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4369A -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4369A
CN1524369A CNA028126254A CN02812625A CN1524369A CN 1524369 A CN1524369 A CN 1524369A CN A028126254 A CNA028126254 A CN A028126254A CN 02812625 A CN02812625 A CN 02812625A CN 1524369 A CN1524369 A CN 1524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gateway
message
gateway controller
init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26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
D·瓦西利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524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4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26Media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36Signalling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4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where a network other than PSTN/ISDN interconnects two PSTN/ISD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93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signalling arrangements i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发起PSTN交换机和目的PSTN交换机之间通过分组交换网的电话呼叫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分组交换网具有通过话音中继线与PSTN交换机接口的媒体网关(MG)和控制并命令MG的媒体网关控制器(MGC)。PSTN交换机通过MGC向彼此发送七号信令系统(SS7)呼叫信令消息。为了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MGC使这些SS7消息的作用延迟,直到已利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命令使MG初始化为止。这种延迟是这样实现的:通过修改来自发起交换机的消息,强加给目的交换机一些要求,从而迫使目的交换机延迟从其所在一侧占用话音中继线,直到MGC发出进一步的命令为止。

Description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 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背景
本发明涉及IP话音(VoIP)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VoIP网上呼叫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当两个用户利用电话进行通信时,他们的话音通过通称为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的电话网来传送。通常,当一个用户通过PSTN向另一用户发起呼叫时,就会建立从主叫用户的电话到主叫用户的本地交换机(LE)的路径。然后,再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电话交换机建立从主叫用户的LE至被叫用户的LE的连接。随后,建立从被叫用户的LE至被叫用户的电话的路径。这样建立的这些路径统称为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电路”。该电路在呼叫的整个期间都予以保留,并用于在这两个用户之间传送话音对话。为了在许多用户之间进行呼叫,PSTN交换机将一条电路交换到另一条电路,为此PSTN被称为“电路交换”网,而PSTN交换机被称为“交换机”。
除了在各个用户之间传送话音对话,PSTN还执行各种其它功能。这些功能例如:在主叫电话和被叫电话之间“查找”电路,在这两个电话之间“建立”电路以及在呼叫终结之后“拆除”电路。除这些功能以外,PSTN还执行诸如如下这些功能:向其用户提供“拨号”音、搜集用户所拨数字以及使用户能够使用他们各自的语音信箱。
为了执行例如上述的这些功能,各种PSTN部件如电话、交换机和其它网络设备必须彼此进行通信。部件之间的通信是利用“呼叫信令”的原理来实现的。呼叫信令指定义各种消息的任何协议,这些消息可从一个PSTN部件发送到另一个PSTN部件,以允许在所述PSTN部件之间进行通信。
利用呼叫信令,当一个用户向另一用户发起呼叫时,主叫用户的本地交换机使用呼叫信令消息来在其本身与被叫用户的本地交换机之间建立电路。一旦该电路建立起来,就通过它传送话音信号(编码话音对话)。在电话技术初期,在相同电路上传送呼叫信令消息和话音信号。这种方法称为“带内信令”或随路信令(CAS)。然而,带内信令方法具有这样的缺点,即甚至在电路正在建立时,也要浪费宝贵的带宽来传送信号。因此,即使主叫用户的电话忙,也要不必要地保留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的电路,因为呼叫信号正在该电路上传送。
