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143A -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0143A
CN1700143A CN 200510075755 CN200510075755A CN1700143A CN 1700143 A CN1700143 A CN 1700143A CN 200510075755 CN200510075755 CN 200510075755 CN 200510075755 A CN200510075755 A CN 200510075755A CN 1700143 A CN1700143 A CN 1700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machine
handle
fixed
adapter
station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57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757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00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700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0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包括具有开口以安放多个硬件的主机箱;盖住和露出主机箱上的开口的活动的机箱盖;位于主机箱和活动的机箱盖中的一个上,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该框架包括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可据需要实现计算机器件的固定;固定、转接各种功能卡的转接器,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该转接器可据需要通过软件、硬件方式实现相应功能,可据需要实现转接;位于计算机上,用于移动计算机的把手,据需要提起把手实现移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便于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特别涉及具有改进的机箱机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主机体的体积大,移动不方便。
图1示出了传统机箱,该计算机包括主机箱101、机箱盖102、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103。电源104固定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103上,电源104采取面积较大一面105平行于113面、面积较小面106平行于主板107的安装方式,CD/DVD光驱、刻录机108、硬盘109采取同类的方式固定,其前部出口外露于前盖111。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110采取垂直于主板107的安装方式固定。机箱的宽112较长,计算机积大,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使得以便于移动。
本发明的部分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另一部分将通过说明或发明的实践而明显地得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将通过一种计算机来实现,其特征是:这种计算机包括具有开口安放多个计算机器件的主机箱,机箱盖,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转接器,把手及其他计算机器件。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的透视图,通过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实现电源插槽面外露于后面板、面积较大一面201a平行于主板、面积较小面201b平行于213面的安装方式,光驱、硬盘采取与电源固定方式同类的方式固定,其前部出口外露于前盖。通过本发明使机箱的宽216较短。各种功能卡(本发明所述各种功能卡指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的固定及其与主板等计算机器件的连接通过转接器实现,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该转接器可据需要通过软件、硬件方式实现转接、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应功能。本发明计算机上有把手。使得以便于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计算机包括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该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包括与该框架一体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如图2所示,本发明通过该框架固定计算机器件。该框架也可采用以下方法:该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包括与该框架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计算机器件固定在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上,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轨道)实现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固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该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包括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该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包括固定电源、CD/DVD光驱、刻录机、硬盘、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主板等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轨道)实现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固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计算机还包括机箱盖,机箱盖上相对于CPU风扇的位置有通风口、导风口,前盖、后面板有导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计算机还包括转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转接器。该转接器由转接卡、转接线、转接插槽、转接插槽固定板、转接头构成。该转接器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的固定及其与主板等计算机器件的连接,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可实现固定位置的多样化。例如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与主板平行安装的安装方式,使安装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等计算机器件竖直安装于主板的方式。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局限于后面板。
转接卡与主板连接,信号通过转接线传输给转接插槽,各种功能卡与相应转接插槽连接,通过转接插槽将信号传递给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各种功能卡通过转接插槽固定板固定于计算机上,转接头实现各种功能卡等计算机器件的各种接口与相应计算机器件、外设的连接。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局限于传统固定于后面板的方式。该转接器可据需要通过软件、硬件方式实现转接、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应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转接器,该转接器的转接卡可据需要设计电路,通过软、硬件方式实现转接、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应功能。例如:可通过布线、信号转化处理等技术实现除转接功能外的信号处理等其它功能。转接卡形状为相应插槽所对应板、卡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转接器,该转接器的转接线传输信号并连接转接卡、转接插槽。该转接线采用适用传递相应信号的导体构成,例如铜、光纤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转接器,该转接器包括转接插槽,该插槽固定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并将信号传输给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对应的计算机器件、外设。