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8054A -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8054A
CN1728054A CN 200410041556 CN200410041556A CN1728054A CN 1728054 A CN1728054 A CN 1728054A CN 200410041556 CN200410041556 CN 200410041556 CN 200410041556 A CN200410041556 A CN 200410041556A CN 1728054 A CN1728054 A CN 1728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troke
cross break
hook
cr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415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国
周建强
吴海辉
樊庆林
Original Assignee
吴建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建国 filed Critical 吴建国
Priority to CN 2004100415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28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728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以书写汉字时的笔画为汉字输入码,以书写汉字时的笔顺为序,依次键入与所述汉字输入码相对应的键位信号。本发明采用书写汉字时的笔画顺序作为汉字输入码,任何人只要会写汉字,就能轻松地用这种方法输入汉字,不需“拆”字,并且不用学习、记忆任何规则。因此,它是一种大众化的输入方法,非常适合于非专业人员使用。

Description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键盘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计算机和各种数字化产品早已进入千家万户,要在这些产品上使用汉字,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把汉字输入其中。虽然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在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等产品中已有应用,但其软、硬件开销大,成本较高,在近期内不可能广泛使用。目前,输入汉字的常用方法仍然是键盘输入法,包括拼音输入法和五笔字形输入法等。拼音输入法在众多的输入方法中算是最简单的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口音方言差别很大,不是所有的用户对拼音都很熟悉,这些因素使拼音输入法的应用受到限制。五笔字形输入法输入汉字相当快,但是这种高速度是以增加汉字编码的复杂性换来的,它要求使用者记忆大量的输入规则,因此只适合专业人员使用。当前,汉字输入的问题仍然是影响计算机普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特别适合非专业人员输入汉字、简单、方便、直观、且不需要任何专门训练即可进行使用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特点是以书写汉字时的笔画为汉字输入码,以书写汉字时的笔顺为序,依次键入与所述汉字输入码相对应的键位信号。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采用书写汉字时的笔画顺序作为汉字输入码,任何人只要会写汉字,就能轻松地用这种方法输入汉字,不需“拆”字,并且不用学习、记忆任何规则。因此,它是一种大众化的输入方法,非常适合于非专业人员使用。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计算机标准键盘上的键位设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台式机数字小键盘上的键位设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的键位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汉字笔画可分为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两大类,基本笔画即单向笔画;复合笔画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是所有带有曲折或弯曲的笔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共出现31种笔画,其中,笔画“点”没有分成“左点”和“右点”。在书写汉字的实际过程中,一般应区分“左点”和“右点”,所以把笔画“点”分成“左点”和“右点”后,汉字中出现的所有笔画有以下32种:
实施例1:标准键盘输入。
本实施例把上表所列的常见汉字基本笔画及复合笔画分成26种,26种笔画在标准键盘上的键位分布如图1所示,具体为:
J:一(横)、        F:丨(竖)、        S:丿(撇)、
D: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2
(左点)、     K:丶(右点)、      L:(捺)、
I: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3
(提)、      C:(横折)、      E:フ(横撇)、乛(横钩)、
R:(横折钩)、    P: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4
(横折提)、  V: (横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6
(横折弯)、
A: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7
(横折折撇)、Q: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8
(横折折折)、O: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9
(横折弯钩)、(横折斜钩)、
G:亅(竖钩)、      H: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10
(竖提)、     W: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11
(横撇弯钩)、
U:乚(竖弯钩)、    M:ㄑ(撇点)、      B:(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12
(竖弯)、
X:ㄅ(竖折折钩)、  N:ㄥ(撇折)、      Z: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13
(竖折折)、 (竖折撇)、
Y:
Figure A200410041556000715
(斜钩)、    T: (弯钩)。
