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3345B -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3345B
CN1753345B CN200410066656XA CN200410066656A CN1753345B CN 1753345 B CN1753345 B CN 1753345B CN 200410066656X A CN200410066656X A CN 200410066656XA CN 200410066656 A CN200410066656 A CN 200410066656A CN 1753345 B CN1753345 B CN 1753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de
channel code
layer
spreading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666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3345A (zh
Inventor
王河
徐欣
梁宗闯
王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4100666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53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75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3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34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初始分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其中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关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本发明对OVSF信道码树的初始分布采用“分类靠边紧致分配”原则,可以到达最多小SF码字完全子树的资源剩余,为后续动态信道码资源分配利用创造最佳初始码树分布形态,最大程度地提高码树的初始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宽带码分多址(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资源管理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WCDMA系统中OVSF码的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背景技术
3GPP标准规定:在WCDMA通信系统中采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即OVSF)作为信道码。
OVSF信道码是一种按二叉树结构构造的码。
图1是OVSF信道码的生成树结构图。如图1所示,OVSF信道码可以用CSF,N表示,其中SF为扩频因子,N为相应SF级中某个特定码的码序号,N的取值为0、1、……、SF-1。OVSF码不仅起到信道扩频和系统带宽动态分配的作用,而且在下行链路上还用来区分同一小区中的不同用户。OVSF信道码是WCDMA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宝贵的系统资源,其数量非常有限,并且OVSF码本身的正交特性和码分配规则也都会影响到它的使用效率。因此,OVSF码的合理使用,关系到整个W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OVSF码资源,即码资源的管理,是无线资源管理(RRM)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OVSF码资源的管理使用问题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来考虑,即:
(1)信道码的初始选择和分布:主要解决在小区规划阶段对于小区配置的各个信道所需的信道码资源的选择分配,以及最初在OVSF码树上的分布准则和处理流程。
(2)信道码的动态分配:主要是指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专用信道(DCH)都是根据用户请求动态建立的,相应的专用信道的码资源也要根据用户请求的要求和当前码树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的选择。另外,随着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的引入,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的信道码个数也可以在0到15之间进行动态的调整,其中也存在HS-DSCH信道固定长度SF=16的信道码动态调整问题。
(3)信道码树的重整:随着专用信道DCH的建立和释放,在OVSF码树上会产生很多分段或“空洞”,这些会严重地影响剩余码资源的使用,造成“码阻塞”问题。码树的重整主要是对现有存在分段的码树进行重新的整理,在最低处理消耗的情况下达到码树分段最少的结果,保证空余最多的码资源供后续使用。
因为信道码的初始选择和分布对于后续码树剩余码资源的使用会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可变数目的公共信道选择和信道数目的确定是初始码分配中的重要问题。此外,3GPP协议本身对于不同信道的信道码分配都有相应的规定,如表1所示。所以,在初始规划阶段如何综合地考虑协议的规定并且提出有效的码树分布方案,是码资源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表1:具有HSDPA能力的小区基本信道类型配置
Figure S04166656X20041011D000021
