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190A -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190A
CN1633190A CN200410101840.3A CN200410101840A CN1633190A CN 1633190 A CN1633190 A CN 1633190A CN 200410101840 A CN200410101840 A CN 200410101840A CN 1633190 A CN1633190 A CN 1633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smg
messaging gateway
service
shor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1018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3832C (zh
Inventor
张范
李海燕
康建雄
左丽
李明铎
张岩
许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1018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3832C/zh
Publication of CN1633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8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83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其系统,通过服务提供商SP将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接入地的短消息网关SMG;然后由该短消息网关SMG判断该短消息的付费方不为服务提供商SP或被叫用户,且付费方用户号码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则该短消息网关SMG向鉴权中心发送鉴权请求;接着由鉴权中心回送鉴权信息;若鉴权通过,则MT短消息业务数据正常下发;若鉴权未通过,则短消息网关SMG通知服务提供商SP。本发明通过在计费用户和接收用户不一致且计费用户不是服务提供商SP时,利用短消息网关SMG对计费用户进行鉴权,为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提供了完备的鉴权机制,保证了系统对各种形式使用业务的用户进行鉴权。

Description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特别是涉及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短消息增值业务起步早、发展好的分运营商为了对接入网内的增值业务加强业务管理手段,纷纷在SMSC和SP之间加入了一种成为增值业务平台的设备,这样的增值业务平台与SMSC相联时均采用标准的SMPP协议,而SP接入增值业务平台时则要采用一些专有的协议,这样的协议在业务管理方面比SMPP协议功能更加完善。但“SMSC+增值业务平台+SP”的模式还是无法实现全网短消息业务的联网,关键是增值业务平台之间没有联网的协议。
而且,目前短消息增值业务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各分公司的SMSC无法通过目前通用的SMPP协议(short MessagePeer to Peer,短消息点对点协议)实现联网,因此SP若要为多个省的用户提供服务,就必须分别接入各个省的SMSC,这种情况极大的增加了SP的系统和人力成本,严重阻碍了短消息增值业务的发展。
目前,国际通行标准的短消息增值业务接入协议仅有SMPP协议,它最初并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短消息增值业务制定的标准接入协议,只是因为其简单适用,应用越来越多,从而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国际标准。也因为如此,SMPP早期的版本过于简单,有不严谨之嫌,以至于各SMSC厂商和运营商在应用时都需要对其进行一些补充规范,所以实际应用中的版本已无法统计。
SMPP协议代表了传统的接入协议,依据其架构的系统仅考虑SMSC与ESME的简单联接,不考虑SMSC或ESME的互联,如图1所示。
ESME是扩展短消息实体的缩写,短消息实体是指能够发起或转发短消息的实体,扩展短消息实体则指在移动网之外的短消息实体,一般是提供短消息增值业务的SP。SP可以通过专线或互联网连接到SMSC上,但都通过SMPP协议实现业务的接入。
而如图2所示,根据GSM划分短消息业务流程的方式,所有的短消息业务都被分为MO(由手机用户提交的短消息)和MT(由手机用户接收的短消息)两大流程。
当一条携带了短消息的业务命令需要处理时,终点短消息网关必须保证该短消息的付费方有资格享用该服务(比如付费用户不欠费),为此,某些状况下短消息网关需要检查用户信息从而判断是否继续转发短消息,这样的过程称之为鉴权。根据短消息服务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付费方式分成四类:主叫方付费、被叫方付费、SP付费和第三方付费。主叫方付费是MO流程中的情况,后三种付费方式只在MT流程中出现。
主叫方指发起短消息的手机用户,目前的SMSC都具有对主叫用户鉴权的功能,所以对SMSC提交上来的业务命令,短消息网关都不作鉴权检查。
被叫方指接收短消息的手机用户。同样,目前的SMSC都具有对被叫用户鉴权的功能,所以对由被叫方付费的业务命令,短消息网关也不作鉴权检查,直接转发至SMSC;如果被叫方鉴权失败,SMSC会通过反馈通知短消息网关。
当MT短消息是由SP付费时(如SP发送广告),短消息网关不需要作鉴权检查。
而当用户通过SP定制短消息业务时,有一种情况下移动网是无法对付费用户进行鉴权的:即MT短消息是由第三方付费,如A用户在网站上注册并利用注册账号向B用户赠送定制短消息业务。此时A用户为付费用户,但由于短消息中心只对实际接收消息的用户(B用户)鉴权以及SP不能实时掌握移动用户的鉴权信息,那么如果A用户欠费停机,则SP和短消息中心均无法限制A用户继续使用其在SP上的注册帐号向B用户赠送定制短消息。
因此,有必要在SGIP协议中设计了完备的鉴权机制,从协议和业务流程上均保证了系统能对以各种形式使用业务的用户进行鉴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解决因用户通过互联网点播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漏洞,为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提供完备的鉴权机制,以保证系统对各种形式使用业务的用户进行鉴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点在于,应用于带有短消息网关SMG的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中,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提供商SP将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接入地的短消息网关SMG;
该短消息网关SMG判断该短消息的付费方不为服务提供商SP或被叫用户,且付费方用户号码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则该短消息网关SMG向鉴权中心发送鉴权请求;
鉴权中心回送鉴权信息;
若鉴权通过,则MT短消息业务数据正常下发;若鉴权未通过,则短消息网关SMG通知服务提供商SP。
上述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点在于,该MT短消息业务数据由付费方归属地的短消息中心发送,并且由付费方归属地的鉴权中心完成鉴权操作。
上述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点在于,该短消息网关与鉴权中心的鉴权过程包括:
该短消息网关SMG和鉴权中心建立TCP/IP连接,该短消息网关SMG为客户端,该鉴权中心为服务器端;
该短消息网关SMG向该鉴权中心发送鉴权命令;
该短消息网关SMG从该鉴权中心接收鉴权响应;
该短消息网关SMG和该鉴权中心断开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
