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8195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8195A
CN1758195A CNA2004100808166A CN200410080816A CN1758195A CN 1758195 A CN1758195 A CN 1758195A CN A2004100808166 A CNA2004100808166 A CN A2004100808166A CN 200410080816 A CN200410080816 A CN 200410080816A CN 1758195 A CN1758195 A CN 1758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otor
instruction
input media
terminal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08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进文
李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ppy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u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4100808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58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75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装置,采用成本低廉、组装简易的端子脚设计来产生指令,以取代传统的光栅、指令开关等高成本复杂设计,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包括一可被支撑且产生转动、左右倾斜位移、以及上下位移行程的转动体,以及位于任一位移行程范围内的、并可由于该转动体的位移而受力连动产生指令的指令机构,该指令机构由相邻的机械式端子脚的相互触接而产生指令信号输出。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具有制作成本低廉、组装简易的优点。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产生指令信号以控制例如显示屏上影像卷动、跳出指令窗口、选择快速指令等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滚动条式鼠标是在鼠标的左、右键之间增设一滚轮设计,该滚轮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使用者对文章(例如小说或者演示文稿资料等)进行浏览,可避免使用者由于页数较长需操作键盘上的跳页键,或者须将鼠标指针位移至屏幕右侧滚动条按左键进行跳页等复杂的动作,而是可以直接利用滚轮的上下滚动而达到文字跳页或跳行的功能,也即,滚轮取代屏幕中右侧滚动条的功能,从而让使用者的操作更为便利。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人曾提出对鼠标设计的一种改进,其改进在于屏幕滚动条的设计除具有右侧上下纵向移动的功能之外,在屏幕下方还具有一左右横向移动功能的滚动条设计,其尤其适用于EXCEL或ACCESS等列表软件或者网络网页,由于列表字段过长,使用者单纯利用滚动条的操作控制并不足够,且一般键盘上也未设有与横移功能相对应的按键,因而造成使用者一定要将鼠标位移至滚动条处方可再按下左键操控,这样,将完全抹煞原本滚轮设计的目的,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直接利用鼠标上的滚轮、左右键、及左右向键输出开关启闭信号,以操作控制鼠标光标达到预执行或观看的位置,而不用位移鼠标进行操作。
除了该种设计,还可参照图2所示,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倾斜滚轮技术(TILT WHEEL)的鼠标产品,该产品以一摇摆座与滚轮固接定位,通过摇摆座随同滚轮左右摇摆即可触碰位于摇摆座两侧的按压式开关而输出对应的指令,但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产品必须增设一复杂设计的摇摆座,不仅设计及组装上均相当困难,而且由于增加了摇摆座及按压式开关,还将使得鼠标整体体积无法缩减,因此,该类产品仅可适用于大型的鼠标产品上。
从前可明确看出,现有产业技术在指令输出上仍然执着于应用按压式开关,但是,按压式开关除了制作成本较高之外,也不能满足现有鼠标趋向小型化设计的趋势,因此,市面上各项鼠标的设计大都仅能运用于中大型鼠标,而无法运用在同样装设有滚轮设计的键盘或摇控器等上。其主要原因在于键盘及摇控器等电子产品所可容纳滚轮的位置受到局限,因此体积小、成本低、且易于组装设计的滚轮及指令开关的研究便成为现有产业主要研究的重点。
