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0650A -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0650A
CN1750650A CN 200510117401 CN200510117401A CN1750650A CN 1750650 A CN1750650 A CN 1750650A CN 200510117401 CN200510117401 CN 200510117401 CN 200510117401 A CN200510117401 A CN 200510117401A CN 1750650 A CN1750650 A CN 1750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lient
address information
monitore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174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权建
谢律
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mic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mic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micro Corp filed Critical Vimicro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1174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50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75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其包括客户端、代理服务器及中央处理服务器,其中客户端包括被监控终端及监控终端,被监控终端是用来采集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监控终端是用来对被监控终端发来的图像进行显示以供用户监控;中央处理服务器中记录有客户端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其中客户端利用账户信息基于因特网通过代理服务器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进行登录认证,认证过后将客户端先前的地址信息更新为客户端当前的地址信息,监控终端和被监控终端通过代理服务器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获得对方的当前的地址信息进而实现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监控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安全防范、远程监控、远程教学、远程会议、远程演示、社区服务等领域,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目前,在大多数单位和地方已经实现了通过传输视频或音频来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譬如在一些安装了相应监控系统的写字楼,或者一些具有很好安全管理系统的生活小区,甚至是一些私人住宅内等。
现有的监控系统主要分为模拟监控和数字监控,模拟监控由于采用的是模拟信号,具有线路独占性,占用带宽高,是点到点技术,传输距离近,可管理性差,图像质量差,没有智能性,应用场合小,范围窄,局域性强等缺点,然而数字监控的特点是:采用数字编码,大大降低占用带宽,图象质量高,存储占用空间减小,监控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实时性强,使用方便,因此正逐渐被数字监控所取代。
如图1所示,目前的数字监控系统大都采用视频编码卡加PC的方式,采用C/S(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或B/S(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然而,目前的数字监控系统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应用而开发,并且基于集中式管理技术,也就是说,通过一台中央控制主机,将位置确定的一些终端的信息收集过来,最后在控制主机端显示出来。这样就造成目前的网络监控系统存在如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监控的点比较少并且一旦设定就不容易更改或扩展,并且大都只限于局域网或是在小范围内部署,只适用于集中式的对各个被监控点进行监控。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的监控系统,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应用而开发,不具有通用性,因此其不存在对用户的分组,以及权限的管理,内容的保密等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现有的监控系统,监控点的摄像头不能与管理的服务器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监控点的摄像头只能被动地被寻找,这样被监控端只能固定在某一地点,不能经常或实时移动,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监控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要求监控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被监控和监控点不断的改变,甚至都在实时的移动中。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适于大面积应用的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其使用灵活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客户端,其包括被监控终端及监控终端,其中被监控终端是用来采集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监控终端是用来对被监控终端发来的图像进行显示以供监控;中央处理服务器,其内储存有客户端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代理服务器,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其中客户端利用其账户信息基于因特网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代理服务器通过查询中央处理服务器内的账户信息对客户端的登录请求进行认证,登录认证后客户端会将其当前的地址信息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给中央处理服务器作为客户端的地址信息的更新,监控终端和被监控终端通过代理服务器和中央处理服务器获得对方的当前的地址信息进而实现监控。
优选的,利用监控终端账户信息可在任何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上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进行登录认证及地址信息更新。
优选的,客户端定时地将当前的地址信息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给中央处理服务器以更新客户端地址。
优选的,当被监控终端接入因特网时,被监控终端便会自动通过代理服务器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进行登录认证及地址信息更新。
优选的,所述被监控终端是接入因特网的摄像装置,所述客户端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及端口,所述客户端账户信息包括账户名和密码。
优选的,所述被监控终端其包括摄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控制单元、存储模块和网络接口,所述被监控终端的账户信息被储存入存储模块内。
