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6506A -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506A
CN1746506A CN 200410071811 CN200410071811A CN1746506A CN 1746506 A CN1746506 A CN 1746506A CN 200410071811 CN200410071811 CN 200410071811 CN 200410071811 A CN200410071811 A CN 200410071811A CN 1746506 A CN1746506 A CN 1746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ylinder
fluid
suction port
low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18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宗峰
朴京俊
高永焕
张昌勇
裵池永
卢喆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718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46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746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2个压缩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本发明提供的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包括驱动轴;气缸;转动子;叶片;若干个排出口,可以与上述流体腔相连通;上部轴承,安装在上述气缸的顶部,能够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上部;下部轴承,安装在上述气缸的下部,能够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下部,并且它上面还形成了若干个吸入口;阀门组件,安装在上述气缸与下部轴承之间,能够有选择地将上述下部轴承的各个吸入口开启或闭合;吸入增压室,安装在上述下部轴承的下面并可以与吸入口相连通,流体可以从外部流入到它的内部;至少1个隔热垫,它夹在上述吸入增压室与下部轴承的相互接触的部分之间,能够防止热量从下部轴承向吸入增压室传导。

Description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DUALCAPACITY),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压缩机的压缩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压缩机是这样一种机械装置,即它能够在得到由电动机(motor)或涡轮(turbine)等动力发生装置传导的动力之后,将制冷剂等驱动流体予以加压处理,从而使驱动流体的压力升高。这样的压缩机广泛应用在从空气调节器、冰箱等一般家电产品到工厂设备等众多产品中。
上述压缩机根据压缩形式可以分为容积式压缩机(positivedisplacement compressor)和涡轮式压缩机(dynamic compressor orturbo compressor)。其中容积式压缩机多应用在工厂中,它采用的是通过减小体积来增加压力的压缩方式。上述容积式压缩机又可以分为往复运动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和旋转式压缩机(rotarycompressor)。
上述往复运动式压缩机可以利用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活塞(piston)来压缩驱动流体,它的优点是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压缩效率高。但是,上述往复运动式压缩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由于活塞的惯性作用,会使旋转速度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振动。上述旋转式压缩机则可以利用在气缸内部以偏心方式公转的转动子来压缩驱动流体,因此与上述往复运动式压缩机相比,它更能持续保持很高的压缩效率。此外,上述旋转式压缩机还具有振动小、噪音低的优点。
最近又开发出了一种至少具备2个压缩容量的压缩机。这种双容量压缩机所使用的压缩机械装置有一部分经过了改造,因此随着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不同,它的压缩容量也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双容量压缩机可以根据负荷的大小来调节压缩容量,从而提高压缩效率,因此它广泛地应用在需要压缩驱动流体的各种装置中,特别是像冰箱等具备制冷循环系统的家电产品中。
