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716A -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8716A
CN1728716A CN 200410060643 CN200410060643A CN1728716A CN 1728716 A CN1728716 A CN 1728716A CN 200410060643 CN200410060643 CN 200410060643 CN 200410060643 A CN200410060643 A CN 200410060643A CN 1728716 A CN1728716 A CN 1728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alue
network
node
kilob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06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606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28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72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针对现有因特网与SDH/SONET融合的适配技术的不足加以改进,提出在网络层的IP与物理层的SDH/SONET之间引入一层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来实现因特网与SDH/SONET融合的适配,具有IP包转发效率高、安全可靠,有流量工程能力、有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实现SDH/SONET虚容器电路以及光波长的直接交换,实现IPv4和IPv6网络的兼容以及与分组话音网络的兼容,利用DLP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和流量管理机制实现IP网络的安全管理、控制管理和流量管理,使现有IP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统一公用网。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因特网的数据传送领域,它是一种用于因特网协议(英文缩写为1P)与同步数字体系(英文缩写为SDH)或者同步光网络(英文缩写为SONET)融合的适配方法,主要用于各种路由器(核心或者高端交换路由器、边缘或者汇聚交换路由器、接入交换路由器)、基于分组(包)交换的各种高/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多业务传送平台(英文缩写为MSTP)、用户端综合接入设备以及与因特网有关的任何互联互通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实现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SDH/SONET)的适配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采用“点到点协议”(英文缩写为PPP)加上“高级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HDLC):
(2)采用SDH链路接入规程(英文缩写为LAPS);
(3)采用通用成帧规程(英文缩写为GFP)的方式。
其中第一种适配方法(采用PPP+HDLC)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英文缩写为IETF)定义的用来实现IP与SDH/SONET融合的一种方法,该方案由IETF的RFC2615、RFC1662、RFC1661定义,RFC为请求评论(英文为Request For Comments)。第二种适配方法(采用LAPS)是ITU-T X.85建议确定的一种IP与SDH的适配方法,它是一种对第一种方法(用PPP+HDLC作为适配层协议)进行简化、修正处理的方法,它采用LAPS一项要素代替了PPP+HDLC两项要素:第三种采用通用成帧规程的适配方法是ITU-TG.7041/Y.1303建议规范的一种适配方法,在这种适配方法中用GFP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可以实现IP与SDH、IP与OTN的适配,本质上该适配方法还是一种点到点连接适配处理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即因特网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人类正在进入信息化社会,因特网在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特网在极大便利人们的同时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最初设计因特网时并没有专门为因特网设计一种传输技术,相反,它的目标之一是能够屏蔽各种物理层细节,在网络层(IP)上能够实现不同物理网络的互联,此外因特网设计者最初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传送数据如文本文件而不是实时业务如话音的网络,这种网络采用的是尽力而为的传送方式,因此这种网络是没有服务质量保证的,而且因特网必须依托其他网络特别是电信网才能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网络。另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话音通信的要求,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能够互联互通的传送光网络,这种传送网络所采用的技术就是同步数字体系,英文简称为SDH,在北美,与SDH对应的是同步光网络(SONET),目前SDH已成为全世界通信传送骨干网的主要技术,因此在发展因特网时,很重要的一点自然是如何在SDH/SONET上传送IP的问题,即如何实现IP over SDH/SONET,上述三种因特网与SDH/SONET融合的适配方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先后提出的三种适配技术方案。
但是,由于因特网与SDH网络本身是一种不同性质的网络,其主要区别是:因特网采用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技术,它把信息分成一个一个长短不一的信息包,这种信息包称之为IP数据报,每个IP网络节点依据IP数据报中IP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利用路由协议来实现IP包的转发;而SDH本身是为传送采用时分复用、电路交换和面向连接的传统话音业务即是为了打电话而设计的一种传送技术,SDH本身也是一种时分复用技术。上述三种适配方法主要解决了的问题是如何利用SDH点到点传送IP的问题,但从IP网络与SDH两大网络的融合方面来看,这三种适配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上述三种适配方法的都属于点到点连接解决方案,主要好处是解决了IP包的点到点传送问题,但这些适配方法处理十分复杂、低效,如在网络的每个节点把IP包通过这三种方式映射处理时,每个节点都必须对每个IP包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处理,具体为IP包每经过一个节点,那么就必须把每个IP包进行一次从一层到三层,再从三层到一层的一系列处理,即从物理帧(SDH/SONET帧)信号中提取数据链路层协议帧(分别为PPP+HDLC或者LAPS或者GFP帧),再从数据链路层协议帧(PPP+HDLC或者LAPS或者GFP帧)提取IP包,然后依据IP包中的IP报头内的目的IP地址,通过路由协议对每个IP包进行转发处理,即转发到不同的端口;转发时首先把三层的IP包封装到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即以上三种封装方式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分别为PPP+HDLC、LAPS或者GFP),然后在再把封装了IP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封装到第一层物理层即SDH/SONET帧的净荷上,也就是封装PPP+HDLC或者LAPS或者GFP帧到SDH/SONET帧的净荷域中,这种处理不仅十分复杂而且低效,尤其是核心节点,处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实际表明,这已经成为严重影响IP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虽然SDH/SONET网络提供了网络保护倒换功能,但由于IP网络采用的是由路由协议根据IP包中的目的IP地址对IP包进行转发处理,这样即使SDH/SONET网络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倒换保护功能,但采用上述三种适配方法的IP网络还必须重新计算路由,这一方面可能导致丢包,另一方面是如果用IP承载重要的业务如实时业务,由于IP网络的倒换时间实际在几秒钟内,因此难以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
(3)由于IP网络采用的是两大类路由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来实现IP包的路由选择,这种方式没有流量工程能力,可能导致即使两个节点间有多条连接链路,但IP网络可能把IP包全部转发到一条链路,通过一条链路来传送,导致这条链路产生拥塞,从而导致丢包,而此时另外的链路却处于空闲状态。
(4)由于上述三种适配方法对数据业务没有进行任何业务分类,谁都是一样,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导致这种IP网络没有服务质量保证。
(5)由于这三种适配方法采用的是点到点连接处理,而且必须对每个数据包进行处理,如果网络是全光网络,那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光—电—光转换处理,不能实现全光交换,特别是对于采用SDH帧结构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不能实现光波长交换,而且也不能实现虚容器或者同步传递模式颗粒电路的直接交换。
(6)对于第一、二种即采用PPP+HDLC以及LAPS的适配方式,由于HDLC帧以及LAPS帧采用的是特定字节(0X7E)实现帧定界,需要对IP包进行透明处理,这种方式存在两个缺陷,其中之一网络安全问题,那些怀有恶意的人如果把净荷信息全部设置为特定的那两个字节(0X7D、0X7E),那么这将导致网络流量增加一倍,如果采用联合攻击时,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其二,由于这两种适配方式都没有纠错功能,这样如果帧定界字节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丢包。
(7)采用上述三种适配方法的IP网络没有任何安全可言。众所周知,现在的IP网络没有任何安全性,IP数据包可以被截取、替换,由于上述适配方法仅仅是把IP包映射到SDH净荷域中,这些适配方法对提高IP网络的安全没有任何帮助。
(8)上述三种IP与SDH/SONET的适配方法可以用于IPv4和IPv6,即可以实现IPv4与SDH/SONET的适配以及IPv6与SDH/SONET的适配,但由于IPv4和IPv6是不兼容的,而且由于上述三种适配方式都需要在网络层对每个IP包进行处理,采用上述的三种适配方法,使得IPv4和IPv6网络不能兼容。
(9)采用上述适配方法的网络中,传统的话音业务与IP网业务是分开的,而现在普遍认为未来统一公用网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这几种适配方法对于如何实现话音业务分组化,使分组化话音业务与IP网络的融合等方面没有任何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IP与同步数字系列或者同步光网络(SDH/SONET)融合的适配方法的不足和缺陷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IP与SDH/SONET融合的适配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位于网络层的IP与物理层的SDH/SONET间的直接适配,使SDH/SONET网络能够直接传送IP,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现有三种IP与SDH/SONET适配方法中IP网络的缺陷和不足,为IP网络提供一种高速、高效转发IP包的机制,为IP网络提供快速保护倒换功能,提供流量工程能力,提供网络安全功能,使IPv4和IPv6网络兼容互通,可以支持从低阶虚容器到高阶虚容器(包括级联)的全部速率范围,也特别适合用到光的包交换接口,可以实现基于各种虚容器以及同步传递模式颗粒的直接电路交换以及全光网络的直接波长交换,为现有的电信传输资源找到一条好的出路,可以实现与未来分组话音传送网络的兼容,使现有的IP网络以及现有的话音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统一的电信级公用网,实现电信传输和交换的统一,这样极大的降低网络构建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通过在位于网络层的IP与位于物理层的SDH/SONET之间引入一层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DLP),一方面利用这一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现因特网与SDH/SONET的融合,解决现有因特网与SDH/SONET融合的网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利用该协议来实现因特网与其他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以及分组话音业务和分组视频业务与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从而实现电话网、因特网与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在数据链路层统一整个通信网,使现有的IP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统一电信级公用网,IP业务仅仅为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承载的上层业务的一部分,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作为实现因特网协议(英文缩写为IP)与同步数字体系(SDH)或者同步光网络(SONET)的融合与适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间的通信以及物理层(SDH/SONET)与数据链路层间的通信都通过原语来实现,利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分级的、兼容现有电话号码体系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来表示IP包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利用IP包的转发等价类作为二层数据链路层地址即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代替三层IP地址实现IP包的二层转发交换,利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来保证IP(IPv4和IPv6)包在网络传送过程中的安全,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的数据帧来传送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数据,定义的控制帧来实现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在内的网络控制管理,定义的流量管理帧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管理。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义一个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DLP)来实现现有电话网、数据通信网(因特网)和视频(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在数据链路层统一整个通信网,使现有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络以及视频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统一的电信级公用网,IP业务仅仅作为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承载的上层业务的一部分,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网络层的IP与包括SDH/SONET在内的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采用不确认式信息传送服务模式,对发送的数据不作任何确认式操作,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数据链路—数据—请求(英文为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数据—指示(英文为DL_DATA.indication)”、“数据链路—控制—请求(英文为DL_CONTROL.request)”、“数据链路—控制—指示(英文为DL_CONTROL.indication)”等4个原语来实现,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DLP)提供的服务通过两个原语:“物理链路—数据—请求(英文为PL_DATA.request)”、“物理链路—数据—指示(英文为PL_DATA.indication)”来实现,在发送端,当有IP包需要发送时,调用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数据—请求)原语,该原语包括一系列参数,这些参数用来确定DLP帧报头各字段以及净荷字段的值,在接收端,当DLP客户实体要接收数据时,DLP实体激活DL_DATA.indication原语,该原语指示输入帧的接收状态和输入DLP帧各字段的值,如果网络层需要DLP提供网络控制功能,调用数据链路—控制原语:“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和“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原语,这两个原语包括一系列的操作码和参数,通过这两个原语可提供网络控制功能,如网络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等,在发送端,当有数据需要从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物理实体时,DLP实体激活PL_DATA.request原语,在接收端当有数据要从物理实体发送DLP实体时,激活PL_DATA.indication原语,各原语的语义如下:
(1)DL_DATA.request(
            DestinationAddressCode,
            SourceAddressCode,
            DLPServiceData,
            FrameLength,
            ServiceType.