转接插槽通过转接插槽固定板实现与计算机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转接器,该转接器包括转接插槽固定板,转接插槽固定板固定转接插槽和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将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固定于后面板或其他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转接器,该转接器包括转接头。该转接头包括转接口、转接口连接线。转接头通过转接口、转接口连接线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等计算机器件的各种接口与相对应计算机器件、外设的连接及相应信号的传输。转接口的一端与各种功能卡相应接口连接,另一端的转接口与各种功能卡对应的计算机器件、外设连接。转接口连接线将信号由转接口一端传输至转接口的另一端。该转接头的转接口为各种功能卡等器件、外设适用的接口。该转接头的转接口连接线是适用于传递相关信号的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计算机还包括把手(例如,手柄、手把等)。该把手位于计算机上,用于移动计算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计算机还包括把手(例如,手柄、手把等),该把手可采用传统把手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碳纤维等坚固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皮革、纤维等柔软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把手。该把手与计算机连接方式包括一体、可分离。该把手可位于主机体上,例如主机箱上,当用户想移动时,用户可以抓住把手,以因此容易地移动计算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把手,把手与计算机为可分离。把手与计算机为可分离时,还包括:可固定装置:主机体、把手上有相对应的孔、轨道等可固定装置。固定装置:通过螺丝、固定轨道及轨道固定螺丝等可固定装置实现计算机与把手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把手,把手与计算机为一体的,不可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把手,把手与计算机为可分离。计算机上有把手,该把手用固定装置(例如螺丝)固定于主机箱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是:一种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把手,把手与计算机为可分离。如图4所示把手采用柔软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把手一端与主机箱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固定在一起。把手另一端固定于可在轨道内滑动的方型金属片上,轨道固定于主机体上。供金属片滑动的轨道长度可据需要而定:保证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以实现可提起;当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的平放。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例如用户提起),金属片向内侧滑动,使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实现可提起。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把手平放。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好理解,其中:
图1时传统的计算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计算机把手及其操作;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具体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说明,其中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编号。
实施例1:在图2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包括:具有开口安放多个计算机器件的主机箱207、机箱盖208、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前盖211、组成后部并具有若干插入孔的后面板212、连接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支撑板213、前盖211限定计算机的前外观并具有使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等装置前部出口外露的开口211a、转接器214、把手209。该计算机具有若干彼此通信的部件,例如电源201、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硬盘驱动器204、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215、主板205、CPU206等计算机器件,显示发生的图像信号的监视器(未示出)、输入预定信息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键盘(未示出)和鼠标(未示出)等。
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将电源201、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硬盘驱动器204、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215、主板205等计算机器件按照本发明的形式(具体见下描述)固定于计算机。
电源201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上,其插槽面外露于后面板212,面积较大面201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1b平行于支撑板213。
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上,其前部出口外露于前盖211的开口211a,面积较大面202a、203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2b、203b平行于支撑板213。
硬盘驱动器204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上,其面积较大面204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4b平行于支撑板213。
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的转接器214。由转接卡501、转接线502、转接插槽503、转接插槽固定板504、转接头505、转接头转接口505a1、转接头转接口505a2、转接头转接口连接线505b构成。
各种功能卡215与主板通过转接器连接。转接器转接卡501插入主板相应插槽内,相应信号通过转接线502传送至转接插槽503,各种功能卡215插入转接插槽相应插槽内,并通过转接插槽固定板504固定于后面板,固定装置(例如螺丝)508将插槽固定板504固定于计算机上,使各种功能卡平行于主板205。
机箱盖208上有通风口208a(相对于CPU风扇的位置)、导风口208b,前盖211、后面板212有导风口。
计算机上有把手209,该把手用螺丝固定于主机箱207上,当用户想移动时,用户可以抓住把手,以因此容易地移动计算机。当用户不需要该该把手时,可将其从主机箱207上去掉。该把手可采用传统把手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碳纤维等坚固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皮革、纤维等柔软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
尽管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小部分优选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条件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修改。
实施例2:在图3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包括:具有开口安放多个计算机器件的主机箱207、机箱盖208、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前盖211、组成后部并具有若干插入孔的后面板212、连接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支撑板213、前盖211限定计算机的前外观并具有使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等装置前部出口外露的开口211a、转接器214、把手209。该计算机具有若干彼此通信的部件,例如电源201、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硬盘驱动器204、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215、主板205、CPU206等计算机器件,显示发生的图像信号的监视器(未示出)、输入预定信息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键盘(未示出)和鼠标(未示出)等。
