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5426A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5426A CN1525426A CNA031053386A CN03105338A CN1525426A CN 1525426 A CN1525426 A CN 1525426A CN A031053386 A CNA031053386 A CN A031053386A CN 03105338 A CN03105338 A CN 03105338A CN 1525426 A CN1525426 A CN 15254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d
- those
- organic light
- light emitting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此有机发光显示器将电源线区分成多组,而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全部的电压接点会经由低阻抗的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电源供应器,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每组电源线上的电压降而造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简称OLED),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电源线区分成多组,而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每一个电压接点会经由低阻抗的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电源供应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人类最早能看到的动态影像为记录片型态的电影。之后,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的发明,成功地衍生出商业化的电视机,并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家电用品。随着科技的发展,CRT的应用又扩展到电脑产业中的桌上型监视器,而使得CRT风光将近数十年之久。但是CRT所制作成的各类型显示器都面临到辐射线的问题,并且因为内部电子枪的结构,而使得显示器体积庞大并占空间,所以不利于薄形及轻量化。
由于上述的问题,而使得研究人员着手开发所谓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这个领域包含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简称FED)、OLED、以及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
其中,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简称OELD),其为自发光性的元件。因为OLED的特性为直流低电压驱动、高亮度、高效率、高对比值、以及轻薄,并且其发光色泽由红(Red,简称R)、绿(Green,简称G)、以及蓝(Blue,简称B)三原色至白色的自由度高,因此OLED被喻为下一是世代的新型平面面板的发展重点。OLED技术除了兼具LCD的轻薄与高分辨率,以及LED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与省电冷光源等优点外,还有视角广、色彩对比效果好及成本低等多项优点。因此,OLED可广泛应用于LCD或指示看板的背光源、手机、数字相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从驱动方式的观点来看,OLED可分为被动矩阵驱动方式及主动矩阵驱动方式两大种类。被动矩阵式OLED的优点在于结构非常简单且不需要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驱动,因而成本较低,但其缺点为不适用于高分辨率画质的应用,而且在朝向大尺寸面板发展时,会产生耗电量增加、元件寿命降低、以及显示性能不佳等的问题。而主动矩阵式OLED的优点除了可应用在大尺寸的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需求外,其视角广、高亮度、以及响应速度快的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其成本会比被动矩阵式OLED略高。
依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平面显示器又可分为电压驱动型及电流驱动型两种。电压驱动型通常应用在TFT-LCD,也就输入不同的电压至数据线,而达到不同的灰阶,以达成全彩的目的。电压驱动型的TFT-LCD具有技术成熟、稳定、以及便宜的优点。而电流驱动型通常应用在OLED的显示器,也就是输入不同的电流至数据线,而达到不同的灰阶,以达成全彩的目的。
在主动式OLED中,由于会有大电流流经像素阵列内部,而电源线通常以很薄的金属所组成,所以其阻抗都相当大,同时也会造成电压的骤降。而连接到像素(pixel)的实际电压大小,则会影响到流进OLED的电流大小,进而也会影响到此像素的亮度高低。因此在电源线上所造成的电压差,将会造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
接下来请参照图1,其为公知的一种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在图1中,电源线102耦接至电压Vdd。假设电压Vdd流经电源线102所产生的电流为I,并且假设电源线102均分成数段,每段的的电源线电阻均为R。当电流I流过电源线102时,第一条次电源线104的电压为Vdd,第二条次电源线106的电压为Vdd-IR,第三条次电源线108的电压为Vdd-2IR,依此类推,第n(n为正整数)条次电源线110的电压就会降低到只剩Vdd-nIR。因此,当次电源线上的电压降的愈低(亦即每个像素的电压降的愈低)时,则每个像素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间的电压也会降的愈多,而使得流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减少,亮度也会跟着降低,所以第一条次电源线与最后一条次电源线的亮度就会相差很多,而造成面板上的像素亮度不均匀。
另外,在同一个面板上,可利用多个电压接点来缩短每一个电压接点所连接的电源线的距离,并且流经的次电源线数会较少(亦即电源线上所流过的总电流也会较少),所以可以使得每条次电源线上的电压降减少。接下来请参照图2,其为公知的另一种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在图2中,电源线区分成四组,分别为第一组电源线202、第二组电源线204、第三组电源线206、以及第四组电源线208;每一组电源线耦接至M(M为正整数)条次电源线及N(N为正整数)条次电源线;并且每一组电源线所连接的电压接点较靠近第N条次电源线(亦即较远离第M条次电源线)。假设流经M条次电源线中的每一条次电源线的电流为I1,流经N条次电源线中的每一条次电源线的电流为I2,则第M条次电源线的电压为Vdd-(M×I1×R),而第N条次电源线的电压为Vdd-(N×I2×R)。以第一组电源线202及第二组电源线204为例,第一组电源线202所耦接的第N条次电源线与第二组电源线204第M条次电源线的电压将会相差很多,因此此公知方法仍会造成面板上的像素亮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本发明是将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电压接点会经由低阻抗的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电源供应器,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每组电源线上的电压降而造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