由于诸如上述的缺陷,“带外信令”或公共信道信令(CCS)取代了带内信令方法。在CCS中,通过称之为“信令链路”的独立路径来传送呼叫信号,信令链路独立于话音承载电路。因此,仅在两侧的用户电话均就绪时才预留话路。CCS的一种实现形式称之为七号信令系统(SS7),这是一种已被普遍接受的信令系统。SS7定义了称为SS7网的网络和称为SS7协议的协议。
SS7网具有两个基本的部件,即作为PSTN交换机的信号交换点(SSP);和作为从SS7网的一点接收信令消息并将其路由到SS7网的另一点的信令转接点(STP)。
当PSTN将SS7网用于传送呼叫信号时,则PSTN交换机就是SSP。这些SSP要么直接连接到电话,要么直接连接到其它SSP,并利用STP在它们之间传送呼叫信号。SSP将呼叫信号发送到STP,而STP则将这些呼叫信号路由到其它STP或目的SSP。从一个SSP发送到另一个SSP的呼叫信号由SS7协议定义。
SS7协议定义了各种呼叫信令消息,这些呼叫信令消息在两个SSP之间进行交换以在它们之间预留话路。其中一些消息为:初始地址消息(IAM)、地址全消息(ACM)、应答消息(ANM)、连续消息(COT)和后续地址消息(SAM)。
图1是说明将SS7网用于传送呼叫信令的典型PSTN体系结构的框图。在图1中,用户A 111和用户B 113分别连接到交换机SSP A101和SSP B 109。SSP A 101和SSP B 109通过呼叫信令链路“STP 1103-STP 2 105-STP 3 107”彼此相连。此外,SSP A 101和SSP B 109通过话音中继线直接相连,话音中继线是这两个SSP之间的高带宽链路。话音中继线中含有许多话路,并因此能够在两个SSP之间承载许多话音对话。话音中继线是PSTN的一部分,在承载SS7信令消息方面不起任何作用。
当用户A 111呼叫用户B 113时,SSP A 101和SSP B 109必须利用呼叫信令消息在话音中继线中预留话路。下面介绍在两个SSP之间交换的示范性SS7消息序列。
当用户A 111拨号呼叫用户B 113时,SSP A 101就搜集这些拨号数字。SSP A 101然后对这些拨号数字进行分析并确定它需要在其本身和SSP B 109之间预留话路。接着,SSP A 101选择其本身和SSPB 109之间的话路并创建初始地址消息(IAM),此消息是发起话路建立的SS7消息。此IAM的地址定为SSP B 109并包含标识发起交换机(SSP A 101)、目的交换机(SSP B 109)、所选话路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号码的信息。在创建IAM之后,SSP A 101占用其信令链路“STP1 103-STP 2 105-STP 3 107”并通过该链路将所述消息发送到SSP B109。
一接收到IAM,SSP B 109就对此消息进行分析,并确定所呼叫的号码不忙。然后,SSP B 109就创建地址全消息(ACM),此消息是指示IAM已到达正确的目的地的SS7消息。此消息包含标识目的交换机(SSP A 101)、发起交换机(SSP B 109)和所选话路的信息。接着,SSP B 109占用其信令链路“STP 3 107-STP 2 105-STP 1 103”,并通过此链路将ACM发送到SSP A 101。与此同时,SSP B 109从其端“占用”(预留)话路并向SSP A 101发送振铃音。然后,SSP B109将用户B 113连接到该话路,并使用户B的电话振铃。
一接收到ACM,SSP A 101就从其端占用话路并将用户A 111连接到该话路。现在,由于在用户A 111和SSP B 109之间存在话路,所以用户A 111可以听见由SSP B 109发出的振铃音。当用户B 113拿起电话,SSP B 109就创建应答消息(ANM),此消息包含标识目的交换机(SSP A 101)、发起交换机(SSP B 109)和所选话路的信息。接着,SSP B 109选择它用于传送ACM的相同信令链路,并通过该链路发送ANM。当SSP A 101接收到ANM时,它确保用户A 111在两个方向上均已连接到话路上,就可以进行对话了。这就完成了话路建立。
以上给出的示例说明通常在两个PSTN交换机之间是如何利用SS7消息来建立话路的。如前所述,话路在整个呼叫期间由PSTN交换机予以保留。然而,这种电路保留通常会导致许多带宽浪费。例如,在两个用户之间的电话对话中,当一个用户正在讲话时,另一个通常正在听。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用户之间的一半话路带宽未被使用。如果交换机没有保留该电路,则其它呼叫者可同时使用该电路。造成这种带宽浪费还因为电话对话的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用户在讲话。同样,这导致浪费大量的话路带宽,而这可能以其它方式加以利用。
诸如上述的带宽浪费导致人们试图用“分组交换网”来替代PSTN的电路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不同,分组交换网在它们的呼叫期间不在两个用户之间保留电路。当两个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进行通信时,发送端的设备将他们的消息分解成若干称为“分组”的小块,并通过网络传送这些分组。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这些分组时,它就将它们重组成原来的消息。因此,仅在通过分组交换网传送各分组期间才将该网络用于通信;这样分组交换网就有效地利用了其可用带宽。
