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9566A - 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9566A
CN1719566A CN 200510034540 CN200510034540A CN1719566A CN 1719566 A CN1719566 A CN 1719566A CN 200510034540 CN200510034540 CN 200510034540 CN 200510034540 A CN200510034540 A CN 200510034540A CN 1719566 A CN1719566 A CN 1719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iron core
resistance
diode
electron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45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0838C (zh
Inventor
杨松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510034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0838C/zh
Publication of CN1719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9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08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083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有主体(1)、上动铁芯(2)、下静铁芯(5)、缠绕在下静铁芯(5)上的线圈(3)、弹簧(4)和恒磁体(6),还包括有一实现磁保持的电子模块(8),该电子模块(8)电子模块(8)包含有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和反相电路,它们有三个输出端(B1、B2、B3)。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电子模块(8),所以仍采用原接触器的一个线圈(3)。因此,本发明的接触器的结构简单、成本更低,又由于电子模块(8)及内设保护电路的应用,使得本发明在防雷击、防过流、防超高温及接触器磁电部分的更换上都得以实现,而耗电量一年不超过一度。

Description

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应的开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已经被广泛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水泥厂、钢铁厂、化工、轻工、机械配电等工业系统,涉及各行各业,全国大约有十几亿的用量。
目前市场上的接触器普通存在着自身耗能大、噪音、易热烧毁、受电网电压波动易跳闸甚至烧毁负载设备等缺点,虽然近十多年来出现了磁保持技术,在解决交流接触器存在的这些弊端上有了很好的改进,但因技术不完善、成本高、结构复杂,特别是不易接入自动控制线路中使得推广范围有限。
例如在专利号为200420025887.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微能耗无噪声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这种接触器实现了无噪音,微能耗,不论容量大小连续工作几年耗电量小于4度电。但是由于其实现的电路中采用的是电解电容、可控硅和反磁线圈等易损、耗能的元器件,使得交流接触器的结构、耗电及成本仍然未能很好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器,其结构更加简单、耗电更少、成本更低。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主体、上动铁芯、与所述上动铁芯相对的下静铁芯、恒磁体、弹簧和线圈,还包括一个实现磁保持的电子模块,该电子模块包含有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和反相电路;所述线圈围绕在下静铁芯的铁芯上;所述电子模块预留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
所述的接触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相连。
所述电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
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D4、电阻R1和二极管D3与第三输出端相连,电阻R3和电容C1并联于MOS管Q1的漏极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阳极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该所述电阻R1和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4正极之间的节点通过稳压二极管D5和电容C2的并联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该所述MOS管的漏极,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2接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电阻R4之间,源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
在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连接一热敏电阻。
也可以在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压敏电阻。
也可以在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连接一热敏电阻,同时在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一压敏电阻。
所述上动铁芯和下静铁芯为普通低碳钢铁芯。所述恒磁体为钕铁硼磁芯。
所述MOS管Q1也可以用场效应管替代。
所述电子模块还包括有保护电路。
本发明不仅可以适用于交流接触器,也适用于直流接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成本降低: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特别设计的电子模块,使得整个接触器中只使用一个线圈,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2、耗电少、性能稳定:本发明中的电子模块使用二极管、MOS管取代了可控硅、反磁线圈等元件,同时用无极性电容取代了电解电容这类不稳定元件,使得本发明的接触器性能更稳定,能耗更低,其年耗电不足1度。
3、易于更换:由于本发明基本采取现有接触器的大部分结构件,只需更换接触器内部磁电系统即可。
4、防雷击、防过流、防超高温:本发明中的电子模块内设有保护电路,使得接触器的工作电压更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磁保持技术的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子模块内部电路实现方式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2为上动铁芯,3为电磁吸合线圈,4为弹簧,5为下静铁芯,6为恒磁体,7为底座,9为反磁线圈,10为电容释放器。这个接触器使用了附图标号为3的四个线圈附图标号为9的一个线圈,即共使用了5个线圈。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接触器包括:主体1、上动铁芯2、与上动铁芯2相对的下静铁芯5、缠绕在下静铁芯5的中间铁芯上的线圈3、分立在上、下铁芯两侧并固定在底座7上的弹簧4、固定在底座7上且夹在下静铁芯5之间的恒磁体6;本发明的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电子模块8,该电子模块8含有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反相电路和保护电路,并预留有第一输出端B1、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用于与外接开关连接。其中的第一输出端B1和第二输出端B2还与线圈3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模块8在第一输出端B1和第三输出端B3之间还连接一个延迟开关K1。所述延迟开关K1是一个选择部件,对于许多自动控制的使用场合,接入延迟开关K1后,接触器的输出端由原来的B1、B2、B3三个输出端转换成直接连接交流电源的A1和A2两个接线端;在手动控制的使用场合,则不需要连接延迟开关K1,电子模块8的第一输出端B1、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直接连接用电设备的接线端口。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原理方框图,当接通电源开关(或自控仪表触点开关)K2后,电流通过延迟开关K1的常闭触点K1-1进入电子模块8,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使线圈3带电,下静铁芯5磁力加强,吸下上动铁芯2,接通负载工作;由于延迟开关K1瞬间断开前已经通过电子模块8中的放大电路放大,使电容C1充电,延迟开关K1瞬间断开后,线圈电路不再通电,因此接触器进入静音工作状态,达到节电目的。一旦断开电源开关(或自控仪表触点开关)K2,则电容C1给反相电路放电使线圈3输出负压,产生反磁力,抵消恒磁体的磁力,由于弹簧的作用,使铁芯释放,达到断开负载目的。
图4是本发明的电子模块内部电路实现方式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的电子模块8的三个输出端B1、B2、B3的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输出端B1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延迟开关K1分别与电子模块8的第一输出端B1和第三输出端B3及连接外接电源端A1连接;
第二输出端B2连接外接电源端A2,并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D4、电阻R1和二极管D3与第三输出B3端相连,电阻R3和电容C1并联于MOS管Q1的漏极和第二输出端B2之间;
第三输出端B3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该所述电阻R1和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4正极之间的节点通过稳压二极管D5和电容C2的并联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该所述MOS管的漏极,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2接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电阻R4之间,源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
在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之间连接一热敏电阻PT1,在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输出端B2之间连接一压敏电阻D7。
该电子模块8的实现原理为:
1、吸合回路:接通开关电源开关K2,电流瞬间通过延迟开关K1常闭触点K1-1,经过二极管D1整流,使线圈3瞬间带电,下静铁芯5磁力加强,吸合上动铁芯2,完成铁芯吸合动作,接通负载。
2、保持回路:当延迟开关K1常闭触点K1-1未断开且常开触点K1-2已经吸合瞬间,电流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MOS管Q1、电阻R2、电阻R4形成回路,此时MOS管Q1给电容C1充电;
当延迟开关K1常闭触点K1-1断开,常开触点K1-2依然吸合时,由电阻R4、电阻R2、MOS管Q1、电容C2、电阻R1、二极管D3形成的回路来维持MOS管Q1的工作电压。
3、释放回路:当电源开关K2断开,延迟开关K1常开触点K1-2打开,常闭触点K1-1闭合,电容C1通过线圈3反相放电,在线圈3上形成了一反相电压,来抵消吸合回路时产生的感应电压,使得上动铁芯2和下静铁芯5弹开,达到断开负载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包括:主体(1)、上动铁芯(2)、与所述上动铁芯(2)相对的下静铁芯(5)、恒磁体(6)、弹簧(4)和线圈(3),该线圈(3)围绕在下静铁芯(5)的铁芯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实现磁保持的电子模块(8),该电子模块(8)包含有整流电路、放大电路和反相电路;所述电子模块(8)预留第一输出端(B1)、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用于与外接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B1)和第二输出端(B2)与所述线圈(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模块(8)的第一输出端(B1)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正极;
所述第二输出端(B2)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D4、电阻R1和二极管D3与第三输出端(B3)相连,电阻R3和电容C1并联于MOS管Q1的漏极和第二输出端(B2)之间;
所述第三输出端(B3)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阳极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该所述电阻R1和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4正极之间的节点通过稳压二极管D5和电容C2的并联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该所述MOS管的漏极,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2接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电阻R4之间,源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之间连接一热敏电阻PT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输出端(B2)之间连接一压敏电阻D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输出端(B2)和第三输出端(B3)之间连接一热敏电阻PT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可以用场效应管替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铁芯(2)和下静铁芯(5)是普通低碳钢铁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磁体(6)为钕铁硼磁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电子模块(8)包含有一保护电路。
CN200510034540A 2005-04-30 2005-04-30 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08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34540A CN100580838C (zh) 2005-04-30 2005-04-30 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34540A CN100580838C (zh) 2005-04-30 2005-04-30 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9566A true CN1719566A (zh) 2006-01-11
CN100580838C CN100580838C (zh) 2010-01-13