在现在已公布的一些关于OVSF信道码资源管理的专利文献中,例如,发明名称为“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扩频码的分配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01105656.8,发明名称为“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01112812.7,发明名称为“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一种分配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01131225.4,发明名称为“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一种操作维护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01131226.2,发明名称为“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01138087.X等,都只是考虑了OVSF信道码资源管理中的后两个问题,即信道码的动态分配和重整问题。在这些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些用于实现信道码的动态分配和重整的具体方法,但并没有考虑码树资源的初始选择和分布准则、以及如何进行初始码树的分配处理。然而,往往一个优化的码树初始分布对于后续码树的使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有专利文献中提出的OVSF码动态分配和重整方法,都着重考虑在后续的码树使用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码阻塞”(code-blocking),以提高码树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能力。但是后续码的动态分配与码的初始分配又有所不同,初始分配中不会出现码阻塞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剩余更多的可用码资源以供后续的处理使用,并且确定码树的分布准则使得后续的动态管理、包括动态的分配和调整的开销最小。
另外,虽然3GPP标准对于各个信道的信道码取值有所规定,但是除了对P-CCPCH和P-CPICH这两个信道规定了固定的取值外,对于其他的信道也都只是给出了一个取值范围,所以如何在确定了初步范围的信道码集中合理取值,对于整个码树的后续使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OVSF信道码树的初始选择与分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OVSF信道码树的初始选择方法与分布策略主要涉及小区规划和无线资源管理两大范畴。但是,目前,在涉及无线资源管理和小区规划的专著和论文、以及专利文献中,都没有涉及具体小区信道配置规划和相应的信道码选择的相关内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考虑3GPP协议的规定并同时兼顾信道码的后续动态调整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初始分配OVSF信道码的方法,并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初始分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
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
其中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通信标准和小区规划中关于信道码分配的数据;
信道码分配装置,用于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并且用于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
其中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所述信道码分配装置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OVSF信道码初始分配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在兼顾了3GPP协议规定的同时,能够剩余最多的小SF码字的空闲完全子树,并且可以使得后续码资源的动态管理处理、特别是HSDPA的承载信道HS-PDSCH信道码的动态调整开销最小。OVSF的空闲完全子树意味着该子树所有的码字都可以被后续使用,在下行链路可用码字的个数与SF关系是512/SF,所以,越小码字的空闲完全子树可被再利用的码越多。分类靠边紧致的分布使得码树分段“空洞”的出现概率降低,特别是对于HS-PDSCH信道码部分,从而降低了后续码的动态管理中的处理开销。
根据OVSF码的基本分配准则,当一个码被分配使用后,为了保持码间的正交性,它的上溯到OVSF码树根的父辈码和下溯到码树叶的子码都不能被再使用。这是造成后续码使用过程中出现“码阻塞”的原因。同样,在初始的码树分布设计中也需要参照这种码分配规则。同时,信道码的初始规划与分布还需要符合3GPP对于不同类型信道的信道码取值规定,包括对P-CCPCH和P-CPICH信道规定的固定信道码取值,以及其他信道的取值范围规定和信道个数的确定等,如表1所示。所以,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中,优先考虑协议规定固定取值信道的信道码分配,并且根据后续码资源动态分配和重整的要求,分类处理HS-PDSCH信道码和其他信道类型的信道码分配。
为了在码树的分布上实现码树的紧致分布,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码树资源,在对规划的码字分配上,采取了在码树同一层的信道码分配中采取尽量靠边的策略,在码树的中间剩余出最多的空闲小SF码字完全子树,并且采取了从大SF码字开始分配到小SF码字的分配顺序。因为上层小SF码字的占用会阻塞更多的下层大SF码字的使用,造成大SF码字的浪费,所以优先考虑对大SF码字进行分配,可以充分地利用大SF码字的资源。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OVSF信道码的生成树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OVSF信道码初始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的SF=256的信道码分布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的SF=128的信道码分布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完成后的OVSF码树初始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OVSF信道码的生成树结构图,在前文已有描述。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OVSF信道码初始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该方法开始。