            NetworkTopology,
            Security,
            FrameSequenceNumber,
            SPI)
DL_DATA.request原语含有9个参数,各参数的含意分别为:DestinationAddressCode表示目的地址码,该参数依据发送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用来生成发送DLP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字段值,SourceAddressCode表示源地址码,该参数用来依据发送IP包报头中的源IP地址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用来生成发送DLP帧报头中的源地址码字段值,DLPServiceData表示要发送的客户信号即整个IP包(分组),用来生成发送DLP帧中净荷字段值,FrameLength参数确定要发送的DLP帧的总长度,ServiceType参数指示DLP客户层发送的业务类型,它用来生成发送DLP帧报头中业务类型字段值,Security参数指示是否对DLP客户信号进行加密、认证处理,DLP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DLP帧报头中的安全字段值,FrameSequenceNumber参数指示要发送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帧序列号(FSN),DLP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DLP帧报头中的FSN字段值,NetworkTopology参数指示DLP网络节点的网络拓扑,DLP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DLP帧报头中拓扑字段值,SPI(SPI为安全参数索引的英文缩写)参数是一个可选项,用来确定如果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时在通信两端建立的安全关联,用来确定DLP帧中的安全参数索引(SPI)字段值,
(2)DL_DATA.indication(
           DestinationAddressCode,
            SourceAddressCode,
            DLPServiceData,
            ServiceType,
            FrameLength,
            ReceptionStatus,
            NetworkTopology,
            Security,
            FrameSequenceNumber,
            SPI)
DL_DATDA.indication原语参数的语义如下:DestinationAddressCode表示目的地址码,该参数确定输入DLP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字段值,SourceAddressCode表示源地址码,该参数确定输入DLP帧报头中的源地址码字段值,DLPServiceData确定输入DLP帧净荷字段值,ReceptionStatus指示输入帧的接收状态,如果输入帧的FCS(帧校验序列)字段没有发生错误,ReceptionStatus的值为FCS_ERROR_FREE,否则,如果输入帧发生错误,则ReceptionStatus值为FCS_ERROR,ServiceType参数指示输入DLP帧的业务类型字段值,FrameLength参数确定输入DLP帧的总长度,Security参数指示输入DLP帧是否进行了加密、认证处理,它指示输入DLP帧的Security字段值,FrameSequenceNumber参数指示所述的输入帧的FSN,NetworkTopology参数指示输入DLP帧中拓扑字段值,SPI参数用来指示所述输入帧的安全参数索引字段值,
(3)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原语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原语的格式为DL_CONTROL.request(操作码,请求操作数列表),其中操作码包括拓扑发现请求(英文为TOPOLOGY_DISCOVERY_REQ)、2层保护倒换请求(英文为L2PS_REQ)、配置请求(英文为CONFIGURATION_REQ)、故障查询请求(英文为FAULT_INQUIRY_REQ)、性能查询请求(英文为PERFORMANCE_INQUIRY_REQ)等,各操作码的具体操作数列表如下:拓扑发现请求(TOPOLOGY_DISCOVE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拓扑发现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2层保护倒换请求(L2PS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配置请求(CONFIGURATION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配置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故障查询请求(FAULT_INQUI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故障查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性能查询请求(PERFORMANCE_INQUI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性能查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各操作数中的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等参数的含义与数据链路—数据—请求原语对应的参数含义一样,
(4)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原语的格式为DL_CONTROL.indication(操作码,指示操作数列表),其中操作码包括拓扑发现响应指示(英文为TOPOLOGY_DISCOVERY_RESPONSE_IND)、2层保护倒换响应指示(英文为L2PS_RESPONSE_IND)、配置响应指示(英文为CONFIGURATION_RESPONSE_IND)、故障查询响应指示(英文为FAULT_INQUIRY_RESPONSE_IND)、性能查询响应指示(英文为PERFORMANCE_INQUIRY_RESPONSE_IND)等,各操作码的具体操作数列表如下:拓扑发现响应指示(TOPOLOGY_DISCOVERY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拓扑发现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2层保护倒换响应指示(L2PS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配置响应指示(CONFIGURATION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配置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故障查询响应指示(FAULT_INQUIRY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故障查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性能查询响应指示(PERFORMANCE_INQUIRY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性能查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各操作数中的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等参数的含义与数据链路—数据—指示原语对应的参数含义一样,
(5)物理链路—数据请求(PL_DATA.request)PL_DATA.request(Userdata),该原语只有一个参数,该参数为用户数据,英文为Userdata,
(6)物理链路—数据指示(PL_DATA.indication)PL_DATA.indication(Userdata),该原语只有一个参数,该参数为用户数据,英文为Userdata。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物理层为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开发的全部速率范围的SDH/SONET物理接口,支持从低阶虚容器到高阶虚容器(包括级联)的全部速率范围,可以实现基于各类虚容器、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颗粒的电路的直接交换以及光网络的直接光波长的直接交换,其中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如表1所示:
表1.SDH的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
  虚容器类型 虚容器带宽   虚容器净荷
  虚容器-11   其带宽为1664千比特/秒   净荷1600千比特/秒
  虚容器-12   其带宽为2240千比特/秒   净荷2176千比特/秒
  虚容器-2   其带宽为6848千比特/秒   净荷6784千比特/秒
  虚容器-3   其带宽为48960千比特/秒   净荷48384千比特/秒
  虚容器-4   其带宽为150336千比特/秒   净荷1497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4c   其带宽为601344千比特/秒   净荷5990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16c   其带宽为2405376千比特/秒   净荷23961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64c   其带宽为9621504千比特/秒   净荷95846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256c   其带宽为38486016千比特/秒   净荷38338560千比特/秒
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如表2所示:
表2.SDH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
  同步传递模式类型   比特速率
  sSTM-11   2880千比特/秒
  sSTM-12   5184千比特/秒
  sSTM-14   9792千比特/秒
  sSTM-18   19792千比特/秒
  sSTM-116   37444千比特/秒
  sSTM-21   7488千比特/秒
  sSTM-22   14400千比特/秒
  sSTM-24   28224千比特/秒
  STM-0   51840千比特/秒
  STM-1   155052千比特/秒
  STM-4   622080千比特/秒
  STM-16   2488320千比特/秒
  STM-64   9953280千比特/秒
STM-256     39813120千比特/秒
当物理层采用同步光网络(SONET)时,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如表3所示:
          表3.SONET的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
虚容器类型 虚容器带宽 虚容器净荷
虚容器-11 其带宽为1664千比特/秒 净荷1600千比特/秒
虚容器-12 其带宽为2240千比特/秒 净荷2176千比特/秒
虚容器-2 其带宽为6848千比特/秒 净荷6784千比特/秒
虚容器-3 其带宽为48960千比特/秒 净荷48384千比特/秒
虚容器-4 其带宽为150336千比特/秒 净荷1497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4c 其带宽为601344千比特/秒 净荷5990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16c 其带宽为2405376千比特/秒 净荷23961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64c 其带宽为9621504千比特/秒 净荷95846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256c 其带宽为38486016千比特/秒 净荷38338560千比特/秒
同步光网络的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如表4所示:
表4.同步光网络的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
同步传递模式类型  比特速率
STS-1  51840千比特/秒
STS-3  155520千比特/秒
STS-9  466560千比特/秒
STS-12  622080千比特/秒
STS-18  933120千比特/秒
STS-24  1422160千比特/秒
STS-36  1866240千比特/秒
STS-48  2488320千比特/秒
STS-192  9953280千比特/秒
STS-768  39813120千比特/秒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种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DLP)来实现话音、数据(IP)和视频的三网融合,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帧定界是依靠该协议帧(DLP帧)最开始一定长度内的比特信息构成的特定相互关联关系(构成某种特定编码关系)来实现的,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定义一个帧长度(英文为Frame Length,FL)字段用来以字节形式标识该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总长度,定义一个帧长度校验(英文为Frame Length Check,FLC)字段用来对帧长度字段进行校验并进行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处理同时利用这两个字段比特构成的这种特定校验编码关系实现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定界,定义一个业务类型(英文为Service Type,ST)字段用来标识净荷字段封装的业务类型,从而实现多业务的封装,同时规定不同的业务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定义一个拓扑字段(英文为Networks Topology,NT)来标识网络节点的拓扑类型,定义一个安全(英文为Security)字段用来标识是否对封装的净荷进行加密、认证处理,定义一个分级的目的地址码(英文为Destination AddressCode,DAC)和源地址码(英文为Source Address Code,SAC)来标识封装业务数据包的二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定义一个帧序列号(英文为Frame Sequence Number,FSN)字段用来标识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发送序列,定义一个扩展报头(英文为Extension Header,EH)标识是否对净荷进行扩展处理,定义一个填充长度字段用来以字节形式表示如果需要进行填充处理如对净荷进行认证、加密处理时填充的长度,定义一个安全参数索引(英文为Security Parameter Index,SPI)来标识对数据认证加密处理时通信两端建立的安全关联,定义一个净荷(英文为Payload)字段来封装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定义一个帧校验序列(英文为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来对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进行校验,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定义一类数据帧来传送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数据,定义流量管理帧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管理,定义控制帧来实现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在内的网络控制管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帧由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类型字段来标识,具体如下:定义帧长度(英文缩写为FL)字段长度为16比特,定义帧长度校验字段(英文缩写为FLC)长度为15比特,使FL和FLC字段比特构成BCH(31,16)码(BCH为博斯-乔赫里-霍克文黑姆码的英文缩写),DLP帧利用这种关系来实现DLP帧的帧定界并对FL出现的单比特或者2比特错误进行纠错处理,BCH(31,16)码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5+x11+x10+x9+x8+x7+x5+x3+x2+x+1,初始化值为0,这里x15对应最高有效位(英文缩写为MSB),x0对应最低有效位(英文缩写为LSB),DLP帧利用DLP帧前面31比特(FL字段和FLC字段)构成的特定编码关系来实现DLP帧的定界,DLP帧定界过程依据有限状态机来实现,有限状态机包括三个状态:搜索(英文为HUNT)态、预同步(英文为PRESYNC)态、同步(英文为SYNC)态,有限状态机工作流程图如下:(1)在搜索态,DLP处理对接收到的31比特进行逐比特搜索寻找正确格式的FL和FLC关系,在这种状态下,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一旦在接收到的31比特中找到正确的候选FL和FLC匹配关系值,即可假定确定了一个正确的DLP帧,接收处理进入预同步(英文为PRESYNC)状态,(2)在PRESYNC态,DLP处理通过逐帧搜索处理来实现DLP帧定界,依据上一步逐比特搜索找到的FL和FLC正确匹配值,即可假定搜索到一个正确的DLP帧,然后依据该帧各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并依据他们的关系确定他们是否匹配,然后再下一帧,一旦连续确定DELTA(DELTA为一个参数,它是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个正确的DLP帧,DLP接收处理进入同步态,反之,如果随后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不匹配,进入搜索态,此时,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从搜索态进入同步态需要连续搜索到DELTA+1个正确的DLP帧,(3)在同步态,DLP处理通过一个帧的FL和FLC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个DLP帧的开始,然后可以实现一帧一帧的解析,在这种状态下FLC具有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如果发生多个比特(超过2比特错误)错误,则帧定界失效,成帧处理进入搜索态,并给客户适配处理发出客户服务器信号失效(英文缩写为SSF)指示,(4)DLP空帧参与帧定界处理,并随后丢弃空帧,DLP帧定界处理的键壮性与DELTA值有关,本发明建议DELTA值为1,在FLC后定义一个长度为1比特的保留字段留作将来使用(一直设置为0),定义业务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共计可识别28=256种业务类型,其中最高有效位为0时表示封装的是低优先级的普通数据业务(如普通IP数据业务),最高有效位为1时表示DLP净荷字段封装的业务为高优先级的实时业务(如电话、实时视频业务),DLP业务处理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控制帧>流量管理帧>实时业务(实时话音、视频或者其他实时业务)>数据业务(IPv4/IPv6),DLP网络处理队列首先处理高优先级的业务,业务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5所示,
表5.业务类型字段的用法
  业务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00000011   保留
  00000100   IPv4数据
  00000101   移动IPv4数据
  00000110   IPv6数据
  00000111   移动IPv6数据
  00001000~00111111   保留给其他数据服务
  01000000   10Mbps以太网
  01000001   100Mbps以太网
  01000010   10/100Mbps以太网
  01000011   千兆以太网
  01000100~01111111   保留
  10000001   控制帧
  10000010   流量管理帧
  10000011   实时固定本地电话(市内电话)业务
  10000100   实时固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10000101   实时固定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0000110   实时固定本地可视电话(市内电话)业务
  10000111   实时固定国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000   实时固定国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00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本地移动(市内电话)业务
  1000101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移动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1000101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国际移动长途电话业务
  1000110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本地移动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0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移动国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1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国际移动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11   实时移动国内话音业务
  10010000   实时移动国际话音业务
  10010001   实时移动国内可视话音业务
  10010010   实时移动国际可视话音业务
  10010011   实时视频业务(广播式电视)
  10010100   实时视频业务(单播式电视)
  10010101   基于IPv4的实时业务
  10010110   基于IPv6的实时业务
  10010111   基于移动IPv4的实时业务
  10011000   基于移动IPv6的实时业务
  100110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1544千比特/秒
  100110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2048千比特/秒
  100110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6312千比特/秒
  100111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8448千比特/秒
  100111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34368千比特/秒
  100111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44736千比特/秒
  100111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1544千比特/秒
  101000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2048千比特/秒
  101000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6312千比特/秒
  101000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8448千比特/秒
  101000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34368千比特/秒
  101001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44736千比特/秒
  101001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139264千比特/秒
  10100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11,1648千比特/秒
  101010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12,2224千比特/秒
  10101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2,6832千比特/秒
  10101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3,48384千比特每秒
  10101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4,149760千比特每秒
  101011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11,1664千比特每秒
  101011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12,2240千比特/秒
  101011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2,6848千比特/秒
  10101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3,48960千比特/秒
  101100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4,150336千比特/秒
  10110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11,1728千比特每秒
  10110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12,2304千比特每秒
  10110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2,6912千比特每秒
  101101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3,49152千比特每秒
  101101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AU-3,50304千比特每秒
  101101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AU-4,150912千比特每秒
  10110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0,51480千比特/秒
  10111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1/OC-3c,155520千比特/秒
  10111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4OC-12c,600080千比特/秒
  10111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16,/OC-48c 2488320千比特/秒
  10111100   DVB,MPEG-1传送比特流
