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5604A -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5604A
CN1615604A CN02827326.5A CN02827326A CN1615604A CN 1615604 A CN1615604 A CN 1615604A CN 02827326 A CN02827326 A CN 02827326A CN 1615604 A CN1615604 A CN 1615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grid
space
cod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273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轶
李瀚宇
李永会
张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Linkair 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615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04L1/006Trellis-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包括:发端:对输入比特进行时空网格码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信号经发射天线发射到信道中;收端: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道中来自所述发端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在所述时空网格码的搜索中需满足对称结构的约束条件,且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在所有的对应状态的时空网格码中是最优的。所述的时空网格码可以在获得全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

Description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其特别涉及瑞利快衰落信道下的编码, 具体的讲是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在衰落信道中, 信号的衰落将严重恶化系统的性能, 克服 衰落最有效的手段是釆用分集技术。 时空编码技术 [1' 2' 3]可以同时获得分集 增益和时空编码增益, 克服衰落的影响, 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对系统频谱 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 [1]和文献 [2]详细地研究了时空分组码 的设计, 它的特点是能获得全分集增益和译码简单。 文献 [3]指出在相同的 数据传输率和获得相同分集增益的条件下, 时空分组码的性能不可能比时 空网格码更好, 这篇文献系统的研究了各种信道条件下 (包括准静态衰落 的瑞利或者莱斯信道和快衰落的瑞利信道等) 的时空网格码的设计, 给出 了相应的设计准则, 并给出了准静态衰落信道条件下 4状态、 8状态和 16 状态的时空网格码, 该文给出的结果是手工设计的, 可以证明它们能够获 得全分集增益但是不能保证能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 为此有许多文献, 如 文献 [4], 文献 [5] , 文献 [6]都致力于准静态衰落信道条件下最优时空网格 码的设计, 而很少有研究快衰落瑞利信道条件下最优时空网格码的设计。 这些文献都致力于准静态衰落瑞利信道下时空网格码的研究是因为这种信 道环境比快衰落瑞利信道环境更为恶劣, 然而当采用足够长的信道交织时, 准静态衰落就近似于独立快衰落, 而在实际系统中都会采用信道交织。 因 此有必要对快衰落瑞利信道下时空网格码的设计进行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特别针对 8 状态 的时空网格码提出了一种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所述的时空网 格码可以在获得全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包括:
发端: 对输入比特进行时空网格码编码; 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将调制后的信号经发射天线发射到信道中;
收端: 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道中来自所述发端的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 在所述时空网格码 的搜索中需满足对称结构的约束条件, 且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 码在所有的对应状态的时空网格码中是最优的。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 8状态时空网格码, 且所述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 的码矩阵的前四行元素各不相同, 后四行元素也各不相同。
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可为: 具有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空 网格码。
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是指具有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空网 格码;在对称结构的约束下可以搜索到 d„lin=48的非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 且所述的搜索到的 dmin=48的非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在所有的 8状态码中 是最优的。
所述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成镜像对称结构; 且
如果用 {a00, a01, ·■· , a。3, a10, an, a13, . · · , a70, a71,…, a7J表示码矩阵 中的 32个元素, 那么存在下列等式:
αχγ = a _x){3_y) x = 4,5,6,7 y = 0,1,2,3 。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建立两个状态序列数据文件; 其中: 第一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列表示两个截断码字, 这两个截断码字 在 t时刻和 t+2时刻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 t+1时刻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一个数据文件中共有 56个序列, 第二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 列表示的两个截断码字在 f 时刻和 ί+3时刻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 +1时刻 和 t+1时刻的状态不同, 这个数据文件中共有 1280个序列;