但是在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与气缸相通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分别只有一个,因此上述转动子只能从上述吸入口朝着排出口一边沿着上述气缸的内表面滚动,一边对驱动流体进行压缩。而当上述转动子朝相反方向(从排出口向吸入口)滚动时,则无法对驱动流体进行压缩。也就是说,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不能根据旋转方向的变化而产生相互不同的压缩容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不但具备上述原有优点,并且压缩容量可变的旋转式压缩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旋转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无论驱动轴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都可以实现压缩并且压缩容量可变,并且可以防止吸入的制冷剂因受压缩时所产生的热量的影响而温度上升,因此可以减小通道阻抗,并由此改善压缩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既可以朝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它具备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的偏心部;气缸,它的内部形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空间;转动子,它能够沿着上述偏心部的外表面并贴着上述气缸的内表面旋转,当它贴着上述气缸的内表面滚动时,可以与上述气缸的内表面一起形成用来吸入和压缩流体的流体腔;叶片,它保持一定弹性地安装在上述气缸内,因此可以保持总是与上述转动子相接触的状态;若干个排出口,它们可以与上述流体腔相连通;上部轴承,它安装在上述气缸的顶部,能够将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封闭起来,同时它还可以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上部;下部轴承,它安装在上述气缸的下部,能够将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封闭起来,同时它还可以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下部,并且它上面还形成了若干个吸入口;阀门组件,它安装在上述气缸与下部轴承之间,能够有选择地将上述下部轴承的各个吸入口开启或闭合;吸入增压室,它安装在上述下部轴承的下面并可以与吸入口相连通,流体可以从外部流入到它的内部;至少1个隔热垫,它夹在上述吸入增压室与下部轴承的相互接触的部分之间,能够防止热量从下部轴承向吸入增压室传导。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无论上述驱动轴朝哪个方向旋转都可以压缩流体,并且压缩容量可以随着上述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发生变化。
现有的单一压缩容量的压缩机无法根据空气调节器或冰箱等电器的各种运行条件而产生合适的压缩容量,这样的话势必会使耗电量增加,从而造成浪费。但本发明则不同,本发明的压缩机可以根据机器设备的运行条件产生合适的压缩容量,因此可以减少耗电量。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气缸内所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部轴承向吸入增压室传导,因此可以防止流入到吸入增压室内的流体的温度上升,进而可以防止因流体温度上升而导致压缩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分解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4为显示了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内部结构的横向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下部轴承的一个示例的平面图;
图6a和图6b为显示了阀门组件和下部轴承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7a至图7c以横向剖面图的形式按顺序地显示了在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转动子(roller)朝逆时针方向公转时,气缸内部的压缩过程;
图8a至图8c以横向剖面图的形式按顺序地显示了在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转动子(roller)朝顺时针方向公转时,气缸内部的压缩过程。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
13:驱动轴               21:气缸(cylinder)
22:转动子(roller)       23:叶片(vane)
24:上部轴承(bearing)    25:下部轴承(bearing)
25b:贯通孔              26a、26b:排出口(port)