  10111101   DVB,MPEG-2传送比特流
  10111110   DVB,MPEG-4传送比特流
  10111111~11111111   保留给其他实时业务
定义拓扑字段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值“0001”表示总线结构,二进制值“0010”表示星形结构,二进制值“0011”表示树形拓扑结构,二进制值“0100”表示环形拓扑结构,二进制值“0101”表示网格(Mesh)拓扑结构,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对于环形拓扑和网格拓扑,本发明提供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定义安全字段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值“0000”表示不对上层业务进行任何加密、认证处理,二进制值为“0001”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二进制值“0010”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认证处理,二进制值“0100”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其他值保留将来使用,定义目的地址码长度为64比特,定义源地址码字段长度为64比特,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都采用相同的分级结构,都由国家码(英文为Country Code,CC)、国内地区码(英文为National Region Code,NRC)、节点代码(英文为Node Area Code,NAC)和用户代码(英文为User Code,UC)4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长度为16比特,其中国家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一级转发标签,国内地区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二级转发标签,节点代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三级转发标签,用户代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四级转发标签,定义扩展报头字段长度为8比特,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没有扩展报头,其他值保留将来使用,定义填充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标识进行填充处理时DLP净荷字段填充的长度,定义帧序列号字段长度为16比特,用来对发送的DLP帧进行序列标记,该字段值从0开始对发送的DLP帧进行序列标记,直到最大值,如果FSN到达最大值,发送处理器清除寄存器的值,并且从0开始重新计数,以保证DLP帧能够按照正确顺序转发发送、接收处理,同时FSN也提供抗重放功能,定义安全参数索引字段长度为16比特,该字段是可选的,其值是任意的,与DLP目的地址码结合使用唯一地标识该DLP帧所属的安全关联(英文为Security Association,SA),其中SP1值为0保留给本地、特定实现使用,十进制的1~255由IANA(IANA为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的英文缩写)保留给将来使用,其他值由通信双方依据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来确定,定义净荷字段长度为0~65535字节,用来封装来自网络层的整个IP包,定义填充数据(该字段是可选的)字段长度为0~255字节,具体值与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有关,其值由加密认证算法确定,定义一个认证数据字段(该字段是可选的)来存放认证处理时生成的认证数据,其值与采用的认证算法有关,其值由具体的认证算法确定(生成),定义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长度为32比特,用来对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中部分报头字段内容以及封装的净荷进行校验,FCS校验范围包括:从DLP帧中业务类型字段的第一比特开始,一直到DLP帧的结尾,具体包括业务类型字段、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扩展报头、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安全参数索引(如果有)、净荷、填充数据(如果有)、认证数据(如果有)等字段比特流进行校验处理,校验算法采用IEEE802.32002版定义的CRC-32:生成多项式为G(x)=x32+x26+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1,这里,x32对应MSB位,而x0对应LSB位,如果DLP帧发生FCS错误,丢弃发生错误的DLP帧,如果某些字段值不能识别,或者出现FCS错误,则认为是无效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无效帧将被丢弃,不通知发送方,也不产生任何动作,无效帧包括:
(1)接收帧发生FCS错误(FCS不匹配)的DLP帧,
(2)接收帧长度少于30字节的帧,
(3)业务类型字段不能识别的帧,
(4)报头其他字段不能识别的帧,
如果网络层没有IP包需要发送,在DLP帧间隙需要进行填充处理,即发送空帧,发送空帧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两节点间的速率,空帧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其相邻的最近节点,邻居节点接收到空帧后不把它转发到任何其他地方,直接把它丢弃,也不通知发送方,在帧间隙发送的填充空帧的内容包括帧长度字段、帧长度校验字段、长度为1比特的保留字段(一直设置为0)和源地址码(只包括源地址码中的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字段共计4个字节),在发送端,把封装了IP包的DLP帧封装到SDH中的同步净荷封装(sPE)之前必须进行扰码,在接收端对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任何处理之前首先进行解扰码,解扰码后才能对DLP帧进行下一步处理,扰码和解扰码采用的自同步扰码/解扰码器,其生成多项式为G(X)=X43+1。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包括一个目的地址码(英文为Destination Address Code,DAC)和源地址码(英文为Source Address Code,SAC)字段,对于IP数据业务(IPv4/IPv6),所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IP包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用IP包的转发等价类作为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即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代替三层IP地址实现IP包的转发与交换,对于分组话音业务,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通话双方的电话号码或者网络鉴权中心指定的表示用户身份的临时身份证(号码),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采用相同的分级结构,一个完整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都由国家码(英文为Country Code,CC)、国内地区码(英文为National Region Code,NRC)、节点代码(英文为Node Area Code,NAC)和用户代码(英文为User Code,UC)四个部分组成,本发明定义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字段长度为64比特(8个八位位组),其中国家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2个八位位组),用来标识某一个国家或者特定地理区域的某种业务代码,CC为对应IP包的第一级转发标签,一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业务代码,如话音业务代码、视频业务代码、IP业务代码(IPv4业务代码或者IPv6业务代码),相关业务的具体国家码值由有关的国际标准机构如ITU指定,对于本发明提出的IP业务国家码可以就是现有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际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其他值,国内地区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指示某一国家内某个地区的业务代码,NRC为IP包的第二级转发标签,具体的NRC值由该国的通信最高管理机构分配,对于IP业务,该值可以是目前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内长途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其他值,节点代码字段为16比特,标识某个网络节点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三级转发标签,具体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用户代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指示某个用户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四级转发标签,具体的UC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在采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IP over SDH的网络接入点或者汇聚点按照IP包的目的IP地址属于哪个国家、该国的哪个地区、哪个节点和哪个用户的四级结构来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并把该值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帧的目的地址码,随后IP包在网络中的转发由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帧的目的地址码确定,用二层的目的地址码替代IP网络中的三层目的IP地址实现IP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网络转发DLP帧时,首先查找DLP帧中的业务类型字段,通过具体的业务类型确定业务的优先级,然后是查找DLP帧中的目的地址码中的国家码、其次是国内地区码、再次是节点代码、最后是用户代码,一旦发现DLP帧的某一项代码与本地节点的不同,DLP节点不再对DLP帧中DAC后面字段进行处理,直接转发到下一个节点,DLP帧转发的原则是采用最长匹配原则,所述的根据目的地址码决定路由可以是利用IP路由协议如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英文为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或者边界网关协议(英文为BorderGateway Protocol,BGP)产生的动态路由表,也可以是利用DLP提供的流量工程来显式配置路由。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一套安全机制来保证上层业务在网络传送过程中的安全,具体方法是:(1)利用IP包(IPv4或者IPv6)的转发等价类代替IP(IPv4或者IPv6)地址实现IP(IPv4或者IPv6)包的转发和交换从而屏蔽真实的IP(IPv4或者IPv6)地址,(2)对上层业务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如果需要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通过在需要通信的两端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确定采用的加密算法、认证算法、设置或者交换初始化密码等,协商加密认证算法以及交换初始化密码等操作可以采用RFC2408定义的因特网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英文缩写为ISAKMP)以及RFC2409定义的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英文缩写为IKE)来实现,然后在通信的两端建立两个安全关联(英文为Security Association,SA),并且依据目的IP地址、采用的算法等确定一个安全参数索引(英文缩写为SPI),把该索引值添加到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安全参数索引字段中,SPI用来标识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时的安全关联,安全参数索引与目的地址码一道唯一地标识安全关联所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同时把有关的参数如目的地址码、采用的加密算法、认证算法、初始化密码、安全参数索引等添加到安全关联数据库中,安全关联数据库记录了与安全有关的各种数据,本发明定义SPI字段长度为32比特,其中十进制值“0”用于节点本地、特定实现使用,十进制值1~255由IANA保留给将来使用,其他值用于标识安全关联,由于加密、认证算法的不同需要进行一些数据填充处理,填充的数据位于净荷字段之后,并把填充的长度值添加到填充长度字段值中,认证处理生成的认证数据位于填充数据字段之后,帧校验字段之前,利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中的帧序列号字段值提供抗重播功能,进行加密处理时,加密的范围包括来自网络层的整个IP包、填充数据等字段内容,进行认证处理时认证的范围包括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字段、安全参数索引字段、净荷数据(整个IP包)、填充数据等字段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一套完善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来实现IP(IPv4或者IPv6)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链路状态指示、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在内的控制管理,所述的网络控制管理通过控制帧来实现,本发明定义当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业务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为“10000001”时表示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净荷字段封装携带的内容为网络控制管理信息,相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为控制帧,控制帧实现拓扑发现、链路状态指示、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网络控制和管理功能,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控制帧还提供一种实现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的机制,控制帧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结构,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标识控制帧的类型,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表示TLV结构中值字段(Value)的长度,值字段包含控制帧的有关参数等具体内容,本发明定义控制帧中TLV结构中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6所示,其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10001”时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OSPF(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英文缩写为OSPF)路由协议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01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BGP(BGP为边界网关协议的英文缩写)路由协议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011”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7号信令系统(英文缩写为SS7)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0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H.323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01”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会话初始化协议(英文缩写为SIP)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1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介质网关控制协议(英文缩写为MGCP)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为二进制的“11111111”时表示控制帧为厂商自定义的管理控制帧,厂商自定义的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制造商为自己制造的有关设备添加的网络管理控制功能以及运营商自定义的网络管理控制功能,其管理数据内容由厂商自定义,但需采用TLV结构,DLP控制帧的帧序列号值用来标识控制帧发送的先后顺序,实现标识DLP控制信息发送先后序列的功能,DLP控制帧的净荷信息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控制TLV信息,为了方便本发明芯片的实现(如现在的芯片普遍采用32位,这样要求控制帧总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要求整个控制帧的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原来DLP控制帧长度不是32比特的整数倍,则在控制TLV后用全为0的字节进行填充处理,填充的长度用DLP控制帧的填充长度字段以字节形式标识。
表6.控制帧中类型字段值(二进制值)的用法
  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   保留
  00000001   拓扑发现请求帧
  00000010   拓扑发现响应帧
  00000011   拓扑报告帧
  00000100   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
  00000101   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
  00000110   2层保护倒换状态报告帧
  00000111   配置请求帧
  00001000   配置响应帧
  00001001   配置报告帧
  00001010   故障查询请求帧
  00001011   故障查询响应帧
  00001100   故障报告帧
  00001101   性能查询请求帧
  00001110   性能查询响应帧
  00001111   性能报告帧
  00010000   WTR_Request(等待恢复请求帧)
  00010001   路由协议——OSPF
  00010010   路由协议——BGP
  00010011   信令——7号信令系统(英文缩写为SS7)
  00010100   信令——H.323
  00010101   信令——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00010110   信令——介质网关控制协议(MGCP)
  00010111~11111110   保留
  11111111   厂商自定义的专用网络控制管理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拓扑发现机制,拓扑发现用来找出谁是网络节点(DLP节点)的邻居节点以及邻居节点的状态,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网络节点(DLP节点)可以用它来发现环上有多少个节点正在工作,拓扑发现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拓扑发现请求帧(Topology_Discovery_Request frame)、拓扑发现响应帧(Topology_Discovery_Responseframe)和拓扑报告帧(Topology_State_Report frame)来实现的,在项目安装阶段或者工程运行期间,网络节点(DLP节点,如节点A)用该节点的二层地址码作为目的地址周期性地广播拓扑发现请求帧(Topology_Discovery_Request frame)到其他节点(称其中之一为节点B),发送周期由拓扑发现定时器(Timer_Topology_Discovery,发送定时时间是可编程的,缺省为2秒)确定,接收到拓扑发现请求帧的所有节点(如节点B)通过拓扑发现响应帧给节点A作出响应,把节点B的存在及其状态反馈给节点A,节点A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的地址码以及相应的工作状态等内容添加到节点A的拓扑地址数据库中,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有关节点依据环上各节点的地址码中的节点代码(NAC)字段值内容确定环上或者网格中的节点顺序,如果节点A连续3次从节点B接收到相同的操作内容,则认为节点的拓扑发现帧操作有效,把相关的拓扑状态内容写入节点的拓扑数据库,网络节点(DLP节点)用拓扑报告帧向其他节点(尤其是网络管理实体)报告该节点的状态,特别是对于总线拓扑、星形和树形这三类由于拓扑结构原因没有保护倒换功能的拓扑结构的节点报告其拓扑状态,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值“00000001”时表示控制帧为拓扑发现请求帧,二进制值“00000010”时为拓扑发现响应帧,二进制值“00000011”时表示控制帧为拓扑报告帧,拓扑发现请求帧、拓扑发现响应帧和拓扑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值)都是两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为节点工作状态,长度为1个字节,节点工作态如表7所示,
表7.拓扑发现帧的第二个参数
  拓扑发现帧的第二个参数的二进制值   状态
  00000111~11111111   保留
  00000110   强制倒换(Forced Switch,FS)
  00000101   物理信号失效(Physical Signal Fail,PSF)
  00000100   物理信号退化(Physical Signal Degrade,PSD)
  00000011   人工倒换(Manual Switch,MS)
  00000010   等待恢复(Wait to Restore,WTR)
  00000001   正常工作(Operation normally)或者空闲(Idle)
  00000000   初始化(Initiation state)
  注意:1.强制倒换和人工倒换状态只用于环形和网格拓扑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2层保护倒换机制,2层保护倒换指的是当网络物理链路出现故障(如光纤断裂)或者节点设备出现故障时类似SDH环采用的K1/K2协议机制的允许在50毫秒内实现自愈恢复的强大功能,本发明提供的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主要用于环形或者网格拓扑等可以实现保护倒换的链路上,以二纤环为例,如果环上某个节点(DLP节点,假定为节点2)在某个方向(假定为从节点1到节点2的方向)上在20毫秒时间(其值是可编程的,本发明定义的缺省值为20毫秒)内没有接收到任何数据信息(包括数据帧、控制帧、流量管理帧或者空帧等)或者物理链路出现故障(如光纤设施断裂)或者节点出现故障(如物理信号失效或者物理信号退化),该节点进入2层保护倒换状态,发送2层保护状态请求帧(L2PS_Request frame)给网络(环或者网格拓扑)上与其相连的节点(如节点1),节点1接收到该2层保护状态请求帧后也进入2层保护倒换状态(英文为L2PS),并发出2层保护倒换状态报告帧(L2PS_State_Report frame)给连接网络管理实体的节点或者广播到环上处于正常态的所有节点,在L2PS态,从节点1到节点2的所有数据包被倒换到备用的路径上,如果节点2上的故障清除,节点2进入正常态,启动WTR(等待恢复)定时器(Timer_WTR,其值是可编程的,范围为0~1800秒,缺省值为10秒),一旦WTR定时器终止,节点2沿倒换前后的路径发送WTR请求帧(WTR_Request frame)给节点1,节点1接收到该帧后从节点L2PS态返回正常态,本发明定义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00”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01”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10”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报告帧,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TLV结构中值(Value,v)字段的参数有2个,第一个为该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该节点的工作状态(强制倒换FS、物理信号失效PSF、物理信号退化PSD和人工倒换),长度为1个字节,各状态的二进制值如表8所示,该字节的其他值保留作将来使用,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TLV结构中值字段的参数有两个,第一个为该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成功实现倒换,二进制值为“11111111”表示倒换不成功,其他二进制值保留,2层保护倒换报告帧TLV结构中值字段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节点的倒换原因,长度为1个字节,各态的二进制值如表8所示,第三个参数表示节点是否处于2层保护状态,其中二进制值为“11111111”表示处于2层保护倒换状态,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处于正常态,其他值保留,当控制帧TLV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10000”时,表示控制帧为WTR_Request帧,WTR_Request帧只有一个参数,长度为8比特,值为二进制的“11111111”表示成功等待恢复,其他值保留。
表8.L2PS请求帧和L2PS报告帧的第2个参数类型
  二进制值   状态
  10000000   强制倒换(Forced Switch,FS)
  00100000   物理信号失效(Physical Signal Fail,PSF)
  00001000   物理信号退化(Physical Signal Degrade,PSD)
  00000010   人工倒换(Manual Switch,MS)
