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9714A -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9714A
CN1729714A CNA038257459A CN03825745A CN1729714A CN 1729714 A CN1729714 A CN 1729714A CN A038257459 A CNA038257459 A CN A038257459A CN 03825745 A CN03825745 A CN 03825745A CN 1729714 A CN1729714 A CN 1729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ound
pair
audio amplifi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57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恩·J·麦金
威廉·L·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729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9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空心音箱、声源、声音导向件、一对声音入口、一对声音出口和一对声道,其中声音入口使声源发射的声波分开,并使该声波沿声道传播到声音出口,从而提高音质,特别是提高声源发射的低音频音质。

Description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源的音箱。本发明具体涉及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提高低音频声的输出。
发明背景
音响工艺特别是立体声音响工艺已经进步到可以满足提高音质的要求。家庭剧院系统和相关音响工艺的广泛普及性已经再次聚焦到立体音响业,以便改进和得到更佳的音响系统。音响系统也是各种类型汽车的整体部分。音响工艺和电子学工艺的进步已导致较小的和更佳的传输系统。然而音响原理要求相当长的传输管路或者声道。例如,已知的声道可以长达若干英尺。然而,在房间、运输工具和汽车立体声系统中的空间局限性限制了采用这种声道和包含这种声道的相当大的音箱。
在音箱中产生声音,并使声波沿声道传播是这种工艺的重要方面。具体是,由声源例如声激励器产生声音,然后使该声音沿声道传播到一个开口。声道的形状影响射出该开口的音质。
现有的装置通过装入具有急弯的声道(即弯曲的声道),使得该声道可以装嵌入到音箱中的方法,来解决改进音质的问题,同时又尽量减小了空间要求。声道的弯曲设计或者曲径设计要求急弯,这种急弯使气流发生混乱,因此降低了音质。增加了机械噪音,另外,已知装置相当长的声道,包括不适合于用在狭小区域(例如宿舍和汽车立体声系统)。
已知装置还通过装入螺旋声道来解决尽量减小空间要求的问题,其中装在音箱中的部件形成单一的螺旋形声道。然而这种单一螺旋形设计没有认识到双螺旋形部件的有利之处。具体是,单螺旋形设计限制了构成传播声波介质的空气量(即声量)。
例如Takenaka的美国专利No.58249659(以下简称为′969专利)和6078676(以后简称为′676专利)公开一种具有单一螺旋形声音通道的扬声器系统。Takenaka的两个专利公开用于支承外管的下部T形接头、用于支承配置在螺旋形结构中隔板的内管、连接于外管顶端的上部T形接头以及固定于上部T形接头的扬声器单元。如上所述,Takenaka的专利依赖于单一通道控制从扬声器后部发出的声音。具体是,Takenaka专利包括进入单一通道的单一入口,该入口与单一的出口连通。虽然两个专利可以解决声音通道中急弯或者锐弯的问题,但是′969和′676专利没有认识到包含形状为双螺旋形的两个声音通道的优点。另外,Takenaka专利说明了应用双管部件,其中内管支承分隔板。因此Takenaka通过装入螺旋板的支承结构进一步限制了单一声音通道的有限面积,因而限制了传播声音的总的介质(即空气)量。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尽量增加声音通道的总面积,而不负面影响安装声源和声音导向件的音箱总尺寸。
另一种已知的装置将双螺旋形通道装在音箱中,并围绕声激励器的四周和内部套筒的四周定位该声道,该内部套筒的前端支承声激励器。在这种结构中,使声音进入通道的入口靠近内部套筒的后端,而声道的出口靠近声激励器的前部。这种设计中,声通道的半径是音箱或者内部套筒总半径的几分之一,这种设计认识到需要尽量增大空间,但是由于使声音从声激励器沿两个相反的方向(即从前到后,然后从后到前)传播,降低了音质。相当小的声道容易产生机械共振,增加了谐波失真,并限制了低频声的再现。
例如,Hathaway的美国专利No.6062339公开一种包含扬声器的音箱。具体是,Hathaway公开一种支承和围绕内部套筒的外部套筒、连接于内部套筒前端的扬声器以及配置在外部套筒和内部套筒之间的插件。该插件形成围绕内部套筒的两个螺旋形声道。该声道使声音从前部安装的扬声器后部出发,围绕内部套筒(即内部套筒和外部套筒之间的空间)传播,从音箱的前部射出。Hathaway依赖于绕在内部套筒外表面上的两个螺旋形声道,该内部套筒支承扬声器。因此,声音必须沿两个相反方向传播,然后再射出音箱。具体是,声音必须在一段内部套筒上向后传播,然后再通过内部和外部套筒之间的声道向前传播。因此,Hathaway没有认识到形状为双螺旋形的一对声道的有利之处,这对声道可以有效地使传输声音的空气量(即传声介质)增加一倍。换言之,Hathaway认识到需要将声道绕在内部套筒上来尽量增大空间,但是由于使声音从声激励器沿两个相反方向(即从前到后,然后从后到前)而降低了音质。因此,Hathaway不能解决尽量增大声道半径,因而尽量增大声道总面积的问题。不幸的是,Hathaway的部件产生机械共振、增加谐波失真,并限制了低频声的再现。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用于改进从声源发出声的音质,该声源装在音箱中,该音箱使声音沿一个方向传播,从而可以抑制机械共振,降低谐波失真,并扩大低频声的再现。
已知的装置还包括沿声道的六个或多个共振波幅,这种声道对特别的频率造成声阻抗变化,因而产生不均匀的振幅响应,抵消这种不均匀振幅响应的一种选择是将阻尼材料装在声道的入口。然而,在入口中加入阻尼材料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因而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选择。另外,阻尼材料的量由音箱和音道中可用的自由空间的量确定。因此,需要一种不要求阻尼材料来降低不均匀振幅响应的音箱和声音导向件。