优选的,当监控终端需要对被监控终端进行监控时,监控终端会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控请求,请求数据包中包括被请求被监控终端的账户信息、监控终端自己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监控请求后,向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查询被监控终端的当前的地址信息,中央处理服务器通过查询其内储存的客户端账户信息及对应的地址信息并反馈被监控终端的当前地址信息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将监控终端的监控请求按照被监控终端的当前地址信息发送给被监控终端。
优选的,所述被监控终端内置有客户端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被监控终端能够自动完成登录认证、地址刷新及与监控请求相关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被监控终端内置有客户端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被监控终端能够自动完成登录认证、地址刷新及与监控请求相关的动作。
本发明的客户端通过向中央处理服务器更新自己的地址信息,使摄像装置无论被移动到哪里,只要它可以被连接到因特网,其都可以作为被监控终端,使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利用账户信息向中央处理服务器登录并将该设备作为监控终端,从而解决了让其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监控的场景这一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摄像装置的功能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监控系统中摄像装置及监控终端地址变化前后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改进的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监控系统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网络监控系统,该网络监控系统能够让其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监控的场景。
请参阅图3所示,该监控系统包括客户端、代理服务器400及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其中客户端包括监控终端200与被监控终端100。为了介绍方便图中仅仅显示了两个监控终端200a和200b,以及两个被监控终端100a和100b。所述被监控终端100是用来采集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所述监控终端200是用来对被监控终端发来的图像进行显示以供用户监控。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用来提供注册及定位服务以使被监控终端与被监控终端建立通讯联系。所述代理服务器400是用来作为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和客户端的路由。
所述监控终端200可以是用户所能使用的任何一台可以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比如手机或掌上电脑等,换句话说就是,用户可以将任何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作为监控终端200来对自己所需要监控的区域进行监控。图3中以电脑为例来介绍监控终端。
所述被监控终端100是可以接入因特网的摄像装置,比如网络摄像头(IPCamera),所述摄像装置100可以被移动的设置在用户需要监控的任何地方,只要该摄像装置100能够通过网络接口上网,用户就可以通过监控终端200对摄像装置所监控的区域进行监控。
所述代理服务器400是处于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无论监控终端200和被监控终端100移动到那里,它们都会通过因特网与代理服务器400建立联系,进而建立与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的联系。
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用来提供为客户端提供注册及定位服务以使被监控终端与被监控终端建立通讯联系。
请参阅图2所示,其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的被监控终端100,其大致包括摄像模块102、图像处理模块104、控制单元106、存储模块108和网络接口110,所述网络接口可以是TCP/IP接口。另外,被监控终端内部运行有操作系统,比如uClinux,并且其还内置有基于操作系统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112,所述控制单元106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112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摄像模块负责视频图像的采集,存储模块负责对装置运行数据的储存或图像数据的存储,网络接口负责通过互联网与远端进行数据交换。
下面结合图2-4及具体的例子来对该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步,摄像装置100及监控终端200的帐户申请。
如果客户端在监控系统中还没有账户,用户需要向监控系统的中央处理服务器300进行账户申请以为摄像装置100及监控终端200各获得账户信息,所述账户信息包括账户名及密码。用户将摄像装置100的账户名及密码植入摄像装置100并将其保存入摄像装置100的存储模块108内,这样摄像装置100就可以利用账户信息登录所述网络监控系统。用户可以利用监控终端的账户名及密码登录所述网络监控系统。在账户申请同时,中央处理服务器300会储存下摄像装置100及监控终端200的账户信息。比如,摄像装置A被植入的账户名为张三@vimicro.com、密码为111111,监控终端A的账户名为李四@vimicro.com,其密码为000000。
第二步,摄像装置100及监控终端200的登录。
当用户将摄像装置A张三@vimicro.com通过网络接口110接入因特网时,摄像装置A内的控制单元106将会调用客户端应用程序112并控制摄像装置A自动向代理服务器400发送登录请求。具体来讲,即摄像装置A的控制单元106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112将存储模块108内的账户名和密码取出,并将账户名和密码发送给代理服务器400。
接收摄像装置A的登录请求后,所述代理服务器400通过查询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内的客户端账户信息数据库确定该摄像装置A是否为所述监控系统内的用户。如果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内的客户端账户信息数据库内有摄像装置A的账户名和密码,则认为其是所述监控系统内的用户,登录成功。如果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内的客户端账户信息内没有摄像装置A的账户名和密码,则认为其不是所述监控系统内的用户,反馈登录失败的信息。
相似的,用户可以通过账户名李四@vimicro.com和其密码将任何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作为监控终端A向代理服务器400发送登录请求。由于监控终端的登录过程与被监控终端的登录过程一样,此处就不再赘述。
第三步,摄像装置100及监控终端200的注册。