将一组诸如因特网协议(IP)、实时协议(RTP)和资源预留协议(RSVP)的协议用于在两个用户之间进行电话呼叫的分组交换网称为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VoIP)网。
当一个用户通过VoIP网呼叫另一用户时,将他们的话音对话以分组流的形式从主叫用户传送到被叫用户。当与主叫用户关联的分组通过网络时,可以采取不同的路径来到达其目的地。它们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到达其目的地(这会引起“抖动”),可以不按顺序到达,或者可能根本不到达。但是,在目的地将这些分组重组并还原成给被叫用户的话音信号。VoIP技术确保正确地重建话音信号,抵消回声(由于端到端延迟导致可听到回声),纠正抖动并恰当地处理分组没有达到其目的地的情况。
但是,VoIP是相对新的一种技术,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电路交换PSTN。所以,在当代网络中,VoIP网只取代了部分PSTN,以便为PSTN提供分组交换的附加优点。在这种当代网络中,VoIP网不仅必须就呼叫信令与SS7网通信,还必须就话音信令与电路交换网通信。这种接口是利用VoIP网关来实现的,VoIP网关将来自PSTN的话音信号和呼叫信号转换为供IP网使用的数据分组,反之亦然。
存在两种类型的VoIP网关:信令网关(SG)和媒体网关(MG)。SG将SS7协议分组转换为IP分组,反之亦然。类似地,MG将PSTN承载的话音信号转换为供IP网使用的实时协议(RTP)分组,反之亦然。但是,MG不是“智能的”,需要对其发指令。这种指令由通称为媒体网关控制器(MGC)的单元来给出,MGC通过向MG发送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定义的指令来命令这些MG。
MGCP在“MG”中引入了“连接”和“端点”的概念。端点定义为数据源或数据宿。例如,端点可以是终结来自或去往PSTN交换机的话音中继线连接的MG接口,或者可以是是终结来自或去往电话的PSTN连接的MG接口。连接定义为两个端点之间用于在它们之间传送数据的关联。
如前所述,在当代网络中,VoIP网部分取代了PSTN。当一个用户通过这种网络呼叫另一用户时,通过VoIP网在主叫用户交换机和被叫用户交换机之间建立话路。VoIP网利用MG与这些交换机接口,其中,各MG终结始自其相应PSTN交换机的连接。每个MG具有两个端点:一个是与PSTN交换机的接口,而另一个是与VoIP网的接口。MG由MGC利用MGCP命令来控制。MGC命令各MG在它们的各端点之间建立连接,以在这种端点之间传送数据。一旦在各MG内创建了这样的连接,两个MG就可以向彼此发送话音分组,从而接通两个PSTN之间的话路。
下面介绍MGC及其MG之间典型的MGCP命令。第一MG与主叫用户的PSTN交换机接口,而第二MG与被叫用户的PSTN交换机接口。这两个MG均由MGC控制。
当发起话路建立时,MGC确定第一MG必须在其端点之间创建连接。为此,MGC向第一MG发送创建连接(CRCX)命令。CRCX是命令第一MG在其两个端点之间建立连接的指令。当第一MG接收到该CRCX命令时,它就将它与第一PSTN交换机的端点映射为VoIP网中的IP地址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然后第一MG用创建连接确认(CRCX_ACK)来对CRCX命令作出响应,此确认是对CRCX命令的确认。此CRCX_ACK命令还包含“会话描述参数”,“会话描述参数”是诸如PSTN端点所映射到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UDP端口。
当MGC接收到来自第一MG的CRCX_ACK时,它就确定第二MG必须在其端点之间创建连接。为此,MGC向第二MG发送CRCX命令。此CRCX命令包括由第一MG提供的会话描述参数。当第二MG接收到此CRCX命令时,它就将它与第二PSTN的端点映射为VoIP网内的IP地址和UDP端口。然后第二MG用CRCX_ACK对该CRCX命令作出响应。此CRCX_ACK命令包含此连接的会话描述参数。
当MGC接收到来自第二MG的CRCX_ACK时,它就确定它需要将第二MG的连接的会话描述参数通知第一MG。为此,MGC向第一MG发送修改连接(MDCX)命令。MDCX是指令第一MG修改与其连接之一相关联的参数的命令。此MDCX命令承载由第二MG所提供的会话描述参数。第一MG用修改连接确认(MDCX_ACK)对该MDCX命令作出响应,此确认是对MDCX命令的确认。
因为两个MG现在都拥有彼此的会话描述参数,它们就可以通过VoIP网向彼此发送话音分组。第一MG知道第二MG已将第二PSTN端点映射到的IP地址和UDP端口。因此,第一MG将给该第二PSTN交换机的话音分组发往该IP地址和UDP端口。同样地,第二MG知道第一MG已将其PSTN端点映射到的IP地址和UDP端口。因此,第二MG将给第一PSTN交换机的话音分组发往该IP地址和UDP端口。这样,这两个PSTN交换机就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
在典型的情形中,MGC利用接收自PSTN的SS7呼叫信号的信息来控制MG。当MG与PSTN交换机的话音中继线接口时,MGC就取代了SS7网的STP。因此,SS7呼叫信令消息通过MGC来发送,而话路利用MG通过IP网来建立。SS7消息使PSTN交换机启动对话音中继线的占用,而来自MGC的MGCP命令则对MG进行初始化。
在如上所述的情形中,对于正确建立呼叫必不可少的是,PSTN交换机仅在MG初始化之后才占用其话音中继线。因此,需要一种使IP网上呼叫信令(即,在PSTN交换机之间发送的SS7消息)与话路建立(即,MGC向MG发送的MGCP命令)同步的方法
