TimeOut   NLService Request-response时,从主控制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后等待响应信息包的时间(ms)。
  服务优先顺序  Uchar SvcPriority   数据连接层80的传送优先顺序。
响应使用者(ResUser)基元是将主控制设备的服务执行结果传给应用软件50的基元,其包括图6d中的组成成分。
                                      表6d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层60的应用服务代码,是产品代码和命令代码的组合。
  响应信息   RespouseMessage*ResMsg   命令代码和回复因子构成的响应信息。
  响应信息的长度   Uchar ResMsgLength   ResponseMessage的字节数据长度。
  发送者地址   Uint SenderAddress   需要通信的设备地址。
事件使用者(EventUser)基元是传递给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的事件服务基元,其包括表6e中的组成成分。
                             表6e
  名称   形态   说明
  事件信息   EventMessage*EventMsg   事件信息。
  事件信息长度   uchar EventMsgLength   ResponseMessage的字节数据长度。
  发送者地址   uint SenderAddress   发送者的设备地址。
应用层完成基元(ALCompleted)是将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的执行结果发送给应用软件50的基元,其包括图6f中的组成成分。
                            表6f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属于应用层60的应用服务代码,是产品代码和命令代码的组合。
  服务结果   uchar ALResult   使用者要求的服务成功的结束时为SERVICE_OK(1),否则为SERVICE_FAILED(0)。
  失败原因代码   uchar ALFailCode   ALResult是SERVICE_FAILED时失败原因的分类值。
其次,应用层60和网络层70之间的基元如图5a所示,其包括:ReqMsgSend、NLCompleted以及MsgRev。其中,请求信息发送(ReqMsgSend)基元是从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向网络层70传递信息的基元,其包括表7a中的组成成分。
                                      表7a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标识  Ulong CycleID   主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请求信息  Uchar*ReqAPDU   包括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中生成的请求信息的APDU。
请求信息的长度  UcharAPDULength APDU字节数据长度。
  目的地代码  Uint DstAddress   接收者的设备代码。
网络层服务 ucharNLService   主控制设备的通信循环服务类型0:Acknowledged,1:Non-acknowledged,2:Repeated-notification。
时限 Uchar TimeOut   NLService选定为Acknowledged时,从主控制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包后等待响应信息包的时间(ms)或者NLService选定为Repeated-notificati时连续通知信息包的时间(ms)。
  服务优先顺序  Uchar SvcPriority   请求信息的传送优先顺序。
在这里,通信标识(CycleID)是由所述的应用服务代码和接收地址组合而成。
信息接收(MsgRev)基元是在主控制设备的网络层70中向应用层60传递信息包的基元,其包括表7b中的组成成分。
                            表7b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标识   Ulong CycleID   主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事件响应信息   uchar*ResEventAPDU   传递到应用层60的APDU。
  事件响应信息的长度   uchar APDULength   APDU的字节数据长度。
  发送者代码   uint SrcAddress   发送者的设备代码。
使用者通信循环标识(CycleID)的组成如下所述。网络层结束(NLCompleted)基元是网络层70通知应用层60信息包处理状态的基元,其包括表7c中的组成成分。
                                        表7c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标识  Ulong CycleID   主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传送结果 Uchar NLResult   通信循环成功结束后是CYCLE_OK(1),否则为CYCLE_FAILED(0)。
  失败原因代码  Uchar NLFailCode   NLResult为CYCLE_FAILED时,失败原因的分类值。
  再发送次数  Uchar NLSuccessCode   NLResult是CYCLE_OK时的再发送次数。
对于其它层的基元不再进行说明。
图5b中示出从属设备各层之间的基元传递。如图5b所示,首先,应用软件50a和应用层60a之间的基元包括FuncCall、FuncReturn以及InformStates。
函数呼叫(FuncCall)基元是为了呼叫属于应用软件50a的副例行程序的基元,其包括表8a中的组成成分。
                            表8a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软件50a中包含的副例行程序的代码。
  因子数据   uchar*Data  执行应用软件50a中包含的副例行程序的因子。
  因子数据的长度   uchar DataLength  Date字节长度。
函数返还(FuncReturn)基元是在应用软件50a中返还副例行程序呼叫结果的基元,其包括表8b中的组成成分。
                          表8b
  名称 形态  说明
  应用服务代码 ulong ALSvcCode  应用软件50a中包含的副例行程序的代码。
  返还数据 uchar*ReturnData  应用软件50a中包含的副例行程序的执行结果。
  返还数据的长度 uchar ReturnDataLength  ReturnData字节的长度。
