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4046A -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4046A
CN1694046A CN 200410034989 CN200410034989A CN1694046A CN 1694046 A CN1694046 A CN 1694046A CN 200410034989 CN200410034989 CN 200410034989 CN 200410034989 A CN200410034989 A CN 200410034989A CN 1694046 A CN1694046 A CN 1694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itive
combination
radical
schem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349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349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4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69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4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将文字抽象为由几种最基本的形状的图形、符号组成,并由它们按一定规律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形成“各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子骨架”这一特征的各种字根群,再按一定规律和整体结构(总骨架)将它们分布在各键位上,击几次键即可将字根(群)组成字,且可衍生出多套子方案,主要有方案的变形和改变排列顺序、单手输入系列方案、手机或小键盘输入系列方案(如十键、九键、六键)、形音系列方案、信息码的图形及符号输入方案、信息码的拼音化发声方案、信息码拼音输入及中英字母键盘法方案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故凡原理方法相似、具体方案内容结构雷同均属侵权。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事实胜于雄辩,五笔字型至今仍在万码奔腾中占据主流地位,很多方案与它大同小异,其主观的创意人为强加给事物,并不符合维物的客观规律,这种偏离,弊大于利,而且记、用起来很累。比如,不少专利方案的基本键名字根雷同,都有“王大木水火目山”等,且整体布局或零乱难记、主观臆造或大同小异,各大键位的排列组合规律性不强,总有为数不少的字根牵强地设在某个键上,发明者对此的解释仍让用户感到费解、牵强、难记。五笔字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了一步、相对优秀,但除了字根难背的公知缺点外,本人认为也尚未达到更高要求,现指出部分欠缺如下:(1)五笔字型的编码方式仍不够科学、规范、高效,以横竖撇捺折为基本部件,信息过于细小(五笔划输入法更是如此)因而取码长、效率低,并以每个字的前两笔的排列组合,有规律的对各键整体布局,比如“大”(D)键上的字根应是按第一笔横第二笔撇的规则来选取,但第三笔是什么笔画却顾及不到、听之任之了,甚至有的字根根本不符合上述规则——要知道即使五笔字型只有几个十几个这样的字,也会增加大量强制性的思维和使用疲劳度——牵强是易用的大敌!(2)识别码太复杂、简码难记,都难使用;(3)单字基本码长为4码,未达到组合概率允许的最小极限。
发明内容:本发明(以下及各本发明文件中均简称“信息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广泛、高度抽象和集约、布局规律鲜明的规范的输入法及其基本符号体系、排列组合结构,并将它应用于文字信息处理,主要包括对中文汉字为主的计算机处理的编码方案,并使它具有标新立异的出发点、实质性飞跃的方法,从而实现高度易记、易学、易用、高效,达到汉字输入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超高水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言蔽之,即将文字抽象为由几种最基本的形状的图形、符号组成,并由它们按一定规律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形成“各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子骨架”这一特征的各种字根群,再按一定规律和整体结构(总骨架)将它们分布在各键位上,击几次键即可将字根(群)组成字。
本发明的实质创新之一是:文字所拆成的各字根,不仅可部分,还可将各键位上的字根全部符合该键位的排列组合特征(子骨架)。
“子骨架”代表了任意某键上基元或基元之组合构成具有相同或相似抽象特征的字根,比如“十X”、“十十X”、“十XX”、“十X乙”“十十X乙”“十X十乙”等,而每个“子骨架”都可找出多个符合它所描述的基本元件、组合方式结构的字根,置于同一键位上,称为一个小型的“字根群”——这几句中“骨架”、“相似”的用词含义是指归到同一键位上的字根之间的部分特性可以是不同的并被忽略,如多基元组成字根时,它们之间的相互方位等的不同。
本发明主要使用了下几种最基本的形状的图形、符号:
[注:本发明将“十”、“X”、“曲”(或乙”)视为三种标准基元,其等级值均为1,而“十”再细分成的横竖、“X”再细分成的撇捺等级值为“<1(基元)”,复基元等级值为>1基元,且对基元组合也可同理确定等级值,如基元组合的等级值可按其中较大基元的等级值确定,或按各基元的等级值之和(但本发明在三种基元及以上的组合中为避免计数麻烦,一般忽略之而采用前者)确定。]
——直交“十”、斜交“X”、折“乙”;
——单笔划类:横竖撇捺折;
——或横竖合称为“直笔”、撇捺合称为“斜笔”、外加折笔;“直交”和“直笔”合称“直”,“斜交”和“斜笔”合称“斜”;
——“折/曲”或“折/辅”,各种折笔(及框)加叉或其他基元作为辅助的部分(可是单笔划、单基元甚至多基元)如折/单、折/小、折/叉(折/直、折/斜);
——“除所含拐弯角处外的各线段呈包围、闭合、汇拢、折曲的结构和笔型”简称“曲”(包括“乙”),总端点数(除所含拐弯角处)一般≤4,如乙、弓、、、又、 女等;其中等级值较小的类型如折与较少的笔画组成近似包围形,如折/单、折/小可都视为“变形折”即折的变形;“曲”中的折等级值可>1。
——部分或全部的“框”可独立作为一类或归入“乙”“曲”中;
——化“叉”为“折”或“曲”即“叉式折曲”,它将线段间的交点看成发散的多角即“开放式角”,有全开放如“人、十、ナ、木、米”(交点四周某两线段间的夹角数量不同)、半开放如“ㄏ ”(线段间没有完全互相穿透但又非“折”那样首尾相连的拐弯),它们和折笔一起组成了一种“只有”各种折的文字编码方案,便于理解和使用;反之,化“折”或“曲”为“叉”即“折曲式叉”同理将线段拐弯的角处也看成一种交叉,形成一种“只有交叉”的编码方案,它和只有折的方案一样,都可按某种特征或规则如组合方式、数量、方位、形状等进行分类后布置在各键位上,都便于人们只记“折曲”或“叉”的类型,而不必去记基元之间的各种排列组合形成的键盘体系,这种单基元分类的方案,是本发明中一种特殊的方案。
——单叉(“直笔”和“斜笔”之间的单笔划与单笔划的相交或不相交的组合)、小叉(直交“十”与撇或捺、斜交“X”与横或竖的相交或不相交的组合)。
复基元:
最基本形状重复成的组合,上述各基元的n次同类间组合。如“十十”、“XXX”;为种各种基元、基元组合的重复,都同理,但主要指前者。
各基元组合成的基元组合(部分举例):
——“十”、“X”合为“不含拐弯角的开放发散交叉笔”简称“叉”(可包括单笔划“横竖撇捺”或将其与“乙”共归入单笔划类),“叉”指各种直笔(直交)和斜笔(斜交)间的组合,可分为单叉、小叉、标准叉(“十”、“X”各为一个)、大叉(组合中大“十”或大“X”至少有一个);可以“十”为阳、“X”为阴,则为便于对基元组合的记忆和使用,可将“十X”合为一种稍大的基元,称为“阳变”或“变阴”同理“X十”为“阴变”或“变阳”,而它们分别与“乙”或“曲”先后或后先组合成为如“阳变、折”、“折、阳变”及“阴变、折”、“折、阴变”这样的二基元的排列组合图符编码体系;另外叉还可按所含单叉的数量再分类成新的几种基元,如卜数量为1个、木4、米8等,并可与其他基元进行同理再组合——同理折叉可称为“人变”(包括人阴变或人阳变)来记忆使用,叉折为“变人”,同理包括阴变人、阳变人——忽略顺序互组合(如乙/十代表乙十、十乙)夹套叠等是特殊结构的基元组合,并和小交、变形折一样也能参与再组合。
将各等级值的各类基元、基元组合(包括三基元及三基元以外的一切种类)进行任意、再组合有利于编码拆分处理,如阴变、阳变式单交更便于再组合组成“夹套叠”式、多次、多元式的子骨架组合,避免了直接使用它们的困难(特征较复杂)。
推广到n种基元、n等级、n次组合的基元组合,同理。
基元及组合还可按其他各种特征、组合的特征分类,请参见下文,它们也可参与再组合,如“夹套叠”式、各等级值的基元组合等,又参见附图第4页图表57。
运用它们或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即可组成完整独立的多套文字编码方案。例如——