27a、27b、27c:第1、2、3吸入口(port)
100:阀门组件(valve assembly)
110:旋转阀门(valve)     111、112:开口部
120:固定阀门(valve)
200:吸入增压室
203:插入槽
210、220:隔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理想示例予以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由机壳(casing)1、位于机壳1内部的动力发生部10和压缩部20构成。在图1中,上述动力发生部10位于压缩机的上部,上述压缩部20位于压缩机的下部,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它们的位置互换。
上述机壳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上盖(cap)3和底盖(cap)5,因此上述机壳1的内部形成了密闭空间。用来吸入驱动流体的吸入管7安装在上述机壳1的一侧,并且上述吸入管7上还连接着能够将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压缩空气筒(accumulator)。
另外,上述上盖3的中心装有排气管9,被压缩的流体可以通过这个排气管9排出。上述底盖5内装有一定数量的润滑油O,这些润滑油O可以对进行摩擦运动的部件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在这里,上述驱动轴40的末端浸泡在上述润滑油O中。
上述动力发生部10包括以下部件,即固定在上述机壳1内的定子(stator)11、安装在上述定子11的内部并可以旋转的转子(rotor)12、压入在上述转子12内的驱动轴13。上述转子12可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旋转,上述驱动轴13可以把转子12的旋转力传导给上述压缩部20。为了将外部电源输入给上述定子11,上述上盖3上装有接线端子(terminal)4。
上述驱动轴13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了润滑油抽吸(oil pumping)管道13b,上述润滑油抽吸管道13b呈毛细管形状,能够将润滑油O抽吸上来。
上述压缩部20由以下部分组成,即固定在上述机壳1内的气缸21、位于上述气缸21内部的转动子22、分别安装在上述气缸21的上部和下部的上部和下部轴承24、25。上述下部轴承25的下面装有吸入增压室200(suction plenum),这个吸入增压室200可以临时存储被吸入的流体。上述上部轴承24与下部轴承21之间装有阀门组件100,利用这个阀门组件100可以有选择地控制存储在上述吸入增压室200内的流体流入到上述气缸21内。上述吸入增压室200的一边侧壁上形成了吸入口202,这个吸入口202与上述吸入管7相连通,因此流体可以通过它流入。
下面参照图2至图4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压缩部20予以更加详细地说明。
上述气缸21的内部形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内部空间,并且上述气缸21需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被压缩的流体的压力。上述气缸21的内部空间内装有在上述驱动轴13上形成的偏心部13a。上述偏心部13a事实上是一种偏心的凸轮(cam),它的中心距上述驱动轴13的旋转中心一定的距离。另外,上述气缸21上还形成了从其内表面开始凹陷一定深度的槽21b。上述槽21b内装有后述的叶片23,并且为了使上述叶片90能够完全装入上述槽21b内,上述槽21b需具有足够的深度。
上述转动子22是一个环(ring)状的部件,它的外径比气缸21的内径小。如图4所示,上述转动子22组装在上述偏心部13a上并可以旋转,同时它还紧贴上述气缸21的内表面。因此当上述驱动轴13旋转时,上述转动子22可以一边贴着上述偏心部13a的外表面自转,一边沿着上述气缸21的内表面滚动。
上述转动子22在做滚动运动期间,在上述偏心部13a的作用下距上述旋转中心O一定的距离进行公转。做上述运动的转动子22的外表面在上述偏心部13a的作用下总是与气缸的内表面相接触,因此通过转动子22的外表面和气缸的内表面可以在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中形成另外的流体腔(chamber)29,在旋转式压缩机中,上述流体腔29用来吸入和压缩流体。
上述叶片23如上所述,安装在上述气缸21的槽21b内。另外,上述槽21b内还装有弹性部件23a,这个弹性部件23a可以是压缩弹簧之类的部件,它能够对上述叶片23予以弹性支撑,因此上述叶片23总是能够保持与上述转动子22相接触的状态。也就是说,上述弹性部件23a的一端固定在上述气缸21上,另一端组装在上述叶片90上,它可以将上述叶片23推向上述转动子22。
上述叶片23如图4所示,可以将上述流体腔29分隔成相互独立的2个空间29a、29b。当上述驱动轴13旋转即上述转动子22公转时,上述空间29a、29b的大小是可变或互补的。也就是说,当上述转动子22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其中的一个空间29a会逐渐缩小,相反另一个空间29b则相对逐渐增大。但是,上述各个空间29a、29b的和总是固定的,大致与上述流体腔29的大小相同。
