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5096A -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65096A CN1765096A CNA038263505A CN03826350A CN1765096A CN 1765096 A CN1765096 A CN 1765096A CN A038263505 A CNA038263505 A CN A038263505A CN 03826350 A CN03826350 A CN 03826350A CN 1765096 A CN1765096 A CN 17650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radio
- base station
- ofdm
- radio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TXFOLHZMICYNRM-UHFFFAOYSA-N dichlorophosphoryloxy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P(Cl)(=O)OC1=CC=CC=C1 TXFOLHZMICYNR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持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用于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无线电话网络(1)。所述无线电话网络(1)包括多个网络控制器(RNC)。每个网络控制器(RNC)通过接口Iub连接到管理至少一个宏小区(5a)的至少一个无线电基站(节点B)。所述无线电话网络(1)另外包括至少一个通过与将无线电基站(节点B)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接口相同类型的接口Iub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的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管理被并入至少一个宏小区(5a)中的至少一个微小区(5b)。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优选使用多载波无线电接入,在微小区(5b)内在无线电信道(6)的链路上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该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电话领域,尤其涉及无线电话网络,例如第三代无线电话网络。本发明具体涉及具有由诸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多载波技术提供的分组数据传输的第三代无线电话网络。
背景技术
已知的无线电话系统,如GSM,基本上预定用于语音通信。这些系统使用两条对称链路,名为下行链路(从陆地基站到移动台)和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
正在发展中的系统也是基于这种类型的结构。这样,由ETSI发布的UMTS标准规定了两种对称链路,一个用于上行链路,一个用于下行链路。
在即将来临的几年内无线电话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存在要求非常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的新服务和新应用。
最近的研究已经显示出,尤其通过因特网或其他类似网络,为数据(文件、声音、固定的或活动的图像)传输分配的资源,将构成从2005年起可用资源的主要部分,而分配给语音通信的资源则预期实际上保持不变。
WO 99/53644描述了蜂窝无线电话信号通过包括主上行链路和主下行链路的对称两路主信道的传输,尤其用于以中速或低速的数据传输,和用于信令信息和控制数据的传输,并包括至少一条单独为下行链路分配的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额外信道。
主信道使用码分多址方法(CDMA),而补充信道使用多载波技术。
多载波技术由载波频率的同时传输完成(例如使用OFDM技术)。
尤其,所述补充信道使用“IOTA”调制技术。
另外,文献R1-02-1222,Reference OFDM Physical LayerConfiguration,Nortel Network,3GPP TSG RANI Meeting#28bis,Espoo,Finland,October 8-9,2002(相关幻灯片R1-02-12)描述了基准OFDM配置的例子,该例子可以认为是在UTRAN的OFDM引言上评估SI(研究项目(Study Item))框架中的OFDM的性能。该OFDM配置假定使用了承担OFDM HS-DSCH(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或OFDM D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单独的下行链路载波。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面临在预期大业务量的地区建造能够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无线电话网络的问题。
本申请人已经发现,以上描述的问题可以利用支持无线电信道的至少一条链路用于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无线电话网络来解决。该无线电话网络包括多个的网络控制器RNC,每一个都通过Iub接口与管理至少一个宏小区的至少一个无线电基站相连。该无线电话网络也包括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其通过与将无线电基站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的Iub接口相同类型的Iub接口连接到网络控制器。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管理一个或更多个微小区5b,该微小区5b被并入由该无线电基站所服务的至少一个宏小区中。该微小区的中心在不同于该宏小区中心的点,这里,“该宏小区中心”表示该无线电基站所处的点。微小区对应于预期大业务量的区域(称为“热点”),如机场,运动场,小型市区中心,旅馆,商业中心等(室外环境)或建筑物等(室内办公环境),其中微型无线电基站优选使用多载波无线电接入通过无线电信道的链路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无线电信道的链路优选为下行链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支持无线电信道的至少一条链路用于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无线电话网络。该无线电话网络包括多个网络控制器RNC,每个网络控制器RNC通过Iub接口连接到管理至少一个宏小区的至少一个无线电基站。该无线电话网络的特征在于,其另外包括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该微型无线电基站通过与将该无线电基站连接到该网络控制器RNC的Iub接口相同类型的Iub接口连接到该网络控制器RNC。该微型无线电基站管理并入至少一个宏小区中的至少一个微小区。该微小区的中心在与该宏小区的中心点不同的点。该微型无线电基站通过该无线电信道的至少一条链路提供所述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尤其,该微型无线电基站借助于多载波无线电接入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所述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无线电信道的所述链路优选为下行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都包括中央交换机和多个通过电缆连接到所述中央交换机的接入端口。
