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67903A -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67903A
CN1567903A CN 03141423 CN03141423A CN1567903A CN 1567903 A CN1567903 A CN 1567903A CN 03141423 CN03141423 CN 03141423 CN 03141423 A CN03141423 A CN 03141423A CN 1567903 A CN1567903 A CN 1567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thernet
control module
links
field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414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2546C (zh
Inventor
冯冬芹
王哲华
廖智军
褚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031414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32546C/zh
Publication of CN1567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7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25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25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包括:以太网通信接口、主控制模块、双口RAM、外围电路、辅助控制模块、总线通信接口。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初始化工作;b.进入运行状态,在没有以太网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转入步骤c.当出现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形式进入步骤d,执行完成后再回到步骤b;c.执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d.处理以太网的数据或现场总线的数据。本发明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能够实现现场总线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之间透明的信息互访,以消除各种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孤岛”,实现统一的系统监控。

Description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总线与集散控制系统之间互连通信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过程控制领域来讲,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无疑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过程控制系统。DCS系统采用大系统分级递阶控制的思想,将生产过程作水平分解而将功能作垂直分解,生产过程的控制采用全分散的结构,而生产过程的信息则全部集中并存储于数据库中,利用通信网络向上传递,这种控制分散、信息集中的结构使系统的危险分散,提高了可靠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现场总线技术,信号传输方式从单向模拟信号传输转变为双向全数字通信,为工业自动化底层现场设备之间、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架起了信息化的网络桥梁。通过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如变送器、执行机构等)之间不仅传送传统的过程测量与控制信号,而且能够传送现场设备和生产过程中的诊断、报警等大量非控制信息,这些信息为现场智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直接的和科学的依据,从而使得流程工业先进控制系统向网络化、彻底分散化、管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但是,将两类控制系统有效地进行互联互通,以适应更广范围的各种现场环境的要求,实现对各种现场工业控制系统的统一组态与监控,是当前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地将两种系统进行连同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实现现场总线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之间透明的信息互访,以消除各种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孤岛”,实现统一的系统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太网通信接口,可与以太网相连,进行以太网数据通信;
主控制模块,与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相连,进行系统运行监控,执行以太网数据的处理程序;
双口RAM,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是进行以太网数据和总线数据交换的交换区;
外围电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监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并为系统供电;
辅助控制模块,与所述双口RAM和所述外围电路相连,运行现场总线协议,执行总线数据处理程序;
总线通信接口,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相连,还可与现场总线网段相连,进行现场总线数据通信。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上电启动后,进行初始化工作,包括对所述第一、第二微处理器(CPU)的寄存器、所述各个存储器、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以及所述现场总线通信芯片的初始化;
b.进入运行状态,在没有以太网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转入步骤c,当出现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形式进入步骤d,执行完成后再回到步骤b;
c.执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
所述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监控电路管理、系统供电电源的管理和其他硬件电路的管理;
所述网络管理包括进行ARP地址解析、进行ICMP网络控制、周期性地调用DHCP服务进行动态地址请求、调用SNTP服务进行网络时钟同步以及调用SNMP进行网络管理;
d.当有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分为两种情况:
d1.处理以太网的数据,
d11.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收到以太网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所述主控制模块;
d12.所述主控制模块收到所述事件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就将数据放入所述双口RAM,然后给所述辅控制模块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对网关的操作请求,处理后直接返回结果;如果收到的数据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直接丢弃;
d13.所述辅控制模块收到来自所述主控制模块的事件后,读取并处理所述双口RAM中的数据,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是需要发送给总线设备的数据,所述辅控制模块通过总线通信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如果是发给所述辅控制模块的操作请求,直接将处理结果放回所述双口RAM,然后给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处理现场总线的数据
