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2878A -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2878A
CN1722878A CNA2005100004535A CN200510000453A CN1722878A CN 1722878 A CN1722878 A CN 1722878A CN A2005100004535 A CNA2005100004535 A CN A2005100004535A CN 200510000453 A CN200510000453 A CN 200510000453A CN 1722878 A CN1722878 A CN 1722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imei
power suppl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04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2884C (zh
Inventor
梁玄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LG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2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8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88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H04M1/665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by checking the validity of a cod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部;FLASH部;OTP部;电源部。该方法包括:号码步骤,生成电子串号并且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便携终端的FLASH部和OTP部中;初始化步骤,上述便携终端通过初始化操作,读入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中的IMEI号码;判断步骤,判断上述FLASH部和OTP部的IMEI号码是否相同;电源步骤,在上述判断结果,当是判断为相同的号码时,控制电源部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工作电源;当是判断为不相同的号码时,则控制电源部将工作电源设定为断开状态。本发明可防止他人通过不当的手段变更便携终端的电子串号。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通过无端变更便携终端的电子串号而盗用的技术,特别是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使得作为GSM方式便携终端电子串号的IMEI相同的记录存储于FLASH和OTP中,并在初始化步骤中进行比较确认,当是不相同的情况下,控制断开便携终端的工作电源而无法使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用便携终端(UE:USER EQUIPMENT)在加入登录系统的相应基站(RAN:RADIO ACCESS NETWORK)形成的服务区域(SERVICE AREA)内自由移动,受到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的监视、控制、交换(SWITCHING)而经过设定的通信路径,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与对方即刻无线连接并通信,是一种用户随时携带移动并通信的尖端无线通信设备。
上述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基站的无线信道分配无线连接于便携终端(UE),上述无线信道将限定的频率资源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
在分配上述限定的频率资源的方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码分多址(CDMA)方式和时分多址(TDMA)方式等,上述码分多址方式是以韩国和美国为中心开发,上述时分多址方式则是符合欧洲地区特定而适当变更开发的GSM方式。
在上述码分多址方式中,便携终端称为MS(MOBILE STATION),区分装备的电子串号称为ESN(ELECTRONIC SERIAL NUMBER);在上述GSM方式中,便携终端称为UE(USER EQUIPMENT),区分装备的电子串号称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同时将包含有呼叫固有呼叫号码的重要应用信息记录存储于拆装容易的SIM卡中,使在旅游时携带上述SIM卡,并通过租赁终端机身而接收移动通信服务。
最近,在便携终端(UE)中不只附加通信功能,还同时附加有相机功能、计算功能、记事本功能、游戏功能等多种功能,同时在通信功能上,发展为音频级通信,利用记号、文字、数字等的文字通信,在上述语音和文字中包含影像信号的多媒体级通信方式。
如上所述,随着便携终端(UE)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和高级化,其价格也不断变高,各制造商考虑到多样的消费层而生产功能及价格上不相同的便携终端。
因此,容易引发出高端的便携终端(UE)经常被盗窃,并通过基于破解(HACKING)方式的电子串号IMEI变更等方法进行不当流通,故需要开发出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窃对应的盗用防止技术。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现有技术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式。
图1是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功能结构图。
下面参照上述附图1说明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便携终端(UE)10在基站(RAN)20形成的服务区域(SERVICE AREA)内自由移动,同时进行位置登录(LOCATION REGISTRATION)以登录电子串号IMEI和固有呼叫号码(ID),从而处于接收移动通信服务的准备状态。
在上述完成位置登录的便携终端10进行呼叫操作时,拨出用于指定对方的相应固有呼叫号码,上述拨出信号作为呼叫请求信号进行无线传送,基站20接收上述无线传送的呼叫请求信号并将其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MSC)30。
上述移动交换中心30确认上述进行呼叫请求的便携终端10是否为位置登录的便携终端10,同时在被呼叫的对方便携终端10的情况下,同样确认是否为位置登录的便携终端10。在上述确认步骤中,当是正常进行位置登录的便携终端10的情况下,将通过相应的交换操作设定通信路径。
通过上述设定的通信路径,上述呼叫侧便携终端10和被叫侧便携终端10将相互连接并进行通信操作。
上述各个便携终端10包含有电子串号IMEI号码,并将固有呼叫号码等登录于移动交换中心30,进行位置登录的同时接收移动通信服务。
上述电子串号IMEI和固有呼叫号码等,在加入到移动通信系统服务提供商时,将记录存储于移动交换中心30的相应数据库并进行登录管理。
在上述便携终端10通过呼叫及被叫操作接收移动通信服务时,上述移动交换中心30对数据库(DB:DATA BASE)进行检索,通过上述检索操作而确认相应的IMEI号码和固有呼叫号码等是否与记录存储管理的号码相同,并只有在上述检索操作中确认相同时才能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因此,在便携终端(UE)10的电子串号IMEI和相应的固有呼叫号码,与移动交换中心30的相应数据库中登录的号码不相同时,将无法接收移动通信服务。
下面参照上述附图2说明现有技术中的便携终端(UE)10的盗用防止装置。