Family

ID=3593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345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0838C (zh) 2005-04-30 2005-04-30 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083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4984B (zh) * 2007-07-23 2011-09-21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模块化混合式无弧智能电动机起动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4984B (zh) * 2007-07-23 2011-09-21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模块化混合式无弧智能电动机起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0838C (zh) 2010-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6078Y (zh) 带延迟开关的接触器
CN1719566A (zh) 接触器
CN2785120Y (zh) 接触器
CN206099881U (zh) 一种抑制光伏电池板pid效应的装置
CN1225832C (zh) 一种开关电源
CN103501099B (zh) 一种永磁压力发电装置
CN103489718A (zh) 一种接触器的双稳态永磁电磁系统
CN1270339C (zh) 一体化数控接触器
CN207068757U (zh) 接触器
CN201174357Y (zh) 交流接触器节电器
CN203118877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2816812U (zh) 一种节能型接触器的电磁系统
CN207977277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862305Y (zh) 双电压交流接触器
CN205622504U (zh) 一种采用变压器和开关电感的准z源变换器
CN201171023Y (zh) 永磁式双稳态接触器脉冲励磁电路
CN204732846U (zh) 塑壳式断路器的欠电压脱扣器
CN2482737Y (zh) 一种节能接触器
CN201994244U (zh) 一种接触器
CN218499032U (zh) 用于串励电机的刹车电路以及串励电机
CN219144068U (zh) 一种节能型交流接触器
CN202004713U (zh) 直流电机励磁监视装置
CN2177281Y (zh) 直流保持快速电磁铁
CN100392786C (zh) 永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
CN2746513Y (zh) 节能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