在步骤S202,分配P-CPICH信道码为C256,0。参照上文中的表1,根据3GPP协议的规定,对于P-CPICH信道采用固定的信道码分配,且OVSF信道码固定为C256,0,所以优先分配C256,0给P-CPICH信道。
在步骤S203,分配P-CCPCH信道码为C256,1。同样,参照上文中的表1,根据3GPP协议的规定,对于P-CCPCH信道采用固定的信道码分配,且OVSF信道码固定为C256,1,所以优先分配C256,1给P-CCPCH信道。
由于P-CCPCH和P-CPICH这两个信道是3GPP协议规定、而且每个小区运行都必须配置的公共信道,所以需要优先考虑对上述两个信道进行信道码分配,并且后续的SF=256的信道码分配以这两个信道的信道码分配为基准,实行紧致的靠左分配。当然,这两个步骤S202和S203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接下来,首先进行SF=256的信道码的选择分配。
为此,在步骤S204,计算还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个数,并且将其结果赋值给变量R。也就是说,变量R表示除了固定分配的P-CPICH和P-CCPCH信道外还需要进行选择分配的SF=256信道个数,它等于需要进行选择分配的SF=256的总信道个数减去2。
接下来,在步骤S205至S207,循环执行SF=256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直至已经为所有SF=256的信道分配了信道码为止。
具体来说,在步骤S205,首先判断是否有还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即R是否为0。
如果在步骤S205确定R=0,即,如果确定没有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了,则该方法的处理跳转到步骤S207,准备进行SF=512的信道码分配。
如果在步骤S205确定R≠0,即,如果确定除了P-CPICH和P-CCPCH信道外还有SF=256的信道需要分配信道码,则处理继续进行到步骤S206,继续执行SF=256的信道码选择分配。
在步骤S206,向当前的一个SF=256的信道分配信道码C256,R+1
正如上文中结合图1说明的那样,在OVSF信道码树中,每一层的SF信道码编号从左到右都是从0到SF-1。对于SF=256的这一层信道码来说,采取靠左紧致分布的原则。因此,由于R等于需要进行选择分配的SF=256的总信道个数减去2,所以对于这一层信道码来说,最终采用的信道码编号的取值应该在0到R+1这个范围内。因此,在SF=256的信道码选择分配中,取初始的信道码偏移量为R+1。
接下来,在步骤S207,计算还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数目,即,将R-1的值赋值给R。
然后,处理转回到步骤S205,并重复上述步骤S205至S207,直到没有要对其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为止,即到R=0为止。
也就是说,通过步骤S205至S207的循环处理,完成了对SF=256信道的信道码初始选择分配。并且,在整个SF=256的信道选择分配中,由于采用靠左紧致分布,所以需要计算信道码初始偏移量。并且在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中,取初始偏移量为R+1,然后偏移量依次减小。
接下来,进行SF=512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
具体来说,首先,在步骤S208,计算SF=512的信道个数,并将计算结果赋值给变量M。在此,变量M表示需要进行信道码选择分配的SF=512的总信道个数。
由于在进行SF=512的信道码偏移量计算中,需要用到SF=256的信道个数,所以还需要重新获得总的SF=256的信道个数。为此,在步骤S209,获得SF=256的总信道个数,并将计算结果用变量N表示。
当然,上述两个步骤S208和S209的顺序也是可以调换的。
接下来,在步骤S210至S212,循环执行SF=512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直至已经为所有SF=512的信道分配了信道码为止。该过程与上述步骤S205-S207的处理过程类似。
具体来说,在步骤S210,首先判断是否有还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即M是否等于0。
如果在步骤S210确定M=0,这表示SF=512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结束,则处理跳转到步骤S213,准备进行SF=128的信道码分配。
如果在步骤S210确定M≠0,这表示还有SF=512的信道需要选择分配信道码,则继续执行SF=512的信道码选择分配,即处理继续进行到步骤S211。
在步骤S211,为SF=512的信道分配信道码C256,2N+M-1
在本次SF=512的信道码选择分配中,采用的信道码偏移量为2N+M-1。这是因为:根据OVSG码的正交性分配规则,在SF=512这一层中靠左的前2N个信道码,因为其父辈(SF=256)码已经被占用,所以它们将被阻塞而不能再使用,所以SF=512层的信道码必须从偏移量2N开始进行分配;而且,SF=512的信道码一共需要分配M个,并且仍然采用靠左紧致分布原则。因此,选用的初始偏移量为2N+M-1。
接下来,在步骤S212,将当前的SF=512信道数减一、即M-1赋值给M。
然后,处理转回到步骤S210进行循环处理,直到M=0为止,即,直到没有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512的信道为止。
在完成了对SF=512的信道的信道码初始选择分配之后,开始循环处理从SF=128到SF=4的信道码初始选择分配过程。并且,为了达到码树分布的最紧致状态,采用从大SF开始分配到小SF的处理过程。
此外,参照上文中的表1,根据3GPP协议的规定,对于HS-PDSCH信道,其SF固定为16,并且是连续分配的,因此,对于SF=16的HS-PDSCH信道码的分配需要单独处理。为此,SF=16的信道码采取靠右紧致分布的规则,而其他SF层的信道码还是采取一致的靠左紧致分布规则。
在步骤S213,设置循环变量I=128。在此,变量I表示将要对其进行信道码分配的信道的SF值。
由于在进行从SF=128到SF=4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中,需要用到已分配的SF=256和SF=512的信道码偏移量,因此需要已知SF=256和SF=512的总信道数。
为此,在步骤S214,重新计算SF=512的信道数目,并仍然将其计算结果用M表示。
另外,由于在上述的步骤S209中已经计算过了SF=256的信道数目,并且将其结果保存在变量N中,因此就不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计算了。