当上述驱动轴朝照某一个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如上所述的各个空间29a、29b就可以分别起到能够吸入流体的吸入室和能够压缩流体的压缩室的作用。这样的话就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随着上述转动子22的旋转,上述空间29a、29b中的压缩室就会逐渐缩小,从而对之前吸入的流体进行压缩,而吸入室则会逐渐增大,从而吸入新的流体。
如果上述转动子22的旋转方向相反,那么上述各个空间29a、29b的功能就会正好相反。即当上述转动子22朝逆时针方向公转时,上述转动子22右侧的空间29b为压缩室,当上述转动子22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左侧空间29a为排气部。
上述上部轴承24和下部轴承25如图2所示,分别安装在上述气缸21的上部和下部,它们的内部形成了贯通孔24b、25b,上述驱动轴13就安装在上述贯通孔24b、25b内并可以旋转。上述上、下部轴承24、25和上述气缸21上分别形成了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连接孔24a、25a、21a,因此可以利用螺栓和螺母等连接部件将上述气缸21与上、下部轴承24、25牢固地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将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特别是上述流体腔29封闭起来。
上述上部轴承24上形成了2个排出口26a、26b。上述排出口26a、26b与上述流体腔29相连通,这样被压缩的流体就可以通过它们排出。上述排出口26a、26b既可以与上述流体腔29直接相通,也可以通过在上述气缸21和上部轴承24上形成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管道21d而与上述流体腔29相连通。
另外,为了能够对上述排出口26a、26b进行开关,上述上部轴承24上还装有排气阀26c、26d。当上述流体腔29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以上时,上述排气阀26c、26d可以开启上述排出口26a、26b。为此,上述排气阀26c、26d的一端最好固定在上述排出口26a、26b的附近,另一端最好是能够自由变形的板簧。虽然图中未示,但事实上为了使上述各个阀门能够稳定地驱动,上述排气阀26c、26d的上部还装有用来限制其变形量的固定器(retainer)。另外,上述上部轴承24的顶部还装有消音器(muffler)(图中未示),这个消音器能够减小压缩气体排出时所产生的噪音。
另外,如图2和图5所示,上述下部轴承25上形成了3个与上述流体腔29相通的吸入口27a、27b、27c。上述吸入口27a、27b、27c的作用是:可以将流入并临时存储在上述吸入增压室200内的流体向上述流体腔29内引导。
为了能够稳定地向上述流体腔29输送流体,上述吸入增压室200的容积最好是上述流体腔29容积的100%~400%。
另外,上述吸入增压室200的中央形成了插入槽203,这个插入槽203可以支撑可旋转的上述驱动轴13的下端。
上述下部轴承25与吸入增压室200的相互接触的部位,即吸入增压室200的外圈部分的上端和插入槽203的上端分别装有环状的隔热部件210、220。上述隔热部件210、220可以防止压缩时在上述气缸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部轴承25传导给吸入增压室200。
另外,上述吸入增压室200的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了若干个连接用螺丝套(boss)205,这些连接用螺丝套205与上述上、下部轴承24、25和上述气缸21上的各个连接孔24a、25a、21a相对应。
此外,上述吸入和排出口26、27是决定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它们予以更加详细地说明。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上述吸入口27,图4中去掉了阀门组件100,而只将与上述下部轴承25组装在一起的气缸21显示了出来。
首先,本发明的压缩机至少包括2个以上排出口26a、26b。如图所示,不管上述转动子22朝哪个方向旋转,位于它的公转路径上的吸入口与叶片23之间都要有一个排出口,这样才能将被压缩的流体排出。
也就是说,对于每个旋转方向都要有一个排出口,这样才能使本发明的压缩机排出流体的动作与上述转动子22的公转方向即驱动轴13的旋转方向无关。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随着上述转动子22渐渐靠近上述叶片23,上述各个空间29a、29b中的压缩室会渐渐缩小,从而实现对流体的压缩。为了尽可能多地将被压缩后的流体排出,上述排出口26a、26b最好在上述叶片23的附近形成并且方向相对。即如图所示,上述排出口26a、26b分别位于上述叶片23的左右两侧。另外,上述排出口26a、26b最好尽可能地靠近上述叶片23。