  其他   保留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配置管理机制,配置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有关端口的配置管理,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的端口地址在项目安装阶段必须配置一个二层的地址作为该端口的源地址码(SAC),配置管理帧包括三种:配置请求帧(Configuration_Request frame)、配置响应帧(Configuration_Response Frame)、配置报告帧(Configuration_Report frame),在项目安装阶段或者工程运行期间,网络管理实体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对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的每个链路(端口)发出配置请求帧进行配置,DLP节点通过配置响应帧或者配置报告帧向网络管理实体作出响应,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00000111”值时表示控制帧为配置请求帧,二进制“00001000”时为配置响应帧,二进制“00001001”时表示控制帧为配置报告帧,配置请求帧包括两个参数,第一个为原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为新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配置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值)包括三个参数:第一个为原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为新的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配置成功,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配置不成功,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配置报告帧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表示该节点的配置地址。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故障管理机制,故障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故障管理,故障管理功能通过故障管理帧来实现,故障管理帧包括三个:故障查询请求帧(Fault_Inquiry_Request frame)、故障查询响应帧(Fault_Inquiry_Response frame)和故障报告帧(Fault_Report frame),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值“00001010”时表示控制帧为故障查询请求帧,二进制值“00001011”时为故障查询响应帧,二进制值“00001100”时表示控制帧为故障报告帧,故障查询请求帧包括1个参数,该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故障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值)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表示故障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失效(PSF),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退化(PSD),二进制值为“00001111”表示节点正常无故障,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故障报告帧的值字段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表示故障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失效(PSF),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退化(PSD),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性能管理机制,性能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机制通过性能管理帧来实现,性能管理帧包括三种帧:性能查询请求帧(Performance_Inquiry_Request frame)、性能查询响应帧(Performance_Inquiry_Response frame)和性能报告帧(Performance_Report frame),当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01”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查询请求帧,性能查询请求帧用来请求查询某个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某个性能指标,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10”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查询响应帧,性能查询响应帧用来响应性能查询请求帧提出的某个节点的某个性能指标,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11”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报告帧,性能报告帧用来向网络管理实体报告某个节点的各项性能指标,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要请求查询性能的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为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的“0001”表示计量单位为秒,二进制的“0010”表示计量单位为分钟,二进制的“0011”表示计量单位为小时,二进制的“0100”表示计量单位为天,其他字段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三个参数为性能指标类型,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的“0001”表示性能指标为帧校验序列错误数,二进制的“0010”表示丢包数,二进制的“0011”表示丢包率,二进制的“0100”表示包的时间延迟(时延),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性能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用来表示对性能查询请求帧作出响应的节点地址,第二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第三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性能指标类型,第四个参数长度为3个字节,用来表示具体要查询的性能指标值,性能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时间计量单位和性能指标类型)的用法与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的用法一样,性能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用来表示向网络管理实体发出性能报告帧的节点地址,第二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第三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性能指标类型,第四个参数长度为3个字节,用来表示具体要报告的性能指标值,性能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时间计量单位和性能指标类型)的用法与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的用法一样。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强大的流量管理机制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方法是首先对流经过网络的所有业务进行分类,即对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话音、IP数据、数字电视、以太网MAC帧、TDM电路仿真信号等)进行优先级分类分为高优先级的业务和低优先级的业务,用分级的位于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源地址码和目的地址码)表示上层业务地址(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同时对业务按照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某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的哪个地区、某个地区的某个节点,某个节点的某个用户进行地域分类,用分级的二层地址表示物理链路端口二层地址从而对物理资源进行地域分类,同时分配不同的物理带宽链路用于传送不同类型的业务,把流经整个网络的各种业务按照不同的优先级类型以及地域类别映射到实际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流量管理帧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流量以及物理带宽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监控,具体如下:首先对来自数据链路层——DLP层以上层次的所有业务进行分类,分为高优先级的业务和低优先级的业务,高优先级的业务包括网络管理控制信息(控制帧)、流量管理信息(流量管理帧)、各种实时话音业务(包括固定或者移动话音或者可视电话)、各种实时视频(数字电视)、基于IP(IPv4/IPv6)的实时业务、PDH和SDH/SONET电路仿真信号,低优先级的业务为一般的IP数据业务,具体的各种业务类型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业务类型字段值来标识,在DLP帧中定义了一个分级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采用相同的结构,都由国家码、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四部分组成,分别用来标识业务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某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内的哪个地区,某个地区内的哪个节点,哪个节点内的哪个用户,对于IP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对于话音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通话双方的电话号码,对于数字电视(数字视频)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数字电视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对于以太网MAC帧、采用时分复用(TDM)技术的电路如PDH、SDH/SONET的电路仿真信号等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这样通过数据链路层地址对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话音、数据、视频、以太网以及TDM电路仿真信号)进行了地域的分类,把各种业务按照不同的国家或者地理区域、特定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内的某个地区、地区内的某个节点、某个节点的某个用户进行分类,同时对整个物理传送网络的每个节点端口(包括波分复用系统的每个光波)标识一个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源地址码),并规定不同的链路用于传送不同类型以及通往不同地区的业务,这样对整个物理传送网络的带宽资源进行分类,某些带宽用于传送重要的实时业务如话音和实时视频,某些用于传送一般的IP数据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国际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跨省的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本地业务,并且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允许传送IP数据的链路被高优先级的业务抢占,通过本发明定义的流量管理帧对整个网络的流量以及网络带宽资源进行监控处理,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流量工程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整个网络的链路资源分布情况,流过网络的业务类型、总包数、总流量、物理链路速率、允许最大传送速率等参数,本发明定义当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报头中业务类型字段值设置为二进制值“10000010”时,表示DLP帧封装的是流量管理信息,相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为流量管理帧,流量管理帧的流量管理信息采用类型—长度—值(英文为Type-Length-Value,TLV)结构,其中,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指示流量管理帧的类型,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指示值(Value)字段的长度,值(Value)字段包含具体的流量管理帧内容,网络管理帧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9所示,其中流量管理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001”时表示流量管理帧净荷携带的是链路业务流量属性信息,其值(Value)字段内容包括四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业务类型,用来表示经过某节点流量包(分组)所属的业务类型,长度为1字节,不同类型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值由表5确定,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标识流过某节点链路流量的计量参数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最大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协定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超额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四个参数长度为4字节用来标识具体各种流量的值,流量管理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00000100~00100111”时表示各种物理链路的资源属性,各种具体链路的类型值如表9所示,各种物理链路的资源属性值包括有四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业务类型,用来表示经过某节点流量包(分组)所属的业务类型,长度为1字节,不同类型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值由表5确定,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标识流过某节点链路流量的计量参数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最大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协定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超额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四个参数长度为4字节用来标识具体各种流量的值,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帧序列号值用来标识流量管理帧发送的先后顺序,实现标识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控制管理信息发送先后顺序的功能,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净荷信息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流量管理TLV信息,为了方便本发明芯片的实现(如现在的芯片普遍采用32位,这样要求流量管理帧总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要求整个流量管理帧的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原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长度不是32比特的整数倍,则在流量管理TLV后用全为0的字节进行填充处理,填充的长度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填充长度字段以字节形式标识。
表9.流量管理帧类型字段的用法
  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   保留
  00000001   链路业务流量属性
  00000010   1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011   10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00   10/10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01   千兆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10   10Gb/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11   STM-0SDH链路属性
  00001000   STM-1/OC-3c SDH链路属性
  00001001   STM-4/OC-12c SDH链路属性
  00001010   STM-16/OC-48c SDH链路属性
  00001011   STM-64/OC-192c SDH链路属性
  00001100   STM-256/OC-768c SDH链路属性
  00001101   64千比特/秒物理链路属性
  00001110   1544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01111   204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00   6312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01   844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10   3436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11   44736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100   139264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101   IEEE 802.11a链路属性
  00010110   IEEE 802.11b链路属性
  00010111   IEEE 802.11g链路属性
  00011000   IEEE 802.11h链路属性
  00011001   GSM链路属性
  00011010   IEEE 802.16a(2-11GHz)链路属性
  00011011   IEEE 802.16c(10-66GHz)链路属性
  00011100   WCDMA链路属性
  00011101   TD-SCDMA链路属性
  00011110   CDMA2000链路属性
  00011111   DVB链路属性
  00100000   MPEG-1链路属性
  00100001   MPEG-2链路属性
  00100010   MPEG-3链路属性
  00100011   ISDN链路属性
  00100100   ADSL链路属性
  00100101   VDSL链路属性
  00100110   其他xDSL链路属性
  00100111~11111111   保留
相对于已有的IP与SDH/SONET融合的适配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创新:
(1)处理简单、高效。现有的三种IP与SDH的适配方法的都属于点到点连接决方案,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节点都需经过一系列的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再从第三层到第一层的一系列复杂处理过程,首先从位于物理层的SDH/SONET帧中提取HDLC帧、或者LAPS帧或者GFP帧,然后再从HDLC帧提取PPP帧,从PPP帧提取IP包,或者从LAPS帧或者从GFP帧提取IP包,然后利用路由协议依据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对每个IP包进行转发处理,处理完后再依据不同的路由把IP包转发到不同链路上,依据路由协议确定把IP把包转发到某条链路后再把IP包分别封装到PPP然后封装到HDLC帧或者把IP包封装到LAPS或者把IP包封装到GFP帧中,再把相应的HDLC帧或者LAPS帧或者GFP帧封装到SDH帧净荷域中,这种处理显然很复杂,而且低效。与此相反,采用本发明,可以大大简化处理,在用DLP实现IP与SDH适配融合的网络中,只需在网络的边缘接入点,依据IP包的IP地址(通常是目的IP地址)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节点进行分类,形成一个转发等价类,然后把IP包的转发等价类映射到DLP帧的目的地址码字段中,IP转发等价类的分类原则是分为四级,分别为国家码、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这样只需在接入点一次处理,随后IP包在整个用DLP实现的IP与SDH适配融合的网络中只需依据DLP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即可实现IP包的转发,而且处理时依据国家码、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的顺序处理,只要发现一项与该网络节点对应的地址码不符,停止处理,直接转发,这样极大的简化了网络的处理计算量。
(2)提供快速保护倒换功能,尤其是提供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虽然SDH网络提供了网络保护倒换功能,但由于IP网络采用的是路由协议对IP包进行转发处理,这样即使SDH网络提供了强大的网络保护功能,但采用这种适配方法的IP网络还必须重新计算路由,这一方面可能导致丢包,另一方面是如果用IP承载重要的业务如实时业务,由于IP网络的倒换时间实际在几秒钟内,因此难以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IP网络的快速保护倒换如50毫秒保护倒换,由于本发明一方面在2层提供了拓扑发现和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另外一方面本发明中的IP包的转发是依据转发等价类实现的高速分类转发,无需对每个IP包进行处理,因而采用本发明可以为IP网络提供电信级的网络保护倒换能力。
(3)提供流量管理功能,特别是提供流量工程能力。由于IP网络采用的是两大类路由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来实现IP包的路由选择,这种方式没有流量工程能力,可能导致即使两个节点间有多条连接链路,但IP网络可能把IP包全部通过一条链路来传送,导致这条链路产生拥塞,从而导致丢包,而此时另外的链路却处于空闲状态。本发明提供了流量工程能力,IP包的转发是依据DLP帧中的目的地址码也就是IP转发等价类实现转发的,本发明的DLP帧有一种管理帧就是专门用于流量管理的帧,它可以提供强大的流量工程能力,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的发生。
(4)对业务进行分级,有服务质量保证。由于上述的适配方法对数据业务没有进行任何业务分类,谁都是一样,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导致这种IP网络没有服务质量保证。本发明对网络的业务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一类为重要的有服务质量要求的实时业务,一类为尽力而为的业务,处理时优先处理实时业务,而且这种处理的流量也需依靠流量工程进行监控,因而保证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5)可实现全光波长交换或者虚容器级或者同步传递模式颗粒级的电路交换。由于现有的适配方法采用的是点到点连接处理,而且必须对每个数据包进行处理,如果网络是全光网络,那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光—电—光转换处理,不能实现全光交换,特别是对于采用SDH帧结构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本发明针对IP包进行了分类,利用转发等价类对IP包进行转发处理,对于采用SDH帧结构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可以指定每个波长来传送某一类业务(即IP包)这样无需进行复杂的光—电—光处理,不同的光波可以指定为不同的目的地址码或者源地址码,这与因特网中给每个系统网络接口指定一个IP地址类似,这样可以直接实现全光交换,此外由于对IP包依据所属的国家、地区、网络节点以及用户四级结构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根据网络的流量安排SDH/SONET的各类不同的虚容器以及各种同步传递模式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包)从而根据流量工程实现基于虚容器以及同步传递模式颗粒的直接实现电路交换。
(6)提高了网络的键壮性,减少丢包率。对于第一种即采用PPP+HDLC以及采LAPS的适配方式,由于HDLC帧以及LAPS帧采用的是特定字节(0X7E)实现帧定界,需要对IP包进行透明处理,这种方式有两个缺陷,一是网络安全问题,那些怀有恶意的人如果把净荷信息全部设置为特定的那两个字节(0X7D、0X7E),就可导致网络的流量增加一倍,如果采用联合攻击,可能导致网络拥塞;此外,由于这两种适配方式都没有纠错功能,这样如果帧定界字节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理论概率为1/28=1/256=0.00390625,即约为千分之3.9),就可能导致丢包。本发明采用了BCH(31,16)码来实现DLP帧的定界,采用的是帧长度字段和帧长度校验字段的匹配关系实现帧定界的,实际使用是帧长度值是变化的,无需进行透明处理,而且在上层没有数据发送的时候,帧间隙的填充用的是专门的空闲帧,这样避免了PPP+HDLC或者LAPS适配方法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BCH(31,16)码提供了强大的纠错能力,最多可以纠3个随机错误,本发明推荐进行2个随机错误的纠错处理,同样在无纠错处理的情况下,PPP+HDLC以及采LAPS的适配方式的帧定界出现错误的理论概率为1/28=1/256=0.00390625,即约为千分之3.9,而采用本发明的出错理论概率为1/230=1/1073741824=0.000000000931,约为百亿分之9.3,这样极大的减少了由于帧定界错误可能带来的丢包。
(7)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采用上述三种适配方法的IP网络没有任何安全可言,众所周知,现在的IP网络没有任何安全性,IP数据包可以被截取、替换,由于上述适配方法仅仅是把IP包映射到SDH净荷域中,这些适配方法对提高IP网络的安全没有任何帮助。本发明从三个方面为IP网络提供了强大的安全功能:一是利用转发等价类代替IP地址实现IP包的转发,处理时只是在边缘接入点利用IP地址对其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屏蔽了真实的IP地址;二是提供了一种加密机制,可以对包括IP地址在内的整个IP包进行加密处理;三是提供了一种数据认证机制,可以对原始的IP包进行认证处理,生成一个摘要(相当于一个指纹)随同发送,通过识别IP包的指纹信息可以判断IP包是否被人修改。此外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可以是灵活选择的,由用户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既可以是标准的算法,也可以是专用算法如军方、金融机构的专用算法,这样可以达到用户理想的安全性能。