总方法A:三基元法。这是本发明的引子和主要部分,本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种比笔画更大、更通用简洁高效的“文字的积木”,凭自幼的文学功底几年前终于产生灵感:“米”形田字格启示我,对汉字(后来推广到各种文字、字母、符号、图形)运用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思维观察,因为所有笔画的方向、方位,均不外直斜折三种(所以三基元能组成所有文字,反过来输入任何文字只需这三基元就可以算够了,不会漏掉或不能输入、处理某些信息),因而将它们高度抽象成由三种最基本的、主要的几何图符组成:直交“十”、斜交“X”、折“乙”(或直笔、斜笔、折笔)(单笔横或竖可视为“十”、撇或捺可视为“X”),三种“基元”及其多种排列组合、再组合形成信息码的骨架(包括“每键上的各种字根的子骨架”和“全键盘各键的各子骨架的字根群之间结构布局的总骨架”)——并创新的将基元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结构来构成文字及编码方案、将基元的组合也作为向整字(词、句也同理!)过渡的“比笔画更好用、更快、更大”的文字积木,总的方法就是将这三种基元字根进行互相排列组合,次数可以分为一次两次或以上(后来推广到可同理n基元n次排列组合)。三种“基元”作为基本的三种“积木”,以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基元)、相似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排列组合类型,可将所有汉字的字根划分为、对应于或者说纳入键盘的这26种左右的类型,各类型的字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子骨架、结构方位特征,因分布在不同键位上,键位之间的关系和布局也可符合和运用类似八卦和数学的排列组合,及具有一定结构或规律、互相联系,构成由“有机、多能、高效的整体方位结构”和“各种有规律的局部排列组合结构”所构成的基本图符规范和体系。
与易经和二进制用阴阳、矛盾、0和1、有和无及其排列组合(本发明中将其称为“二基元图符体系”)来抽象、概括、组成和解释万物不同,在本发明中,可变“阴阳两爻”组成八卦体系为“阴爻阳爻和人爻”组成多卦体系(本发明中将其称为“三基元图符体系”),并用这种体系中的三种基元及其进行各种方式和次数的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图符系统独创地应用到文字领域——即基元及其排列组合(即“三基元图符体系”)组成各种字根、字根反过来也对应相应基元,并组成类似于易经八卦的体系、排列组合,来用该抽象体系体现象、数规律和对应、构成各种具体文字,从而高效容纳和分类处理文字——与三基元同理,在本发明中多种基元及其进行各种方式和次数的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图符系统体现为多元多维编码体系结构,如三元三码、三元四码及下文中的二或多元的二元n码、多元n码等。
总方法B:二基元法。由于类似周易八卦的“二基元图符体系”与“三基元图符体系”各有特色,本发明也可单独或配合的使用它,如“曲”和“叉”二种基元可按某种特征或规则(如线段拐弯处的方位、类型、朝向,叉内部的数量、等级值、类型、组合方式等)再(如各自内部)细分小类、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的方案,又如“折”(即“乙”)和“叉”也可以“拐弯线段组”和“不拐弯线段组”两种不同的基元(或基元组合)进行n次有规律的再排列组合,而形成编码方案;。
总方法C:四或多基元法(与二、三基元法同理,如三基元加五笔划为八基元、三基元加“单或小交”及“变形折”为五基元。因基元较多,可设置较少、较短的基元组合即子骨架中基元的数量、次数、种类,简化总骨架结构、复杂程度,兼顾其他信息)。
总方法D:其他或综合法。上文中三基元法,仅用直交“十”、斜交“X”、折“乙”三种(单笔横竖视为“十”、撇捺视为“X”)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再组合(的图符体系)就可构成输入全部汉字的完整方案,这也是本发明的实质创新之一,但本发明也不排除可包括或结合其他方法、同时多种方法并用的方案,如三基元法结合五基元法,即三基元法不将单笔横竖视为“十”、撇捺视为“X”,而仍将“横竖撇捺折”作为一种五基元法与三基元法并用,以达到互补长短的目的。
运用任意某几种“基元”作为基本总字根,加上(或组成各种)基本图符规范和体系,构成几近完美、有鲜明规律的编码表,每一键在键盘整体中都按规律布局和设置该键中各字根的特征,海纳百川、丝丝入扣、(还可做到)无一疏漏——这证明了本发明的有效性、规范性。
事实上,各基元的形状(尤其如直交“十”、斜交“X”、折“乙”)也可作为大多数图形、符号、文字的积木、基本形状,是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万能工具,而将它们进行排列组合则可组成各种复杂多样的文字乃至拼音、字母、符号、图形等。
上述方法举典型例如下:将汉字字根按直交“十”(包括横、竖)、斜交“X”(包括撇、捺)、折“乙”(包括全框“口”及非全框)三种起笔(也可以是两个、三个“十”起笔,“X”、“乙”同理)分三个区,分放于字母键区的三个横行上,由于各键的第一部件均已确定,再将它们分别再与“十”、“X”、“乙”(一个或多个)进行一次或以上的组合即可形成典型的“三基元输入法编码方案之一”(见图附图第3页图3)。
在上例中,本方案运用了的以复基元(如“十”键,“十十”键,“十十十”键等)为“子骨架”的字根群。
另外按照用大于还是小于一个完整的基元字根来进行各种组合,上述各种字根群还可以在其基础上按不同规则再细分为“≥1”或“≤1”或者“>1”或者“≠1、=1”及单笔划组合等情况(详细规则如:可把字骨架的基元组合序列中只要含有一个>1个基元的部件,就视为>1序列;把=1的情况包含在>1或<1中等)。
运用键盘分型分区的变化,可设计出多种衍生子方案(见附图),举一例如:可将其字根总表分成十、X、乙三个区(每个区内部不一定要完全相连,也可以按一定规律布置、有间断处),每区各分成两种型(按该区起笔基元分别与另外两种基元组合),每型中又可按大小细分成三种左右(按<1、=1、>1、二基元、三基元、四基元……),另加复基元式字根群。
这种“基元”组成、涵盖一切变化和信息(如文字)的技术效果及思想、方法,与易经八卦不谋而合。
基于类似的基本方法和构思,这套方案还可衍生出多套子方案,主要有方案的变形和改变排列顺序、单手输入系列方案、手机或小键盘输入系列方案(比如十键、九键、六键)、形音系列方案、信息码的图形及符号输入方案、信息码的拼音化发声方案、信息码拼音输入及中英字母键盘法方案等(所有附图及其中细节创新点不可能在权利要求书中一一说明,但它们与说明书配合组成发明内容,且其各种排列布局方式是按照各种规则、规律、呼应、分类、对齐设计,均在保护之列)。
需要指出的是,拥有多套子方案的信息码编码系统,其各子方案就象不同的人种,却拥有相似的骨架,即前面所述的各种的“子骨架”(由“十”、“X”、“乙”和笔划横竖撇捺折等基元组成)所组成的抽象图形、符号体系(总骨架);或者说:由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工具、基本骨架、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灵活的组成了多种信息码输入方案,该基本工具、基本骨架具体列举、举例如下(以三基元法为例):复基元式字根群的“子骨架”:
“十”、 “十十”、 “十十十”、 “十十十十”、
“X”、  “XX”、   “XXX”、    “XXXX”、
“乙”、 “乙乙”、 “乙乙乙”、 “乙乙乙乙”、
组合式字根群的“子骨架”:基本的各种基元(“十”、“X”、“乙”和笔划横竖撇捺折)的基本顺序的种类
“十X”、  “十乙”、 “十X乙”(直斜折)、 “十乙X”
“X十”、  “X乙”、  “X十乙”(斜直折)、 “X乙十”、
“乙十”、 “乙X”、  “乙十X”、         “乙X十”
复基元加组合式字根群的“子骨架”:
单笔及≤1基元组成的基元组合(等级值<1、≤1)
“+x”、      “+z”           “+xz”、          “+zx”
“+(+)x(x)”、“+(+)z(z)”、   “+(+)x(x)z(z)”、 “+(+)z(z)x(x)”
“x+”、      “xz”、         “x+z”、          “xz+”、
“x(x)+(+)”、“x(x)z(z)”、   “x(x)+(+)z(z)”、 “x(x)z(z)+(+)”
“z+”、      “zx”、         “z+x”、          “zx+”、
“z(z)+(+)”、“z(z)x(x)”、   “z(z)+(+)x(x)”、 “+(+)x(x)+z(z)”
≤1、≥1标准基元、复基元成的基元组合(按组合中各基元等级值之和≥1为准)
“十X”、          “十乙”、        “十X乙”、             “十乙X”
“十(十)X(X)”、   “十(十)乙(乙)”、“十(十)X(X)乙(乙)”、  “十(十)乙(乙)X(X)”
“X十”、          “X乙”、         “X十乙”、             “X乙十”、
“X(X)十(十)”、   “X(X)乙(乙)”、  “(X)十(十)乙(乙)”、   “X(x)乙(乙)十(十)”
“乙十”、         “乙X”、         “乙十X”、             “乙X十”
“乙(乙)十(十)”、 “乙(乙)X(X)”、  “乙(乙)十(十)X(X)”、  “十(十)X(X)乙(乙)”
上表中各又可以继续衍生变形、细分,以“乙(乙)十(十)”、“乙(乙)十(十)x(x)”为例说明如下:如“乙(乙)十(十)”可指包括乙乙十、乙十十、乙十乙、乙乙十十;“乙(乙)十(十)x(x)”——乙乙十X、乙十乙X、乙十X乙;乙乙十十XX、乙十X十十……;乙十XX;在每个子骨架序列中,在每种“基元”在序列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子骨架”自身的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否则便变成了另外一个“字根群”的成员且符合它的“子骨架”所规定的基元顺序),虽十、X、乙在不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产生很多的衍生结果:乙乙十乙X、乙乙十X乙、乙十乙乙X、乙十乙X乙、乙十X乙乙;乙乙十十X……乙十XX十;乙十XXX……乙乙乙十X等等,只要符合这个前提的各衍生结果可规定属于同一子骨架,因它们具有共同特征:三种“基元”在其序列组合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一致。其他带有括号(在本文中表示括号中的内容为选择性出现)的“子骨架”同理也是这样衍生变形、细分得来(本段所述也属于基本工具)。
二或多基元法的子骨架及其组成的总骨架示例:X、Y......及a、b......可代表不同的基元类型、数量、等级值、方位、性状等特性,并将其再排列组合,灵活选用。
XaXbXc Xn
YaYbYc Yn——
XaYa XaYb......  XcYa XcYb......
XbYa XbYb......  XdYa XdYb......