登录成功之后,在客户端程序112的支持下,摄像装置A向代理服务器400发送注册请求,代理服务器400在确定其接收到的是注册请求后将其转发给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所述注册请求即摄像装置A请求将其当前的系统信息向中央处理服务器300进行注册,所述摄像装置A的系统信息包括其地址信息、温度、湿度等,当然此时摄像装置A会同时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及端口。如果所述摄像装置A是第一次提出注册请求,那么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将储存所有摄像装置A的系统信息。如果所述摄像装置A不是第一次提出注册请求,那么中央处理服务器300将仅仅将与上次注册信息不同的部分系统信息作更新,尤其是将摄像装置的地址信息刷新为当前地址信息。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注册请求与登录请求一起发送给代理服务器400。在另外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会在客户端程序的支持下定时的向代理服务器400发送注册请求。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装置A的此种设置,使摄像装置A无论被移动到哪里,只要它可以被连接到因特网,其都会主动向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注册其地址信息,以使监控终端200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400和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找到它。这样,摄像装置就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被安装到任何位置,还能保持与代理服务器400和中央处理服务器300的联系。
相似的,所述监控终端A在登录后,监控终端A亦会向代理服务器400发送注册请求,代理服务器400在确定其接收到的是注册请求后将其转发给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所述注册请求即监控终端A请求将其当前的系统信息向中央处理服务器300进行注册,所述监控终端A的系统信息包括其地址信息、名称、上次登录时间等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及端口。尤其是,向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注册监控终端A当前的地址信息。注册过程与被监控终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监控终端的此种设计也使用户不仅限于使用固定的监控设备对被监控终端进行监控,而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设备作为监控终端。
第四步,监控终端200对摄像装置100进行监控。
如果监控终端A 李四@vimicro.com需要对摄像装置A 张三 @vimicro.com进行监控,首先,监控终端A向代理服备器400发送监控请求,请求数据包中包括被请求摄像装置A的账户信息、监控终端李四@vimicro.com自己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代理服务器400在确定其接收到的是监控请求后,向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查询摄像装置A当前的地址信息。具体过程为:代理服务器400将摄像装置A的账户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服务器300,中央处理服务器300通过查询其内储存的客户端账户信息及对应注册信息并将摄像装置A的当前地址信息反馈给代理服务器400。代理服务器400将监控终端A的监控请求按照摄像装置A的当前地址信息发送给摄像装置A。
所述摄像装置A接到监控请求后,按照请求数据包中的地址向监控终端A反馈同意信息,此时摄像装置A和监控终端A已经知道彼此最新的地址信息。接下来,摄像装置便可以将所监控区域内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控终端供用户监控。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摄像装置的响应请求和传输图像的动作,均是摄像装置在控制单元106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112的控制下所做出的。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的摄像装置可以随意的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同时用户可以将任意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和手持设备作为监控终端来进行监控,这样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因特网的网络监控系统能够让其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监控的场景。
由本发明提出的上述基于因特网的网络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它虽然解决了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监控的场景这个技术问题,但是它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不容易扩容。换句话说,当用户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上述基于因特网的网络监控系统的这种解决方案运行起来便会有点吃力。针对这一点不足,本发明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网络监控系统。
本发明在新的技术方案中引入了域的概念,下面结合图5对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放案进行介绍,其中,只是示意性列举了两个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域的个数。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的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包括域A和域B,其中每个域都和前文中提到的监控系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域内所有的功能实现与前文中监控系统并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摄像装置及监控终端账户申请、登录、注册以及域内摄像装置及监控终端之间的监控请求与前文中的描述相比没有太大区别,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对本发明提出的进一步改进的监控系统中域间的监控请求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重新介绍一下客户端的账户名,客户端的账户名均包括用户名及域名,以摄像装置A的账户名张三@vimicro.com为例,张三为用户名,@vimicro.com为域名。一旦客户端的账户名在账户申请时被确定下来之后,该客户端便只能和与其域名相对应的代理服务器互相联系,比如张三@vimicro.com只能与@vimicro.com对应的代理服务器联系。
请参阅图5,当监控终端向域外摄像装置进行监控请求时,比如监控终端200A请求摄像装置100B,首先监控终端200A向域代理服务器400A发送监控请求,请求数据包同样包括摄像装置100B的账户信息、监控终端200A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
代理服务器400A在确定其接收到的是监控请求后,代理服务器400A通过请求数据包中摄像装置100B的账户信息解析出摄像装置100B所在的域,并通过查询代理服务器注册信息得出摄像装置100B所在域的代理服务器400B的地址,之后代理服务器400A将请求数据包转发给代理服务器400B,接下来,代理服务器400B向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B查询摄像装置100B的当前的地址信息。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300B将反馈摄像装置100B的当前地址信息给代理服务器400B。代理服务器400B将监控终端200A发送的监控请求按照摄像装置100B的当前地址信息发送给摄像装置100B。