本实施例中键位的设置基本遵循人机工程的键位排列原则:把使用频度最高的横笔和竖笔排列在键盘中间一排的食指键位上,并根据横笔使用频率最高的情况,将其安置在键盘右侧;使用频度次之的左点和右点、撇笔和捺笔也排列在键盘中间一排,同时根据运笔的方向将左点和撇安排在键盘左边,右点和捺安排在键盘右边;对于其他的笔画,基本上按照使用频度大小、运笔方向、形状对称性、形状相似性安排在键盘上,例如弯钩与斜钩形状对称且运笔方向相反,把它们安排在键盘左右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横折折撇与横折折折钩形状相似且运笔是左弯,把它们安排在键盘左边邻近的位置上。
一个汉字的输入方法是:根据书写此汉字时的笔画顺序,依次输入笔画所对应的键位。若没有同码字,双击空格键即可;若有同码字,击数字键选择候选汉字。
例如:输入汉字“大”,“大”的笔画顺序为“一丿”,首先击键j、s、l,此时有同码字(“大”和“丈”),击数字键选择“大”。
又如:输入汉字“好”,“好”的笔画顺序为“ㄑ丿一フ亅一”,首先击键m、s、j、e、g、j,此时没有同码字,双击空格键即可。
一个词语的输入方法是:根据组成此词语的汉字顺序,依次输入每个汉字的笔画所对应的键位,词语的字与字之间输入空格键作为分隔符。若没有同码词语,双击空格键即可;若有同码词语,击数字键选择候选词语。
例如:输入词语“二月份”,首先击键j(一)、j(一)、(空格键)、s(丿)、r()、j(一)、j(一)、(空格键)、s(丿)、f(丨)、s(丿)、l()、r()、s(丿),此时没有同码词语,双击空格键即可。
说明:一个词语中两个单字之间的分隔符是空格键。
实施例2:台式机数字小键盘输入。
本实施例中,将表中所列的32种常见汉字基本笔画及复合笔画分成9类,9类笔画在台式机键盘的右边数字小键盘数字键上的键位分布如图2所示,具体为:
数字键7:一(横)、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
(提);
数字键8:丨(竖);
数字键9:丿(撇);
数字键4: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2
(以横开始的复合笔画):(横折)、フ(横撇)、乛(横钩)、(横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3
(横折提)、 (横折折)、 (横折弯)、 (横折弯钩)、(横折斜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7
(横折折撇)、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8
(横撇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9
(横折折折);.
数字键5: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0
(以竖开始的复合笔画):亅(竖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1
(竖提)、(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2
(竖弯)、乚(竖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3
(竖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4
(竖折撇)、ㄅ(竖折折钩);
数字键6: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5
(以撇开始的复合笔画):ㄑ(撇点)、ㄥ(撇折);
数字键1:(捺)、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6
(左点)、丶(右点);
数字键2: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7
(斜钩);
数字键3: (弯钩)。
针对该键盘,一个汉字的输入方法是:根据书写此汉字时的笔画顺序,在打开Num Lock键(即Num Lock指示灯亮)的情况下依次输入笔画所对应的数字键键位,然后先单击减号键(-),再击数字键0-9选择候选字词即可。
例如:输入汉字“大”,击数字键7(一)、9(丿)、1()。然后先单击减号键(-),再击数字键0-9选择候选字。
又如:输入汉字“好”,击数字键6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19
9(丿)、7(一)、4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20
5
Figure A200410041556000821
7(一)。然后先单击减号键(-),再击数字键0-9选择候选字。
一个词语的输入方法是:根据组成此词语的汉字顺序,在打开Num Lock键的情况下依次输入每个汉字的笔画所对应的数字键键位,词语的字与字之间输入数字键0作为分隔符,然后先单击减号键(-),再击数字键0-9选择候选词。
例如:输入词语“二月份”,击数字键7、7、0、9、4、7、7、0、9、8、9、1、4、9。然后先单击减号键(-),再击数字键0-9选择候选词。
说明:数字键0的作用是一个词语中两个单字之间的分隔符。
实施例3:笔记本电脑小键盘输入。
本实施例中,将表中所列的32种常见汉字基本笔画及复合笔画分成9类,9类笔画在笔记本电脑键盘英文字母键上的键位分布如图3所示,具体为:
英文字母键U:一(横)、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
(提);
英文字母键I:丨(竖);
英文字母键O:丿(撇);
英文字母键J: (以横开始的复合笔画):(横折)、フ(横撇)、乛(横钩)、(横折钩)、 (横折提)、 (横折折)、 (横折弯)、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6
(横折弯钩)、(横折斜钩)、(横折折撇)、ㄋ(横折折折钩)、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
英文字母键K: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0
(以竖开始的复合笔画):亅(竖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1
(竖提)、(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2
(竖弯)、乚(竖弯钩)、 (竖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4
(竖折撇)、ㄅ(竖折折钩);
英文字母键L: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5
(以撇开始的复合笔画):ㄑ(撇点)、ㄥ(撇折);
英文字母键M:(捺)、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16
(左点)、丶(右点);
英文字母键P: (斜钩);
英文字母键Y: (弯钩)。
针对该键盘,一个汉字的输入方法是:根据书写此汉字时的笔画顺序,依次输入笔画所对应的键位,击数字键选择候选字即可。
例如:输入汉字“大”,首先击英文字母键u(一)、o(丿)、m()。再击数字键选择候选字。
又如:输入汉字“好”,首先击英文字母键l o(丿)、u(一)、j
Figure A200410041556000920
k u(一)。再击数字键选择候选字。
一个词语的输入方法是:根据组成此词语的汉字顺序,依次输入每个汉字的笔画所对应的键位,词语的字与字之间输入空格键作为分隔符,然后击数字键选择候选词。
例如:输入词语“二月份”,首先击英文字母键u、u、(空格键)、o、j、u、u、(空格键)、o、i、o、m、i、o。再击数字键选择候选词。
在上述实施例1、2、3中,还可以采用如下设置。
1、模糊输入:
在上述实施例1、2、3的输入汉字过程中,可设立用于模糊输入和快速输入的通配符,包括零个或多个笔画通配符“*”和单个笔画通配符“?”,其中在“?”的位置上可以是任意一个笔画,而在“*”的位置上可以是零个或多个任意笔画。设立通配符后,一是可以缩短输入码,加快输入速度;二是当用户对某一汉字的笔画顺序不太清楚时,可在不清楚的位置用通配符代替。
例如:输入汉字“家”,为了加快输入速度,用户可以只输入“家”的前三笔和最后两笔,中间的笔画用通配符“*”代替,即可击键k、d、e、*、s、l。
输入汉字“好”,若用户对“好”的第一笔不清楚,可以用“?”代替第一笔,即可击键?、s、j、e、*。
又如:输入词语“计算机”,可击键k、p、*、(空格键)、s、j、k、*、(空格键)、j、*。
输入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击键f、*、(空格键)、s、*、(空格键)、s、*、(空格键)、c、*、(空格键)、j、*、(空格键)、s、*、(空格键)、f、*。
2、前缀输入:
在上述实施例1、2、3的输入字词过程中,可设置前缀输入方式。所谓前缀输入是指用户击键时,系统自动在每个单字的输入码后面加上通配符“*”。即用户在输入汉字时,只需输入其输入码的前缀部分即可;在输入词语时,只需输入组成该词语的每个汉字的输入码的前缀部分即可。
例如:设置前缀输入后,用户击键j、f、(空格键)、s、r、(空格键)、s、f就相当于击键j、f、*、(空格键)、s、r、*、(空格键)、s、f、*。击键结果得到词语“十月份”。
又如:输入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只需击键f、(空格键)、s、(空格键)、s、(空格键)、c、(空格键)、j、(空格键)、s、(空格键)、f。
3、偏旁部首分隔键:
在上述实施例1、2、3的输入汉字过程中,可设立用于分隔汉字偏旁部首的偏旁部首分隔键“;”。所谓偏旁部首分隔键是指在输入汉字时,用来结束当前输入的偏旁部首的键,即当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输入“;”后就表示用户已结束此汉字当前偏旁部首的输入。设立偏旁部首分隔键后,可以缩短输入码,加快输入速度。
例如:输入汉字“等”,可击键s、j、k、;、j、f、j、j、g、k。当用户输入“s、j、k、;”后即表示已完成“竹子头”的输入。
又如:输入汉字“航”,可击键s、s、r、;、k、j、s、o。当用户输入“s、s、r、;”后即表示已完成“舟子旁”的输入。
4、笔画同码设置。
如果两个笔画形状上相似,可把它们设置成同码笔画。所谓同码笔画是指在输入汉字时,可互相代替的一对笔画。例如“ㄑ”和“ㄥ”形状非常相近,在输入时常常互相混淆,因此可把它们设置为同码笔画。
对于易犯笔画错误的汉字的输入,也可设置同码笔画。比如汉字“半”的第二笔,有人写成 也有人写成“丿”。把 和“丿”设为同码笔画后,“半”的第二笔无论是写成 还是写成“丿”都可以被正确识别。
同码笔画具有对称性,如果设置笔画A与笔画B为同码笔画,则笔画A的同码笔画是笔画B,笔画B的同码笔画是笔画A;同码笔画不具有传递性,如果设置笔画A与笔画B为同码笔画,设置笔画B与笔画C为同码笔画,那么不能得出笔画A与笔画C是同码笔画,除非笔画A与笔画C也设置成同码笔画。
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以下的候选同码笔画,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汉字书写习惯进行设置。
Figure A20041004155600114

Claims (9)

1、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以书写汉字时的笔画为汉字输入码,以书写汉字时的笔顺为序,依次键入与所述汉字输入码相对应的键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所述作为汉字输入码的笔画包括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归类划分为如下26种:
1、一(横)、            2、丨(竖)、            3、丿(撇)、
4、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
(左点)、         5、丶(右点)、          6、(捺)、
7、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
(提)、          8、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
(横折)、        9、フ(横撇)、  乛(横钩)、
10、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6
(横折钩)、      11、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7
(横折提)、     12: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8
(横折折)、 (横折弯)、
13、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0
(横折折撇)、   14、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1
(横折折折)、   15、 (横折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3
(横折斜钩)、
16、亅(竖钩)、         17、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4
(竖提)、        18、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6
(横撇弯钩)、
19、乚(竖弯钩)、       20、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8
(撇点)、        21、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19
(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20
(竖弯)、
22、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21
(竖折折钩)、   23、 (撇折)、       24、 (竖折折)、 (竖折撇)、
25、 (斜钩)、        26、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26
(弯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所述26种归类划分的笔画与标准键盘的键位对应关系为:
J:一(横)、          F:丨(竖)、          S:丿(撇)、
D: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27
(左点)、       K:丶(右点)、        L:(捺)、
I: (提)、        C: (横折)、      E:フ(横撇)、   乛(横钩)、
R: (横折钩)、     P: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3
(横折提)、    V: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4
(横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5
(横折弯)、
A: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6