上述便携终端10中一体设有的控制部13在接到(ON)工作电源时,将从存储部15加载应用程序和数据并进行设定,从而进入到应用待机状态。
为使上述待机状态的便携终端10接收移动通信服务而进行位置登录操作,通过无线部11输出FLASH部19中记录存储的电子串号IMEI,并在移动交换中心进行位置登录。
在输入输出部17中拨号(DIALING)输入有用于指定对方的固有呼叫号码(ID),并同时输入有呼叫连接请求的控制命令时,上述便携终端10的控制部13将上述被叫方的固有呼叫号码(ID)与上述FLASH部19中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通过上述无线部11进行无线传送,上述基站(RAN)接收上述信号并将其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30,通过设定相应的通信路径而接收移动通信服务。
上述便携终端10的FLASH部19中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登录于移动交换中心而无法进行变更,即便他人不当取得上述便携终端的情况下,也无法使用于IMEI号码跟踪操作。
但是,上述记录存储有IMEI号码的FLASH部19中相加有相应的电子信号,故可对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内容进行变更,使通过不当取得上述便携终端的用户,将删除上述IMEI号码并变更为其它IMEI号码而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将作为便携终端电子串号的IMEI相同的记录存储于FLASH和OTP(ONE TIME PROGRAMMABLE:一次性编程)中,并在初始化步骤中进行比较确认,使当相同的情况下供给工作电源,从而防止不当取得上述便携终端的他人变更IMEI号码而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控制部,在初始化步骤中,将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当相同的情况下,控制电源部输出工作电源;FLASH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输出半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OTP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输出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电源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向便携终端的各功能部分输出工作电源。
还包含有:
输入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部,用于输入输出便携终端的多媒体信号,并同时输入用于指定呼叫对方的控制命令;
存储部,连接于所述控制部,记录存储用于初始化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并进行输出;
无线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将位置登录信号和呼叫连接通信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发送。
所述控制部在便携终端接到工作电源的初始化状态下,将记录存储于FLASH部的IMEI号码和记录存储于OTP部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为相同的号码,当是不相同时,卡断所述电源部并防止各功能部中输出工作电源。
所述OTP部用于记录存储永久性无法变更的IMEI号码;
所述FLASH部用于记录存储可进行变更的IMEI号码;
所述电源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操作,向便携终端的各功能部输出或不输出工作电源。
并且,为使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号码步骤,生成电子串号并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便携终端的FLASH部和OTP部中;初始化步骤,上述便携终端通过初始化操作,读入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中的IMEI号码;判断步骤,判断上述FLASH部和OTP部的IMEI号码是否相同;电源步骤,在上述判断结果,当是判断为相同的号码时,控制电源部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工作电源;当是判断为不相同的号码时,则控制电源部将工作电源设定为断开状态。
所述号码步骤包含有:
通过便携终端制造商生成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
将所述步骤中生成的相同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的步骤。
所述初始化步骤包含有:
判断所述便携终端中是否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的步骤;
在所述判断结果,当是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时,从所述FLASH部和OTP部中读入各记录存储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
所述电源步骤包含有:
所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控制电源部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电源的步骤;
所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控制电源部中输出的工作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在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便携终端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中,从而可防止不当变更便携终端电子串号的现象。
并且,便携终端的FLASH部和OTP部中记录存储有相同的IMEI号码时,将正常供给工作电源而使用,从而可防止便携终端不当盗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功能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功能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流程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无线部          110:控制部              120:存储部
130:电源部          140:输入输出部          150:OTP部
160:FLASH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图3是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功能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流程图。
下面参照上述附图3说明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包含有:无线部100、控制部110、存储部120、电源部130、输入输出部140、OTP部150、FLASH部160。
其中,上述无线部100通过上述控制部110的控制,将位置登录信号和呼叫连接通信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发送;
