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1775A -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1775A
CN1641775A CN 200410001497 CN200410001497A CN1641775A CN 1641775 A CN1641775 A CN 1641775A CN 200410001497 CN200410001497 CN 200410001497 CN 200410001497 A CN200410001497 A CN 200410001497A CN 1641775 A CN1641775 A CN 1641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rom drive
action
state
move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014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瑞江
郭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I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IT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IT Corp
Priority to CN 2004100014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41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64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1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是利用一逻辑装置接收一光驱退盘钮的状态,以驱动一滚轮装置对一光盘进行一退盘操作,且当检测到该光驱退盘钮的状态由一放开状态变更为一按压状态时,进一步根据该光驱退盘钮的按压或放开状态判断是否进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若经判断确定进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则驱动该滚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时间或是一预定旋转圈数,以使该光盘更为退出。

Description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光驱的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光驱退盘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使用者对高容量低成本储存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光储存媒体因为具有数据保存期限长及储存媒介携带交换便利等特点,遂成为数据备分,多媒体播放,及数据交换的主要储存媒体。时至今日,在桌上型计算机或是笔记型计算机中,光驱早已成为标准配备,许多信息以光盘的形式贩售或备份,甚至是许多具有微处理器核心的仪器或电器产品中也常可见到光驱担纲要角。
一般而言,光驱利用其中的光盘进退盘装置将光盘由光驱外移至光驱内,并将之固定于主轴马达固定托盘上,以供进一步存取动作的操作,其中除了一般传统上常见的托盘式进退盘装置外,吸入式进退盘装置也越来越受欢迎。配置有吸入式进退盘装置的光驱最大的优点,便是在进盘时只要将光盘稍微置入光驱的进退盘口,光驱便开始接手进盘的动作,而且于进退盘动作时,吸入式进退盘装置于进退盘动作全程均能有效地利用其机械结构带动光盘,大幅增加了移动式装置中光驱使用上的便利性,尤其是应用于震动环境或使用者无法仔细操作光驱,例如汽车的CD音响或汽车导航数据库系统中的光驱,吸入式进退盘装置更是不二的选择。
请参阅图1,其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已知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12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为了控制吸入式进退盘装置,已知技术中光驱100包含一光驱面板102,一滚轮104,一齿轮组106,一光驱退盘钮114,以及一感应器112。其中该感应器是用以检测光盘是否通过感应器位置,且该感应器的输出提供光驱中的逻辑装置(图中未绘示)判断目前光驱与光盘的状态,藉以控制马达(图中未绘示)带动该齿轮组106并驱动该滚轮104,以执行退盘动作及停止退盘动作。另外,该光驱退盘钮114一般是一机械式电子开关,包括一放开状态与一按压状态,分别相对于产生开路及短路的电信号,通常设置于该光驱面板102上,供使用者操作以下达进退盘指令或进行其它动作。此外,在图1中并绘示一12公分光盘120,以表示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其它组件的相对位置。当逻辑装置接收到退盘指令时,便会驱动滚轮104开始退盘动作,直到光盘不再遮蔽该感应器112为止,而该退盘指令可由按压该光驱退盘钮114所触发。为了使本发明说明更为清楚明白,在不影响揭露完整性下,图中已省略部分细节,且省略的部分皆为熟习此领域者所已知的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感应器可为机械弹片或连杆构造,并输出高电平(HIGH)或低电平(LOW)的数字信号以表示其状态,而在本发明用以说明的实施例中,该感应器是为光耦合组件,该组件同时发射并接收一光信号,当光盘通过感应器时,感应器处于遮蔽状态,此时输出为低电平(LOW);反之则输出高电平(HIGH);而已知此技术者会发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光耦合组件处于遮蔽状态则输出为高电平(HIGH),反之则为低电平(LOW)。此外,在此所谓逻辑装置,是指执行进退盘逻辑判断功能者,其可为一组简单的逻辑判断电路,且于一些实施例中,该逻辑判断电路与该感应器设置于同一印刷电路板上;另外,该逻辑装置亦可为执行一光驱固件程序的一微处理器。
请参阅图2,其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已知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8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除了如上述对图1的说明外,图中并绘示一8公分光盘130,以表示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其它组件的相对位置。请再参阅图3,其绘示为已知光驱退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适用于一12公分光盘或一8公分光盘。同时参照图1及图2,首先于步骤302时,当该逻辑装置接收到退盘指令时,便驱动滚轮104开始退盘动作,直到光盘不再遮蔽该感应器112为止,如步骤304所示;接着若该逻辑装置检测到该光驱退盘钮114被按压(步骤306),则进入步骤308,将该光驱退盘钮114的状态解释为使用者意图进行一进盘动作。
比较图1与图2,由于为了保持光盘的读取品质及数据完整,一般在拿取光盘时均以拿取光盘的边缘或中央孔洞为主,以免污损光盘包含数据的反射面,故在操作一已知吸入式光驱时,若所用者为一12公分光盘120,当该已知吸入式光驱100退盘动作完成后,该12公分光盘120能退出光驱100外的部分较大,一般而言,对于随后使用者取出该12公分光盘120尚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困扰;然而若所用者为一8公分光盘130,则当该已知吸入式光驱退盘动作完成后,该8公分光盘130有相当大的部分仍在光驱100内,严重地妨碍到随后使用者取出该8公分光盘130的动作。
故如上所述,已知吸入式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在退盘后因为光盘有相当大的部分仍在光驱内,造成使用者随后取出光盘时极大的不便,尤其若使用的是8公分光盘,取出更是不易,且有污损光盘之虞。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是利用一逻辑装置,参考一感应器的输出及一光驱退盘钮的状态,以驱动一滚轮装置对一光盘进行一退盘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于该退盘操作时,若检测到该光驱退盘钮的状态由一放开状态变更为一按压状态,则根据该光驱退盘钮的状态判断是否进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
此外,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是驱动滚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时间或是一预定旋转圈数,以便能将该光盘再向外退出,使得该光盘的大部分退至光驱外。
为了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述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简述
