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5739A -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5739A
CN1725739A CN 200410069770 CN200410069770A CN1725739A CN 1725739 A CN1725739 A CN 1725739A CN 200410069770 CN200410069770 CN 200410069770 CN 200410069770 A CN200410069770 A CN 200410069770A CN 1725739 A CN1725739 A CN 1725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ms
application
recipient
serv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97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697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25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725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5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MMS发送方将源应用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MMS(中继)Relay/(服务器)Server,所述应用标识至少包含目标应用标识;b.MMS Relay/Server将所述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c.MMS接收方接收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并按应用标识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目标应用。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MMS作为一种传送机制来实现MMS实体之间的应用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少移动运营商已经在移动分组网络上部署和开展了MMS,MMS已被视为继短消息业务和增强消息业务之后的又一大移动业务亮点。MMS实现在用户终端之间、用户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包括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多媒体消息,实现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传送。3GPP组织已经制定了MMS的业务需求和基本实现框架。在3GPP TS23.140[1]中,MMS的网络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MMS中继/服务器(Relay/Server)与MMS用户代理(UA,User Agent)之间的接口为MM1接口;MMS Relay/Server中,中继(Relay)与服务器(Server)之间的接口为MM2接口;MMS Relay/Server与外部服务器(External Server)之间的接口为MM3接口;MMS Relay/Server与外部(“Foreign”)MMS Relay/Server之间的接口为MM4接口;MMS Relay/Server与归属位移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为MM5接口;MMS Relay/Server与MMS用户数据库(User Database)之间的接口为MM6接口;MMSRelay/Server与MMS增值业务提供商(VASP,VAS Applications)之间的接口为MM7接口,MMS Relay/Server与计费系统(Billing System)之间的接口为MM8接口。如图1所示,MMS Relay/Server与N个Extemal Server即External Server#1至External Server#N分别通过MM3接口相连,其中,External Server#1为E-Mail Server,Extemal Server#2为传真(Fax)Server,External Server#3为统一信息系统(UMS)Server;本地的MMS User AgentA通过MMl接口与其所属MMS Relay/Server连接,外部的MMS User AgentB通过MM1接口与其所属的“Foreign”MMS Relay/Server相连。
基于上述MMS的网络框架,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现有MMS业务环境中多媒体消息(MM)的发送过程加以详细描述。
当MMS接收方为MMS UA时,如图2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201:MMS发送方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即发送方MMSRelay/Server发送提交数据请求。
在MMS业务环境中,各网络实体通过MMS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消息传送;所述MMS发送方可以为MMS UA,则所述提交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提交请求(MM1_submit.REQ)消息,发送方MMS UA发送MMS PDU至发送方MMS Relay/Server;所述MMS发送方也可以为VASP,则所述提交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7接口提交请求(MM7_submit.REQ)消息,VASP发送MMS PDU至发送方MMSRelay/Server。
其中,所述MMS PDU中包含所要发送的数据,以及MMS发送方和MMS接收方标识;所述发送的数据为MM。
这里,如果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为MMS UA,则所述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标识可以为移动终端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或用户Email地址;如果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为VASP,则所述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标识可以为运营商为其设置的服务器号码或Email地址。因此,根据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标识,MMS PDU可以被发送至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但具体如何根据MMS发送方或MMS接收方标识来发送MMS PDU属公知技术,这里不作详述。
步骤202:发送方MMS Relay/Server返回提交应答至MMS发送方,指示是否成功接收步骤201所述的MMS PDU,如果成功接收执行步骤203;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所述提交应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提交应答(MM1_submit.RES)或MM7接口提交应答(MM7_submit.RES)消息。