(8)实现IPv4和IPv6网络的互联。上述三种IP与SDH的适配方法可以用于IPv4和IPv6,即可以实现IPv4与SDH的适配以及IPv6与SDH的适配,但由于IPv4和IPv6是不兼容的,而且由于上述三种适配方式都需要在网络层对每个IP包进行处理,采用上述的三种适配方法,使得IPv4和IPv6网络不能兼容。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转发等价类代替IP地址对IP包的转发,在网络中间环节只需依据DLP目的地址码实现IP包的转发,对IPv4地址和IPv6地址都是针对不同的地址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可以实现IPv4与IPv6网络的兼容。
(9)可以实现话音、数据和视频网络的三网融合。采用上述适配方法的网络中,传统的话音业务与IP网业务是分开的,而现在普遍认为未来的统一公用网将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这些适配方法对于如何实现话音业务分组化,使分组化话音业务与IP网络的融合等方面没有任何帮助,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分组话音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方法是DLP帧的目的地址码或者源地址码对于IP业务DLP帧的目的地址码或者源地址码分别表示IP包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对于话音业务,该代码就是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通过把话音信号数字化、周期性的输出一定长度的话音信号到DLP帧中从而实现话音业务的分组化,DLP帧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对于话音业务中的主被叫号码(对于主叫方,DLP帧中目的地址码对应被叫电话号码,源地址码对应主叫电话号码,对于被叫方的数据包,情况刚好反过来),这样一方面实现了IP网络与话音网络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不是把话音网络叠加在IP网络之上,这种融合发挥了两个网络的长处,同时抛弃了两个网络的一些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服务模型(构想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同步传递模式传递因特网数据包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子类同步传递模式传递因特网数据包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组网的协议栈配置举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的用于传送IP包的DLP数据帧结构
图6为本发明采用的DLP控制帧结构
图7为本发明采用的DLP流量管理帧结构
图8为本发明所采用的DLP帧的帧定界方式所采用的有限状态机图
图9为本发明采用的目的地址码以及源地址码结构
图10为本发明采用的DLP空帧结构
图1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用(X43+1)多项式扰码和解扰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IP包传送网络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流量工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全国IP over SDH核心层组网应用构想图
图15所示为在SDH环上实施本发明的示例
本发明定义的所有DLP帧框图中信息传输的顺序均为先从左到右,然后从上到下,每个字节中首先传送最高有效位,所有框图中最左边的比特为最高有效位(MSB),最右边的比特为最低有效位(LSB),所有框图中保留字段值为0。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采用服务模型(构想示意图),在这种框架中,物理层为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主要包括各类高阶和低阶虚容器,数据链路层为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DLP),网络层为IP(包括因特网协议的第四版IPv4和因特网协议的第6版IPv6),本发明没有对现有的物理层技术、网络层及其以上层的技术做任何修改。数据链路层(DLP)对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四个原语:数据链路—数据—请求(英文为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数据—指示(英文为DL_DATA.indication)、数据链路—控制—请求(英文为DL_CONTROL.request)、数据链路—控制—指示(英文为DL_CONTROL.indication)来实现,其中数据链路—数据原语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而数据链路—控制原语提供网络控制服务,在发送端,如果网络层有IP包需要发送,则调用DL_DATA.request原语,该原语包括一系列的参数,由该原语的参数确定DLP帧有关字段的值,在接收端,当有数据包(IP包)需要传送到网络层时,调用DL_DATA.indication原语,利用该原语的参数解析出DLP帧各字段值,如果网络层需要数据链路层提供控制服务,调用DL_CONTROL.request和DL_CONTROL.indication原语,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间的通信通过原语:物理链路一数据请求(PL_DATA.request)和物理链路—指示(PL_DATA.indication)来实现。
图2所示为本发明用于同步传递模式传递因特网数据包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其中在DLP以下,有两种放入虚容器的方法,一种是把DLP帧放入低阶虚容器,再把低阶虚容器以字节间插的方式按SDH的复用结构复用进高阶虚容器,再按照复用段,再生段和光电传输段的顺序进行传送,在接收端则按相反的顺序提取出DLP帧:另一种是把DLP帧直接映射进高阶虚容器的同步净荷包封(英文缩写SPE),再按照复用段,再生段和光电传输段的顺序进行传送,在接收端则按相反的顺序提取出DLP帧。
图3是本发明用于子类同步传递模式传送因特网数据包的协议栈结构示意图,在这种方式中只把DLP帧放入低阶虚容器(VC-11,VC-12,VC-2)再把低阶虚容器以字节间插的方式按SDH的子类复用结构复用进子类复用段,经过再生段和光电传输段的顺序进行传送,在接收端则按相反的顺序提取出DLP帧。
图4为本发明组网的协议栈配置举例示意图,分为两种情况,在图4(a)所示的情况,它表示不支持DLP协议的局域网接入IP over SDH网的进端和出端网关的各节点的协议栈配置,其中LLC表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MAC表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SDH表示同步数字体系,LAN表示局域网,IPv4表示因特网协议第四版,IPv6表示因特网协议第六版,TCP表示传输控制协议,UDP表示用户数据报协议,IP表示因特网协议(一般称呼),“IP over SDH”表示因特网协议与同步数字体系的融合,在网关处,同时配有SDH和MAC两类物理接口,而网络层仍然是IPv4/IPv6不变,但在随后整个网络中无需对每个IP包进行处理,而且此时对SDH链路已经分类,如虽然整个STM-64都是传送IP包,但是某个子信道已经分类,STM-64由4个STM-16组成,这4个STM-16可以分配为第一个STM-16用于传送到国内甲地区的IP包,第二个STM-16用于传送到国内乙地区,第三个STM-16用于传送到国内丙地区的IP包、第4个STM-16用于传送到国外如欧洲的业务;对于图4(b)所示的情况如果局域网支持DLP协议,在网络层(IP层)或者LLC与MAC子层间插入一层DIP协议,在局域网出口网关上即可对输出的IP包进行分类,只需在局域网与IP over SDH/SONET网络的连接网关处配置一层DLP协议,直接把DLP帧封装到SDH/SONET帧中,在随后的IP over SDH/SONET网络无需每个节点对IP包进行处理。
图5所示为本发明采用的用来传送IP包的DLP帧数据结构,DLP数据帧由帧长度(FL)、帧长度校验(FLC)、R字段(1比特的保留字段)、业务类型字段、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扩展报头、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字段、安全参数索引、净荷字段、填充数据字段、认证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字段组成,其中安全参数索引、填充数据字段和认证数据字段是可选项,由采用的认证、加密算法确定,所有框图中信息传输的顺序均为先从左到右,然后从上到下,每个字节中首先传送最高有效位(MSB),所有插图框图中的最左边的比特为最高有效位,最右边的一位为最低有效位(LSB),所有框图中的保留字段值为0。
图6为本发明采用的DLP控制帧结构,DLP控制帧由帧长度、帧长度校验、R字段(1比特保留字段,设置为0)、业务类型、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扩展报头、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净荷信息字段以及帧校验序列字段等字段组成,其中帧长度、帧长度校验、R字段(1比特保留字段)、业务类型、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帧序列号等字段长度与DLP数据帧一样,扩展报头字段值为0(二进制值为00000000),业务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10000001”表示DLP净荷字段封装的是控制信息,控制信息采用类型—长度—值(TLV)结构。
图7为本发明采用的DLP流量管理帧结构,DLP流量管理帧由帧长度、帧长度校验、R字段(1比特保留字段,设置为0)、业务类型、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扩展报头、填充长度、帧序列号、净荷信息字段以及帧校验序列字段等字段组成,其中帧长度、帧长度校验、R字段(保留字段)、业务类型、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帧序列号等字段长度与DLP数据帧一样,扩展报头字段值为0(二进制值为00000000),业务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10000010”表示DLP净荷为流量管理信息,流量管理信息采用类型—长度—值(TLV)结构。
图8为发明所采用的DLP帧的帧定界算法所采用的有限状态图,本发明定义的DLP帧采用类似ITU-TI.432.1.1建议中定义的ATM中所采用的基于报头错误校验(英文缩写为HEC)的帧定界描述方法,利用接收到的最初的31比特即FL和FLC字段比特构成BCH(31,16)码的编码关系实现DLP帧的帧定界,DLP帧定界描述算法由有限状态机图确定,有限状态机工作流程图如下:(1)在搜索态,DLP处理对接收到的31比特进行逐比特搜索寻找正确格式的FL和FLC关系,在这种状态下,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一旦在接收到的31比特中找到正确的候选FL和FLC匹配关系值,即可假定确定了一个正确的DLP帧,接收处理进入预同步(英文为PRESYNC)状态,(2)在PRESYNC态,DLP处理通过逐帧搜索处理来实现DLP帧定界,依据上一步逐比特搜索找到的FL和FLC正确匹配值,即可假定搜索到一个正确的DLP帧,然后依据该帧各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并依据他们的关系确定他们是否匹配,然后再下一帧,一旦连续确定DELTA(DELTA为一个参数,它是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个正确的DLP帧,DLP接收处理进入同步态,反之,如果随后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不匹配,进入搜索态,此时,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从搜索态进入同步态需要连续搜索到DELTA+1个正确的DLP帧,(3)在同步态,DLP处理通过一个帧的FL和FLC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个DLP帧的开始,然后可以实现一帧一帧的解析,在这种状态下FLC具有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如果发生多个比特(超过2比特错误)错误,则帧定界失效,成帧处理进入搜索态,并给客户适配处理发出客户服务器信号失效(英文缩写为SSF)指示,(4)空DLP帧参与帧定界处理,并随后丢弃空帧,DLP帧定界处理的键壮性与DELTA值有关,本发明建议DELTA值为1。
图9为本发明采用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结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用来表示IP包报头中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源地址码的编码结构与目的地址码相同,目的地址码(英文缩写为DAC)的长度为64比特(8个八位位组),用来标识采用DLP的网络中DLP帧的目的转发地址,DAC字段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国家码字段、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用户代码。其中:国家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2个八位位组),该码为IP包的第一级转发标签,本发明定义该字段值可以是现有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际长途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值,国内地区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该码为IP包的第二级转发标签,对于本发明的该字段值可以是现有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内长途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值,节点代码字段为16比特,标识某个网络节点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三级转发标签,具体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用户代码字段长度为l6比特,指示某个用户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四级转发标签,具体的UC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
图10为本发明采用的DLP空帧结构,发送空帧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两节点间的速率,它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其相连的最邻近节点,邻居节点接收到空帧后不把它转发到任何其他地方,直接把它丢弃,DLP空帧由帧长度字段(16比特)、帧长度校验字段(15比特),一个长度为1比特的保留字段(R字段,设置为0),只包括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字段长度为4个字节的源地址码组成。
图1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出的用(X43+1)多项式扰码和解扰码的示意图,图中D1到D43表示寄存器的第1到43位,虚框围起来的部分表示一个43比特移位寄存器,园圈部分表示一个异或逻辑电路,按照图中的逻辑关系,在发送端,把DLP帧从“扰码前的数据流输入”到“扰码后的数据流输出”即可完成扰码功能;在接收端,从“扰码数据流输入”到“解扰码后的数据流输出”即可完成解扰码功能;也可以从D1到D43移位的移位寄存器,但相应的逻辑关系也应作调整。
图12为本发明的IP包传送网络图,图中深色园点表示边缘节点,白色圆圈表示核心节点,网络边缘节点接入用户后,依据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按照IP地址所属的国家、哪个地区、哪个节点进行分类处理,并把分类后的转发等价类值填充到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字段,同时把整个IP包映射到DLP帧的净荷字段中,随后,整个网络只需利用DLP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实现IP包(封装在DLP帧中)的转发;转发处理时,首先依序查找DLP帧目的地址码中的国家码,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用户代码,本发明采用最长匹配原则对DLP帧进行转发处理,一旦发现DLP帧的目的地址码某一字段值与本地节点对应字段值不同,则停止搜索,直接转发该数据包。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流量工程示意图,图中广州到北京存在多条传送路径,在通常的情况下,广州到北京的流量是经过广州—武汉—北京的路径,如图中实线箭头线所示,但如果广州—武汉—北京线路出现拥塞,而广州—上海—北京的线路空闲,此时可以把业务流量转移到广州—上海—北京线路上,如图中的虚线箭头线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设想主要用于用户端综合接入设备(可接入话音、数据、视频业务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几种业务的接入设备)、各种路由器(包括接入交换路由器、边缘接入交换路由器或者汇聚交换路由器、核心或者高端交换路由器)、基于包交换的高/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多业务传送平台以及与因特网有关的任何互联互通设备,从网络拓扑结构上可以用于从接入到汇聚到核心网络。图14为本发明在全国IP overSDH核心层组网应用构想图,图中黑色圆圈表示边缘节点(汇聚节点),白色圆圈表示核心节点,实线表示整个SDH链路(SDH接口的最大速率),虚线表示SDH接口的子链路,在全国性的SDH骨干网或者省网络的骨干网节点上接入核心路由器,在边缘(汇聚)节点上接入边缘路由器(汇聚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在边缘节点接入IP后,按照IP包属于哪个国家、某个国家的某个地区、某个地区的某个节点、某个节点的某个用户进行分类,并把按照上述分类方法分类后的转发等价类作为DLP帧的目的地址码,IP包随后在整个网络中的转发处理只需按照DLP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处理即可,而且按照流量工程的原则,可以对网络中SDH各子群速率或者是WDM的波长进行分类,相当于给各子群速率或者是WDM的波长指定一个二层地址,这样把不同类别的IP包映射到不同的子群或者波长上,直接实现子群或者光波长的交换,无需对每个IP包进行处理。图15所示为在已有的SDH环上实施本发明的示例,图中SDH环可以是国家骨干网上的SDH环,也可以是省网或者地区网上的SDH环,这些SDH环上都有各种速率的SDH接口,在这种环上本发明提出的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可以有三种实施方式,其中之一是用在SDH环上的分插复用设备(图中ADM表示分插复用设备)上通过在这种设备上实施本发明提出的IP over SDH技术在这种设备上提供以太网接口从而实现与局域网的直接互联,第二种方式是以太网交换机上实施本发明提出的IP over SDH技术从而在以太网交换机上提供SDH接口实现以太网局域网与ADM设备的直接互联,第三种方式是在专门的路由器上实施,通过在路由器上实施本发明提出的IP over SDH技术,这种路由器包括了以太网接口和SDH接口,其中以太网接口与局域网直接互联,SDH接口与ADM设备的SDH接口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局域网与ADM的互联。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位于网络层的IP与位于物理层的SDH/SONET之间引入一层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DLP),一方面利用这一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现因特网与SDH/SONET的融合,解决现有因特网与SDH/SONET融合的网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利用该协议来实现因特网与其他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以及分组话音业务和分组视频业务与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从而实现电话网、因特网与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在数据链路层统一整个通信网,使现有的IP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统一电信级公用网,IP业务仅仅为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承载的上层业务的一部分,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作为实现因特网协议(英文缩写为IP)与同步数字体系(SDH)或者同步光网络(SONET)的融合与适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间的通信以及物理层(SDH/SONET)与数据链路层间的通信都通过原语来实现,利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分级的、兼容现有电话号码体系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来表示IP包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利用IP包的转发等价类作为二层数据链路层地址即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代替三层IP地址实现IP包的二层转发交换,利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来保证IP(IPv4和IPv6)包在网络传送过程中的安全,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的数据帧来传送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数据,定义的控制帧来实现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在内的网络控制管理,定义的流量管理帧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义一个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英文缩写为DLP)来实现现有电话网、数据通信网和视频(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在数据链路层统一整个通信网,使现有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络以及视频网络平滑过渡到下一代统一的电信级公用网,IP业务仅仅作为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承载的上层业务的一部分,用这一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网络层的IP与包括SDH/SONET在内的各种物理层设施的直接适配,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采用不确认式信息传送服务模式,对发送的数据不作任何确认式操作,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数据链路—数据—请求(英文为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数据—指示(英文为DL_DATA.indication)”、“数据链路—控制—请求(英文为DL_CONTROL.request)”、“数据链路—控制—指示(英文为DL_CONTROL.indication)”等4个原语来实现,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DLP)提供的服务通过两个原语:“物理链路—数据—请求(英文为PL_DATA.request)”、“物理链路—数据—指示(英文为PL_DATA.indication)”来实现,在发送端,当有IP包需要发送时,调用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数据—请求)原语,该原语包括一系列参数,这些参数用来确定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各字段以及净荷字段的值,在接收端,当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客户实体要接收数据时,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激活DL_DATA.indication原语,该原语指示输入帧的接收状态和输入的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各字段的值,如果网络层需要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网络控制功能,调用数据链路—控制原语:“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和“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原语,这两个原语包括一系列的操作码和参数,通过这两个原语可提供网络控制功能,如网络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等,在发送端,当有数据需要从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物理实体时,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激活PL_DATA.request原语,在接收端当有数据要从物理实体发送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时,激活PL_DATA.indication原语,各原语的语义如下:
(1)DL_DATA.request(
            DestinationAddressCode,
            SourceAddressCode,
            DLPServiceData,
            FrameLength,
            ServiceType,
            NetworkTopology,
            Security,
            FrameSequenceNumber,