所述摄像装置100B接到监控请求后,向监控终端200A反馈同意信息,此时摄像装置100B和监控终端200A已经知道彼此当前的地址信息。接下来,摄像装置100B便可以将所监控区域内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控终端200A供用户监控。
前文中提到代理服务器注册信息是指各个代理服务器所在域的域名信息及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如果整个监控系统增加了一个域,只需将将增加域的域名信息及其代理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加入代理服务器注册信息内即可。所述代理服务器注册信息可能被储存到各个代理服务器中并及时被更新,也可以储存到一个专门的服务器中供各个代理服务器查询。
由以上可知,改进的监控系统中每个域都相当于前文中的一个基于因特网上的监控系统,而且域和域之间的用户终端也可以轻松实现跨域访问,使得整个系统可容易扩容,从而更利于大面积、大规模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客户端,其包括被监控终端及监控终端,其中被监控终端是用来采集其监控区域内的图像,监控终端是用来对被监控终端发来的图像进行显示以供监控;
中央处理服务器,其内储存有客户端的账户信息及对应的地址信息;
代理服务器,其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其中
客户端利用其账户信息基于因特网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代理服务器通过查询中央处理服务器内的账户信息对客户端的登录请求进行认证,登录认证后客户端会将其当前的地址信息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给中央处理服务器作为客户端的地址信息的更新,监控终端和被监控终端通过代理服务器和中央处理服务器获得对方的当前的地址信息进而实现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利用监控终端账户信息可在任何一台接入因特网的电脑或手持设备上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进行登录认证及地址信息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客户端定时地将当前的地址信息通过代理服务器发送给中央处理服务器以更新客户端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当被监控终端接入因特网时,被监控终端便会自动通过代理服务器向中央处理服务器进行登录认证及地址信息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所述被监控终端是接入因特网的摄像装置,所述客户端地址信息包括IP地址及端口,所述客户端账户信息包括账户名和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所述被监控终端包括摄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控制单元、存储模块和网络接口,所述被监控终端的账户信息被储存入存储模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当监控终端需要对被监控终端进行监控时,监控终端会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监控请求,请求数据包中包括被请求被监控终端的账户信息、监控终端自己的账户信息及地址信息,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监控请求后,向所述中央处理服务器查询被监控终端的当前的地址信息,中央处理服务器通过查询其内储存的客户端账户信息及对应的地址信息并反馈被监控终端的当前地址信息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将监控终端的监控请求按照被监控终端的当前地址信息发送给被监控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所述被监控终端接到监控请求后,向所述监控终端反馈同意信息,此时被监控终端和请求监控终端已经知道彼此最新的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所述被监控终端内置有客户端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应用程序被监控终端能够自动完成登录认证、地址刷新及与监控请求相关的动作。
1O.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监控系统,其特征为:所述代理服务器是处于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无论监控终端和被监控终端移动到那里,它们都会通过因特网与代理服务器建立联系。
CN 200510117401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Pending CN1750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17401 CN1750650A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17401 CN1750650A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650A true CN1750650A (zh) 2006-03-22

Family

ID=3660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17401 Pending CN1750650A (zh) 2005-10-31 2005-10-31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5065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453A (zh) * 2010-03-29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与无线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273A (zh) * 2011-03-01 2011-07-13 云浮南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264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102123059A (zh) * 2011-03-17 2011-07-13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监控代理服务系统及代理服务方法
CN101415007B (zh) * 2008-12-09 2011-11-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平台统一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3095982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用于进行自适应视频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47179A (zh) * 2013-07-17 2013-10-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监控前端设备联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01426A (zh) * 2013-09-30 2014-01-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WO2015027931A1 (en) * 2013-08-28 2015-03-0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ross-domain remote command