接下来,在步骤S215,计算已分配的SF=512和256的信道码偏移量,并且将其计算结果用变量J表示。
由于在OVSF码树中各层的SF信道码偏移量都归结为以SF=512的信道码为基准,所以各层的SF对应的偏移单位为512/SF。因此,在以上的处理过程中已分配的SF=512和256的信道码偏移量为2N+M。即,J=2N+M。将该偏移量2N+M作为后续信道码分配循环处理中的初始偏移量。
在步骤S216,计算SF=I的信道个数,并将结果用变量L表示。在此,L表示后续进行SF=I的信道码选择分配的信道个数,并且用于计算SF=I的信道码偏移量。
在步骤S217,计算SF=I这一层的信道码初始偏移量,并且将其结果用变量K表示。
此时,初始偏移量的计算同样需要归结到SF=512的基准,同时还需要考虑在SF=I这一层的偏移量,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如下式所示:
Figure S04166656X20041011D000101
上式中的“int”表示取整运算。根据上式,变量K的取值为大于或等于J×I/512的最小整数。
在步骤S218,判断变量L是否为0,即确定是否有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I的信道。
如果在步骤S218中确定L=0,这表示SF=I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结束,则处理会转到步骤S223。
如果在步骤S218中确定L≠0,这表示还有SF=I的信道需要为其选择分配信道码,则处理会进行到步骤S219。
在步骤S219,判断I是否等于16,即,判断当前是否正在处理SF=16的HS-PDSCH信道码分配。
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的OVSF信道码初始分配方法,对于非HS-PDSCH信道的SF=I的信道,采用一致的靠左紧致分布原则,而对于HS-PDSCH信道采用靠右紧致分布原则,因此需要判断是否正在进行HS-PDSCH信道码分配。
如果在步骤S219中确定I不等于16,这表示当前处理的不是HS-PDSCH信道码选择,则处理会转到步骤S220,对当前正在处理的这一SF层继续进行靠左紧致分配选择处理。
在步骤S220,为SF=I的信道分配信道码CI,K+L-1
如前所述,对于非HS-PDSCH信道的SF=I的信道,采用一致的靠左紧致分布,而且在步骤S217中计算的SF=I的信道码一共需要分配的个数为L,在步骤S218中计算的到本次分配的信道码偏移量为K,所以本次选择分配的SF=I信道码偏移量为K+L-1,即对应分配的信道码为CI,K+L+1
如果在步骤S219中确定I=16,这表示当前正在处理SF=16的HS-PDSCH信道码选择,则在步骤S221对HS-PDSCH信道码进行靠右紧致分配的处理。
在步骤S221,为HS-PDSCH信道分配信道码C16,15-L+1
这是因为,由于对HS-PDSCH信道码分配采用靠右紧致分配原则,并且HS-PDSCH信道码一共需要分配的个数已知,所以HS-PDSCH信道码的取值应该在15到(15-HS-PDSCH信道码个数+1)这个范围内。所以本次选择分配的SF=16的HS-PDSCH信道码偏移量为15-L+1,即对应分配的信道码为C16,15-L+1
在本次为SF=I的信道分配信道码后,在步骤S222,将当前的SF=I信道数减一、即L-1赋值给变量L。这表示经过本次处理后剩余需要选择分配的SF=I的信道数目减少一个,L此时表示还需要进行分配的SF=I的信道个数。
然后,处理转回到步骤S218,并重复上述步骤S218至S222,以继续进行SF=I这一层的信道码分配,直到在步骤S218中确定L=0,即确定没有需要向其分配信道码的SF=I的信道时,处理才转到步骤S223,以开始后续SF层的信道码分配过程。
在步骤S223,判断I是否等于16,即,判断当前是否在处理SF=16的HS-PDSCH信道码分配。
如果在步骤S223中确定当前处理的不是SF=16的HS-PDSCH信道,则处理转到步骤S224,计算初始偏移量,否则直接转到步骤S226,将循环变量I减半。
这是由于在结束了本层SF的信道码选择分配后,需要准备后续上一层SF的信道码选择处理,而且对非HS-PDSCH信道的信道码分配采用靠左紧致分布原则,因此需要计算初始偏移量,而对SF=16的HS-PDSCH信道的信道码分配采用靠右紧致分布原则,所以不需要计算初始偏移量。
在步骤S224,重新计算SF=I的信道(非HS-PDSCH信道)的个数,并且仍然用L表示。
这是因为,在经过上述步骤S218至S222的操作后,L已经归为0,但是在进行后续SF=I/2层的信道码偏移量计算中仍然需要用到SF=I的信道个数,所以还要重新获得该值。
然后,在步骤S225,计算至目前为止已经分配了的非HS-PDSCH信道码的各层SF的信道码偏移量,并且将其结果用变量J表示。
对于非HS-PDSCH信道,在该步骤中,只要将SF=I的这一层信道码偏移量归一化为SF=512后加到原有的变量J中,就可以计算出已经分配的各层SF的信道码偏移量了。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为:J=J+L×512/I。
接下来,在步骤S226,将循环变量I减半。
然后,在步骤S227,判断循环变量I是否等于2,即判断信道码分配处理是否结束。
这是因为下行信道的最小SF等于4,所以,如果将I减半后I等于2,就表示此时信道码分配处理已经到了最小SF=4的这一层了,因此就可以最终结束全部的信道码分配过程了。
如果在步骤S227中确定I等于2,则该方法的处理会转到步骤S228,从而结束全部的信道码选择分配过程。
如果在步骤S227中确定I不等于2,则处理会转回到步骤S216,并且重复上述步骤S216至S227,以进行上一层(即SF/2层)的信道码分配,直到完成最小SF=4这一层的信道码分配为止。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假设某一小区按照表2中的配置进行小区信道的初始规划。
表2小区信道配置
信道类型 信道数 SF的要求
P-CCPCH 1 256
信道类型 信道数 SF的要求
S-CCPCH 1 256
CPICH 1 256
AICH 1 256
PICH 1 256
SCH 1 不要求
HS-PDSCH 8 16
HS-SCCH 6 128
根据以上结合图2描述的处理流程,对该小区的初始信道码分配过程如下。
①首先分配SF=256的信道码:
参照表2可知,需要进行信道码分配的SF=256的信道数N为5。
按照图2中的处理流程,首先,在步骤S202和S203中,分别向P-CPICH和P-CCPCH信道分配信道码C256,0和C256,1
在步骤S203,计算还需要选择分配R=5-2=3个信道码。
参照图2中的流程图,经过步骤S205-S207的处理,可以确定分配的信道码范围在C256,4到C256,2之间。
因此,对SF=256信道的信道码分配情况如表3所示。
表3SF=256的信道码分配
 信道类型  信道数  SF  信道码