图1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已知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12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2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已知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8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3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已知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图4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图5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图6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本发明中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12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其中并包含执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7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本发明中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8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其中并包含执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
图8为一上视图,用以说明光驱进盘后,光驱中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
附图符号说明
100         光驱              102    光驱面板
104         滚轮              106    齿轮组
112         感应器            114    光驱退盘钮
120         12公分光盘        130    8公分光盘
302-310     根据已知技术的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402-41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502-51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流程
802         进盘感应器        804    主轴马达固定
                                 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其绘示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根据本发明发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首先在步骤402时,当该逻辑装置接收到退盘指令时,便驱动滚轮104开始退盘动作,直到光盘不再遮蔽该感应器112为止(如步骤404所示);接着若该逻辑装置检测到该光驱退盘钮114被按压(步骤406),则于步骤408中依据该光驱退盘钮114是否被按压超过一预定按压秒数,以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若是,则进入步骤410以进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若该光驱退盘钮114并未被按压超过该预定按压秒数,则进入步骤412,将该光驱退盘钮114的状态解释为使用者意图进行一进盘动作。
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可为驱动滚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秒数,亦可为驱动滚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圈数,其目的在于使光盘能更为退出光驱,使得该光盘的大部分退至光驱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预定旋转圈数及该预定旋转秒数是被设定能使得经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8公分光盘130的中央孔洞得以完全退出光驱之外。此外,该附加的退盘动作还可以为驱动滚轮向退盘方向持续旋转至该光驱退盘钮114由按压状态回到放开状态为止,但以不超过一预定旋转秒数上限为限。
请参阅图5,其绘示为一流程图,用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光驱退盘控制方法。首先在步骤502时,当该逻辑装置接收到退盘指令时,便驱动滚轮104开始退盘动作,直到光盘不再遮蔽该感应器112为止(如步骤504所示);接着若该逻辑装置检测到该光驱退盘钮114被按压(步骤506),则在步骤508中依据该光驱退盘钮114是否于一预定判断时间内被按压超过一预定按压次数,以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若是,则进入步骤510以进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若该光驱退盘钮114并未被按压超过该预定按压次数,则进入步骤512,将该光驱退盘钮114的状态解释为使用者意图进行一进盘动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508中会判断一秒钟内该光驱退盘钮114是否被按压超过两次,若是,则判断进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且该预定旋转圈数及该预定旋转秒数是被设定能使得经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8公分光盘130的中央孔洞得以完全退出光驱之外。
比较图1与图6,图6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本发明中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12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其中并包含执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已知此技术者可以发现,在使用该12公分光盘120时,经过根据本发明的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12公分光盘120仅余一小部分仍在光驱100中,增加了使用者取出光盘时的便利性。
再比较图1与图7,图7为一吸入式光驱的上视图,用以说明运用本发明中光驱退盘控制方法对一8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其中并包含执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已知此技术者可以发现,在该使用8公分光盘130时,经过根据本发明的附加的退盘动作后,该8公分光盘130的大部分已能退出光驱100,尤其是经适当地设定该附加的退盘动作的参数,能使该8公分光盘130的中央孔洞退出光驱100外,如此更是大幅改善了已知控制方法的缺点。
另外,本发明除可利用该光驱面板102上的该光驱退盘钮114来实现,亦可以于该光驱中设置一开关,利用该开关的开路状态与闭路状态,模拟于上述该光驱退盘钮114的放开状态与按压状态,并参照图4及图5的方法以实现之,其中该开关可以是设置于该光驱面板102,亦可以是一组排针,由使用者藉由一计算机主机或是一外接的机械开关控制其开路状态与闭路状态,且其实作方式皆为熟习此领域者所能据本发明所揭露者推知。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若于退盘时已得知根据本发明的退盘控制方法是针对一8公分光盘进行退盘操作,则不需额外针对如上所述的开关进行判断,例如判断该光驱退盘钮114的信号变化关系,而可以直接执行如上所述的该附加的退盘动作,例如驱动该滚轮104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秒数,或是驱动该滚轮104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圈数。请参阅图8,其为一上视图,用以说明光驱进盘后,光驱中光盘与光驱中各项组件的相对位置,除了与如先前所述相同的组件外,其中更绘示有一进盘感应器802以及一主轴马达固定托盘804,以便于了解光驱100进盘后,不同尺寸规格的光盘120,130与其它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且该进盘感应器802的运作原理类似于如先前所述的该感应器112,且该进盘感应器802主要是用于进盘时触发进盘动作之用。在光驱进盘后,藉由判断该感应器112与该进盘感应器802的逻辑关系,便可以得知目前在该光驱100中的光盘是为一12公分光盘120,或是为一8公分光盘130。事实上,熟习此领域者了解,藉由光盘的使用状态,亦能推知目前于该光驱100中光盘的尺寸规格,例如可以藉读取光盘上的辨识数据以判断该项尺寸信息。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是利用一逻辑装置,接收一开关的状态,以驱动一滚轮装置,其步骤包括:
(a)在收到一退盘指令时,执行一退盘操作;以及
(b)开始执行该退盘操作后,根据该开关由一第一开关状态状态至一第二开关状态的变化,以选择性地执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
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是在该退盘操作后,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开关状态是为一开路状态,且其中该第二开关状态是为一闭路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开关是设置在一光驱面板上的一光驱退盘钮,且该第一开关状态是对应于该光驱退盘钮的一放开状态,以及该第为二开关状态的对应于该光驱退盘钮的一按压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步骤(b)更包括:
该开关的状态处于该第二开关状态超过一预定秒数,则执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步骤(b)更包括:
该开关的状态在一预定判断时间内进入该第二开关状态次数超过一预定次数,则执行该附加的退盘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秒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圈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持续旋转,至该开关由该第二开关状态回到该第一开关状态为止,且以不超过一预定旋转秒数上限为限。
9.一种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是利用改变一光驱退盘钮的状态,以控制一滚轮装置,其步骤包括:
(a)当该光驱退盘钮由一放开状态变更为一按压状态时,执行一退盘操作;以及
(b)开始执行该退盘操作后,改变该光驱退盘钮的状态,以选择性地触发一附加的退盘动作;
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是在该退盘操作后,驱动该滚轮装置使一光盘再向外退出一预定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步骤(b)更包括:
令该光驱退盘钮的状态处于该按压状态超过一预定按压秒数以触发该附加的退盘动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步骤(b)更包括:
令该光驱退片钮的状态在一预定判断时间内进入该按压状态次数超过一预定按压次数,以触发该附加的退盘动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控制该滚轮装置使该光盘持续向外退出,至该光驱退盘钮由该按压状态回到该放开状态为止,且该光盘的退出距离以不超过一预定退出距离上限为限。
13.一种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在收到一退盘指令时,对一光盘执行一退盘操作;以及
(b)开始执行该退盘操作后,若该光盘是一8公分光盘,则执行一附加的退盘动作;
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是在该退盘操作后,驱动一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秒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光驱中退盘动作的方法,其中,该附加的退盘动作更包括:
驱动该滚轮装置向退盘方向旋转一预定旋转圈数。
CN 200410001497 2004-01-09 2004-01-09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Pending CN1641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01497 CN1641775A (zh) 2004-01-09 2004-01-09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01497 CN1641775A (zh) 2004-01-09 2004-01-09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1775A true CN1641775A (zh) 2005-07-20

Family

ID=3486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01497 Pending CN1641775A (zh) 2004-01-09 2004-01-09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417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425B (zh) * 2009-03-26 2012-07-2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调整退片距离机制的吸入式光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425B (zh) * 2009-03-26 2012-07-2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调整退片距离机制的吸入式光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3362A (zh) 智能存取装置
JP3021442B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ヤ―
CN1641775A (zh) 光驱的退盘控制方法
US20020145964A1 (en) Disk-loading apparatus
JP4361040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20060245313A1 (en) Disc drive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of disc drive
JP2007066353A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7073184B2 (en) Disk apparatus
US20060143626A1 (en) Positioning mechanism of slot-in optical disk drive
JPH116667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7345960B2 (en) Method of tray ejecting force control
CN104157300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抓盘器
CN1641776A (zh) 光驱中控制进退盘的装置与方法
US6556519B1 (en) Disk charger with circular disk housing and centrally arranged playback unit
CN1275251C (zh) 在多盘转换器中减少节目选择时间的方法
US20050013209A1 (en) Clamper magnetism test method for a tray-type optical drive
JP5594992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4278641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CN219936046U (zh) 一种用于键盘检测设备
US7398538B2 (en) Pickup unit homing mechanism for a disk drive unit
JP5019941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2005012600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c ejecting operation in an optecal disc drive
JP5279395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119803C (zh) 磁记录和再现装置
US7821883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duplicating data into dis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