状态通知(InformStates)基元是包括应用软件50a传递的状态变量值的基元,其包括表8c中的组成成分。
                                    表8c
  名称   形态   说明
  状态代码   uint StateCode   状态变量的代码值,与事件代码相同的值。
核对标记 uchar CheckFlag   有关StateCode的状态变化时,STATE_CHANGED(1),否则STATE_KEPT(0)。
  状态值   uchar StatusVal[4]   状态变量的变更值。
然后,应用层60a和网络层70a之间的基元包括ReqMsgRcv、ResMsgSend、EventMsgSend以及NLCompleted。其中,请求信息接收(ReqMsgRCv)基元是网络层70a给应用层60a发送所接收信息的基元,其包括表9a中的组成成分。
                          表9a
  名称   形态   说明
  请求信息   Uchar*ReqAPDU   将要传递给应用层60a的APDU。
  请求信息的长度   Uchar APDULength   APDU字节数据长度。
  发送者地代码   uint SrcAddress   发送者的设备代码。
网络层服务 Uchar NLService   从属控制设备的通信循环服务类型0:Acknowledged,1:Non-acknowledged。
  重复信息包检测结果 Uchar DuplicateCheck   是重复信息检测结果,正常时为NORMAL_PKT(1),检测出重复的信息包时DUPLICATED_PKT(0)。
响应信息发送(ResMsgSend)基元是应用层60a给网络层70a发送应答信息的基元,其包括表9b中的组成成分。
                          表9b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识别代码   Ulong CycleID   从属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响应信息   uchar*ResAPDU   包含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中生成的响应信息的APDU。
响应信息的长度   ucharAPDULength APDU的字节数据长度。
事件信息发送(EventMsgSend)基元是从应用层60a给网络层70a传送事件信息的基元,其包括表9c中的组成成分。
                            表9c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识别代码   Ulong CycleID   从属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事件信息   uchar*EventAPDU   包括从属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a中生成的事件信息的APDU。
  事件信息的长度   Uchar APDULength   APDU字节数据长度。
  接收者代码   Uint RcvAddress   接收者的设备代码。
网络层服务   ucharNLService   网络层70a的传送服务1:Non-acknowledged,2:Repeated-notification。
时限 Uchar TimeOut   NLService选定为Repeated-notification时,连续的通知信息包之间的时间间隔(ms)。
  服务优先顺序   Uchar SvcPriority   事件信息的传送优先顺序。
网络层完成(NLCompleted)基元是网络层70a通知应用层60a信息包处理状态的基元,其包括表9d中的组成成分。
                            表9d
  名称   形态   说明
  通信循环识别代码   Ulong CycleID   从属控制设备中通信循环的识别代码。
传送结果 Uchar NLResult   通信循环成功结束后是CYCLE_OK(1),否则为CYCLE_FAIED(0)。
  传送失败原因   Uchar NLFailCode   NLResult为CYCLE_FAILED时,失败原因的分类值。
再发送次数   UcharNLSuccessCode NLResult是CYCLE_OK时的再发送次数。
其它各层之间的基元这里不再进行说明。
在信息中的字节(或位)数据分布中,上位字节(或位)位于信息的左侧,下位字节(或位)位于信息的右侧。应用层60中的信息种类如下。
*请求信息(Request Message):为使从属设备执行命令,从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传给网络层70或者从从属设备的网络层70a传给应用层60a的信息。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根据网络层70a传递的传送模式用响应信息应答。
*响应信息(Response Message):从属设备为了传递命令执行的结果,从主控制设备的网络层70传递到应用层60或者从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传递给网络层70a的信息,是对于请求信息的响应。
*事件信息(Event Message):当事件信息设备的状态变更时,对于发送设备来讲是从应用层传递给网络层,而对于接收设备来讲是从网络层传递给应用层的信息,但接收设备不响应。
图6a至图6c是请求信息结构实施例图。
图6a中示出了基本请求信息,这种请求信息由命令代码(CC)和必要时执行命令代码的相关因子(因子1,2...)构成,用于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确认以及设备信息的确认。图6b是下载请求信息,下载请求信息是将在请求信息中分割出的数据发送给设备上的输入因子,其中包括‘全部页’和‘当前页’。图6c是包含‘页码’和‘数据大小’的上载请求信息。具体地说,所述的下载请求信息是主控制设备保存有一定的数据,并将此数据发送给从属设备和/或其它主控制设备的信息。所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大小分割,而所分割数据的数量成为全部页,全部页中包含在当前请求信息中的页成为当前页。所述的上载请求信息是从属设备和/或其它的主控制设备保存有一定的数据,主控制设备要将此数据上载的信息,主控制设备请求在整个数据中的相当于数据大小的一部分数据,而这一部分数据在整个数据中是对应页码对应顺序上的分页数据。
图7a至图7c是响应信息结构的实施例图。响应信息分为在正常执行主控制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时生成的ACK-响应信息和在没有正常执行主控制设备发出的请求信息时生成的NAK-响应信息。图7a为ACK-响应信息,其由命令代码和ACK(比如0x06)以及表示执行结果的因子(因子1,2...)构成,在从属设备成功地执行了主控制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时发送。图7b为NAK-响应信息,其由命令代码和NAK(比如0x15)以及1字节的NAK代码构成,当从属设备没有成功地执行主控制设备的请求信息时发送。NAK代码是在主控制设备和从属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根据由于错误的命令代码以及因子而使从属设备没有正确地执行请求信息的理由而分类的代码值,以区分于产品运转时的故障。图7c为包含错误代码的NAK响应信息,错误代码是与产品运转有关的错误,当由于这种错误的出现而使从属设备没有成功地执行请求信息时NAK代码被固定为一个值,比如′0x63′,在NAK代码的后面跟着错误代码值。