一种解决上述缺陷的更吸引人的选择是增加声道的总面积,而不增加音箱的总尺寸,而且不会增加机械共振、增加谐波失真,或者限制低频声的再现,这样便不会为了降低尺寸而降低音质。
本发明的目的和概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够尽量增加音箱中声道总面积,而不负面影响装有声源和声音导向件的音箱总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以便提高装在音箱中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质,该装置可以使声音沿一个方向这样传播,使得可以抑制机械共振,降低谐波失真,并扩大低频声的再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该音箱装有声音导向件,该音箱不需要阻尼材料来降低不均匀的振幅响应。
本发明应用一种装置可以达到这些目的。该装置能够控制装在音箱中声源发出的声波,该音箱可以抑制机械共振、降低谐波失真,并增加低频声的再现。通过尽量增加声道的总面积可以实现这些目的,而不增加此装置起作用所需的空间。具体是,本发明是一种装置,该装置由基本上包围声音导向件的空心音箱、固定于该空心音箱一端的声源、由声音导向件形成的形状为双螺旋形的一对声道以及与该声道连通的一对声音入口和一对声音出口。
从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优点以及实现这些目的和优点的方式,这些附图是: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透视图,示出如装在家庭立体声系统落地式音响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该图示出空心音箱、声源、声音导向件、一对声音入口、一对声道、声激励器、支承腿部以及从声音激励器进入该对声道的声波;
图2是局部透视图,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图示出空心音箱的第二端部、一对声音出口、防止杂质进入该声音出口的织物网以及从一对声音出口射出的声波;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示出声音导向件的双螺旋形状、该对声道的双螺旋形状以及进入该声音入口的声波;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示出音箱、声源以及声源与声导向件的间隔关系、空的室、声音导向件和其螺距、一对声道、基本上垂直于声波的声音入口的位置关系以及声波,该声波进入声音入口,沿声道传播,并从一对声音出口射出;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放大局部侧视截面图,示出连接于声音导向件第一端部的声源和装在空心音箱沟槽中的声音导向件;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放大局部侧视截面图,示出基本上平行于声波的声音入口的位置关系。
发明的详细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不应当理解为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和完全理解本发明。并将本发明的范围传达给技术人员。附图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术语“波”具体是“声波”是指通过一个介质传播的扰动,例如是指通过空气物质传播的声波。因此,术语“波”、“声波”和“音波”可以交换使用。
应当明白,按照本文的用法,术语“声道(声径)”是指引道声波的通道。
按照本文的用法,术语“阻尼”是指降低由于扬声器声激励源和悬挂件机电特性、扬声器音箱中摩擦损耗作用,或者电动装置引起的扬声器圆锥件的衰减运动。
技术人员将会看到,术语“螺距”是指双螺旋形声音导向件侧边缘上的任一点到相邻边缘上相邻点平行于导向件纵轴测量的距离。可以按照螺纹,换一种说法,该“螺距”是从螺纹上任一点到相邻螺纹上相应点的平行于螺纹纵轴线测量的距离。
术语“倾斜”是指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的位置关系,该一个部件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该另一部件。
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术语“双螺旋形”是指声音导向件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由两个连续的表面构成,该表面从声音导向件的纵轴线以倾斜角度向外延伸。
还应当看到,术语“周边”是指一个部件的边界线。
另外,术语“半径”是指圆形部件或者螺旋形部件(例如双螺旋形部件)的圆心与其周边上任一点相连接的直线段距离。
还应当明白,术语“声源”是指任何数目的能够产生噪声或者声波的装置(例如立体声系统的声激励器、扬声器,或者共振器)。
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按照本文的用法,一个部件“基本上包围”另一部件的概念不一定是指这些元件是相接触的(即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相反,按照本文的用法,一个部件“基本上包围”另一部件的概念是用来相应说明结构中这些部件的相对位置。
技术人员还应当看到,按照本文的用法,一个部件位于两个其他部件“之间”的概念不一定是指这三个部件是接触的(即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相反,按照本发明,一个部件位于两个其他部件“之间”的概念是为了分别说明该结构中这些部件的相对位置。同样,按照本文的用法,一个部件由第三部件连接于第二部件,“对着”第二部件的概念仅仅是说明在结构中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
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一个部件“邻接”另一部件的概念不一定是指这些部件是相接触的(即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相反,按照本文的用法,一个部件邻接另一部件的概念是说明这些部件的相对位置,其中这些部件很接近。另外,应当明白,一个部件邻接另一个部件不一定暗示接触,但可以暗示在这些部件之间不存在任何同样种类的部件。
在提高音箱中声源发声的音质时,技术人员应当看到影响共振的若干因数。在声学术语中,这些因数是如下。任何一个谐振装置或者电路共振因数的放大率定义为Q。例如具有高Q值的声激励源比具有低Q值的声激励源更洪亮。另外,声激励源的电Q值表示为Qes,声激励源的机械Q值表示为Qms,总的Q值表示为Qts。