另外,为了能够在如上所述排出口26a、26b与转动子22之间压缩流体,上述吸入口27最好处在合适的位置上。事实上在旋转式压缩机中,流体在从任意一个吸入口至位于上述转动子22的公转路径上的任意一个排出口的区间内一直是被压缩的。也就是说,由于吸入口相对于相应的排出口的位置决定着压缩容量,因此通过根据不同的旋转方向使用不同的吸入口27的方法,可以使压缩机具有2个压缩容量。因此在本发明的压缩机中,上述2个排出口26a、26b分别对应着2个吸入口即第1和第2吸入口27a、27b,以中心O为基准,这些吸入口之间保持一定角度的间隔,因此可以产生相互不同的2个压缩容量。
上述第1吸入口27a最好位于上述叶片23的附近。这样当上述转动子22朝某一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流体就会在从上述第1吸入口27a至位于上述叶片23的另一侧的第1排出口26b的区间内被压缩。在通过第1吸入口27a吸入流体的情况下,上述转动子22可以利用整个上述流体腔29进行压缩,因此压缩机在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可以具有最大的压缩容量。即可以压缩相当于上述流体腔29整个体积的量的制冷剂。
以中心O为基准,上述第2吸入口27b位于距上述第1吸入口27a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当上述转动子22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流体在从第2吸入口27b至上述第1排出口26a的区间内一直是被压缩的。由于上述第2吸入口27b沿顺时针方向距上述叶片23一定的角度,因此上述转动子22只利用了上述流体腔29的一部分来对流体进行压缩,因此此时的压缩容量比逆时针旋转时的压缩容量小。即可以压缩相当于上述流体腔29一部分体积的量的制冷剂。在这里,上述第2吸入口27b最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距上述叶片90°~180°。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各个旋转方向上获得理想的压缩容量,在某一个旋转方向上只能有1个有效的吸入口。如果在转动子22的旋转路径上存在2个吸入口,那么在这些吸入口之间就会产生压缩。也就是说,如果上述第1吸入口27a开放,那么上述第2吸入口27b就应该闭合,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阀门组件100需能够沿着上述转动子22的公转方向,有选择地只使上述吸入口27a、27b中的某一个开放。
如图2、图3、图6a、图6b所示,上述阀门组件100由旋转阀门110和固定阀门120构成,为了能够与上述各个吸入口相邻,上述旋转阀门110和固定阀门120需安装在上述气缸21与下部轴承25之间。上述固定阀门120固定在下部轴承25的顶部,旋转阀门110安装在固定阀门120的内部并可以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
首先如图3所示,上述旋转阀门110是一个圆盘状的部件,它与上述驱动轴13,更确切地说是与偏心部13a的底面相接触。当上述驱动轴13旋转时,即当转动子22公转时,上述旋转阀门110在润滑油的粘性的作用下,即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与上述驱动轴13朝同一方向转动。上述旋转阀门110的直径最好比上述气缸21的内径大,这样的话就可以像图3所示的那样,上述旋转阀门110的一部分可以受到上述气缸21的支撑,从而稳定地转动。
如图2和图6a以及图6b所示,如上所述的旋转阀门110在特定旋转方向下,包括分别与上述第1和第2吸入口27a、27b相通的第1和第2开口部111、112以及有上述驱动轴13穿过的贯通孔110a。具体来讲,当上述转动子22朝某一方向旋转时,由于上述旋转阀门110也随之转动,因此上述第1开口部111会与上述第1吸入口27a连通,而上述第2吸入口27b则会被上述旋转阀门110的本体封闭起来。
另外,当上述转动子22朝另一方向旋转时,上述第2开口部112会与上述第2吸入口27b连通,而上述第1吸入口27a则会被上述旋转阀门110的本体封闭起来。上述第1和第2开口部111、112的形状最好与各个吸入口27a、27b、27c的形状相对应,也呈圆形或多边形。
如图2、图3、图6a、图6b所示,上述固定阀门120固定在上述气缸21与下部轴承25之间,它能够对上述旋转阀门110的转动起到导向作用。上述固定阀门120是一个具备安装部121的环状的部件,上述旋转阀门110就安装在上述安装部110内并可以转动。
上述固定阀门120上还形成了连接孔120a,因此可以利用连接部件将上述固定阀门120与上述气缸21和上、下部轴承24、25连接起来。另外,为了防止流体泄漏,同时也为了能够对上述旋转阀门110予以稳固支撑,上述固定阀门120的厚度最好与上述旋转阀门110的厚度相同。
另外,如图4所示,当上述驱动轴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上述转动子22从上述叶片23至上述第2吸入口27b的区间内进行公转的过程中,上述叶片23与转动子22之间不会有流体流入或排出,因此上述转动子22所经过的区域V处于真空状态。
如上所述的真空区域V不但会使上述驱动轴13的动力损失,同时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为了消除这个真空区域V,上述下部轴承25上形成了第3吸入口27c。