图8为事件信息结构图。如图8所示,事件信息是当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生成的信息,其由命令代码(例如,0x11)、事件代码(2字节)以及状态值(4字节)构成。在事件代码中,上位1字节与产品代码相同,下位1字节表示状态变量。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所述的处理方法是有关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从网络层70接收请求信息接收基元,并取出信息传递给应用软件50的一系列过程。该数据处理方法是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从应用软件50接收规定的基元而组成APDU,并将其传给网络层70的一系列过程。在S61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从网络层70接收使用者请求,使用者下载请求或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在S62阶段中,使用者请求基元中包含的应用层服务代码中定义的服务是由单一循环构成的,因此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分离出单一通信循环,并只处理单一通信循环。而且,使用者下载请求或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中包括的应用层服务代码中定义的服务是由若干个通信循环构成的,因此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分离出若干通信循环,并通过一次处理单一的通信循环,由此处理若干个通信循环。在S63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为了执行构成使用者请求基元的单一通信循环的服务而生成一个请求或通信信息,而为了执行构成使用者下载请求或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的若干通信循环构成的服务,根据下载或者上载顺序生成若干个(规定的数据分割为若干个数据时,分割数据的数量)请求信息。在S64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对于所生成的请求或者通知信息生成通信循环识别标识。这时,使用者下载请求或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中的若干请求信息生成相同的通信循环识别标识,并一次执行单一的通信循环。与图9的说明有关的基元包括使用者请求(UserReq)、使用者下载请求UserDLReq)或使用者上载请求(UserULReq)基元。在S65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由于在通信循环结束之前无法进行相同循环识别标识的服务,因此检索已经做成的服务明细(下面进行说明),如果存在S64阶段中生成的通信循环识别标识相同的值,则忽略新生成的通信循环识别标识而进行S67阶段,并不再制作对此的服务明细。在S66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在收到基元时制作具有下述表10组成的服务明细。
                            表10
  变量   大小   内容
  ALSvcCode   4字节  —应用层服务代码
  ALSvcType   1字节  —应用层的服务种类0:Request-response,1:Request-only,2:Repeated-request-only,3:Event-only
  CycleNo   1字节  —执行服务的通信循环次数
  CycleID   4字节  —通信循环标识—与APDU一起传到网络层
下面对各个变量的设定过程进行说明。
*应用层服务代码(ALSvcCode)设定为基元上包含的应用层服务代码;
*应用层服务类型(ALSvcType)是在基元中包含的网络层服务为响应必要(Acknowledged)时,设定为表示请求-响应的‘0’,在响应不必要(Non-acknowledged)时,设定为表示请求-无响应的‘1’,在反复通知时,设定为表示反复请求-无应答的‘2’;
*通信循环次数(CycleNo)当为使用者请求基元时设定为‘1’,而当为使用者下载请求或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时设定为页码数;
*通信循环识别标识(CycleID)是利用接收者地址和应用层服务代码设定。
在S67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在将要传送给网络层70的信息上添加标题而构成APDU。这时,各个字段的值设定如下:
*AL是在所要传送的信息字节数上加3;
*AHL设定为‘3’;
*ALO设定为‘0’(应用层没有选项时)。
在S68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将包含构成APDU的请求信息发送基元传送给网络层70。在S69阶段之后的数据处理方法中进行通信循环以及服务执行的结束。在S69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为了判断通信循环是否结束,在服务开始后,判断在服务时限之内是否从网络层70接收到网络层完成基元。如果已经接收到,则判断为通信循环结束,因而进行S70阶段,并将服务明细中的通信循环次数值减小一定值(比如‘1’)。如果在服务时限之内没有收到网络层70的网络层完成基元,则进行S71阶段,将通信循环次数设定为‘0’。例如,在没有收到网络层完成基元时,可以判断为信息传送出现错误、从属设备的故障等。在S72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判断整个通信循环是否结束。即,当通信循环次数为0时,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判断为服务结束,否则为了执行剩余信息的通信循环而进行S65阶段或者S67阶段,从而完成若干个通信循环。在S73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删除相关的服务明细。在S74阶段中,将服务执行结果上载至应用层完成基元,并传送给应用软件50。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这种处理方法是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应用软件50a接收某种基元而构成APDU,并传送给网络层70a的一系列过程。在S81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应用软件50a接收状态通知基元。