d21.所述总线通信接口接收现场总线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所述辅控制模块;
d22.所述辅控制模块收到事件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给所述主控制模块,就将数据放入所述双口RAM,然后给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现场设备对辅控制模块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接口返回;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3.当所述主控制模块收到来自所述辅控制模块的事件后,所述主控制模块读取所述双口RAM中的数据,并分三种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是需要发给组态监控PC机的数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就通过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发送数据;如果是对主控制模块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放入所述双口RAM,然后给所述辅控制模块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采用本发明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能够实现现场总线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之间透明的信息互访,以消除各种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化孤岛”,实现统一的系统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硬件电路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适用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与各种现场总线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可采用统一的上位机组态和监控软件实现对各种现场工业控制系统的监控。现场总线系统通过以太网网关直接挂接在以太网段上,与DCS系统、组态监控PC机、OPC数据库组成统一的工业现场控制系统。组态监控PC机可以使用组态软件通过以太网网关直接对现场总线系统进行组态;现场总线数据通过以太网网关存入OPC数据库,组态监控PC机可以随时使用监控软件通过OPC数据库获取这些数据。
图2为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框图。本发明的基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网关主要包括:
以太网通信接口12,可与以太网相连,主要负责以太网数据通信;
主控制模块11,与以太网通信接口12相连,主要负责系统运行监控主程序的运行,执行以太网数据的处理程序;
双口RAM13,与主控制模块11相连,用于主控制模块11和辅控制模块21进行以太网数据和总线数据交换的交换区;
外围电路14,与主控制模块11相连,用于完成对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与系统供电;
辅助控制模块21,与双口RAM13和外围电路14相连,主要负责现场总线协议的运行,执行总线数据处理程序;
总线通信接口22,与辅助控制模块21相连,还可与现场总线网段相连,主要负责现场总线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采用双CPU的模式设计,使主控制模块11和辅控制模块21中各包含一个微处理器,因此能独立运行、并行处理,极大地增强了网关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图3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硬件电路框图,该实施例中:
主控制模块11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系统运行的监控和负责以太网的通信及数据处理,包括,
第一微处理器111,负责程序的执行;
第一数据存储器(RAM)112,与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存放数据;
第一程序存储器(ROM)113,与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存放程序代码;
逻辑控制电路114,与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产生对各组成部分的逻辑控制信号。
以太网通信接口12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以太网数据的收发,包括,
以太网通信芯片121,负责以太网数据收发处理和控制;
串行E2PROM122,和以太网通信芯片121相连,存放以太网芯片的MAC地址;
以太网信号驱动线圈123,和以太网通信芯片121相连,放大以太网通信物理信号以产生信号电平和增加通信距离;
RJ45接口123,与以太网信号驱动线圈123相连,RJ45接口123作为以太网通信物理接口,可连接符合RJ45接头标准的双绞线。
双口RAM13是以太网接口模块21和现场总线接口模块22进行数据通信的共享数据缓冲区,通过它完成数据的交换。
外围电路14的主要工作是辅助主控制模块11的工作,包括,
系统监控电路141,用于监控系统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如果系统运行状态不正常,就对系统进行复位;
系统供电电源142,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
辅控制模块21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现场总线协议的运行,执行总线数据处理程序,包括,
第二微处理器211,负责程序的执行;
第二数据存储器(RAM)212,和第二微处理器211相连,存放数据;
第二程序存储器(ROM)213,和第二微处理器211相连,存放程序代码。
总线通信接口22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现场总线数据的收发,包括,
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收发处理和控制现场总线数据;
总线通信信号驱动放大电路222,和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相连,产生符合总线通信的物理信号电平;
第三数据存储器(RAM)223,和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相连,为总线通信的临时数据缓冲区;
总线接口224,和总线通信信号驱动放大电路222相连,连接符合总线通信接头标准的通信线缆。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数据总线,第一微处理器111、第一数据存储器(RAM)112、第一程序存储器(ROM)113、双口RAM13和以太网通信芯片121通过一数据总线相连;第二微处理器211、第二数据存储器(RAM)212、第二程序存储器(ROM)213、双口RAM13和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通过另一数据总线相连。
地址总线,第一微处理器111通过一地址总线向第一数据存储器(RAM)112、第一程序存储器(ROM)113、双口RAM13和逻辑控制电路114发送地址信息;第二微处理器211通过另一地址总线向第二数据存储器(RAM)212、第二程序存储器(ROM)213、双口RAM13和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发送地址信息。
控制总线,逻辑控制电路114通过控制总线向第一微处理器111、第二微处理器211、第一数据存储器(RAM)112、第一程序存储器(ROM)113、双口RAM13、以太网通信芯片121和系统监控电路发送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系统运行监控主程序、以太网数据接收处理程序、以太网数据发送处理程序、总线数据接收处理程序和总线数据发送处理程序。初始化程序执行系统上电初始化工作;系统运行监控主程序负责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以太网数据接收、发送处理程序负责以太网数据通信工作;现场总线协议栈根据不同的总线类型,完全符合相应的总线协议规范;总线数据接收、发送处理程序负责现场总线通信工作。