在图1中示出装置10的总图,该装置可以提高音箱中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质,该装置可装在家庭立体声系统中,该总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特征。装置10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空心音箱11、声音导向件12、至少一个腿部13、声源14、一对声道15、一对声音入口20以及一对声音出口21。技术人员将会看到,本发明可以装在各种各样的音响系统中,包括汽车立体声音响系统、移动式立体声音响系统、家用娱乐系统、扩音器以及乐器(即键盘乐器例如钢琴)。
如图4所示,空心音箱11基本上围绕声音导向件12。该空心音箱11包括第一端22、第二端23、内表面24以及外表面25。按照这种结构,声音导向件12边缘16与空心音箱11的内表面24相接。在优选实施例中,空心音箱11基本上为圆筒形,并基本上包围声音导向件12。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形状大体为椭圆形的空心音箱11。
声音导向件12最好装在空心音箱11的内表面24上。在优选实施例中,声音导向件12利用粘接剂30固定于空心音箱11的内表面24(见图4)。然而可以看出,声音导向件12可以用泡沫橡胶、钩环紧固件等固定于空心音箱11的内表面。或者,声音导向件12可以装在空心箱11内表面24上形成的凹槽18中(见图5)。在空心音箱11内表面24上形成的凹槽18对应于声音导向件12的边缘16。在这种状态下,声音导向件12可以拧入空心音箱11中。
按照图4中示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声音导向件12形成为双螺旋形状,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图4所示的空心音箱11和声音导向件12形成一个共同轴线。声音导向件12最好用聚合材料制造,例如用聚乙烯或者聚丙烯制造。然而应当看出,声音导向件12可以用金属、木料、合成树脂、玻璃,或者陶瓷制造。
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声音导向件12的第一端31与声源14隔开预定距离。该优选实施例包括由空心音箱11内表面24、空心音箱第一端22和声音导向件12第一端31形成的空腔33。该空腔33最好对例如声源14扬声器圆锥件形成足够大的阻尼。假如声激励器是中等的(即10英寸的亚低音扬声器),一对声音入口20最好与声源14的振动膜隔开距离小于6英寸。换言之,一对声音入口20与声激励源后端的隔开距离最好小于2英寸。因此,可以这样构造本发明,使得空心音箱11的长度约为22英寸长。应当明白,该间距可以根据所用亚低音扬声器的大小和类型改变。
图5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声导向件12的第一端可以以紧耦合方式连接于声源14,或者紧邻声源14。这种结构可以尽量降低空心音箱11要求的空间,而不降低音质。声音导向件12的第一端31和声源14的这种定位,即声音导向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或者紧邻该声源,可以尽量降低声源14和声音导向件之间的空间体积(即箱的体积)。由于尽量减小箱的体积,所以声音导向件12的第一端部31和声源14的配置可以保持空腔33总的Q(Qt)值大于1。然而紧耦合配置需要声激励源相对于电Q(Qes)值和总的Q(Qts)值,具有高机械Q(Qms)值(例如5或者更大)。
如图4所示,声导向件12的半径基本上等于空心音箱11的半径。使声音导向件12形成为双螺旋形可以尽量增加该对声道15的总面积。换言之,声道15可以一直延伸到与空心音箱11的整个半径相同,从而可以增加用作传声介质的空气量。
声音导向件12的螺距P有助于传输各种声波34(见图4)。如上所述,并参考图4,“螺距”P是指螺旋形声音导向件的边缘16上任一点到相邻边缘17上相应点的平行于声音导向件12纵轴线测量的距离。在优选实施例中,声音导向件12的螺距P在约0.0625-4英寸之间(即相应在0.15875-10.16cm之间),最好在约1-2英寸之间(即2.54-5.08cm之间)。
参考图1和3,声音导向件12的第一端31上形成一对声音入口20。该一对声音入口20能够使声源14产生的声波34进入到一对声道15。该声源最好是声激励源。但是应当明白,该声源可以是任何数目的产生声波的装置(例如共振器)。在优选实施例中,声源14固定于空心音箱11的第一端部22。参考图4所示声音导向件12的取向,该一对声音入口20其取向最好基本上彼此共面。然而应当明白,该一对声音入口20其取向可以位于不共面的状态。该一对声音入口20的取向取决于操作者想提高的那种声音(例如低音频声音)。
声音导向件12的第二端32上形成一对声音出口21,如图2和4所示。该一对声音出口21与该一对声音入口20和一对声道15相通。该一对声音入口20最好使声源14发出的声波34分开,并使声波沿一对声道15传播到声音出口21。在图4的优选实施例中,该一对声音出口21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共面。然而应当明白,该一对声音出口21其取向可以为非共面结构。该对声音出口21的取向取决于操作者想改进那种频率的声音(例如低音频声音)。
再参考图4,该对声音出口21其取向基本上与空心音箱11的第二端部23共平面。然而应当明白,该对声音出口21其取向可以与空心音箱11的第二端部23处于不共面的关系。该对声音出口21与空心音箱11的第二端23的取向取决于操作者想提高那种声音。
该一对声音出口21还包括织物网35,该网可以防止杂质进入该声音出口21(见图1和图2)。该织物网35最好用泡沫料形成,但也可以用金属丝或者织物(即织造织物或者非织造织物)制造。
如示出优选实施例的图4所示,该对声音入口20和该对声音出口21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平行。另外,按照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该对声音入口20和该对声音出口21基本上位于垂直于声源14产生的声波34传播路径的平面上(见图4)。这种结构可以尽量减小声波34到达该对声音入口20所需的传播距离,由此可以减小降低音质的可能性。另外,这种设计减小了声波34必须反射才能到达该对声音入口20的表面数目,由此可以尽量减小声波34不同相反射。
如图1和图4所示,声源14固定于空心音箱11的第一端22,在操作中声波34从声源14的后部发出,并直接传播进入该对声音入口20。