进一步多层次组合略,其互相交叉排列组合与三基元法同理,运用了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方式方法。
本发明的各种规则:
——关于“十”:在信息码中 (或
Figure A20041003498900132
Figure A20041003498900133
)小于一个“十”,但在组合时又被视为一个“十”,比如“止”由 两个“十”组成,因此放在“十十”键中;或者以横和竖的交点的个数为标准,将“止”放在“十十十”键中(从而和“上”分开)。
——关于“X”:人、八(包括它们各自旋转后产生的结果)小于一个“X”,但在确定基元组合的等级值时又被视为一个“X”(可)与组合中其他基元的等级值相加。
——关于“乙”:ˇ、<等是角,因此一般被视为“乙”(折);信息码还将部分或全部的、方框“口”视为“折”的一种(一般不按笔顺拆分),那么一个或多个这种“折”如日、巨就属于“乙乙”键。
——信息码的拆码规则有时候允许所取码有复基元部分,但一般不同时在一个字的不相连的部分之间跨越的取一个码,除非它们符合某种特殊规则,比如组成了复基元式字根。
——关于笔画:倾斜度较小的斜笔可视为相应的直笔,如“片”字的撇可视为竖、提手旁的末笔提视为横,即竖撇一般可为竖、提为横、竖左勾为竖、竖右勾为折,“戈”斜钩为撇(或斜笔)——与“匕心”中的折不同,以便于将基元进行组合时的种类数改为数量值信息,改为“单纯基元式子骨架”的字根。
——除按笔顺外,信息码提出还可将笔型连续的多次拐弯但书写时并非一笔写成的字——如弓、凹、能中的笔形连续拐弯处视为属于复(乙)基元子骨架的字根群,甚至可将一笔书写的折笔按折的拐弯次数规定它属于“乙”、“乙乙”还是“乙乙乙”,都为了更快的输入。
——信息码的字根类型十分全面而且有大有小,含有繁体字根,因此真正能直接组成繁体中文——不需切换;关于信息码键盘上的自成字字根,既可以用小的字根来组成,即将其再细拆分(一般只用单、复基元)后输入,也可以设为键名字或者一级简码或在词输入时自动由机器选择,也可以另设方案,比如双击键名、+识别码或+选择来输入,前两种方法输入更快。信息码对于同键位上的极相似的成字字根一般可以区分如天:十、小叉;夫:十十、X,而个别如“王丰”“由甲申”可用击某一或几个特设键来区分选之等。
——信息码方案已列举出的字根可以输入绝大多数的文字,而极个别未能涵盖的情况可以:a仍以该字所对应的子骨架输入,b:在a基础上在输入时为了便于计算机对它进行鉴别,也可以再击打辅助键或学习键(还可设置选项规定这次击打不记入编码长度),C:自定义将该字加入编码表。
——自动排除:设置或使用编码方案时,可将同子骨架的字根的等级值区别不同程度的忽略,因为它对重码率的增高影响很小,且使背字根更易只需记忆少量子骨架的键盘结构布局,组字积木更简洁、更大、更少、更准确有效,对字的取码规则可有自动容错、取大优先、取整优先、取近优先、重码提示等供用户选用;同理各子方案如二、三基元法也可选择使用,又如可取消三基元法中的三元组合式子骨架或将其归于相应的二元子骨架中如“十乙X”归于或算作一种“十乙”式子骨架。
——容错:信息码有时候允许输入不同的编码,却产生同一个字即它的容错功能(比如,力=zx=xz)和多种拆分功能(比如“垂”=千、艹、二或x+、十十、土),当然,在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设置选项将其关闭;信息码具有比其它输入法更强的容错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如直接输入语句、输入以词为单位的外语(如日语的平、片假名本身是一种音节符号),可设有调节速度、容错度、取码跳跃度的功能,可输入以词为单位的语种的书面符号的空间上独立、不连贯的单位(如日韩“单字”)或以词、词组、短语为单位输入;同理信息码可基本实现句输入。另外,拆分时可统一规定避免混乱和重码或由用户据喜好设置对拆码规则方案的选择,如“亡”按“X十、乙”、“X、十乙”、“X十乙”还是“X、变形乙”,面对多种易混的拆分可能时采用如取整优先等方法可解决之;
——信息码的编码方法与五笔字型是基本相反、出发点截然不同的的,这也是本发明的显著的实质性创新和进步的表现,如三基元法用大基元去取字根、可一定程度的忽略撇与捺、横与竖的区别——这因为本人权衡利弊认为各基元各自取多大等级值的字根如“X”中取撇<人<X<XX(等级值为序)同理也符合自动排除的(上段中所述)原理方法,该信息在三基元编码方案中被视为次要信息(而在小键盘、手机、二基元等方案中被详细分类和顾及——本发明的基本基元和内容包括了精确区分各种类型、方位、数量、等级值的基元和基元组合,可用它们组成千变万化的子方案,以使有限的编码在有限的键盘中最大限度的兼顾字根的组合类型、等级值、朝向等更多信息但又易用,不可能一一列举,但变化都必须基于本发明的基本内容元素方法及排列组合,故凡有雷同模仿成份均属侵权——本人还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用专业、大键盘来使用本输入法的编码方案,可使),且使输入时取码更易找、更快、信息顾及面更大(减少重码)——因而本发明更进一步利用了自动排除的特性,如“王、三”同键,能做到各键位上的字根(群)基本甚至全部符合该键位的子骨架所规定的抽象排列组合或基元特征——而不用到别的键上去找,而至今五笔字型等输入法都有大量的“结构、抽象骨架特征相同的字根分别在两个甚至几个键位布置”甚至不合骨架结构和排列组合规律、牵强的硬性布置的字根,大大增加了使用难度!
——信息码采用大基元取字根,因而可允许跳笔顺取元,如心:XX、折;成:变形折、十X(可拆“戈”为十X或“十折X”)。
——夹套叠指某基元在组合首位重复出现夹住其他基元、相套、相叠。
——信息码的字根看起来很多,且附图中只是部分例子,按同理汉字中还可提取、改进一些字根,并可根据使用效果删加,但这些字根骨架相同,见字再取码,都不需记忆。
——因有限键位上编码方案信息容量有限,故可按某部分特性、信息分类排列、组合、编码,而忽落次要信息的区别和分类,如忽略字根中基元的多少、等级值、顺序(如变形折中可有非折笔画,可不管折笔在前还是在后)、方向等。
——词组:规则可与已有各输入法类似即可,如取两字词的每字前两码等。
——可选择运用的编码布局规则:方案中采用/不采用三元组合字根、折按拐弯次数分键位布置、横勾竖勾(如“予”中的)疑虑/不一律视为直笔、方框内的直(可是多个如多笔互平行的横)视为将方框分割成多个子框即折的复基元/独立与方框组合成各种级别值的“乙十”、倾斜度小的斜笔视为直笔/斜笔、框或近似框(可包括部分框如“风”的前两笔划)的变形折案“乙或曲”输入/按笔划拆分。
——需要时信息码也可选用、兼用不符合子骨间的字根,如“十十十”(D)键中的“其”说明在基本相似的情况下,某键上的字根也可以与其“子骨架”的规定稍有不同,但是为了不产生混乱,也可以取消这类字根。
——各种子骨架多按“某组合中的各基元均≤1个”、“某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基元>1个”两种情况分开。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多套子方案以及它们分别是怎样运用“各子骨架所组成的抽象体系”布置信息、字根的:
各附图中一般用大小粗细等格式区别来表示不同等级值的子骨架,为附图清晰易辨,将等级值≥1的基元组合(纯复基元除外)以加粗兼下划线来表示,图中“叉”“交”同理、级别稍有区别。
附图第1页:图1是本发明各编码方案的通用字根表;
附图第2页:图2是图1的续表,与图一的三行都列举了含“乙”、“十”、“X”(为顺序)的基元及组合;图1、2种有些加括号的字根是按不同编码规则(简前文)、布局可按排在不同键位上的字根。
附图第3页:图3是三基元方案之一,是一种代表性典型例,在图中左边三竖行是基元键及其复基元式字根群,中间四竖行是三基元组合式字根群和二基元复基元加组合式字根群,其余的五键是单笔的组合式字根群;图4、图5是三基元方案之二、之三,是三基元改序改布局方案(该方案选用了三基元字根群、一次复基元式字根群、单笔组合式字根群、>1与≤1两种情况合并的二基元组合式字根群,图中两个双向箭头表示它所指示的两框内的内容只是组合、布局不同,可互相替换、选择使用,从而产生仅顺序稍有不同的多种新方案,其他图同理不再累述),在该表中各行基本分别都以“十”“X”“乙”为各子骨架组合中的起始基元,P、L键上的字根实际属于下一行,只是为了适应键盘(,。/等标点符号占位)而如图布局——另需指出,用到的组合及记忆方法(A):左边的虚线框中的字根群以“十”开头,右边的虚线框中的字根群以“X”开头,上方两个椭圆形框中的字根群以“乙”开头;记忆方法(B):图三中中间四竖行字根的键位按照三角形布局(参见附图第13页图60中的各箭头指示),子骨架序列与三基元之间相互指向相关;图6是单手小键盘12键输入方案;图7将五种单笔划合并在一键上(或任某几种笔划合并,与基元组合同理)作为一种子骨架构成数字键10键输入方案;图8~14及16、17是兼用了顾及文字的细小信息的五笔划和信息码各基元(如复基元、基元组合)形成的组合方案的数字键输入方案,它们也可只取其中几种构成5、6、7、8或9键输入方案,另外以图17为例,它们(这些总体级别值较低的方案)都可双击、三击等改为输入相应更大级别的基元或组合或复基元,称“重复或多次击键编码方法”,如图8中“直斜”双击为小交三击为大交;图15也是15键单手方案,其中乙+/乙×也可分键位设置、而十乙、×乙也可合键位布置或根据键数、字根数都分都合、余同理;图18左右两半为两种单手15键输入方案。附图第5页:图19两方框中内容可互换,且示例了等级值大小不同的基元组合也可在键盘上同时布置(本图以单手15键键盘为例、图50同理);图19、20示例了“基元忽略顺序互组合(如Z十、十Z构成的“Z/十”,同理“Z/十X”、“十、Z/X”、“X/Z、十”等则是多基元复杂式互组合子骨架)”参与编码的方案;图21、22、23也是一种多方法组合并且改布局的方案;附图第4页图24是也将数字键(>26键)设字根的方案示例:类似坐标系式布局,可选用四竖排按键,也可将左起第4竖排(等)改为重叠布置在其它键(比如“十十”、“XX”、“乙乙”三键,还可用单双击区分之)上或数字键区上(则又成为小键盘输入方案之一),其中竖线右侧可是双击后的结果,即>1与≤1两种情况合并的二基元组合式字根群(如只有≤1式,而>1式则不设置,用小字根间接拼成,则又是一种性能不同的新方案)图24中各组合约以虚线为对称轴对称;图25是重复或多次击键编码方法又一例,图中以黑竖条隔开的三块小键盘(也可作为同一个键盘的三个区,即构成多区分级式编码方法)中各键如“Z十”键双击后代表等级值更高的“Z十”、三击后代表“Z十X”、其他键同理,详细描述为:组合式的键分三种,即单笔组合、≤1式组合、>1式组合,分别对应单、双、三击按键,复基元式可同理(又参见本段中图44的说明)——这些方案都示例说明了可有规律按各种排列组合布局、方式、方法形成编码方案,如按相同起始基元;按横排十X乙为起始基元与竖排依次为十X乙的末基元组合成规律的排列组合编码体系等;图26、27改变布局将复基元分布到键盘两侧,图27中“十XZ”、“XZ十”可互换位置,其他相似基元同理;