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此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多组电源线及多个电压接点。上述的这些电源线相互隔开,并且每一组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而上述的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这些电压接点耦接至用以提供电压的电源供应器。其中,电压在每一组电源线上所产生的电流会经由每一组电源线所对应的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条次电源线所对应的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这些像素包含于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阵列之中。每一像素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储存电容、以及发光元件。上述之开关晶体管具有第一漏极、第一栅极、以及第一源极,其中第一漏极耦接至数据线,而第一栅极耦接至扫描线。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二漏极、第二栅极、以及第二源极,其中第二栅极耦接至第一源极,而第二源极接地。储存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耦接至第一源极及第二栅极,而第二端接地及耦接至第二源极。而发光元件具有正极及负极,其中正极耦接至这些次电源线其中之一,而负极耦接至第二漏极。其中,开关晶体管及驱动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而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此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多组电源线及多个电压接点。上述的这些电源线相互隔开,并且每一组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而上述的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并且该些电压接点经由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用以提供电压的电源供应器。其中,电压在每一组电源线上所产生的电流会经由每一组电源线所对应的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条次电源线所对应的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本发明另外还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此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多组电源线及多个电压接点。上述的这些电源线相互隔开,并且每一组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而上述的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该些电压接点经由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用以提供电压的电源供应器。其中,电压在每一组电源线上所产生的电流会经由每一组电源线所对应的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条次电源线所对应的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电源线区分成多组,而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全部的电压接点会经由低阻抗的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电源供应器,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每组电源线上的电压降而造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一种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
图2为公知的另一种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OLED的像素阵列的整体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OLED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
图6为公知的一种OLED的电压接点与电源供应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OLED的电压接点与电源供应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102、204、206、208、210、502、504、506、508:电源线
104、106、108、110:次电源线
30:像素阵列
302:像素
304:数据线
306:扫描线
402:开关晶体管
404:驱动晶体管
406:储存电容
408:发光元件
510、512、514、516、602、702:电压接点
604:金属导线
606:共同接点
608,706:电源供应器
704:导电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为主动式OLED。接下来请参照图3,其为本发明的OLED的像素阵列30的整体架构图。由图3可知,像素阵列30包括多个像素302、多条数据线304及多条扫描线306。而本发明的OLED的像素302的电路图请参照图4所示。由图4可知,像素402包括开关晶体管402、驱动晶体管404、储存电容406、以及发光元件408。上述的开关晶体管402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上述的驱动晶体管404具有漏极、栅极、以及源极。储存电容406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发光元件408具有正极及负极。其中,开关晶体管402的漏极耦接至数据线304,开关晶体管402的栅极耦接至扫描线306,开关晶体管402的源极耦接至驱动晶体管404的栅极及储存电容406的第一端。驱动晶体管404的漏极耦接至发光元件408的负极,驱动晶体管404的源极接地及耦接至储存电容406的第二端。发光元件408的阳极耦接至次电源线,而次电源线会经由电源线而耦接至用以提供电压Vdd的电源供应器。此外,开关晶体管402及驱动晶体管404可例如是薄膜晶体管。而发光元件408可例如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或高分子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元件408是属于电流驱动的元件,所以必须有电流通过,才能使发光元件408发光。然而,当次电源线上的电压降低时,将会影响到流进发光元件408的电流大小,进而也会影响到像素302的亮度高低,如此一来,将会造成面板上的像素亮度不均匀。
接下来请参照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OLED的电源线设计的电压降仿真的示意图。此OLED包括多组电源线及多个电压接点,在此较佳实施例中,为了说明的方便起见,仅以四组电源线及四个电压接点来做说明,但是熟习此项技术者要了解到的是,并不以此为限。由图5可知,第一组电源线502、第二组电源线504、第三组电源线506、以及第四组电源线508相互隔开,并且每一组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2N(N为正整数)条次电源线。其中,电压Vdd在每一组电源线上所产生的电流会经由每一组电源线所对应的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条次电源线所对应的像素之中。由图5亦可知,电压接点510耦接至第一组电源线502的中点、电压接点512耦接至第二组电源线504的中点、电压接点514耦接至第三组电源线506的中点、电压接点516耦接至第四组电源线508的中点,并且每一个电压接点会耦接至用以提供电压Vdd的电源供应器。在图5中,假设流经N条次电源线中的每一条次电源线的电流为I,则第N条次电源线的电压为Vdd-(N×I×R)。以第一组电源线502及第二组电源线504为例,由于第一组电源线502所耦接的最后一条次电源线518与第二组电源线504所耦接的第一条次电源线520的电压均为Vdd-(N×I×R),所以可以使面板上的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大为降低。