 P-CPICH  1  256  C<sub>256,0</sub>
 P-CCPCH  1  256  C<sub>256,1</sub>
 S-CCPCH  1  256  C<sub>256,2</sub>
 AICH  1  256  C<sub>256,3</sub>
 PICH  1  256  C<sub>256,4</sub>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的SF=256的信道码分布图。图中黑色的圆点表示OVSF码树中已分配的信道码,用虚线表示的OVSF码树分支表示到阻塞码的分支。
②分配SF=128的信道码:
从表2中可知,该小区中不需要分配SF=512的信道,所以,信道码分配处理直接跳过512信道码的分配,即跳过图2中的步骤S210至S212,而转入步骤S213。
在步骤S213,首先设置I=128。
接着,在步骤S214,计算SF=512的信道个数M,如上所述,从表2中可知M=0。
参照图2中的处理流程,在步骤S215-S217中依次计算J、L和K的值。当I=128时,J=2N+M=2×5+0=10,SF=128的信道数L=6,SF=128的信道码初始偏移量K为大于等于J×I/512=10×128/512=2.5的最小整数,所以取K的值为3。
然后,在步骤S218至S222中,分配SF=128的信道码,并且在步骤S221中,对该层SF的信道码分配采取靠左的紧致分布,即,分配信道码为CI,K+L-1。因此,SF=128的信道码取值范围是在C128,3到C128,8之间,如表4所示。
表4.SF=128的信道码分配
 信道类型 信道数 SF                   信道码
 HS-SCCH 6 128  C<sub>128,3</sub>,C<sub>128,4</sub>,C<sub>128,6</sub>,C<sub>128,7</sub>,C<sub>128,8</sub>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的SF=128的信道码分布图。图中黑色的圆点表示OVSF码树中已分配的信道码,用虚线表示的OVSF码树分支表示到阻塞码的分支。
③分配SF=16的HS-PDSCH信道码:
从表2中可知,因为该小区中没有配置SF=64、和SF=32的信道,所以对应这两个SF的信道个数L=0。因此,参照如图2所示的流程图可知,会直接跳过SF=64和SF=32的处理循环,而直接进行SF=16的HS-PDSCH信道码分配处理。
参照如图2所示的处理流程,当在步骤S219中断定I=16时,即当要分配信道码的信道为HS-PDSCH信道时,处理会进行到步骤S22O。也就是说,对于HS-PDSCH信道码采取靠右紧致分配的原则,即分配信道码为CI,15-L+1。所以,本层分配不需要计算初始偏移量K,并且,根据表2中的信道配置,需要分配的HS-PDSCH信道码一共8个,即L=8。因此,SF=16的信道码取值范围是在C16,15到C16,8之间,如表5所示。
表5.SF=16的信道码分配
 信道类型 信道数  SF                               信道码
 HS-PDSCH  8  16 C<sub>16,8</sub>,C<sub>16,9</sub>,C<sub>16,10</sub>,C<sub>16,11</sub>,C<sub>16,12</sub>,C<sub>16,13</sub>,C<sub>16,14</sub>,C<sub>16,15</sub>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分配完成后的OVSF码树初始分布图。图中黑色的圆点表示OVSF码树中已分配的信道码,用虚线表示的OVSF码树分支表示到阻塞码的分支,用短虚线框出的OVSF码子树表示仍然可用的信道码。
在OVSF码树中,各层信道码所能提供的数据速率,都可以转化为OVSF码树最底层的叶子节点所提供的速率(基本码率R)的倍数,并且它们之间满足如下的关系:第n层(2≤n≤9)的OVSF码(即SF=2n)所提供的数据速率,是最底层叶子节点的OVSF码(即SF=512)所提供的数据速率(基本码率R)的29-n倍。并且,整个OVSF码树所能提供的最大数据速率,是底层叶子节点的OVSF码所提供的基本码率的总和,即512R。
假设以SF=512的信道速率作为基准R,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信道码的初始分配后,已经被占用的带宽为:5×2R+6×4R+8×32R=290R,这样剩余可用的带宽为512R-290R=222R。根据以上所描述的信道码初始分配方法,在剩余的码树分布上实现了小SF码字完全子树的最大组合,即,剩余了SF=4、8、32、64、128、256的可用完全子树(即,128R+64R+16R+16R+8R+4R+2R=222R)。这样,可以有最多的剩余信道码资源留给后续的动态分配过程使用,从而提高了整个码树的利用效率。并且采用分类靠边的策略,充分考虑了后续对于HS-PDSCH信道码的动态调整处理的开销最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本发明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与常规无线网络控制器的主要不同在于存储装置和信道码分配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通信标准和小区规划中关于信道码分配的数据。信道码分配装置,用于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并且用于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信道码分配装置可以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信道码的分配。
特别地,信道码分配装置向主公共导频信道分配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一个信道码C256,0,向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分配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二个信道码C256,1,然后分配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的其他信道码。
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信道码分配装置优先分配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