            SPI)DL_DATA.request原语含有9个参数,各参数的含意分别为:DestinationAddressCode表示目的地址码,该参数依据发送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用来生成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字段值,SourceAddtessCode表示源地址码,该参数用来依据发送IP包报头中的源IP地址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用来生成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源地址码字段值,DLPServiceData表示要发送的客户信号即整个IP包(分组),用来生成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净荷字段值,FrameLength参数确定要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总长度,ServiceType参数指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客户层发送的业务类型,它用来生成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业务类型字段值,Security参数指示是否对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客户信号进行加密、认证处理,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安全字段值,FrameSequenceNumber参数指示要发送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帧序列号(FSN),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FSN字段值,NetworkTopology参数指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节点的网络拓扑,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用它来确定发送的所述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拓扑字段值,SPI(SPI为安全参数索引的英文缩写)参数是一个可选项,用来确定如果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时在通信两端建立的安全关联,用来确定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安全参数索引(SPI)字段值,
(2)DL_DATA.indication(
           DestinationAddressCode,
            SourceAddressCode,
            DLPServiceData,
            ServiceType,
            FrameLength,
            ReceptionStatus,
            NetworkTopology,
            Security,
            FrameSequenceNumber,
            SPI)DL_DATDA.indication原语参数的语义如下:DestinationAddressCode表示目的地址码,该参数确定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目的地址码字段值,SourceAddressCode表示源地址码,该参数确定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源地址码字段值,DLPServiceData确定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净荷字段值,ReceptionStatus指示输入帧的接收状态,如果输入帧的FCS(帧校验序列)字段没有发生错误,ReceptionStatus的值为FCS_ERROR_FREE,否则,如果输入帧发生错误,则ReceptionStatus值为FCS_ERROR,ServiceType参数指示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业务类型字段值,FrameLength参数确定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总长度,Security参数指示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是否进行了加密、认证处理,它指示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Security字段值,FrameSequenceNumber参数指示所述的输入帧的FSN,NetworkTopology参数指示输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拓扑字段值,SPI参数用来指示所述输入帧的安全参数索引字段值,
(3)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原语
数据链路—控制—请求(DL_CONTROL.request)原语的格式为DL_CONTROL.request(操作码,请求操作数列表),其中操作码包括拓扑发现请求(英文为TOPOLOGY_DISCOVERY_REQ)、2层保护倒换请求(英文为L2PS_REQ)、配置请求(英文为CONFIGURATION_REQ)、故障查询请求(英文为FAULT_INQUIRY_REQ)、性能查询请求(英文为PERFORMANCE_INQUIRY_REQ)等,各操作码的具体操作数列表如下:拓扑发现请求(TOPOLOGY_DISCOVE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拓扑发现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2层保护倒换请求(L2PS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配置请求(CONFIGURATION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配置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故障查询请求(FAULT_INQUI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故障查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性能查询请求(PERFORMANCE_INQUIRY_REQ)操作码的请求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性能查询请求帧净荷数据等5个,各操作数中的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等参数的含义与数据链路—数据—请求原语对应的参数含义一样,
(4)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
数据链路—控制—指示(DL_CONTROL.indication)原语的格式为DL_CONTROL.indication(操作码,指示操作数列表),其中操作码包括拓扑发现响应指示(英文为TOPOLOGY_DISCOVERY_RESPONSE_IND)、2层保护倒换响应指示(英文为L2PS_RESPONSE_IND)、配置响应指示(英文为CONFIGURATION_RESPONSE_IND)、故障查询响应指示(英文为FAULT_INQUIRY_RESPONSE_IND)、性能查询响应指示(英文为PERFORMANCE_INQUIRYRESPONSE_IND)等,各操作码的具体操作数列表如下:拓扑发现响应指示(TOPOLOGY_DISCOVERY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拓扑发现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2层保护倒换响应指示(L2PS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配置响应指示(CONFIGURATION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配置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故障查询响应指示(FAULT_INQUIRY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故障查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性能查询响应指示(PERFORMANCE_INQUIRY_RESPONSE_IND)操作码的指示操作数包括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性能查询响应帧净荷数据等5个,各操作数中的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业务类型、帧序列号等参数的含义与数据链路—数据—指示原语对应的参数含义一样,
(5)物理链路—数据请求(PL_DATA.request)
PL_DATA.request(Userdata),该原语只有一个参数,该参数为用户数据,英文为Userdata,
(6)物理链路—数据指示(PL_DATA.indication)
PL_DATA.indication(Userdata),该原语只有一个参数,该参数为用户数据,英文为Userdat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物理层为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开发的全部速率范围的SDH/SONET物理接口,支持从低阶虚容器到高阶虚容器(包括级联)的全部速率范围,可以实现基于各类虚容器、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颗粒的电路的直接交换以及光网络的直接光波长的直接交换,其中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如表1所示:
                  表1.SDH的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   虚容器类型 虚容器带宽   虚容器净荷   虚容器-11   其带宽为1664千比特/秒   净荷1600千比特/秒   虚容器-12   其带宽为2240千比特/秒   净荷2176千比特/秒   虚容器-2   其带宽为6848千比特/秒   净荷6784千比特/秒   虚容器-3   其带宽为48960千比特/秒   净荷48384千比特/秒   虚容器-4   其带宽为150336千比特/秒   净荷1497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4c   其带宽为601344千比特/秒   净荷5990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16c   其带宽为2405376千比特/秒   净荷23961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64c   其带宽为9621504千比特/秒   净荷95846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256c   其带宽为38486016千比特/秒   净荷38338560千比特/秒
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如表2所示:
表2.SDH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   同步传递模式类型   比特速率   sSTM-11   2880千比特/秒   sSTM-12   5184千比特/秒   sSTM-14   9792千比特/秒   sSTM-18   19792千比特/秒
  sSTM-116   37444千比特/秒   sSTM-21   7488千比特/秒   sSTM-22   14400千比特/秒   sSTM-24   28224千比特/秒   STM-0   51840千比特/秒   STM-1   155052千比特/秒   STM-4   622080千比特/秒   STM-16   2488320千比特/秒   STM-64   9953280千比特/秒   STM-256   39813120千比特/秒
当物理层采用同步光网络(SONET)时,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如表3所示:
             表3.SONET的各类虚容器及其带宽、净荷参数   虚容器类型   虚容器带宽   虚容器净荷   虚容器-11   其带宽为1664千比特/秒   净荷1600千比特/秒   虚容器-12   其带宽为2240千比特/秒   净荷2176千比特/秒   虚容器-2   其带宽为6848千比特/秒   净荷6784千比特/秒   虚容器-3   其带宽为48960千比特/秒   净荷48384千比特/秒   虚容器-4   其带宽为150336千比特/秒   净荷1497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4c   其带宽为601344千比特/秒   净荷5990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16c   其带宽为2405376千比特/秒   净荷2396160千比特/秒   虚容器-4-64c   其带宽为9621504千比特/秒   净荷9584640千比特/秒   虚容器-4-256c   其带宽为38486016千比特/秒   净荷38338560千比特/秒
同步光网络的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如表4所示:
表4.同步光网络的各类同步传递模式的接口速率   同步传递模式类型   比特速率   STS-1   51840千比特/秒   STS-3   155520千比特/秒   STS-9   466560千比特/秒   STS-12   622080千比特/秒   STS-18   933120千比特/秒   STS-24   1422160千比特/秒   STS-36   1866240千比特/秒   STS-48   2488320千比特/秒   STS-192   9953280千比特/秒   STS-768   39813120千比特/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种新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规程(DLP)来实现话音、数据(IP)和视频的三网融合,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定界是依靠该协议帧最开始一定长度内的比特信息构成的特定相互关联关系(构成某种特定编码关系)来实现的,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定义一个帧长度(英文为Frame Length,FL)字段用来以字节形式标识该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总长度,定义一个帧长度校验(英文为Frame Length Check,FLC)字段用来对帧长度字段进行校验并进行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处理同时利用这两个字段比特构成的这种特定校验编码关系实现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帧定界,定义一个业务类型(英文为Service Type,ST)字段用来标识净荷字段封装的业务类型,从而实现多业务的封装,同时规定不同的业务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定义一个拓扑字段(英文为Networks Topology,NT)来标识网络节点的拓扑类型,定义一个安全(英文为Security)字段用来标识是否对封装的净荷进行加密、认证处理,定义一个分级的目的地址码(英文为DestinationAddress Code,DAC)和源地址码(英文为Source Address Code,SAC)来标识封装业务数据包的二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定义一个扩展报头(英文为Extension Header,EH)字段来标识是否对净荷进行扩展处理,定义一个填充长度字段用来以字节形式表示如果需要进行填充处理如对净荷进行认证、加密处理时填充的长度,定义一个帧序列号(英文为Frame Sequence Number,FSN)字段用来标识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发送序列,定义一个安全参数索引(英文为Security Parameter Index,SPI)来标识对数据认证加密处理时通信两端建立的安全关联,定义一个净荷(英文为Payload)字段来封装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定义一个帧校验序列(英文为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来对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进行校验,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定义一类数据帧来传送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数据,定义流量管理帧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管理,定义控制帧来实现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在内的网络控制管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帧由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类型字段来标识,具体如下:定义帧长度(英文缩写为FL)字段长度为16比特,定义帧长度校验字段(英文缩写为FLC)长度为15比特,使FL和FLC字段比特构成BCH(31,16)码(BCH为博斯-乔赫里-霍克文黑姆码的英文缩写),DLP帧利用这种关系来实现DLP帧的帧定界并对FL出现的单比特或者2比特错误进行纠错处理,BCH(31,16)码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5+x11+x10+x9+x8+x7+x5+x3+x2+x+1,初始化值为0,这里x15对应最高有效位(英文缩写为MSB),x0对应最低有效位(英文缩写为LSB),DLP帧利用DLP帧前面31比特(FL字段和FLC字段)构成的特定编码关系来实现DLP帧的定界,DLP帧定界过程依据有限状态机来实现,有限状态机包括三个状态:搜索(英文为HUNT)态、预同步(英文为PRESYNC)态、同步(英文为SYNC)态,有限状态机工作流程图如下:(1)在搜索态,DLP处理对接收到的31比特进行逐比特搜索寻找正确格式的FL和FLC关系,在这种状态下,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一旦在接收到的31比特中找到正确的候选FL和FLC匹配关系值,即可假定确定了一个正确的DLP帧,接收处理进入预同步(英文为PRESYNC)状态,(2)在PRESYNC态,DLP处理通过逐帧搜索处理来实现DLP帧定界,依据上一步逐比特搜索找到的FL和FLC正确匹配值,即可假定搜索到一个正确的DLP帧,然后依据该帧各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并依据他们的关系确定他们是否匹配,然后再下一帧,一旦连续确定DELTA(DELTA为一个参数,它是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个正确的DLP帧,DLP接收处理进入同步态,反之,如果随后一帧的FL和FLC字段值不匹配,进入搜索态,此时,BCH码不具有对FL字段和FLC字段的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从搜索态进入同步态需要连续搜索到DELTA+1个正确的DLP帧,(3)在同步态,DLP处理通过一个帧的FL和FLC字段关系可以确定下一个DLP帧的开始,然后可以实现一帧一帧的解析,在这种状态下FLC具有单比特错误或者2比特错误纠错功能,如果发生多个比特(超过2比特错误)错误,则帧定界失效,成帧处理进入搜索态,并给客户适配处理发出客户服务器信号失效(英文缩写为SSF)指示,(4)DLP空帧参与帧定界处理,并随后丢弃空帧,DLP帧定界处理的键壮性与DELTA值有关,本发明建议DELTA值为1,在FLC后定义一个长度为1比特的保留字段留作将来使用(一直设置为0),定义业务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共计可识别28=256种业务类型,其中最高有效位为0时表示封装的是低优先级的普通数据业务(如普通IP数据业务),最高有效位为1时表示DLP净荷字段封装的业务为高优先级的实时业务(如电话、实时视频业务),DLP业务处理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控制帧>流量管理帧>实时业务(实时话音、视频或者其他实时业务)>数据业务(IP v4/IP v6),DLP网络处理队列首先处理高优先级的业务,业务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5所示,
         表5.业务类型字段的用法   业务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00000011   保留   00000100   IP v4数据   00000101   移动IP v4数据   00000110   IP v6数据   00000111   移动IP v6数据   00001000~00111111   保留给其他数据服务   01000000   10Mbps以太网
  01000001   100Mbps以太网   01000010   10/100Mbps以太网   01000011   千兆以太网   01000100~01111111   保留   10000001   控制帧   10000010   流量管理帧   10000011   实时固定本地电话(市内电话)业务   10000100   实时固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10000101   实时固定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10000110   实时固定本地可视电话(市内电话)业务   10000111   实时固定国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000   实时固定国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00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本地移动(市内电话)业务   1000101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移动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1000101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国际移动长途电话业务   1000110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本地移动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01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移动国内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10   实时固定电话呼叫国际移动长途可视电话业务   10001111   实时移动国内话音业务   10010000   实时移动国际话音业务   10010001   实时移动国内可视话音业务   10010010   实时移动国际可视话音业务   10010011   实时视频业务(广播式电视)   10010100   实时视频业务(单播式电视)   10010101   基于IP v4的实时业务   10010110   基于IP v6的实时业务   10010111   基于移动IP v4的实时业务   10011000   基于移动IP v6的实时业务   100110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1544千比特/秒   100110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2048千比特/秒   100110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6312千比特/秒   100111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8448千比特/秒   100111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34368千比特/秒   100111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异步电路44736千比特/秒   100111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1544千比特/秒   101000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2048千比特/秒   101000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6312千比特/秒   1010001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8448千比特/秒   1010001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34368千比特/秒   10100100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同步电路44736千比特/秒   10100101   G.702PDH电路仿真业务:139264千比特/秒   10100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11,1648千比特/秒   101010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12,2 224千比特/秒   10101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2,6 832千比特/秒   10101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3,48384千比特每秒
10101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C-4,149760千比特每秒 101011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11,1664千比特每秒 101011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12,2240千比特/秒 101011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2,6848千比特/秒 10101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3,48960千比特/秒 101100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VC-4,150336千比特/秒 10110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11,1728千比特每秒 10110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12,2304千比特每秒 10110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2,6912千比特每秒 1011010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TU-3,49152千比特每秒 101101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AU-3,50304千比特每秒 101101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AU-4,150912千比特每秒 101101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0,51 480千比特/秒 1011100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1/OC-3c,155 520千比特/秒 10111010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4OC-12c,600 080千比特/秒 10111011   G.707SDH电路仿真业务:STM-16,/OC-48c 2 488 320千比特/秒 10111100   DVB,MPEG-1传送比特流 10111101   DVB,MPEG-2传送比特流 10111110   DVB,MPEG-4传送比特流 10111111~11111111   保留给其他实时业务