在S82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为了阻断来自网络层70a的数据,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禁止接收。在S83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根据接收到的状态通知基元中包含的状态代码中的状态已经变化的变量分别制作事件信息。在S84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利用代表所有主控制设备(即,网络管理器20~23)的接收标识(比如,0x00FF)和构成事件信息的命令代码(比如,0x11)来生成信息。由此,状态通知基元产生的所有通信循环识别标识具有相同的值。在S85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由于只能处理一个通信循环,因此如果一个已经制成的服务明细正在进行,则需要等待直到所述服务完成。在S86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根据表10制作服务明细。
*应用层服务代码(ALSvcCode)是利用命令代码和产品代码以及基元中包含的状态代码而设定;
*应用层服务类型(ALSvcType)设定为表示事件-无响应的‘3’;
*通信循环次数(CycleNo)设定为依据状态变化的变量的单个或多个事件信息的个数;
*通信循环识别标识(CycleID)设定为诸如‘0x00FF0011’。
在S87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生成包含S83阶段中产生的事件信息的APDU。在S88阶段中,利用事件信息发送基元将所述的APDU发送给网络层70a。在S89阶段之后,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进入完成当前的通信循环以及服务的过程。S89~S93阶段与图9中的S69~S73阶段相同。在S94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为了恢复接收网络层70a的数据接收功能而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接收使能。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该处理方法是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网络层70a接收请求信息接收基元,并取出信息后将其传送给应用软件50a的一系列过程。在S101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网络层70a接收请求信息接收基元。在S102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为了阻断来自网络层70a的数据,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禁止接收。在S103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当接收的请求信息接收基元中包含的APDU中的ALO值不是规定值(比如‘0’)时,则进行S104阶段,而忽略所接收的APDU,然后进行S105阶段,即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接收使能,以恢复数据接收功能。在S106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利用AHL字段值从APDU取出信息。即使所接收的APDU中添加了其中没有定义的字段,也只是识别AHL字段所指定的字节数的标题,并取出信息。在S107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根据网络层服务来判断是否制作服务明细。即,请求信息接收基元中包含的信息的网络层服务是响应不必要(即,事件或者通知信息)时,即由于没有要求附加动作(比如,响应信息的生成以及传送),因此进行S109阶段,而不制作服务明细。如果网络层服务为响应必要(即,请求信息)时,则进行S108阶段而制作如下的服务明细:
*应用层服务代码(ALSvcCode)包含请求信息接收中的发送者地址和取出信息中包含的命令代码;
*应用层服务类型设定为‘0’(Request-reponse);
*通信循环次数设定为‘1’;
*通信循环识别标识包含请求信息接收基元上包含的发送者地址和应用层服务代码。
在S109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组成函数呼叫基元,并传送给应用软件50a。在S110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判断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网络层服务是否为响应不必要。根据所述的判断,如果是响应不必要,将取出的信息传送给应用软件50a时由于不需要附加的动作(比如,响应信息的生成以及发送),因此为了恢复从网络层70a接收数据,则进行S105阶段而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通信使能。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关于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应用软件50a接收函数返还基元而生成APDU,并将其传送给网络层70a的一系列过程。在S121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从应用软件50a接收函数返还基元。在S122阶段中利用基元中包含的返还数据组成响应信息。在S123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在将要传送到网络层70a的信息中添加标题而组成APDU。这时,标题上各字段的值设定如下:
*AL是在所要传送的信息字节数上加3;
*AHL设定为‘3’;
*ALO设定为‘0’(应用层没有选项时)。