在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对声音入口20和该对声音出口21(见图2和3)分别位于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声源14产生的声波34的声程。在该另一实施例中,声源14固定于空心音箱11的一个侧面。因此,声波34从声源14的后部发出,并在空心音箱11和第一端部22上反射,然后进入该对声音入口20。
该对声音入口20和声音出口21最好在形状最好基本上为半圆形。然而应当明白,该对声音入口20和该对声音出口21可以为任何形状,包括圆形、方形、长方形、八角形、椭圆形,或者六角形。
声音导向件12形成一对形状为双螺纹形的声道15。该对声道15位于该对声音入口20和该对声音出口21之间。因此,该一对声道15使声波34从该对声音入口20传播到该对声音出口21。如图4所示,各个声道15的半径基本上等于空心音箱11的半径。该声道15最好能够尽量增加声道中总的空气量,而不负面影响音箱的总尺寸。
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空心音箱11外表面25的支承腿部13,如图1和2所示。该腿部最好连接于空心音箱11,使得该腿部基本上垂直于空心音箱11的纵轴线伸出,以防止该音箱的转动。

Claims (47)

1.一种用于提高音质的装置,在改进声源中低频声声音的输出方面,该装置是特别有用的,该装置包括:
声音导向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声音导向件的形状为双螺旋;
空心音箱,基本上包围上述声音导向件,上述空心音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由上述声音导向件上述第一端形成的一对声音入口,上述一对声音入口能够使声源产生的声波进入;
由上述声音导向件上述第二端形成的一对声音出口,上述一对声音出口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连通;
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使声源发出的声波分开,并使声波传播到上述一对声音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半径基本上等于上述空心音箱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螺距在约0.15-10c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螺距在约2-5c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采用一组物品中选出的物品固定在上述空心音箱的内表面上,该组材料由粘接剂、泡沫橡胶和钩环紧固件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心音箱包括在上述空心音箱内表面上形成的凹槽;
上述凹槽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边缘形成对应关系;
上述声音导向件装在上述空心音箱内表面上的上述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基本上为圆筒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基本上为椭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中的各个入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共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出口中的各个开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共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分别定位在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基本上垂直于声源发出的声波声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分别定位在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基本上平行于声源发出的声波声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的形状基本上为半圆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的形状基本上为圆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由上述声音导向件形成的一对声道,上述一对声道形状为双螺旋形,上述一对声道紧靠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道中各个声道的半径基本上等于上述空心音箱的半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出口还包括织物网,该网可以防止杂质进入到上述一对声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织物网由一组材料中选出的材料制造,该组材料包括泡沫材料、金属丝、织造织物和非织造织物。
20.一种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在提高低频声声音输出方面,该装置是特别有效的,上述装置包括:
空心音箱,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内表面以及外表面;
声源,连接于上述空心音箱的上述第一端,上述声源能够产生声波;
声音导向件,装在上述空心音箱的内表面上,上述声音导向件形状为双螺旋形,上述声音导向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一对由上述声音导向件形成的声道,上述一对声道其形状为双螺旋形;