特别是,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包括一种协议结构,该协议结构包含第一协议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协议层之上的第二协议层,所述第一协议层L1是物理层,而所述第二协议层L2是数据传输层。
第一协议层L1包括用于处理由与待传输的数据相关的多个无线电载波构成的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用于处理所述多载波无线信号的所述电路组件包括专用电路和/或可编程DSP。
数据传输层包括接入控制子层MAC,其又包含用于控制所述多载波无线电接入的实体MAC-OFDM。逻辑实体MAC-OFDM映射传输信道上的逻辑信道,执行被错误接收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功能,并执行调度功能。
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的接入控制子层MAC也包括帧协议OFDM-FP,用于控制多载波无线电信号在该微型无线电基站和与之连接的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传输。
有利的是,中央交换机包括逻辑实体MAC-OFDM和帧协议OFDM-FP,其中每个接入端口AP都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所述第一协议层包含了用于处理所述一个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所述电路组件。
另外,每个网络控制器RNC都包括接入控制子层MAC,该接入控制子层MAC包含了帧协议OFDM-FP,用于控制多载波无线信号在所述网络控制器RNC内部,或在所述网络控制器RNC和与之连接的微型无线电基站之间的传输。
此外,微型无线电基站可以给位于该微型无线电基站所服务的微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提供所述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有利的是,用户设备UE包括包含了物理层的协议结构,该物理层包括用于解调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例子的描述而明确,该实施例是提供用作指导而并非出于限制性的目的,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话网络的示意性图示;
-图2展示了图1的无线电路网络的微型无线电基站的分布;和
-图3是图1的无线电话网络部分的协议结构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建立的第三代无线电话网络1。无线电话网络1具有在主无线电信道2上的CDMA类型的主无线电接入,该无线电信道2包括两条对称链路,称为主上行链路3(上行链路)和主下行链路4(下行链路),二者都具有例如5MHz带宽。无线电话网络1也支持在补充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上的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以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补充无线电信道6,例如具有5MHz带宽,可以位于分配给第三代系统的射频频带内。这些射频在该频谱的1885÷2025MHz和2210÷2200MHz部分构成了230MHz的“核心”频带。可选地,补充无线电信道6可以位于前述频带的扩展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识别出,例如该频谱的800÷960MHz,1700÷1885MHz和2500÷2690MHz部分。
无线电话网络1包括以下逻辑实体:
-核心网CN;
-无线电接入网UTRAN(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
-用户设备UE。
具体来说,根据3GPP规范建立的核心网CN是与无线电接入网UTRAN的各个部分互连的交换和路由底层结构,其又直接采集来自通过主无线电信道2连接到用户设备UE(例如蜂窝电话,车辆,电子计算机等)的多个无线电基站(以下称为节点B)的业务量。
如图1所示,无线电接入网UTRAN由两个接口定界,即称作Uu的无线电接口,它为用户设备UE定界无线电接入网UTRAN,和网络接口Iu,它将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连接到核心网CN。
详细地说,无线电接入网UTRAN包括通过网络接口Iu连接到核心网CN的多个无线电子系统RNS(无线电网络系统)。每个无线电子系统RNS都包括代表无线电部分和网络的剩余部分之间的边界的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通过接口Iub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的一个或更多的节点B。根据3GPP规范建立的每一个节点B管理一个或更多个宏小区5a,如图2所示。另外,网络控制器RNC可以通过接口Iur的方式相互连接。
参考图1和2,根据本发明,无线电话网络1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微型无线电基站,以下称之为微节点B1,它们通过与将节点B连接到对应网络控制器RNC的接口Iub相同类型的接口Iub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每个微节点B1管理包含在由节点B所服务的至少一个宏小区5a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小区5b。微小区5b的中心在不同于宏小区5a的中心的点,这里,“宏小区5a的中心”代表无线电基站(节点B)所处的点。特别是,微小区5b对应于预期大业务量的区域(称为“热点”),如机场,运动场,小型市区中心,旅馆,商业中心等(室外环境)或建筑物等(室内办公环境),其中微节点B1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微节点B1支持补充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用于分组数据传输业务,使用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
优选的,在特征为限制空间的室内办公环境中,每个微节点B1可以由连接到对应网络控制器RNC的中央交换机SW,和通过也供电的电缆Cv连接到中央交换机SW的多个接入端口AP建立。
从功能上说,每个网络控制器RNC控制无线电资源,并控制无线电传输,同时每个节点B/微节点B1都具有执行无线传输(调制,接收和发送,功率控制)的任务,用于将信息运送到位于宏小区5a/微小区5b内的用户设备UE。