图4为本发明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上电启动后,进行初始化工作,由初始化程序完成,包括对所述第一、第二微处理器(CPU)的寄存器、所述各个存储器、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以及所述现场总线通信芯片的初始化。
b.进入运行状态,执行系统运行监控主程序,在没有以太网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转入步骤c,当出现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形式进入步骤d,执行完成后再回到步骤b。
c.继续执行系统运行监控主程序,执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监控电路管理、系统供电电源的管理和其他硬件电路的管理。
系统监控电路的管理,主要是周期性地对监控电路进行复位操作,以表明系统正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不需要监控电路产生系统复位信号帮助系统从失败状态中恢复正常工作。
系统供电电源的管理,主要分两种情况:正常运行情况下,当某外围芯片不处于工作状态时,使其进入掉电或休眠状态以节省电源;当系统电源电压不足,不能给系统正常供电时,先保存数据,然后退出系统正常运行。
网络管理工作包括执行ARP地址解析协议、执行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周期性地调用DHCP服务实现动态地址请求、调用SNTP服务实现网络时钟同步以及调用SNMP实现网络管理功能。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网络层地址解析为硬件地址。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必须先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源主机首先检查本机的ARP缓存表中的地址对,如果没有找到,源主机就执行ARP地址解析过程:通过比较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源主机的本地子网掩码,源主机就可以判断目的主机是否在源主机的网段上。如果是,源主机就发送一个本地的ARP广播以解析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如果不是,源主机发送一个本地的广播以便将本地网关的IP地址解析为用于转发的硬件地址。当ARP地址解析过程结束后,源主机就知道了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并将此信息放入本机的ARP缓存表中以供将来使用。
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作为一个控制、消息传递和诊断工具,ICMP总共有15种由其字段内包含的值所标识的不同的报文,主要包括回应请求和应答、目的不可达、源主机消亡、参数问题等,这些报文用于通知源主机传输问题,测试到该主机的连接性,请求减慢传输等等。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给设备提供有关IP配置参数的动态协议,这些参数包括逻辑IP地址、网关地址、DNS(域名服务地址)以及其它许多信息。当客户机启动时,由于它还没有一个有效的IP地址,就广播一个DHCP发现报文给服务器。DHCP服务器收到后,会发送一个包含服务器IP地址的DHCP提供报文来做出响应。客户机收到后,发送一个包含它愿意接收的意愿参数表的带特定服务器IP地址的DHCP请求报文。服务器然后返回一个包含所请求的配置信息的DHCP确认响应。最后,客户收到配置信息,执行以给定的IP地址为目的的ARP请求,来验证此IP地址未被本地其他主机使用。如果没有收到响应,表明此IP地址未被使用,本机就开始使用此IP地址作为本机的IP地址;反之重新开始上述过程,直至得到一个有效的IP地址。如果最终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IP地址,这设备无法连入此网络。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用于网络中设备的时间同步。时钟服务器通过SNTP在网络中分发时钟,时钟客户机接收SNTP报文,然后根据报文中的时间信息更新自己的时钟数据,从而实现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时钟同步。也可以由客户机主动发送SNTP请求报文,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报文来更新本机时钟。从而完成整个网络不同现场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便于统一管理和调度。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提供了代表应用传输管理请求和响应的服务。实现时,SNMP代理(本机)必须先向同一个域中的SNMP管理者(服务器)注册以开始接收请求并且知道将通告报文送给哪个管理者。本地设备将本机的被管对象的集合存储于MIB(管理信息库)中,当收到SNMP管理者对本机的读信息get请求时,本机就检索MIB得到相关信息,然后返回给网络管理者;当收到SNMP管理者对本机的改变参数set请求时,先检索MIB以得到相关参数位置,然后用收到的新参数替换旧参数。另外,当出现问题或者代理受到侵犯时,比如从未授权的管理者发来一个改变某一参数的请求,SNMP代理可以发送一个主动地陷阱报文来警告管理者。
d.当有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分为两种情况:
d1.处理以太网的数据,
d11.以太网通信接口12收到以太网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主控制模块11;
d12.主控制模块11收到所述事件后,进入以太网数据接收处理程序,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就将数据放入双口RAM13,然后给辅控制模块2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对网关的操作请求,处理后直接返回结果;如果收到的数据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直接丢弃;
d13.辅控制模块21收到来自主控制模块11的事件后,读取双口存储器13中的数据进行认定,如果数据正确,进行编码并调用现场总线报文处理模块做进一步处理,否则返回出错报告。现场总线报文处理模块规定了消息发送的格式和协议的行为,提供了上下文管理、对象字典服务、变量访问、事件服务、上载/下载服务、程序调用六种服务。对收到的数据先判断是属于哪一种服务,然后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是需要发送给总线设备的数据,辅控制模块21通过总线数据发送处理程序调用现场总线链路访问模块,先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具体的通信方式和发送优先级,然后通过总线通信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如果是发给辅控制模块21的操作请求,直接将处理结果放回双口RAM13,然后给主控制模块1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处理现场总线的数据
d21.总线通信接口22接收现场总线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辅控制模块21;
d22.辅控制模块21收到事件后,进入总线数据接收处理程序,先解码后调用现场总线报文处理模块判断是属于前述六种服务中的哪一种,然后做具体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给主控制模块11,就将数据放入双口RAM13,然后给主控制模块1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现场设备对辅控制模块21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通过总线通信接口22返回,不需确认的返回主程序;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3.当主控制模块11收到来自所述辅控制模块21的事件后,主控制模块11读取双口RAM13中的数据,并分三种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是需要发给组态监控PC机的数据,主控制模块11就调用以太网数据发送处理程序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12发送数据;如果是对主控制模块11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放入双口RAM13,然后给辅控制模块21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现场总线系统管理模块完成地址分配、标志定位及应用时钟同步等系统管理功能。具体处理过程为:首先根据收到的数据判断是何种服务,若是请求服务,则判断服务请求种类,包括设置物理设备标志、设定地址、地址清除、请求标识、标记查询、标记应答、系统管理配置参数的设置,然后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若不是请求服务,判断有无指示,无指示则返回,有指示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响应,包括系统管理时间修订、查询标记指示、应答标记指示、标记查询指示、设置物理设备标志应答、谁有物理设备标志应答、设定地址应答、系统管理使能应答、清除地址应答。