上述第3吸入口27c在上述第2吸入口27b与上述叶片23之间形成,它的作用是能够向上述转动子22与上述叶片23之间的空间内输送流体,这样在上述滚动子22经过上述第2吸入口27b之前就不会形成真空状态。为了能够尽快消除真空状态,上述第3吸入口27c最好在靠近上述叶片23的位置上形成。但是,由于上述第3吸入口27c与上述第1吸入口27a是在不同的旋转方向上启动的,因此上述第3吸入口27c需位于与上述第1吸入口27a方向相对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的第3吸入口27c与上述第2吸入口27b一起启动,因此不管上述转动子22朝哪一个方向公转,上述第2和第3吸入口27b、27c都要同时开放。为此,上述旋转阀门110上还需具备第2开口部,在上述第2吸入口27b开放的同时,这个第3开口部可以与上述第3吸入口27c相连通。
虽然上述第3开口部可以是在旋转阀门110上形成的独立开口,但最好像图6a和图6b所示的那样,由于上述第1和第3吸入口27a、27c相邻,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旋转阀门110的旋转角度方法,使上述第1开口部111根据旋转方向对上述第1和第3吸入口27a、27c同时开放。也就是说,在本示例中上述第1开口部111兼具第3开口部的功能。
虽然上述旋转阀门110可以根据转动子22的旋转方向开启上述各个吸入口27a、27b、27c,但为了获得理想的压缩容量,上述旋转阀门110需能够准确地开启相应的吸入口。要想准确地开启上述各个吸入口,需通过控制上述旋转阀门的旋转角度的方法才能实现。为此,上述阀门组件100上最好具备用来控制上述旋转阀门110的旋转角度的结构。
本示例中的用来控制旋转阀门110的旋转角度的结构如图6a和图6b所示,由以下部分组成,即突出部115,它是在上述旋转阀门110上形成的沿半径方向突出的结构;槽123,它在上述固定阀门220上形成,上述突出部115可以在它的内部移动。
当上述驱动轴13;参照图3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上述阀门组件100如图6a所示,上述突出部115会被上述槽115的一端卡住。这样上述第1开口部111就会与上述第1吸入口27a连通以使流体流入,而其余的第2和第3吸入口27b、27c则是关闭的。
与上述情况相反,当上述驱动轴13顺时针旋转时,如图6b所示,上述突出部115会被上述槽116的另一端卡住,因此上述第1开口部111和第2开口部112可以使上述第3吸入口27c和第2吸入口27b都开放,以便流体能够流入。而上述第1吸入口27a则会被旋转阀门110关闭。
下面详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是如何驱动的。
图7a至图7c以横向剖面图的形式按顺序地显示了在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转动子(roller)朝逆时针方向公转时,气缸内部的压缩过程。
首先,图7a显示了当上述驱动轴13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气缸内部的各个部件的状态。此时,上述第1吸入口27a与上述第1开口部111是相通的,而其余的第2吸入口27b和第3吸入口27c则是关闭的。
在上述第1吸入口27a保持开放的状态下,随着驱动轴13的旋转,上述转动子22会沿着上述汽缸21的内表面滚动,朝逆时针方向公转。随着上述转动子22的持续公转,如图7b所示,上述空间29b的体积会逐渐缩小,从而实现对已流入流体的压缩。在这个过程中,上述叶片23在弹性部件23a的弹力支撑下会上下运动,从而将上述流体腔29分隔成2个密闭空间29a、29b。与此同时,会有新的流体通过上述第1吸入口27a持续流入到上述空间29a内,以实现下一个行程的压缩。
如果上述空间29b内的流体的压力达到了一定值以上,那么上述第2排气阀26d(参照图2)就会开启。这样的话,就会像图7c所示的那样,流体就可以通过上述第2排出口26b排出。随着上述转动子22的持续公转,上述空间内29b的所有流体会全部通过上述第2排出口26b排出。如果流体全部排出了,那么上述第2排气阀26d就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将上述第2排出口26b关闭。
如上所述的行程结束之后,上述转动子22会继续朝逆时针方向旋转,重复同样的行程,排出流体。
在如上所述的逆时针方向的行程中,上述转动子22在从上述第1吸入口27a至第2排出口26b的区间内一边公转一边对流体进行压缩。如上所述,由于上述第1吸入口27a和第2吸入口27b都位于上述叶片23的附近且方向相对,因此在上述逆时针方向的行程中,压缩机可以利用流体腔29的整个体积来压缩流体,从而获得最大的压缩容量。
图8a至图8c以横向剖面图的形式按顺序地显示了在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转动子朝顺时针方向公转时,气缸内部的压缩过程。
首先,图8a显示了当上述驱动轴13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气缸内部的各个部件的状态。如果驱动轴130朝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旋转阀门110也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一来,就会像图6b所示的那样,上述第1吸入口27a关闭,而上述第2吸入口27b和第3吸入口27c则会开放,从而分别与上述第2开口部112和第1开口部111相连通。
在上述第2和第3吸入口27b、27c保持开放的状态下,由于上述驱动轴13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上述转动子22会沿着上述气缸21的内表面滚动,从而开始顺时针方向的公转。