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使上述声源发出的声波分开,并使该声波沿上述一对声道传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基本上为圆形。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基本上为椭圆形。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基本上包围上述声音导向件。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心音箱和上述声音导向件形成共同的轴线。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源是声激励器(driver)。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用一组材料中选出的材料制造,该组材料由聚合材料、金属、木料、合成树脂、玻璃和陶瓷制造。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螺距在约0.15-10cm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螺距在约2-5cm之间。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用一组物品中选出的物品固定在上述空心音箱的内表面上,该组材料由粘接剂、泡沫橡胶和钩环紧固件构成。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心音箱包括在上述空心音箱内表面上形成的凹槽;
上述凹槽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边缘形成对应关系;
上述声音导向件装在上述空心音箱内表面上的上述凹槽中。
3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上述第一端连接于上述声源。
3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声音导向件的上述第一端与上述声源隔开一定距离。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述空心音箱的内表面、上述空心音箱的上述第一端和上述声音导向件的上述第一端形成的空腔。
3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道中各个声道的半径基本上等于上述空心音箱的半径。
3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上述声音部件的上述第一端形成的一对声音入口;
由上述声音部件的上述第二端形成的一对声音出口,上述一对声音出口与上述一对声道和上述一对声音入口相通。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中的各个入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共面。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中的各个入口其取向基本上与上述空心音箱的上述第一端共面。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出口中的各个出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共面。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出口中的各个出口其取向基本上与上述空心音箱的上述第二端共面。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其取向基本上彼此平行。
41.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分别位于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基本上垂直与上述声源发射的声波的声程。
42.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分别位于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基本上平行与上述声源发射的声波的声程。
43.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的形状基本上为半圆形。
44.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入口和上述一对声音出口的形状基本上为圆形。
45.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声音出口还包括织物网,该网可以防止杂质进入上述一对声道。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织物网用一组材料中选出的材料制造,该组材料由泡沫材料、金属丝、织造织物和非织造织物构成。
4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上述空心音箱外表面上的腿部分。
CNA038257459A 2002-11-04 2003-01-30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Pending CN1729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287,273 US6973994B2 (en) 2002-11-04 2002-11-04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sound from an acoustic source
US10/287,273 2002-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9714A true CN1729714A (zh) 2006-02-01

Family

ID=3217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257459A Pending CN1729714A (zh) 2002-11-04 2003-01-30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73994B2 (zh)
EP (1) EP1559295A1 (zh)
JP (1) JP4125291B2 (zh)
CN (1) CN1729714A (zh)
AU (1) AU2003212868A1 (zh)
WO (1) WO20040431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9161A (zh) * 2016-11-01 2017-10-13 佛山市创思特音响有限公司 线阵列全频音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5458A3 (en) * 2003-04-03 2006-05-24 Gennum Corporation Hearing instrument vent