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IP话音(VoIP)网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通过如下说明和附图部分地予以阐明,部分则是根据本说明书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包括呼叫发起PSTN、目的PSTN和因特网协议话音(VoIP)网的体系结构。VoIP网具有使VoIP网与PSTN接口的媒体网关(MG)以及利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指示并控制MG的媒体网关控制器(MGC)。PSTN通过话音中继线连接到MG,而且还通过七号信令系统(SS7)网连接到MGC。
PSTN交换机通过MGC向另一个PSTN交换机发送呼叫消息。为了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MGC延迟这些SS7消息的作用,一直到它能利用MGCP命令将MG初始化。为了取得这种延迟,MGC在可从其侧占用话路之前,通过增加要由接收PSTN来遵循的一些要求,修改来自发送PSTN交换机的SS7消息。
附图简述
随后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所提供的附图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类似的单元,附图中:
图1是说明将SS7网用于呼叫信令的典型PSTN体系结构的框图;
图2说明与两个PSTN接口的VoIP网的示例的框图,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就是在此VoIP网上实现的;
图3是说明图2所示体系结构的各网络单元之间交换命令的时序图,其中采用的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整体定序(en-blocsequencing);
图4是说明图2所示体系结构的各网络单元之间交换命令的时序图,其中采用的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交迭定序(overlapsequencing)。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2是说明与两个PSTN接口的VoIP网的示例的框图,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就是在此VoIP网上实施的。参照图2,PSTN(1)是主叫用户的PSTN,而PSTN(2)是被叫用户的PSTN。SSP(1)201和STP(1)203分别是信号交换点和信令转接点,它们构成PSTN(1)的SS7网。类似地,SSP(2)209和STP(2)207分别是信号交换点和信令转接点,它们构成PSTN(2)的SS7网。主叫用户A 215连接到SSP(1)201,而被叫用户B 217连接到SSP(2)209。
PSTN(1)和PSTN(2)之间是VoIP网。此VoIP网的主要单元是分别与SSP(1)201和SSP(2)203接口的媒体网关MG(1)211和MG(2)213;控制MG(1)211和MG(2)213的媒体网关控制器MGC 205和一个作为VoIP网通信骨干的IP骨干网219。当主叫用户A 215呼叫被叫用户B 217时,通过此VoIP网从PSTN(1)向PSTN(2)传送此呼叫。
SSP(1)201和MG(1)211以及SSP(2)209和MG(2)213通过话音中继线彼此相连。MGC 205通过一个IP骨干网219连接到MG(1)211和MG(2)213,它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控制MG(1)211和MG(2)213。MGCP定义了各种命令,下面将讨论与本发明的最佳
实施例有关的命令。
创建连接(CRCX)命令是从MGC发送到MG的命令。此命令指示MG将其PSTN端点映射为VoIP网内的特定地址(即,在PSTN端点和IP地址端点之间创建连接)。所要映射的端点以及各种用于此连接的参数都包含在此命令中。所要映射到端点的地址和端口由MG在接收到此命令时决定。
创建连接确认(CRCX_ACK)是在MG接收到CRCX命令时从该MG发送到MGC的确认。此确认包含有关MG所决定的IP地址的信息以及标识所创建的连接的、称之为“连接ID”的参数。
修改连接(MDCX)命令是从MGC发送到MG的命令。此命令指示MG改变与以前建立的连接相关联的参数。除了标识所要修改的连接的“连接ID”参数不同以外,MDCX命令包含与CRCX命令相同的参数。
修改连接确认(MDCX_ACK)是在MG接收到MDCX命令时从MG发送到MGC的确认。
再次参照图2,STP(1)203、MGC 205和STP(2)207通过SS7信令链路互连。该链路用于承载在SSP(1)201和SSP(2)209之间交换的SS7呼叫信令。由于MGC 205是“STP(1)203-MGC 205-STP(2)207”信令链路的一部分,所以它采用SS7呼叫信令消息中的信息,利用MGCP来控制并命令MG。
SS7呼叫信令消息基于SS7协议,SS7协议定义各种消息。下面将讨论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相关的消息。
初始地址消息(IAM)是从发起交换机发送到目的交换机的消息,用于发起这两个交换机之间的呼叫。此消息包含有关各种呼叫建立细节的信息,如发起交换机、目的交换机、所选话路、主叫以及被叫号码。一接收到此消息,目的交换机就从其侧占用话路并将被叫用户连接到该话路。
IAM还可以包括由目的交换机在可以占用话路之前所必需满足的要求。例如,发起交换机可以要求目的交换机通过连续测试。在测试中,目的交换机使其与发起交换机的话路环回。接着,发起交换机在该话路上发送信号音,如果“环回的”信号音与发送的信号音相同,则宣告连续测试通过。为了表示连续测试的结果,发起交换机向目的交换机发送连续消息(COT),随后目的交换机就从其侧占用该话路。