步骤203:发送方MMS Relay/Server根据步骤201所述的MMS PDU中的MMS接收方标识,判断自身是否为MMS接收方所属MMS Relay/Server即接收方MMS Relay/Server,如果是,执行步骤205;否则发送方MMSRelay/Server根据MMS接收方标识,通过查询电子号码(Enum)服务器(Server)和或域名系统(DNS)Server得到接收方MMS Relay/Server的地址,发送方MMS Relav/Server再按此查询得到的地址发送转发数据请求至接收方MMS Relay/Server,再执行步骤204。
这里,所述转发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4接口转发请求(MM4_forward.REQ)消息,该MMS PDU中至少包含步骤201所发送的MM、MMS发送方标识和MMS接收方标识。
步骤204:接收方MMS Relay/Server返回转发应答至发送方MMSRelay/Server,指示是否成功接收步骤203所述的MMS PDU,如果成功接收执行步骤205;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所述转发应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4接口转发应答(MM4_forward.RES)消息。
步骤205: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依据推送通道协议(Push Access Protocol,PAP),根据接收到的提交数据请求或转发提交数据请求中的MMS接收方标识,发送数据通知至接收方MMS UA,从而指示MMS接收方可以提取数据。
这里,所述MMS接收方为MMS UA;如果MMS接收方与MMS发送方同属一个MMS Relay/Server,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即为图2所示的发送方MMS Relay/Server,否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为图2所示的接收方MMS Relay/Server;所述数据通知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通知指示(MM1_Notification.IND)消息。
步骤206:接收方MMS UA返回通知应答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
这里,所述通知应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通知应答指示(MM1_NotifyResp.IND)消息。
步骤207:接收方MMS UA向其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提取数据请求,请求获取MM。
这里,所述提取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提取请求(MM1_Retrieve.REQ)消息。
步骤208: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提取应答至接收方MMS UA。
这里,所述提取应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提取应答(MM1_Retrieve.RES)消息,在该MMS PDU中包含了步骤201所发送的MM,这样,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就将MMS发送方所要发送的MM下发给MMS接收方。
步骤209:接收方MMS UA接收到步骤208所述提取应答之后,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返回确认响应,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所述确认响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接口确认指示(MM1_Acknowledge.IND)消息。
其中,所述MMS UA是MMS终端上处理MM的用户代理软件,提供MMS终端与其所属MMS Relay/Server进行通讯的接口。通常,在MMS终端发送MM时,MMS UA负责编辑MM,并通过MMS PDU将MM发送至MMS Relay/Server;当MMS UA接收到包含MM的MMS PDU之后,直接将MMS PDU的内容部分传送到自身MMS终端的用户接口,MMS终端的用户接口再将此内容部分对应的MMS通知或MMS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显示给用户。这里,所述MMS PDU的内容部分至少包含MMS PDU所传送的MM。
当MMS接收方为VASP时,如图3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包括:
图3中,步骤301至步骤304的处理与图2所述步骤201至步骤204的处理相同。
步骤305: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交付数据请求至MMS接收方。这里,所述交付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7接口交付请求(MM7_Delivery.REQ)消息,在该MMS PDU中包含了步骤301所发送的MM,这样,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就将MMS发送方所要发送的MM下发给MMS接收方。
步骤306:接收方VASP接收到步骤305所述交付数据请求之后,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返回交付应答,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所述交付应答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7接口交付应答(MM7_Delivery.RES)消息。
其中,VASP接收到包含MM的MMS PDU之后,将该MMS PDU的内容部分保存下来,以便在必要时对此内容部分进行业务所需的处理。
由于MMS的市场前景乐观,除了可以应用于MMS终端之间、MMS终端和VASP之间、或VASP之间的通讯外,目前,还需要将MMS应用于MMS终端或VASP中各种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MMS终端的移动用户标识(SIM)卡内应用、MMS终端和VASP的JAVA应用之间的数据传送,以及将来出现的类似需求。这里,所述应用为终端设备、SIM卡、VASP等实体中的应用软件程序,如:客户端程序、JAVA程序等。
由于,这些应用数据只对目标应用有用,即只有目标应用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因此,MMS UA或VASP需要将收到的MMS PDU的内容部分即应用数据,传送给相应的目标应用。但是,目前的MMS业务规范没有考虑到上述需求,在MMS PDU中没有应用地址或标识的概念,因此,MMS UA或VASP无法确定接收到的MMS PDU的内容部分是否应发送给目标应用,也无法依据应用地址或标识将MMS PDU中的应用数据传送给对应的目标应用。
综上所述,目前的MMS技术不能将MMS作为一种传送机制来实现MMS实体之间的应用数据传送,无法满足在MMS业务环境中传送应用数据的需求,使MMS的业务扩展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能够将MMS作为一种传送机制来实现MMS实体之间的应用数据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MMS发送方将源应用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MMSRelay/Server,所述应用标识至少包含目标应用标识;