在进行码的搜索时: 对于由所述的等式所限定的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 空网格码, 其码矩阵中的 32个元素只有前 16个元素是可以设计的, 后 16 个元素由所述的等式得到, 而且这前 16个元素要各不相同即满足条件一, 这样, a。。就有 16种可能取值, aw有 15种可能, 依此类推;
每产生一个元素就按照数据文件中的序列去检验, 看该序列所对应的 两个 "码字" 是不是满足指定的最小乘积距 dmin , 如果不满足则不再继续 生成后面的元素, 而是改变前一个元素生成新的 "码字", 直到生成 16 个 都满足条件的元素。
这里的码字用引号是因为 32个元素还没有全部产生, 所以严格来说还 不能称为一个码字, 但是因为已经产生的元素不能满足条件, 所以没有必 要再生成后续元素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搜索速度。
所述的码的搜索还包括: 对于 8状态的时空网格码, 可以搜索到 15 36 个 dniin=48码矩阵, 如果限定在 0状态输入为 0时输出也为 0 , 即限定 a。 = 00 , 则有 96个满足 dnin=48的网格码; 且在满足条件一的所有的 8状态时 空网格码中, 这些码是最优的。
所述的最优是指: 在 8状态时, 最小乘积距 dmin比 6 *8=48更大的只能 是 8 * 8=64 , 状态序列(0, 0, 0)和(0, 2, 0)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码字, 这两个 码字要想达到 dmin=64 , 就必须有 a。2=a2。, 但是这样就不满足条件一, 因此 最大的最小乘积距只能是 48 , 因此所述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是最优的。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射端可采用 N个发射天线, 所述的接收端可采用 M个接收天线。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制可为 4- PSK调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提供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可以在获 得全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 附图说明
图 1为两发两收的快衰落信道的结构框图;
图 2为 4- ¾X调制星座图;
图 3为 8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网格图;
图 4为 8状态时空网格码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包括:
发端: 对输入比特进行时空网格码编码; 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将调制后的信号经发射天线发射到信道中;
收端: 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道中来自所述发端的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 在所述时空网格码 的搜索中需满足对称结构的约束条件, 且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 码在所有的对应状态的时空网格码中是最优的。
假定在发射端采用 N个发射天线在接收端采用 个接收天线, 假定信 号在空间中的衰落为独立的瑞利快衰落。 在发射端, 每个发射符号的能量 归一化为 1 , 从每个发射天线上发出的数据以 个符号为一帧, 为了便于 说明本文采用两个发射天线两个接收天线和 4- ¾X调制, 每个符号由两个 比特组成, 可以推广适用于多个发射天线多个接收天线和其他调制的情况。 信息的传输过程如图 1所示。 在接收端, t时刻天线 J'接收到的信号为:
';/(
Figure IMGF000006_0001
l,--,M, t = l,...,L ( 1 ) 这里: nj (t), ...,M, t=l, ...,L是一个复白高斯随机变量序列 , 其方差为 ! , 信道衰落因子 hi ..., Ν, ,... 是一个白高斯随 机变量序列, 其均值为零方差为 1。 时空网格码的表示方法很多, 本发明采用文献 [ 3]中的表示方法, 这种 方法能够表示所有的时空网格码, 以图 3 为例, 从上到下的八行依次表示 从状态 Q到状态 7 的八个状态, 从每一个状态出发有四条分支分别到达下 个时刻的四个状态, ^条分支从上到下对应的输入分别是 0、 1、 2、 3 , 格 图左边的数字依次表示从上到下每条分支上的输出, 每条分支对应的输出 是用两个数字表示的, 分别表示从两个天线上输出的内容。 为了表示方便, 用一个矩阵来表示格图左边的数字, 这样每一个时空网格码就对应一个码
00 02 22 20
13 11 31 33
12 10 30 32
矩阵, 图 3的时空网格码可以用码矩阵 01 03 23 21
21 23 03 01 来表示 t
32 30 10 12
33 31 11 13
20 22 02 00
对于时空网格码的搜索准则来说, Tarokh 在文献 [ 3]中推导了快衰落 瑞利信道下时空网格码的设计准则。 设 c和 e分别是码字序列中的两个不 同的码字, e = ^^…^^ ..^…^^…^,
Figure IMGF000007_0001
在发射端发射码字 c 时, 在接收端错译成了 e , 则在快衰落瑞利信道 下成对码错误概率满足:
这里 于任意两个码
Figure IMGF000007_0002
字 c和 e ,在时刻序列 l≤t≤Z中,如果 |c, - e(|2≠0则时刻 在时刻集合 s (c,e) 中。 用 |s(C,e)|表示集合 , e)中元素的个数, 则在快衰落瑞利信道下所能获 得的分集重数为 M|s(C,e)|, 为了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必须使:
Figure IMGF000007_0003
达到最大。 由于分集增益的作用很大, 它决定了误码率曲线的斜率, 因此 在时空码的设计中首先要保证能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
就最优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设计而言, 这里以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为 例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 N=2,其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多发射天线时的情况。
从图 3的格图结构可以看出, 如果 8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中的元 素满足:
条件一: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的前四行元素各不相同, 后四行 元素也各不相同。
那么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任意两个不同码字一定在某两个时刻的输出 是不同的, 这样就一定能够获得 2yl重分集增益, 因此 8状态时空网格码的 设计难点在于如何获得最大的编码增益。