在公转的初期,已流入的流体直到上述转动子22到达上述第2吸入口27b之前都不会被压缩,而是像图8a所示的那样,被上述转动子22通过上述第2吸入口27b推向气缸21的外部。
上述流体会像图8b所示的那样,在上述转动子22经过上述第2吸入口27b的那一刻起开始被压缩。与此同时,上述第2吸入口27b与上述叶片23之间的空间,即空间29b会变成真空状态。但如上所述,如果上述转动子22开始公转,那么上述第3吸入口27c就会与上述第1开口部111相连通,从而吸入流体。由于通过上述第3吸入口27c可以吸入流体,因此可以消除真空状态,减小噪音,防止动力损失。
随着上述转动子22的持续公转,上述空间29a的体积会逐渐缩小,从而实现对已流入流体的压缩。在这个过程中,上述叶片23在弹性部件23a的弹力支撑下会上下运动,从而将上述流体腔29分隔成2个密闭空间29a、29b。与此同时,会有新的流体通过上述第2吸入口27b和持续流入到上述空间29a内,以实现下一个行程的压缩。
如果上述空间29a内的流体的压力达到了一定值以上,那么上述第1排气阀26c,参照图2就会开启,流体就可以通过上述第1排出口26a排出。如果流体全部排出了,那么上述第1排气阀26c就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将上述第1排出口26a关闭。
在如上所述的一个行程结束之后,上述转动子22还会持续朝顺时针方向公转,重复同样的行程,排出流体。在上述顺时针方向的行程中,上述转动子22在从上述第2吸入口27b至第1排出口26a的区间内一边公转一边对流体进行压缩。也就是说在上述顺时针方向的行程中,压缩机只利用了流体腔29的一部分来对流体进行压缩,因此这里的压缩容量比上述逆时针方向的压缩容量小。
另一方面,当上述驱动轴13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一边高速旋转一边进行压缩时,转动子22与气缸21的内壁之间会因摩擦而生热,再加上流体的压缩热量,因此气缸的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但是,由于上述吸入增压室200与下部轴承25的结合部之间装有隔热部件210、220,因此可以防止上述气缸21内所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部轴承25向吸入增压室200传导。
这样一来,流入到吸入增压室200内的流体就会较少受到气缸21内部的热量的影响,因此可以防止流体温度上升,进而防止压缩机性能下降。

Claims (3)

1、一种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轴,既可以朝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它具备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的偏心部;
气缸,其内部形成了具有一定体积的空间;
转动子,与气缸内表面接触并可旋转的设置在上述偏心部的外表面,当它贴着上述气缸的内表面滚动时,可以与上述气缸的内表面一起形成用来吸入和压缩流体的流体腔;
叶片,保持一定弹性地安装在上述气缸内,因此可以保持总是与上述转动子相接触的状态;
若干个排出口,可以与上述流体腔相连通;
上部轴承,安装在上述气缸的顶部,能够将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封闭起来,同时还可以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上部;
下部轴承,安装在上述气缸的下部,能够将上述气缸的内部空间封闭起来,同时还可以支撑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的下部,并且其上面还形成了若干个吸入口;
阀门组件,安装在上述气缸与下部轴承之间,能够有选择地将上述下部轴承的各个吸入口开启或闭合;
吸入增压室,安装在上述下部轴承的下面并可以与吸入口相连通,流体可以从外部流入到它的内部;
至少1个隔热部件,夹在上述吸入增压室与下部轴承的相互接触的部分之间,能够防止热量从下部轴承向吸入增压室传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热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安装在上述吸入增压室的外圈部分的顶部与下部轴承的底面的外圈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增压室的中央还形成了套筒(sleeve)-请全文中改正-校对者注,上述驱动轴的下端可以插入上述插入槽,因此上述插入槽可以对上述可旋转的驱动轴起到支撑作用;另外,上述隔热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安装在上述插入槽的顶部与下部轴承的底面之间。
CN 200410071811 2004-09-06 2004-09-06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Pending CN1746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1811 CN1746506A (zh) 2004-09-06 2004-09-06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1811 CN1746506A (zh) 2004-09-06 2004-09-06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506A true CN1746506A (zh) 2006-03-15