b.MMS Relay/Server将所述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
c.MMS接收方接收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并按应用标识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目标应用。
步骤b中,MMS发送方和MMS接收方属于不同MMS Relay/Server时,MMS发送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将MMS发送方发送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转发至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再由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将该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
其中,所述应用数据通过MMS PDU发送,所述应用标识包含在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中。
步骤b中,所述MMS Relay/Server下发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给MMS接收方之前,进一步包括:
b1.该MMS Relay/Server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应用标识,如果是,执行步骤b2;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b2.该MMS Relay/Server判断MMS接收方是否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如果是,下发该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给MMS接收方;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其中,MMS接收方为MMS UA时,MMS UA将自身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包含在MMS UA能力信息中,MMS UA向MMS Relay/Server发送的提取数据请求中包含自身MMS UA能力信息;步骤b2中,所述判断为:MMSRelay/Server根据MMS UA发送的提取数据请求中MMS UA目标应用支持信息进行判断。
其中,所述MMS接收方为VASP时,VASP将自身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包含在VASP签约信息中;步骤b2中,所述判断为:MMS Relay/Server根据从网络实体中提取的该VASP签约信息中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进行判断。
步骤b2中,所述判断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在结束当前处理之前进一步包括,MMS Relay/Server删除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
步骤b2中,所述判断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在结束当前处理之前进一步包括,MMS Relay/Server向MMS接收方发送失败响应。
其中,所述应用标识还进一步包含通道标识;步骤c中,MMS接收方进一步按应用标识中的通道标识所指示的逻辑通道发送应用数据。
其中,所述应用标识还进一步包含:回复应用标识;步骤c中,MMS接收方进一步将回复应用标识发送至目标应用。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用于传送应用数据的MMSPDU中增加了应用标识,使得MMS接收方可以按此应用标识将MMS PDU中的应用数据发往相应的目标应用;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在MMS UA上报的能力信息和VASP的签约信息中增加了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在下发应用数据之前,可以通过提取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判决MMS接收方是否可以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从而决定是否下发此应用数据。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过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可以实现MMS实体间的应用数据传输,并可以避免因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而造成的误操作以及对用户业务体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MMS网络框架参考图;
图2为现有MMS业务环境中MMS接收方为MMS UA时MM发送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MMS业务环境中MMS接收方为VASP时MM发送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中应用数据接收方为MMS UA时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中应用数据接收方为VASP时一较佳实施例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方法中,MMS发送方将源应用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MMS Relay/Server,所述应用标识至少包含目标应用标识;MMSRelay/Server将所述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MMS接收方接收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并按应用标识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目标应用。
在MMS业务环境中,应用数据的接收方可以分为两类:MMS UA和VASP。下面针对此两类MMS接收方,对本发明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当应用数据接收方为MMS UA时,本发明方法具体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401:MMS发送方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即发送方MMSRelay/Server发送提交数据请求。