在S124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将包含APDU的请求信息发送基元传送到网络层70a。在S125及S126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需要判断通信循环是否结束,在服务开始后,如果服务执行时间是在服务时限之内,则进行S126阶段,否则进行S127阶段。在S126阶段中,如果接收到网络层完成基元,则进行S127阶段,否则进行S125阶段。在S127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将删除图11中S108阶段中生成的已经保存的服务明细。在S128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为了恢复接收网络层70a的数据而将通信循环控制设定为接收使能。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层数据处理方法第五实施例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关于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从网络层70接收请求信息接收基元,取出信息后并将其发送给应用软件50a的一系列过程。在S141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从网络层70接收请求信息接收基元。在S142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当接收的请求信息接收基元中包含的APDU的ALO值不是规定值(比如‘0’)时,则进行S143阶段,即忽略所接收的APDU,如果是规定值,则进行S144阶段。在S144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利用AHL字段值从APDU取出信息。即使所接收的APDU中添加了其中没有定义的字段,也只是识别AHL字段所指定的字节数的标题,并取出信息。在S145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确认与所接收的信息接收基元对应的服务明细。如果含有与信息接收基元中包含的通信循环识别标识相同值的服务明细,则进行S147阶段,如果没有则进行S146阶段。在S145阶段中判断信息接收基元中包含的信息是否为请求信息,还可以包括忽略此时接收的信息接收基元的阶段。在S146阶段中,由于所接收的基元中包含的数据是事件或者通知信息,因此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生成包含事件信息的事件使用标识基元并传送给应用软件50。在S147阶段中,当接收的基元中包含的信息是响应信息,这时判断通信循环次数值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则进行S149阶段,否则响应信息为单一通信循环,则进行S148阶段。在S148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生成包含所述响应信息的响应使用标识基元并传送给应用软件50。在S149阶段中,得出的信息是对于使用者下载请求或者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的响应,这时判断所述响应信息是否为NAK-响应信息。如果是,则进行S150阶段,如果不是则进行S148阶段。在S150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50将相关服务明细的通信循环次数设定为‘0’。这是在由若干个通信循环构成的服务中,当接收到NAK-响应信息时则结束服务。这种传送服务结束是由于传送的数据是整体数据,而当接收到分割数据时,即有一部分数据损失的整个数据时则停止服务。在S151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生成包含有下载或者上载服务结果和失败原因的应用层完成基元,并传送给应用软件50。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上载服务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图14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上载请求信息和对此响应的响应信息。在S191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从使用者接收规定数据的上载请求。这时,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提供有使用者可以输入的界面(图中没有表示),并且主控制设备上配备有相应的输入装置(图中没有表示)。所述的上载请求是关于将保存于主控制设备上的数据上载至其它的从属设备和/或主控制设备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软件50生成包含所述的上载请求的使用者上载基元,并传送给应用层60。在S192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为了根据使用者上载请求基元而发送数据,并生成请求信息后发送到网络层70。在请求信息生成的S192阶段中,为了将需要传送的整个数据根据应用层60的介质变量的缓冲区大小分页发送,请求信息中包含了将要发送的页码和传送数据的大小。这时,页码初始值比如从‘1’开始,所述的数据分页大小等于或者小于介质变量的缓冲区大小。生成所述的上载信息的过程与上述说明相同,这时的通信循环识别标识对于所有的上载请求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以各个通信循环为单位向网络层70发送包含一个生成的请求信息的请求信息发送基元,这时向应用软件50发送使用者响应基元。之后,传送到网络层70的请求信息通过数据连接层80以及物理层90,即通过网络传送给从属或者主控制设备。在S193阶段中,比如,相关从属设备接收到所述的请求信息,并通过物理层90a、数据连接层80a和网络层70a传送给应用层60a,应用层60a如上所述地接收处理所述请求信息,并将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的分页数据传送给应用软件50a。在S194阶段中,应用软件50a将保存在规定存储器(图中没有表示)中的数据根据接收数据的大小从最上位的位开始分割所要传送的数据。这时,至少生成一个以上的分页数据,而且分页数据的个数就是整个上载的次数,对于最后分页数据来讲应小于等于所述的数据大小。在S195阶段中,从属设备的应用软件50a生成包含一个分页数据的响应信息。在S196阶段中通过其它层70a,80a,90a传送给主控制设备。在S197阶段中,主控制设备接收响应信息,即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通过其它层90,80,70接收响应信息。在S198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或者应用软件50判断所接收的响应信息是否为所述的NAK-响应信息。如果为NAK-响应信息,表示分割数据的上载失败,因此执行S199阶段,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完成对于余下数据的传送服务。如果不是NAK-响应信息而是ACK响应信息时,则进行S201阶段,此时将进入所述通信循环的完成阶段。在所述的传送服务结束中,由于传送的数据是整体数据,对于分页的数据,即有一部分数据损失的整个数据来讲则停止服务。而且在S200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将包含服务失败和应用层失败代码的应用层完成基元发送给应用软件50。这时,应用软件50通过使用者界面通知使用者上载服务失败。这时,该信息处理方法是在整个过程的执行中,即在传送服务完成之前个别通信循环失败时,也可以进行S199阶段。在S201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比较接收的响应信息中包含的分页数据和请求信息中包含的数据大小,如果相同,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就可判断出从属设备中还存在需要上载的分页数据,则进行S204阶段。