——图28~44是用多基元组成方案示例(前面多用三基元来示例说明),在这些方案中本人为便于用户记忆使用,多次修改键盘布局,主要有进行各方向对齐、及按组合中某位置某基元如首基元、中间、末相同的对齐或布局、子骨架的选择取舍(如可不加三基元组合式子骨架的字根群键区)、子骨架的有规律有序分区、分类等,图28说明了键盘左右上角手指不方便触及的键可不设置或设置不重要的字根,另外,由于“十X”类字根较多,该图示例将它分成四种情况类别:<1、≥1、首尾夹(首尾相同及在某些方案中也包括相似如十乙视为相似)、双交套叠(二基元组合多次出现,三或多交套叠同理)——本例和下例中的乙叉乙、叉乙叉等同理,且都明显运用了横向分区、纵向分级的布局方式;图29~33所用的多基元在前文中已有介绍;图34~43示例了新的基元组合及其设置方案、规则:即按字根的头几笔的某基元的重复次数(实例中以等级值<1时为例)不同来分键位布置子骨架相同的字根,图中各方案有粽、横向对齐等多种布局方式,用户可自定义或选择使用某种自己更习惯的布局来使用,其中图42中的横线上下的两排可互换组成不同布局的方案,各有千秋;图44说明多基元法和三基元的各变形方案是同理、通用的,其中基元组合按基元组合中各基元等等级值(如图中的<1+1、≥1+1)与三基元中的“十乙”、“ 十乙”之类按组合中各基元等级值的最大值同理,其实所指可以是相同的;图45~47示例说明了可运用新的规则和方法来设置编码方案和布局,如这几个方案将(三)基元之间的各种组合分为四种细分情况:按组合中各基元的等级值分为“≥1、≥1”、“<1、<1”、“≥1、<1”、“<1、≥1”来组成编码方案;图48~50是三基元法编码的几个补充例。
另注:本发明各方案(除将五笔划也采用的方案)中的多数单基元“十”包括横竖、“X”可包括撇捺,同理较大的基元(或基元组合)也包括相应较小的基元(或组合),如小交也泛指小交与单交,大交与小交合并为一种等;因可用“基元组合中基元的种类、数量、等级、次数”较小的组成较大的(因而一般不需使用太大的,但特殊场合的同理使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列),故可采用三(或多)元二(或低)次编码方案,避免了组合二次以上形成的多次组合,但基元种类可稍多。
附图第10页的图51,将各二基元组合按单交、小交、大交等级区别分布不同键位布局形成方案(如三基元组合也可同理再按级别分级分键位布置(图中列举了部分字根,图中以粗体表示的字根表示一般用于繁体字输入),其余部分原理与前方案相似;
附图11页的图52~55涵盖和表示了“十”、“X”、“乙”三种基本元素叠加组合、排列及并列组合、综合复杂组合的各种可能的总图示及基元设置及排列组合的方法,如图55用圆盘组合复杂扇形图(或其他方式)整理汇总表示了基元设置排列组合体系的数学结构、模型和图示关系,都可运用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如文字内码、输入、处理等上面,亦表示各字根的通用空间位置关系图(图52、54指单字、53指字根间),这些图符体系及工具适用广泛且演变无穷,是本发明的骨架内容,故要求保护本发明的创新运用。
附图12页的图56是典型的多方法并用方案,还用到了多次分级、分区规律布置等;图57是信息码的基元及组合总表,收入了除双交式、首尾夹式等个别子骨架的大部分种类;图58信息码同音字输入界面布局方法之一:将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按照横竖撇捺折、“十”、“X”、“乙”不同的起笔种类、繁简程度等规律和分类进行布局,并显示屏幕键盘进行屏幕显示、提示”,输入某字按信息码式布局的键位和提示击相应键即可;
附图第13页图59是信息码抽象概括后的基本字形(规范基本字)总表,它可辅助记忆字根,且是各键、字根群的表现各自特点的骨架,图中用粗线条表示子各骨架的首基元、细线条表示第二基元、虚线表示第三基元(以根据基元类别、名称为主,附图只是辅助说明骨架,不必过分放大细节);
附图第14页:说明书附图第14页图60A将图同音字按照本发明的输入总表的方案的字根布局进行布局、有规律显示的范例(如可按照横竖撇捺折、“十”、“X”、“乙”不同的起笔种类、繁简程度,将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帮助用户直接点选、输入),还具有以拼音输入学习信息码形根布局方案的功能。(都以微软拼音输入法的“shi”字为例),图60A中的箭头和图形及图60B是信息码的按三基元三角形进行键位布局的图示——采用与空间位置关系对应的排列组合(子骨架)直观易记,如“乙十”之间有乙十、十乙……余同理;附图第14页图62A(图62上部的方框内的内容)是信息码之拼音输入法表,图61A解释了其信息码思路、机理:可将拼音的字母视为多种基元并进行再组合,或将各韵母视为由基本原音字母和与之搭配的其他字母组成的基元体系,如三基元,则i为阴爻(直线表示)、u为阳爻(虚线表示)、ü为人爻(波浪线表示),在此基础上将韵头放左侧,韵尾放右侧,如n、ng也属人爻,但放于基本元音字母右侧,则可按各子骨架特征、区别进行布局,图62A是双拼韵母的信息码布局示例;图61B是可用信息码子骨架来拆分、布局字母的原理方法,即根据字母的特点,以三种基本形状作为分类、定位依据布局,如可先将字母按只有直角、含有斜角、弯曲形三种分别代表“十”“X”“乙”基元、再根据英文字母的特征、具体情况——只含“十”类基元的字母如I、H、T等较少,而曲线式属折“乙”的则较多,变形为+Z(即图中C+)、X+(即图中V+)、折(图中Z),即灵活的改将“十”“X”“乙”分别化作、对应为“十及折十”“X及XX、X十”“乙”,如键盘三行可分别是OedpbqtgsF、XvYAKrZIH、CUwnmLJ(图略)(细节可再调整成多种变形方案);图62B是将英文字母键盘按信息码的基元分类方法布局的示例,图中基本是按五种元音将字母分成五类即五区,更易记用;图63是按图形特点(如开口、突出、主要部位或整体的朝向——外文和图形同理,图中用箭头指示)、形状布局英文字母的示例;图64是同理按“十”“乙”“X”三种起笔分三区纵向布局,虚线框内“乙”、左“十”右“X”;图65是按“十”“乙”“X”三行横式布局,其有一创新为可不同类如元辅音分开、分区布置,本图中为将元音字母集中一起布置,再有序布置各区;
中文拼音字母布局方案可与键面上的英文字母(及它的不同的布局方案)一起在键盘上标记并以不同的样式加以区分,有利于不常在电脑上使用英文的人使用;信息码式英文字母(其他使用字母的外国语同理)键盘、信息码式中文拼音字母键盘(10个数字键上同理)方案、信息码的图形、符号输入方案、方法可在各种大小(手机数字键10键同理)的键盘上运用。
附图第15页:图66左上角、左下角的方框内的10个数字键的方案是主要用于手机的,左上角的方案(图66B)可有三种用法A:一个键位上有两个甚至更多字母,可与信息码其他大键盘方案同理用单、双或多击区分选之,可再加某特设键确认选择,再输入韵母;B:可第一击输声母,再输韵母,由于小键盘一个键多代表2个或以上的字母,而会产生它们分别与韵母相拼的重码,则最后用击不同的键作不同的重码选择如图中第二横排的左右两键,分别代表确认第一次击打键位上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声母与韵母相拼;C:也可基于上一段所述声韵可分开,本人提出还可将手机键盘增加几键,如5或6键作为元音键并可配合上述方案使用,则击键次数或重码减少;图66左下角的方框内的数字小键盘方案(图66C)同理,只是声母按形状近似分成10类,更易记用;——另设计了直接点选的方法:对于多个拼音、同音字等重码时,可将其分别一一对应于键盘的多个键位(并可在屏幕、键盘进行布局的提示),则可直接击键点选某个(与信息码大键盘方案同理),或同理用输入序号来选择某个;图66A是信息码式布局键盘注音符号表,与汉字同理拆分和布局;图67是信息码之日文拆分示意,以汉字三基元法为例,与之同理,该表是笼统、部分、初步、简单的示意性拆分;图68是汉字向日语演变的假名字源与字体表(部分示例),请参照相关资料,不必过分要求该图的细节的清晰度。
另外,与在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同理,信息码对翻译界面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多个翻译结果除可一词多义全部显示推广到多词同显,还可以象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那样运用信息码的各种规则方法进行有序布局。
附图第16页:图69~72是与信息码汉字编码方案同理的韩文初步、简单拆分和布局的示例,图72左到右大致按“折”“十X”“十”三区布置;图70中三横行分别是Z、+、X区;图71左部分可看作朝鲜文的单手输入初步方案,右部分是小键盘输入方案示意,它们都运用小字根组字的原理。
附图第17页:图73、74也是韩语字根三基元法细分的示例;图75是符号、其他外文的常用部件图表,图左上部描绘了N、S旋转为不同朝向的情形,也可同理旋转的“具有特定曲线形状的图形符号”如:a、y、i、r、j、u、&、∞、∮、Ω、@及希腊字母,在此泛指各种特定的曲线形状,图中列出了部分基本图形如制表符、括号、弧线等,是为了说明信息码用简单图形符号组成复杂、组合图符的方法及基元(如折(乙、0、口等)十、X三基元)作为图形积木的运用——子骨架及方案的设置可按其方位、大小、组合、形状、特征等进行分类、布局、编码、设计。
关于方案的变布局、次序、灵活运用,如将“十X、十乙、X十、X乙、乙十、乙X”小体系的三种情况:单笔组合式、“<1、≥1”式和“>1”式并列布局在键盘的三块区域上,另加基本的辅助基元,也能构成一种新的输入方案(如该方案中“由”属于“<1、≥1”的乙十区,“曲”属于>1的乙十区);又如将“十、X、乙在不同位置上>2次的重复出现的子骨架也设置在键盘上,也能形成性能等不同的又几种新的子方案;再如“折/辅”或变形折、“单叉”、“小叉”式基元于其他基元的再组合与已有其它基元组合同理,也可参与编码方案。
关于信息码的袖珍方案系列:(与常规键盘、和超大键盘方案不同)主要有单手输入(一般是字母键区的一半,12或15键)方案、数字键方案(一般是手机等10键)、乃至特殊情况下的几键(如3、5、8键)方案,由于小键盘方案的键位较少,不便安置太多的基元排列组合,有失有得,基于利用基元的等级值信息(各基元及组合的等级值体系比种类过多的基元组合体系更适于、易于在较小的键盘上使用)的思想,本人提出一系列手机、小键盘输入方案,首先将信息码大键盘方案原有的基元按等级值分级(同理也可按其他特征分类分型)、复基元等创新技术运用进去,可同理采用本发明中的一切其他种基元、键盘方案方法来再组合成各种文字、字母、符号、图形;这个子方案是本发明的主要创新和出发点——“十”、“X”、“乙”三基元理论合结构方法“基础上的直接运用,是本人在全面考虑了“文字各部分均属三基元组成、要兼顾基元类型数量及其组合的信息”的新理论背景方法的思路根据、原因下产生的,绝非凭空编造得来,故科学合理,简洁高效。另袖珍方案中的叉一般只取等级值小的如单交、小交。
关于大键盘方案:键盘的扩大,键位增加,如对于英、外文字母,可输入基元组合,如一些常用的字母组(此时视字母为基元),如“er”“ed”等。
重叠式单、双、多击区分法方案与在同键盘不同区域上采用多等级编码方案不同,即击相同的键不同次数输不同的信息如图66B:e-en-eng,单击代表输、选当前键位的键面信息、双及多击代表输入该键子骨架的复基元或相应组合基元、或其他次要特征(如等级制、笔形、方向)不同的字根,也可同理用来选择字母或(屏幕上同步显示的)同音字及其他信息如方位变化,尤适于字根种类比键盘键位数多(如手机数字键10个输入26个英文字母、用101英文键盘的26个字母键输入大键盘方案的>26种字根、子骨架时等)时的输入,尤以手机运用更提高输入速度。