对于 8状态的时空网格码, 如果进行遍搜索, 那计算量将是非常大的, 但用下面介绍的搜索方法可以在线性码的范围内进行遍搜索, 可以搜到 44 个最小乘积距 drain=32的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 在线性码中这些码是最优 的, 但是如果没有线性结构这个约束条件, 则还可以有更好的码。 本文提 出了一种基于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空网格码, 在对称结构的约束下用下面 介绍的搜索方法可以搜到 dmin=48的非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 可以证明这 些码在所有的 8状态码中是最优的。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假定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成镜像对称结构, 如果用 {a003 a01, a03, a10, an, a13, a7。, a71, ..., a73}表示码矩阵中的 32 个 元素, 那么有:
^Xy = u-x)(3-y) x = 4'5'6'7 = 0,1,2,3 (4)
首先建立两个状态序列数据文件, 第一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列表 示两个截断码字, 这两个截断码字在 时刻和 +2 时刻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 t+1 时刻的状态不同, 例如状态序列 P i i , 0, 0) , (0, 2,0) } , 该序列的 前三个元素 {0, 0, 0}表示一个截断码字, 该截断码字从 时刻到 t+1时刻的 状态依次为状态 0,0,0 , 对于图 3 所示的网格码它表示截断码字 {00, 00}, 同样序列 ρλ的后三个元素 {0, 2, 0}表示截断码字 dB= [22, 12} , 假定码字 ^和码字 在 t时刻之前和 ί+2时刻之后都是相同的, 在 t时刻 到 t+2时刻分别为截断码字 (1A和 dB, 那么码字 4和 在两个时刻的输出 是不同的, 在 调制(如图 2所示)下按照 (3 ) 式计算它们之间的乘积 距为 48。 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序列数据文件中共有 56 个序列, 第 二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列表示的两个截断码字在 t时刻和 +3时刻的 状态是相同的, 在 ί+l 时刻和 ί+2时刻的状态不同, 这个数据文件中共有 1280 个序列。 下面就要进行码的搜索, 搜索方法是: 对于由(4)式所限定 的对称结构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 其码矩阵中的 32个元素只有前 16个元 素是可以设计的, 后 16个元素由(4)式得到, 而且这前 16个元素要各不相 同即满足条件一, 这样, aQQ就有 16种可能取值, afll有 15种可能, 依此类 推。 每产生一个元素就按照数据文件中的序列去检脸, 看该序列所对应的 两个 "码字" 是不是满足指定的最小乘积距 dmin, 如果不满足则不再继续 生成后面的元素, 而是改变前一个元素生成新的 "码字", 直到生成 16 个 都满足条件的元素。 这里的码字用引号是因为 32个元素还没有全部产生, 所以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为一个码字, 但是因为已经产生的元素不能满足条 件, 所以没有必要再生成后续元素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搜索速度。
按照上面介绍的搜索方法,对于 8状态的时空网格码,可以搜索到 1536 个 dmin=48码矩阵, 如果限定在 Q状态输入为 Q时输出也为 0, 即限定 a。 = 00 , 则有 96个满足 dmin=48的网格码, 图 4所示为其中的一个。 可以证明 在满足条件一的所有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中, 这些码是最优的, 证明如下: 在 8状态时, 最小乘积距 dmin比 6* 8=48更大的只能是 8 *8-64 , 从图 4 所示的 8 状态格图可以知道状态序列(0, 0, 0)和(0, 2, 0)对应的是两个不同 的码字, 这两个码字要想达到 drain=64 , 就必须有 aD2=a2。, 但是这样就不满 足条件一, 因此最大的最小乘积距只能是 48 , 因此本文的 8状态时空网格 码是最优的。 仿真结果如下:
为了验证前面的结果并和其他文献中给出的码进行比较, 本文给出仿 真结果如图 4 所示, 所用码见表一所示, 仿真所用参数如表二所示。 从图 中可以看出本文给出的基于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空网格码在瑞利快衰落信 道下是最优的, 用本文中介绍的搜索方法搜到的线性最优 8 状态时空网格 码比本文给出的最优码性能差一些, 但比其他文献给出的码的性能要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结构的 8 状态的时空网格码, 设计了一种 码的搜索方法, 并按照文献 [3]中给出的快衰落瑞利信道下时空网格码的设 计准则构造了最优的 8 状态时空网格码, 理论和搜索表明本发明给出的码 具有最大的最小乘积距, 在能够获得全分集增益的同时能够获得最大的编 码增益, 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仿真表明与其他文献中给出的时空 网格码相比本文给出的码具有更大的编码增益。 在快衰落瑞利信道下, 本 发明给出的码是最优的。
: 仿真所用的码字
状态数 Tamkh的码 [3] K.gx的码 [4] Stephan的码 [5] 本文给出的码
S状态 00 01 02 03 00 22 02 20 00 01 22 23 00 02 22 20 00 02 21 23
10 11 12 13 10 32 12 30 10 11 32 33 13 11 31 33 12】0 33 31
20 21 22 23 23 01 21 03 20 21 02 03 12 10 30 32 22 20 03 01
30 31 32 33 , ^ 33 11 31 13 Λ 30 31 12 13 , 01 03 23 21 30 32 Π 13 dm; =16 Η . =24
22 23 20 21 mm 01 23 03 21 η 22 23 00 01 21 23 03 01 12 10 33 31
32 33 30 31 11 33 13 31 32 33 10 11 32 30 10 12 20 22 01 03
02 03 00 01 20 02 22 00 02 03 20 21 33 31 11 13 30 32 11 13
12 13 10 11 30 12 32 10 12 13 30 31 20 22 02 00 02 00 23 21
¾优码 线性最优码 dmi =32
表二: 仿真所用的参数
信迢环境 快 a落瑞利信道
天线 两发两收
帧 130个符号
仿真统计量 108个输入信息比特或者 107个误比特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可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提供一种时 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可以在获得全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大的编码增 益。 同时需指出的是以 J真 施古 义 ifi千说 太