上述控制部110连接于上述无线部100并控制通信信号的无线接收发送,在初始化步骤中,将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160和OTP部150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当相同的情况下,控制电源部130输出工作电源。在便携终端接到工作电源的初始化状态下,将记录存储于FLASH部160的IMEI号码和记录存储于OTP部150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为相同的号码,当是不相同时,卡断上述电源部并防止各功能部中输出工作电源;
上述存储部120连接于上述控制部110,记录存储用于初始化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并进行输出;
上述电源部130通过上述控制部110的控制操作,向便携终端(UE)的各功能部分输出或不输出工作电源;
上述输入输出部140连接于上述控制部110,用于输入输出便携终端的多媒体信号,并同时输入用于指定呼叫对方的控制命令;
上述OTP部150通过上述控制部110的控制操作,输出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
上述FLASH部160通过上述控制部110的控制操作,输出半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使在需要的情况下,输出可变更状态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盗用防止装置。
上述FLASH部160由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元件构成,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元件具有如下特征,即,一次记录存储的信息在相加相应的控制信号之前,即便卡断工作电源也可记忆相应信息而不丢失。当根据需要而变更已记录存储的信息时,通过相加相应的控制信号,将上述已记录存储的信息内容变更为新的内容。
上述OTP部(ONE TIME PROGRAMMABLE-一次性编程)150在一次性记录存储信息后将永久性无法变更,是一种一次性编程的存储元件。当需要变更已记录存储的信息内容时,则只能用新的结构代替。
通过上述便携终端制造商生成电子串号IMEI号码,上述生成的IMEI号码将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
上述便携终端的电源部130在动作初期,将只向上述控制部110、存储部120、FLASH部160、OTP部150供给工作电源。
上述控制部110从上述存储部120加载(LOAD)应用程序和数据并进行初始化,同时将其各记录存储于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上述控制部110读入以电子方式记录存储便携终端(UE)串号的IMEI号码,并判断是否为相同的IMEI号码。
在上述控制部110的比较判断结果,当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读入的IMEI号码相同时,通过控制上述电源部130,向包括上述无线部100和输入输出部140在内的构成便携终端的所有功能部供给相应的工作电源,从而使上述便携终端正常进行工作。
在上述附图3中,为使本发明说明上的方便,只图示出必需的结构部件,其它各功能部分则省去图示。
在上述控制部110的比较判断结果,当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读入的IMEI号码不相同时,通过控制上述电源部130卡断工作电源供给,从而控制便携终端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在上述电源部130向各功能部供给工作电源的状态下,上述输入输出部140拨号输入的对方固有呼叫号码,将通过上述控制部110的相应控制相加到上述无线部100并进行无线传送,从而传送到上述移动交换中心(MSC),设定通信路径并进行通信。
作为一例,在丢失上述便携终端(UE)的情况下,向加入登录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申请挂失,接收上述申请挂失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将制作挂失目录,并与其它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共享而防止上述丢失便携终端的不当使用。
在第3者或他人不当取得上述便携终端(UE)而使用时,为使避开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管理的挂失目录而需要变更电子串号IMEI号码。其中,上述FLASH部160中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将通过破解(HACKING)等方式进行变更。
但是,上述OTP部150中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将无法通过破解等方式进行变更,而是需要通过硬件(HARDWARE)性交替上述OTP部150。
因此,在交替上述OTP部150时,即便具有专门设备和熟练的技术者,同时需要相同结构的元件,从而防止便携终端被他人不当取得而盗用的现象。
下面参照上述附图4说明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包含有:号码步骤、初始化步骤、判断步骤(见步骤S140)、电源步骤。
在上述号码步骤中,生成用于区分便携终端的电子串号,并将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便携终端的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其包含有:通过便携终端(UE)制造商生成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见步骤S100);将上述步骤S100中生成的相同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160和OTP部150的步骤;
在上述初始化步骤中,上述号码步骤中的便携终端通过初始化操作,读入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的IMEI号码。其包含有:判断上述便携终端中是否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的步骤(见步骤S120);在上述判断S120结果,当是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时,从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读入各记录存储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见步骤S130);
在上述判断步骤S140中,判断上述初始化步骤中读入的FLASH部160的IMEI号码和OTP部150的IMEI号码是否相同;
在上述电源步骤中,在上述判断S140结果,当是判断为相同的号码时,控制电源部130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工作电源;当是判断为不相同的号码时,则控制电源部130将工作电源设定为断开状态。其包含有:上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110控制电源部130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电源的步骤(见步骤S150);上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110控制电源部130中输出的工作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见步骤S160);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的便携终端盗用防止方法。