(横折折撇)、  Q: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7
(横折折折)、   O: (横折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39
(横折斜钩)、
G:亅(竖钩)、        H: (竖提)、        W: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2
(横撇弯钩)、
U:乚(竖弯钩)、      M: (撇点)、        B: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5
(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6
(竖弯)、
X: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7
(竖折折钩)、  N: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48
(撇折)、       Z: (竖折折)、 (竖折撇)、
Y: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51
(斜钩)、       T: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52
(弯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所述作为汉字输入码的笔画包括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归类划分为如下9种:
第一种:一(横)、
Figure A2004100415560002C53
(提);
第二种:丨(竖);
第三种:丿(撇);
第四种: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
(以横开始的复合笔画): (横折)、フ(横撇)、乛(横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
(横折钩)、 (横折提)、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6
(横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7
(横折弯)、 (横折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9
(横折斜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0
(横折折撇)、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2
(横撇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3
(横折折折);
第五种: (以竖开始的复合笔画):亅(竖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5
(竖提)、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6
(竖折)、 (竖弯)、乚(竖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19
(竖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0
(竖折撇)、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1
(竖折折钩);
第六种: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2
(以撇开始的复合笔画):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3
(撇点)、 (撇折):
第种:(捺)、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5
(左点)、丶(右点);
第八种: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7
(斜钩);
第九种: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8
(弯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所述笔画的9种归类与台式机键盘的右边数字小键盘数字键(1)、(2)、(3)、(4)、(5)、(6)、(7)、(8)、(9)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数字键(7):一(横)、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29
(提);
数字键(8):丨(竖);
数字键(9):丿(撇);
数字键(4): (以横开始的复合笔画):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31
(横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32
(横撇)、乛(横钩)、 (横折钩)、 (横折提)、 (横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36
(横折弯)、 (横折弯钩)、 (横折斜钩)、(横折折撇)、 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1
(横撇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2
(横折折折);
数字键(5):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3
(以竖开始的复合笔画):亅(竖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4
(竖提)、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5
(竖折)、 (竖弯)、乚(竖弯钩)、 (竖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49
(竖折撇)、 (竖折折钩);
数字键(6):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1
(以撇开始的复合笔画):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2
(撇点)、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3
(撇折);
数字键(1):(捺)、 (左点)、丶(右点);
数字键(2):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6
(斜钩);
数字键(3):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7
(弯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所述笔画的9种归类与笔记本电脑键盘英文字母键(U)、(I)、(O)、(J)、(K)、(L)、(M)、(Y)、(P)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英文字母键(U):一(横)、
Figure A2004100415560003C58
(提);
英文字母键(I):丨(竖);
英文字母键(O):丿(撇);