实际上,每个节点B/微节点B1从连接到其上的网络控制器RNC接收资源以发送到用户设备UE并通过空中传输这些资源,以根据从所述网络控制器RNC接收到的信息调节其功率电平。同时,节点B/微节点B1在用户设备UE所接收的信号上执行功率和质量测量,用于使网络控制器RNC能调节其无线电资源管理中的参数。
尤其,微节点B1也具有涉及协议层MAC和RLC的特定功能,它们将在本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详细描述。
以上描述的系统使用户设备UE能接收无线电话网络1所提供的服务,即使该服务是由属于网络控制器RNC而不是属于小区的原始网络控制器的节点B/微节点B1所提供。这就使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器RNC有效管理。
尤其,由微小区5b中的微节点B1提供的分组数据传输可以达到例如3÷24Mb/s的速度,这依赖于调制类型和使用的信号编码。这样位于微小区5b内的用户设备UE就可以通过直接使用无线电话网络1来访问例如因特网或其他类似的网络,微节点B1被直接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
为了允许对这种功能访问,用户设备UE不但支持CDMA无线电接入,还支持多载波无线电接入。这是因为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的请求,以及在呼叫建立阶段和服务过程期间无线电资源的分配和与上行链路3的对话都借助于CDMA无线电接入发生。
图3示意性的展示了无线电话网络1的部分7的协议结构,无线电话网络1在补充信道6的下行链路上支持借助于多载波技术,优选OFDM类型,提供的分组数据传输,在多载波技术中数据借助于包含了多个同时传输的载波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传输。
无线电话网络1也具有用于根据主CDMA无线电接入用于接收和发送的传统协议结构。
网络部分7包括用户设备UE协议,无线接口Un,微节点B1协议,接口Iub,网络控制器RNC协议和接口Iur。
图3也示出了网络控制器RNC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别称为控制RNC(C RNC)和服务RNC(S RNC),如3GPP中所定义。
尤其,在“控制”模式下,网络控制器RNC控制其自己的小区的业务量和阻塞情况,并停止接口Iub,而在“服务”模式下,网络控制器RNC控制并管理用户设备UE的资源,并停止接口Iu。
如图3所示,网络部分7的协议结构包括OSI(开放系统互连)协议栈的头两层,即:
-物理层L1;
-数据传输层L2(数据链接)。
另外,数据传输层L2分为两个子层,即接入控制子层MAC(媒体接入控制)和传输控制子层RLC(无线电链路控制)。
尤其,物理层L1以传输信道的方式将服务提供给接入控制子层MAC。
接入控制子层MAC控制多个用户设备UE到可用无线资源的同时接入(多接入),并通过特征为所传输数据类型的逻辑信道给传输控制子层RLC提供服务。
传输控制子层RLC控制接入网UTRAN内部信息的传输,同时给物理层L1未能够成功传送到其目的地的那些分组提供重传服务。
进一步参考图3,用户设备UE从下到上包括包含了用于调制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的物理层UE-L1-OFDM,优选为OFDM类型;接入控制子层MAC;和传输控制子层RLC。
微节点B1从下到上包括物理层L1和接入控制子层MAC。
详细地说,与无线电接口Uu邻接的微节点B1的物理层L1包括从能够处理多载波无线电信号,如专用电路和/或可编程DSP,的电路组件制成的部分B1-L1-OFDM,优选为OFDM类型(信道编码、交织、传输速度适配、调制)。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逻辑实体B1-MAC-OFDM,其位于B1-L1-OFDM部分的上方,并且在以“控制”模式工作的网络控制器RNC中出现的逻辑实体MAC-c/sh的下方。网络控制器RNC的逻辑实体Mac-c/sh控制公共和共享的信道,而微节点B1的逻辑实体B1-MAC-OFDM控制多载波无线电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尤其,逻辑实体B1-MAC-OFDM映射传输信道上的逻辑信道,并且也执行HARQ(混合自动重传)协议的功能和调度(试图仅传输到具有有利的无线电条件的用户设备UE的过程)的功能。具体来说,HARQ协议控制对没有被正确接收的数据分组的重传的快速请求,并为了获取所述分组的正确解码而利用由不正确的数据分组所提供的信息。
另外,在微节点B1内部调度功能的完成在该过程的执行中提供了更高的效率。这是因为调度方可以将该类型的调制调节到适应无线电信道的条件,仅传输到无线电条件好的用户设备UE,并利用合适的算法分配无线电话网络1的无线电资源。
有利的是,逻辑实体B1-MAC-OFDM的引入使移动运营商能够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优选使用OFDM技术,而不必修改无线电话网络1的更高层和协议(传输控制子层RLC和协议PCDP分组数据会聚,后者在无线电话网络1的网络层,或层L3中出现)。
此外,逻辑实体B1-MAC-OFDM使传输控制子层RLC能够在AM模式(发现OFDM传输)或UM模式(未发现OFDM传输)下工作,并使协议PDCP能够配置用于首标压缩,如果需要的话。
紧邻接口Iub,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控制微节点B1和连接到其上的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帧协议B1-OFDM-FP。
如果微节点B1是由中央交换机SW和接入端口AP建立,中央交换机SW包括接入控制子层MAC和紧邻接口Iub的帧协议B1-OFDM-FP,接入控制子层MAC包含与无线电接口Uu邻接的逻辑实体B1-MAC-OFDM。每个接入端口AP包括包含了B1-L1-OFDM部分的物理层L1,B1-L1-OFDM部分包括用于控制无线电通信所需的逻辑。以这种方式,几乎所有的计算能力都转移到中央交换机SW,这样就使接入端口AP所占据的空间最小化。
进一步参考图3,网络控制器RNC从下到上包括物理层L1和数据传输层L2。
尤其,在“控制”模式下,网络控制器RNC从下到上包括物理层L1和接入控制子层MAC。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帧协议CRNC-OFDM-FP,它在面对接口Iub的一侧通过微节点B1的帧协议B1-OFDM-FP位于逻辑实体MAC-c/sh的下方,并且在面对接口Iur的一侧位于以“服务”模式运行的网络控制器RNC中出现的逻辑实体MAC-d的下方。逻辑实体MAC-d具有控制专用信道的任务。
在“服务”模式下,网络控制器RNC从下到上包括物理层L1,接入控制子层MAC和传输控制子层RLC。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通过以“控制”模式运行的网络控制器RNC的帧协议CRNC-OFDM-FP位于逻辑实体MAC-d下方的帧协议CRNC-OFDM-FP。
帧协议SRNC-OFDM-FP允许网络控制器RNC内部的数据传输(如果存在接口Iur的话)和在微节点B1和以“服务”模式运行的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直接对话(如果接口Iur不存在)。
在功能上,进入以“服务”模式运行的网络控制器RNC的数据分组由传输控制子层RLC接收,并接着由逻辑实体MAC-d接收,然后进入帧协议SRNC-OFDM-FP并最终通过以“控制”模式运行的网络控制器RNC的帧协议CRNC-OFDM-FP到达微节点B1。