发明。 参考文献:
[1] Siavash M Alamouti. A simple Transmit Diversity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Journal on select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8, 16(8).
[2] Va id Tarokh, Hamid Jafarkhani and A Robert Calderbank. Space Time Block Co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erformance Results. IEEE Journal on select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9,17(3).
[3] V Tarokh, N Seshadri and A R Calderbank. 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 IEEE Trans. IT, 1998,44(2): 744-765.
[4] K.guixia . Searching Good Space-time Trellis Codes of High Complexity. IEEE WCNC'2002(1 ):109-113.
[5] S. Baro, G. Bauch, and A. Hansmann. Improved codes for space-time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IEEE Commun. Lett., vol.4, pp.20-22, Jan. 2000.
[6] 康桂霞. 空时码设计理论、 技术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 990073009.

Claims (10)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包括:
    发端: 对输入比特进行时空网格码编码; 将編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将调制后的信号经发射天线发射到信道中;
    收端: 接收天线接收所述信道中来自所述发端的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 在所述时空网格码 的搜索中需满足对称结构的约束条件 , 且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 码在所有的对应状态的时空网格码中是最优的。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 8 状态时空网格码, 且所述的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的前四行元素各不 相同, 后四行元素也各不相同。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 时空网格码可为: 具有对称结构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时空网格码为 8 状态时空网格码, 且所述的 8 状态时空网格码的码矩阵的前四行元素各不 相同, 后四行元素也各不相同;
    所述的具有对称结构的时空网格码是指具有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空网 格码;在对称结构的约束下可以搜索到 dfflin=48的非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 且所述的搜索到的 dmin=48的非线性 8状态时空网格码在所有的 8状态码中 是最优的。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8状态时空网格 码的码矩阵成镜像对称结构; 且
    如果用 fe00, a01,…, a03, a10, an, a13, . · ., a70, a71, ..., a73}表示码矩阵 中的 32个元素, 那么存在下列等式: axy = aa_x)(3_y) x = 4,5,6,7 y = 0,1,2,3 。
  6.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建立两个状态序列数据 文件; 其中:
    第一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列表示两个截断码字, 这两个截断码字 在 t时刻和 时刻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 +ι时刻的状态不同;
    所述第一个数据文件中共有 56个序列, 第二个数据文件中的每一个序 列表示的两个截断码字在 t时刻和 ί+3时刻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 t+1时刻 和 时刻的状态不同, 这个数据文件中共有 1280个序列;
    在进行码的搜索时: 对于由所述的等式所限定的对称结构的 8 状态时 空网格码, 其码矩阵中的 32个元素只有前 16个元素是可以设计的, 后 16 个元素由所述的等式得到, 而且这前 16个元素要各不相同即满足条件一, 这样, a。D就有 16种可能取值, 有 15种可能, 依此类推;
    每产生一个元素就按照数据文件中的序列去检验, 看该序列所对应的 两个 "码字" 是不是满足指定的最小乘积距 dmin, 如果不满足则不再继续 生成后面的元素, 而是改变前一个元素生成新的 "码字", 直到生成 16 个 都满足条件的元素;
    所述的码字用引号是因为 32个元素还没有全部产生, 所以严格来说还 不能称为一个码字, 但是因为已经产生的元素不能满足条件, 所以没有必 要再生成后续元素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搜索速度。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码的搜索还包括: 对于 8状态的时空网格码, 可以搜索到 1536个 d<sub>min</sub>=48码矩阵, 如果 限定在 0状态输入为 0时输出也为 0 ,即限定 a<sub>Q</sub> = 00 ,则有 96个满足 d<sub>min</sub>=48 的网格码;
    且在满足条件一的所有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中, 这些码是最优的。
  8.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最优是指: 在 8状态时, 最小乘积距 d<sub>rain</sub>比 6*8=48更大的只能是 8 *8=64 , 状态序 列(0, 0, 0)和(0, 2, 0)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码字, 这两个码字要想达到 d<sub>min</sub>=64 , 就必须有 a<sub>Q2</sub>=a<sub>2D</sub> , 但是这样就不满足条件一, 因此最大的最小乘 积距只能是 48 , 因此所述的 8状态时空网格码是最优的。
  9.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 射端可采用 N个发射天线, 所述的接收端可采用 M个接收天线。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 制可为 4-PSK调制。