英文字母键(J):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
(以横开始的复合笔画):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
(横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3
フ(横撇)、乛(横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4
(横折钩)、 (横折提)、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6
(横折折)、 (横折弯)、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8
(横折弯钩)、 (横折斜钩)、(横折折撇)、ㄋ(横折折折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2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
英文字母键(K):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4
(以竖开始的复合笔画):亅(竖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5
(竖提)、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6
(竖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7
(竖弯)、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8
乚(竖弯钩)、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19
(竖折折)、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0
(竖折撇)、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1
(竖折折钩);
英文字母键(L): (以撇开始的复合笔画):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3
(撇点)、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4
(撇折);
英文字母键(M):(捺)、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5
(左点)、 丶(右点);
英文字母键(P):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7
(斜钩);
英文字母键(Y):
Figure A2004100415560004C28
(弯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设置偏旁部首分隔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设置用于模糊输入和快速输入的通配符,包括零个或多个笔画通配符“*”和单个笔画通配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设置笔画同码。
CN 200410041556 2004-07-27 2004-07-27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Pending CN1728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1556 CN1728054A (zh) 2004-07-27 2004-07-27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1556 CN1728054A (zh) 2004-07-27 2004-07-27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054A true CN1728054A (zh) 2006-02-01

Family

ID=3592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41556 Pending CN1728054A (zh) 2004-07-27 2004-07-27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280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365A (zh) * 2018-12-29 2019-05-10 肖建军 中小学教学用多功能键盘及专业输入用多功能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365A (zh) * 2018-12-29 2019-05-10 肖建军 中小学教学用多功能键盘及专业输入用多功能键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8C (zh) 汉字音形序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728054A (zh) 笔画码汉字键盘输入法
CN1274883A (zh) 简化拼音-触摸屏鼠标式汉字输入方法
CN1091895C (zh) 一种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案
WO2008089654A1 (fr)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xtraction et classement de type de caractères chinois et systèmes d'information
CN1072785A (zh) 无理序号数字综合编码法及其键盘
CN1081004A (zh) 汉字结构笔顺数字编码方法
CN1442777A (zh) 模拟汉字笔划的汉字键盘输入法
CN1234061C (zh) 英文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58593C (zh) 汉字及多国文字的计算机双笔六笔画输入方法
CN101034319A (zh) 汉字输入方法及其专用键盘
CN1188773C (zh) 英文快速输入法
CN1127009C (zh) 一种使用拼音编码在数字键盘输入汉字的方法
CN1558310A (zh) 汉字辅元音形码输入法
CN1303506C (zh) 汉字拼音标调定型输入法
CN1063946A (zh) 《汉语通信方案》电脑缩拼输入法及键盘
CN100384196C (zh) 手机汉字十型输入法
CN1584804A (zh) 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CN102637077A (zh) 用于计算机汉字输入的音、形、调混合编码方法
CN1525289A (zh) 简明数码手机文字输入方法
CN1722067A (zh) 用于输入中文汉字的方法
CN1049056C (zh) 汉字分列结构三笔显屏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CN1100288C (zh) 四笔序音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CN1430135A (zh) 计算机数字键盘及汉语言输入方法
CN1282012A (zh) 笔韵码汉字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