定义拓扑字段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值“0001”表示总线结构,二进制值“0010”表示星形结构,二进制值“0011”表示树形拓扑结构,二进制值“0100”表示环形拓扑结构,二进制值“0101”表示网格(Mesh)拓扑结构,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对于环形拓扑和网格拓扑,本发明提供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定义安全字段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值“0000”表示不对上层业务进行任何加密、认证处理,二进制值为“0001”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二进制值“0010”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认证处理,二进制值“0100”表示对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其他值保留将来使用,定义目的地址码长度为64比特,定义源地址码字段长度为64比特,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采用相同的分级结构,都由国家码(英文为Country Code,CC)、国内地区码(英文为National Region Code,NRC)、节点代码(英文为Node Area Code,NAC)和用户代码(英文为User Code,UC)4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长度为16比特,其中国家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一级转发标签,国内地区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二级转发标签,节点代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三级转发标签,用户代码表示上层业务的第四级转发标签,定义扩展报头字段长度为8比特,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没有扩展报头,其他值保留将来使用,定义填充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标识进行填充处理时DLP净荷字段填充的长度,定义帧序列号字段长度为16比特,用来对发送的DLP帧进行序列标记,该字段值从0开始对发送的DLP帧进行序列标记,直到最大值,如果FSN到达最大值,发送处理器清除寄存器的值,并且从0开始重新计数,以保证DLP帧能够按照正确顺序转发发送、接收处理,同时FSN也提供抗重放功能,定义安全参数索引字段长度为16比特,该字段是可选的,其值是任意的,与DLP目的地址码结合使用唯一地标识该DLP帧所述的安全关联(英文为Security Association,SA),其中SPI值为0保留给本地、特定实现使用,十进制的1~255由IANA(IANA为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的英文缩写)保留给将来使用,其他值由通信双方依据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来确定,定义净荷字段长度为0~65535字节,用来封装来自网络层的整个IP包,定义填充数据(该字段是可选的)字段长度为0~255字节,具体值与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有关,其值由加密认证算法确定,定义一个认证数据字段(该字段是可选的)来存放认证处理时生成的认证数据,其值与采用的认证算法有关,其值由具体的认证算法确定(生成),定义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字段长度为32比特,用来对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中部分报头字段内容以及封装的净荷进行校验,FCS校验范围包括:从DLP帧中业务类型字段的第一比特开始,一直到DLP帧的结尾,具体包括业务类型字段、拓扑字段、安全字段、目的地址码、源地址码、扩展报头、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安全参数索引(如果有)、净荷、填充数据(如果有)、认证数据(如果有)等字段比特流进行校验处理,校验算法采用IEEE802.3 2002版定义的CRC-32:生成多项式为G(x)=x32+x26+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1,这里,x32对应MSB位,而x0对应LSB位,如果DLP帧发生FCS错误,丢弃发生错误的DLP帧,如果某些字段值不能识别,或者出现FCS错误,则认为是无效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无效帧将被丢弃,不通知发送方,也不产生任何动作,无效帧包括:
(1)接收帧发生FCS错误(FCS不匹配)的DLP帧,
(2)接收帧长度少于30字节的帧,
(3)业务类型字段不能识别的帧,
(4)报头其他字段不能识别的帧,
如果网络层没有IP包需要发送,在DLP帧间隙需要进行填充处理,即发送空帧,发送空帧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两节点间的速率,空帧从一个节点发送到其相邻的最近节点,邻居节点接收到空帧后不把它转发到任何其他地方,直接把它丢弃,也不通知发送方,在帧间隙发送的填充空帧的内容包括帧长度字段、帧长度校验字段、长度为1比特的保留字段(一直设置为0)和源地址码(只包括源地址码中的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字段共计4个字节),在发送端,把封装了IP包的DLP帧封装到SDH中的同步净荷封装(SPE)之前必须进行扰码,在接收端对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任何处理之前首先进行解扰码,解扰码后才能对DLP帧进行下一步处理,扰码和解扰码采用的自同步扰码/解扰码器,其生成多项式为G(X)=X4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包括一个目的地址码(英文为Destination Address Code,DAC)和源地址码(英文为Source Address Code,SAC)字段,对于IP数据业务(IPv4/IPv6),所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IP包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用IP包的转发等价类作为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即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代替三层IP地址实现IP包的转发与交换,对于分组话音业务,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通话双方的电话号码或者网络鉴权中心指定的表示用户身份的临时身份证(号码),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采用相同的分级结构,一个完整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都由国家码(英文为Country Code,CC)、国内地区码(英文为National Region Code,NRC)、节点代码(英文为Node Area Code,NAC)和用户代码(英文为User Code,UC)四个部分组成,本发明定义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字段长度为64比特(8个八位位组),其中国家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2个八位位组),用来标识某一个国家或者特定地理区域的某种业务代码,CC为对应IP包的第一级转发标签,一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业务代码,如话音业务代码、视频业务代码、IP业务代码(IPv4业务代码或者IP v6业务代码),相关业务的具体国家码值由有关的国际标准机构如ITU指定,对于本发明提出的IP业务国家码可以就是现有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际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其他值,国内地区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指示某一国家内某个地区的业务代码,NRC为IP包的第二级转发标签,具体的NRC值由该国的通信最高管理机构分配,对于IP业务,该值可以是目前电话号码系统中的国内长途区号也可以是另外指定的其他值,节点代码字段为16比特,标识某个网络节点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三级转发标签,具体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用户代码字段长度为16比特,指示某个用户的业务代码,该码为IP包的第四级转发标签,具体的UC值由网络运营商或者网络服务供应商指定,在采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实现IP over SDH的网络接入点或者汇聚点按照IP包的目的IP地址属于哪个国家、该国的哪个地区、哪个节点和哪个用户的四级结构来确定IP包的转发等价类,并把该值作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帧的目的地址码,随后IP包在网络中的转发由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帧的目的地址码确定,用二层的目的地址码替代IP网络中的三层目的IP地址实现IP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网络转发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时,首先查找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业务类型字段,通过具体的业务类型确定业务的优先级,然后是查找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目的地址码中的国家码、其次是国内地区码、再次是节点代码、最后是用户代码,一旦发现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某一项代码与本地节点的不同,网络节点不再对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DAC后面字段进行处理,直接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转发的原则是采用最长匹配原则,所述的根据目的地址码决定路由可以是利用IP路由协议如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英文为Open ShortestPath First,OSPF)或者边界网关协议(英文为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产生的动态路由表,也可以是利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流量工程来显式配置路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一套安全机制来保证上层业务在网络传送过程中的安全,具体方法是:(1)利用IP包(IPv4或者IPv6)的转发等价类代替IP(IPv4或者IPv6)地址实现IP(IPv4或者IPv6)包的转发和交换从而屏蔽真实的IP(IPv4或者IPv6)地址,(2)对上层业务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如果需要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通过在需要通信的两端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确定采用的加密算法、认证算法、设置或者交换初始化密码等,协商加密认证算法以及交换初始化密码等操作可以采用RFC2408定义的因特网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英文缩写为ISAKMP)以及RFC2409定义的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英文缩写为IKE)来实现,然后在通信的两端建立两个安全关联(英文为Security Association,SA),并且依据目的IP地址、采用的算法等确定一个安全参数索引(英文缩写为SPI),把该索引值添加到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报头中的安全参数索引字段中,SPI用来标识对IP包进行加密、认证处理时的安全关联,安全参数索引与目的地址码一道唯一地标识安全关联所采用的加密认证算法,同时把有关的参数如目的地址码、采用的加密算法、认证算法、初始化密码、安全参数索引等添加到安全关联数据库内,安全关联数据库记录了与安全有关的各种数据,本发明定义SPI字段长度为32比特,其中十进制值“0”用于节点本地、特定实现使用,十进制值1~255由IANA保留给将来使用,其他值用于标识安全关联,由于加密、认证算法的不同需要进行一些数据填充处理,填充的数据位于净荷字段之后,并把填充的长度值添加到填充长度字段值中,认证处理生成的认证数据位于填充数据字段之后,帧校验字段之前,利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DLP)中的帧序列号字段值提供抗重播功能,进行加密处理时,加密的范围包括来自网络层的整个IP包、填充数据等字段内容,进行认证处理时认证的范围包括填充长度字段、帧序列号字段、安全参数索引字段、净荷数据(整个IP包)、填充数据等字段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一套完善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来实现IP(IPv4或者IPv6)网络的包括拓扑发现、2层保护倒换、链路状态指示、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在内的控制管理,所述的网络控制管理通过控制帧来实现,本发明定义当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业务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为“10000001”时表示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净荷字段封装携带的内容为网络控制管理信息,相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为控制帧,控制帧实现拓扑发现、链路状态指示、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网络控制和管理功能,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控制帧还提供一种实现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的机制,控制帧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结构,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标识控制帧的类型,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表示TLV结构中值(Value)字段的长度,值字段包含控制帧的有关参数等具体内容,本发明定义控制帧中TLV结构中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6所示,其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10001”时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OSPF(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英文缩写为OSPF)路由协议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01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BGP(BGP为边界网关协议的英文缩写)路由协议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011”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7号信令系统(英文缩写为SS7)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0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H.323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01”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会话初始化协议(英文缩写为SIP)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二进制值为“00010110”表示控制帧携带的是介质网关控制协议(英文缩写为MGCP)信令信息,类型字段为二进制的“11111111”时表示控制帧为厂商自定义的管理控制帧,厂商自定义的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制造商为自己制造的有关设备添加的网络管理控制功能以及运营商自定义的网络管理控制功能,其管理数据内容由厂商自定义,但需采用TLV结构,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控制帧的帧序列号值用来标识控制帧发送的先后顺序,实现标识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控制信息发送先后序列的功能,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控制帧的净荷信息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控制TLV信息,为了方便本发明芯片的实现(如现在的芯片普遍采用32位,这样要求控制帧总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要求整个控制帧的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原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控制帧长度不是32比特的整数倍,则在控制TLV后用全为0的字节进行填充处理,填充的长度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控制帧的填充长度字段以字节形式标识。
表6.控制帧中类型字段值(二进制值)的用法   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   保留
  00000001   拓扑发现请求帧   00000010   拓扑发现响应帧   00000011   拓扑报告帧   00000100   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   00000101   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   00000110   2层保护倒换状态报告帧   00000111   配置请求帧   00001000   配置响应帧   00001001   配置报告帧   00001010   故障查询请求帧   00001011   故障查询响应帧   00001100   故障报告帧   00001101   性能查询请求帧   00001110   性能查询响应帧   00001111   性能报告帧   00010000   WTR_Request(等待恢复请求帧)   00010001   路由协议——OSPF   00010010   路由协议——BGP   00010011   信令——7号信令系统(英文缩写为SS7)   00010100   信令——H.323   00010101   信令——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00010110   信令——介质网关控制协议(MGCP)   00010111~11111110   保留   11111111   厂商自定义的专用网络控制管理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拓扑发现机制,拓扑发现用来找出谁是网络节点(DLP节点)的邻居节点以及邻居节点的状态,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网络节点(DLP节点)可以用它来发现环上有多少个节点正在工作,拓扑发现机制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拓扑发现请求帧(Topology_Discovery_Request frame)、拓扑发现响应帧(Topology_Discovery_Response frame)和拓扑报告帧(Topology_State_Report frame)来实现的,在项目安装阶段或者工程运行期间,网络节点(DLP节点,如节点A)用该节点的二层地址码作为目的地址周期性地广播拓扑发现请求帧(Topology_Discovery_Request frame)到其他节点(称其中之一为节点B),发送周期由拓扑发现定时器(Timer_Topology_Discovery,发送定时时间是可编程的,缺省为2秒)确定,接收到拓扑发现请求帧的所有节点(如节点B)通过拓扑发现响应帧给节点A作出响应,把节点B的存在及其状态反馈给节点A,节点A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的地址码以及相应的工作状态等内容添加到节点A的拓扑地址数据库中,对于环形和网格拓扑,有关节点依据环上各节点的地址码中的节点代码(NAC)字段值内容确定环上或者网格中的节点顺序,如果节点A连续3次从节点B接收到相同的操作内容,则认为节点的拓扑发现帧操作有效,把相关的拓扑状态内容写入节点的拓扑数据库,网络节点(DLP节点)用拓扑报告帧向其他节点(尤其是网络管理实体)报告该节点的状态,特别是对于总线拓扑、星形和树形这三类由于拓扑结构原因没有保护倒换功能的拓扑结构的节点报告其拓扑状态,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值“00000001”时表示控制帧为拓扑发现请求帧,二进制值“00000010”时为拓扑发现响应帧,二进制值“00000011”时表示控制帧为拓扑报告帧,拓扑发现请求帧、拓扑发现响应帧和拓扑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值)都是两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为节点工作状态,长度为1个字节,节点工作态如表7所示,
    表7.拓扑发现帧的第二个参数   拓扑发现帧第二个参数的二进制值   状态   00000111~11111111   保留
  00000110   强制倒换(Forced Switch,FS)   00000101   物理信号失效(Physical Signal Fail,PSF)   00000100   物理信号退化(Physical Signal Degrade,PSD)   00000011   人工倒换(Manual Switch,MS)   00000010   等待恢复(Wait to Restore,WTR)   00000001   正常工作(Operation normally)或者空闲(Idle)   00000000   初始化(Initiation state)   注意:1.强制倒换和人工倒换状态只用于环形和网格拓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2层保护倒换机制,2层保护倒换指的是当网络物理链路出现故障(如光纤断裂)或者节点设备出现故障时类似SDH环采用的K1/K2协议机制的允许在50毫秒内实现自愈恢复的强大功能,本发明提供的50毫秒保护倒换功能主要用于环形或者网格拓扑等可以实现保护倒换的链路上,以二纤环为例,如果环上某个节点(DLP节点,假定为节点2)在某个方向(假定为从节点1到节点2的方向)上在20毫秒时间(其值是可编程的,本发明定义的缺省值为20毫秒)内没有接收到任何数据信息(包括数据帧、控制帧、流量管理帧或者空帧等)或者物理链路出现故障(如光纤设施断裂)或者节点出现故障(如物理信号失效或者物理信号退化),该节点进入2层保护倒换状态,发送2层保护状态请求帧(L2PS_Request frame)给网络(环或者网格拓扑)上与其相连的节点(如节点1),节点1接收到该2层保护状态请求帧后也进入2层保护倒换状态(英文为L2PS),并发出2层保护倒换状态报告帧(L2PS_State_Report frame)给连接网络管理实体的节点或者广播到环上处于正常态的所有节点,在L2PS态,从节点1到节点2的所有数据包被倒换到备用的路径上,如果节点2上的故障清除,节点2进入正常态,启动WTR(等待恢复)定时器(Timer_WTR,其值是可编程的,范围为0~1800秒,缺省值为10秒),一旦WTR定时器终止,节点2沿倒换前后的路径发送WTR请求帧(WTR_Request frame)给节点1,节点1接收到该帧后从节点L2PS态返回正常态,本发明定义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00”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01”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控制帧的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110”时表示控制帧为2层保护倒换报告帧,2层保护倒换请求帧TLV结构中值(Value,V)字段的参数有2个,第一个为该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该节点的工作状态(强制倒换FS、物理信号失效PSF、物理信号退化PSD和人工倒换),长度为1个字节,各状态的二进制值如表8所示,该字节的其他值保留作将来使用,2层保护倒换响应帧TLV结构中值字段的参数有两个,第一个为该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成功实现倒换,二进制值为“11111111”表示倒换不成功,其他二进制值保留,2层保护倒换报告帧TLV结构中值字段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的地址码,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节点的倒换原因,长度为1个字节,各态的二进制值如表8所示,第三个参数表示节点是否处于2层保护状态,其中二进制值为“11111111”表示处于2层保护倒换状态,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处于正常态,其他值保留,当控制帧TLV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10000”时,表示控制帧为WTR_Request帧,WTR_Request帧只有一个参数,长度为8比特,值为二进制的“11111111”表示成功等待恢复,其他值保留。