信道码分配装置向非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扩频因子层中靠左边分布的信道码。信道码分配装置向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扩频因子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例如,信道码分配装置向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扩频因子等于16的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
综上所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初始分配OVSF码的方法和系统,对OVSF信道码树的初始分布采用“分类靠边紧致分配”原则,将HS-PDSCH信道码与其它公共信道的信道码分别考虑,将HS-PDSCH固定SF=16的信道码紧致靠右分布,其它信道则采用紧致靠左的分布形式。这样可以到达最多小SF码字完全子树的资源剩余,为后续的动态信道码资源分配利用创造了最佳的初始码树分布形态,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码树的初始利用效率,并减少后续处理中为了降低码阻塞而进行码树重整的开销,特别是对于HS-PDSCH信道码的动态调整,进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其次,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保证选择的码字达到分类靠边紧致分布的初始码分布准则。而且该方法实现简单,可以用于今后在网络小区资源规划中码选择分配的自动化处理。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可以应用在无线资源规划和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技术实现中。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Claims (6)

1.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初始分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
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
其中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
其中对于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
对于非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左边分布的信道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扩频因子等于16的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的步骤包括:
向主公共导频信道分配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一个信道码C256,0
向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分配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二个信道码C256,1
分配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的其他信道码。
4.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通信标准和小区规划中关于信道码分配的数据;
信道码分配装置,用于按照通信标准的规定,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的预定信道码分配给预定信道,并且用于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按照从小区规划的最大扩频因子层到小区规划的最小扩频因子层的顺序,分配各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
其中在分配某一扩频因子层中的信道码时,所述信道码分配装置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边分布的信道码,
其中,所述信道码分配装置向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向非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所述扩频因子层中靠左边分布的信道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码分配装置向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优先分配扩频因子等于16的层中靠右边分布的信道码。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码分配装置向主公共导频信道分配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一个信道码C256,0,向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分配在所述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树中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从左数的第二个信道码C256,1,然后分配扩频因子等于256的层中的其他信道码。
CN200410066656XA 2004-09-24 2004-09-24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753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66656XA CN1753345B (zh) 2004-09-24 2004-09-24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66656XA CN1753345B (zh) 2004-09-24 2004-09-24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345A CN1753345A (zh) 2006-03-29
CN1753345B true CN1753345B (zh) 2010-08-11

Family

