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1784A -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 Google Patents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1784A
CN1651784A CN 200510009743 CN200510009743A CN1651784A CN 1651784 A CN1651784 A CN 1651784A CN 200510009743 CN200510009743 CN 200510009743 CN 200510009743 A CN200510009743 A CN 200510009743A CN 1651784 A CN1651784 A CN 1651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tatic pressure
thrust bearing
chamber
press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97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久彬
姚绍明
徐文雁
胡国菊
黄青海
陈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05100097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51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651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1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涉及一种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在止推轴承工作面上,静压气浮供气点分布圆两侧分别开有人字形动压沟槽,在不增加气浮轴承耗气量的情况下,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15%以上。

Description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尤其是超精密、大刚度、大载荷气体止推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仅仅利用外节流静压气浮或表面节流来承受载荷并提供刚度,在实际应用当中常常遇到承载能力低、刚度小、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周恒,刘延柱.《气体动压轴承原理与计算》,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年;《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七篇—气体润滑轴承.2002年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第四十篇第九章—气体轴承.2003年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这些种类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没有充分利用复合节流效应,从而不能提供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并且抗干扰能力差、回转精度难于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刚度、高承载能力的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单排布置。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双排布置。
所述的均压腔为圆形。
所述的均压腔为扇形。
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等宽直槽。
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不等宽梯形或扇形槽。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具有节流作用的孔。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缝隙。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用带有毛细孔材料填充的孔。
本发明的优点
(1)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30%以上。
(2)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止推轴承提高15%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4,均压腔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2,表面节流沟槽2与相应均压腔4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2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5上静压气浮供气点7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7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8,均压腔8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6,表面节流沟槽6与相应均压腔8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3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9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1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1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12,均压腔12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0,表面节流沟槽10与相应均压腔12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4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3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5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5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16,均压腔16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4,表面节流沟槽14与相应均压腔16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5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7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9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9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0,均压腔20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18,表面节流沟槽18与相应均压腔20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6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24,均压腔2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2,表面节流沟槽22与相应均压腔24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7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5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7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7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8,均压腔28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6,表面节流沟槽26与相应均压腔28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8是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9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1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1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32,均压腔32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30,表面节流沟槽30与相应均压腔32相通的止推面示意图。
附图9是静压气浮供气点33是具有节流效应的孔34的示意图。
附图10是静压气浮供气点35是缝隙的示意图。
附图11是静压气浮供气点36是用带有毛细孔的材料37填充的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11可知,本发明是:在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单排布置。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双排布置。
所述的均压腔为圆形。
所述的均压腔为扇形。
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等宽直槽。
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不等宽梯形或扇形槽。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具有节流作用的孔34。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缝隙35。
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用带有毛细孔材料填充37的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4,均压腔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2,表面节流沟槽2与相应均压腔4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2:
如附图3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5上静压气浮供气点7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7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8,均压腔8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6,表面节流沟槽6与相应均压腔8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9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1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1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12,均压腔12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0,表面节流沟槽10与相应均压腔12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4:
如附图4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3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5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5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16,均压腔16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4,表面节流沟槽14与相应均压腔16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5:
如附图5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17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9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9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0,均压腔20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18,表面节流沟槽18与相应均压腔20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6:
如附图6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24,均压腔2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2,表面节流沟槽22与相应均压腔24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内止推面。
实施例7:
如附图7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5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7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7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8,均压腔28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6,表面节流沟槽26与相应均压腔28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实施例8:
如附图8所示,在止推轴承工作面29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1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1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32,均压腔32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扇形表面节流沟槽30,表面节流沟槽30与相应均压腔32相通的止推面,配以光滑圆形平面。
在实施例1-8中,静压气浮供气点采用具有节流作用的孔34、缝隙35或带有毛细孔材料37填充的孔,均可。
具有节流作用的孔34主要指直径小于0.3毫米的节流小孔;当小孔直径大于0.3毫米时,外节流作用显著减弱;当小孔直径大于0.5毫米时,外节流作用基本消失,此时该轴承已经演化成传统的表面节流轴承。
表面节流沟槽横截面可以采用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等。