IAM消息还可能不包含被叫号码的所有数字。在这种情形中,目的交换机直到它接收到其余数字时才从其侧占用话路。这些剩余数字通常由发起交换机利用后续地址消息(SAM)来发送。
地址全消息(ACM)是由目的交换机发送到发起交换机的消息,表示已收到IAM。此消息包含有关各种呼叫建立细节的信息,如目的交换机、发起交换机和所选话路。此消息还向发起交换机指示目的交换机已从其侧占用话路。
响应于ACM消息,发起交换机从其侧占用话路并将主叫用户连接到该电路。
应答消息(ANM)是由目的交换机发送到发起交换机的消息。此消息包含有关各种呼叫细节的信息,如目的交换机、发起交换机和所选话路。此消息向发起交换机指示被叫用户已对电话呼叫作出应答。一接收到此消息,发起交换机就启动计费程序。
连续消息(COT)是由发起交换机发送到目的交换机的消息。此消息向目的交换机指示连续测试已通过或已失败。
后续地址消息(SAM)是由发起交换机发送到目的交换机的消息。此消息包含被叫号码的剩余数字。
参照IAM,应注意,对此消息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一种模式中,对目的交换机设置连续检验要求,而在另一种模式中,仅发送最少数量的被叫号码数字。这种模式意味着两个不同序列,其中可以发送SS7消息以在发起交换机和目的交换机之间建立话路。这两个信令序列分别称为“整体”定序和“交迭”定序。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采用这两种形式的序列作为使(PSTN(2)的)SSP(2)209的活动延迟的方法,以便MGC 205可以利用MGCP使MG 211和213初始化。
图3是说明图2所示体系结构中各网络单元之间的命令交换时序图,所采用的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整体定序。在整体定序期间,信令和话音路径之间的同步实现如下。
在301,发起交换机SSP(1)201向MGC 205发送IAM。此IAM将发起交换机指定为SSP(1)201,将目的交换机指定为SSP(2)209。利用“STP(1)201-MGC 205-STP(2)207”信令链路将此消息发送到SSP(2)209。一接收到IAM,MGC 205确定必须在SSP(1)201和SSP(2)209之间建立话路。为此,它必须初始化MG(1)211和MG(2)213。在303,MGC 205向MG(1)211发送CRCX命令。
当MG(1)211接收到该CRCX命令时,它就创建与SSP(1)的201话路的连接。在305,MG(1)211用包含它的会话描述参数的CRCX_ACK来响应MGC 205。在307,当MGC 205接收到来自MG(1)211的CRCX_ACK时,它就向SSP(2)209发送携带必须予以执行的连续测试请求的IAM。因为必须执行连续测试,所以SSP(2)209不从其侧占用话路。然后,在309,MGC 205向MG(2)213发送携带由MG(1)211发送的会话描述参数的CRCX命令。
当MG(2)213接收到该CRCX命令时,它就创建与SSP(2)的209话路的连接。随后,在311,MG(2)213用CRCX_ACK及其会话描述参数响应MGC 205。在313,MGC 205一接收到来自MG(2)213的CRCX_ACK,它就向MG(1)211发送携带由MG(2)213发送的会话描述参数的MDCX命令。在315,当MG(1)211接收到该MDCX命令时,它就通过向MGC 205发送MDCX_ACK对该命令予以确认。
在317,一接收到该MDCX_ACK,MGC 205就向目的交换机SSP(2)209发送COT消息。此消息向SSP(2)209指示连续测试已通过,它现在可以从其侧占用其本身与MG(2)213之间的话路了。
在319,一接收到COT消息,目的交换机SSP(2)209就向MGC发送ACM。在321,MGC 205将该ACM转发给发起交换机SSP(1)201。在323,目的交换机SSP(2)209接着向MGC 205发送ANM。在325,MGC 205将该ANM转发给SSP(1)201。这就完成了呼叫建立。
图4是说明图2所示体系结构中各网络单元之间的命令交换时序图,所采用的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交迭定序。在交迭定序期间,信令连接和话音路径之间的同步实现如下。
在401,发起交换机SSP(1)201向MGC 205发送IAM。此IAM将发起交换机指定为SSP(1)201,将目的交换机指定为SSP(2)209。利用“STP(1)201-MGC 205-STP(2)207”信令链路将此消息发送到SSP(2)209。一接收到IAM,MGC 205确定必须在SSP(1)201和SSP(2)209之间建立话路。为此,它必须初始化MG(1)211和MG(2)213。在403,MGC 205向MG(1)211发送CRCX命令。
当MG(1)211接收到该CRCX命令时,它就创建与SSP(1)的201话音交换机的连接。在405,MG(1)211用包含它的会话描述参数的CRCX_ACK来响应MGC 205。在407,当MGC 205接收到来自MG(1)211的CRCX_ACK时,它就向SSP(2)209发送IAM,但只发送最少数量的被叫号码数字。由于只发送了最少数量的被叫号码数字,所以SSP(2)209未从其侧占用话路。然后,在409,MGC 205向MG(2)213发送携带由MG(1)211发送的会话描述参数的CRCX命令。
当MG(2)213接收到该CRCX命令时,它就创建与SSP(2)的209话路的连接。随后,在411,MG(2)213用CRCX_ACK及其会话描述参数响应MGC 205。在413,一接收到来自MG(2)213的CRCX_ACK,MGC 205就向MG(1)211发送携带由MG(2)213发送的会话描述参数的MDCX命令。在415,当MG(1)211接收到该MDCX命令时,它就通过向MGC 205发送MDCX_ACK对该命令予以确认。