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包括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计算机各种器件固定在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上,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固定装置包括:可固定装置(内部安装框架、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上有相对应的孔、轨道等,使二者可固定)、固定装置(螺丝、固定轨道及轨道固定螺丝等固定装置通过可固定装置实现内部安装框架与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201、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硬盘驱动器204等计算机器件固定在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上,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通过螺丝、相对应的螺丝孔固定在一起。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210通过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将计算机器件固定于计算机。按照本发明的形式(具体见下描述)固定于计算机。
电源201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该计算机器件相应的固定计算机器件框架210a上,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通过螺丝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连接。电源201插槽面外露于后面板212,面积较大面201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1b平行于支撑板213。
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该计算机器件相应的固定计算机器件框架210a上,固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通过螺丝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连接。CD/DVD光驱202、刻录机203前部出口外露于前盖211的开口211a,面积较大面202a、203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2a、203a平行于支撑板213。
硬盘驱动器204采取以下方式固定:固定在该计算机器件相应的固定计算机器件框架210a上,同定计算机器件的固定框架210a通过螺丝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连接。硬盘驱动器204面积较大面204a平行于主板205、机箱盖208,面积较小面204b平行于支撑板213。
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的转接器214。由转接卡501、转接线502、转接插槽503、转接插槽固定板504、转接头505、转接头转接口505a1、转接头转接口505a2、转接头转接口连接线505b构成。
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215与主板通过转接器连接。转接器转接卡501插入主板相应插槽内,相应信号通过转接线502传送至转接插槽503,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215插入转接插槽相应插槽内,并通过转接插槽固定板504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局限于后面板。固定装置(例如螺丝)508将插槽固定板504固定于计算机上,相应信号通过转接头传输给相应器件、外设。当各种功能卡固定于计算机内,其相应接口无法露出计算机与相应计算机器件、外设连接时,通过转接头转接口连接线505b将信号由与各种功能卡连接的转接头转接口505a1传输至与相应计算机器件、外设连接的转接头转接口505a2,实现相应信号的有效传输。
机箱盖208上有通风口208a(相对于CPU风扇的位置)、导风口208b,前盖211、后面板212有导风口。
计算机上有把手309,该把手可采用传统把手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碳纤维等坚固结实并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皮革、纤维等柔软结实并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
把手采用结实并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把手一端与主机箱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固定在一起。把手另一端固定于可在轨道内滑动的方型金属片309a上,轨道固定于主机体上。供金属片滑动的轨道长度可据需要而定:保证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以实现可提起;当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的平放。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例如用户提起),金属片向内侧滑动,使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实现可提起。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把手平放。
当用户想移动时,用户可以抓住把手,以因此容易地移动计算机。
尽管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小部分优选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条件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25)

1.一种计算机,包括:
主机箱:具有开口以安放多个硬件。
活动的机箱盖:盖住和露出主机箱上的开口。
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位于主机箱和活动的机箱盖中的一个上,实现固定计算机器件。该框架包括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
转接器:该转接器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的固定及其与主板等计算机器件的连接,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该转接器可据需要通过软件、硬件方式实现转接、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应功能。
把手:位于计算机上,用于移动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其中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部分包括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该框架用于固定器件,位于主机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该框架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该框架与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可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可固定装置,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上有相对应的孔、轨道等,使二者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固定装置,螺丝、固定轨道及轨道固定螺丝等固定装置通过可固定装置实现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与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可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可采用传统计算机框架、可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碳纤维等坚固结实并能承受一定重量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其中转接器部分包括:
该转接器包括:转接卡、转接线、转接插槽、转接插槽固定板、转接头。