接下来将说明多个电压接点连接外接电源的方式。请参照图6,其为公知的一种OLED的电压接点与电源供应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由图6可知,多个电压接点602会先与OLED面板上的金属导线604相连,再拉出一个共同接点606而连接到电源供应器608。由于金属导线604的阻抗相当大,再加上流经的电流相当大,将会造成很大的功率消耗及电压降。而为了降低金属导线604的阻抗,通常会加大金属导线604的面积,如此一来将会占掉面板很大的面积。
为了改进上述的缺点,本发明是将每一个电压接点直接与低阻抗的导电材料相连,再连接到电源供应器。请参照图7,其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OLED的电压接点与电源供应器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由图7可知,多个电压接点702会先与外接的导电材料704相连,然后再连接到电源供应器706。由于导电材料704的阻抗相当低,因此从电源供应器706连接到多个电压接点702,将不会有太多的电压降及功率消耗。再者,由于导电材料704是外接的,所以不会占掉面板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电源线区分成多组,而每一个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组电源线的中点,并且全部的电压接点会经由低阻抗的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电源供应器,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每组电源线上的电压降而造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情形。
Claims (18)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显示器包括:
多组电源线,该些电源线相互隔开,并且每一该些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以及
多个电压接点,每一该些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该些电源线的中点,并且该些电压接点耦接至用以提供一电压的一电源供应器;
其中,该电压在每一该些电源线上所产生的一电流会经由每一该些电源线所对应的该些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该些次电源线所对应的该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些像素包含于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一像素阵列之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每一该些像素包括:
一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漏极、一第一栅极、以及一第一源极,其中该第一漏极耦接至一数据线,而该第一栅极耦接至一扫描线;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二漏极、一第二栅极、以及一第二源极,其中该第二栅极耦接至该第一源极,而该第二源极接地;
一储存电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源极及该第二栅极,而该第二端接地及耦接至该第二源极;以及
一发光元件,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其中该正极耦接至该些次电源线之一,而该负极耦接至该第二漏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开关晶体管及该驱动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7.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显示器包括:
多组电源线,该些电源线系相互隔开,并且每一该些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以及
多个电压接点,每一该些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该些电源线,并且该些电压接点经由一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用以提供一电压的一电源供应器;
其中,该电压在每一该些电源线上所产生的一电流会经由每一该些电源线所对应的该些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该些次电源线所对应的该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些像素包含于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一像素阵列之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每一该些像素包括:
一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漏极、一第一栅极、以及一第一源极,其中该第一漏极耦接至一数据线,而该第一栅极耦接至一扫描线;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二漏极、一第二栅极、以及一第二源极,其中该第二栅极耦接至该第一源极,而该第二源极接地;
一储存电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源极及该第二栅极,而该第二端接地及耦接至该第二源极;以及
一发光元件,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其中该正极耦接至该些次电源线之一,而该负极耦接至该第二漏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开关晶体管及该驱动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1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显示器包括:
多组电源线,该些电源线相互隔开,并且每一该些电源线耦接至对应的多条次电源线;以及
多个电压接点,每一该些电压接点耦接至每一该些电源线的中点,并且该些电压接点经由一导电材料而耦接至用以提供一电压的一电源供应器;
其中,该电压在每一该些电源线上所产生的一电流会经由每一该些电源线所对应的该些次电源线,而流入每一该些次电源线所对应的该有激发光显示器的多个像素之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些像素包含于该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一像素阵列之中。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每一该些像素包括:
一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漏极、一第一栅极、以及一第一源极,其中该第一漏极耦接至一数据线,而该第一栅极耦接至一扫描线;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二漏极、一第二栅极、以及一第二源极,其中该第二栅极耦接至该第一源极,而该第二源极接地;
一储存电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源极及该第二栅极,而该第二端接地及耦接至该第二源极;以及
一发光元件,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其中该正极耦接至该些次电源线之一,而该负极耦接至该第二漏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开关晶体管及该驱动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发光元件为一高分子发光二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053386A CN1320515C (zh) | 2003-02-24 | 2003-02-24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053386A CN1320515C (zh) | 2003-02-24 | 2003-02-24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5426A true CN1525426A (zh) | 2004-09-01 |