如果不同,而且请求信息中包含的数据数值更大,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则判断为当前接收的分割数据是最后的数据或者是已经没有需要上载的数据(比如,包含的数据大小为‘0’时),则进行S202阶段。在S202阶段中,主控制设备的应用层60完成上载服务,并在S203阶段中生成包含服务成功的应用层完成基元,然后传送给应用软件50。此时,应用软件50通过使用者界面通知使用者上载成功。在S204阶段中,应用层60将对应于接收到的应用信息的通信循环或者请求信息中包含的页码值增加一定值(比如‘1’)后进行S205阶段。在S205阶段中,执行已经生成的请求信息中的下一通信循环,即生成包含已经增加的页码的请求信息并传送。在其后的S193阶段之后的阶段进行到数据上载完成或者传送失败为止,从属设备的应用层60a每一次接收请求信息都是从数据的最上位位移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大小的数据,之后从最后分页的数据之后的位开始取得对应数据大小的数据,并生成响应信息后传送。而且,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中还可以包括:主控制设备为了取得介质变量-缓冲区大小而生成缓冲区大小的请求信息并传送给从属设备的阶段、从属设备接收所述的请求信息而生成包含自身缓冲区大小的响应信息并传送的阶段以及主控制设备将接收的缓冲区的大小设定为应用层60的介质变量-缓冲区大小的阶段。

Claims (23)

1、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且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而连接所述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其中,从某一电器设备可以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而该请求信息从某一电器设备的上位层传递到下位层,由此传递到另一个电器设备的下位层,再传递到其上位层,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有表示需要另一电器设备执行动作的命令代码,并包含有执行动作所需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相关因子,而且所述的请求信息是将数据分割成一定大小后而从另一个电器设备上载至某一电器设备的上载请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载请求信息中包含有所要分割数据的页码字段和分割所述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的相关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与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的缓冲区大小有关,其根据某一电器设备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5、一种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且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连接所述的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从使用者接收上载请求,并生成规定数据的请求信息的阶段;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的阶段;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接收请求信息后生成包含有数据响应信息的阶段;和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向某一电器设备传送响应信息的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页码字段和用于分割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页码字段的初始值为‘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响应信息生成阶段还包括:根据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从该数据的最上位字段进行分割的阶段;和生成包含有分割的数据和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的页码字段值的响应信息的阶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保存响应信息中包含的分割数据的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直到从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接收整个数据为止反复地进行响应信息的生成和传送以及保存阶段。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某一电器设备判断所述的传送响应信息中包含的数据和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是否相同的阶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相同,则将页码大小增加至一定大小的阶段;生成包含增加后的页码字段和数据大小字段的请求信息阶段;和将所生成的信息传送给另一电器设备的阶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响应信息的生成阶段还包括:从当前最后分割的数据开始,根据数据大小的字段值分割的阶段;和生成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的页码字段值的响应信息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另一电器设备生成包含小于所述数据大小字段值的剩余数据响应信息阶段;和传送所述生成的响应信息阶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在所述判断阶段中包括如果接收的响应信息中包含的分割数据小于所述数据大小字段值时,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结束上载的阶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将服务成功的信息通知使用者的阶段。