ID=3668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66656XA Expired - Lifetime CN1753345B (zh) 2004-09-24 2004-09-24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53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282B (zh) * 2006-07-27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增强上行专用信道资源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036379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码字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798A (zh) * 2001-09-03 2002-02-27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一种分配方法
CN1374772A (zh) * 2001-03-14 2002-10-16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扩频码的分配方法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772A (zh) * 2001-03-14 2002-10-16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扩频码的分配方法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CN1337798A (zh) * 2001-09-03 2002-02-27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一种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锋峰.WCDMA系统的信道码分配策略.通信技术 3.2003,(3),59-60,94.
史锋峰.WCDMA系统的信道码分配策略.通信技术 3.2003,(3),59-60,94. *
朱春梅、吴伟陵.一种新的OVSF码动态有序分配算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6 1.2004,26(1),20-26.
朱春梅、吴伟陵.一种新的OVSF码动态有序分配算法.电子与信息学报26 1.2004,26(1),20-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345A (zh) 2006-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086C (zh)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系统消息动态调度方法
EP2020106B1 (en) Scalable spectrum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dynamic orthogonal code allocation
JP2005184822A (ja) Hs−dschチャネルコードを効果的に動的管理する方法
EP0910181A3 (en) Dynamic and smart spreading for wideband CDMA
CN1275478C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628478A (zh) 用于信道化码与功率的自适应预订的方法、系统和网络实体
CN106304093A (zh) 一种网络间共享频谱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333537C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
CN1753345B (zh)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初始分配方法及相关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047939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许可证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437232A (zh) 密集话务区无线规划和优化方法
CN100369401C (zh) Wcdma系统中的上行扰码的分配方法
CN101374031B (zh) 码道整合方法和码道整合装置
CN100347971C (zh) 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资源动态优化的方法
CN1430356A (zh)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CN1761354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资源预留的实现方法
CN1630424A (zh) 为根据关联的最大抢占速率建立服务从移动通信网抢占资源的方法
WO20050648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on of channelisation codes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466080A (zh) 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627676B (zh)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下行共享信道的信道码映射的方法
Assarut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rthogonal variable-spreading-factor code assignment schemes in W-CDMA
CN101925182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253028C (zh) 适用于tdd/cdma系统的资源整合方法
CN1283056C (zh)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信道码资源利用方法
CN101388685B (zh) 一种码资源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Nanjing Road, No. 388,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