US7450733B2 (en) * 2004-01-23 2008-11-11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Speaker with externally mounted acoustic extension
US20070195983A1 (en) * 2005-04-07 2007-08-23 Manfred Klemme Combination wind screen and microphone shock mount
JP2007208734A (ja) * 2006-02-02 2007-08-16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音声出力方法
US7284638B1 (en) * 2006-05-08 2007-10-23 Sahyoun Joseph Y Loudspeaker low profile quarter wavelength transmission line and enclosure and method
US20070261911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George Nichols Transducer enclosure
EP2040483B1 (en) * 2007-09-21 2013-02-27 Laurence George Dickie Ported loudspeaker enclosure with tapered waveguide absorber
JP2011501579A (ja) * 2007-10-22 2011-01-06 デイビッド マエシバ, 音響システム
US8167083B2 (en) * 2010-05-18 2012-05-01 Bose Corporation Reconfigurable loudspeaker enclosure
US8333261B2 (en) * 2010-08-25 2012-12-18 Barnes Ryan L Compact subwoofer cabinet
US8925676B2 (en) * 2012-06-07 2015-01-06 Jda Technology Llc Ported audio speaker enclosures
US9179220B2 (en) 2012-07-10 2015-11-03 Google Inc. Life safety device with folded resonant cavity for low frequency alarm tones
GB2505919B (en) * 2012-09-14 2015-02-18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Earphone
US9544670B2 (en) 2012-11-20 2017-01-10 Logitech Europe S.A. Covered housing
USD706743S1 (en) 2012-11-20 2014-06-10 Logitech Europe S.A. Speaker housing
US9716940B2 (en) * 2013-03-22 2017-07-25 Flare Audio Technologies Limited Acoustic device
US9161119B2 (en) 2013-04-01 2015-10-13 Colorado Energy Research Technologies, LLC Phi-based enclosure for speaker systems
US8810426B1 (en) 2013-04-28 2014-08-19 Gary Jay Morris Life safety device with compact circumferential acoustic resonator
KR101462343B1 (ko) * 2013-04-30 2014-12-04 이광희 스피커 장치
US8757317B1 (en) * 2013-05-03 2014-06-24 Longinesteno Technology Complex Corporation Barrel-shaped multidirectional loudspeaker enclosure structure
USD731468S1 (en) * 2013-06-04 2015-06-09 Ryan Wilkerson Audio lens
JP6593741B2 (ja) * 2014-04-30 2019-10-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10582298B2 (en) * 2015-03-31 2020-03-03 Bose Corporation Directional acous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rectional acoustic device
CN106303771B (zh) * 2015-05-28 2020-01-03 迪芬尼香港有限公司 全向倒相音箱结构
CN108141659A (zh) * 2015-07-21 2018-06-08 诺威尔声学有限公司 扩音器及其制造方法
USD811368S1 (en) * 2015-12-31 2018-02-27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Portable loudspeaker
WO2017118981A1 (en) 2016-01-05 2017-07-13 Bezalel Laboratories Ltd. Headphone or earphone device
GB2553603A (en) * 2016-08-09 2018-03-14 Studio17 Design Ltd Loudspeaker
USD911302S1 (en) 2018-06-29 2021-02-23 Logitech Europe S.A. Portable sp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27525A (en) * 1940-05-15 1941-01-07 Williams Charles Swarm connector
US3687221A (en) * 1971-03-08 1972-08-29 Michel Paul Rene Bonnard Sound reproduction acoustic enclosure
US3768260A (en) * 1971-08-13 1973-10-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anifold thermal reactor
US3917024A (en) * 1973-10-26 1975-11-04 Jr Julius A Kaiser Sound radiating structure
