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4872A -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4872A
CN1704872A CN 200410046121 CN200410046121A CN1704872A CN 1704872 A CN1704872 A CN 1704872A CN 200410046121 CN200410046121 CN 200410046121 CN 200410046121 A CN200410046121 A CN 200410046121A CN 1704872 A CN1704872 A CN 1704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serial bus
universal serial
remote contr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461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 ELECTRONIC CO Ltd
Nvidia BV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461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04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70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4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主要包括:于主端上,将原本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第一数据的数据结构转换为可使用有线/无线网络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将第一数据输出至遥控端;以及,于遥控端上,将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所输入的第一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装置将第一数据输出至使用通用串行总线的装置;因此,通用串行总线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的连结可通过遥控端而有效拉长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由7家包括了Compaq、迪吉多、IBM、英特尔、微软、NEC以及北方电讯(加拿大)等主要的计算机与电子科技大厂所研发与规划出来的。
USB是一种标准的连接界面,允许把外面的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时,不必重新配置规划系统,也不必打开机壳,另外调整界面卡的指拨开关。而连接上计算机时,计算机会自动识别这些接口设备,并且配附适当的驱动程序,无需使用者再另外重新设定。而USB界面规格2.0中的480Mbps的传送速度更可满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因此,USB界面是目前最普及也最标准的传输界面。但,USB仍有一些限制,举例来说,现行USB传输线顶多长5公尺。也就是说,当USB装置通过USB传输线与计算机连结时,将必须紧绕在计算机周围,故对于USB装置的使用变得相当不便。
请参见图1所示的已知USB主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图1中,USB主端100包含有软件部分的USB装置驱动程序120、USB主端控制驱动程序130以及硬件部分的USB主端控制器110。当USB主端使用USB传输线连结与100USB装置140时,USB主端100对于USB装置140的控制以及数据存取,即可通过USB装置驱动程序120以及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130以及USB主端控制器110来完成。
举例来说,当USB主端100欲传输请求(URB,USB request blocks)给USB装置140时,可通过USB装置驱动程序120将这些URB嵌入输入/输出封包(IRP,I/O Request Packet),再将由USB装置驱动程序120所输出的URB通过USB主端控制驱动程序130转换成QH/qTD/iTD/siTD的数据格式以及通过USB主端控制器转换成USB的数据交易,以输入至USB装置140。而USB主端100欲传输的URB即可顺利送达USB装置140,以进行对USB装置140的控制。
不过在已知USB主端控制方法的架构下,由USB主端100传输至USB装置140的USB传输交易,只通过USB传输线以进行传输,而现有的USB传输线仅能达到5公尺的长度。因此,USB主端100与USB装置140间的连结便线缩在这5公尺的周围内,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将通用串行总线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连结的有效距离拉长,以提供通用串行总线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更佳的操作模式。
本发明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于主端上,将原本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第一数据的数据结构转换为可使用有线/无线网络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将第一数据输出至遥控端。以及,于遥控端上,将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所输入的第一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装置将第一数据输出至使用通用串行总线的装置。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此方法还包括:在主端上,将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接着将遥控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以及将传输控制/网络通讯协议输入/输出所需的接口嵌入第一数据、最后将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输出将第一数据输出至遥控端。
而在遥控端上,更包括解译以有线/无线网络所输入的第一数据的封包并转换为第一数据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数据格式。
在实际应用上,为使用一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将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为使用一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将遥控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为使用一伺服应用程序将传输控制/网络通讯协议输入/输出所需的接口嵌入第一数据。为使用一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用以将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第一数据。
其中,还使用虚拟总线驱动程序加载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且根据伺服应用程序、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检测装置,虚拟总线驱动程序加载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
本发明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装置,包括主端以及遥控端。其中,主端包括有用以将数据由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转换为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以输出的数个程序、用以收发由上述程序转换后数据的主端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遥控端包括有用以收发由主端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所传输数据的遥控端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用以将遥控端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所接收的数据由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转换为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以输出至固件,以及用以输出固件所输出的数据的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器。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程序可包括虚拟总线驱动程序、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伺服应用程序以及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
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用串行总线主端可通过遥控端间的有线/无线网络连结,而将通用串行总线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的连结有效拉长,以提供通用串行总线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更佳的操作模式。
基于已知USB主端控制方法架构下,USB主端与USB装置间的连结,只通过USB传输线以进行传输,而现有的USB传输线仅能达到短距离的长度。因此,USB主端与USB装置间的连结仅限于短距离。故,本发明期望若能通过有线/无线传输作为媒介,势必能将USB主端与USB装置间的连结有效拉长,以达到更佳的操作模式。
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USB主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装置的方块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USB主端;110USB主端控制器;120USB装置驱动程序;130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140USB装置;200遥控装置;205主端;210虚拟总线驱动程序;220遥控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230伺服应用程序;240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250、290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60遥控端;270固件;280USB主端控制器;310USB装置;320USB装置驱动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所示的本发明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装置的方块示意图。此遥控装置200包括有主端205以及遥控端260。其中,主端205还包括有软件部分的虚拟总线驱动程序21O、遥控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220、伺服应用程序230、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240以及硬件部分的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50。而遥控端更包括已写入在可编程逻辑存储器(EEPROM)中,用以控制遥控端硬件的固件260、以及硬件部分的USB主端控制器280、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90。
当遥控端260激活(power on)后,主端205即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50、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240以及伺服应用程序检测到遥控端260,且同时伺服应用程序250呼叫虚拟总线驱动程序210加载遥控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220。因此,遥控端260激活后,主端205即可通过上述机制检测到遥控端260并使用,而遥控端260所连结的USB装置(未绘示)亦可接受主端205遥控使用。
请参见图3所示的本发明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图3中,当遥控端260连结上USB装置310后,主端205即可通过遥控端260检测到USB装置310并呼叫此USB装置310的USB装置驱动程序320,而主端205对USB装置310的控制亦必须通过此驱动程序320。
当USB装置驱动程序320送出一些请求(URB)以控制USB传输装置310时,这些URB即可通过USB装置驱动程序320嵌入有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I/O Request Packet)、通过遥控USB主端控制器驱动程序220嵌入有遥控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通过伺服应用程序230嵌入有传输控制/网络通讯协议(TCPIP)输入/输出所需的接口,以及最后通过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240嵌入有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因此,当主端205的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50接收这些嵌入有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封包的URB时,即可将其转换为网络传输讯号,以顺利被遥控端260的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90所接收。
至于当遥控端260的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90接收由主端的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50所输入的网络传输讯号后,这些网络传输讯号即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290解封包以及通过固件270转译回先前主端205上URB的QH/qTD/iTD/siTD的数据格式,以顺利让USB主端控制器转换为USB的数据交易并输出。同时,遥控端260即可通过上述机制将主端205对USB装置310所送出的要求,顺利送至USB装置310。故,当主端205送出的要求或数据即可通过遥控端260连结至USB装置310。同理,USB装置310送出的要求亦可通过遥控端260连结至主端205。
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主端可通过遥控端遥控使用遥控端连结USB装置,且由于主端与遥控端间的连结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故主端与USB装置间的连结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而有效拉长连结距离,而不需局限在USB传输线的延伸距离,以提供使用者更有弹性选择的操作模式。
综合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遥控端作为主端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间的中继站并通过有线/无线传输作为媒介。因此,USB主端与USB装置间的连结能够有效拉长,而不局限于USB传输线的延伸长度,以达到更佳的操作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发明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