CN105024820A (zh) * 2015-06-25 2015-11-04 崔时泓 一种授权方法和服务器
CN105491323A (zh) * 2014-09-18 2016-04-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公众网络的视频监控信息服务系统
CN106448038A (zh) * 2016-11-03 2017-02-22 合肥万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安防监控平台
CN108989034A (zh) * 2018-08-03 2018-12-11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监控方法、系统、监控服务器及计算机介质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007B (zh) * 2008-12-09 2011-11-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平台统一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1827453A (zh) * 2010-03-29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与无线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27453B (zh) * 2010-03-29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与无线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273A (zh) * 2011-03-01 2011-07-13 云浮南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264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102123059B (zh) * 2011-03-17 2014-04-1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监控代理服务系统及代理服务方法
CN102123059A (zh) * 2011-03-17 2011-07-13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监控代理服务系统及代理服务方法
CN103095982A (zh) * 2011-11-08 2013-05-08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用于进行自适应视频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95982B (zh) * 2011-11-08 2016-06-01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用于进行自适应视频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47179A (zh) * 2013-07-17 2013-10-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监控前端设备联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47179B (zh) * 2013-07-17 2016-05-1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监控前端设备联网的装置和方法
WO2015027931A1 (en) * 2013-08-28 2015-03-0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ross-domain remote command
CN103501426A (zh) * 2013-09-30 2014-01-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491323A (zh) * 2014-09-18 2016-04-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公众网络的视频监控信息服务系统
CN105491323B (zh) * 2014-09-18 2018-12-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公众网络的视频监控信息服务系统
CN105024820A (zh) * 2015-06-25 2015-11-04 崔时泓 一种授权方法和服务器
CN106448038A (zh) * 2016-11-03 2017-02-22 合肥万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安防监控平台
CN108989034A (zh) * 2018-08-03 2018-12-11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监控方法、系统、监控服务器及计算机介质
CN108989034B (zh) * 2018-08-03 2021-09-14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监控方法、系统、监控服务器及计算机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0650A (zh)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监控系统
CN1215716C (zh) 多点视频会议和交互式广播系统的统一分布式结构
CN1926801A (zh) 外联网访问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0370832C (zh) 一种多媒体监控系统
CN1913461A (zh)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2014023287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data from digital network surveillance cameras
CN1859407A (zh) 一种保障专线用户上网的方法
CN101365119B (zh) 用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所使用的录像负载均衡方法
CN1433622A (zh) 对试图访问网络站点的用户改向的系统和方法
CN1695146A (zh) 移动设备在断开模式下使用门户站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65120B (zh)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集中管理方法
CN103782571A (zh) 用于提供基于消息和事件的视频服务控制平面的系统和方法
CN1855820A (zh) 一种根据终端类型进行业务发放的方法
CN1259625C (zh) 基于互联网的人才简历数据库同步更新方法
CN102186061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764273A (zh) 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摄像装置
WO2001084839A1 (en) Camer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917436A (zh) 基于Web实现网络设备集群式管理的方法
CN1197296C (zh) 信息交换机
CN1558612A (zh) 网络监控的实现方法
CN1625166A (zh) 网络扫描仪以及构成和保持网络扫描系统的方法
CN116782345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9299048A (zh) 处理数据以及发布数据的方法
JP4188615B2 (ja) 映像配信サーバおよび映像配信システム
AU2002343317B2 (en) Surveillance system via the inter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