另如美国专利第6700564号,其采用压力感测方式来达到显示屏上影像卷动的效果,美国专利第6188389号则以光栅开关作为感测滚轮转动的影像卷动效果,从该两案中均可看出传统设计仍脱离不了光电式开关设计,不仅设计成本高且所须制作空间也大,同样不符合现有滚轮模组小型化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廉、组装简易的端子脚设计来取代传统光栅开关、指令开关等高成本的复杂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包括:一支撑座;一转动体,可被支撑配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且相对垂直所述支撑座进行转动、左右倾斜位移、以及上下位移的动作;一端子式指令机构,可支撑配置于所述支撑座上并延伸至所述转动体的受力位移位置,所述端子式指令机构以至少两相邻端子脚对应转动体的位移而相互触接产生指令信号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具有完全小型化、制作成本低廉、及组装便利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鼠标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另一现有技术中的鼠标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视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仰视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图7-1~7-3是本发明的转动行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8-1~8-3是本发明的摆动行程及按压行程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于鼠标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本发明应用于键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5所示,分别是本发明的正视和仰视外观立体图及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可配置于电子输入装置上,所称的电子输入装置可为如图9所示的鼠标50、或者如图10所示的键盘60等可以输入指令的电子产品,该输入装置具有一支撑座10;一可被支撑配置于支撑座10的上方,且相对垂直支撑座10进行转动、左右倾斜位移、以及上下位移动作的转动体20;以及一可被支撑配置于支撑座10上并延伸至转动体20的受力位移位置的端子式指令机构,该端子式指令机构以至少两相邻端子脚对应转动体20的位移而相互触接产生指令信号输出。
该转动体20包括一转轮21、及一穿设转轮21的轴杆22,且该支撑座10具有两承接部11,以供轴杆22接设,在该承接部11具有一活动槽111,且该活动槽111的顶部为一封闭端。
该转动体20的受力位移位置包括垂直支撑座10转动的旋转行程、相对支撑座10倾斜位移的摇摆行程以及相对支撑座10上下位移的按压行程,请参阅图6所示,该位于旋转行程的端子式指令机构具有共同端子脚33、及位于共同端子脚33两侧的顺向端子脚31和逆向端子脚32,且该转动体20上具有凹、凸部24、23相间隔的转动面,请参阅图7-1~7-3所示,在转动体20产生顺向旋转行程时,以凸部23顶动顺向端子脚31及共同端子脚33,以触接产生顺向指令,并在转动体20产生逆向旋转行程时,以凸部23顶动逆向端子脚32及共同端子脚33,以触接产生逆向指令。
请参阅图8-1~8-3所示,该位于摇摆行程的端子式指令机构具有一受转动体20倾斜连动的第一端子脚41及相对转动体20摇摆行程位移度邻近第一端子脚41的第二端子脚42,在转动体20左向倾斜连动第一端子脚41触接第二端子脚42时,产生左向指令,在转动体20右向倾斜连动第一端子脚41触接第二端子脚42时,产生右向指令,转动体20还延伸有一位于第一端子脚41及第二端子脚42之间的手感座43,而当转动体20受力向下位移产生按压行程时,该左向指令及右向指令将共同产生该转动体20按压行程的按压指令,此外,无论转动体20左右倾斜摇摆或向下按压,通过第一端子脚41与第二端子脚42之间配置有一手感座43,令使用者进行前述转动体20的动作位移时,均能产生转动体20的位移手感。
上述共同端子脚33、顺向端子脚31、逆向端子脚32、第一端子脚41、及第二端子脚42均由支撑座10对应设有定位部13、14、15、16、18及支撑部17、19,从而使各端子脚均获得稳固定位及支撑,且该第一端子脚41弯折具有一弹性圈部411,使第一端子脚41的弹性圈部411至第二端子脚42的前段具有回复弹性力,藉此第一端子脚41同时可顶接转动体20,使转动体20可被支撑配置于支撑座10的上方进行转动行程,而在转动体20受力倾斜的摆动行程及按压行程中,同样以第一端子脚41的回复弹力提供转动体20的复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单纯机械式端子脚架构即可达到传统光栅或指令开关设计,而端子式指令机构产生的顺向指令及逆向指令可用以作为操控显示屏的垂直轴而达到影像垂直卷动,左向指令及右向指令则可操控显示屏的水平轴而达到影像水平卷动,还可作为特殊指令处理,另外,按压指令可被设计作为快速指令或跳出指令窗口等,因此,本发明可在兼顾传统滚轮鼠标具备的所有功能的同时达到完全小型化、制作成本低廉、及组装便利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装置,配置于电子输入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一支撑座(10);
一转动体(20),可被支撑配置于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且可相对垂直所述支撑座(10)进行转动、左右倾斜位移、以及上下位移的动作;