Claims (10)

1.一种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在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截流沟槽,表面截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单排布置。
3.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双排布置。
4.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均压腔采用圆形。
5.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均压腔采用扇形。
6.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截流沟槽采用等宽直槽。
7.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截流沟槽采用不等宽扇形槽。
8.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具有节流作用的孔。
9.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缝隙。
10.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静压气体止推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用带有毛细孔材料填充的孔。
CN 200510009743 2005-02-17 2005-02-17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Pending CN1651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9743 CN1651784A (zh) 2005-02-17 2005-02-17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9743 CN1651784A (zh) 2005-02-17 2005-02-17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1784A true CN1651784A (zh) 2005-08-10

Family

ID=3487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9743 Pending CN1651784A (zh) 2005-02-17 2005-02-17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5178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5606A (zh) * 2014-09-23 2015-01-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带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CN106394946A (zh) * 2016-10-21 2017-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圈独立供气的过缝能力增强型气足
CN110421171A (zh) * 2019-05-09 2019-11-08 上海大学 多孔质气悬浮轴承金属瓦的3d打印制备方法
CN111120513A (zh) * 2020-01-18 2020-05-08 湖南大学 一种静压气体推力轴承
CN112983990A (zh) * 2021-03-23 2021-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浇筑成型的静压气浮单元及加工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5606A (zh) * 2014-09-23 2015-01-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带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CN106394946A (zh) * 2016-10-21 2017-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圈独立供气的过缝能力增强型气足
CN106394946B (zh) * 2016-10-21 2019-08-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圈独立供气的过缝能力增强型气足
CN110421171A (zh) * 2019-05-09 2019-11-08 上海大学 多孔质气悬浮轴承金属瓦的3d打印制备方法
CN111120513A (zh) * 2020-01-18 2020-05-08 湖南大学 一种静压气体推力轴承
CN111120513B (zh) * 2020-01-18 2022-01-28 湖南大学 一种静压气体推力轴承
CN112983990A (zh) * 2021-03-23 2021-06-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浇筑成型的静压气浮单元及加工方法
CN112983990B (zh) * 2021-03-23 2022-04-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浇筑成型的静压气浮单元及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2331A (zh) 混合式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止推轴承
CN1651784A (zh)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CN1282830C (zh) 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
CN1590792A (zh) 滑动轴承
CN1310712C (zh) 槽成型装置
CN1282829C (zh) 混合式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柱轴承
CN201627774U (zh) 一种高压重型气缸
CN1415877A (zh) 双螺旋角三维螺旋槽端面密封装置
CN1651785A (zh) 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
CN105650118A (zh) 一种能够提高承载力的船舶艉轴承
CN1654840A (zh) 复合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
CN1270109C (zh) 分立式人字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柱轴承
CN1270110C (zh)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柱轴承
CN1632337A (zh) 分立式人字槽动静压气体复合止推轴承
CN2622494Y (zh) 干气密封摩擦副
CN1719051A (zh) 无漩流动压气浮止推轴承
CN1651786A (zh) 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锥轴承
CN2833219Y (zh) 轴承载油结构
CN1632334A (zh) 分立式人字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锥轴承
CN2900796Y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止推轴承
CN1719054A (zh) 无漩流动压气浮圆柱轴承
CN1632333A (zh) 混合式螺旋槽动静压气体复合圆锥轴承
CN1632336A (zh) 分立式人字槽动静压气体复合球面轴承
CN1651783A (zh)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圆锥轴承
CN1651781A (zh) 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610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013

Address after: 150001 No. 92 West straight street, Harbin, Heilongjiang

Applicant af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50001 No. 92 West straight street, Harbin, Heilongjiang

Applicant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applicant before: Yao Shaoming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