在微节点B1内,数据分组经过帧协议B1-OFDM-FP并由逻辑实体B1-MAC-OFDM接收,并随后由物理层B1-L1-OFDM接收。
然后数据分组经过无线电接口Uu并由用户设备UE的物理层UE-L1-OFDM接收,随后由接入控制子层MAC和由传输控制子层RLC接收,并从而变得对用户可见。
有利的,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话网络1中也可以提供节点B的更新,以便这些节点可以在补充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上支持多载波无线接入,优选为OFDM类型,以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总之,每个节点B具有包含物理层L1和接入控制子层MAC的协议结构。
在更新的节点B里,为了在补充信道6的下行链路中提供分组数据传输业务,物理层L1包括B-L1-OFDM部分,它包含能够处理多载波无线信号(优选为OFDM类型)的电路组件,如专用电路和/或可编程DSP,而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与前面所述的逻辑实体B1-MAC-OFDM相同的逻辑实体B-MAC-OFDM。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话网络1的优点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尤其,指出了这种网络可以在所谓的“热点”中为移动运营商提供新的业务机会,由于它不仅在可获取的比特率方面,而且在部署的简易性方面和WLAN网络相比都具有竞争性;在后一种情况中,微节点B1优选由中央交换机和接入端口AP建立。
另外,如果无线电话网络1不但包括更新的节点B,还包含微节点B1,就能够给用户提供由无线电子系统RNS提供的移动性功能;相反,WLAN网络不能够提供这种基本功能。
本申请人也已观察到,以上涉及补充无线电信道6的下行链路的描述也可以延伸到所述无线电信道的上行链路。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微节点B1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进行修改,以使其适合接收和控制任何由用户设备UE传输的数据分组。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接入可以是多载波类型的,优选是OFDM类型。
Claims (16)
1.一种支持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用于分组数据传输业务,并且包括多个网络控制器(RNC)的无线电话网络(1),每个网络控制器(RNC)通过接口(Iub)连接到至少一个无线电基站(节点B),所述无线电基站(节点B)监控至少一个宏小区(5a),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电话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所述微型无线电基站通过与将所述无线电基站(节点B)连接到网络控制器(RNC)的接口相同类型的接口(Iub)连接到所述网络控制器(RNC),所述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监控被并入至少一个宏小区(5a)中、且中心点不同于所述宏小区(5a)的中心点的至少一个微小区(5b),所述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在所述微小区(5b)中,在所述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上提供所述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通过利用多载波无线电接入提供所述分组数据传输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载波无线电接入是OFDM类型。
4.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包括中央交换机(SW)和多个通过电缆(Cv)连接到所述中央交换机(SW)的接入端口AP。
5.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每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包括这样的协议结构,即所述协议结构包含第一协议层(L1)和位于所述第一协议层(L1)之上的第二协议层(L2),所述第一协议层(L1)是物理层,而所述第二协议层(L2)是数据传输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层(L1)包括用于处理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所述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由多个与要被传输的数据相关的无线电载波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包括专用电路和/或可编程DSP。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层(L2)包括接入控制子层(MAC),所述控制子层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多载波无线电接入的逻辑实体(B1-MAC-OFD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实体(B1-MAC-OFDM)映射传输信道上的逻辑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到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实体(B1-MAC-OFDM)执行被不正确接收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实体(B1-MAC-OFDM)执行调度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8到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子层(MAC)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多载波无线电信号在所述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和连接到其上的网络控制器(RNC)之间的传输的帧协议(B1-OFDM-FP)。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交换机(SW)包括所述逻辑实体(B1-MAC-OFDM)和所述帧协议(B1-OFDM-FP),并且每个所述接入端口(AP)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L1),其中所述所述第一协议层(L1)包含用于处理所述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6到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控制器(RNC)包括接入控制子层(MAC),所述接入控制子层(MAC)包含用于控制所述多载波无线电信号在所述网络控制器(RNC)内部,或在所述网络控制器(RNC)和连接到其上的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之间的传输的帧协议(RNC-OFDM-FP)。
