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7071A -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7071A
CN1617071A CN 200310103568 CN200310103568A CN1617071A CN 1617071 A CN1617071 A CN 1617071A CN 200310103568 CN200310103568 CN 200310103568 CN 200310103568 A CN200310103568 A CN 200310103568A CN 1617071 A CN1617071 A CN 1617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held
held equipment
subelement
handheld devi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35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6573C (zh
Inventor
胡建锋
谢晓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Lenovo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 2003101035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6573C/zh
Publication of CN161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65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65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包括手持设备终端、连接单元及计算机端。所述手持设备终端作为显示终端及控制面板,将用户操作信息记录打包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计算机端进行处理。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手持设备终端及计算机端的数据交互。所述计算机端主要用于完成人机界面模拟过程及将图像数据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手持设备终端显示,其内设有人机界面模拟应用单元。所述人机界面模拟单元主要分为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用户研究控制子单元和通讯应用子单元。所述计算机端的通讯应用子单元控制用户研究子单元记录手持设备终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用户研究所需的数据,并反馈至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从而实现人机界面模拟中的用户研究。

Description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进行用户研究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随信息产业发展及科技进步,手持设备已越来越普及化,人们对手持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持设备开发商为适应消费者要求、增强自身竞争力,需要不断的发布集成有最新特色、功能和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要求。
因而,手持设备模拟器常常被用于手持设备的开发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常见的手持设备模拟器有很多种,例如:在电脑中设计出手持设备的界面,通过模拟显示的方式来进行手持设备的模拟,以此种方式可验证手持设备程序在模拟器上运行的效果,从而预先验证手持设备程序的编制运行情况;另一种模拟器主要是为了调试手持设备的软、硬件,其将手持设备上所有用到的软硬件都在电路板或者模块化的装置中实现,而非在实际的手持设备主板上,这样的手持设备模拟器是来仿真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相关的软件与硬件的调试,其一般通过计算机的COM口,USB口等接口进行交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持设备软、硬件的调试。
而除了上述手持设备功能上的模拟,手持设备的开发过程还需对手持设备的定制及个性化进行研究,即进行人机界面(MMI)设计。
手持设备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可以分为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三个方面。用户研究是通过对于用户的工作环境、产品的使用习惯等研究,使得在产品开发的前期能够把用户对于产品功能的期望、对设计和外观方面的要求融入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去,从而帮助开发商完善产品设计或者探索新产品概念。而目前的手持设备开发过程多重视上述系统程序编制、及相关软硬件的模拟开发,而并未严格用户研究的流程,仅将用户研究建立在设计师或工程师主观的判断的基础上,与此对应,多数手持设备模拟系统也均以手持设备功能性模拟为主,鲜有手持设备模拟系统能真正为用户研究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手持设备模拟系统,通过该系统,严格人机界面设计中用户研究的流程,从而使手持设备的人机界面设计更好的从用户角度出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包括手持设备终端、连接单元及经由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手持设备终端连接的计算机端。
所述手持设备终端作为显示终端及控制面板,将控制信息记录打包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计算机端进行处理。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手持设备终端及计算机端的数据交互。
所述计算机端主要用于实现人机界面模拟过程及将图像数据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手持设备终端显示,其内设有人机界面模拟应用单元。所述人机界面模拟单元主要分为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用户研究控制子单元及通讯应用子单元。所述计算机端的通讯应用子单元控制用户研究子单元记录手持设备终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用户研究所需的用户操作数据,并反馈至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从而实现人机界面模拟中的用户研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将手持设备终端与计算机端通过连接单元相关联,可在手持设备终端上直接模拟实际的操作,使用户研究所需数据的来源更真实、可靠;此模拟操作过程中的用户操作顺序、按键时间等用户研究所需的参数(即用户操作数据)记录在计算机端,在人机界面设计过程反馈至交互设计中,从而为更好的从用户出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严格了人机界面设计中的用户研究的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的手持设备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的连接单元的通讯图;
图4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的控制数据传送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的计算机端人机界面模拟单元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包括手持设备终端1、连接单元2及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与所述手持设备终端1相连接的计算机端3。