在417,MGC 205一接收到该MDCX_ACK,它就向目的交换机SSP(2)209发送携带被叫号码剩余数字的SAM消息。此消息向SSP(2)209表示连续测试已通过,它现在可以从其侧占用其本身与MG(2)213之间的话路了。
在419,一接收到该SAM,目的交换机SSP(2)209就向MGC发送ACM消息。在421,MGC 205将该ACM转发给发起交换机SSP(1)201。在423,目的交换机SSP(2)209接着向MGC 205发送ANM。在425,MGC 205将该ANM转发给SSP(1)201。这就完成了呼叫建立。
因此,采用整体定序和交迭定序,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确保了SSP(2)209直到MGC 205已初始化MG(1)211和MG(2)213之后才占用其本身和MG(2)213之间的话路。一旦MG(1)211和MG(2)213已初始化,SSP(2)209就从其侧占用话音中继线,SSP(1)201接着从其侧占用话音中继线。SSP(1)201和SSP(2)209之间的话路建立就这样完成了。
虽然以上已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图解和说明,但显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对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所述实施例作各种修改、变化、改动、替换和等效变换。

Claims (10)

1.一种在发起交换机和目的交换机之间通过分组交换网的电话呼叫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由此所述分组交换网具有通过话音中继线与所述发起交换机接口的第一网关和通过另一过话音中继线与所述目的交换机接口的第二网关,以及控制并命令所述第一和第二网关的网关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这些步骤:
a.从所述发起交换机通过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呼叫发起消息,其中,进行所述发送是为了发起呼叫建立;
b.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对所述第一网关进行初始化,其中,所述第一网关将其发起交换机接口映射为所述分组交换网中的地址;
c.从所述网关控制器将所述呼叫发起消息发送到所述目的交换机,其中,所述网关控制器已对所述呼叫发起消息进行了修改以使所述目的交换机延迟占用其话音中继线;
d.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对所述第二网关进行初始化,其中,所述网关控制器将所述发起交换机的所述映射网络地址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并且所述第二网关将其目的交换机接口映射为所述分组交换网内的地址;
e.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将所述目的交换机的所述映射网络地址发送到所述第一网关;
f.从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消息,以便所述目的交换机从其侧占用所述话音中继线;
g.从所述目的交换机向所述发起交换机发送消息,以便所述发起交换机从其侧占用所述话音中继线并完成呼叫建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步骤包括通过所述网关控制器从所述发起交换机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初始地址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步骤包括:
a.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创建连接命令;
b.由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发起交换机接口映射为所述分组交换网内的地址;以及
c.由所述第一网关将创建连接确认连同所述映射网络地址发送到所述网关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步骤包括从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含对所述目的交换机的连续检查要求的初始地址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步骤包括从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仅含最少拨号数字的初始地址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步骤包括:
a.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创建连接命令连同所述发起交换机的所述映射网络地址;
b.由所述第二网关将所述目的交换机接口映射为所述分组交换网内的地址;以及
c.由所述第二网关向所述网关控制器发送创建连接确认连同所述映射网络地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包括:
a.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修改连接命令连同所述目的交换机的所述映射网络地址;