短消息网关SMG,用于接收和转发服务提供商SP发送的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以及对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的付费方用户号码进行鉴权;
鉴权中心,用于进行计费结算,以及接收短消息网关SMG发送的鉴权请求,并当短消息的付费方用户和接收用户不一致且付费方用户不是服务提供商SP时对付费方用户进行鉴权,并回送鉴权信息。
本发明通过在计费用户和接收用户不一致且计费用户不是服务提供商SP时,利用短消息网关SMG对计费用户进行鉴权,为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提供了完备的鉴权机制,保证了系统对各种形式使用业务的用户进行鉴权,并填补了原有的短消息鉴权机制因互联网点播形式的增值业务引入后而产生的鉴权漏洞。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SMPP协议应用的传统网络结构;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SMPP协议应用的业务流程;
图3为本发明的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引入短消息网关的网络组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引入SMG后的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鉴权业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消除传统网络结构的弊病,必须引入短消息网关SMG的概念。短消息网关是设置在移动通信网络与公共数据网络之间的功能实体,解决信息内容的计费问题、为SP提供统一的接口,完成业务管理、费率管理、安全管理、鉴权等功能。
本发明的短消息增值业务联网系统又名在信系统,如图3它是由SMG(Short Message Gateway,短消息网关)、GNS(Gateway Name Server,短消息网关路由服务器)、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消息中心)和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共同组成的一个联网系统。SMG之间的通讯协议采用SGIP协议(Short Message Gateway Interface Protocol,短消息业务联网协议),这个系统中除SMSC外,其他所有节点间通信均采用SGIP,本协议所描述的短消息网关接口协议,用于完成在SMG和SP之间、SMG和SMG之间短消息的发送、接收和转发功能,以及SMG和GNS之间路由表的同步功能。GNS负责系统路由的管理和同步。该系统为短消息增值业务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平台。
SMG的设计以增值业务平台为基础,SGIP协议用于实现SMG之间的联网以及SMG与SP之间的通信,GNS用于实现网内路由统一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其中TSMG(Trans-Short Message Gateway,汇接短消息网关)为SMG和GNS合设的设备,借助传统通信网的概念,即汇接网关,使平面的SMG联网成为具有路由组织的分层网络,使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成为易于管理和扩展的电信级运营网络。
如图4所示的引入短消息网关后的网络组织,由图4可以看出,SMG并未完全取代SMSC,而是在传统的网络组织中再加入了一层短消息网关层,介于SP与SMSC之间。SP与SMG以专有协议(SGIP协议)通信,SMG与SMSC之间仍采用SMPP协议通信。各SMG之间也通过SGIP协议互联。每个SMG都可以接入多个SP,同时也可以与多个SMSC相联。SMG实际上将传统网络结构中的SMSC的功能一分为二,与移动网的接口功能责无旁贷的仍由SMSC实现,但SMSC直接接入短消息增值业务的功能则由SMG完全取代了,而且SMG将此功能扩充了,增加了业务管理、计费等功能。
本发明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系统正是在该业务联网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本发明的鉴权系统包括:短消息网关SMG,用于接收和转发服务提供商SP发送的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以及对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的付费方用户号码进行鉴权;鉴权中心,用于进行计费结算,以及接收短消息网关SMG发送的鉴权请求,并当短消息的付费方用户和接收用户不一致且付费方用户不是服务提供商SP时对付费方用户进行鉴权,并回送鉴权信息。该鉴权中心可作为一功能模块整合于该短消息网关SMG中。
如图5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引入了短消息网关SMG后的业务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对于MO业务流程,当用户终端通过其归属的短消息中心SMSC发起服务请求的时候,通过用户归属地的短消息网关SMG向服务接入地的短消息网关SMG转发该用户的服务请求,由该服务接入地SMG向服务提供商SP提交该用户的服务请求。同理,对于MT业务流程,由该服务提供商SP向服务接入地SMG下发业务信息,然后由该服务接入地SMG转发业务信息至用户归属地SMG,最后由用户归属地SMSC将业务信息下发到用户。图5中MO和MT业务流程不一定是相关的,也即由一个MO流程不一定会触发一个MT流程。
而如图6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鉴权的主要流程,本发明的鉴权流程主要是利用本发明上述的业务联网系统实现,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SP将MT业务数据发送给SMG;
(2)SMG判断该消息的付费方不为SP或被叫用户且付费用户号码归属本SMG,则SMG向鉴权中心发送鉴权请求;
(3)鉴权中心回送鉴权信息;
(4)若鉴权通过,则MT消息正常下发;若鉴权未通过(如用户欠费停机、离网等),则SMG通知SP。
如图6,在本发明中,当MT短消息是由第三方付费,例如手机用户A在SP的网页上注册后给手机用户B点歌,并由手机用户A付费,SMSC仅对手机用户B鉴权,那么对付费方手机用户A的鉴权检查就只能由短消息网关完成。这种情况下,该MT短消息应该从付费方归属地的短消息中心发送,并且由付费方归属地的鉴权中心完成鉴权操作。如果鉴权中心鉴权通过,短消息网关即将该MT短消息发送至SMSC,否则短消息网关不再发送该短消息,同时发送一条命令通知SP发送失败的原因。
短消息网关和鉴权中心通过TCP/IP通信实现鉴权功能。鉴权中心为服务器端,短消息网关为客户端。一次鉴权过程完成对一个手机号码的鉴权。鉴权步骤如下:
(1)消息网关和鉴权中心建立TCP/IP连接;
(2)消息网关向鉴权中心发送鉴权命令;
(3)短消息网关从鉴权中心接收鉴权响应;
(4)短消息网关和鉴权中心断开连接。
下面,将结合鉴权命令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鉴权消息主要用于SMG向计费中心请求对一个手机用户进行鉴权。鉴权操作由CheckUser命令(表1)和CheckUser Resp应答(表2)组成。UserRpt命令(表3)和UserRpt Resp应答(表4)用于完成对用户鉴权后,由SMG向手机用户所注册的SP发送命令,对手机用户进行状态配置。
CheckUser命令的语法:
  字段 长度(字节)  类型     说明
UserName     16  Text     计费中心给SMG分配的用户名
Passowrd     16  Text     和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UserNumber     21  Text     待鉴权的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加“86”国别标志
Reserve     8  Text     保留,扩展用
表1:CheckUser消息格式
CheckUser_Resp应答的语法:
     字段 长度(字节)   类型       说明
    Result     1  Integer     鉴权结果0:鉴权成功其它:错误码
    Status     1  Integer     用户状态0:注销;1:欠费停机;2:正常