除简繁汉字,各种外语,信息码也可输入注音符号、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如篆体、甲骨文等,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古今文字,是具有广泛通用性的对各国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的工具,适用于翻译、内码转换、运算等领域,还可同理处理图形、符号,如特殊符号只需输入其骨架(如抽象)特征即可调出,换言之,用有规有序简单易学的信息码抽象图符子骨架及排列组合体系,可对应容纳、输入处理各种信息并用于计算机处理和跨种族沟通。
由于日语、韩语汉字形似,都由曲叉框等基元笔形组成或构成,且日语的平假名假借汉字的草书、片假名假借汉字的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韩文更象是中文的骨架,与中文更相似,所以对日、韩语也可用信息码子骨架体系的编码方案进行取码和布局——与对汉字同理——并尤其是可参照相关资料对初步编码方案图表及一步优化调整细分和进一步简化、抽象。
比汉字多些曲线笔形的那些外文也可同理按信息码各方法、方案(如二基元法)编码,如日韩甚至其它各种外国语也可用信息码的方法、子骨架工具、及其排列组合体系形成编码方案(以二三基元法为例),如二基元法对它的“包围、闭合式的各种(方向、类型等)角、折曲”和“交叉、发散式的各种(方向、数量、等级、类型等)线段、端点”,两者内部或互相之间的再组合成各种子骨架、字根群,再由它们构成总骨架即编码方案——对于图形和曲线、笔形种类较多的外文都对其变化较多的曲线笔形和其他笔形(按方位、大小、组合、形状、特征)进行更多更细的分类(设为基元)并再组合成子骨架和编码方案。附图中的日、韩语键盘字根图仅是一种简单举例和初步示意性说明,可与中文各方案同理进行均匀分布、布置(将某些字根过多的键再细分或改换别的分类方式、依据),信息码可进一步简化取骨架方案、跳跃取码、取字的某些部分信息的编码方案;
——关于进一步简化方案,忽略细节、繁复笔形(如单笔划的重复,既信息码所指复基元中基元的数量忽略)从大处、骨架和要点连贯取码、可有选择性跳跃性(如类似四角号码等输入法)取或转化重要、特征部分,仿日语可参照并与日语等的字源、与向汉字的演变、互转化关系的相关资料与信息码的方案、方法形成更进一步改进、简化的方案。
关于信息码的信息抽象成基元再排列组合成的图符系统,可按其子、总骨架及符合它们的具体文字、字根信息的进一步的区别(如相同某几个子骨架相同的字根的按大小、朝向的细节区别再分型)加以发声方案,赋予象声意义和音节含义,从而使信息码的图符体系也具有音节和发声表达的作用和属性——发声方案不限,但与现有各种语言同理是绝对可以实现的故不累述——汉语和日语中有些汉字完全相同,却发声不同,就是因为赋予了不同的发声方案的相同的表形符号(表形符号赋予发声方案后也兼成为一种音节符号,但以形为主)。
利用上文中各已知子方案类似的原理方法、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工具,所组成的子方案乃至简繁体中文字根的选取其实是千变万化、精益求精的的,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方法、工具、原理相同,且均可有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内容简单组合、变化等轻易得来,故凡原理方法相似、具体方案内容结构雷同均属侵权。提出设置基元、运用排列组合及多处创新方法是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和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用户可在各子方案中据个性喜好优选。

Claims (7)

1.一种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运用“阴、阳、人三爻”体系和易经八卦体系及n基元任意的排列组合体系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创造性的抽象、设置各种高度集约、通用的基元组成几元组合即“子骨架”,再由它们作为“积木”,组成任意的的骨架相似的各类文字、符号、图形及各种布局规律鲜明规范、适用广泛的信息码图符体系及多种子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文字抽象为由几种最基本的形状的图形、符号组成,并由它们按一定规律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形成“各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子骨架”这一特征的各种字根群,再按一定规律和整体结构(总骨架)将它们分布在各键位上,击几次键即可将各种子骨架的字根(群)组成字,文字所拆成的各字根,不仅可部分,还可将各键位上的字根全部符合该键位的排列组合特征(子骨架),且归到同一键位上的字根之间的部分特性如相互方位也可以是不同的并被忽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主要使用了下几种最基本的形状的图形、符号:(注:本发明将“十”、“X”、“曲”(或乙”)视为三种标准基元,其等级值均为1,而“十”再细分成的横竖、“X”再细分成的撇捺等级值为“<1基元”,复基元等级值为>1基元,且对基元组合也可同理确定等级值,如基元组合的等级值可按其中较大基元的等级值确定,或按各基元的等级值之和确定):
——直交“十”、斜交“X”、折“乙”;
——单笔划类:横竖撇捺折;
——或横竖合称为“直笔”、撇捺合称为“斜笔”、外加折笔;  “直交”和“直笔”合称“直”,“斜交”和“斜笔”合称“斜”;
——“折/曲”或“折/辅”,各种折笔(及框)加叉或其他基元作为辅助的部分(可是单笔划、单基元甚至多基元)如折/单、折/小、折/叉(折/直、折/斜);
——“除所含拐弯角处外的各线段呈包围、闭合、汇拢、折曲的结构和笔型”简称“曲”(包括“”乙),总端点数(除所含拐弯角处)一般≤4,如乙、弓、??、、又、 女等;其中等级值较小的类型如折与较少的笔画组成近似包围形,如折/单、折/小可都视为“变形折”即折的变形;“曲”中的折等级值可>1;
——部分或全部的“框”可独立作为一类或归入“乙”“曲”中;
——化“叉”为“折”或“曲”即“叉式折曲”,它将线段间的交点看成发散的多角即“开放式角”,有全开放如“人、十、ナ、木、米”(交点四周某两线段间的夹角数量不同)、半开放如“????”(线段间没有完全互相穿透但又非“折”那样首尾相连的拐弯),它们和折笔一起组成了一种“只有”各种折的文字编码方案,便于理解和使用;反之,化“折”或“曲”为“叉”即“折曲式叉”同理将线段拐弯的角处也看成一种交叉,形成一种“只有交叉”的编码方案,它和只有折的方案一样,都可按某种特征或规则如组合方式、数量、方位、形状等进行分类后布置在各键位上;
——单叉(“直笔”和“斜笔”之间的单笔划与单笔划的相交或不相交的组合)、小叉(直交“十”与撇或捺、斜交“X”与横或竖的相交或不相交的组合);
复基元:最基本形状重复成的组合,上述各基元的n次同类间组合,如“十十”、“XXX”;也可指各种基元、基元组合的重复,都同理;
各基元组合成的基元组合(部分举例):
——“十”、“X”合为“不含拐弯角的开放发散交叉笔”简称“叉”(可包括单笔划“横竖撇捺”或将其与“乙”共归入单笔划类),“叉”指各种直笔(直交)和斜笔(斜交)间的组合,可分为单叉、小叉、标准叉(“十”、“X”各为一个)、大叉(组合中大“十”或大“X”至少有一个);可以“十”为阳、“X”为阴,则为便于对基元组合的记忆和使用,可将“十X”合为一种稍大的基元,称为“阳变”或“变阴”同理“X十”为“阴变”或“变阳”,而它们分别与“乙”或“曲”先后或后先组合成为如“阳变、折”、“折、阳变”及“阴变、折”、“折、阴变”这样的二基元的排列组合图符编码体系;另外叉还可按所含单叉的数量再分类成新的几种基元,如卜数量为1个、木4、米8等,并可与其他基元进行同理再组合——同理折叉可称为“人变”(包括人阴变或人阳变)来记忆使用,叉折为“变人”,同理包括阴变人、阳变人;
——忽略顺序互组合(如乙/十代表乙十、十乙)夹套叠等是特殊结构的基元组合,并和小交、变形折一样也能参与再组合;
——还可将各等级值的各类基元、基元组合(包括三基元及三基元以外的一切种类)进行任意、再组合有利于编码拆分处理,如阴变、阳变式单交更便于再组合组成“夹套叠”式、多次、多元式的子骨架组合,基元及组合还可按其他各种特征、组合的特征分类,它们也可参与再组合;
——推广到n种基元、n等级、n次组合的基元组合,同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运用基元或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即可组成完整独立的多套文字编码方案,主要有
——总方法A:三基元法,汉字抽象为由三种最基本的、主要的几何图符组成:直交“十”、斜交“X”、折“乙”(或直笔、斜笔、折笔)(单笔横或竖可视为“十”、撇或捺可视为“X”),三种“基元”及其多种排列组合、再组合形成信息码的骨架(包括“每键上的各种字根的子骨架”和“全键盘各键的各子骨架的字根群之间结构布局的总骨架”)——并创新的将基元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结构来构成文字及编码方案、将基元的组合也作为向整字(词、句也同理!)过渡的文字积木,总的方法就是将这三种基元字根进行互相排列组合,次数可以分为一次两次或以上(可推广到同理n基元n次排列组合),三种“基元”作为基本的三种“积木”,可以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基元)、相似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排列组合类型,可将所有汉字的字根划分为、对应于或者说纳入键盘的这26种左右的类型,各类型的字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子骨架、结构方位特征,因分布在不同键位上,键位之间的关系和布局也可符合和运用类似八卦和数学的排列组合,及具有一定结构或规律、互相联系,构成由“有机、多能、高效的整体方位结构”和“各种有规律的局部排列组合结构”所构成的基本图符规范和体系;与易经和二进制用阴阳、矛盾、0和1、有和无及其排列组合(本发明中将其称为“二基元图符体系”)来抽象、概括、组成和解释万物的卦象、各种排列组合体系不同,在本发明中,可变“阴阳两爻”组成八卦体系为“阴爻阳爻和人爻”组成多卦体系(本发明中将其称为“三基元图符体系”),并用这种体系中的三种基元及其进行各种方式和次数的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图符系统独创地应用到文字领域——即基元及其排列组合组成各种字根、字根反过来也对应相应基元,并组成类似于易经八卦的体系、排列组合,来用该抽象体系体现象、数规律和对应、构成各种具体文字,从而高效容纳和分类处理文字(同理将各基元的形状进行排列组合则可组成各种复杂多样的文字乃至拼音、字母、符号、图形等)——与三基元同理,在本发明中多种基元及其进行各种方式和次数的排列组合后所形成的图符系统体现为多元多维编码体系结构,如三元三码、三元四码及下文中的二或多元的二元n码、多元n码等;
——总方法B:二基元法,类似周易八卦的“二基元图符体系”,本发明也可单独或配合的使用它,如“曲”和“叉”二种基元可按某种特征或规则(如线段拐弯处的方位、类型、朝向,叉内部的数量、等级值、类型、组合方式等)再(如各自内部)细分小类、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的方案,又如“折”(即“乙”)和“叉”也可以“拐弯线段组”和“不拐弯线段组”两种不同的基元(或基元组合)进行n次有规律的再排列组合,而形成编码方案;