15.根据权利要求6到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可以为位于由所述微型无线电基站(微节点B1)所服务的微小区(5b)内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提供所述分组数据传输业务,所述用户设备(UE)具有包含物理层(L1)的协议结构,所述物理层(L1)包括用于解调所述多载波无线电信号的电路组件。
16.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信道(6)的至少一条链路是下行链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6267.4A CN101860876B (zh) | 2003-04-23 | 2003-04-23 |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IB2003/001502 WO2004095792A1 (en) | 2003-04-23 | 2003-04-23 | Radiotelephony network with multi-carrie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6267.4A Division CN101860876B (zh) | 2003-04-23 | 2003-04-23 |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5096A true CN1765096A (zh) | 2006-04-26 |
CN1765096B CN1765096B (zh) | 2010-12-08 |
Family
ID=3330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2635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5096B (zh) | 2003-04-23 | 2003-04-23 |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835318B2 (zh) |
EP (1) | EP1616423B1 (zh) |
JP (1) | JP4357424B2 (zh) |
KR (1) | KR101003440B1 (zh) |
CN (1) | CN1765096B (zh) |
AT (1) | ATE405080T1 (zh) |
AU (1) | AU2003219387A1 (zh) |
DE (1) | DE60322971D1 (zh) |
WO (1) | WO2004095792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6176A (zh) * | 2009-11-03 | 2011-05-11 | 株式会社泛泰 | 终端、小型基站、网络装置以及操作网络系统的方法 |
WO2011082588A1 (zh) * | 2010-01-11 | 2011-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载波系统非服务上行增强型无线链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1594684B (zh) * | 2008-05-27 | 2012-08-08 | 京瓷株式会社 | 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01653023B (zh) * | 2007-03-30 | 2013-07-17 | 维睿格基础设施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管理 |
CN103379647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网的小区载波调整方法和异构网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734867B1 (en) * | 2004-05-01 | 2023-12-13 | Callahan Cellular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with variable channel bandwidth |
DE602004022932D1 (de) * | 2004-07-13 | 2009-10-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zur endgeräteunterstützen Interferenzkontrolle in einem Mehrträger-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
CN100401693C (zh) * | 2005-07-29 | 2008-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0441045C (zh) * | 2005-08-17 | 2008-12-03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
CN100428850C (zh) * | 2005-08-17 | 2008-10-22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增加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
CN100442906C (zh) * | 2005-09-29 | 2008-12-1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 一种将单载频小区升级为多载频小区的方法 |
CN106455076B (zh) * | 2010-04-30 | 2022-01-25 | 索尼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装置和方法、基站和终端装置及其方法 |
US10708818B2 (en) * | 2010-08-11 | 2020-07-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827283C (en) * | 2011-02-14 | 2017-01-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ssembly |
US10412106B2 (en) * | 2015-03-02 | 2019-09-10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Network threat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user behavior inform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26959B1 (fr) * | 1994-11-10 | 1996-12-20 |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 Reseau cellulaire multicouch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avec des mobiles a plan de reutilisation de frequence optimise, et procede associe |