    Reserve     8  Text     保留,扩展用
表2:CheckUser_Resp消息格式
UserRpt命令的语法:
  字段 长度(字节)  类型     说明
SPNumber     21  Text     SP的接入号码
UserNumber     21  Text     待配置的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加“86”国别标志
UserCondition     1  Integer     0:注销;1:欠费停机;2:恢复正常
Reserve     8  Text     保留,扩展用
表3:UserRpt消息格式
UserRpt_Resp应答的语法:
     字段 长度(字节)   类型         说明
    Result     1  Integer     UserRpt命令执行结果0:成功其它:错误码
    Reserve     8  Text     保留,扩展用
表4:UserRpt_Resp消息格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鉴权流程,进一步为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提供了完备的鉴权机制,从而保证了系统对各种形式使用业务的用户进行鉴权。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带有短消息网关SMG的短消息业务联网系统中,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提供商SP将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发送给服务接入地的短消息网关SMG;
该短消息网关SMG判断该短消息的付费方不为服务提供商SP或被叫用户,且付费方用户号码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则该短消息网关SMG向鉴权中心发送鉴权请求;
鉴权中心回送鉴权信息;
若鉴权通过,则MT短消息业务数据正常下发;若鉴权未通过,则短消息网关SMG通知服务提供商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MT短消息业务数据由付费方归属地的短消息中心发送,并且由付费方归属地的鉴权中心完成鉴权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短消息网关与鉴权中心的鉴权过程包括:
该短消息网关SMG和鉴权中心建立TCP/IP连接,该短消息网关SMG为客户端,该鉴权中心为服务器端;
该短消息网关SMG向该鉴权中心发送鉴权命令;
该短消息网关SMG从该鉴权中心接收鉴权响应;
该短消息网关SMG和该鉴权中心断开连接。
4、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消息网关SMG,用于接收和转发服务提供商SP发送的由用户终端接收的MT短消息业务数据,以及对归属本短消息网关SMG的付费方用户号码进行鉴权;
鉴权中心,用于接收短消息网关SMG发送的鉴权请求,并当短消息的付费方用户和接收用户不一致且付费方用户不是服务提供商SP时对付费方用户进行鉴权,并回送鉴权信息。
CNB2004101018403A 2004-12-27 2004-12-27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30383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18403A CN1303832C (zh) 2004-12-27 2004-12-27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18403A CN1303832C (zh) 2004-12-27 2004-12-27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190A true CN1633190A (zh) 2005-06-29
CN1303832C CN1303832C (zh) 2007-03-07

Family

ID=34848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18403A Active CN1303832C (zh) 2004-12-27 2004-12-27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3832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7075C (zh) * 2006-07-03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扣费方法
CN100455059C (zh) * 2007-01-15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网关桥接系统、方法及短信网关桥接模块
WO2010081256A1 (en) * 2009-01-16 2010-07-22 Telefon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and message service gateway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of a message service to an end user
CN1859099B (zh) * 2006-03-08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移动终端提供在线应用服务的方法
CN101483831B (zh) * 2008-12-30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业务调用增值业务能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58432A (zh) * 2011-03-07 2011-08-17 候万春 嵌入到终端操作系统之前的电信运营商网络中间件装置
CN101350963B (zh) * 2008-05-14 2011-09-21 西北大学 嵌入式电信增值服务网关
CN101668262B (zh) * 2008-09-03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网关中sp短消息鉴权方法和鉴权号码段配置方法
CN102045665B (zh) * 2009-10-23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拦截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8087B (zh) * 2014-06-12 2018-11-2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信网关的业务通信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3823B (fi) * 1997-03-13 2004-06-15 Nokia Corp Järjestelmä palvelutietojen käsittele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FR2785136B1 (fr) * 1998-10-21 2000-11-24 Cit Alcatel Procede de mise a jour a distance du logiciel d'un terminal radiotelephonique
CN1152520C (zh) * 2001-05-17 2004-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移动智能网上采用七号信令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
KR20030039033A (ko) * 2001-11-09 2003-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인터넷 유료 서비스 과금방법
CN1272927C (zh) * 2002-09-25 2006-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网用户发送短消息系统的短消息鉴权计费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099B (zh) * 2006-03-08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移动终端提供在线应用服务的方法