便携终端制造商在生产多数个便携终端(UE)时,同时生成电路中包含有区分各个便携终端(UE)的序列号(SERIAL NUMBER)的IMEI号码(见步骤S100),上述生成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将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上述便携终端(UE)的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见步骤S110)。
为操作上述便携终端(UE)而最初相加ON工作电源时(见步骤S120),上述控制部110在初始化状态下,通过上述存储部120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处于应用准备状态,同时从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读入各记录存储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见步骤S130),并判断上述各读入的IMEI号码是否为相同的号码(见步骤S140)。
在上述判断S140结果,当上述FLASH部160的IMEI号码和OTP部150的IMEI号码相同时,上述控制部110控制上述电源部130正常输出工作电源(见步骤S150),从而使构成便携终端(UE)的所有功能部正常供给到工作电源。
在上述判断S140结果,当上述FLASH部160的IMEI号码和OTP部150的IMEI号码不相同时,上述控制部110则控制上述电源部130断开工作电源的输出(见步骤S160),从而使上述便携终端(UE)处于关机OFF状态而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便携终端(UE)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将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并防止其不当进行变更操作,同时比较上述FLASH部160和OTP部150中各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是否为相同的号码,从而防止便携终端盗用的现象。
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Claims (8)

1.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控制部,在初始化步骤中,将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当相同的情况下,控制电源部输出工作电源;
FLASH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输出半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
OTP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输出永久性记录存储的IMEI号码;
电源部,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操作,向便携终端的各功能部分输出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
输入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部,用于输入输出便携终端的多媒体信号,并同时输入用于指定呼叫对方的控制命令;
存储部,连接于所述控制部,记录存储用于初始化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并进行输出;
无线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将位置登录信号和呼叫连接通信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控制部在便携终端接到工作电源的初始化状态下,将记录存储于FLASH部的IMEI号码和记录存储于OTP部的IMEI号码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为相同的号码,当是不相同时,卡断所述电源部并防止各功能部中输出工作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OTP部用于记录存储永久性无法变更的IMEI号码;
所述FLASH部用于记录存储可进行变更的IMEI号码;
所述电源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控制操作,向便携终端的各功能部输出或不输出工作电源。
5.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
号码步骤,生成电子串号并且各相同的记录存储于便携终端的FLASH部和OTP部中;
初始化步骤,所述便携终端通过初始化操作,读入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中的IMEI号码;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FLASH部和OTP部的IMEI号码是否相同;
电源步骤,在所述判断结果,当是判断为相同的号码时,控制电源部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工作电源;当是判断为不相同的号码时,则控制电源部将工作电源设定为断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号码步骤包括:
通过便携终端制造商生成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
将所述步骤中生成的相同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各记录存储于FLASH部和OTP部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便携终端中是否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的步骤;
在所述判断结果,当是相加有用于初始化的工作电源时,从所述FLASH部和OTP部中读入各记录存储的电子串号IMEI号码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电源步骤包括:
所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控制电源部向各功能部正常供给电源的步骤;
所述便携终端的控制部控制电源部中输出的工作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CNB2005100004535A 2004-07-14 2005-01-11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8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54896 2004-07-14
KR1020040054896A KR100619882B1 (ko) 2004-07-14 2004-07-14 휴대단말기의 도용 방지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878A true CN1722878A (zh) 2006-01-18
CN100362884C CN100362884C (zh) 2008-01-16

Family

ID=3591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04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884C (zh) 2004-07-14 2005-01-11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19882B1 (zh)
CN (1) CN100362884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822C (zh) * 2006-08-25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用的保护方法与系统