US5870392A (en) * | 1995-12-28 | 1999-02-0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icrocell architecture |
JPH10191441A (ja) * | 1996-12-26 | 1998-07-21 | Nec Corp | 移動体通信方式 |
US5878085A (en) * | 1997-08-15 | 1999-03-02 | Sicom, Inc. |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communications using pilot bits to resolve phase ambiguities |
US6163694A (en) * | 1997-08-22 | 2000-12-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ndby state cel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
DE19746894C2 (de) * | 1997-10-23 | 1999-10-28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Datenübertragung |
US6081921A (en) * | 1997-11-20 | 2000-06-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Bit insertion approach to convolutional encoding |
FR2777407B1 (fr) * | 1998-04-10 | 2000-06-30 | Wavecom Sa | Signal de radiotelephonie cellulaire a canal supplementaire affecte au sens descendant, procede, systeme, mobile et station de base correspondant |
FR2783125B1 (fr) * | 1998-09-03 | 2000-10-06 | Cit Alcatel | Passage de la couche microcellulaire a la couche macrocellulaire dans une cellule a deux couches d'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s |
FI982000A (fi) * | 1998-09-16 | 2000-03-17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arannettu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solun vaihtamiseksi |
FI107773B (fi) * | 1998-12-11 | 2001-09-28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Kanavaihdon ajoituksen määrittäminen |
US6438117B1 (en) * | 2000-01-07 | 2002-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se station synchronization for handover in a hybrid GSM/CDMA network |
EP1269776B1 (en) * | 2000-03-27 | 2009-07-01 | OpenCell Corp. |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multi-protocol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US6535739B1 (en) * | 2000-04-07 | 2003-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handoff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aining digital base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spectral capabilities |
JP2001339770A (ja) * | 2000-05-30 | 2001-1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通信端末装置 |
US7099339B1 (en) | 2000-06-22 | 2006-08-29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operation of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898743B2 (en) * | 2000-07-03 | 2005-05-24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a rate matching method in 3GPP2 system |
DE10035701A1 (de) * | 2000-07-20 | 2002-01-31 | Alcatel Sa | Verfahren zur Funkübertragung in einem zellular aufgebauten Mobilfunknetzwerk mit einer hierarchischen Funkzellenstruktur |
FI110736B (fi) * | 2000-08-01 | 2003-03-14 | Nokia Corp | Datansiirtomenetelmä, tilaajapäätelaite ja GPRS/EDGE-radioliityntäverkko |
DE10052929A1 (de) * | 2000-10-25 | 2002-05-08 | Alcatel Sa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RNC) zum Steuern eines Funkzellenclusters bestehend aus mehreren Funkzellen eines Multistandard-Funknetzwerks |
US6708031B2 (en) * | 2000-12-05 | 2004-03-16 | Nokia Corporation | Session or handoff method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7043242B2 (en) * | 2001-01-31 | 2006-05-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ating interfrequenc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6836471B2 (en) * | 2001-02-02 | 2004-12-28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operator handover between WCDMA and GSM |