转接卡与主板连接,信号通过转接线由转接卡传输至转接插槽,各种功能卡与相应转接插槽连接,通过转接插槽将信号传递给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各种功能卡通过转接插槽固定板固定于计算机上,转接头实现各种功能卡等计算机器件的各种接口与相应计算机器件、外设的连接。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局限于传统固定于后面板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卡:该转接卡与主板连接,可据需要设计电路,通过软、硬件方式实现相应功能。例如转接功能、信号转换、信号处理功能等。其形状为相应插槽所对应板、卡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线:该转接线传输信号并实现转接卡与转接插槽的连接。该转接线采用适用传递相应信号的导体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线:该转接线传输信号并实现转接卡与转接插槽的连接。该转接线采用易弯折的适用传递相应信号的导体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插槽:该插槽固定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并将信号传输给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对应的计算机器件、外设。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插槽固定板:固定转接插槽和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将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固定于后面板或其他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固定装置(例如螺丝)将插槽固定板固定于计算机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可固定于计算机有容纳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局限于传统固定于后面板的方式,例如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与主板平行安装的安装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转接头:该转接头包括转接口、转接口连接线。转接头通过转接口、转接口连接线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等计算机器件的各种接口与相对应计算机器件、外设的连接及相应信号的传输。一端的转接口与各种功能卡相应接口连接,另一端的转接口与各种功能卡对应的计算机器件、外设连接。转接口连接线将信号由转接口一端传输至转接口的另一端。该转接头的转接口为各种功能卡等器件、外设适用的接口。该转接头的转接口连接线是适用于传递相关信号的导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还包括装在计算机上的把手部分,该把手位于计算机上,用于移动计算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把手,该把手与计算机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把手,该把手与计算机可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可固定装置,主机体、把手上有相对应的孔、轨道等可固定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固定装置,通过螺丝、固定轨道及轨道固定螺丝等可固定装置实现计算机与把手的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把手,该把手可采用传统把手材料制作,也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碳纤维等坚固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皮革、纤维等柔软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计算机上有把手,该把手用固定装置(例如螺丝)固定于主机箱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计算机,还包括:
把手采用结实并能承受计算机重量的材料制成,把手一端与主机箱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等)固定在一起。把手另一端固定于可在轨道内滑动的方型金属片上,轨道固定于计算机上。供金属片滑动的轨道长度可据需要而定:保证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以实现可提起;当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可实现把手的平放。当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例如用户提起),金属片向内侧滑动,使把手与计算机间可放入手,实现可提起。没有外力向上拉起把手时,把手平放。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算机,其中活动的机箱盖部分包括:机箱盖上相对于CPU风扇的位置有通风口、导风口,前盖、后面板有导风口。
25.一种计算机,包括:
主机箱:具有开口以安放多个硬件。
活动的机箱盖:盖住和露出主机箱上的开口。
内部安装框架(内部安装骨架):位于主机箱和活动的机箱盖中的一个上,实现固定计算机器件。该框架包括与该框架一体或可分离的固定器件的固定框架。可据用户需要实现计算机器件的固定。
转接器:该转接器可实现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PCI、SCSI等)卡的固定和与主板等计算机器件的连接,通过该转接器实现各种功能卡的安装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于后面板的安装方式。该转接器可据需要通过软件、硬件方式实现转接、信号处理或其他相应功能。可据用户需要实现转接。
把手:位于计算机上,用于移动计算机。用户据需要提起把手实现移动计算机。
CN 200510075755 2005-06-03 2005-06-03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Pending CN1700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75755 CN1700143A (zh) 2005-06-03 2005-06-03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75755 CN1700143A (zh) 2005-06-03 2005-06-03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0143A true CN1700143A (zh) 2005-11-23

Family

ID=3547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75755 Pending CN1700143A (zh) 2005-06-03 2005-06-03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001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9128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CN105182174A (zh) * 2014-06-19 2015-12-2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备用通道的自我补偿式纵联保护对调同步控制器
CN108832333A (zh) * 2018-05-25 2018-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服务器系统及pcie信号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9128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CN105182174A (zh) * 2014-06-19 2015-12-2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备用通道的自我补偿式纵联保护对调同步控制器
CN105182174B (zh) * 2014-06-19 2018-03-06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备用通道的自我补偿式纵联保护对调同步控制器
CN108832333A (zh) * 2018-05-25 2018-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服务器系统及pcie信号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259C (zh) 具有用于将光从发光二极管引导到外壳外部的光导的电子装置
CN1229711C (zh) 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拆装式键盘装置
US8373983B2 (en) Server
CN1600050A (zh) 用于容纳多个处理器的底盘系统的简化的电力和数据连接器
CN1122909C (zh) 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装配结构
CN1253771C (zh) 具有可替换的液晶显示屏的计算机系统
CN1093277C (zh) 便携式装置
US20120134095A1 (en) Computer device
CN1737726A (zh) 便携式计算机
CN1297674A (zh) 电路卡插入和拆卸系统
CN1802618A (zh) 模块化计算机系统及用于其的组件
CN1204475C (zh) 笔记本电脑
CN1320416C (zh) 具有存储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700143A (zh) 具有改进的机箱结构、改进的装配方式的计算机
CN1581018A (zh)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接触垫装置
CN1505784A (zh) 用于66兆赫pci总线竖板卡系统的拓扑结构
CN1976568A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896910A (zh) 便携式计算机
CZ101299A3 (cs) Osobní počítač s rozděleným systémem
CN200953105Y (zh) 多功能一体式电脑
CN2857271Y (zh) 外关部件互连局部汇流排卡固定机构
CN2816910Y (zh) 计算机键盘开关机、复位机构
CN200944312Y (zh) 数据存储装置
CN1767278A (zh) 设备连接器模件插座
CN200944593Y (zh) 光纤通讯装置及其光纤通讯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