请参照图2,所述手持设备终端1作为显示终端与控制面板,其主要包括微程序控制器(MCU)10,由该微程序控制器控制的照相单元11、显示单元12、特殊功能键13、键盘14及其他单元15。该手持设备终端1可在实际的手持设备上加以修改完成。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2采用无线结构,即所述手持设备终端1与所述计算机端3分别连接有无线单元,这些无线单元间采用无线通讯协议,(如802.11a、802.11g或蓝牙等)进行图像数据、语音数据或控制数据的交互。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真实反映用户操作手机的过程,因而对于手持设备终端1与计算机端3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无线方式进行,当然其也可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如采用手持设备与计算机的数据线连接等。
来自计算机端3的图像数据直接经由连接单元2传送到手持设备终端1,由手持设备终端1的微程序控制器10控制显示单元12进行显示。而控制数据,即手持设备终端1的键盘14与特殊功能键13命令的数据,经由微程序控制器10打成数据包,传送到计算机端3进行处理。同时,计算机端3对用户操作过程的相关数据(如操作的顺序、时间步长等参数的数据)进行记录,作为后续的用户研究的参考。
手持设备终端1的控制面板上的键盘控制可以定义成类似遥控器的方式,以手持设备终端1直接进行操作,另外,也可将由手持设备终端1过来的控制数据通过键盘驱动解释器翻译成计算机端3的键盘直接相对应的键,从而即可以直接通过手持设备终端1进行相关的模拟操作也可通过计算机端3对应键进行模拟操作。
下表为手持设备终端1的控制面板上的键盘与计算机端的键盘相对应的一个例子,其可根据操作的方便性进行相关的切换。其中,数据定义是通过连接单元所传递的数据包中的数据。
序号     手持设备终端的功能按键 数据定义 计算机端的键盘直接对应键
    1     左功能键     000001     F1
    2     右功能键     000010     F
    3     上方向键     000011     ↑
    4     下方向键     000100     ↓
    5     左方向键     000101     ←
    6     右方向键     000110     →
    7     OK按键     000111     Enter
    8     接听键     001000     F3
    9     拒绝键/电源键     001001     F4
    10     1     001010     1
    11     2     001011     2
    12     3     001100     3
    13     4     001101     4
    14     5     001110     5
    …     …     …     …
请参照图4,为以手持设备终端1进行操作过程中,控制数据的传送处理过程,按压手持设备终端1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其对应键码被微程序控制器10收集,通过无线协议将数据打包发送至计算机端3,计算机端3接收数据,经由无线协议将数据解包,经过键盘驱动解释器,将对应的计算机端3的键码输出,从而计算机端3可进一步进行解析处理。
请参照图5,所述计算机端3用于人机界面模拟程序的生成,并将图像数据通过连接单元2传送至手持设备终端1,其内设有人机界面模拟应用单元,该单元主要分为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32、用户研究控制子单元33及通讯应用子单元34:
图5中的用户研究,是指从用户可用性的角度,进行手持设备终端1页面的描述,如对于手持设备的左功能按键的定义,是定位为【选择】还是【确定】,右功能键定义为【取消】还是【返回】,主要从用户使用的心理模型,将手持设备系统隐含能完成的操作和用户操作合理的界定出来;
所述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32用于在用户界面上展现所有用户交互过程,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进行交互页面的展现,其主要是图5中的交互设计、制作成Web或Flash方式的呈现和形成交互应用单元三部分:交互设计是将用户研究的结果用合理的流程进行设计;制作成Web或Flash方式的呈现主要是将完成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后所形成的规格书翻译成程序描述;形成交互应用单元是指将完成的的工作进行综合,形成总体单元。
所述用户研究控制子单元33主要用来验证交互设计的正确性和可用性,比如利用程序记录用户按键的顺序、按键的时间长短或在某一页面停留的时间等。其采集用户操作过程中计算机端3记录的相关数据后反馈到交互设计中,对交互设计进行修正,从而实现用户研究功能。
所述通讯应用子单元34进一步包括通讯控制子单元342及控制命令子单元341,该控制命令子单元341控制通讯控制子单元342与手持设备终端1进行通讯,即,将手持设备终端1的控制命令通过连接单元2传递至计算机端3,控制交互应用,同时将操作产生的交互画面返回手持设备终端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设备终端,用于作为显示终端及控制面板,将控制信息记录打包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计算机端进行处理;
连接单元,用于手持设备终端及计算机端的数据交互;
计算机端,用于实现人机界面模拟过程及将图像数据经由连接单元传送至手持设备终端显示,其设有人机界面模拟单元,所述人机界面模拟单元包括完成自手持设备终端采集用户操作数据、根据上述采集到的数据修正交互设计的子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数据是指用户在手持设备终端进行操作过程中记录的反映用户操作过程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界面模拟单元分为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用户研究控制子单元及通讯应用子单元,所述计算机端的通讯应用子单元控制所述用户研究子单元采集用户操作数据,并反馈至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研究子单元用于验证交互设计的正确性和可用性,其采集所需要的用户数据后反馈到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中,对交互设计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设计应用子单元包括交互设计、将交互设计产生的规格书翻译成程序描述、形成总体单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应用子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讯控制子单元及控制命令子单元,所述控制命令子单元用于控制通讯控制子单元与手持设备终端进行通讯,将手持设备终端的控制命令通过连接单元传递至计算机端,控制交互应用,同时将操作产生的交互画面返回手持设备终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终端包括微程序控制器,及由该微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显示单元、键盘、特殊功能键等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采用无线结构,所述手持设备终端与所述计算机端分别连接有无线单元,这些无线单元间采用无线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设备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采用有线结构,所述手持设备终端与所述计算机端采用手持设备与计算机的数据线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CN 200310103568 2003-11-10 2003-11-10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65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3568 CN1266573C (zh) 2003-11-10 2003-11-10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3568 CN1266573C (zh) 2003-11-10 2003-11-10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071A true CN1617071A (zh) 2005-05-18
CN1266573C CN1266573C (zh) 2006-07-26