CN1320515C CN1320515C (zh) | 2007-06-06 |
Family
ID=3428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0533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20515C (zh) | 2003-02-24 | 2003-02-24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0515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275C (zh) * | 2004-10-08 | 2008-07-3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发光显示器 |
CN101615378A (zh) * | 2008-05-08 | 2009-12-30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子仪器以及面板驱动方法 |
CN1979617B (zh) * | 2005-12-05 | 2010-10-06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与电力传送方法 |
CN111862891A (zh) * | 2019-04-25 | 2020-10-30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 |
CN112639946A (zh) * | 2018-12-24 | 2021-04-09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68695A (ja) * | 1995-09-01 | 1997-03-11 | Hitachi Ltd | 階調電圧生成回路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US5990629A (en) * | 1997-01-28 | 1999-11-23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TW554638B (en) * | 2000-05-12 | 2003-09-2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Light emitting device |
TW512304B (en) * | 2000-06-13 | 2002-12-0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Display device |
SG111923A1 (en) * | 2000-12-21 | 2005-06-29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2003
- 2003-02-24 CN CNB031053386A patent/CN132051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275C (zh) * | 2004-10-08 | 2008-07-3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发光显示器 |
CN1979617B (zh) * | 2005-12-05 | 2010-10-06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与电力传送方法 |
CN101615378A (zh) * | 2008-05-08 | 2009-12-30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子仪器以及面板驱动方法 |
CN101615378B (zh) * | 2008-05-08 | 2013-03-27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子仪器以及面板驱动方法 |
CN112639946A (zh) * | 2018-12-24 | 2021-04-09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862891A (zh) * | 2019-04-25 | 2020-10-30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 |
CN111862891B (zh) * | 2019-04-25 | 2021-10-01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0515C (zh) | 2007-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5410A (zh) | 影像显示系统和驱动显示组件的方法 | |
US20060001623A1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CN1444200A (zh) | 电源线与栅极线平行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TW571281B (en) |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 |
TW589596B (en) |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able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ed charges | |
US6741037B2 (en) |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f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
CN1320515C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
US7164229B2 (en) | Organic light dash emitting display | |
CN1784101A (zh) | 双面显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
CN210896558U (zh) | 一种显示电路和显示装置 | |
TW582009B (en) |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device | |
CN1228754C (zh) | 能防止电荷累积的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 |
CN1295667C (zh) | 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方法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显示器 | |
CN1261919C (zh) | 能防止静电放电的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 |
CN1261918C (zh) | 显示器的像素电路 | |
CN1215452C (zh) | 显示器和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 |
CN1462025A (zh) | 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 |
TWI220694B (en) | Pixel measuring method | |
CN1549350A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
CN1310204C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 | |
CN1815539A (zh) | 具有减少晶体管数的电流驱动的数据驱动器 | |
CN1241163C (zh) | 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 |
CN1246819C (zh) | 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 |
CN1540606A (zh) | 限定消耗功率下自动调整最佳亮度的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0562755C (zh) | 像素测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