FR2299513A1 (fr) * 1975-02-03 1976-08-27 Exxon France Procede et reacteur pour la post-combustion des gaz d'echappement d'un moteur a explosion
US4168761A (en) * 1976-09-03 1979-09-25 George Pappanikolaou Symmetrical air friction enclosure for speakers
US4702893A (en) * 1985-06-27 1987-10-27 Kirk Samuel A Acid air pollution precipitators
US4689609A (en) * 1985-12-04 1987-08-25 Ko Clyde M A Electronic horn with spiral deflecting walls coupled to a truncated cone structure
US5432860A (en) * 1990-02-09 1995-07-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peaker system
EP0672331B1 (en) * 1990-06-08 2002-09-11 CARRINGTON, Simon Paul Loudspeaker with a diaphragm having an air conduit
US5187333A (en) * 1990-12-03 1993-02-16 Adair John F Coiled exponential bass/midrange/high frequency horn loudspeaker
US5373564A (en) * 1992-10-02 1994-12-13 Spear; Robert J. Transmission line for planar waves
JPH06178375A (ja) 1992-12-07 1994-06-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ピーカー装置
US5406637A (en) * 1993-10-04 1995-04-11 Gonzalez; Hector M. Speaker enclosure assembly
US5751827A (en) * 1995-03-13 1998-05-12 Primo Microphones, Inc. Piezoelectric speaker
US6062339A (en) * 1995-11-27 2000-05-16 Hathaway; Dana B. Compact spiral cavity loudspeaker enclosure
US5824969A (en) * 1996-09-30 1998-10-20 Takenaka; Masaaki Speaker system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sound passage
JPH11220789A (ja) * 1998-01-30 1999-08-10 Sony Corp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H11234783A (ja) * 1998-02-13 1999-08-27 Masaaki Takenak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6275597B1 (en) * 1998-05-27 2001-08-14 U.S. Philips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system having a bass-reflex por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9161A (zh) * 2016-11-01 2017-10-13 佛山市创思特音响有限公司 线阵列全频音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43112A1 (en) 2004-05-21
US20040084245A1 (en) 2004-05-06
EP1559295A1 (en) 2005-08-03
US6973994B2 (en) 2005-12-13
AU2003212868A1 (en) 2004-06-07
JP2006506003A (ja) 2006-02-16
JP4125291B2 (ja)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9714A (zh) 提高声源音质的装置
CN1016567B (zh) 音箱系统
US5821471A (en) Acoustic system
CN1054490C (zh) 扬声器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电视接收机
US7748495B2 (en) Tubular loudspeaker
US4756382A (en) Loudspeaker having enhanced response at bass frequencies
KR910009794B1 (ko) 확장된 이미징 분할 모드 스피커 시스템
CN1040375C (zh) 用于三维空间的动态噪声控制设备
AU2003208210B2 (en) Loudspeaker with shaped sound field
CN1183882A (zh) 小型全频程扬声器系统
US8189823B2 (en) Speaker system
CN1778141A (zh) 车辆的扬声器阵列
CN1258185A (zh) 波导电声换能器
CN1068497C (zh) 扬声系统
EP0219529A4 (en) LOUDSPEAKERS SUITABLE FOR USE IN A CORNER.
CN1625298A (zh) 外部出口式扬声器机箱
CN1977564A (zh) 包括多个同轴布置的振动膜的声换能器
KR20080058198A (ko) 스피커 시스템
EP2605543A2 (en) Speaker system
US6658128B1 (en) Horn loudspeaker
WO1990007850A1 (en) Improved mid-range loudspeaker assembly
CN1140158C (zh) 包含相位不相关扩散声源的扬声器
CN1250042C (zh) 扬声器
CN1060608C (zh) 用于扬声器系统的一种箱体
JP6277314B1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