WO2011153730A1 (zh) * 2010-06-07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锁网锁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31079A (zh) * 2012-08-20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613493A (zh) * 2017-08-02 2018-01-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防盗的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4264B1 (ko) * 2006-11-30 2008-05-30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Wcdma 시스템에서 입고 단말기 정보의 실시간 자동등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799250B1 (ko) * 2007-10-29 2008-01-29 주식회사 파인디지털 디지털 기기의 도난 방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디지털 기기
FR3044792A1 (fr) * 2015-12-07 2017-06-09 Orange Procede de securisation d'un terminal mobile et terminal correspond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290B1 (en) * 1998-05-07 2001-04-2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 fraudulent use of a cellular telephone
FR2812510B1 (fr) * 2000-07-28 2004-03-19 Sagem Procede d'exploitation d'un terminal de telephonie cellulaire et terminal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1822C (zh) * 2006-08-25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用的保护方法与系统
WO2011153730A1 (zh) * 2010-06-07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锁网锁卡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31079A (zh) * 2012-08-20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13178117A1 (zh) * 2012-08-20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
EP2829978A4 (en) * 2012-08-20 2015-07-15 Zte Corp METHOD FOR DETECTING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AU2013270195B2 (en) * 2012-08-20 2015-09-17 Zte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2831079B (zh) * 2012-08-20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移动终端进行检测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9292680B2 (en) 2012-08-20 2016-03-22 Zte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613493A (zh) * 2017-08-02 2018-01-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防盗的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19882B1 (ko) 2006-09-08
CN100362884C (zh) 2008-01-16
KR20060005902A (ko)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2878A (zh) 一种便携终端的盗用防止装置及其方法
CN1774106A (zh) 一种便携终端的模块化装置及方法
CN1934894A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902609A (zh) 用于在一外围装置与一无线装置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623138A (zh) 驱动软件代码的使用
CN101068196A (zh) 一种蓝牙手机接入蓝牙网关的业务接入控制方法
CN1649286A (zh) 半双工无线电通信方法、程序及其系统
CN1468022A (zh) 无线通信终端
CN1263323C (zh) 基于推技术发送视频信息到移动电话的方法
CN1518255A (zh) 解决处于rrc连接模式ue移动的方法
CN1902977A (zh) 通过拒绝代码处理进行的能够使用数据的网络优先化
CN1826788A (zh) 动态绑定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识别模块(uim)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709007A (zh) 用于更好地选择使数据服务可用的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711791A (zh) 用于驱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的方法
CN1794842A (zh) 一种便携终端的个人信息共享装置及方法
CN1992551A (zh) 通信设备和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874591A (zh) 选择应用无线接入技术的实现方法
CN1787656A (zh) 通信系统中的时效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153491C (zh) 用于访问多个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614926A (zh) 一种无线移动双模网卡及其工作模式控制与电源管理的方法
CN1794846A (zh) 采用stk/utk实现手机双卡切换及其它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536795A (zh) 用户选择mbms业务的方法
CN1241129C (zh) 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指令执行装置
CN1871778A (zh) 参数重编码的方法及设备
CN1933640A (zh) 便携终端的工程模式操作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02 CHAOYANG, BEIJING TO: 264006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09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228 Cha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wo Beijing 100102 Chaoyang District city in Wangjing Lize Park No. 203 Petrova building block B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