Family

ID=3475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35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6573C (zh) 2003-11-10 2003-11-10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657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389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数据终端实现用户界面交互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389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数据终端实现用户界面交互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6573C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e et 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ies in support of conceptual design
Jacob et al. Interaction styles and input/output devices
Encarnacao et al. Computer aided design: fundamental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Nielsen et al. A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intuitive and ergonomic gesture interfaces for HCI
Alkemade et al. On the efficiency of a VR hand gesture-based interface for 3D object manipulations in conceptual design
US1114411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haptic proxies for use in virtual reality
KR100906576B1 (ko) 핸드 햅틱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Elsayed et al. Vrsketchpen: unconstrained haptic assistance for sketching in virtual 3d environments
US89058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discovery
Li et al. HapLinkage: Prototyping haptic proxies for virtual hand tools using linkage mechanism
Damm et al. Creative object-oriented modelling: support for intuition, flexi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CASE tools
CN1266573C (zh) 手持设备模拟系统
Drey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spatial abilities on virtual reality object manipulation
Nishino et al. A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modeling 3D objects through spatial interaction
Scali et al. Thinking in space: concept physical models and the call for new digital tools
CN11511581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ihuit et al. Hands on virtual clay
Lorusso et al. A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 for 3D sketching in conceptual design
Harlan et al. Use Cases for a Hybrid Augmented Reality Computer Workstation in CAD Workflows
Mendes Manipulation of 3d objects i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CN104680901B (zh) 一种8051单片机原理可视化演示的系统及方法
Buttolo et al. Force-enabled sculpting of cad models
CN113627031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模型展示系统及方法
Herrlich et al. Towards bimanual control for virtual sculpting
Boa et al. A review of state of the art and emerging interac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mpact on design and designing in the fu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ANXIANG (BEIJING) CO. LTD.; HUMANTEC INDUSTRIA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ANXIANG (BEIJ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10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017

Address after: No. 6, Pioneer Road, Haidian District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Beijing, China: 100085

Co-patentee after: Lenovo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Patentee after: Lenovo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6, Pioneer Road, Haidian District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Beijing, China: 100085

Patentee before: Lenovo (Beij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