总方法C:四或多基元法(与二、三基元法同理,如三基元加五笔划为八基元、三基元加“单或小交”及“变形折”为五基元,因基元较多,可设置较少、较短的基元组合即子骨架中基元的数量、次数、种类);
总方法D:其他或综合法,上文中三基元法,仅用直交“十”、斜交“X”、折“乙”三种(单笔横竖视为“十”、撇捺视为“X”)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再组合(的图符体系)就可构成输入全部汉字的完整方案,但本发明也不排除可包括或结合其他方法、同时多种方法并用的方案,如三基元法结合五基元法,即三基元法可将单笔横竖视为“十”、撇捺视为“X”,或仍将“横竖撇捺折”作为一种五基元法与三基元法并用;运用任意某几种“基元”作为基本总字根,加上(或组成各种)基本图符规范和体系,构成有鲜明规律的编码表;
上述方法典型例如下:将汉字字根按直交“十”(包括横、竖)、  斜交“X”(包括撇、捺)、折“乙”(包括全框“囗”及非全框)三种起笔(也可以是两个、三个“十”起笔,“X”、“乙”同理)分三个区,分放于字母键区的三个横行上,由于各键的第一部件均已确定,再将它们分别再与“十”、“X”、“乙”(一个或多个)进行一次或以上的组合即可形成典型的“三基元输入法编码方案之一”;运用键盘分型分区的变化,可设计出多种衍生子方案,举一例如:可将其字根总表分成十、X、乙三个区(每个区内部不一定要完全相连),每区各分成两种型(按该区起笔基元分别与另外两种基元组合),每型中又可按大小细分成三种左右(按<1、=1、>1、二基元、三基元、四基元……),另加复基元式字根群;
——另外按照用大于还是小于一个完整的基元字根来进行各种组合,上述各种字根群还可以在其基础上按不同规则再细分为“≥1”或“≤1”或者“>1”或者“≠1、=1”及单笔划组合等情况(详细规则如:可把字骨架的基元组合序列中只要含有一个>1个基元的部件,就视为>1序列;把=1的情况包含在>1或<1中等);
——基于类似的基本方法和构思,这套方案还可衍生出多套子方案,主要有方案的变形和改变排列顺序、单手输入系列方案、手机或小键盘输入系列方案(如十键、九键、六键)、形音系列方案、信息码的图形及符号输入方案、信息码的拼音化发声方案、信息码拼音输入及中英字母键盘法方案等(所有各种排列布局方式是按照各种规则、规律、呼应、分类、对齐设计,均在保护之列);
——“由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工具、基本骨架、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灵活的组成了多种信息码输入方案,该基本工具、基本骨架具体列举、举例如下(以三基元法为例):复基元式字根群的“子骨架”: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X”、 “XX”、  “XXX”、   “XXXX”、
“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
组合式字根群的“子骨架”:基本的各种基元(“十”、“X”、“乙”和笔划横竖撇捺折)的基本顺序的种类
“十X”、 “十乙”、“十X乙”(直斜折)、“十乙X”
“X十”、 “X乙”、 “X十乙”(斜直折)、“X乙十”、
“乙十”、“乙X”、 “乙十X”、        “乙X十”
复基元加组合式字根群的“子骨架”:单笔及≤1基元组成的基元组合(等级值<1、≤1)
“+x”、      “+z”                    “+xz”、         “+zx”
“+(+)x(x)”、“+(+)z(z)”、“+(+)x(x)z(z)”、“+(+)z(z)x(x)”
“x+”、      “xz”、      “x+z”、         “xz+”、
“x(x)+(+)”、“x(x)z(z)”、“x(x)+(+)z(z)”、“x(x)z(z)+(+)”
“z+”、      “zx”、      “z+x”、         “zx+”、
“z(z)+(+)”       “z(z)x(x)”、 “z(z)+(+)x(x)”, “+(+)x(x)z(z)”
≤1、≥1标准基元、复基元成的基元组合(按组合中各基元等级值之和≥1为准)
“十X”、          “十乙”、         “十X乙”、            “十乙X”
“十(十)X(X)”、   “十(十)乙(乙)”、 “十(十)X(X)乙(乙)”、 “十(十)乙(乙)X(X)”
“X十”、          “X乙”、          “X十乙”、            “X乙十”、
“X(X)十(十)”、   “X(X)乙(乙)”、   “(X)十(十)乙(乙)”、  “X(x)乙(乙)十(十)”
“乙十”、         “乙X”、          “乙十X”、            “乙X十”
“乙(乙)十(十)”、 “乙(乙)X(X)”、   “乙(乙)十(十)X(X)”、 “十(十)X(X)乙(乙)”
上表中各又可以继续衍生变形、细分,它们可具有共同特征如:三种“基元”在其序列组合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一致,其他带有括号(在本文中表示括号中的内容为选择性出现)的“子骨架”同理也是这样衍生变形、细分得来(本段所述也属于基本工具,可参与再组合);
——二或多基元法的子骨架及其组成的总骨架示例:X、Y……及a、b……可代表不同的基元类型、数量、等级值、方位、性状等特性,并将其再排列组合,灵活选用;
XaXbXc Xn
YaYbYc Yn——
XaYa XaYb……    XcYa XcYb……
XbYa XbYb……    XdYa XdYb……
进一步多层次组合略,其互相交叉排列组合与三基元法同理,运用了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方式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各种规则:
——关于“十”:在信息码中 (或
Figure A2004100349890005C2
)小于一个“十”,但在组合时又被视为一个“十”,比如“止”由
Figure A2004100349890005C3
两个“十”组成,因此放在“十十”键中;或者以横和竖的交点的个数为标准,将“止”放在“十十十”键中(从而和“上”分开);
——关于“X”:人、八(包括它们各自旋转后产生的结果)小于一个“X”,但在确定基元组合的等级值时又被视为一个“X”(可)与组合中其他基元的等级值相加;
——关于“乙”: <等是角,因此一般被视为“乙”(折);信息码还将部分或全部的、方框“囗”视为“折”的一种(一般不按笔顺拆分),那么一个或多个这种“折”如日、巨就属于“乙乙”键;
——信息码的拆码规则有时候允许所取码有复基元部分,但一般不同时在一个字的不相连的部分之间跨越的取一个码,除非它们符合某种特殊规则,比如组成了复基元式字根;
——关于笔画:倾斜度较小的斜笔可视为相应的直笔,如“片”字的撇可视为竖、提手旁的末笔提视为横,即竖撇一般可为竖、提为横、竖左勾为竖、竖右勾为折,“戈”斜钩为撇(或斜笔)——与“匕心”中的折不同,以便于将基元进行组合时的种类数改为数量值信息,改为“单纯基元式子骨架”的字根;
——除按笔顺外,信息码提出还可将笔型连续的多次拐弯但书写时并非一笔写成的字——如弓、凹、龍中的笔形连续拐弯处视为属于复(乙)基元子骨架的字根群,甚至可将一笔书写的折笔按折的拐弯次数规定它属于“乙”、“乙乙”还是“乙乙乙”;
——关于信息码键盘上的自成字字根,既可以用小的字根来组成,即将其再细拆分(一般只用单、复基元)后输入,也可以设为键名字或者一级简码或在词输入时自动由机器选择,也可以另设方案,比如双击键名、+识别码或+选择来输入,前两种方法输入更快个别如“王丰”“由甲申”可用击某一或几个特设键来区分选之;
——信息码方案已列举出的字根可以输入绝大多数的文字,而极个别未能涵盖的情况可以:a仍以该字所对应的子骨架输入,b:在a基础上在输入时为了便于计算机对它进行鉴别,也可以再击打辅助键或学习键(还可设置选项规定这次击打不记入编码长度),C:自定义将该字加入编码表;
——自动排除:设置或使用编码方案时,可将同子骨架的字根的等级值区别不同程度的忽略,对字的取码规则可有自动容错、取大优先、取整优先、取近优先、重码提示等供用户选用;同理各子方案如二、三基元法也可选择使用,又如可取消三基元法中的三元组合式子骨架或将其归于相应的二元子骨架中如“十乙X”归于或算作一种“十乙”式子骨架;
——容错:信息码有时候允许输入不同的编码,却产生同一个字即它的容错功能(比如,力=zx=xz)和多种拆分功能(比如“垂”=千、艹、二或x+、十十、土),当然,在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设置选项将其关闭;用信息码强的容错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如直接输入语句、输入以词为单位的外语(如日语的平、片假名本身是一种音节符号),可设有调节速度、容错度、取码跳跃度的功能,可输入以词为单位的语种的书面符号的空间上独立、不连贯的单位(如日韩“单字”)或以词、词组、短语为单位输入;同理信息码可基本实现句输入;另外,拆分时可统一规定避免混乱和重码或由用户据喜好设置对拆码规则方案的选择,如“亡”按“X十、乙”、“X、十乙”、“X十乙”还是“X、变形乙”,面对多种易混的拆分可能时采用取整优先等方法解决之;
——信息码的编码方法如三基元法用大基元去取字根、可一定程度的忽略撇与捺、横与竖的区别如“X”中取撇<人<X<XX(等级值为序)同理也符合用自动排除的(上段中所述)原理方法,各基元各自取多大等级值的字在三基元编码方案中被视为次要信息(而在小键盘、手机、二基元等方案中被详细分类和顾及一一本发明的基本基元和内容包括了精确区分各种类型、方位、数量、等级值的基元和基元组合,可用它们组成千变万化的子方案,以使有限的编码在有限的键盘中最大限度的兼顾字根的组合类型、等级值、朝向等更多信息但又易用,不可能一一列举,但变化都必须基于本发明的基本内容元素方法及排列组合,故凡有雷同模仿成份均属侵权——本人还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用专业、大键盘来使用本输入法的编码方案———信息码采用大基元取字根,因而可允许跳笔顺取元,如心:XX、折;成:变形折、十X(可拆“戈”为十X或“十折X”);
——夹套叠指某基元在组合首位重复出现夹住其他基元、相套、相叠;
——可按某部分特性、信息分类排列、组合、编码,而忽落次要信息的区别和分类,如忽略字根中基元的多少、等级值、顺序(如变形折中可有非折笔画,可不管折笔在前还是在后)、方向等;
——词组:规则可与已有各输入法类似即可,如取两字词的每字前两码等;
——可选择运用的编码布局规则:方案中采用/不采用三元组合字根、折按拐弯次数分键位布置、横勾竖勾(如“予”中的)疑虑/不一律视为直笔、方框内的直(可是多个如多笔互平行的横)视为将方框分割成多个子框即折的复基元/独立与方框组合成各种级别值的“乙十”、倾斜度小的斜笔视为直笔/斜笔、框或近似框(可包括部分框如“风”的前两笔划)的变形折案“乙或曲”输入/按笔划拆分;
——需要时信息码也可选用、兼用不符合子骨间的字根,如“十十十”(D)键中的“其”说明在基本相似的情况下,某键上的字根也可以与其“子骨架”的规定稍有不同,但是为了不产生混乱,也可以取消这类字根;