一端子式指令机构,可支撑配置于所述支撑座(10)上,并延伸至所述转动体(20)受力位移的位置,所述端子式指令机构以至少两相邻端子脚对应所述转动体(20)的位移而相互触接产生指令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0)包括一转轮(21)、及一穿设转轮(21)的轴杆(22),且所述支撑座(10)具有两承接部(11),以供所述轴杆(22)接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11)具有一活动槽(111),且所述活动槽(111)的顶部为一封闭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对应于所述端子脚设有定位部(13、14、15、16、18)及支撑部(17、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转动行程的端子式指令机构具有共同端子脚(33)、及位于所述共同端子脚(33)两侧的顺向端子脚(31)和逆向端子脚(32),且所述转动体(20)上具有凹、凸部(24、23)相间隔的转动面,在所述转动体(20)产生顺向旋转行程时,以所述凸部(23)顶动所述顺向端子脚(31)及所述共同端子脚(33)触接产生顺向指令,并在所述转动体(20)产生逆向旋转行程时,以所述凸部(23)顶动所述逆向端子脚(32)及所述共同端子脚(33)触接产生逆向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摇摆行程的端子式指令机构具有一受所述转动体(20)倾斜连动的第一端子脚(41)、及相对所述转动体(20)的摇摆行程位移度邻近第一端子脚(41)的第二端子脚(42),所述转动体(20)左向倾斜连动所述第一端子脚(41),以触接第二端子脚(42)产生左向指令,所述转动体(20)右向倾斜连动所述第一端子脚(41),以触接第二端子脚(42)产生右向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向指令及右向指令共同产生,则为所述转动体(20)按压行程的按压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0)延伸有一位于所述第一端子脚(41)及第二端子脚(42)之间的手感座(4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脚(41)弯折具有一弹性圈部(411),使所述第一端子脚(41)的弹性圈部(411)至所述第二端子脚(42)的前段具有回复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脚(41)还穿设所述转动体(20),使所述转动体(20)被支撑配置于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
CNA2004100808166A 2004-10-09 2004-10-09 输入装置 Pending CN1758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4100808166A CN1758195A (zh) 2004-10-09 2004-10-09 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4100808166A CN1758195A (zh) 2004-10-09 2004-10-09 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195A true CN1758195A (zh) 2006-04-12

Family

ID=36703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08166A Pending CN1758195A (zh) 2004-10-09 2004-10-09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581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3341A (zh) * 2019-11-01 2021-05-1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3341A (zh) * 2019-11-01 2021-05-11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36529A1 (en)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interface system
CN102439537B (zh) 基于在先辅助触摸输入的触摸屏歧义消除
CN1690915A (zh) 双屏笔记本电脑
CN103631335A (zh) 便携式计算机
CN1728060A (zh) 输入装置
US7295185B2 (en) Input device with multi-directional roller assembly
CN101308308A (zh) 具触控功能的电致色变显示装置及其应用
CN2418517Y (zh) 带有连接至按钮的滚子的鼠标
TW200540686A (en) Scrolling device of human interface device and human interfac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758195A (zh) 输入装置
CN200969084Y (zh) 输入装置的滚轮结构
CN201947347U (zh) 一种光学手指导航的阅读手机
CN102236364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触控模式的切换方法
CN104777926B (zh) 触控面板
CN2745204Y (zh) 应用于转轮的机械式指令开关
CN200972839Y (zh) 摇摆按键结构
CN2710031Y (zh) 切换式平板电脑及其电磁开关装置
US7379050B2 (en) Input device
CN1881154A (zh) 多方向滚轮输入装置
CN2824138Y (zh) 多指令横向输入装置
CN2360879Y (zh) 鼠标器的第三组输入装置
CN2845010Y (zh) 输入装置
CN2634532Y (zh) 一种复合式输入设备
CN2816916Y (zh) 可切换视窗画面的指针控制器
CN101751152B (zh) 长条型滚轮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