CN100387075C (zh) * 2006-07-03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扣费方法
CN100455059C (zh) * 2007-01-15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网关桥接系统、方法及短信网关桥接模块
CN101350963B (zh) * 2008-05-14 2011-09-21 西北大学 嵌入式电信增值服务网关
CN101668262B (zh) * 2008-09-03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网关中sp短消息鉴权方法和鉴权号码段配置方法
CN101483831B (zh) * 2008-12-30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业务调用增值业务能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0081256A1 (en) * 2009-01-16 2010-07-22 Telefon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and message service gateway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of a message service to an end user
CN102045665B (zh) * 2009-10-23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短消息拦截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58432A (zh) * 2011-03-07 2011-08-17 候万春 嵌入到终端操作系统之前的电信运营商网络中间件装置
CN105188087B (zh) * 2014-06-12 2018-11-2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信网关的业务通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3832C (zh) 200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7007B2 (en) Multimedia mess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multimedia message
CN1579051A (zh) 用于多点播送消息以选择移动接收方的系统与方法
CN1303832C (zh)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01068376A (zh) 短消息系统、流量控制配置方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CN1154332C (zh) 在移动智能网上提供短消息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870602A (zh)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CN101051918A (zh) 实现业务请求的方法以及联机指令系统
CN1731865A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回执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643853A (zh) 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852155A (zh) 一种实现广告业务计费的方法
CN100346615C (zh) 目的用户设备接收外部网络数据的方法
CN1947455A (zh) 支持无线台站之后的网络
CN1633096A (zh) 一种短消息增值业务的接入方法
WO2011144027A2 (zh) 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和互联互通网关
CN1222134C (zh) 实现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中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WO2010121551A1 (zh) 一种群发消息处理方法、业务分发平台以及相关设备
CN101668011B (zh) 一种实现行业应用平台异地多媒体消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0373984C (zh) 一种采用手机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CN1277431C (zh) 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的业务计费系统及方法
CN1283119C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
CN1571562A (zh) 一种实现手机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AU20102626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delivery reports
CN101035127A (zh) 在传送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向服务提供商传送报告消息的方法
CN102255789B (zh) 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及中间网元
CN1777299A (zh)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路由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 Ltd.

Assignor: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7.27 to 2028.5.21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899000084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ort message value-added ser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

License type: General permission

Record date: 20081020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COMMON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7.27 TO 2028.5.21;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81020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HINA LINK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GROUP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1, Finance Street,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United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Number 133, North Main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Xid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