ITTO20010207A1 (it) * | 2001-03-08 | 2002-09-08 | Itec Srl |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per utenti mobili migliorata e relativi apparati. |
US6940827B2 (en) | 2001-03-09 | 2005-09-06 | Adaptix,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for one direction and DSSS for another direction |
FI112762B (fi) * | 2001-03-09 | 2003-12-31 | Nokia Corp | Solukkoradioverkko |
US20030054807A1 (en) * | 2001-09-17 | 2003-03-20 | Liangchi Hsu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SE0103873D0 (sv) * | 2001-11-20 | 2001-11-2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040077349A1 (en) * | 2001-12-18 | 2004-04-22 | Haim Barak | Handoff method for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enabled for standard cellular handsets and wireless data devices |
US7155229B2 (en) * | 2002-01-08 | 2006-12-26 | Ericsson Inc. | Distributed wireless architecture using microcast |
JP4029630B2 (ja) * | 2002-02-27 | 2008-01-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リーブ処理装置とインタリーブ処理方法及びインタリーブ処理プログラム |
EP1504551A4 (en) * | 2002-05-10 | 2005-11-30 | Qualcomm Inc | SPREADING IN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6791995B1 (en) * | 2002-06-13 | 2004-09-14 | Teray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 Multichannel, multimode DOCSIS headend receiver |
US7551546B2 (en) * | 2002-06-27 | 2009-06-2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
US7352768B2 (en) * | 2002-06-28 | 2008-04-0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hybrid wireless network having multiple types of wireless links for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
US7433429B2 (en) * | 2002-07-19 | 2008-10-07 | Intel Corporation | De-interleaver method and system |
US7634269B2 (en) * | 2002-10-18 | 2009-12-15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334129A3 (en) * | 2002-10-18 | 2012-07-11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paging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
US6931249B2 (en) * | 2003-01-23 | 2005-08-1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arget-initiated handoff from a source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to a target non-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
US8074155B2 (en) * | 2006-09-28 | 2011-12-06 | Broadcom Corporation | Tail-biting turbo coding to accommodate any information and/or interleaver block size |
KR101165638B1 (ko) * | 2006-10-24 | 2012-07-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연속적인 길이를 제공하는 인터리버 제공 방법, 인터리빙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터보 인코더 |
EP2092652A4 (en) * | 2006-11-10 | 2012-11-0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NAKED / DECORATED WITH QUADRIC PERMUTATION POLYNOME FOR TURBOCODES |
US8140932B2 (en) * | 2007-11-26 | 2012-03-20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Data interlea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vectorized turbo decoder |
JP5412444B2 (ja) * | 2008-02-08 | 2014-02-12 | エイディシィ・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ライセンスを取得した無線周波数スペクトルおよびセッション開始プロトコルを使用してセルラーワイヤレス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企業モバイルネットワーク |
-
2003