由于,MMS业务环境中,数据的传送通过MMS PDU来实现,因此,本发明方法的应用数据传送也通过MMS PDU来实现,将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包含在MMS PDU中进行传送。本步骤中,所述MMS PDU中包含所要发送的数据,以及MMS发送方和MMS接收方标识;如果所发送的数据为应用数据,则在MMS PDU中还包含该应用数据的应用标识。所述应用标识至少包括:目标应用标识,所述目标应用标识由字符串组成,用于指示应用数据应发往的目标应用地址;如果考虑目标应用与MMS发送方的应用之间可能的应用数据交互需求,则所述应用标识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回复应用标识,所述回复应用标识由字符串组成,用于指示当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和MMS发送方应用需要交互时,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回复的应用数据应发往的MMS发送方的应用地址;如果MMS发送方与MMS接收方的应用之间存在一条以上的通道传送应用数据,则所述应用标识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道标识,用于在目标应用地址方案下指示特定的逻辑通道来传送应用数据。
其中,如果发送的是应用数据,则MMS发送方设备中的源应用实体将其所要发送的应用数据以及该应用数据对应的应用标识传送至MMS发送方设备中的MMS处理模块。比如:如果MMS发送方为MMS UA,则源应用实体将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MMS UA即MMS终端设备中的MMS处理模块,再由MMS UA将应用数据及应用标识包含在MMS PDU中,通过MM1接口发送至MMS Relay/Server;如果MMS发送方为VASP,则源应用实体将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VASP的MMS处理模块,再由MMS处理模块将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包含在MMS PDU中,通过MM7接口发送至MMS Relay/Server。
这里,所述提交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可以为MM1_submit.REQ消息,也可以为MM7_submit.REQ消息,具体MMS PDU为何种消息本发明不进行限定,以下对于各个MMS PDU对应于具体何种消息也不再作描述,但并不影响本发明有效性。
由背景技术的描述可知,图2中,包含所发送的MM的MMS PDU包括:提交数据请求、转发数据请求和提取应答请求,则此三种MMS PDU即为传送MM的MMS PDU。由于,本发明利用了现有的MMS机制来传送应用数据,因此,在传送应用数据时,此三种MMS PDU也用于传送应用数据,则也可以称为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
步骤402:发送方MMS Relay/Server返回提交应答至MMS发送方,指示是否成功接收步骤401所述的MMS PDU,如果成功接收执行步骤403;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步骤403:发送方MMS Relay/Server根据步骤401所述的MMS PDU中的MMS接收方标识,判断自身是否为MMS接收方所属MMS Relay/Server即接收方MMS Relay/Server,如果是,执行步骤405;否则发送方MMSRelay/Server根据MMS接收方标识,通过查询Enum Server和或DNS Server得到接收方MMS Relay/Server的地址,发送方MMS Relay/Server再按此查询得到的地址发送转发数据请求至接收方MMS Relay/Server,再执行步骤404。
这里,所述转发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中至少包含步骤401所发送的数据、MMS发送方标识和MMS接收方标识,如果步骤401中的MMS PDU中包含应用标识,此MMS PDU还应包含步骤401所述的应用标识。可见,在MMS发送方和MMS接收方不属同一MMS Relay/Server时,MMS发送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可以将其接收到的应用标识保持不变的包含在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中转发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从而实现应用标识在MMS Relay/Server之间的透明传输。
步骤404:接收方MMS Relay/Server返回转发应答至发送方MMSRelay/Server,指示是否成功接收步骤403所述的MMS PDU,如果成功接收,则执行步骤405;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步骤405: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依据PAP协议,根据接收到的提交数据请求或转发提交数据请求中的MMS接收方标识,发送数据通知至接收方MMS UA,从而指示MMS接收方可以提取数据。
这里,所述MMS接收方为MMS UA;如果MMS接收方与MMS发送方同属一个MMS Relay/Server,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即为图4所示的发送方MMS Relay/Server,否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为图4所示的接收方MMS Relay/Server。
步骤406:接收方MMS UA返回通知应答给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
步骤407:接收方MMS UA向其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提取数据请求。
步骤408: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提取应答至接收方MMS UA。
这里,所述提取应答对应的MMS PDU中包含了步骤401所发送的数据,如果步骤401所述的MMS PDU中包含应用标识,则本步骤发送的MMS PDU中还应包含步骤401所述的应用标识。这样,MMS接收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就将MMS发送方所要发送的数据下发给MMS接收方;并且在发送应用数据时,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可以将接收到的应用标识保持不变的包含在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中下发给MMS接收方。
步骤409:接收方MMS UA接收到步骤408所述提取应答之后,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返回确认响应,结束当前处理。
其中,在接收方MMS UA接收到所述提取应答对应的MMS PDU之后,将对此MMS PDU进行解析:判断MMS PDU中是否包含应用标识,如果包含,说明本次接收的数据为应用数据,则根据该MMS PDU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自身所在设备中的目标应用;否则,说明本次接收的数据为MM,则按现有的MMS处理方式,将MMS PDU中的内容部分发送至终端用户接口,由接收方的MMS终端将MMS内容显示给用户。
当应用数据接收方为VASP时,本发明方法具体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处理步骤包括:
图5中,步骤501至步骤504的处理与图4所述步骤401至步骤404的处理相同。