Claims (12)

1、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一主端上,将原本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一第一数据的数据结构转换为可使用有线/无线网络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将该第一数据输出至一遥控端;
在该遥控端上,将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输入的该第一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装置将该第一数据输出至使用通用串行总线的一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主端上,将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在主端上,将遥控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在该主端上,将传输控制/网络通讯协议输入/输出所需的接口嵌入所述第一数据;以及
在该主端上,将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输出将该第一数据输出至所述遥控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于该遥控端上,解译以有线/无线网络所输入的该第一数据的封包;
转换为该第一数据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数据格式;
4、如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使用一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将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使用一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将遥控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使用一伺服应用程序将传输控制/网络通讯协议输入/输出所需的接口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使用一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用以将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所需的封包嵌入所述第一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使用一虚拟总线驱动程序加载该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该伺服应用程序、该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检测所述装置,该虚拟总线驱动程序加载所述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该遥控端上,将原本使用通用串行总线输出的一第二数据的数据结构转换为可使用有线/无线通讯网路输出的数据结构,以通过有线/无线通讯网路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出至所述主端。
11、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装置,包括:
一主端,包括:
数个程序,用以将数据由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转换为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以输出;
一第一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用以收发由该些程序转换后的数据;
一遥控端,包括:
一第二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用以收发由该第一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所传输的数据;
一固件,用以将第二有线/无线网络传输装置所接收的数据由有线/无线网络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转换为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以输出;以及
一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器,用以输出该固件所输出的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装置,其中这些程序还包括一虚拟总线驱动程序、一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一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控制驱动程序、一伺服应用程序以及一有线/无线网络驱动程序。
CN 200410046121 2004-06-01 2004-06-01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704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6121 CN1704872A (zh) 2004-06-01 2004-06-01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6121 CN1704872A (zh) 2004-06-01 2004-06-01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4872A true CN1704872A (zh) 2005-12-07

Family

ID=3557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46121 Pending CN1704872A (zh) 2004-06-01 2004-06-01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048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220B (zh) * 2009-02-03 2012-07-18 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220B (zh) * 2009-02-03 2012-07-18 创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8003B (zh) 增强的无线usb协议和集线器
KR100922766B1 (ko) 유니버설 시리얼 버스를 기초한 pc 플래시 디스크의 아키텍처
EP1750401B1 (en) USB 1.1 over a high speed link
CN1685326B (zh) 总线连接系统
CN100338591C (zh) 用于usb连接的接口集成电路设备
US20050262279A1 (en) USB OTG adapter module for debugging USB OTG devices
US201302627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USB Devices To a Computer
CN101438258A (zh) 将通用串行总线设备转换为无线通用串行总线设备的适配器
US20080320189A1 (en) Simple Serial Interface -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this method.
CN102591291A (zh) 工业控制器与人机界面双向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01272405B (zh) 一种接收设备、mmis接口及数据交互方法
US6501576B1 (en) Wireless data transfer using a remote media interface
Sharma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aughter board for USB-UART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spberry Pi and PC
WO2001024015A3 (en) Asynchronous centralized multi-channel dma controller
CN1704872A (zh) 一种遥控通用串行总线主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535382U (zh) 工业控制器与人机界面双向数据传输系统
US7467244B2 (en) Connecting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peripheral device using a fir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rough an interconnect using a seco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20030090701A1 (en) Wireless print hub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2416447A (zh) 一个usb端口实现多个复合功能设备的方法及复合设备
CN101594719A (zh) 脱机控制装置
CN103035044A (zh) 具有多功能车辆总线接口的数据记录仪
CN202261274U (zh) 使用随行电缆传输网络数据的系统和信号处理装置
CN100407706C (zh) 一种多媒体处理方法
US20210157757A1 (en) Data conversion device and data conversion system
CN101594718A (zh) 一种脱机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