CN02827326.5A 2002-12-06 2002-12-06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Pending CN16156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2/000873 WO2004054161A1 (fr) 2002-12-06 2002-12-06 Cn02873 procede de codage de codes a treillis spatio-tempore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604A true CN1615604A (zh) 2005-05-11

Family

ID=3247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7326.5A Pending CN1615604A (zh) 2002-12-06 2002-12-06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615604A (zh)
AU (1) AU2002354129A1 (zh)
WO (1) WO20040541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4864A3 (en) * 1996-04-26 2011-12-14 AT & 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CA2276207C (en) * 1997-10-31 2003-02-18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Low complexity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of concatenated space codes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6125149A (en) * 1997-11-05 2000-09-26 At&T Corp. Successively refinable trellis coded quant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2354129A1 (en) 2004-06-30
WO2004054161A1 (fr) 200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9899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временно-частот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в многоантенной системе передачи
EP134033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urbo space-time trellis coding
Ionescu et al. Improved 8-and 16-state space-time codes for 4PSK with two transmit antennas
CN110677182B (zh) 基于上行链路分层空时结构scma码本的通信方法
Borran et al. Design of coded modulation schemes for 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
CN114050891B (zh) 一种时空二维信道编码方法
KR100572350B1 (ko) 다중 송수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상 메시지를 기하학적으로균일한 시공간 격자상 부호로 부호화하는 방법
US76802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volutive coding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pace-time block code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termed Golden Code
CN1615604A (zh) 一种时空网格码编码方法
CN101350799B (zh) 广义非线性信号调制方法及其设备
Bale et al. Computer design of super-orthogonal space-time trellis codes
de Noronha-Neto et al. Space-time convolutional codes over GF (p) achieving full 2-level diversity
Yu et al. Full-rate complex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 for multiple antennas
Krasicki Labelling diversity for MIMO systems
Lamarca et al. Random labeling: A new approach to achieve capacity in MIMO quasi-static fading channels
Abdaljlil et al. Analyzing BER Performance of 2x2, 3x3 and 4x4 MIMO Concatenated 8-PSK with and Without TCM Coding over Fading Channel Using Simulation Method
Safar et al. Systematic space-time trellis code design for an arbitrary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Xie et al. Combined turbo-TCM and differential unitary space-time modulation
Song et al. Optimized Interleavers for Bit-interleaved Polar Coded MIMO Systems
Viland et al. Improved Balanced 2n-PSK STTCs for Any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from a New and General Design Method
Viland et al. A new method to design balanced space-time trellis codes for several transmit antennas
Li et al. Optimization of space-time block code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super-set partitioning
CN117560041A (zh) 差分空间调制系统中的两种映射算法设计
KR100403086B1 (ko) 무선통신을 위한 스페이스-타임 트렐리스 부호의 생성방법
CN101707516A (zh) 基于多进制ldpc码的多天线发送分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