- 2003-04-23 US US10/553,951 patent/US78353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AT AT03715198T patent/ATE405080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4-23 DE DE60322971T patent/DE6032297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JP JP2004571051A patent/JP435742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EP EP03715198A patent/EP161642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KR KR1020057020233A patent/KR1010034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4-23 WO PCT/IB2003/001502 patent/WO2004095792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4-23 CN CN038263505A patent/CN176509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23 AU AU2003219387A patent/AU200321938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
- 2010-10-14 US US12/904,495 patent/US874384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3023B (zh) * | 2007-03-30 | 2013-07-17 | 维睿格基础设施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管理 |
CN101594684B (zh) * | 2008-05-27 | 2012-08-08 | 京瓷株式会社 | 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02056176A (zh) * | 2009-11-03 | 2011-05-11 | 株式会社泛泰 | 终端、小型基站、网络装置以及操作网络系统的方法 |
WO2011082588A1 (zh) * | 2010-01-11 | 2011-07-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载波系统非服务上行增强型无线链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3379647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网的小区载波调整方法和异构网 |
CN103379647B (zh) * | 2012-04-23 | 2015-12-16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网的小区载波调整方法和异构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57424B2 (ja) | 2009-11-04 |
ATE405080T1 (de) | 2008-08-15 |
US8743840B2 (en) | 2014-06-03 |
US20120020330A1 (en) | 2012-01-26 |
AU2003219387A1 (en) | 2004-11-19 |
KR20060010760A (ko) | 2006-02-02 |
CN1765096B (zh) | 2010-12-08 |
DE60322971D1 (de) | 2008-09-25 |
KR101003440B1 (ko) | 2010-12-28 |
EP1616423B1 (en) | 2008-08-13 |
WO2004095792A1 (en) | 2004-11-04 |
EP1616423A1 (en) | 2006-01-18 |
JP2006524442A (ja) | 2006-10-26 |
US20070008917A1 (en) | 2007-01-11 |
US7835318B2 (en) | 2010-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43840B2 (en) | Radiotelephony network with multi-carrie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 |
CN101810031B (zh) | 优化基站内切换的方法 | |
CN1309278C (zh) | 一种信令方法 | |
CN1977500A (zh) | 在自组织网络中对通信进行路由 | |
CN1875558A (zh) | 处理传输格式信息以防止mac头部冗余 | |
CN1822554A (zh) | 无线通信网络 | |
CN1805578A (zh) | 多模式无线终端的省电方法和设备 | |
CN1682502A (zh) | 用于传输具有不同QoS属性的数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438809A (zh) | 上下文重定位方法 | |
CN1497919A (zh) | 混合umts/wlan电信系统 | |
CN1535550A (zh) | 无线通信环境中的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647558A (zh) | 具有分布式实时处理的无线电系统 | |
EP1672853A3 (en) |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for packet data service and alloc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1047488A (zh) | 基于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的载波资源处理方法 | |
CN1494331A (zh) | 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522547A (zh) | 多种载体网络中的体系结构和分组路由选择 | |
CN1309876A (zh) | 利用有限时隙子集的多小区tdma无线电通信 | |
CN1968050A (zh)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物理信道配置方法 | |
CN1997215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 |
CN1893725A (zh) | 无线接入系统中调整睡眠组信息的方法 | |
CN1219371C (zh) | 一种适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网 | |
CN1771743A (zh) | 寻呼方法和设备 | |
CN1285238C (zh) | 无线码分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860876B (zh) | 具有多载波分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话网络 | |
CN1874553A (zh) |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