b.由所述第一网关向所述网关控制器发送修改连接确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步骤包括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连续测试消息,以便所述目的交换机从其侧占用所述话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包括:
由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目的交换机发送含剩余拨号数字的后续地址消息,以便所述目的交换机从其侧占用所述话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包括:
a.由所述目的交换机通过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发起交换机发送地址全消息;
b.由所述发起交换机从其侧占用所述话路;
c.由所述目的交换机通过所述网关控制器向所述发起交换机发送应答消息。
CNA028126254A 2001-04-27 2002-04-23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Pending CN1524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110500 2001-04-27
EP01110500.4 2001-04-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4369A true CN1524369A (zh) 2004-08-25

Family

ID=817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26254A Pending CN1524369A (zh) 2001-04-27 2002-04-23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191589A1 (zh)
EP (1) EP1382179A1 (zh)
CN (1) CN1524369A (zh)
WO (1) WO20020894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2675C (zh) * 2005-02-26 2010-02-24 阿瓦雅-特诺维斯有限及两合公司 Ip电信系统中的媒体网关的同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7976B4 (de) * 2002-02-25 2004-04-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netzübergreifenden Verbindungsaufbau und Netzübergangseinrichtung zur Realisierung des Verfahrens
DE50303627D1 (de) * 2002-07-02 2006-07-06 Siemens Ag Laufzeitabhängige Abschaltung der Echokompensation in einem Paketnetz
US7969966B2 (en) * 2005-12-19 2011-06-28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 mapp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witch
US8437256B2 (en) * 2006-01-10 2013-05-07 Utbk,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US8185437B2 (en) 2007-07-12 2012-05-22 Utb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via partners
US10516909B2 (en) * 2016-07-09 2019-12-24 N. Dilip Venkatra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mmending dynamic, adaptive and non-sequentially assembled videos
US10637842B2 (en) * 2016-07-09 2020-04-28 N. Dilip Venkatra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of real-time, dynamic, adaptive and non-linearly assembled videos on publisher platfor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4429B1 (en) * 1998-08-04 2004-02-17 At&T Corp.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all state information without maintaining state information at gate controllers
US6614781B1 (en) * 1998-11-20 2003-09-02 Level 3 Communications, Inc. Voice over dat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chitecture