——各种子骨架多按“某组合中的各基元均≤1个”、“某组合中的至少一种基元>1个”两种情况分开——本发明各方案(除将五笔划也采用的方案)中的多数单基元“十”包括横竖、“X”可包括撇捺,同理较大的基元(或基元组合)也包括相应较小的基元(或组合),如小交也泛指小交与单交,大交与小交合并为一种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衍生千变万化的多种子方案(“叉”“交”同理、级别稍有区别)、子内容:本发明各编码方案的通用字根表,三行都列举了含“乙”、“十”、“X”(为顺序)的基元及组合;有些加括号的字根是按不同编码规则、布局可按排在不同键位上的字根;一种代表性典型例,左边三竖行是基元键及其复基元式字根群,中间四竖行是三基元组合式字根群和二基元复基元加组合式字根群,其余的五键是单笔的组合式字根群;三基元改序改布局方案(该方案选用了三基元字根群、一次复基元式字根群、单笔组合式字根群、>1与≤1两种情况合并的二基元组合式字根群,用两个双向箭头表示它所指示的两框内的内容只是组合、布局不同,可互相替换、选择使用,从而产生仅顺序稍有不同的多种新方案),在该表中各行基本分别都以“十”“X”“乙”为各子骨架组合中的起始基元,P、L键上的字根实际属于下一行,只是为了适应键盘某些标点符号占位而布局——另需指出,用到的组合及记忆方法(A)左边的虚线框中的字根群以“十”开头,右边的虚线框中的字根群以“X”开头,上方两个椭圆形框中的字根群以“乙”开头,(B)中间四竖行字根的键位按照三角形布局,子骨架序列与三基元之间相互指向相关;单手小键盘12键输入方案;将五种单笔划合并在一键上(或任某几种笔划合并,与基元组合同理)作为一种子骨架构成数字键10键输入方案;兼用了顾及文字的细小信息的五笔划和信息码各基元(如复基元、基元组合)形成的组合方案的数字键输入方案,它们也可只取其中几种构成5、6、7、8或9键输入方案,另外,它们(这些总体级别值较低的方案)都可双击、三击等改为输入相应更大级别的基元或组合或复基元,称“重复或多次击键编码方法”,如“直斜”双击为小交三击为大交;15键单手方案,其中乙+/乙×也可分键位设置、而+乙、×乙也可合键位布置或根据键数、字根数都分都合、余同理;左右两半为两种单手15键输入方案;等级值大小不同的基元组合也可在键盘上同时布置;“基元忽略顺序互组合(如Z十、十Z构成的“Z/十”,同理“Z/十X”、“十、Z/X”、“X/Z、十”等则是多基元复杂式互组合子骨架)”参与编码的方案;多方法组合并且改布局的方案;也将数字键(>26键)设字根的方案示例:类似坐标系式布局,可选用四竖排按键,也可将左起第4竖排(等)改为重叠布置在其它键(比如“十十”、“X X”、“乙乙”三键,还可用单双击区分之)上或数字键区上(则又成为小键盘输入方案之一),其中竖线右侧可是双击后的结果,即>1与≤1两种情况合并的二基元组合式字根群(如只有≤1式,而>1式则不设置,用小字根间接拼成,则又是一种性能不同的新方案),各组合约以虚线为对称轴对称;重复或多次击键编码方法又一例,以黑竖条隔开的三块小键盘(也可作为同一个键盘的三个区,即构成多区分级式编码方法)中各键如“Z十”键双击后代表等级值更高的“Z十”、三击后代表“Z十X”、其他键同理,详细描述为:组合式的键分三种,即单笔组合、≤1式组合、>1式组合,分别对应单、双、三击按键,复基元式可同理——这些方案都示例说明了可有规律按各种排列组合布局、方式、方法形成编码方案,如按相同起始基元;按横排十X乙为起始基元与竖排依次为十X乙的末基元组合成规律的排列组合编码体系等;改变布局将复基元分布到键盘两侧;“十XZ”、“XZ十”可互换位置,其他相似基元同理;用多基元组成方案示例(前面多用三基元来示例说明),主要有进行各方向对齐、及按组合中某位置某基元如首基元、中间、末相同的对齐或布局、子骨架的选择取舍(如可不加三基元组合式子骨架的字根群键区)、子骨架的有规律有序分区、分类等;使键盘左右上角手指不方便触及的键可不设置或设置不重要的字根,另外,由于“十X”类字根较多,将它分成四种情况类别:<1、≥1、首尾夹(首尾相同及在某些方案中也包括相似如十乙视为相似)、双交套叠(二基元组合多次出现,三或多交套叠同理)——本例和下例中的乙叉乙、叉乙叉等同理,且都明显运用了横向分区、纵向分级的布局方式;新的基元组合及其设置方案、规则:即按字根的头几笔的某基元的重复次数(实例中以等级值<1时为例)不同来分键位布置子骨架相同的字根,各方案有粽、横向对齐等多种布局方式,用户可自定义或选择使用某种自己更习惯的布局来使用,其中横线上下的两排可互换组成不同布局的方案;多基元法和三基元的各变形方案是同理、通用的,其中基元组合按基元组合中各基元等等级值(如<1+1、≥1+1)与三基元中的“十乙”、“十乙”之类按组合中各基元等级值的最大值同理,其实所指可以是相同的;可运用新的规则和方法来设置编码方案和布局,如这几个方案将(三)基元之间的各种组合分为四种细分情况:按组合中各基元的等级值分为“≥1、≥1”、“<1、<1”、“≥1、<1”、“<1、≥1”来组成编码方案;三基元法编码的几个补充例;因可用“基元组合中基元的种类、数量、等级、次数”较小的组成较大的(因而一般不需使用太大的,但特殊场合的同理使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列),故可采用三(或多)元二(或低)次编码方案,避免组合二次以上形成的多次组合,但基元种类可稍多;将各二基元组合按单交、小交、大交等级区别分布不同键位布局形成方案(如三基元组合也可同理再按级别分级分键位布置(列举了部分字根,以粗体表示的字根表示一般用于繁体字输入),其余部分原理与前方案相似;
涵盖和表示了“十”、“X”、“乙”三种基本元素叠加组合、排列及并列组合、综合复杂组合的各种可能的总方案及基元设置及排列组合的方法,如用圆盘组合复杂扇形图(或其他方式)整理汇总表示了基元设置排列组合体系的数学结构和空间关系,都可以运用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如文字内码、输入、处理等上面,亦表示各字根的通用空间位置关系图(单字、字根间),这些图符体系及工具适用广泛且演变无穷,是本发明的骨架内容,故要求保护本发明的创新运用;典型的多方法并用方案,还用到了多次分级、分区规律布置;信息码的基元及组合总表,收入了除双交式、首尾夹式等个别子骨架的大部分种类;信息码同音字输入界面布局方法之一:将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按照横竖撇捺折、“十”、“X”、“乙”不同的起笔种类、繁简程度等规律和分类进行布局,并显示屏幕键盘进行屏幕显示、提示”,输入某字按信息码式布局的键位和提示击相应键即可;
信息码抽象概括后的基本字形(规范基本字)总表,它可辅助记忆字根,且是各键、字根群的表现各自特点的骨架,用粗线条表示子各骨架的首基元、细线条表示第二基元、虚线表示第三基元(以根据基元类别、名称为主;将同音字按照本发明的输入总表的方案的字根布局进行布局、有规律显示的范例(如可按照横竖撇捺折、“十”、“X”、“乙”不同的起笔种类、繁简程度,将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帮助用户直接点选、输入),还具有以拼音输入学习信息码形根布局方案的功能;信息码的按三基元三角形进行键位布局采用与空间位置关系对应的排列组合(子骨架)直观易记,如“乙十”之间有乙十、十乙……余同理;信息码之拼音输入法表;可将拼音的字母视为多种基元并进行再组合,或将各韵母视为由基本原音字母和与之搭配的其他字母组成的基元体系,如三基元,则i为阴爻(直线表示)、u为阳爻(虚线表示)、ü为人爻(波浪线表示),在此基础上将韵头放左侧,韵尾放右侧,如n、ng也属人爻,但放于基本元音字母右侧,则可按各子骨架特征、区别进行布局;双拼韵母的信息码布局示例;可用信息码子骨架来拆分、布局字母的原理方法,即根据字母的特点,以三种基本形状作为分类、定位依据布局,如可先将字母按只有直角、含有斜角、弯曲形三种分别代表“十”“X”“乙”基元、再根据英文字母的特征、具体情况——只含“十”类基元的字母如I、H、T等较少,而曲线式属折“乙”的则较多,变形为+Z(即C+)、X+(即V+)、折(Z),即灵活的改将“十”“X”“乙”分别化作、对应为“十及折十”“X及XX、X十”“乙”,如键盘三行可分别是OedpbqtgsF、XvYAKrZIH、CUwnmLJ(细节可再调整成多种变形方案);将英文字母键盘按信息码的基元分类方法布局的示例,基本是按五种元音将字母分成五类即五区,更易记用;按图形特点(如开口、突出、主要部位或整体的朝向——外文和图形同理,用箭头指示)、形状布局英文字母的示例;同理按“十”“乙”“X”三种起笔分三区纵向布局,虚线框内“乙”、左“十”右“X”;按“十”“乙”“X”三行横式布局,其有一创新为可不同类如元辅音分开、分区布置,为将元音字母集中一起布置,再有序布置各区;中文拼音字母布局方案可与键面上的英文字母(及它的不同的布局方案)一起在键盘上标记并以不同的样式加以区分;
信息码式英文字母(其他使用字母的外国语同理)键盘、信息码式中文拼音字母键盘(10个数字键上同理)方案、信息码的图形、符号输入方案、方法可在各种大小(手机数字键10键同理)的键盘上运用;10个数字键的方案是主要用于手机的,左上角的方案,可有三种用法A:一个键位上有两个甚至更多字母,可与信息码其他大键盘方案同理用单、双或多击区分选之,可再加某特设键确认选择,再输入韵母;B:可第一击输声母,再输韵母,由于小键盘一个键多代表2个或以上的字母,而会产生它们分别与韵母相拼的重码,则最后用击不同的键作不同的重码选择如第二横排的左右两键,分别代表确认第一次击打键位上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声母与韵母相拼;C:也可基于上一段所述声韵可分开,本人提出还可将手机键盘增加几键,如5或6键作为元音键并可配合上述方案使用,则击键次数或重码减少;数字小键盘方案同理,只是声母按形状近似分成10类,更易记用;另设计了直接点选的方法:对于多个拼音、同音字等重码时,可将其分别一一对应于键盘的多个键位(并可在屏幕、键盘进行布局的提示),则可直接击键点选某个(与信息码大键盘方案同理),或同理用输入序号来选择某个;信息码式布局键盘注音符号表,与汉字同理拆分和布局;信息码之日文拆分示意,以汉字三基元法为例,与之同理,该表是笼统、部分、初步、简单的示意性拆分;汉字向日语演变的假名字源与字体表(部分示例),请参照相关资料;另外,与在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同理,信息码对翻译界面进行“多行同时全部显示、提示”,多个翻译结果除可一词多义全部显示推广到多词同显,还可以象拼音输入时的同音字那样运用信息码的各种规则方法进行有序布局;与信息码汉字编码方案同理的韩文初步、简单拆分和布局的示例;左到右大致按“折”“十X”“十”三区布置;三横行分别是Z、+、X区;左部分可看作朝鲜文的单手输入初步方案,右部分是小键盘输入方案示意,它们都运用小字根组字的原理;韩语字根三基元法细分的示例;符号、其他外文的常用部件图表;N、S旋转为不同朝向的情形,也可同理旋转的“具有特定曲线形状的图形符号”如:a、y、i、r、j、u、&、∞、∮、Ω、@及希腊字母,在此泛指各种特定的曲线形状,列出了部分基本图形如制表符、括号、弧线等,是为了说明信息码用简单图形符号组成复杂、组合图符的方法及基元(如折(乙、O、囗等)十、X三基元)作为图形积木的运用——子骨架及方案的设置可按其方位、大小、组合、形状、特征等进行分类、布局、编码、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尚有其他规则:
关于方案的变布局、次序、灵活运用,如将“十X、十乙、X十、X乙、乙十、乙X”小体系的三种情况:单笔组合式、“<1、≥1”式和“>1”式并列布局在键盘的三块区域上,另加基本的辅助基元,也能构成一种新的输入方案(如该方案中“由”属于“<1、≥1”的乙十区,“曲”属于>1的乙十区);又如将“十、X、乙在不同位置上>2次的重复出现的子骨架也设置在键盘上,也能形成性能等不同的又几种新的子方案;再如“折/辅”或变形折、“单叉”、“小叉”式基元于其他基元的再组合与已有其它基元组合同理,也可参与编码方案;
关于信息码的袖珍方案系列:主要有单手输入(一般是字母键区的一半,12或15键)方案、数字键方案(一般是手机等10键)、乃至特殊情况下的几键(如3、5、8键)方案,基于利用基元的等级值信息,首创的将信息码大键盘方案原有的基元按等级值分级(同理也可按其他特征分类分型)、复基元等创新技术运用进去,且可同理采用本发明中的一切其他种基元、键盘方案方法来再组合成各种文字、字母、符号、图形;另袖珍方案中的叉一般只取等级值小的如单交、小交;
关于大键盘方案:键盘的扩大,键位增加,如对于英、外文字母,可增设键输入基元组合,如一些常用的字母组(此时视字母为基元),如“er”“ed”等;
重叠式单、双、多击区分法方案即击相同的键不同次数输不同的信息,e-en-eng,单击代表输、选当前键位的键面信息、双及多击代表输入该键子骨架的复基元或相应组合基元、或其他次要特征(如等级制、笔形、方向)不同的字根,也可同理用来选择字母或(屏幕上同步显示的)同音字及其他信息如方位变化,尤适于字根种类比键盘键位数多(如手机数字键10个输入26个英文字母、用101英文键盘的26个字母键输入大键盘方案的>26种字根、子骨架时等)时的输入;
除简繁汉字,各种外语,信息码也可输入注音符号、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如篆体、甲骨文等,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古今文字,是具有广泛通用性的对各国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的工具,适用于翻译、内码转换、运算等领域,还可同理处理图形、符号,如特殊符号只需输入其骨架(如抽象)特征即可调出,换言之,用有规有序简单易学的信息码抽象图符子骨架及排列组合体系,可对应容纳、输入处理各种信息并用于计算机处理和跨种族沟通;日语、韩语汉字形似,都由曲叉框等基元笔形组成或构成,且日语的平假名假借汉字的草书、片假名假借汉字的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韩文更象是中文的骨架,与中文更相似,所以对日、韩语也可按此用信息码子骨架体系的编码方案进行取码和布局——与对汉字同理——并尤其是可参照相关资料如“假名字源与字体表”对初步编码方案图表及一步优化调整细分和进一步简化、抽象;
比汉字多些曲线笔形的那些外文也可同理按信息码各方法、方案(如二基元法)编码,如日韩甚至其它各种外国语也可用信息码的方法、子骨架工具、及其排列组合体系形成编码方案(以二三基元法为例),如二基元法对它的“包围、闭合式的各种(方向、类型等)角、折曲”和“交叉、发散式的各种(方向、数量、等级、类型等)线段、端点”,两者内部或互相之间的再组合成各种子骨架、字根群,再由它们构成总骨架即编码方案——对于图形和曲线、笔形种类较多的外文都对其变化较多的曲线笔形和其他笔形(按方位、大小、组合、形状、特征)进行更多更细的分类(设为基元)并再组合成子骨架和编码方案;日、韩语键盘字根图仅是一种简单举例和初步示意性说明,可与中文各方案同理进行均匀分布、布置(将某些字根过多的键再细分或改换别的分类方式、依据),信息码可进一步简化取骨架方案、跳跃取码、取字的某些部分信息的编码方案;——关于进一步简化方案,忽略细节、繁复笔形(如单笔划的重复,既信息码所指复基元中基元的数量忽略)从大处、骨架和要点连贯取码、可有选择性跳跃性(如类似四角号码等输入法)取或转化重要、特征部分,仿日语可参照并与日语等的字源、与向汉字的演变、互转化关系的相关资料与信息码的方案、方法形成更进一步改进、简化的方案;
关于信息码的信息抽象成基元再排列组合成的图符系统,可按其子、总骨架及符合它们的具体文字、字根信息的进一步的区别(如相同某几个子骨架相同的字根的按大小、朝向的细节区别再分型)加以发声方案,赋予象声意义和音节含义,从而使信息码的图符体系也具有音节和发声表达的作用和属性——发声方案不限,但与现有各种语言同理是绝对可以实现的故不累述——汉语和日语中有些汉字完全相同,却发声不同,就是因为赋予了不同的发声方案的相同的表形符号(表形符号赋予发声方案后也兼成为一种音节符号,但以形为主);
利用上文中各已知子方案类似的原理方法、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工具,所组成的子方案乃至简繁体中文字根的选取其实是千变万化、精益求精的的,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方法、工具、原理相同,且均可有信息码体系的基本内容简单组合、变化等轻易得来,故凡原理方法相似、具体方案内容结构雷同均属侵权;
提出科学设置基元、运用排列组合、二三爻多爻体系及多处创新是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和贡献。
CN 200410034989 2004-05-05 2004-05-05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Pending CN1694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4989 CN1694046A (zh) 2004-05-05 2004-05-05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4989 CN1694046A (zh) 2004-05-05 2004-05-05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4046A true CN1694046A (zh) 2005-11-09

Family

ID=3535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34989 Pending CN1694046A (zh) 2004-05-05 2004-05-05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40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74A (zh) * 2011-01-18 2011-05-04 李建平 一种单手输入键盘
CN104331173A (zh) * 2012-04-16 2015-02-04 宗刚 字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955501A (zh) * 2016-04-15 2016-09-2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汉字信息流可视化方法
WO2018149250A1 (zh) * 2017-02-15 2018-08-23 宗刚 带屏幕提示界面的汉字骨架码输入法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74A (zh) * 2011-01-18 2011-05-04 李建平 一种单手输入键盘
CN102043474B (zh) * 2011-01-18 2013-07-31 李建平 一种单手输入键盘
CN104331173A (zh) * 2012-04-16 2015-02-04 宗刚 字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331173B (zh) * 2012-04-16 2018-11-16 宗刚 字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955501A (zh) * 2016-04-15 2016-09-2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汉字信息流可视化方法
CN105955501B (zh) * 2016-04-15 2018-10-1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汉字信息流可视化方法
WO2018149250A1 (zh) * 2017-02-15 2018-08-23 宗刚 带屏幕提示界面的汉字骨架码输入法及系统
CN110494825A (zh) * 2017-02-15 2019-11-22 宗刚 带屏幕提示界面的汉字骨架码输入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04262A1 (fr) Procede de saisie d'informations au moyen de lettres phonetiques chinoises
CN103616960A (zh) 六元音字母双拼输入法
JP2010505181A (ja) 表意文字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CN1694046A (zh) 一种计算机编码汉字键盘输入方法及信息码
CN105045410A (zh) 一种形式化拼音和汉字对应识别的方法
CN103207684A (zh) 音素字母双拼输入法
CN102023717A (zh) 三五首次音码及其键盘
JP2011522492A (ja) 中国語教育に適した漢字の入力方法
CN109739365A (zh) 中小学教学用多功能键盘及专业输入用多功能键盘
KR101384455B1 (ko) 컴퓨터·전자사전·스마트폰 키보드 일본어 자모 배열
CN107256092A (zh) 汉字数字形码快速输入法
CN104238765B (zh) 中小学生键盘,标拼码输入法
CN1196057C (zh) 一码二形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01706685A (zh) 一种汉字输入法
CN1052200A (zh) 音形义字词兼容编码系列及键盘
CN102043469A (zh) 两笔型三维数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8386C (zh) 电脑汉字象形编码输入计算机的方法
CN102141844B (zh) 带声、韵、调读音的汉字内码输入法
KR20130139432A (ko) 컴퓨터·스마트폰·전자사전 키보드 영어 알파벳 자모 및 각종 키의 배열
CN1204538C (zh) 语文组合排列法的系列教具
CN112783336A (zh) 新音素同声近位汉字码输入法
CN103186242B (zh) 中华键盘
CN106406558B (zh) 数字键实现双拼、五笔字根输入和配套键盘
CN103019399B (zh) 汉语双拼哑文输入法
CN114217698A (zh) 一种汉字简易手写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