      表8.L2PS请求帧和L2PS报告帧的第2个参数类型   二进制值   状态   10000000   强制倒换(Forced Switch,FS)   00100000   物理信号失效(Physical Signal Fail,PSF)   00001000   物理信号退化(Physical Signal Degrade,PSD)   00000010   人工倒换(Manual Switch,MS)   其他   保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配置管理机制,配置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有关端口的配置管理,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的端口地址在项目安装阶段必须配置一个二层的地址作为该端口的源地址码(SAC),配置管理帧包括三种:配置请求帧(Configuration_Request frame)、配置响应帧(Configuration_ResponseFrame)、配置报告帧(Configuration_Report frame),在项目安装阶段或者工程运行期间,网络管理实体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对网络节点(DLP节点)设备的每个链路(端口)发出配置请求帧进行配置,DLP节点通过配置响应帧或者配置报告帧向网络管理实体作出响应,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00000111”值时表示控制帧为配置请求帧,二进制“00001000”时为配置响应帧,二进制“00001001”时表示控制帧为配置报告帧,配置请求帧包括两个参数,第一个为原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为新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配置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值)包括三个参数:第一个为原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为新的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配置成功,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配置不成功,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配置报告帧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表示该节点的配置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故障管理机制,故障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故障管理,故障管理通过故障管理帧来实现,故障管理帧包括三个:故障查询请求帧(Fault_Inquiry_Request frame)、故障查询响应帧(Fault_Inquiry_Response frame)和故障报告帧(Fault_Report frame),本发明定义控制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值“00001010”时表示控制帧为故障查询请求帧,二进制值“00001011”时为故障查询响应帧,二进制值“00001100”时表示控制帧为故障报告帧,故障查询请求帧包括1个参数,该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故障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值)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表示故障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失效(PSF),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退化(PSD),二进制值为“00001111”表示节点正常无故障,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故障报告帧的值字段包括二个参数:第一个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表示故障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0”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失效(PSF),二进制值“11111111”表示故障为物理信号退化(PSD),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的网络控制管理机制包括性能管理机制,性能管理机制用来实现对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性能管理,性能管理通过性能管理帧来实现,性能管理帧包括三种帧:性能查询请求帧(Performance_Inquiry_Request frame)、性能查询响应帧(Performance_Inquiry_Response frame)和性能报告帧(Performance_Report frame),当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01”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查询请求帧,性能查询请求帧用来请求查询某个网络节点(DLP节点)的某个性能指标,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10”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查询响应帧,性能查询响应帧用来响应性能查询请求帧提出的某个节点的某个性能指标,控制帧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1111”时,表示控制帧为性能报告帧,性能报告帧用来向网络管理实体报告某个节点的各项性能指标,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要请求查询性能的节点地址码,长度为8个字节,第二个参数为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的“0001”表示计量单位为秒,二进制的“0010”表示计量单位为分钟,二进制的“0011”表示计量单位为小时,二进制的“0100”表示计量单位为天,其他字段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三个参数为性能指标类型,长度为4比特,其中二进制的“0001”表示性能指标为帧校验序列错误数,二进制的“0010”表示丢包数,二进制的“0011”表示丢包率,二进制的“0100”表示包的时间延迟(时延),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性能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用来表示对性能查询请求帧作出响应的节点地址,第二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第三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性能指标类型,第四个参数长度为3个字节,用来表示具体要查询的性能指标值,性能查询响应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时间计量单位和性能指标类型)的用法与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的用法一样,性能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包括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长度为8个字节,用来表示向网络管理实体发出性能报告帧的节点地址,第二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计算性能指标的时间计量单位,第三个参数长度为4比特用来标识性能指标类型,第四个参数长度为3个字节,用来表示具体要报告的性能指标值,性能报告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时间计量单位和性能指标类型)的用法与性能查询请求帧的值(Value)字段的第二和第三个参数的用法一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强大的流量管理机制来实现网络的流量工程,方法是首先对流经过网络的所有业务进行分类,即对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话音、IP数据、数字电视、以太网MAC帧、TDM电路仿真信号等)进行优先级分类分为高优先级的业务和低优先级的业务,用分级的位于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源地址码和目的地址码)表示上层业务地址(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同时对业务按照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某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的哪个地区、某个地区的某个节点,某个节点的某个用户进行地域分类,用分级的二层地址表示物理链路端口二层地址从而对物理资源进行地域分类,同时分配不同的物理带宽链路用于传送不同类型的业务,把流经整个网络的各种业务按照不同的优先级类型以及地域类别映射到实际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流量管理帧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流量以及物理带宽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监控,具体如下:首先对来自数据链路层——DLP层以上层次的所有业务进行分类,分为高优先级的业务和低优先级的业务,高优先级的业务包括网络管理控制信息(控制帧)、流量管理信息(流量管理帧)、各种实时话音业务(包括固定或者移动话音或者可视电话)、各种实时视频(数字电视)、基于IP(IPv4/IPv6)的实时业务、PDH和SDH/SONET电路仿真信号,低优先级的业务为一般的IP数据业务,具体的各种业务类型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的业务类型字段值来标识,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中定义了一个分级的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采用相同的结构,都由国家码、国内地区码、节点代码和用户代码四部分组成,分别用来标识业务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某个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内的哪个地区,某个地区内的哪个节点,哪个节点内的哪个用户,对于IP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IP包报头中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的转发等价类,对于话音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通话双方的电话号码,对于数字电视(数字视频)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数字电视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对于以太网MAC帧、采用时分复用(TDM)技术的电路如PDH、SDH/SONET的电路仿真信号等业务目的地址码和源地址码分别表示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这样通过数据链路层地址对来自上层的各种业务(话音、数据、视频、以太网以及TDM电路仿真信号)进行了地域的分类,把各种业务按照不同的国家或者地理区域、特定国家或者地理区域内的某个地区、地区内的某个节点、某个节点的某个用户进行分类,同时对整个物理传送网络的每个节点端口(包括波分复用系统的每个光波)标识一个二层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的源地址码),并规定不同的链路用于传送不同类型以及通往不同地区的业务,这样对整个物理传送网络的带宽资源进行分类,某些带宽用于传送重要的实时业务如话音和实时视频,某些用于传送一般的IP数据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国际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跨省的业务,某些带宽链路用于传送本地业务,并且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允许传送IP数据的链路被高优先级的业务抢占,通过本发明定义的流量管理帧对整个网络的流量以及网络带宽资源进行监控处理,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流量工程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整个网络的链路资源分布情况,流过网络的业务类型、总包数、总流量、物理链路速率、允许最大传送速率等参数,本发明定义当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DLP帧)报头中业务类型字段值设置为二进制值“10000010”时,表示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帧封装的是流量管理信息,相应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帧为流量管理帧,流量管理帧的流量管理信息采用类型—长度—值(英文为Type-Length-Value,TLV)结构,其中,类型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指示流量管理帧的类型,长度字段长度为8比特,用来以字节形式指示值(Value)字段的长度,值(Value)字段包含具体的流量管理帧内容,网络管理帧类型字段的用法如表9所示,其中流量管理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的“00000001”时表示流量管理帧净荷携带的是链路业务流量属性信息,其值(Value)字段内容包括四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业务类型,用来表示经过某节点流量包(分组)所属的业务类型,长度为1字节,不同类型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值由表5确定,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标识流过某节点链路流量的计量参数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最大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协定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超额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四个参数长度为4字节用来标识具体各种流量的值,流量管理帧TLV中类型字段值为二进制“00000100~00100111”时表示各种物理链路的资源属性,各种具体链路的类型值如表9所示,各种物理链路的资源属性值包括有四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节点地址,长度为8字节,第二个参数为业务类型,用来表示经过某节点流量包(分组)所属的业务类型,长度为1字节,不同类型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值由表5确定,第三个参数长度为1个字节用来标识流过某节点链路流量的计量参数类型,其中二进制值为“000000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0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最大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平均包(分组)数(单位为包每秒),二进制值为“0000010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峰值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0”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协定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二进制值为“00000111”表示流量计量参数类型为超额突发长度(单位为字节),其他值保留给将来使用,第四个参数长度为4字节用来标识具体各种流量的值,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帧序列号值用来标识流量管理帧发送的先后顺序,实现标识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控制管理信息发送先后顺序的功能,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净荷信息字段可以包括多个流量管理TLV信息,为了方便本发明芯片的实现(如现在的芯片普遍采用32位,这样要求流量管理帧总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要求整个流量管理帧的长度为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原来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长度不是32比特的整数倍,则在流量管理TLV后用全为0的字节进行填充处理,填充的长度用所述的新型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流量管理帧的填充长度字段以字节形式标识。
             表9.流量管理帧类型字段的用法   类型字段的二进制值   用法   00000000   保留   00000001   链路业务流量属性   00000010   1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011   10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00   10/100Mbp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01   千兆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10   10Gb/s以太网链路属性   00000111   STM-0SDH链路属性   00001000   STM-1/OC-3c SDH链路属性   00001001   STM-4/OC-12c SDH链路属性   00001010   STM-16/OC-48c SDH链路属性   00001011   STM-64/OC-192c SDH链路属性   00001100   STM-256/OC-768c SDH链路属性   00001101   64千比特/秒物理链路属性   00001110   1544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01111   204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00   6312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01   844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10   34368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011   44736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100   139264千比特/秒PDH链路属性   00010101   IEEE 802.11a链路属性   00010110   IEEE 802.11b链路属性   00010111   IEEE 802.11g链路属性   00011000   IEEE 802.11h链路属性   00011001   GSM链路属性   00011010   IEEE 802.16a(2-11GHz)链路属性   00011011   IEEE 802.16c(10-66GHz)链路属性   00011100   WCDMA链路属性
  00011101   TD-SCDMA链路属性   00011110   CDMA2000链路属性   00011111   DVB链路属性   00100000   MPEG-1链路属性   00100001   MPEG-2链路属性   00100010   MPEG-3链路属性   00100011   ISDN链路属性   00100100   ADSL链路属性   00100101   VDSL链路属性   00100110   其他xDSL链路属性   00100111~11111111   保留
CN 200410060643 2004-07-27 2004-07-27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Pending CN1728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0643 CN1728716A (zh) 2004-07-27 2004-07-27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0643 CN1728716A (zh) 2004-07-27 2004-07-27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716A true CN1728716A (zh) 2006-02-01

Family

ID=3592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0643 Pending CN1728716A (zh) 2004-07-27 2004-07-27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2871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602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定界的方法、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
CN10276960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电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8057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基带信号复分接传输交换矩阵系统
CN107396214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128×128路宽带数据信号实时交换系统及交换方法
CN109981427A (zh) * 2019-03-29 2019-07-0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接入网络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602A (zh) * 2009-10-2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定界的方法、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
CN102045602B (zh) * 2009-10-26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定界的方法、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
CN102769605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中继电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8057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基带信号复分接传输交换矩阵系统
CN107396214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128×128路宽带数据信号实时交换系统及交换方法
CN107396214B (zh) * 2017-07-31 2023-08-18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128×128路宽带数据信号实时交换系统及交换方法
CN107318057B (zh) * 2017-07-31 2023-09-05 广东中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基带信号复分接传输交换矩阵系统
CN109981427A (zh) * 2019-03-29 2019-07-0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接入网络方法及系统
CN109981427B (zh) * 2019-03-29 2021-03-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业务接入网络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8714B (zh) 一种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的方法
CN1728720A (zh) 一种用于以太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728713B (zh) 一种数字视频传送方法
CN1728750B (zh) 一种分组话音通信方法
Giladi Network processor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implementation
CN100448288C (zh) 一种可视电话通信方法
CN1728717A (zh) 一种以太网与准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
US200600986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NET NSAP addressing
EP13889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to-end connection between an RPR and an MPLS network
US200401844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 and routing of packets over frame-based networks
CN1625176A (zh) 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协议的实现方法
CN1783842A (zh) 软路由器特征服务器
CN1661987A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网络和分组转送控制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246012A (zh) 一种用于英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250294A (zh) 以太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WO2004036836A1 (fr) Procede d'emission de service de donnees sur un reseau numerique synchrone
WO2011116662A1 (zh) 以太业务互通方法及装置
US20040088429A1 (en) Constrained path algoritm for transmission network
CN1728721A (zh)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以太网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728715A (zh)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波分复用系统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717903A (zh) 以隧道方式通过mpls传送tdm业务
CN100531221C (zh)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准同步数字体系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728716A (zh) 一种用于因特网与同步数字体系或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CN1728719B (zh) 一种用于准同步数字体系与同步数字体系或者同步光网络融合的适配方法
US2005016927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protocol data un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