Family

ID=3616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71811 Pending CN1746506A (zh) 2004-09-06 2004-09-06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465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0305A1 (zh) * 2009-08-18 2011-02-24 Tong Xiamin 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CN103114997A (zh) * 2013-02-02 2013-05-22 深圳市赛朗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回旋式压缩机
CN103764954A (zh) * 2011-09-09 2014-04-30 诺沃皮尼奥内有限公司 促动器密封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0305A1 (zh) * 2009-08-18 2011-02-24 Tong Xiamin 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CN101994695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上海沁晨空气能热工研究所 低压差冷缸循环的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CN101994695B (zh) * 2009-08-18 2014-06-04 上海沁晨空气能热工研究所 低压差冷缸循环的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CN103764954A (zh) * 2011-09-09 2014-04-30 诺沃皮尼奥内有限公司 促动器密封系统和方法
CN103764954B (zh) * 2011-09-09 2016-10-26 诺沃皮尼奥内有限公司 促动器装置、压缩机及密封促动器杆的方法
US9835169B2 (en) 2011-09-09 2017-12-05 Franco Sarri Actuator s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114997A (zh) * 2013-02-02 2013-05-22 深圳市赛朗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回旋式压缩机
CN103114997B (zh) * 2013-02-02 2015-05-20 深圳市赛朗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回旋式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0155C (zh) 压缩机
CN195060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115485C (zh) 密闭式压缩机
CN1942670A (zh) 空气泵
CN1950610A (zh) 旋转式流体机械
CN1940293A (zh) 压缩机
CN1746506A (zh) 双容量旋转式压缩机
CN1607332A (zh) 变容旋转压缩机
CN1788164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837619A (zh) 转子式密闭压缩机
CN1757920A (zh) 密封型轨道运动叶片式压缩机
CN1906414A (zh) 封闭式压缩机
CN1904370A (zh) 多段旋转式压缩机
CN180251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769556Y (zh) 涡旋压缩机
CN1786470A (zh) 密闭型压缩机
KR100539561B1 (ko) 이중용량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2089805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로터리 압축기의 제조 방법
CN1080389C (zh) 流体压缩机
CN1611786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692228A (zh) 回转式压缩机
CN1083944C (zh) 流体压缩机
KR100493315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CN1427153A (zh) 带有容积式油泵的压缩机机轴
KR100493317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