现场总线网络管理模块负责管理现场总线网络的组态参数,通过为组态参数赋值,实现不同的网络功能。具体处理过程为:首先从网络配置取数据,然后分别与其他协议模块的管理实体进行通讯来管理被管对象,另外还通过现场总线报文处理模块的请求和响应与网络管理员联系。

Claims (7)

1.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太网通信接口(12),可与以太网相连,进行以太网数据通信;
主控制模块(11),与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12)相连,进行系统运行监控,执行以太网数据的处理程序;
双口RAM(13),与所述主控制模块(11)相连,是进行以太网数据和总线数据交换的交换区;
外围电路(14),与所述主控制模块(11)相连,监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并为系统供电;
辅助控制模块(21),与所述双口RAM(13)和所述外围电路(14)相连,运行现场总线协议,执行总线数据处理程序;
总线通信接口(22),与所述辅助控制模块(21)相连,还可与现场总线网段相连,进行现场总线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12)包括:
以太网通信芯片(121),收发处理和控制以太网数据;
串行E2PROM(122),和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121相连,存放以太网芯片的MAC地址;
以太网信号驱动线圈(123),和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121相连,放大以太网通信物理信号以产生信号电平和增加通信距离;
RJ45接口(123),与所述以太网信号驱动线圈123相连,RJ45接口123可连接符合RJ45接头标准的双绞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11)包括:
第一微处理器(111),执行程序;
第一数据存储器(RAM)(112),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存放数据;
第一程序存储器(ROM)(113),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存放程序代码;
逻辑控制电路(114),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111)相连,产生对各组成部分的逻辑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电路(14)包括:
系统监控电路(141),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系统供电电源(142),对系统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控制模块(21)包括:
第二微处理器(211),执行程序;
第二数据存储器(RAM)(212),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211)相连,存放数据;
第二程序存储器(ROM)(213),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211)相连,存放程序代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通信接口(22)包括:
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收发处理和控制现场总线数据;
总线通信信号驱动放大电路(222),和所述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相连,产生符合总线通信的物理信号电平;
第三数据存储器(RAM)(223),和所述现场总线通信芯片(221)相连,为总线通信的临时数据缓冲区;
总线接口(224),和所述总线通信信号驱动放大电路(222)相连,连接符合总线通信接头标准的通信线缆。
7.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系统上电启动后,进行初始化工作,包括对所述第一、第二微处理器(CPU)的寄存器、所述各个存储器、所述以太网通信芯片以及所述现场总线通信芯片的初始化;
b.进入运行状态,在没有以太网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转入步骤c,当出现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形式进入步骤d,执行完成后再回到步骤b;
c.执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
所述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监控电路管理、系统供电电源的管理和其他硬件电路的管理;
所述网络管理包括进行ARP地址解析、进行ICMP网络控制、周期性地调用DHCP服务进行动态地址请求、调用SNTP服务进行网络时钟同步以及调用SNMP进行网络管理;
d.当有以太网数据或者现场总线数据需要处理时,采用事件触发的方式,分为两种情况:
d1.处理以太网的数据,
d11.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12)收到以太网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所述主控制模块(11);
d12.所述主控制模块(11)收到所述事件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就将数据放入所述双口RAM(13),然后给所述辅控制模块(2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对网关的操作请求,处理后直接返回结果;如果收到的数据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直接丢弃;
d13.所述辅控制模块(21)收到来自所述主控制模块(11)的事件后,读取并处理所述双口RAM(13)中的数据,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是需要发送给总线设备的数据,所述辅控制模块(21)通过总线通信接口将数据发送给现场总线设备;如果是发给所述辅控制模块(21)的操作请求,直接将处理结果放回所述双口RAM(13),然后给所述主控制模块(1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处理现场总线的数据
d21.所述总线通信接口(22)接收现场总线数据,产生一个事件给所述辅控制模块(21);
d22.所述辅控制模块(21)收到事件后,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分三种情况:如果收到的数据需要发给所述主控制模块(11),就将数据放入所述双口RAM(13),然后给所述主控制模块(11)发送一个事件;如果收到的数据是现场设备对辅控制模块(21)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接口(22)返回;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d23.当所述主控制模块(11)收到来自所述辅控制模块(21)的事件后,所述主控制模块(11)读取所述双口RAM(13)中的数据,并分三种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如果是需要发给组态监控PC机的数据,所述主控制模块(11)就通过所述以太网通信接口(12)发送数据;如果是对主控制模块(11)的操作请求,处理后将结果直接放入所述双口RAM(13),然后给所述辅控制模块(21)一个事件;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直接丢弃。