步骤505: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发送交付数据请求至MMS接收方。这里,所述交付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中包含了步骤501所发送的数据,如果步骤501所述的MMS PDU中包含应用标识,则本步骤发送的MMS PDU中还应包含步骤501所述的应用标识,这样,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就将MMS发送方所要发送的数据下发给MMS接收方。
由背景技术的描述可知,图3中,包含所发送的MM的MMS PDU包括:提交数据请求、转发数据请求和交付数据请求,则交付数据请求也为传送MM的MMS PDU,因此,在传送应用数据时,此交付数据请求也可以称为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可见,在步骤505中,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可以将步骤501所述的应用标识保持不变的包含在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中下发给MMS接收方
步骤506:接收方VASP接收到步骤505所述交付数据请求之后,向自身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返回交付应答,结束当前处理。
其中,在接收方VASP接收到所述交付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之后,将对此MMS PDU进行解析:判断MMS PDU中是否包含应用标识,如果包含,说明本次接收的数据为应用数据,则根据该MMS PDU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自身的目标应用中;否则,说明本次接收的数据为MM,则按现有的MMS处理方式,将MMS PDU中的内容部分进行保存,并在必要时对此MMS内容进行业务所需的处理。
在图4和图5所述的处理中,在接收方MMS UA或VASP发送应用数据给目标应用时,如果应用标识中还包含通道标识,则MMS UA或VASP还将在目标应用标识指示的目标应用地址方案下,通过通道标识所指示的逻辑通道发送应用数据至目标应用;如果应用标识中还包含回复应用标识,则MMS UA或VASP还将此回复应用标识连同应用数据一起发送至目标应用,便于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目标应用按此回复应用标识所指示的回复地址与MMS发送方的应用交互应用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方法在MMS发送方需要发送应用数据时,可以将应用标识添加在MMS PDU中,接收方MMS UA或VASP可以通过识别此应用标识判断接收到的是应用数据,并可以按应用标识所指示的目标应用地址将应用数据发送至对应的MMS接收方应用。
但是,由于应用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MMS接收方设备中不存在接收到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就会造成对应用数据的误处理,比如:将MMS PDU中的应用数据发送至终端用户接口显示给用户等,这将对用户的MMS业务体验带来影响,使MMS PDU的消息内容失去价值,并浪费了宝贵的空中接口资源。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在向MMS接收方下发应用数据之前,由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对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进行解析,在判决MMS接收方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再发送此应用数据。
对于MMS UA来说,目前的MMS规范中存在MMS UA能力协商机制。当MMS UA发送提取数据请求时,该提取数据请求中可以包含此MMS UA的能力信息。现有规范中,MMS UA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最大消息尺寸、支持的最大图象分辨率、支持的媒体类型和媒体格式列表、支持的字符集列表、语音优先顺序列表、支持的最大颜色深度、是否支持流方式传送消息内容等。因此,本发明方法也可以采用MMS UA能力协商机制来发送应用数据,在现有的MMS UA能力信息中增加了MMS UA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用于指示该MMS UA支持的所有目标应用,MMS Relay/Server在接收到MMS UA发来的提取数据请求之后,可以通过该请求内MMS UA能力信息中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来判决此MMS UA是否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所对应的目标应用,从而决定是否下发此应用数据。
采用上述MMS UA能力协商机制,图4所述的本发明方法处理在步骤407中有所改变,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407中,所述提取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中还进一步包含发送方MMS UA的能力信息,并且该MMS UA能力信息中至少包含MMS UA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并且在步骤407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408’: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解析接收到的提交数据请求或转发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判断该MMS PDU中是否包含应用标识,如果是,则根据MMS接收方是否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决定是否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8。
其中,所述判断MMS接收方是否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的方法为:MMS Relay/Server根据步骤407所述MMS UA能力信息中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核对所述MMS PDU中的应用标识,如果该目标应用支持信息中包含该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应用,则表明MMS接收方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执行步骤408;否则表明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当判决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该MMS Relay/Server还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410:通过接收方MMSUA向MMS终端发送失败响应,告知MMS接收方应用数据无法发送;另外,该MMS Relay/Server也可以删除自身缓存的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或者在删除该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的同时执行上述步骤410。