17、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当所述某一电器设备在请求信息的通信循环失败或者从其它电器设备接收NAK-响应信息时,该某一电器设备结束对于所述数据的下载服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将服务失败的信息通知使用者的阶段。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大小字段值与所述的另一个电器设备的缓冲区大小有关,其根据某一电器设备而设定。
20、根据权利要求6或19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的某一电器设备向另一电器设备传送缓冲区大小请求信息的阶段;和所述的另一电器设备将包含缓冲区大小的响应信息传送给某一电器设备的阶段。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22、一种家庭网络系统中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家庭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是由依据规定的协议而连接所述的电器设备的网络构成,其中,从某一电器设备可以向另一个电器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而该请求信息从某一电器设备的上位层传递到下位层,由此传递到另一个电器设备的下位层,再传递到其上位层,所述的请求信息中包含有表示需要另一电器设备执行动作的命令代码,并包含有执行动作所需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相关因子,所述的相关因子包含有所要分割数据的页码字段和分割所述数据的数据大小字段。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家庭网络系统中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议为生活网络控制协议LnCP。
CN 200410072466 2004-10-27 2004-10-27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Pending CN1767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2466 CN1767479A (zh) 2004-10-27 2004-10-27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2466 CN1767479A (zh) 2004-10-27 2004-10-27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7479A true CN1767479A (zh) 2006-05-03

Family

ID=3674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72466 Pending CN1767479A (zh) 2004-10-27 2004-10-27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674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5915B2 (en) 2005-02-07 2011-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download and upload service i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5915B2 (en) 2005-02-07 2011-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download and upload service i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0457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04166384B (zh) 一种家电互联互通底层传输的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2957551B (zh) 一种批量管理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11010324A (zh) 一种基于ble mesh网络协议的家电设备自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470115A (zh) 连接ieee1394远程设备与设备群集的方法
CN109561340A (zh) 多媒体服务处理方法、设备、多媒体服务群组及存储介质
US8005915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ownload and upload service in network control system
CN1957559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79A (zh) 家庭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信息结构的存储介质
CN112055341B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Mesh网络的组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71984B (zh) 低功耗蓝牙通信方法、电子设备、网络和存储介质
CN114641023B (zh) 网络连接的修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025576A (zh) 一种家庭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67481A (zh) 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及信息取得方法和电器设备
CN1767471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70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60A (zh) 家庭网络系统及其确认方法
CN1767465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47416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58A (zh) 家庭网络系统及其确认方法
CN1767466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69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67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47413A (zh) 家庭网络系统
CN1767468A (zh) 家庭网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