CNB031414230A 2003-07-07 2003-07-07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325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414230A CN1332546C (zh) 2003-07-07 2003-07-07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414230A CN1332546C (zh) 2003-07-07 2003-07-07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7903A true CN1567903A (zh) 2005-01-19
CN1332546C CN1332546C (zh) 2007-08-15

Family

ID=34470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1423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32546C (zh) 2003-07-07 2003-07-07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32546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3638C (zh) * 2005-09-13 2007-1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事件触发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监控实现方法
CN102638306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1394b光总线的总线监视器及其监视方法
CN102681969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军品第一研究所 基于can总线的长帧数据传输卡和长帧数据传输方法
CN105939253A (zh) * 2016-04-14 2016-09-14 江汉大学 一种工业无线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CN106878158A (zh) * 2015-12-11 2017-06-20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总线的多通道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1130965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84849A (zh) * 2022-01-17 2022-04-22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仪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8231Y (zh) * 2001-02-13 2001-12-26 赵俊华 实时网络终端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3638C (zh) * 2005-09-13 2007-1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事件触发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监控实现方法
CN102681969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军品第一研究所 基于can总线的长帧数据传输卡和长帧数据传输方法
CN102681969B (zh) * 2011-03-11 2015-11-25 山西国营大众机械厂军品第一研究所 基于can总线的长帧数据传输方法
CN102638306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1394b光总线的总线监视器及其监视方法
CN106878158A (zh) * 2015-12-11 2017-06-20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现场总线的多通道网关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5939253A (zh) * 2016-04-14 2016-09-14 江汉大学 一种工业无线网关装置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CN11130965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09652B (zh) * 2020-02-21 2021-05-25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消息的发送方法、片上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84849A (zh) * 2022-01-17 2022-04-22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仪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2546C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31C (zh) 多处理器环境运行的进程间的数据包传送方法
CN1764193A (zh) 一种快速更新地址解析协议的方法
CA2585683C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windfarm network
CN1435974A (zh) 域名管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905475A (zh) 对被管理设备进行初始化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547828A (zh) 用于访问作为宽带接入终端的嵌入式万维网服务器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770718A (zh) 用于建立双向隧道的方法和系统
CN1798136A (zh) 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中主机的DNS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202637C (zh) 在高速以太网上的面向块控制系统
CN1705313A (zh) Ip通信系统及其ip地址分配方法
CN1905488A (zh) 采用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接入用户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6194A (zh) 一种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消息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812409A (zh) 一种实现主备状态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777156A (zh) 用于下一代网络、可动态扩展、开放接口技术的网关
CN1852328A (zh) 一种无盘工作站启动系统和方法
CN1859409A (zh) 一种提高网络动态主机配置dhcp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893424A (zh) 一种snmp协议下采用确认机制实现告警管理的方法
CN100352210C (zh) 管理网络设备的方法
CN1501659A (zh) 通信装置、边界路由器装置、服务器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567903A (zh) 基于现场总线的以太网网关及其实现方法
CN1445947A (zh) 3g基站实现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CN1925497A (zh) 基于vid、mac、ip和用户的绑定方法
CN101098256A (zh) 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集群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1043462A (zh) 一种链路状态通告处理方法及路由器
CN1859423A (zh) 一种主机和转发设备同步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9

Address after: 310053 No. 309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2 No. 252 Wensanlu Road Weixing building 2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