步骤407中,所述MMS UA能力信息的指示方式有多种:一、直接描述MMS UA能力;二、仅提供指向某数据库的链接,MMS Relay/Server可以根据此链接从对应数据库中提取到描述MMS UA能力的信息;三、仅提供发生改变的MMS UA能力描述信息,MMS Relay/Server可以根据所缓存的上一次MMS UA上报的能力信息,结合本次上报的已改变的能力信息,得到当前MMS UA的全部能力信息的描述等等。但是,具体采用哪一种MMSUA能力信息指示方式,本发明不进行限定。
对于VASP来说,其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可以作为VASP的签约信息保存在运营商的网络中,因此,也可以通过签约信息确定VASP是否可以接收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MMS Relay/Server可以通过提取网络中所保存的接收方VASP的签约信息得到该VASP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并根据此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判决该VASP是否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从而决定是否下发该应用数据。
采用上述利用VASP签约信息的机制,图5所述的本发明方法处理在步骤504和步骤505之间进一步增加了步骤505’,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505’: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解析接收到的提交数据请求或转发提交数据请求对应的MMS PDU,判断该MMS PDU中是否包含应用标识,如果是,则根据MMS接收方即接收方VASP是否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决定是否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5。
其中,所述判断接收方VASP是否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的方法为:MMS Relay/Server根据步骤505’所述MMS PDU中的MMS接收方标识即接收方VASP标识,从网络中提取该VASP的签约信息,再根据此签约信息中VASP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核对所述MMS PDU中的应用标识,如果此目标应用支持信息中包含该应用标识对应的目标应用,则表明接收方VASP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执行步骤505;否则表明接收方VASP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结束当前处理。
这里,当判决接收方VASP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该MMS Relay/Server还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507:向接收方VASP发送失败响应,告知该VASP应用数据无法发送;另外,该MMS Relay/Server也可以删除自身缓存的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或者在删除该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的同时执行上述步骤507。
这里,所述VASP的签约信息可以保存在该VASP所属的MMSRelay/Server中,也可以保存在网络中用于保存VASP签约信息的集中数据库中,但具体保存在何种网络实体中,与网络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关,本发明不进行限定。
其中,在上述包含在MMS UA能力信息或VASP签约信息中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可以为支持目标应用列表形式,但所述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具体表示为何种形式,本发明不进行限定。
根据图4和图5所述的本发明方法采用MMS UA能力协商机制和利用VASP签约信息机制进行的处理可见,MMS发送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在下发应用数据之前首先对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支持能力进行解析,如果MMS接收方支持当前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则下发应用数据至MMS接收方;否则将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删除并向MMS接收方返回失败响应,结束当前处理,这样,避免了由于接收方MMS UA、或接收方VASP,因不支持当前发送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造成的对用户MMS业务体验的影响、对应用数据的误处理、以及对有限空口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MMS业务环境中的应用数据传送,并能够根据当前MMS接收方的目标应用支持能力对应用数据的下发进行协商,从而在保证应用数据的有效传送基础之上,不会对用户的MMS业务体验造成影响,并能够避免空口资源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MMS发送方将源应用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发送至MMS中继Relay/服务器Server,所述应用标识至少包含目标应用标识;
b.MMS Relay/Server将所述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
c.MMS接收方接收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并按应用标识中的目标应用标识将该应用数据发送至目标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MMS发送方和MMS接收方属于不同MMS Relay/Server时,MMS发送方所属的MMSRelay/Server将MMS发送方发送的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转发至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再由MMS接收方所属的MMS Relay/Server将该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下发给MMS接收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数据通过MMS协议数据单元PDU发送,所述应用标识包含在传送应用数据的MMS PDU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MMSRelay/Server下发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给MMS接收方之前,进一步包括:
b1.该MMS Relay/Server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应用标识,如果是,执行步骤b2;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b2.该MMS Relay/Server判断MMS接收方是否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如果是,下发该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标识给MMS接收方;否则,结束当前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MS接收方为MMS用户代理UA时,MMS UA将自身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包含在MMS UA能力信息中,MMS UA向MMS Relay/Server发送的提取数据请求中包含自身MMS UA能力信息;步骤b2中,所述判断为:MMS Relay/Server根据MMS UA发送的提取数据请求中MMS UA目标应用支持信息进行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S接收方为增值业务提供商VASP时,VASP将自身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包含在VASP签约信息中;步骤b2中,所述判断为:MMS Relay/Server根据从网络实体中提取的该VASP签约信息中的目标应用支持信息进行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判断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在结束当前处理之前进一步包括,MMS Relay/Server删除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和应用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判断MMS接收方不支持当前准备发送的应用数据对应的目标应用时,在结束当前处理之前进一步包括,MMS Relay/Server向MMS接收方发送失败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标识还进一步包含通道标识;
步骤c中,MMS接收方进一步按应用标识中的通道标识所指示的逻辑通道发送应用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标识还进一步包含:回复应用标识;
步骤c中,MMS接收方进一步将回复应用标识发送至目标应用。
CN 200410069770 2004-07-19 2004-07-19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Pending CN1725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9770 CN1725739A (zh) 2004-07-19 2004-07-19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9770 CN1725739A (zh) 2004-07-19 2004-07-19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5739A true CN1725739A (zh) 2006-01-25

Family

ID=35924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9770 Pending CN1725739A (zh) 2004-07-19 2004-07-19 一种通过多媒体消息业务机制传送应用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257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389A (zh) * 2013-04-16 2013-07-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短信推送方法、短信推送系统及短信推送云端服务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389A (zh) * 2013-04-16 2013-07-1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短信推送方法、短信推送系统及短信推送云端服务器
CN103209389B (zh) * 2013-04-16 2016-04-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短信推送方法、短信推送系统及短信推送云端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7876C (zh) 短消息网关、向移动电话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287572C (zh) 利用短信及移动ip网络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递的方法
CN1411667A (zh) 一个消息业务
CN1697531A (zh) 一种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法
CN1913661A (zh) 消息转换设备与转换方法
CN1275292A (zh) 在网关和服务中心之间进行路由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5987A (zh) 一种传送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867102A (zh) 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CN101079849A (zh) 即时通讯系统中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68378A (zh) 实现多媒体消息业务系统容灾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794707A (zh) 即时消息系统间的搜索方法和互连服务器
CN1738446A (zh) 一种多媒体消息系统及转发多媒体消息的方法
CN1885967A (zh) 在短消息中增加发送方实际名称的方法
CN1249965C (zh) 多媒体消息在不同多媒体消息中心之间转发的方法
CN1852471A (zh) 一种处理垃圾短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859624A (zh) 多媒体消息业务的消息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968090A (zh) 实现数据业务服务中心获得用户终端鉴权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274125C (zh) 终端与增值业务提供商应用之间多媒体消息转发的方法
CN1297122C (zh) 利用mms实现在移动终端上收发电子邮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457212A (zh) 一种利用手机短信完成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送方法
CN1585516A (zh) 预适应泛用型多媒体短信通讯方法
CN1753434A (zh) 一种发送实名短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867104A (zh) 一种终端召回多媒体消息的方法
CN1756387A (zh) 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数据业务统一路由的方法
CN101080044A (zh) 短信的转发和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