EP1210842A1 (en) * 1999-08-23 2002-06-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call setup in a multimedia packet network
GB2355362B (en) * 1999-10-12 2003-08-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dia gateway control
US20020150221A1 (en) * 2001-04-12 2002-10-17 Carson Douglas John Generating call detail recor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2675C (zh) * 2005-02-26 2010-02-24 阿瓦雅-特诺维斯有限及两合公司 Ip电信系统中的媒体网关的同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89445A1 (en) 2002-11-07
US20020191589A1 (en) 2002-12-19
EP1382179A1 (en) 2004-01-21
WO2002089445A8 (en) 200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474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network media redirection
US77063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packet payload size
EP167750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erence calling with VoIP terminal
JP4901197B2 (ja) ソフトスイッチ呼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使用するソフトスイッチデバイス
CN100375481C (zh) 电信业务在宽带异构网络间的实现互通方法的方法和系统
US7280532B2 (en) Call set-up method using SIP-T overlap signaling
US20020141386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e calling using enhanced signaling packets and localized time slot interchanging
CN100393061C (zh) 网络电话交换系统中的呼叫处理消息转换器及其方法
CN1930849A (zh) 用于在电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电信网;和分组网的控制装置
CN101543106B (zh) 用于控制媒体网关的电信系统
CN1918892A (zh) 借助于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建立面向分组的多媒体连接
CN1524369A (zh) 在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话音网络中使呼叫信令和话路建立同步的方法
US7508821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data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US6636528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witching device upon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signaling protoco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273609B (zh) 电话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030999A (zh) 宽带用户使用窄带彩铃的系统及方法
CN100373901C (zh) 用于媒体网关的端口动态绑定模块及其动态绑定方法
US7539177B2 (en) Call hold/terminal portability in H.323/ISUP-BICC-SIP networks
US662181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voice data in data packets with additional supplementary services
Cisco Cisco Voice Telephony
CN108881180B (zh) 录音方法及录音系统
CN1605216A (zh) 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pstn/isdn业务的方法
TWI412247B (zh) 網路分機撥傳統分機的方法
CN108769441B (zh) 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874383A (zh) 实现呼叫暂停与恢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